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教学课件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创诗界的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 嘉应州(今梅州市)人。1876年中举,次年随同 乡何如璋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1882年,调任驻 美国旧金山总领事。1885年回国,以三年时间, 修《日本国志》四十卷成。1 889年再次以参赞 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1891年调任 新加坡总领事。
我看重 《日本杂事诗》与《日本国志》,其
次乃是《人境庐诗草》。”
明窗敞流离,高炉蒸香烟。
左陈端溪砚,右列薛涛笺。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
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
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
【黄遵宪诗歌解读二 】赠梁任父同年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这是黄遵宪于1896年(光绪22年丙申)书赠
梁启超的诗之一。 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问香港 时,引用该诗,以鼓励港人团结爱国,海内外 对黄遵宪其人其事其作的关注由此骤然趋热。
• • •
• • • • • • • • • • • • • • • • •
[2] 海水一泓烟九点:语本李贺《梦天》诗: “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 泻” 。一泓( h ó ng ) , 一片。泓,水深貌。烟九点 , 中国古时分为九州,从天上俯 视大地,不过像九点烟尘。此指中国国土。 [3] 虎阚( h ǎ n ):老虎发怒的样子。 [4]红衣大将:指大炮。《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九四载: “ 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 ( 1632年 ),红衣大炮成,钦定名镌曰 ‘ 天佑助威大将军。 '” [5]俨( y ǎ n ):庄重,整齐。 [6] 深池:指大船坞。 [7]晴天雷轰夜电闪:叙写北洋水师昼夜练兵发炮时的声威和情景。 [8] 纵远览:放眼远望。 [9]龙旗:清朝的国旗。 [10]颭 (zh ǎ n) :招展,飘动。 [11] 堑:防御用的深沟。 [12]鲸鹏:喻指帝国主义列强。 [13]摩:磨擦。此指相互争夺。 [14]啖( d à n ):吃。 [15] 睨( n ì ):斜视。 [16]眈眈( d ā nd ā n )贪婪地注视貌。[1] [17]攫( ju é):抓取。 [18] 撼:摇,摇动。 [19]万鬼:指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 [20] 劫灰:劫火余灰。劫火,佛家语,指世界毁灭时的大火。此指旅顺的陷落。 [21]蹈背来:从背后而来。当时日军先占领大连,随后从旅顺的背后发起进攻,攻 陷旅顺。
典诗学传统转换的创新意识,也更趋明确,更趋
活跃。步入生命晚年的黄遵宪,成为梁启超倡导
的文学界革命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也正是在文学
界革命的推动下,黄遵宪别创诗界的视野得到了
大大的拓展与深化。
• 周作人在他的 《知堂书话》评价说:“黄公
度是我所尊重的一个人。但Leabharlann Baidu我佩服他的见
识与思想,而文学尚在其次,所以在著作里
黄遵宪海外使节时期的诗作,主要收录在《人 境庐诗草》第三至第七卷中。走出国门、闻见 日广而又以“别创诗界”为职志的黄遵宪,以 其诗作,为国人打开了又一扇认识中国之外世 界的窗户。 第三时期:变法与家居时期(1894—1905) 诗人以史家笔法记录了甲午战争的主要战事, 《悲平壤》、《哭威海》、《哀旅顺》等。
• 1894年冬回国,曾在两江总督府办理教案。后 加入强学会,助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时务 报》。1897年夏至湖南襄助新政。1898年六月 充任使日本大臣,因京中政变,被放还乡里, 1905年三月病逝。著有《人境庐诗草》、《日 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今人辑其诗文为 《黄遵宪集》。《人境庐诗草》计十一卷,为
描画了战争中的若干军事人物。“诗史” 之作。
【黄遵宪诗歌解读一 】
杂 感
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
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先。 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
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 沿习甘剽盗,妄造丛罪愆。 黄土同抟人,今古何愚贤; 即今忽已古,断自何代前?
诗不无自负地称为“新派诗”,但在梁启超提出
“诗界革命”的口号之前,黄遵宪是寂寞的。
• 梁启超1899年《夏威夷游记》,提出新意境、 新语句、古人之风格应成为诗界革命成功之作的 三个要素,其中,又当以输入欧洲文明思想为第
一要务。 1902年《饮冰室诗话》始盛推黄遵宪
• 为20世纪诗界中独辟境界的大家,其诗是能熔铸 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的典范。 • 黄遵宪因梁启超不遗余力地鼓噪而诗名大重。这 一时期,困顿乡里愁苦莫状的黄遵宪受梁启超文 学革命热情的鼓舞感染,其别创诗界、致力于古
涯,从新加坡回到国内,这一年他47岁。
这年的春天,痛感山河破碎的黄遵宪写下了 《赠梁任父同年》诗六首,“寸寸河山寸寸金” 一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黄遵宪痛心于英占香港(1842)、日占台湾 (1895),在诗中用比喻法呼吁国人像杜鹃一样忧 国,像精卫一样坚持努力,以制止国土分裂。 2005年,宋楚瑜率领亲民党访问大陆时,清华 大学顾秉林校长向宋楚瑜赠送的两件礼物之一就 是这首诗的书法作品。
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
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 2.坚持“我手写我口”的立场。
• 1.秉承文章为时而著,歌诗为事而作的文学传统。
• 三、“别创诗界”的理想及其价值在诗界革命中 得到发现与张扬,黄遵宪成为诗界革命的旗帜, 也成为诗界革命的主将。
• 黄遵宪1897年曾把自己“吟到中华以外天”的
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
• 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 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 各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
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
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
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
因之语,用今人所见之理,所用之器,所遭之时
势,一寓之于诗,务使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不 二、以出入古今,转益多师,融会新旧,开敞通 《人境庐诗草自序》: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 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
能施之于他日,移之于他人,而其用以感人为主。
达的创作心态,致力于古典诗学传统的现代转换。
【黄遵宪诗歌解读三 】
登黄鹤楼
矶头黄鹄日东流,又此阑干又此秋。
酣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 能言鹦鹉悲名士,折翼天鹏慨督州。
洒尽新亭楚囚泪,烟波风景总生愁。
【黄遵宪诗歌解读四 】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 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 下有深池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 。 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
首句直白自明。二句谁能担负制止国土分裂 的重任。三句典出古蜀国望帝(名杜宇)死后化为 杜鹃鸟,一再哀鸣忧国泣血。四句典出炎帝小女
溺死东海化为精卫鸟,坚持衔木石欲填海,永无
止息。
1894年,是中国的甲午年,这一年,中国和
日本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一
年之后,诗人黄遵宪结束了长达十八年的外交生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
此诗作于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人境庐诗草笺注》 谓 “ 原稿本无此诗,盖戊戌回乡以后所补作 ” 。1894年(光 绪二十年 )冬,日军向旅顺进攻,清守军相继溃败,旅顺遂被 日军占领。旅顺,又称旅顺口,在辽宁省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它 背山面海,水深港阔,地势险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港。诗中 极写旅顺形势的险要,充满自豪感;然当战争一开始,竟一日不 守。诗人对国土沦陷的哀伤和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怒,溢于言 表。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公 1904
呜呼专制国,今既四千岁,岂谓及余身,竟能
见国会。以此名我名,苍苍果何意!人言廿
世纪,无复容帝制。举世趋大同,度势有必
至。怀刺久磨灭,惜哉吾老矣。日去不可
追,河清究难俟。倘见德化成,愿缓须臾死。
• 黄遵宪对近代诗歌发展的贡献: • 一、“诗外有事,诗中有人”诗学理想的形成及 走出复古拟古泥潭的诗歌创新之路。1902年 《致梁启超书》:
实践,为“别创诗界”选择了一条面向现实世界,

平生最不幸者,生于僻陋下邑,无师无友,
踽踽独行。中国旧学,初亦涉猎,然不喜宋学, 又不喜汉学,故无一成就。于文字中略喜为诗,
谓可以言志。其体宜于文,以五经论……惟《诗》
可谓文章。其音通于乐,其感人也深。然又谓
晋宋以后,词人浅薄狭隘,失比兴之义,无兴观
群怨之旨,均不足学,意欲扫词章家一切陈陈相
诗人生前手定而成,收入其1868年至1904年所
作古近体诗六百多首。
一生以“别创诗界”自期的诗人黄遵宪,其思想 情感经历与诗歌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读书科考时期(1864—1877) 《人境庐诗草》第一、二卷,集中表现了三十岁 之前诗人走出传统学术窠臼,告别传统人生道路 的渴望与苦闷。年青的黄遵宪最为心仪的是做一 个冲破尊古复古网罗、直面于现实世界、“我手 写我口”的诗人。 第二时期:海外使节时期(1877—18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