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溶解度学习知识点,习题集及规范标准答案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知识点睛溶解度(讲义)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温度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转化对大多数固体(除 Ca(OH)2 外)来说,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①定义: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溶解度(S)的关系:ω=SS +100 g×100%(2)气体的溶解度①定义:该气体的为101 kPa 和一定时,在水里溶解达到状态时的气体。
②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3.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均可表示固体物质的随的变化情况。
(1)溶解度曲线中的点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
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有剩余的溶质)。
③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中的线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K 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比较平,如N 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坡度下降,如C a(OH)2。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或)温度,可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④确定结晶方法a.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物质。
b.蒸发溶剂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的物质。
二、精讲精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温度一定时,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肯定不再溶解2.一定温度下,检验某物质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第九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课题2 第二课时溶解度学习目标:1、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涵义2、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3、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4、知道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学习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在一定下,在一定量的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接近饱和的不饱和溶液是如何相互转化的()溶质、()温度或()溶剂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剂或()温度预习检查4、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5、以横坐标表示以纵坐标表示画出物质的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6、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一定时溶解在水里达到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7、20 ℃时食盐溶解度是36 g”的含义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20 。
8、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9、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10、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课内探究学习任务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自主学习: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合作探究:1、在前面的活动与探究中,所用的水均为20 mL,其中溶解NaCl与KNO3的质量各是多少?2、请你根据P36表1中KNO3的溶解度,绘制出KNO3的溶解度曲线:精讲点拨:1、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指明一定温度;②溶剂为100 g;③必须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为g。
9.2.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人教版)(解析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课前自主预习1.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的溶解度指在一定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状态所溶解的______。
(2)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意思是20℃时,______水中达到______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或者20℃时,______水中______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 g。
(3)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______℃时的溶解度规定的,当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______10 g时,为易溶物质。
a.固体的溶解度从几个要素进行规定?______b.要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______【答案】(1)温度100g 饱和质量(2)100g 饱和36g 100g 最多(3)20 大于一定温度、溶剂质量100g、饱和溶液、溶解质量温度相同2.“20℃ NaCl的溶解度为36g”的含义:(1)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NaCl___________。
(2)20℃时,36g NaCl完全溶解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水。
(3)20℃时,36g NaCl和100g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其质量为___________。
(4)20℃时,136g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NaCl___________,水___________。
(5)36g NaCl和100g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温度为___________。
【答案】(1)36g(2)达到饱和100g(3)136g(4)36g 100g(5)20℃3.根据教材图9—12和图9—13,回答:(1)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从溶解度曲线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3)溶解度数据表和曲线都可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二者有何区别?【答案】(1)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如减小(2)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曲线下面的表示溶液是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点液。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作业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1)作业设计1.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宜采取的方法是()A.蒸发溶剂的方法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D.升高温度的方法【答案】A【质量水平】2.现有一接近饱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加热升温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质量水平】3.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答案】D【质量水平】4.根据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溶解其他溶质B .20 mL 水中溶解氯化钠的最大质量是定值C .加热后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增加D .加热后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答案】C 【质量水平】5.下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 A .饱和石灰水降温B .饱和石灰水表面结了一层膜C .室温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放进冰箱D .向饱和蔗糖水里加水 【答案】C 【质量水平】考点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solo 质量水平考查要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特征 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 温度对物质溶解能力影响认识记忆B1 U L1 基础性 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认识记忆B1UL1基础性饱和溶液的判断理解掌握B2 M L2 综合性6.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 g硝酸钾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所示。
(1)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判断的依据是。
(2)对该试管进行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溶液,小明认为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对小明的判断作出评价:。
(3)晓龙通过实验对该溶液是否饱和作出了正确判断,他的做法是。
(完整版)课题2溶解度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课题2溶解度知识点、习题及答案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在⼀定量的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饱和溶液不⼀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灰⽔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定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它的不饱和溶液浓知识点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知识解读:⼀、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1)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
假设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为S :100 :(S+100)。
S =剂质m m ×100g⼆、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内部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
如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盐的溶解度为36g ,造成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两种溶质的性质不同。
20℃时 KNO 3在⽔中、汽油中的溶解度相差很⼤,是由于溶剂的原因。
(2)外部因素:温度。
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定义中已经规定了溶剂为100g ,所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变化。
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法(1)列表法(2)曲线法:⽤横坐标表⽰温度,纵坐标表⽰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①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两条曲线交叉点表⽰两种溶质在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线:曲线表⽰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变化的情况。
曲线变化幅度⼤,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变化⽐较平坦,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提优练习: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word版有答案)
课题2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晶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4)升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5)在一定温度下,使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6)通常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食盐()[核心知识]1.饱和溶液三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
2.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注意:Ca(OH)2在上述过程中温度的改变方向相反。
3.结晶方法:(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易错点拨]溶液中如果没有溶质固体存在,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所含溶质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多2.如,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
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3.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加水C.加KCl固体D.倒出部分溶液4.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可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可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可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可得到食盐5.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A.生石灰B.氯化钠C.硝酸铵D.氢氧化钠6.将50 ℃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
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7.在萝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向倒出的食盐水中加足量食盐使之饱和(设温度不变),则食盐水的质量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8.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若要判断③中溶液是否饱和,可在烧杯中加入少量蔗糖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9.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同步训练基础达标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很浓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不能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取几根洗净的黄瓜,放入水槽中,然后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B.是不饱和溶液C.倒出的溶液比原来变浓D.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3.室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向大烧杯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蔗糖 B.氯化钠C.硝酸铵 D.氢氧化钠4.下述方法中:①加水,②加硝酸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A.①②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固体搅拌,静置,5.20 ℃时,在一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放入1 gCa(OH)2有白色沉淀沉降到烧杯底部,对于上层澄清液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无色溶液B.是稀溶液C.是饱和溶液D.是浓溶液6.20 ℃时,往50 g蔗糖溶液中加入5 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稍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7.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8.20 ℃时向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晶体,静置一段时间,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若向其中加入2 g氯化钠晶体,静置一段时间,则溶液的质量为_____g,所得溶液为20 ℃时氯化钠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9.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不同温度下在100 g水中溶解的质量如下表:某同学为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有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样品约2 g放入烧杯中,加入25 ℃、100 g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有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为苯甲酸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及答案:溶解度
课题2 溶解度5分钟训练1.下列因素不可能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是( )A.溶剂的量B.温度C.溶质的性质D.溶剂的性质解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剂的量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A2.饱和溶液是指( )A.浓度较大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的溶液D.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解析: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对某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但可以继续溶解其他溶质,只是对某一特定溶质不能继续溶解。
答案:D3.40 ℃时,2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20 g水后,仍然冷却到40 ℃,则蒸发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①溶液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③溶剂的质量④溶质的质量⑤硝酸钾的溶解度A.①②B.②③C.②⑤D.②④解析: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
虽然析出溶质,但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不变。
答案:C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 )中打“×”。
(1)100 g水溶解了30 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 g( )(2)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都增大( )(3)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在整个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5)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 )解析:(1)没有说明温度,也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所以错误。
(2)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判断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要看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中能否再溶解溶质,而浓、稀溶液是指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数量的多少,所以没有必然的联系。
(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还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相同质量溶剂的同一种物质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较多,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较少。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图表资料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推断原子的中子数B.根据元素周期表,能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稀盐酸腐蚀D.根据溶解度曲线,能判断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方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判断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多少,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说法正确,故不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能判断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多少,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的位置,能判断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质受温度影响的大小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考虑;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质受温度影响大小;进行解答。
2.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t1℃时,Y的溶解度大于Z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t2℃时,X的溶解度和Y的溶解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观察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Z的溶解解析:C【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解度(习题及答案)
溶解度(习题)1.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一定是饱和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不能相互转化2.能证明20℃时的A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蒸干后得到溶质 A B.降温到 0℃,有溶质 A 析出C.加入少量溶质 A,振荡后不溶解D.与同一温度下的 A 的饱和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3.t℃时,向盛有 0.1 g 硝酸钾的试管中加入 10 g 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晶体,下列对试管内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t℃时的饱和溶液B.为t℃时的不饱和溶液C.溶质的质量为 0.1 g D.不确定是否为饱和溶液4.室温时,将100 g 氯化钠饱和溶液(无未溶解的晶体)平分成甲、乙两份,然后向甲溶液中加入50 g 水,搅拌均匀后形成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为不饱和溶液B.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C.甲、乙、丙均为不饱和溶液D.甲、乙、丙均为饱和溶液5.20℃时,将36 g NaCl 完全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B.向该溶液中再加入 2 g NaCl,溶液质量为 138 gC.向该溶液中加入 10 g 水,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6. 下表是 KCl 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的溶解度为 。
(2)40℃时,将 50 g KCl 固体加入 100 g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为 。
(3)60℃时,145.5 g KCl 饱和溶液降温至 4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
7.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甲乙(填“>”、“<”或“=”)。
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如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 .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C .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D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 、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会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得更不饱和,选项错误;B 、在5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 ,则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解析:D【解析】【详解】A 、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会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得更不饱和,选项错误;B 、在5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 ,则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0040g g g×100%≈28.6%,选项错误; C 、由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若想使乙从它的浓溶液中析出,不能采取降温的方法,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选项错误;D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选项正确,故选D 。
【点睛】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同。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100+S)×100%.甲、乙物质的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100+S)×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课件精讲及好题精练(人教版)
溶 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溶液饱和与否和溶液浓稀的关系
结晶方法 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
典例精讲
例1.(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溶质一定为固体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典例精讲
【答案】C 【解析】A、溶质可以为气体、液体、固体,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 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剂乙醇,不符合题意;C、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 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符合题意;D、比如微溶物质Ca(OH)2溶解度 很小,达到饱和的时候肯定是稀溶液,所以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不 符合题意。故选C。
氯化钠 多种化工原料
食盐 母液
结晶池
蒸发溶剂
新课讲解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大多数固体:
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剂 ②升高温度
特例:氢氧化钙Ca(OH)2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
新课讲解
归纳小结 ①Ca(OH)2和气体等,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拌
部分硝酸钾未溶
再加5g硝酸钾,搅 拌
硝酸钾完全溶解 硝酸钾完全溶解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
硝酸钾从溶液中结 晶出来
结论
20mL水能完全溶解 5g硝酸钾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温度升高 硝酸钾溶解能力增强
温度升高 硝酸钾溶解能力增强
温度降低 硝酸钾溶解能力减弱
新课讲解
课题2溶解度知识点、习题与答案
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知识点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知识解读:一、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1)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
假设某温度下, 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S :100 :(S+100)。
S =剂质m m ×100g 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部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
如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 造成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两种溶质的性质不同。
20℃时 KNO 3在水中、汽油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是由于溶剂的原因。
(2)外部因素:温度。
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定义中已经规定了溶剂为100g ,所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曲线法: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①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线: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变化幅度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曲线变化比较平坦,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面:①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课题2 溶解度(解析版)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课后测评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如何物质的溶液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答案】D【解析】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的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的受温度影响不大;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答案】D【解析】加入溶质或者蒸发水都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3温度也可以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
3·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B.在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答案】C【解析】溶解度概念中包含四个因素:一定温度下、饱和、100g水、单位是g。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2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
4·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
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下列有关气体的溶解度说法正确是()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答案】B【解析】气体溶解度主要受到温度、压强的影响,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2)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2)一、选择题1.根据如图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能得到不饱和溶液B.t1℃时,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C.t2℃185g甲溶液降温至t1℃时,能析出49g晶体D.将26%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D【解析】A、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剂或者是改变温度。
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不能得到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B、由图可知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t1℃时,甲溶液、乙溶液是否饱解析:D【解析】A、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剂或者是改变温度。
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不能得到不饱和溶液,说法错误;B、由图可知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t1℃时,甲溶液、乙溶液是否饱和不清楚,溶质质量是否相等无法判断,说法错误;C、t2℃185g甲溶液是否饱和不清楚,故将t2℃185g甲溶液降温至t1℃时,能析出49g晶体,说法错误;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6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36 36100gg g×100%=26.5%,所以将26%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某液体静置后不分层,该液体一定是溶液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解析: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溶解度习题 含答案
溶解度习题含答案溶解度习题含答案溶解度习题(含答案)一、气体溶解度1)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因①应力: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应力的减小而减小,随若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②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减少而减小。
2)应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的现象①夏天关上汽水瓶盖时,可以存有大量气泡冒著出来。
当关上瓶盖时,应力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因此大量的二氧化碳就可以逸出而冒出来大量的气泡。
(应力)②喝汽水后会打隔,是因为汽水至胃中后,温度增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温度)③烧开水时,刚开始会有许多小气泡不断上升,就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温度)④无法用煎拂后的凉开水养鱼,因为温度增高,水中熔化的氧气增加,因而凉开水中几乎不不含氧气。
(温度)1.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溶液中冒出,此时气体的溶解度变小是因为()a.温度升高b.温度降低c.压强减小d.压强增大2.右图就是打开后“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
据图提问问题(1)饮料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2)开启时大量气泡从罐内冒出,该现象说明______的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减小;(3)开启后可以闻到香味,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3.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水烧开了,揭开锅盖看到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水沸腾了,只要不断地加热,水的温度就可以不断地升高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较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d.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一种方法4.一个半封闭的池塘,水体受到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发生富营养化,则其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曲线就是()5.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1)曲线a和c 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2)t1℃时将35gb物质重新加入50g水中,经充份熔化所构成的溶液就是______(学测“饱和状态”或“不饱和”)溶液.(3)t2℃时,将a、c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t1℃,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__c(填“>”、“<”或“=”)1-5题参考答案1、c2、1和3压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a、白气”就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a错误;b、水融化后,再冷却,温度也可以维持维持不变;故b错误;c、被100℃的水蒸气烧伤较轻微,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吸热;故c错误;d、液化的方法存有:放大体积、减少温度;故d恰当;4、挑选d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2)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2)一、选择题1.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在不断运动,错误,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正确,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在不断运动,错误,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正确,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但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错误,故选B 2.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答案:B【解析】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错误;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解析:B【解析】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等,错误;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正确;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交点表示的意义,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某液体静置后不分层,该液体一定是溶液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解析:D【解析】【详解】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故A错误;B、静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B错误;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2、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稀溶液。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知识点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知识解读:一、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1)20℃时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 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2)通过溶解度可得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比。
假设某温度下, 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g ,则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S :100 :(S+100)。
S =剂质m m ×100g 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内部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
如20℃时,KNO 3的溶解度为31.6g ,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 造成溶解度不同的原因是两种溶质的性质不同。
20℃时 KNO 3在水中、汽油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是由于溶剂的原因。
(2)外部因素:温度。
与溶剂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定义中已经规定了溶剂为100g,所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2)曲线法: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①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此时的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线: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变化幅度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曲线变化比较平坦,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面:①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②曲线及曲线上面所表示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4)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可以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③判断溶液是否处于饱和状态④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⑤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用蒸 发溶剂的方法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用冷却执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B(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80g(2)P 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度时,A 和C 的溶解度相同(3)N 加入A 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 和(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7)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A 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8)除去A 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知识点3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水的性质。
外因: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注意:单位是体积单位3、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A、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涌出。
B、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4、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①概念: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
②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法(蒸发结晶法),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法),一般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③结晶的应用----海水晒盐原理: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食盐结晶出来。
过程: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食盐---氯化钠母液---多种化工产品此过程中,结晶后得到的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其他化工产品的饱和溶液。
1、能证明KNO3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A.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B.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KNO3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晶体不再溶解2、下列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里B.20℃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C.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3、在一瓶不含晶体的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瓶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晶体仍能全部溶解,对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加入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加入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加入晶体后,溶质的溶解度变大5、现有甲、乙两种物质,在t1℃时都是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时,甲溶液有晶体析出,而乙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晶体,下面能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A. B. C. D.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所示的内容,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M点表示在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C.N点表示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丙物质的溶液也是饱和溶液D.用等量的水在t2℃时配制得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t1℃时,析出的晶体乙物质比甲物质多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乙物质的溶解度不随温度升降而变化C.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8、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11、要使即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12、要使常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蒸发部分溶剂后又恢复至常温C.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D.加入蒸馏水13、已知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则下列情况下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是( )A.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NaClB.20℃时,在164g水中加入36g NaClC.20℃时,在200g NaCl溶液中含有36g NaClD.20℃时,在136g水中加入36g NaCl14、根据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18gNH4C1晶体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将全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B.NaCl和NH4C1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将20℃时NH4Cl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了D.t℃时,NH4C1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5、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2)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16、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1)t1℃时,100g水中加入100g 的a物质充分溶解后可以得到____g的a溶液.(2)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至t1℃时,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填序号)(3)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任填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__________;(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第15题第16题第17题18、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1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40g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乙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只填一种);(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B.20℃时,将6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A,若再加入100g水,会使溶液A的质量分数变小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第20题第21题22、给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澄清变浑浊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23、下列现象不可用温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解释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给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加热,会变浑浊D.加热冷水,在沸腾前会有气泡冒出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热水配腌蛋的盐水,可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B.洗洁精清洗油污发生了乳化作用C.溶液中微粒的接触机会多,所以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快D.降温可使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结晶25、下列关于固体溶解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B.一定温度下,100克溶液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C.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D.一定温度下,100克饱和溶液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26、下列关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B.20℃时,70g水中正好溶解了30g某物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C.20℃时,某100g饱和溶液中有30g溶质,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D.20℃时,30g某物质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27、如图所示,甲、乙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硝酸钾、石灰水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现向试管外盛水的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氢氧化钙固体全部溶解.则加入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氧化钙28、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稳定的;③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④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⑤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⑦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⑧食物里的养料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⑨气体、液体、固体均可做溶质;⑩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⑧C.②④⑥⑦⑧⑩D.②④⑦⑧⑨⑩29、水中能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气体的条件是( )A.高压、低温B.高压、高温C.低压、低温D.低压、高温30、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有关.由此可见,有利于气体溶解的条件是_____温_____压.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______(填大或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一种即可);31、在t℃时,某物质的A的溶液先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5g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33、认真阅读下表内容并仔细思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恒温蒸发10g水恒温蒸发10g水再降温至50℃60℃的甲物质的溶液A 无晶体析出,得溶液A1析出5g晶体,得溶液A2析出一定量晶体,得溶液A360℃的乙物质的溶液B 析出2g晶体,得溶液B1析出2g晶体,得溶液B2析出一定量晶体,得溶液B360℃的丙物质的溶液C 无晶体析出,得溶液C1无晶体析出,得溶液C2无晶体析出,得溶液C3A.若将A溶液一次性恒温蒸发20g水,则析出晶体5gB.若将B2溶液再恒温蒸发10g水,则析出的晶体质量大于2gC.C1、C2、C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D.B1与B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2与C3也相同答案:【1】AD 【2】D 【3】 B 【4】AB【5】D解:甲、乙两种物质在t1℃时是饱和溶液,将温度分别升高到t2℃,甲溶液有晶体析出,而乙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晶体,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中符合我们刚才判断的曲线为D.【6】AC解:A、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M点,说明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B、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若把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故B错误;C、由于溶解度曲线上及上方的点代表的都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D、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大,因此把等量的溶剂在t2℃时形成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甲应该比乙多,故D错误;【7】C【8】B解:A、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故A 正确;B、由于在t2℃时,只有C的溶解度小于ag,A和B的溶解度都大于ag,因此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不会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故B正确;C、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C溶液中不会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无论是什么溶液,不可能通过增加溶剂的方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只能是溶液更不饱和,故D错误;【9】B解:A、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公布而改变,故甲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为60g.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溶解度变大,不饱和的甲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0】D 【11】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12】D 【13】A【14】AC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NH4C1的溶解度大于36g,所以18gNH4C1溶于50g水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错误.B 、从图象可以很明显看出二者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所以选项正确.C 、将20℃时NH4Cl 溶液降温到0℃,溶液的溶质分数不一定减小,当将20℃时NH4Cl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时,降温到0℃时溶液如果仍为不饱和溶液,那么溶质的质量分数将不变.所以选项错误.D 、由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 ℃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所以NH4C1饱和溶液和NaCl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所以选项正确.【15】 150 降低温度【16】120;b >a >c ;t2℃时,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它答案正确也得分).【17】(1)30g ;(2)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不饱和、加水.【18】 B解:A 、在温度为t1℃时,图中乙物质曲线处于甲物质曲线上方,说明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本选项说法正确;B 、曲线图显示,在温度为t2℃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若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量相等所含溶质的量也就相等,但本选项的说法中没有说明饱和溶液质量是相等的,所以也就不能得出所含溶质质量相等的结论.本选项的说法不正确;C 、据图知: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减小.所以,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会因溶质溶解能力减小而析出晶体.本选项的说法正确;D 、曲线图显示,甲物质溶解度爱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冷却结晶时少量的乙物质仍溶解在溶液中没有析出.本选项说法正确.【19】D解:A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高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A 错误;B 、由图象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更明显一些,图象更陡,故B 错误;C 、由于不知两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故C 错误;D 、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通过图象可知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g ,故D 正确;【20】小于 加入适量甲物质、降温或蒸发溶剂的方法, 饱和、等于【21】C解:A 、同一温度的饱和溶液,溶解度相同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此选项错误.B 、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全是30g ,溶液A 在第一次加入到100g 水中时,含有未溶的溶质,再加水则溶质又会溶解3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C 、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4040×100%=33.3%,故此选项正确. 故此答案正确.D 、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降温不能使饱和变成不饱和溶液,故此选项错误.【22】B解:给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溶液会由于有溶质析出而变浑浊.故A不合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有溶质析出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不合题意;由于溶液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23】A气体来说溶解度影响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温度;二是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A、打开汽水瓶盖,瓶内气压变小,会有大量气泡逸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B、喝下汽水,气体的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是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给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加热,溶液会由于有溶质析出而变浑浊,是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D、加热冷水使水的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在沸腾前气泡会冒出,是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24】D 【25】C 【26】D【27】B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要放出热量而时烧杯中的液体温度升高,故不能使氢氧化钙溶解,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所以氢氧化钙会继续溶解,故B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后要放出热量,所以氢氧化钙不能继续溶解,故C错误;D、氧化钙和水反应要放出热量,所以氢氧化钙不能继续溶解,故D错误.【28】D解:①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②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③溶液中溶剂不一定是水,可以是酒精、汽油等物质,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④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例如氢氧化钠,有的吸收热量例如硝酸铵;⑤在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是稳定的;⑥两种液体混合时,不管量多少,只要有水,水就是溶剂;⑦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就快,物质在溶液中能分散成很小的微粒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快;⑧食物里的养料含的微粒大,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所以经消化变成溶液才能被吸收;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⑩溶质在溶解时,向水中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29】A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使水中能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可采用增大压强、降低温度的方法.【30】压强温度低高大,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度越大.种树;【31】C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析出晶体以后溶液就饱和了,比较两次蒸发可以发现,说明20克水和5克晶体组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设物质的溶解度是S.═得:S=25克∵从第二次蒸发水可以看出,每蒸发10克水,就会析出晶体2.5克;但是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就析出晶体2克,说明原来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32】【33】AD解:A、开始恒温蒸发没有析出晶体说明原溶液不饱和,分两次各蒸发掉10g水时与一次蒸发20g 水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相同的,故此选项正确.B、因两次蒸发的10g水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固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因此恒温蒸发水的质量相同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也会析出2g晶体,故此选项错误.C、变化过程中晶体未析出溶剂减小是浓缩过程,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升高,故此选项错误.D、对B来说因两次蒸发的10g水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固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变化后溶液还是此温度下的饱和状态,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由C2变成C3溶液本身未发生变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会改变,故此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