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溶解度学习知识点,习题集及规范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知识点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知识解读:

一、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

(1)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假设某温度下, 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S :100 :(S+100)。 S =

m m ×100g 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1)内部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如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 造成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两种溶质的性质不同。20℃时 KNO 3在水中、汽油中的溶解

度相差很大,是由于溶剂的原因。

(2)外部因素:温度。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定义中已经规定了溶剂为100g,所以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曲线法: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①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线: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曲线变化幅度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曲线变化比较平坦,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面:①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②曲线及曲线上面所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4)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可以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③判断溶液是否处于饱和状态

④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⑤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用蒸 发溶剂的方法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用冷却执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B

(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80g

(2)P 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度时,A 和C 的溶解度相同

(3)N 加入A 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

饱 和

(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A 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8)除去A 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知识点3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

体体积。 2、影响因素:

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注意:单位是体积单位

3、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

A、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涌出。

B、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4、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①概念: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

②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法),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NaCl(海水

晒盐)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法),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③结晶的应用----海水晒盐

原理: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食盐结晶出来。

过程: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食盐---氯化钠

母液---多种化工产品

此过程中,结晶后得到的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其他化工产品的饱和溶液。

1、能证明KNO3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

A.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

B.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KNO3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2、下列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里

B.20℃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

C.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3、在一瓶不含晶体的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