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西安城墙的建设与保护》
历史文化:西安城墙的建设与保护1. 西安城墙的历史背景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首都。
西安城墙作为其重要的防御工事,见证了中国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自公元14年开始修建,经过几次修缮和扩建,在现代仍然保存完整。
2. 西安城墙的主要特点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之一。
其总长度约13.7公里,由东、南、西、北四座门楼连接起来。
城墙高12米左右,顶宽平均15-18米。
同时,在城墙上还有98座护城河、142座壁门等防御设施。
3. 西安城墙的建设过程在明朝时期(公元14世纪),当时的长安市内流传着“筑土驱寇”之说,国家便决定兴建一道坚固如铁壁般的城垣来保卫国家。
修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夯土和黄泥,并利用着木梯等简易工具进行施工。
经过多年的修建,城墙最终在公元1720年完工。
4. 西安城墙的保护与维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西安城墙曾多次遭受破坏和损毁。
特别是在20世纪初的军阀混战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墙几乎面临消亡的危险。
然而,在当地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西安城墙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
为了确保西安城墙的完整性和原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它。
首先,加强对游客入口处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其次,设置监控系统和防火设备,以防止意外事故;此外还制定了详细方案对城墙进行周期性检测、清洗、修缮等。
5. 西安城墙的旅游价值与推广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及文化遗产之一,西安城墙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与学习。
登上城墙顶部能够俯瞰整个古长安市区,并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氛围。
此外,西安城墙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壁画展览等,进一步增加了其旅游价值和影响力。
对于推广西安城墙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当地政府多次举办相关研讨会和展览,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推介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其历史、现状及保护措施。
此外,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投资与经营创新,也为西安城墙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6. 结语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品以及珍贵的历史遗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文化宝藏。
一、加强法律保护为了保护西安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必须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明确文物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政策,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对于破坏文物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并建立健全的文物保护机制,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同时,要加大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管理保护除了法律保护外,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需要加强管理工作。
要加强对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文物保护单位按照规定履行文物保护的责任,不得擅自移动或改变文物的原状。
同时,要加强文物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测和修复,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
三、加强社会参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
政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引导市民爱护文物,不破坏文物。
同时,要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共同承担文物保护的责任,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科技支持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需要加强科技支持。
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激光扫描、数字化建模等,对文物进行全面、精细的保护和研究。
借助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对文物的立体化保护和数字化管理,提高文物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确保文物能够长期保存和传承。
五、加强国际交流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借鉴国际文物保护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举办文物保护的国际性会议和活动,推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事业走向世界。
西安旅游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西安旅游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秦始皇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等,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对于游客而言,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某些行为会对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因此,在景区入口、旅游大巴、酒店等游客集中的地方,通过宣传册、视频、导游讲解等多种方式,向游客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
比如,明确告知游客在参观兵马俑时,不能触摸文物,不能使用闪光灯拍照;在古城墙上,不能随意刻画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的活动,如讲座、知识竞赛等,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让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自觉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
其次,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控制游客流量是关键。
对于一些热门的文化遗产景点,如秦始皇兵马俑,由于游客众多,容易造成拥堵和对文物的潜在损害。
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景点的承载能力,合理安排游客的参观时间和人数。
可以采用预约制度,提前限制每日的游客数量,确保游客在相对宽松和安全的环境中参观。
此外,优化旅游线路,避免游客过度集中在某些区域,减少对文物的压力。
比如,可以设置单向游览通道,引导游客有序流动,减少人流对冲和拥堵。
再者,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不可或缺。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用于文物的修复、维护、科研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
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拨款,同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如企业赞助、民间捐款等。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引进先进的保护技术和设备,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例如,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档,以便在文物受损时能够进行精确的修复;或者使用环境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文物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另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是保障。
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的依据。
大唐西安文化遗产琳琅满目简介50
大唐西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也是大唐文化的代表之一。
西安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包括历史建筑、艺术品、书籍文献等等,展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与瑰丽。
1. 历史建筑大唐西安最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是大雁塔。
大雁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8年),是当时玄奘法师为了收集佛经而修建的。
大雁塔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其建筑结构精巧,气势宏伟,成为了后世建筑的典范。
2. 艺术品西安文化遗产中还包括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陶器,以其色彩斑斓,形象生动而闻名于世。
这些唐三彩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巅峰,体现了唐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
3. 书籍文献大唐西安也是文献的宝库。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国家图书馆、碑刻文化等皆有所发展,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籍文献。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大唐新书》,这部书在当时即被誉为“大国宝”,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大唐西安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艺术风格、制度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和传承大唐西安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代大唐的辉煌与美丽。
4. 雅乐舞蹈除了历史建筑、艺术品和书籍文献,大唐西安文化遗产还包括丰富多彩的音乐和舞蹈。
大唐时期以其广泛而多样的雅乐而闻名于世。
雅乐作为大唐社会上层文化的代表,曾在宫廷、宗教仪式和文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雅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更是人们追求高雅生活的体现。
大唐时期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美的舞蹈,如《霓裳羽衣舞》等,这些舞蹈既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又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最新整理)
关于古城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社会调查时间:2013年7月14日——2013年8月30日社会调查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调查对象及范围:全市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迹调查主题:针对古城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文化价值的传承等方面问题调查人员:你猜等关于古城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调查你猜摘要西安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区,历史文化保护至关重要。
根据目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主要有协调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遗产登录机制、教育机制和保护监督机制等,通过调查研究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以期做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西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一、古城西安1.概述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省会,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
西安旧称长安、京兆,位于中国内陆腹地。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
西安拥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个朝代在此建都,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2.西安的历史西安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渭水东南岸。
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使西安成为与开罗、雅典、罗马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2008年,西安高陵杨官寨出土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遗迹,被选为当年中国考古发现之首,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也将西安地区城市历史推进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从西周开始,西安成为中国的都城,当时被称作“宗周”丰镐,丰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记载入史书的城市。
秦咸阳城旧址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与咸阳市东南部,秦阿房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西郊。
城墙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址
城墙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址西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城墙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之一。
而西安城墙,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西安城墙作为历史文化遗址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展现的特色。
一、城墙西安:历史沉淀与文化象征城墙是古代城市的防御工事,保护城市免遭外敌的侵扰。
西安城墙具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明朝,后经过多次修缮与扩建。
如今,城墙已成为西安市的重要文化象征,并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西安承载了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和建筑技艺的辉煌。
二、城墙西安:建筑工艺与艺术表现西安城墙的建筑格局宏大而坚实,整个城墙呈矩形,周长近14公里,高约12米,宽约15米,墙体呈黄土色。
在城墙的四个角落均有古代城楼,这些城楼不仅充当了城墙的角落防御卫星,更是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城楼的筑造均采用传统的漆包砖瓦,以及木构架等手工工艺,每座城楼都是沉淀了历史文化的瑰宝。
三、城墙西安:历史事件与故事传承西安作为中国古代帝都之一,城墙所承载的历史事件与故事丰富多样。
例如,明朝末年的“三镇之战”便在城墙外上演。
在城墙上行走,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故事在此上演的痕迹。
而西安城墙还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那就是明朝初年的明太祖与一群被俘的蒙古王子在城墙上联袂欣赏壮丽的华山景色。
四、城墙西安:民俗风情与旅游资源城墙西安不仅是历史文化遗址,也是民俗风情的代表。
无论是城墙上的民间艺人表演,还是沿街古建筑、传统饮食等元素,都让游客沉浸在古代的氛围中。
西安城墙成为了旅游资源的热门景点,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五、城墙西安:保护与传承作为文化遗产,西安城墙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西安市政府对城墙的保护和维修非常重视,并积极推动相关保护计划的实施。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承,激发市民及游客对于城墙文化的认知和喜爱,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保护意识。
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西安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展开探讨。
首先,西安市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比如著名的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等。
这些遗产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因此,保护这些遗产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我们要确保游客的安全。
遗产保护包括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稳定性。
在开发旅游项目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游客的安全问题,避免因为人流量过大而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保护遗产的原真性。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如果遭到过度修缮和商业开发,其本质就会被破坏。
因此,在旅游开发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遗产,让游客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而为了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在保护遗产方面应该加大投入。
只有在资金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
其次,要加强遗产管理机构的建设与培养,提高专业素质,保证遗产保护工作的高效进行。
此外,还可以引入公众参与的机制,让市民和游客都能够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来。
他们可以担任志愿者,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同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也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遗产特点,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
比如,对于兵马俑这样的大型遗产,我们可以在保护区周边设立旅游服务设施,方便游客的观光游览。
对于古城墙这样的遗产,可以开发城墙漫步路线,让游客能够欣赏到城墙的壮丽景色。
通过合理的规划,我们既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够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最后,我们也要注意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
保护和开发工作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需要有长远的眼光。
我们应该注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通过合理利用遗产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为西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西安旅游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非遗文化
西安旅游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非遗文化西安,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的魅力。
然而,在旅游热潮的背后,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非遗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西安的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如秦腔、皮影戏、西安鼓乐等,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然而,当前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非遗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可能导致非遗文化的内涵被曲解。
一些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非遗文化进行简单粗暴的包装和改造,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价值。
比如,某些打着非遗旗号的旅游纪念品粗制滥造,只是借用了非遗的元素,却没有体现出其真正的工艺和精神。
另一方面,游客的大量涌入可能给非遗文化的传承环境带来破坏。
一些非遗传承场所因为游客过多,变得嘈杂拥挤,影响了传承人的正常教学和创作。
同时,游客对非遗文化的不尊重和不了解,也可能导致非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偏差。
为了更好地保护西安的非遗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规范非遗文化的旅游开发,确保其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不失真。
对于那些恶意篡改、歪曲非遗文化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同时,加大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资金投入,支持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场所的建设。
其次,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和保护意识。
在旅游宣传中,不仅要介绍西安的风景名胜,还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游客了解其价值和意义。
可以通过在景区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游客普及非遗文化知识。
此外,还可以组织游客参与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保护意识。
再者,注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是保护的基础,要鼓励非遗传承人收徒授艺,将精湛的技艺传承下去。
同时,也要鼓励创新,让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
比如,将秦腔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的作品;将皮影戏制作成动漫形象,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doc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doc
一、研究背景
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具有众多非遗文化。
如宝鸡茶业,咸阳之川、咸阳梅花雪,陕西折子戏、柳塞、陕西陶器等,都是当地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西安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好它们的价值,以及更好地宣传西安的文化遗产,从2008年开始,西安市进行了一次对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大调查,本文是西安文化遗产保护调查报告。
二、调查内容
1、调查范围:调查的范围是西安全市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尚未实现的传统技艺等。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包括全市范围内的文化遗产、有关部门及社会资源。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使用的调查方法是文献资料搜集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
三、调查结论
1、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进行保护。
2、调查发现,西安的文化遗产保护尚未实现全面覆盖,存在数量不多、保护程度不高、保护措施不合理等情况。
3、调查也发现,西安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大多滞后,各类文化遗产缺乏全面有效的保护,存在众多问题和困难。
四、建议
1、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2、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实施各类有效的保护措施。
3、加强文化遗产的教育力量,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广大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和意识,加强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感。
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简介西安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西安市政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逐步推出了一批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文将就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介绍。
二、项目列表1. 雕刻艺术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雕刻艺术占据了重要地位。
西安是我国古代的都城,有着悠久的雕刻传统。
这些雕刻作品精美绝伦,充满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保护和传承雕刻艺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2. 曲艺表演古老的曲艺表演,在西安市也有着深厚的传统。
这些曲艺形式包括评剧、秦腔、梆子等,它们不仅在西安市广为流传,还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涵盖了多种曲艺表演形式,进一步促进了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 传统手工艺西安市的传统手工艺,如刺绣、剪纸、民间木艺等,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依然传承至今。
这些手工艺品精巧细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这些手工艺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民俗活动西安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每逢传统节日、庙会等,都能看到丰富的文化表演和活动。
这些民俗活动既是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这些民俗活动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整理,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5. 古代建筑工艺古代建筑工艺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市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如大雁塔、华清池等,这些古建筑不仅在外观上独具特色,在建筑工艺上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古代建筑工艺进行了深入挖掘和保护,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保护与传承西安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推出,充分展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在保护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西安市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培训工作,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
从西安城墙看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西安城墙看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摘要西安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的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多种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地理意义。
最能体现西安深厚历史的标志性应属西安城墙,而现代化进程对于城墙保护工程有时相对矛盾,但城墙之中所蕴含的悠远历史更值得保留,对于西安城墙,不仅要有意识保护城墙本身,文化内涵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要更多的保护城墙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现在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和政治繁荣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保护。
关键词:西安城墙、文化遗产保护二、1.研究目的:(1)了解对城墙文物的保护措施和修缮手段。
(2)了解西安城市现代化对于城墙保护的影响。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西安城墙的保护西安城墙:又称西安古城墙。
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国家AAAA级景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
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11.32平方公里,著名的西安钟鼓楼就位于古城区。
西安城墙1961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
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西安城墙保护:为了加强西安城墙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2.2研究方法2.2.1内容分析法:对城墙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了解措施内容,解析内容起到的作用。
2.2.2观察法:通过社会实践中所观察到的现代城市化布局,了解城市现代化对城墙保护的影响。
三、3.结果与分析3.1对象分析:城墙中体现的传统文化:西安城墙安放着六根“铜雀”状巨大灯柱。
西安有哪些历史文化遗迹
西安有哪些历史文化遗迹
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以下是一些西安历史文化遗迹的推荐:
1.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陶俑群,被誉
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西安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于明朝,是
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的重要代表。
3.大雁塔:大雁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塔之一,建于唐朝,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
4.华清宫:华清宫是唐代皇家园林,以温泉汤池和宫殿建筑著称,是中国古代皇家园
林的重要代表。
5.钟楼和鼓楼:钟楼和鼓楼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分别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
大街的交汇处,是古代城市的重要建筑之一。
6.碑林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中国古代碑石收藏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博物馆之一,
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碑石和文献资料。
7.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
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陕西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
以上仅是西安历史文化遗迹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景点值得游客去探索。
城市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分析
城市现代化发展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分析摘要: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在城乡建设中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要求要系统完整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因为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成果,西安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四轮城市转型的整理体规划,西安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不断提高,西安城市的知名度、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不断提高,而历史文化遗产也逐渐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城市现代化背景下,西安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西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为出发点,提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阐明出西安在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一、城市现代化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规划概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城市是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是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
城市现代化指“拥有高素质的城市居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高层次的城市社会、高端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高水平的城市治理能力、高品质的城市文化产业体系、适宜生存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高效能运转的城市基础设施。
”[1]而西安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安总共编制了四轮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即《西安市1953-1972年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2008-2020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在这几次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西安极大地改变了城市面貌,正式进入了现代化都市发展的新时期。
在推进大西安全面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为历史文化遗迹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危机,如何在城市现代化背景下,有序推进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是西安在新时代打造文化名片的关键。
长安有哪些古迹留下来了呢
长安有哪些古迹留下来了呢
长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古都,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许多历史事件在这座古城中发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迹。
下面将为您介绍长安这座古都留下来的一些重要古迹。
大雁塔
大雁塔是长安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它位于今天的西安市南郊。
大雁塔原为唐代玄奘法师为存放由印度取经回来的佛经而兴建的。
如今的大雁塔是多次修复后的建筑,是中国古代砖木结构的代表之一。
大雁塔见证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辉煌。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墙之一。
这座城墙是明代永乐年间修建的,高约12米,底宽约15米。
城墙周长约14公里,共有城门18座,疏密有致。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西安城市的全貌,感受古城的宏伟气势。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的皇宫,规模庞大,建筑壮丽,被誉为“国内无双、海外罕见”。
如今,大明宫已经成为一处遗址,但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宫殿的地基遗迹和一些零碎的石雕。
这里曾经是唐代帝王处理政务、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
钟楼与鼓楼
西安的钟楼和鼓楼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是明代建筑,高36米。
鼓楼也是明代建筑,位于钟楼北侧,整体呈方形,是古代用来报时的设施。
每天都有表演者在鼓楼上演奏古乐,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以上是一些长安古都留下来的重要古迹,这些古迹见证了长安这座古城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
希望这些珍贵的遗迹能够得到有效保护,让后人能够继续感受古城的魅力与文化。
1。
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文旅融合背景下西安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瑰宝、文化灵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成为旅游开发前提性环节,为文旅融合新业态稳步发展奠定有力基础,指明价值取向。
西安近年来成为文化旅游名城,在多方政策支持、市场供给侧需求的驱动下,西安很好地利用了聚集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文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科技、时尚、健康、教育等新元素,打造响亮的文旅产品尤其是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科技文旅产品的开发更是成为新的发展势头。
那么在文旅融合方向下,以公共文化资源驱动文化遗产活力,以国民教育体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就成了西安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宗旨。
关键词:文旅融合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一、文旅融合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共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就是对该理念的践行。
因为文化体验与文化旅游是依托西安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的核心需求就是在旅游体验中,实现旅游价值的共创,促进文旅融合。
近年来西安在打造一批文旅空间上展示了一定的经验。
如长安十二时辰、簋唐楼等文旅产品,游客满意度大大提升。
这些都可以运用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等载体,将静态的、单一的观看变成动态的、体验式文旅产品和服务。
所以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非遗项目变得立体化、可视化,提升游客的体验价值,实现需求者与供给者的价值共创。
二、以公共文化资源驱动历史文化遗产活力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所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在形式和内容上植根于时代所需。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文化消费上投入较多,这也体现了精神需求层面尤其是文化需求对人们的重要性。
所以西安市在打造现代化都市的同时,利用好旅游经济规模。
西安旅游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历史遗产
西安旅游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历史遗产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丰富的历史遗产如同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然而,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保护当地的历史遗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西安历史遗产的根本保障。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于历史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破坏历史遗产的行为绝不姑息,严格追究责任。
只有让法律法规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才能有效地遏制破坏行为的发生。
其次,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例如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历史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利用媒体平台,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等,制作和播放有关历史遗产保护的专题节目和公益广告,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历史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此外,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到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旅游规划方面,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旅游对历史遗产造成的压力。
例如对于一些空间较小、承载能力有限的景点,可以采用预约制,限制每日的游客人数。
同时,优化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分散参观,减少某些热门景点的拥挤程度。
在景区内,要设置明确的标识和引导,提醒游客文明参观,不随意触摸、刻画历史遗迹。
资金投入也是保护历史遗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历史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遗产的修缮、维护和保护研究。
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可以通过建立保护基金、开展公益捐赠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并且,要确保资金的使用透明、合理,真正用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加强对历史遗产的监测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专业的监测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监测、数字化建模等,对历史遗产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和文化传承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曾经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着漫长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
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西安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先后经历了秦汉、魏晋、唐宋等多个朝代的兴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从西安的建城历史、古建筑、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其历史文化传承进行探讨。
一、西安的建城历史西安,曾经古称长安,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时期。
当时的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南巡至此,遂决定建造一座新城,并将其命名为咸阳。
后来历经几次改城,最终于汉武帝时期定都于长安。
在此后的历史时期中,长安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唐朝时期,长安成为了当时的世界之都,城市建设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留下了许多瑰丽绝伦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
二、古建筑中的文化传承作为千年古都,西安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建筑遗产。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时代的见证,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工艺和文化传承的代表。
例如,大雁塔是唐朝时期密教文化的代表,鼓楼和钟楼则是明清时期城市形态和社会生活的象征。
这些古建筑都体现了古代人们在建筑技术、美学和文化观念方面的精湛造诣。
同时,这些古建筑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文化在传播、交流、融合与创新中的重要载体。
三、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如何保存和传承西安的文化遗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西安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者必然的旅游目的地,传承和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措施来保护西安的文化遗产。
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古建筑,政府采取了更新改造和修缮的方式,确保其文化遗产价值得到传承;同时,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增强公众意识和文化自觉。
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以确保西安的历史文化得到长久的传承。
四、传统文化的繁荣西安不仅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目前,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下文是西安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欢迎阅读!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是指汉长安城遗址、鸠摩罗什舍利塔、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天坛遗址、西市遗址、明德门遗址、延平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大秦寺塔和清真大寺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其他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不可移动文物。
第三条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应当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确保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
其他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关的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工作。
第五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进行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对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相关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不得转让、抵押。
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
第九条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省人民政府公布的范围为准。
第十条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设置保护标志和界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和破坏。
西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西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西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录了多个类别的地名,包括千年古县、古镇、古村落、古街路巷等。
1.在千年古县方面,包括高陵、周至、蓝田等6个地区。
2.千年古镇有15个,例如栎阳、新丰、斗门、韦曲、杜曲等等。
3.百年古镇有7个,如关山、武屯、通远等。
4.千年古村落有17个,例如普贤寺村、高桥村、官厅村、神鹿坊村等。
5.古街路巷地名有18个,如北广济街、北马道巷、北院门、冰窖巷等。
此外,还有一些著名山川地名文化遗产4个,如骊山、泾渭分明、昆明池、终南山;近现代重要地名7个,如莲湖公园、止园、兵谏亭等;历史地名文化遗产6个,如丰京、镐京、西市、梨园、大白杨村、小白杨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课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指导教师:陈颖学生:蒋升桓学号:07089003作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设计研究二0一一年六月七日城市遗产保护与利用——以西安为例摘要:本文对城市更新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城市规划、更新、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目的是唤起我们城市管理人员和公民对城市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不要只为了经济利益而将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殆尽了。
关键词:城市更新遗产保护城市化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预计在未来20年时间里,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或者超过60%,城市不断的增多,大城市不断地扩张,在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会出现一些城市更新的盲目性和决策的局限性,再加上设计的落后,各地争相模仿,出现了“千城一面”、“大拆大建”的现象,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城市正在渐渐地消失它的历史和地方特色,成为雷姆库哈斯所描述的“无性格城市”,历史的城市中心正在逐渐失去它的功能,出现城市中心区衰败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对城市进行更新,既然要更新,就必须对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景观等进行保护......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这个曾经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一场大病后要重新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计划,但是如今世界的背景已经不同以前了,西安面临着国际文化的冲击;如何积极应对、合理取舍成为规划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在这个重要阶段,我们更应该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以寻求富有中国国情的城市更新与保护路径。
一、城市更新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这呈现加速运动的趋势,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北京、西安等古城的老城区也成片的被更新,不论是老城还是新城,塔吊林立,城市的面貌也是日新月异。
我们在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行感叹的同时,一些有志之士也在为这种快速的更新现象所带来的城市问题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我们的政府,尤其是我们的国民应该马上从“欣喜”中苏醒过来了,我们已经给城市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否则,若干年后,我们将对以前我们所做的事情而感到惭愧。
1.1 大拆大建《北京宪章》指出: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21世纪:“大转折”......20世纪已经过去,西安的老城已经被更新的面目全非,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随之灰飞烟灭,永远的消失了。
幸运的是西安还留下了明城墙,钟楼等对经济利益干预不大的历史遗产;在21世纪,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且更加尖锐,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原则,来面对新世纪对我们的挑战。
1.2 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在西安的城市更新中,西安古城内的历史建筑已经被破坏殆尽,如今看到新旧照片的对时就知道西大街已经失去了它的尺度感和归属感,钟楼的比例已经缩小了很多,这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发展造成的伤害的一个典型案例。
图1 三十年代西大街图2 今天的西大街1.3 城市的特有风貌正在消失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
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由于不注重传统街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继承,使城市原有的特色风貌遭到破坏,并被一些低级和赶时髦的东西所替代,使人们对所居住的城市和环境产生了一种陌生感,丧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城市在爆炸式的发展中,正在丧失它的形态、地标、识别性、特征。
1.4 城市的文脉被切断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目前,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使城市的文脉受到破坏和人为的割裂。
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建筑是本历史书,在城市中漫步,应该能够阅读它,阅读它的历史、它的意韵。
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就觉得没有读头。
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
以西安丰庆公园为例,丰庆公园的旧址是西安的“西关机场”,在西安居住久的人都知道丰庆公园是在以前西安“西关机场”的旧址上修建的,直到1991年老机场迁往咸阳,这块地才被重新利用......可惜的是,我们从中并没有看到丝毫历史的延续性,这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且不说西关机场是众所周知的西安事变遗址之一;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等多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可以因为“西关机场”从史书中找到答案;而如今这些都已经只能在纸上寻找答案了。
虽然今天的公园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但是我们之余是否可以留下一下往事的印迹,这是对历史的尊重,起码也是对机场家属的尊重......1.5 城市正在走向雷同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就城市建设方面来说,建材等基础设施的技术,工艺、设计水平等都逐渐的趋同化,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特大型材料供应基地在各地兴建,因此在设计水平落后,地方城市监管制度落后的情况下,城市逐渐走向了雷同。
图3 苏州高新区图4 西安高新区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2.1 理论落后我国在对城市建设大力进行投资的同时,对理论研究方面的投入却很少,这就造成了城市更新和保护理论的落后。
2.2 观念落后由于中国人均的收入水平低下,造成了中国国民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文化利益的巨大作用,即使部分中国人现在变得越来越富,但是“暴发户”的观念并不能对城市的更新于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当然并不乏一些眼光卓越的人,但是想要提高国民的整体观念还是任重而道远。
2.3 急功近利由于观念的落后,造成在城市更新中出现官商勾结,谋取利益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造成了一个对城市更新和遗产保护极为不利的环境。
三、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更新改造的高峰时期,更新改造的任务繁重,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处理好更新与保护的关系?如何保护城市的特色和文脉?如何对历史、对后人负责?如何使城市的历史遗存不在我们手中消失?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必须用行动加以回答的问题。
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措施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工作涉及因素多,限制条件也多,例如西安地铁的修建,至今已经发现相继开工的西安地铁一、二号线路经过古遗址34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这将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进行周密的合作才能保证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安全;其次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规划和保护工作,拿不定的就不要动,等思路和方法成熟了以后再进行保护。
在制定规划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 采用先进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城市更新与保护的方法、理论、经验和教训,兼容并蓄,取长补短。
更新要坚持有机的更新,保护要多层次、分类的保护。
(2) 提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建立起完善的规划决策体系,采取公示制,为公众参与提供多种渠道,以保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 在制定城市更新与保护规划时,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体现有机更新、特色保护的原则。
例如爱尔兰都柏林坦普尔沙洲更新改造中,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改造规划是完全推平,建一个巨大的交通枢纽。
1991年重新规划时,决定保留现有的老旧建筑及空间格局,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和设施,形成新旧完美结合,改造取得了成功,成为旅游胜地。
(4) 规划要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一定要体现一贯性、历史性、长远性、超前性。
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的规划,眼光超前,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发展构架和格局。
(5) 规划一经制定并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就要严格执行,坚持法制化、一贯性、连续性,否则频繁变更,必将造成城市更新和保护工作的脱节和失误。
(6) 处理好更新与保护的关系。
更新与保护是一对矛盾的主体,二者的关系十分难处理,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形成非此即彼的局面,因此在规划中处理好、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是规划的核心,应该做到在更新中贯穿保护,在保护中融入更新。
3.2 城市更新的方法和措施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需要,更新必须在规划控制下,科学的、有序的、渐进的、连续的进行。
(1) 城市更新要坚持有机更新的原则。
有机更新是运用历史的、文化的、自然的、生态的、特色的、连续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城市的更新改造,追求自然与和谐,保留城市发展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延续城市的文脉,保护城市的特色。
(2) 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要注意保留下城市在各历史时期的典型建、构筑物,以留下城市的发展轨迹,留下人们的记忆,保留城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加可识别性。
(3) 城市更新改造不应只是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应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处理好更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4) 老城区更新改造的重点之一是基础设施,水、电、气等系统,这是保证被更新区充满活力的基本条件,也是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要的保证。
丽江古城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对古城中的供水、消防、电力、电信、排水、路灯、道路等系统进行整治和更新,将管、缆下地,增加了环卫设施和绿化用地等,改善了古城人民的生活环境,使古城充满活力,被世界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称为“活着的古城”。
(5) 在城市更新中要注重发掘城市的内涵和价值,充分释放其历史和文化的价值潜能,激发旧城的社会活力。
3.3 城市遗产保护的方法和措施(1)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更新改造的高峰期,老城区、古旧建筑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保护工作必须做在前面,应制定保护规划,统筹安排,形成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完善的保护体系,并纳入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2) 要划定保护范围、分类指导,宽严适度,以利于城市的更新改造和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法国列入保护范围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在一些行政省达到16%,而在一些城市则达到50%,受保护的古旧建筑有4万个。
(3) 在符合法定保护程序的前提下,保护方式应多样化,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形成一套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模式。
(4) 要通过对建筑物、构筑物、街区等载体的保护来保留住城市的历史文脉,从各个角度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演变过程,反映出城市的文化积淀。
(5) 注重城市特色及传统风貌的保护。
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最容易丧失的就是城市的特色。
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标识,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越是特色的东西越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6) 要注意各历史时期的标志物、遗址、遗迹的保护,它们是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和见证。
(7) 在保护中要有超前眼光,特别注重具有潜在保护价值建、构筑物的保护。
这类建筑物有些是因人们的认识和观念落后而埋没,有些是因保护的财力、物力有限而未列入法定保护范围,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它们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因此,对这类建筑要千方百计地保留下来,否则一旦拆毁将会留下永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