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e26186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5.png)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高凝状态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本文旨在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
一、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可以选择性地抑制ADP受体,从而阻止ADP 对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则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从而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使用可以协同作用,更加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1.临床研究证据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名为OASIS-7的研究发现,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梗、卒中和心脏再血管化等。
另一项名为PLATO的研究发现,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同时减少出血风险。
这些临床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和优越性。
2.安全性和耐受性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尽管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可能引起出血风险,但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并不增加出血风险,甚至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更安全。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耐受性也较好,老年患者通常可以很好地接受这种联合药物治疗,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50003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6.png)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有很多种,其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两者在临床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在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有何不同呢?本文将针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药物简介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血小板聚集素来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氯吡格雷是一种更为强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抑制血小板ADP受体的激活来起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它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冠状动脉的血栓闭塞风险,从而起到预防冠心病发作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比较在临床上,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
虽然两者都是抗血小板药物,但其治疗效果有所不同。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预防冠心病的发作,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阿司匹林还可以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如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
而氯吡格雷则在冠心病患者中显示出更为优越的疗效,特别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
研究显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使用可以显著地降低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复发风险。
氯吡格雷还可以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的抗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血栓的形成。
四、安全性比较在安全性方面,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
由于它们都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仔细权衡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出血风险。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e2323c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0.png)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内脂代谢异常引发脂类物质堆积引发动脉阻塞所致[1]。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冠心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据了解,冠心病发生以后可引发多种不良症状,其中以心绞痛最为常见,诱发该症状的因素较多,但是无论是因何而起都应采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作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功效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但是该药物难以彻底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且长期服用会给后期治疗带来影响,因此如何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弥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不足之处是摆在医生面前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有相关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我院为此特选取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展开研究,意旨在分析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下面请看详细结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来到我院治疗,且均符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有患者46例。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在56--78岁之间,平均(63±1.5)岁。
参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24例,年龄在57--81岁之间,平均(62±2.3)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经比较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继续进行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之后需要接受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
参照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服药一次,每次一百毫克,采用口服的方式以温水送服。
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同时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前者用药剂量和方式与对照组无异,后者的用药方式为每日一次,每次七十五毫克,同样需要采用口服的方式以温水送服[2]。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70deb2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68.png)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对于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临床上通常将阿司匹林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及其它冠心病的预防。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与阿司匹林的作用类似,也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集。
但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比阿司匹林更为复杂,其能够通过抑制 ADP 受体结合,从而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凝集。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起使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为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氯吡格雷可能会引起皮疹、出血等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那些具有出血倾向、溃疡病等禁忌症的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应该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这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在应用这些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药物,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d22e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a.png)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发生于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在发作期间常感到胸部疼痛、胀闷、压迫感,甚至伴有胸闷、气喘和恶心。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脏受损,需要及时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心肌梗死发生。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其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动性,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风险。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的角度对其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机制与疗效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素的合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临床研究表明,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能力显著下降,血栓形成风险降低,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
阿司匹林肠溶片还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能够减轻心绞痛发作时的炎症反应,缓解胸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作用机制与疗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一种选择性P2Y12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ADP对血小板P2Y12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
它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能够有效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减少血小板活化,从而预防心绞痛的发作,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机制,在联合使用时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的效果,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使用还具有抗炎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0b8dd344693daef5ef73ddc.png)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摘要】:目的: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收取我院108例冠心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6年3月10日,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
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中,出血患者有1例、胃肠道反应有1例、头晕患者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41%、复发率3.70%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使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能减少复发率,还能降低出血、胃肠道反应、头晕等不良反应。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我国的经济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不断改善,由于饮食规律和生活节奏不断变化,导致冠心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该疾病为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病症,对人体具有较高威胁性,而根据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若未控制患者病变进展,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发生,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较为重要[1]。
因此,我院将10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见本次研究中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取我院108例冠心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6年3月10日,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
纳入标准:①108例患者均符合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合并高血压或者心绞痛等疾病。
排除标准:①伴有恶性肿瘤或者全身血液疾病患者,②对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两种药物过敏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均在50~8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12±1.27)岁,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均在51~8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15±1.18)岁,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19例。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62ec1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7.png)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摘要】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治疗中常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的联合应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氯吡格雷则能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双方联合使用可协同作用,进一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了该联合应用的有效性,但也需要注意不良反应及风险,如出血风险增加等。
联合应用的优势仍然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完善治疗机制,提高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机制、临床研究、注意事项、优势、不良反应、风险、应用效果、未来研究。
1. 引言1.1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完全中断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为胸痛或不适,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临床类型,其特点是心绞痛发作时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疼痛不易缓解,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频繁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体力活动过度、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
患者在发作时常感到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表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危险。
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尤为重要。
药物治疗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的作用,以及它们联合应用的治疗机制和临床研究支持。
1.2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6b44c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9.png)
对于老年人、肾功能受损者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氯吡格雷的剂量或使用方法,因此在使用氯吡格雷前应该告知医生相关的个人健康状况。
【关键词】
氯吡格雷、冠心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应用范围、用药注意事项、剂量和用法、有效、注意不良反应、重要作用
1. 引言
1.1 氯吡格雷的定义
氯吡格雷,又称氯吡格列,是一种用于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它属于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止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氯吡格雷在循证医学研究中被证实有效,被列为冠心病治疗的标准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ADP受体P2Y12,阻断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3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保护冠状动脉的通畅性,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损伤和心脏事件的发生。氯吡格雷还可以延长血管内膜修复的时间,促进血管的愈合和重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时需注意严格遵医嘱,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合理的用药和定期的监测,氯吡格雷将继续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带来福音。
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定期监测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抗凝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密切观察身体症状变化,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向医生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b98ab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3.png)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的药物,它们有着不同的药理作用和治
疗机制。
阿司匹林为非甾体抗炎药,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和减少血小板聚集,阻断血
栓形成的过程,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氯吡格雷则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能够从根本
上抑制血小板聚集,实现抗血小板治疗。
通过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更加有
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
够进一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不稳定心绞痛发作的风险,降低冠心病相关心脏事件(如心肌
梗死、猝死等)的发生率。
联合应用还能够减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时的心绞痛症状和耐力,提高心肌的耐受性。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是出血,特别是胃肠道出血。
联合应用还可能增加其他出血风险的患者(如既往有胃肠道
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等)的出血风险。
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
痛时需要慎重,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联合抑制血小
板活性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不良反应和风险,对于患者的选择和管理需要严格把握。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f1fbb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e.png)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这两种药物。
氯吡格雷是一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针对老年人的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如心肌梗死、中风等,并且对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肯定,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和出血等,但一般都是可控制的,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可以得出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医生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有效药物组合,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安全性较高。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谨慎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9d64a2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2.png)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它们被用于减少心脏病患者中心脏
病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的风险。
然而,它们的作用机制、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
在一些差异,因此使用时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选择。
氯吡格雷是一种由噻吩类化合物制成的口服抗血小板药,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作
用和减少血栓的形成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与阿司匹林不同,氯吡格雷能够通过与受
体P2Y12结合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有效减少血栓的发生。
然而,氯吡格雷的不良反
应比阿司匹林要更严重,包括出血和其他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也需要进行定期监测。
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中选择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决策。
如果患者已经接受了包括球囊扩容术或支架置入术在内的血管介入治疗,那么氯吡格雷可
能更适合其使用。
如果患者的心血管病仅为轻度的冠脉疾病,而且对阿司匹林没有不良反应,那么阿司匹林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
一些临床试验比较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中
一项为"特拉普麦克斯研究",该研究比较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的中期和长
期治疗效果。
该研究表明,在中期治疗中,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比阿司匹
林组患者发生率更高,但在长期治疗中,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相当。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c5d0b7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e.png)
氯吡格雷用于冠心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1. 引言1.1 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也被称为氯吡格雷。
它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ADP所致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特别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同时也可用于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氯吡格雷被认为是冠心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生在治疗冠心病时常常会选择氯吡格雷作为血小板抑制剂的首选药物之一。
氯吡格雷的广泛应用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选择,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2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治疗。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病变。
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酶原的活化,阻断血栓形成,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发作。
氯吡格雷还可以降低心衰、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梗、支架植入等情况下,氯吡格雷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临床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氯吡格雷,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e2922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e.png)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造成严重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在药物治疗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两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临床比较进行探讨。
我们来介绍一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两种药物。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
它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阻断血栓形成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而氯吡格雷是一种嘌呤类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ADP受体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起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作用。
这两种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临床应用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通常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情况下的抗血小板治疗。
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具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有所差异。
我们来看一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血管事件方面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心梗、中风和血栓性疾病等。
而氯吡格雷也被证实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氯吡格雷单药或联合阿司匹林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选择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适合单药或联合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用于稳定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患者的长期治疗。
而氯吡格雷一般适合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或者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对于有高危险性的患者来说,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评价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71f90a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4.png)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治疗中联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效果。
方法:冠心病患者取样73例,双盲信封法分组,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07月给予阿司匹林治疗(35例,常规组)和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38例,试验组),比较凝血指标、不良反应率和心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APTT(31.40±3.59)s,PT(14.91±2.58)s,LVEF(70.49±5.48)%,比常规组高,FIB(2.58±0.61)g/L,不良反应率2.63%,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冠心病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可优化疗效,保护心功能,改善凝血指标,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不良反应;冠心病;药学原理冠心病属于冠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典型症状以心绞痛、心律失常、胸痛为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虽可控制病情[1],阻止血栓形成,但易引起不良反应,为此,本研究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07月入院的73例冠心病患者资料,评价观察了冠心病治疗应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效果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取样73例,双盲信封法分组,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07月给予阿司匹林治疗(35例,常规组)和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38例,试验组)。
纳入标准:签订同意书,心电图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恶性肿瘤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对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过敏者。
试验组男女各21、17例,0.9至7年病程,平均(3.85±1.24)年,最高79岁,最低62岁,平均(68.76±2.85)岁,常规组19、16例,1至7年病程,平均(3.92±1.19)年,最高79岁,最低63岁,平均(68.91±2.77)岁,P>0.05。
老年冠心病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魏旺
![老年冠心病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魏旺](https://img.taocdn.com/s3/m/57d173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b.png)
老年冠心病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魏旺发布时间:2023-07-09T11:02:51.538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魏旺1 周彩云2 周彩霞3通讯作者[导读]老年冠心病给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魏旺1 周彩云2 周彩霞3通讯作者(1武威市黄羊镇中心卫生院;2 武威市古浪县人民医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甘肃武威733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2例在我院心内科中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参与实验,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与此同时本次研究将采取对照实验的形式开展,对82例患者随机分组,分组方法为“时间先后顺序法”,最终将其分配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内41例,在治疗时分别实施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首先对比了两组的临床疗效,据悉实施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可以达到良好临床疗效,不仅有助于改善心功能,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患者;冠心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高发病,对患者心功能有长期性损伤,会伴有明显心律失常、胸痛等临床症状,甚至会出现心脏骤停、心肌梗死等,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冠心病的发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关系,临床治疗中一般为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该药物的应用下可以对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性作用,对阻滞血栓形成有重要帮助,不过就实际情况看,单一的阿司匹林在疗效上相对不佳,而且用药安全性略显不足[1]。
目前,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已经有比较深入的应用,并且有研究表明将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用于冠心病治疗中可以达到良好疗效,以下研究中便对此进行探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a2df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c.png)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体对冠心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血运不足为特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而老年人群体又更容易患有这些慢性病。
冠心病的治疗与预防对于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为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功能,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
本文将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畅阿司匹林是一种不可逆抑制环氧化酶的药物,从而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减少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导致血管不易发生血栓形成,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其他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氯吡格雷是一种P2Y12拮抗剂,能够阻断ADP受体,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
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协同作用,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聚,从而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畅,减轻心肌缺血,降低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1.2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一项名为CAPRIE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较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联合使用的效果更佳。
1.3 改善生活质量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通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可以减轻心绞痛、心梗等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4 延缓疾病进展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通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促进冠状动脉再通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因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4563a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3.png)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药物组合,其在降低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应。
本文将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一、药物的作用和原理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环氧合酶,阻断川崎反应,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达到抗血栓的功效。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止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协同发挥抗血栓的作用,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临床研究及结果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药理作用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证实。
一项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与单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加显著,血小板活性也更低,同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另外,一项回顾性研究也验证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优势。
该研究共纳入了37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157名接受了阿司匹林治疗,213名接受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药物组合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其出院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独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
三、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虽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需要注意该药物组合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由于药物的抗血栓作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会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中更加明显。
此外,该药物组合也不适用于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受损和低血压等情况的患者。
总结: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是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种修复疗法,其具有显著的抗血栓作用,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aaaa148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2.png)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
硫酸氢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被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
阿司匹林是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也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增加治疗效果。
老年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新陈代谢功能下降、血管硬化等原因,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心血管病的侵袭。
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绞痛,严重时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管理的基石之一,可以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显示,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一项临床试验显示,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心脏血运重建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联合使用两种药物还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血栓形成,降低心脏事件的复发率。
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
临床试验显示,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相比,联合使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患者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加的不良反应。
尽管两种药物在抑制血小板功能方面有些重叠,但联合使用并没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冠心病在预防心脏事件方面的疗效明确,且安全性良好,适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
每个患者的病情可能不同,药物使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患者在使用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用药的规范,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并与医生密切配合,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6273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c.png)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摘要】目的:冠心病临床治疗中采取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探讨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以公平性为基础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治疗药物选择阿司匹林,观察组治疗药物选择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疗效、心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不良反应;药学分析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管腔闭塞或狭窄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心肌缺血或坏死,本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临床典型症状为心前区疼痛[1]。
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糖尿病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病情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2]。
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科学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将阿司匹林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但是单一采用该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临床有相关研究表明[3],在治疗冠心病中采取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故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调研的样本,重点探究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所带来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肌缺血,以公平性为基础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19名男性,16名女性,患者的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6.12±2.33)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8年,平均(4.43±0.54)年;对照组18名男性,17名女性,患者的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66.95±2.46)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7年,平均(4.03±0.43)年。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4a076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0.png)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征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和破裂,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治疗方案的效果。
氯吡格雷是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ADP对血小板的激活,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使用时,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中风和死亡的风险,同时降低再次入院的可能性。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减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作,降低心脏事件的风险。
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已被证实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联合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遵医嘱进行规范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心脏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应用该治疗方案时,患者需要及时就诊并遵医嘱进行用药,同时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希望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能够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疗效更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opidogrel and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applied,according to treatment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spirin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lopidogrel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96%)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6%)(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6%)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26%)(P<0.05).Conclusion:Clopidogrel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pared with Aspirin,the curative effect is more accurate,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er.[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Aspirin;Clopidogrel;Adverse reaction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管腔的狭窄或者阻塞。
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及进展与血小板活化凝集有关[1]。
因此冠心病治疗原则是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动脉斑块形成。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2-3]。
本文旨在研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臨床资料,按照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55~78岁,平均(64.4±4.8)岁,病程4~20年,平均(9.3±1.7)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混合型心绞痛10例。
研究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51~79岁,平均(6.6±4.5)岁,病程5~21年,平均(9.6±1.8)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混合型心绞痛8例。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纤维胃镜等检查,并抽取静脉血化验,给予抗凝、扩冠、调脂等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批号:国药准字J20130078;厂家: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规格:100 mg×30片)治疗,100 mg/次,1次/d。
研究组予以氯吡格雷(批号:国药准字H20123115;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 mg×20片/盒)治疗,75 mg/次,1次/d。
两组患者均服用8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实验室检查正常,心悸、胸闷、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发作频率降低超过80%判定为显效;患者实验室检查正常,心悸、胸闷、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发作频率降低50%~80%判定为有效;未达以上标准者判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對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冠心病是常见的一种心脏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在冠心病发生进展中,血小板聚集及活化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冠心病主要治疗方式为抗血小板治疗[4]。
阿司匹林是临床中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
其可以对血小板氧化酶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对血栓素、前列腺素形成起到阻断,控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防止动脉斑块形成,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但研究表明,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后容易出现抵抗现象,容易引发不良反应[5]。
并且阿司匹林为颗粒状,溶解速度较慢,患者应用后容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身体及心理压力[6]。
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患者随着服用时间的增加其剂量不断加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增加[7-9]。
相较于阿司匹林而言,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其本身没有抗血小板活化聚集的作用,但氯吡格雷在经肝脏P450代谢后可变为活性代谢产物与二磷酸腺苷受体有效结合,拮抗二磷酸腺苷与其受体结合,并阻止糖蛋白GP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抑制糖蛋白GPⅡb/Ⅲa活性,对血小板凝集起到拮抗作用,防止动脉斑块形成。
氯吡格雷在用药2 h后可发挥作用,起效较为迅速,可对血栓形成起到有效抑制作用[10]。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可降低机体血管炎症反应,从而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氯吡格雷不抑制环氧化酶、不影响前列腺素形成有关[11-12]。
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
结果表明,氯吡格雷药性温和,不容易引发副作用,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相较于阿司匹林而言,疗效更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参考文献[1]朱解方,刘央,韩世华,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8):31-33.[2]欧番文,滕璇,梁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疗效影响[J].吉林医学,2016,37(11):2744-2746.[3]宋晓.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31-32.[4]黄欢彩,孙畅.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3):92-94.[5]崔焕俊.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3(3):125-126.[6]王艳,史玉红,李圣,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327-330.[7]柏冬梅.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28):119-120.[8]里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1):2912-2913.[9]陈业雄.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7,18(6):91.[10]张绍深.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81-82.[11]陈会琴.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2014(9):66-67.[12]邝耀均.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97-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