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课件(含新增模块)

答案 B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高考热点突破 课后作业
答案
解析 在挑选葡萄后应先冲洗 1~2 次,然后除去枝梗,原因是要除去污 垢,但不能洗去附着在表面的酵母菌,先去枝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污染,A 错误;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厌氧过程,因此发酵过程应保持无氧环境,不能 通入空气,C 错误;在酒精发酵时,需要对器具消毒,以免杂菌污染,影响 酒的品质,D 错误;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 18~25 ℃,B 正确。
提示
3.(选修 1 P4 旁栏思考 T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30~35 ℃?
提示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 殖,因此在制葡萄酒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18~25 ℃);醋 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 ℃,因此在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 30~ 35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高考热点突破 课后作业
解析
2.(2018·江苏高考)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 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一课件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纲明细] 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运用发酵加工食 品的基本方法 3.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4.测定食品加工 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考点1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高考热点突破 课后作业
答案
解析 在挑选葡萄后应先冲洗 1~2 次,然后除去枝梗,原因是要除去污 垢,但不能洗去附着在表面的酵母菌,先去枝梗会造成汁液流失和污染,A 错误;酒精发酵过程是一个厌氧过程,因此发酵过程应保持无氧环境,不能 通入空气,C 错误;在酒精发酵时,需要对器具消毒,以免杂菌污染,影响 酒的品质,D 错误;酵母菌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 18~25 ℃,B 正确。
提示
3.(选修 1 P4 旁栏思考 T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 30~35 ℃?
提示 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 殖,因此在制葡萄酒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18~25 ℃);醋 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 ℃,因此在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 30~ 35 ℃。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高考热点突破 课后作业
解析
2.(2018·江苏高考)某高校采用如图所示的发酵罐进行葡萄酒主发酵过程 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生产果酒时,常需对罐体进行降温处理 B.乙醇为挥发性物质,故发酵过程中空气的进气量不宜太大 C.正常发酵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不会低于大气压 D.可以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残余糖的浓度来决定何时终止发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修一课件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第37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考纲明细] 1.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2.运用发酵加工食 品的基本方法 3.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4.测定食品加工 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考点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二、腐乳的制作 1.腐乳的制作流程
2.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1)盐: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 ,盐
的浓度过高,影响口味,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腐乳 易腐败变质。 (2)酒: 配制制作腐乳所需的卤汤要加适量的酒(12%左右), 其目 的是杀死微生物,酒精过少达不到目的,若过多,不但杀死微生物, 而且会因酒精过高抑制酶的活性,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影响腐乳 的风味。 (3)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也会影响腐乳风味或质量。 (4)发酵的温度:前期发酵温度应保持在 15~18℃,并保持一定 的时间,利于毛霉生长。
(1)制作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 A.一直打开 C.定时拧松
)
B.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 D.一直拧紧
(2)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 用________接种方法。 解析:(1)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每隔 12h 拧松一次, 以排出发酵中产生的 CO2,防止发酵瓶爆裂。(2)注意是由果酒酿制 成果醋过程的反应式。(3)微生物的纯化培养,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 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答案: (1)C 酶 (2)C2H5OH+ O2― ― →CH3COOH+H2O (3)平析
(1)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是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
(2)在葡萄酒制作中,采摘的葡萄应反复冲洗,且要先除枝梗再 冲洗 (×)
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2)防止杂菌的污染。 (3)温度:温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 (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速度及生化产物的量。
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二、腐乳的制作 1.腐乳的制作流程
2.影响腐乳品质的因素 (1)盐:长满毛霉的豆腐块(毛坯)与盐的质量分数比为 ,盐
的浓度过高,影响口味,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腐乳 易腐败变质。 (2)酒: 配制制作腐乳所需的卤汤要加适量的酒(12%左右), 其目 的是杀死微生物,酒精过少达不到目的,若过多,不但杀死微生物, 而且会因酒精过高抑制酶的活性,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影响腐乳 的风味。 (3)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也会影响腐乳风味或质量。 (4)发酵的温度:前期发酵温度应保持在 15~18℃,并保持一定 的时间,利于毛霉生长。
(1)制作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 A.一直打开 C.定时拧松
)
B.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 D.一直拧紧
(2)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的醋酸杆菌进行纯化培养,通常采 用________接种方法。 解析:(1)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每隔 12h 拧松一次, 以排出发酵中产生的 CO2,防止发酵瓶爆裂。(2)注意是由果酒酿制 成果醋过程的反应式。(3)微生物的纯化培养,通常采用平板划线法 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答案: (1)C 酶 (2)C2H5OH+ O2― ― →CH3COOH+H2O (3)平析
(1)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是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
(2)在葡萄酒制作中,采摘的葡萄应反复冲洗,且要先除枝梗再 冲洗 (×)
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2)防止杂菌的污染。 (3)温度:温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 (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速度及生化产物的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1.1

基础知识整合
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 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 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 图。 (1)向发酵瓶中加入 5 g 酵母菌开始试验,发酵初期, 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 并在 A 通气口处打气, 以利于 ;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 (2)第 3 天, 取出少量发酵液, 滴加含有 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 温度和 PH 值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我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 其他影响因素,如 ,请设计试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 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 +++++”)。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基础知识整合
4、果酒、果醋生产的操作步骤
制果酒 制果醋 ①选材和材料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先用清水冲洗葡萄 1~2 遍除去污物 后,再去枝梗 ②制作发酵液,防止杂菌污染 ③发酵:将葡萄汁注入发酵瓶,注意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 2/3 ④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18~25 ℃,时间控制在 10~12 d 左右。 发酵旺盛期的 CO2 产量 非常大,要及时排气,防止发酵 瓶爆裂 ⑤检测指标:7~10 d 以后,可以 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 可以嗅味和品尝、用重铬酸钾 检验酒精含量、进行酵母菌的 镜检、测定 pH 等工作 ④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30~35 ℃,时间控制 在 7~8 d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 气 ⑤检测指标: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可以通 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初步鉴 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 pH 进一步鉴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 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 进一步鉴定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4.6

二、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1)植物芳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 很强的挥发性。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 (2)提取玫瑰精油 ①方法:水蒸气蒸馏法。 ②实验流程: 加清水 加入NaCl 鲜玫瑰花― ― ― → 水蒸气蒸馏― ― ― →油水混合物 ― ― ― ― ― ― → 加入无水Na2SO4 过滤 分离油层― ― ― ― ― ― ― ― ― ― →除水― ― ― ― →玫瑰油
接种:始终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对接种工具要用火焰灼烧灭 菌。将菊花茎段插入培养基中时注意不要倒插。
培养与移栽:在18℃~22℃的无菌箱中培养,得到试管苗 后进行移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月季的花药培养 (1)花粉发育过程:花粉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 →四分体时 期― →单核期― →双核期― →花粉粒。 (2)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
2.菊花组织培养过程 (1)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 ①选材: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生的侧枝。
培养基:常用MS培养基 ②营养供应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 机物、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实验操作过程 制备MS固体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外植体消毒:70%的酒精消毒― →无菌水清洗― → 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 →无菌水清洗
四、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 DNA 片段 1.PCR 原理:DNA 的热变性。 双链 加热80~100℃,双螺旋结构解体 单链
DNA 缓慢冷却,分离的 DNA 链又重新结合成双链 DNA 2.PCR 的反应过程: (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 90℃以上时,双链 DNA 解聚为单链。 (2)复性:温度下降到 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 与两条单链 DNA 结合。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生物技术实践第4讲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1 考点一 2 考点二 3 课末总结
考点一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1.血红蛋白的提取 (1)红细胞的洗涤 ①目的:去除___杂__蛋__白___。 ②方法:采集的血样要及时分离红细胞,分离时采用___低__速__短__时__间_离心, 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明的___黄__色__血浆,将下层暗红色的__红__细__胞____液体 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__生__理__盐__水__稀释,再离心,重复洗涤三次,直至 上清液中不再呈现__黄__色___,表明红细胞已洗涤干净。
1.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主要实验步骤及意义
①红细胞的洗涤:去除杂蛋白等
↓
样品 处理
→②释放血红蛋白:红细胞吸水破裂
↓
③分离血红蛋白:离心处理,获得血红蛋白溶液
↓ 粗分离 →① ②方 目法 的: :透 除析 去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 纯化 →① ②方 目法 的: :凝 根胶 据色 蛋谱 白法 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去除杂蛋白
(3)目的:除去样品中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质。
3.血红蛋白的纯化——凝胶色较谱小法
扩散
(1)原理:相对分较子长质量__________的蛋较白慢质由于__________作用进入凝胶
颗较粒大内部,路程__________,移动速度__________而被滞留;相对分子质量
__________的蛋白质被排阻在凝胶颗粒外面,在颗粒之间迅速通过。
(2)过程 ①调整缓冲液面: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调整缓冲液与凝胶面__平__齐___ ↓ ②滴加透析样品:关闭下端出口,用吸管小心将1 mL样品加到色谱柱顶端 ↓ ③样品渗入凝胶床: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 ↓ ④再调整__缓__冲__液__面__:关闭下端出口,小心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ppt精品课件

培 养基 B.该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2.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操作顺序为称量→溶化→调pH→分装→加塞和包扎→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60 ℃时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解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称量 → 溶化→ 调 pH→ 分装 →加塞和包扎→灭菌→倒平板,其顺序不能颠倒。牛肉膏容易吸潮,所以 称好后需将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当牛肉膏溶化并与称量纸分离后,用玻
璃棒取出称量纸。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 ℃时,用手触摸锥形瓶刚刚不烫
手,并且培养基处于溶化状态时开始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后才能倒置。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题组二 无菌技术的操作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 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灯火焰附近进行 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③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 ) ④家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
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 ) (3)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
害( √ )
(4)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有时还需要加入一些 特殊的物质( √ )
(5)无菌操作的对象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如培养基、接种环等)都
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 )
答案
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高(C/N为 4∶ )1 ,pH中性或微碱性(pH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2.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操作顺序为称量→溶化→调pH→分装→加塞和包扎→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60 ℃时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解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称量 → 溶化→ 调 pH→ 分装 →加塞和包扎→灭菌→倒平板,其顺序不能颠倒。牛肉膏容易吸潮,所以 称好后需将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当牛肉膏溶化并与称量纸分离后,用玻
璃棒取出称量纸。待培养基冷却到50~60 ℃时,用手触摸锥形瓶刚刚不烫
手,并且培养基处于溶化状态时开始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后才能倒置。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题组二 无菌技术的操作 3.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 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灯火焰附近进行 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③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 ) ④家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
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 ) (3)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
害( √ )
(4)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有时还需要加入一些 特殊的物质( √ )
(5)无菌操作的对象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如培养基、接种环等)都
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 )
答案
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高(C/N为 4∶ )1 ,pH中性或微碱性(pH
高中生物 选修一 第一轮复习 PPT课件 图文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 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 玫瑰红溶液。
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泡菜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 即可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P10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 一、培养基: 1、概念: 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2、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3、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琼脂)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
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 是因为_既__为__酵_母__菌__大__量_, _繁_殖__提__供__适__量_的__氧__气__,__又__ _防_止__发__酵__旺__盛_时__汁__液__溢__出_。
(5)甲装置中,A液体是葡__萄__汁_,NaHCO3溶液的 作用是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
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与每乙隔装12置小相时比左,右甲(装一置定的的优时点间是)将瓶盖拧松一次
。
既能及时排除(发酵
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
(6)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重铬酸钾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 现 灰绿色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 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 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无机盐、维生素、蔗糖、植物激素 (2)外植体消毒 (3)接种、培养、移栽 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从芽--诱导生根 PH:5.8、温度:-22、每日光照:12h
二、月季花药培养
1、花药选取:初花期、未开放花蕾、单核期
2、培养过程:
花粉(脱分化)→愈伤组织
↓(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分化) → 丛芽→诱导生根
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泡菜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 即可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P10
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 一、培养基: 1、概念: 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 2、成分: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3、种类: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琼脂)
(4)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
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这 是因为_既__为__酵_母__菌__大__量_, _繁_殖__提__供__适__量_的__氧__气__,__又__ _防_止__发__酵__旺__盛_时__汁__液__溢__出_。
(5)甲装置中,A液体是葡__萄__汁_,NaHCO3溶液的 作用是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 。
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与每乙隔装12置小相时比左,右甲(装一置定的的优时点间是)将瓶盖拧松一次
。
既能及时排除(发酵
产生的)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
(6)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重铬酸钾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 现 灰绿色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 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 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无机盐、维生素、蔗糖、植物激素 (2)外植体消毒 (3)接种、培养、移栽 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从芽--诱导生根 PH:5.8、温度:-22、每日光照:12h
二、月季花药培养
1、花药选取:初花期、未开放花蕾、单核期
2、培养过程:
花粉(脱分化)→愈伤组织
↓(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分化) → 丛芽→诱导生根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1.2

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
基础知识整合
(3)示意图 A 和 B 中, 得到的结果。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
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 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 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的含量,同
基础知识整合
2.无菌技术 (1)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条件 消 毒 灭 菌 较为温和的 物理或化学 方法 强烈的理化 因素 结果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 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 括芽孢和孢子)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 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方法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 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 消毒法 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酒精消毒时,70%的酒精杀菌效果最好,原因是 :浓度过高,使菌体表面 蛋白质凝固成一层保护膜,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中;浓度过低,杀菌力减弱。
基础知识整合
(2)无菌技术具体操作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 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0.1mL
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通 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 落。(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 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以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 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 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且菌 落分布均匀,B 图符合这一特点。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13单元:生物技术实践ppt课件(自制)

第13单元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考情概览
核核心心考考点点
-1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答案及解析
(1)× 提示:葡萄表面有天然酵母菌存在,因此果酒自然发酵时无 需添加菌种。
(2)× 提示:葡萄应先冲洗再去枝梗,以免去枝梗时葡萄破损,被杂 菌污染,且不应反复冲洗。
第13单元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考情概览
核核心心考考点点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精析
4.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及用量 ①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 硝酸盐。
②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要煮沸后冷却。煮沸有两大作 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灭菌。
第13单元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1)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第13单元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考考情情概概览览
核心考点
-3-
考纲解读 一、果 酒、果 醋、腐 乳和泡 菜的制 作
二、微 生物的 分离与 培养
五年考题统计
1.果酒、果醋、 腐乳和泡菜 的制作原理 2013 全国课标 2.果酒、果醋、Ⅰ,39,15 分 腐乳和泡菜 的制作流程
主要用途 酿酒、发面 酿醋
制作腐乳
乳酸菌
原核生物 异养厌氧 无氧 室温 制作酸 奶、泡菜
考点一
第13单元
考点二
第1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考情概览
核核心心考考点点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3讲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

种类
洗涤原理
洗涤的物质种类
蛋白质→_小__分__子__的__肽__或__
蛋白酶
血渍、奶渍等
_氨__基__酸____
脂肪酶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食品的油渍、人体皮脂、口红 等
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葡萄糖 来自面条等的污垢
_纤__维__素__酶 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 棉纺品的表面浮毛
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提示:(3)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搅拌 可重复进行 (4)洗涤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酶活性及其在食品制造方面的应用 1.生产果汁时,用果胶酶处理果泥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回答 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用 3 种不同的果胶酶进行 3 组实验,各组实验除酶的 来源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测定各组的出汁量,据此计算各组 果胶的活性的平均值并进行比较。这一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缺点
学反应
_反__应__
实例 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固定化酵母细胞
2.请你补充“探究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 验步骤。
(1)取大烧杯两只,用量筒量取等量水放入其中。 (2)将制好的污染布块和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块与普通洗衣粉, 一组为污染布块与加酶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固定化酶 ①应用原理:将酶固定在颗粒状的 载体 又易于 回收 ,可以重复使用。
上,使酶既易催化,
②应用实例: a.反应机理:葡萄糖―葡―萄―糖――异―构―酶→ 果糖 。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第十八页,共30页。
①如果纤维素酶能耐受 80℃高温,则经 80℃高温处理后, 依然能使纤维素水解,经斐林试剂检测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反之,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2)乙醇是对酵母菌无明显生理功能,并非是酵母菌生长 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这样的物质为次级代谢产物。
第十九页,共30页。
2.(2012·海南高考,30)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 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其 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 其产生的_______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_______和______。 (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________生 长。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解析 本题考查了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培养及生长规 律。培养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 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 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 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以及水分等。 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 pH 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 的氧化还原性及合适的渗透压。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
第十四页,共30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试管 1
试管 2
加入等量纤维 加入适量缓冲液
素酶溶液(缓冲液配制)
________________30 min 加入________________ 60℃水浴保温 10 min 加入________________ 沸水浴中加热 2 min,观察实验现象
①如果纤维素酶能耐受 80℃高温,则经 80℃高温处理后, 依然能使纤维素水解,经斐林试剂检测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反之,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2)乙醇是对酵母菌无明显生理功能,并非是酵母菌生长 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这样的物质为次级代谢产物。
第十九页,共30页。
2.(2012·海南高考,30)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 (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 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其 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 其产生的_______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_______和______。 (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________生 长。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解析 本题考查了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培养及生长规 律。培养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 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 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 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以及水分等。 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 pH 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 的氧化还原性及合适的渗透压。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
第十四页,共30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第六步
试管 1
试管 2
加入等量纤维 加入适量缓冲液
素酶溶液(缓冲液配制)
________________30 min 加入________________ 60℃水浴保温 10 min 加入________________ 沸水浴中加热 2 min,观察实验现象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第三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件(选修1)

述,错误的是
()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B.DNA 既溶于 2 mol/L 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
状物
D.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12/9/2021
2.下面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第三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感性认知]
12/9/2021
(一) 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 1.下图为“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请仔细观
察并分析①~④操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12/9/2021
5.(2013·山东高考)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 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 R 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_或平 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酵母菌 R 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 R 的生长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利用 DNA 和其他物质在理化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 DNA。 (2)DNA 的性质:(提取和鉴定原理)
①DNA 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②DNA 不溶于酒精; ③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强; ④DNA+二苯胺试剂―沸―水―浴→蓝色。
12/9/202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1生物技术的实践课件 教科版选修1

核心互动突破
高考真题集训
限时规范训练
•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 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 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_。
•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 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__________。
• 2.细菌的繁殖:以 的方式繁殖,分裂速度很快。
• 3.细菌的扩大培分养裂:用
培养基,划
线分离法的面是分划离线操分作离技法术,其操作步骤是:
•
a.培养基灭菌:将配制好的50 mL LB液体培养基和
50 mLLB固体培养基分别装入两个250 mL的三角瓶中,
• (3)涂布法分离:取0.1 mL稀释10-4和10-5的土壤稀释液, 分别加到有LB培养基和尿素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用 灭 菌的玻璃刮刀将菌液涂布到整个平面上。
• (4)培养和观察:在37 ℃恒温箱中培养24~48灼h烧,法观察 。
菌落数
双基自主落实
核心互动突破
高考真题集训
限时规范训练
• 3.预测本实验的结果:LB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 内多,而菌杂落周;围尿出素现固体培养区基域上。的用菌浓落度为少1而0-纯4和,1一0-定5时土间壤 稀释液接种,更容易红形色成单菌落的是10-5土壤稀释液。
• (2)病毒与细菌不同,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而是用活 细胞培养,常用于培养病毒的是活鸡胚(√)
• (3)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型的肠道杆菌,在肠道中 一般对人有害(×)
• (4)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 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双基自主落实
核心互动突破
高考真题集训
高考生物轮复习课件:选修专题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生 物技术可以生产 出更安全、高效 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保鲜:生物 技术可以延长食 品的保质期,提 高食品的保鲜效 果
食品加工:生物 技术可以改进食 品加工工艺,提 高食品的质量和 口感
食品检测:生物 技术可以快速、 准确地检测食品 中的有害物质, 保障食品安全Biblioteka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
实验目的: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实验材料: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等 实验步骤: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等 实验结果:包括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等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步
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
生物技术实践的应用
基因工程:改造生物基因,提高生 物性能
细胞工程:培养细胞,用于药物研 发和疾病治疗
酶工程:利用酶的催化作用,提高 生产效率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 食品、药品等
生物反应器:模拟生物环境,进行 生物反应和生产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农业、食品、 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注意事项:避免死记硬背,注重理解与应用
理解原理: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 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生物技术的理解 总结反思:总结实验结果,反思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能
07
生物技术实践的考 试要求与答题技巧
考试要求:掌握基本概念与原理,熟悉实验操作流 程,了解应用案例
重点复习:针对高考高频考点进行重点复习,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 全面复习:对生物技术实践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确保知识体系的 完整性 结合实际: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 近三年来课标高考试题中,对本考点的考查较突出, 地位 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1)选择题一般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的条件 及操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典例1;
命题 (2)非选择题一般通过对发酵装置的设计或解读考查制
角度 作果酒和果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发酵的条件,如 典例2。
[典例1] (2013·潍坊模拟)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
(3)用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 对比 ,并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知识体系构建]
①酵母菌 ②毛霉等 ③乳酸菌 ④无氧呼吸 ⑤醋酸 菌 ⑥无氧呼吸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2012·江苏卷T21AC)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
度会逐渐减小,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
长。
[答案] C
[典例2] (2010·海南高考)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 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 ________和________。
过 ⑤检测指标:7~10 d以后,可 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
以开始进行取样检验工作。例
程 如,可以嗅味和品尝、用重铬
pH进一步鉴定。还可以在显
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
酸钾检验酒精含量,进行酵母
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
菌的镜检、测定pH等工作
鉴定
2.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冲洗后除去枝梗,以避免去 除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 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为避免杂菌污染:榨汁机要洗净并晾 干;发酵装置要洗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封闭 充气口;若用简易的发酵装置,每隔一定时间排气时只需拧 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控制好发酵时间与温度、果醋制作时适时充气。
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泡菜制作[判断正误] (1)泡菜制作的菌种主要是醋酸菌。 (2)泡菜制作的前期通氧,后期应严格厌氧。 (3)配制盐水时,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 ×) ( ×) ( ×)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物;反应物+N -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玫瑰红 色染料。 (2)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高,颜色越深;溶液浓度低, 颜色 越浅 。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 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上图所示。发酵过程中, 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 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 象是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 异常现象是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 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2012·江苏卷T21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
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 )
(3)(2010·江苏卷T7AC 改编) 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
果酒的制作过程是在缺氧条件下,而果醋整个制作过程一直
处于有氧条件下。
( ×)
(4)(2010·北京卷T1AD)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
目录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第一讲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第二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第三讲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第四讲 酶的研究与应用 第五讲 DNA和蛋白质技术 第六讲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制作原理
类型 微生物
原理
果酒 酵母菌 ①有氧条件下,进行 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 ②无氧条件下,进行 酒精发酵
生的。
√
() (3)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是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 (4)在葡萄酒制作中,采摘的葡萄应反复冲洗,且要先×除 枝梗再冲洗。
()
二、腐乳的制作
1.原理 (1)菌种:主要是 毛霉 。 (2)作用特点: 蛋白质―蛋―白―酶→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2.影响条件 (1)卤汤配制:卤汤是由酒及各种 香辛料 配制而成的。 加酒既 抑制 微生物的生长,又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香辛料不但能调制腐乳的风味,还具有 防腐杀菌 作用。 (2)材料用量: ①控制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 抑制 微生物 生长,可能导致豆腐 腐败变质 ;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 乳的口味。 ③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2% 左右。
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并放在45 ℃处。
×( )
(5)(2010·北京卷T1B)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给
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 )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步骤的比较
制果酒
制果醋
①选材和材料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先用清
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后,再去枝梗; 相同过
②制作发酵液,防止杂菌污染; 程
③发酵:将葡萄汁注入发酵瓶,注意液体量不
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
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
发酵影响不大
C.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杆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
酵为醋酸
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
消毒处理
[解析] 酒精发酵用酵母菌,醋酸发酵用醋酸菌,温度 是酵母菌和醋酸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酒精发酵时一 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醋酸发酵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30~35℃。发酵过程应注意防止杂菌污染,对所用装置进 行消毒处理。
要超过发酵瓶总体积的2/3
制果酒
制果醋
④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时
④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 , 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间控制在10~12 d左右。发酵 ⑤检测指标:果醋的制作是否
不 旺盛期的CO2产量非常大,要 成功可以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
及时排气,防止发通过
①当氧气和糖源都很充足时,可将糖分解为
醋酸 果醋 醋酸菌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 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 乙酸
2.制作流程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
3.判断正误
(1)在果酒自然发酵中,需人工添加酵母菌种。 (× )
(2)红葡萄酒中的红色是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