药学微生物教案 细菌各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标本: 肠道外感染 —— 中段尿、血液、脓液、 脑积液等 肠道感染 —— 粪便
2、分离培养与鉴定:
志贺菌属(Shigella)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G- 中等大小杆菌,无芽孢, 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 2、培养特性: S-S平板上无色、透明菌落 3、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宋内志贺菌能迟 缓发酵乳糖.
化脓性球菌
对人类致病的球菌(coccus)常称为化脓性球菌, G+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G-菌主要有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及染色:圆形或椭圆形、葡萄串样排列。
革兰染色呈紫色(G+)
葡萄球菌
普通平板
血平板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平板上生长良好。 普通平板:菌落圆凸、中等大小、S型、
组成: B亚单位: A亚单位:
受体GM1 A2:与B亚单位结合 A 1:毒素的活性部分
wenku.baidu.com
作用机理:B识别受体,A 进入细胞,A 1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TP 转化cAMP, 导致小肠液分泌过度,超过重吸收能力, 引起剧烈腹泻。
耐热肠毒素ST: ST由Sta、STb亚单位组成,STb为毒性所在。 ST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GTP转化为 cGMP,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 2、定居因子(粘附素):一种特殊的菌毛
耐药性变异。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大肠埃希菌:(E.coli)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2、培养特性: 3、生化反应:活泼,能酵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 S-S平板上形成红色菌落,IMViC实验为+、+、 -、-,该实验是卫生细菌学检测中的常用指标。
4、抗原构造:复杂,大肠杆菌主要有O、H、 K 三种抗原,其血清学的排列方式按O:K:H 排列。
肠杆菌科的细菌与医学的关系可分 为三种情况:
①致病菌:有少数细菌总是引起人类疾病,如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②机会致病菌: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群,但当 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 即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 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③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 的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 体或毒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后而成为致病菌。
其中M抗原与致病性有关。
5、分类: (1)根据溶血作用分为:
甲型()、乙型()和丙型。 (2)根据多糖抗原分为20群,对人类致病的多为
A群。同群中,据蛋白质抗原又分为不同型 别。 6、抵抗力:不强。
二、致病性: (一)A族乙型链球菌:
1、致病因素: (1)链球菌溶血素:
据其对氧的稳定性,分为SLO(对氧敏感) 及SLS(对氧耐受)。
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中等大小G-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 鞭毛,少数有荚膜,不产生芽胞。
2.培养 兼性厌氧或需氧。 3.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
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 糖。 4.抗原结构 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 5.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变异 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常见的是
三、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2)中毒性疾病:
主要有猩红热,由致热外毒素引起。 3)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有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发病与M 蛋白有关,可能属I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二)其他链球菌: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多寄生于口咽、齿龈、消化道、女性生殖道 等处,常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2、变形链球菌: 多寄生于口咽部,与齿菌斑形成致龋损有关。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中等大小杆,有周鞭毛,有菌毛。 2、培养特性:
S-S平板上:中等大小,半透明,S型 3、生化反应:对鉴定本菌属有重要参考价值。
沙门氏菌
4、抗原构造: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主要有O和H两种抗原,少数有Vi抗原。 OAg:可将菌分为58组,产生IgM类Ab; HAg:可将组内细菌分为不同的种或型, 产生IgG类Ab; 分为(1)第一相HAg:特异性高 (2)第二相HAg:特异性低 ViAg:有助于带菌者的检测。
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蠕动共济失调, 肠功能紊乱。
3、外毒素:志贺毒素(shiga toxin Stx) 一个A亚单位与5个B亚单位构成, A亚单位 可裂解60S核糖体亚单位的28SrRNA,致使蛋 白质合成中断,上皮细胞损伤。
(三)所致疾病 痢疾志贺菌感染病情一般较重,宋内志贺菌
(2)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 A族链球菌的溶原菌株产生,耐热。
(3)透明质酸酶:又叫扩散因子。 (4)链激酶(SK):又叫纤维蛋白溶酶。 (5)链道酶(SD):又叫DNA酶。临床上常用SD、
SK制剂测试细胞免疫功能,并可用于液化脓性 渗出液。 (6)M蛋白:能抗吞噬,其Ag-Ab复合物
可致变态反应。
4、抗原构造与分类:该菌有O 和K 两种Ag, 据O抗原可将该菌分为4群、50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有10个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有13个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D群: 宋内志贺菌,只有1个血清型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
肠的上皮细胞,穿入固有层生长繁殖,引 起炎症。 2、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 高,促进内毒素的吸收;破坏肠粘膜,
5、抵抗力:较弱, 胆盐、亚硝酸盐、煌绿对其有 抑制作用。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黏附素、外毒素。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泌尿道感染。 2、胃肠炎
(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大肠杆菌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LT):对热不稳定,65。C 30 min 失活 , 与霍乱肠毒素有共同抗原(75%)
有不同的色素。 血平板:有的菌落周围有全透明的溶血现象。 3、生化反应: 致病株能发酵甘露醇产酸不产气。
4、抗原构造:复杂 (1)SPA(葡萄球菌A蛋白):90以上的金葡
菌细胞壁表面存在此抗原,为单链多肽,具 有抗吞噬、促分裂、致变态反应等多种生物 学活性;且能与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作 为免疫学快速诊断中的第二抗体。 (2)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具有型特异性。 (3)荚膜抗原:
(4)毒性休克综合症: 多见于女性,常伴有G-菌的感染。 有多器官损害,病死率高。
三、免疫性 人体对该菌有天然免疫力,当皮肤粘膜受损
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感染该菌。病后免疫力 较弱,可重复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测法 1、标本:根据不同病型取材,如脓汁、血液、 可疑食物、呕吐物、粪便等。
2、直接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3、B族链球菌: 多寄生于女性的泌尿生殖道、直肠 等处,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 脑膜炎。
4、D族链球菌: 多寄生于皮肤、消化道、泌尿生殖 道等处,常引起尿路感染、腹部感染、 心内膜炎。
四、免疫性: 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主要为抗M蛋白抗体。 但因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可反复感染。 猩红热后可建立牢固的同型外毒素免疫。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症状类似菌痢。 侵袭力与含编码侵袭性 pINV 基因的一种 大质粒(120~140MD)有关。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病菌在小肠
粘膜表面大量繁殖,致细胞结构破坏,导 致严重腹泻。
步骤:1. Bfp介导菌与细胞的疏松粘附 2. 信号传递,eaeA基因活化 3. 紧密粘附素介导菌与细胞的紧密结合。
6、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1(TSST-1): 即肠毒素F,引起TSS。
7、其他酶类 8、超抗原
(二)所致疾病 1、化脓性疾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全身感染等。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呕吐症状突出。 (2)假膜性肠炎:
为菌群失调性肠炎,腹泻症状突出。
(3)皮肤烫伤样综合症: 多见于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
多引起轻型感染,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为慢性。 1、急性菌痢:常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等典型症状。 中毒性菌痢:以小儿为多见,无明显消化道 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2、慢性菌痢:10%-20%急性菌痢患者可转为 慢性,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
三、免疫性: 以消化道粘膜表面的SIgA为主。病后免疫期短。
SLO: 是一类含巯基的蛋白质,对氧敏感。抗原性强 多数患者感染后血中有抗O出现。能破坏中性 粒细胞;对多种组织细胞、血细胞、神经细胞 有毒性作用,以心肌细胞和红细胞最为敏感。
SLS:为小分子糖肽,对氧稳定,无抗原性 对多种组织细胞有毒性作用;能致血管内溶 血和肾小管坏死;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与吞噬。
脓汁 血平板 鉴定 菌落特征 革兰染色 血浆凝固酶试验 药敏试验
食物中毒还需检查肠毒素。
五、防治原则:
创口及时消毒排脓; 防止医院内感染及食物中毒; 选用敏感抗生素; 反复发作者可用自身菌苗法。
链球菌(Strept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及染色:圆形或椭圆形、链状排列。
革兰染色呈紫色(G+),幼龄时有荚膜, 有菌毛样结构。
五、微生物学检测法:原则同金葡球菌 六、防治原则:
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防止变态性疾病 的发生;可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亦存在于土壤、 水和腐物中。
目前已有44个属,170多个种。但该科引 起人类95%以上感染的菌种却不到20个。
(四)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致病因子:Vero毒素 紧密粘附素 所致疾病: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并发溶血性 尿毒综合征,死亡率10%。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五)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 婴幼儿持续性腹泻 毒素为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
三、微生物学的检测法 (一)细菌的分离鉴定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普通平板上生长不良。 血平板:菌落圆凸、针尖大小、S型、无色素、 周围有全透明或草绿色的溶血环。 血清肉汤:管底有絮状沉淀,易成长链。
3、生化反应:菊糖发酵和胆汁或10%的去氧胆酸钠 溶菌实验均阴性,可作为甲型溶链与肺 炎球菌的鉴别依据。
α溶血
β溶血
4、抗原构造: (1)核蛋白抗原(P):无特异性。 (2)多糖抗原(C): 有族特异性,位于细胞壁。 (3)蛋白质抗原(表抗):具有型特异性。
能保护细菌,与脓肿局限及脓液粘稠有关。
2、葡萄球菌溶血素:以溶血素为主。能破坏血细胞 及多种组织细胞,并能引起局部小血管收缩。
3、杀白细胞素:只攻击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 4、肠毒素:由噬菌体III型的金葡菌产生,分为9个
血清型, 可引起食物中毒,以A、D型多见。 引起以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由噬菌体II型的金葡菌产生, 作用于表皮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真皮脱落, 引起剥脱性皮炎。
四、微生物学检测法: (一)细菌的分离鉴定: 取脓血粘液便及时送检或保存于甘油缓冲盐水中。 脓血粘液便 S-S平板 鉴定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二)快速诊断法: 荧光菌球法; 协同凝集试验。 五、防治原则: 注意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沙门菌属(Salmonella)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引起肠热症的伤寒、甲乙 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或败血症的鼠伤寒 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
5、抵抗力:较差。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菌毛粘附M细胞,输入沙门菌侵袭蛋白。 耐酸应答基因 — 抗吞噬作用 2、内毒素:体温升高,白细胞下降,中毒休克等。 3、肠毒素: 个别可产肠毒素,类似大肠杆菌肠毒素。
5、分类:据色素、生化反应等不同分为 (1)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 (2)表皮葡萄球菌:偶可致病 ( 3)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
6、抵抗力:在所有无芽孢菌中抵抗力最强, 具有耐药性。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凝固酶:是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1)游离型(类似凝血酶原) (2)结合型(纤维蛋白原受体)
2、分离培养与鉴定:
志贺菌属(Shigella)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G- 中等大小杆菌,无芽孢, 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 2、培养特性: S-S平板上无色、透明菌落 3、生化反应:不发酵乳糖。宋内志贺菌能迟 缓发酵乳糖.
化脓性球菌
对人类致病的球菌(coccus)常称为化脓性球菌, G+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G-菌主要有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及染色:圆形或椭圆形、葡萄串样排列。
革兰染色呈紫色(G+)
葡萄球菌
普通平板
血平板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平板上生长良好。 普通平板:菌落圆凸、中等大小、S型、
组成: B亚单位: A亚单位:
受体GM1 A2:与B亚单位结合 A 1:毒素的活性部分
wenku.baidu.com
作用机理:B识别受体,A 进入细胞,A 1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TP 转化cAMP, 导致小肠液分泌过度,超过重吸收能力, 引起剧烈腹泻。
耐热肠毒素ST: ST由Sta、STb亚单位组成,STb为毒性所在。 ST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GTP转化为 cGMP,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 2、定居因子(粘附素):一种特殊的菌毛
耐药性变异。
埃希菌属(Escherichia)
大肠埃希菌:(E.coli)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2、培养特性: 3、生化反应:活泼,能酵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 , S-S平板上形成红色菌落,IMViC实验为+、+、 -、-,该实验是卫生细菌学检测中的常用指标。
4、抗原构造:复杂,大肠杆菌主要有O、H、 K 三种抗原,其血清学的排列方式按O:K:H 排列。
肠杆菌科的细菌与医学的关系可分 为三种情况:
①致病菌:有少数细菌总是引起人类疾病,如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鼠疫耶尔森菌等;
②机会致病菌:一部分细菌属于正常菌群,但当 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以外部位时, 即可引起机会性感染,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 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
③由正常菌群转变而来的致病菌:如引起胃肠炎 的大肠埃希菌,即是由于获得位于质粒、噬菌 体或毒力岛上的毒力因子基因后而成为致病菌。
其中M抗原与致病性有关。
5、分类: (1)根据溶血作用分为:
甲型()、乙型()和丙型。 (2)根据多糖抗原分为20群,对人类致病的多为
A群。同群中,据蛋白质抗原又分为不同型 别。 6、抵抗力:不强。
二、致病性: (一)A族乙型链球菌:
1、致病因素: (1)链球菌溶血素:
据其对氧的稳定性,分为SLO(对氧敏感) 及SLS(对氧耐受)。
肠杆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中等大小G-杆菌。大多有菌毛,多数有周 鞭毛,少数有荚膜,不产生芽胞。
2.培养 兼性厌氧或需氧。 3.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
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 糖。 4.抗原结构 主要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荚膜抗原。 5.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6.变异 肠杆菌科细菌易出现变异菌株,其中最常见的是
三、所致疾病: 1)化脓性炎症: 2)中毒性疾病:
主要有猩红热,由致热外毒素引起。 3)变态反应性疾病:
主要有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发病与M 蛋白有关,可能属II型或III型变态反应。
(二)其他链球菌: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多寄生于口咽、齿龈、消化道、女性生殖道 等处,常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2、变形链球菌: 多寄生于口咽部,与齿菌斑形成致龋损有关。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
G-中等大小杆,有周鞭毛,有菌毛。 2、培养特性:
S-S平板上:中等大小,半透明,S型 3、生化反应:对鉴定本菌属有重要参考价值。
沙门氏菌
4、抗原构造: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主要有O和H两种抗原,少数有Vi抗原。 OAg:可将菌分为58组,产生IgM类Ab; HAg:可将组内细菌分为不同的种或型, 产生IgG类Ab; 分为(1)第一相HAg:特异性高 (2)第二相HAg:特异性低 ViAg:有助于带菌者的检测。
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脓血粘液便; 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蠕动共济失调, 肠功能紊乱。
3、外毒素:志贺毒素(shiga toxin Stx) 一个A亚单位与5个B亚单位构成, A亚单位 可裂解60S核糖体亚单位的28SrRNA,致使蛋 白质合成中断,上皮细胞损伤。
(三)所致疾病 痢疾志贺菌感染病情一般较重,宋内志贺菌
(2)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 A族链球菌的溶原菌株产生,耐热。
(3)透明质酸酶:又叫扩散因子。 (4)链激酶(SK):又叫纤维蛋白溶酶。 (5)链道酶(SD):又叫DNA酶。临床上常用SD、
SK制剂测试细胞免疫功能,并可用于液化脓性 渗出液。 (6)M蛋白:能抗吞噬,其Ag-Ab复合物
可致变态反应。
4、抗原构造与分类:该菌有O 和K 两种Ag, 据O抗原可将该菌分为4群、50个血清型。 A群:痢疾志贺菌,有10个血清型 B群:福氏志贺菌,有13个血清型 C群:鲍氏志贺菌,有18个血清型 D群: 宋内志贺菌,只有1个血清型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
肠的上皮细胞,穿入固有层生长繁殖,引 起炎症。 2、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 高,促进内毒素的吸收;破坏肠粘膜,
5、抵抗力:较弱, 胆盐、亚硝酸盐、煌绿对其有 抑制作用。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黏附素、外毒素。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 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泌尿道感染。 2、胃肠炎
(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大肠杆菌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LT):对热不稳定,65。C 30 min 失活 , 与霍乱肠毒素有共同抗原(75%)
有不同的色素。 血平板:有的菌落周围有全透明的溶血现象。 3、生化反应: 致病株能发酵甘露醇产酸不产气。
4、抗原构造:复杂 (1)SPA(葡萄球菌A蛋白):90以上的金葡
菌细胞壁表面存在此抗原,为单链多肽,具 有抗吞噬、促分裂、致变态反应等多种生物 学活性;且能与IgG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作 为免疫学快速诊断中的第二抗体。 (2)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具有型特异性。 (3)荚膜抗原:
(4)毒性休克综合症: 多见于女性,常伴有G-菌的感染。 有多器官损害,病死率高。
三、免疫性 人体对该菌有天然免疫力,当皮肤粘膜受损
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感染该菌。病后免疫力 较弱,可重复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测法 1、标本:根据不同病型取材,如脓汁、血液、 可疑食物、呕吐物、粪便等。
2、直接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3、B族链球菌: 多寄生于女性的泌尿生殖道、直肠 等处,引起新生儿败血症、肺炎、 脑膜炎。
4、D族链球菌: 多寄生于皮肤、消化道、泌尿生殖 道等处,常引起尿路感染、腹部感染、 心内膜炎。
四、免疫性: 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主要为抗M蛋白抗体。 但因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力,可反复感染。 猩红热后可建立牢固的同型外毒素免疫。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症状类似菌痢。 侵袭力与含编码侵袭性 pINV 基因的一种 大质粒(120~140MD)有关。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病菌在小肠
粘膜表面大量繁殖,致细胞结构破坏,导 致严重腹泻。
步骤:1. Bfp介导菌与细胞的疏松粘附 2. 信号传递,eaeA基因活化 3. 紧密粘附素介导菌与细胞的紧密结合。
6、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1(TSST-1): 即肠毒素F,引起TSS。
7、其他酶类 8、超抗原
(二)所致疾病 1、化脓性疾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全身感染等。 2、毒素性疾病:
(1)食物中毒:呕吐症状突出。 (2)假膜性肠炎:
为菌群失调性肠炎,腹泻症状突出。
(3)皮肤烫伤样综合症: 多见于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
多引起轻型感染,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为慢性。 1、急性菌痢:常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等典型症状。 中毒性菌痢:以小儿为多见,无明显消化道 症状,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死亡率高。 2、慢性菌痢:10%-20%急性菌痢患者可转为 慢性,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
三、免疫性: 以消化道粘膜表面的SIgA为主。病后免疫期短。
SLO: 是一类含巯基的蛋白质,对氧敏感。抗原性强 多数患者感染后血中有抗O出现。能破坏中性 粒细胞;对多种组织细胞、血细胞、神经细胞 有毒性作用,以心肌细胞和红细胞最为敏感。
SLS:为小分子糖肽,对氧稳定,无抗原性 对多种组织细胞有毒性作用;能致血管内溶 血和肾小管坏死;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与吞噬。
脓汁 血平板 鉴定 菌落特征 革兰染色 血浆凝固酶试验 药敏试验
食物中毒还需检查肠毒素。
五、防治原则:
创口及时消毒排脓; 防止医院内感染及食物中毒; 选用敏感抗生素; 反复发作者可用自身菌苗法。
链球菌(Strepto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及染色:圆形或椭圆形、链状排列。
革兰染色呈紫色(G+),幼龄时有荚膜, 有菌毛样结构。
五、微生物学检测法:原则同金葡球菌 六、防治原则:
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防止变态性疾病 的发生;可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
肠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 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内,亦存在于土壤、 水和腐物中。
目前已有44个属,170多个种。但该科引 起人类95%以上感染的菌种却不到20个。
(四)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致病因子:Vero毒素 紧密粘附素 所致疾病: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并发溶血性 尿毒综合征,死亡率10%。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HEC)
(五)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ggEC) 婴幼儿持续性腹泻 毒素为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
三、微生物学的检测法 (一)细菌的分离鉴定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普通平板上生长不良。 血平板:菌落圆凸、针尖大小、S型、无色素、 周围有全透明或草绿色的溶血环。 血清肉汤:管底有絮状沉淀,易成长链。
3、生化反应:菊糖发酵和胆汁或10%的去氧胆酸钠 溶菌实验均阴性,可作为甲型溶链与肺 炎球菌的鉴别依据。
α溶血
β溶血
4、抗原构造: (1)核蛋白抗原(P):无特异性。 (2)多糖抗原(C): 有族特异性,位于细胞壁。 (3)蛋白质抗原(表抗):具有型特异性。
能保护细菌,与脓肿局限及脓液粘稠有关。
2、葡萄球菌溶血素:以溶血素为主。能破坏血细胞 及多种组织细胞,并能引起局部小血管收缩。
3、杀白细胞素:只攻击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 4、肠毒素:由噬菌体III型的金葡菌产生,分为9个
血清型, 可引起食物中毒,以A、D型多见。 引起以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剥脱毒素:由噬菌体II型的金葡菌产生, 作用于表皮的棘状颗粒层,使表、真皮脱落, 引起剥脱性皮炎。
四、微生物学检测法: (一)细菌的分离鉴定: 取脓血粘液便及时送检或保存于甘油缓冲盐水中。 脓血粘液便 S-S平板 鉴定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二)快速诊断法: 荧光菌球法; 协同凝集试验。 五、防治原则: 注意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沙门菌属(Salmonella)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引起肠热症的伤寒、甲乙 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或败血症的鼠伤寒 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等。
5、抵抗力:较差。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侵袭力:
菌毛粘附M细胞,输入沙门菌侵袭蛋白。 耐酸应答基因 — 抗吞噬作用 2、内毒素:体温升高,白细胞下降,中毒休克等。 3、肠毒素: 个别可产肠毒素,类似大肠杆菌肠毒素。
5、分类:据色素、生化反应等不同分为 (1)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致病菌 (2)表皮葡萄球菌:偶可致病 ( 3)腐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
6、抵抗力:在所有无芽孢菌中抵抗力最强, 具有耐药性。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凝固酶:是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1)游离型(类似凝血酶原) (2)结合型(纤维蛋白原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