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参数特征

合集下载

沉积物粒度分析

沉积物粒度分析

碳酸盐去除 效果比较
生物硅去除 效果比较
图3 不同方法预处理后 南海沉积物样品中 无机碳和生物硅的 百分含量
图4 用ESEM对方法B1(5ml HCl和6g NaOH)和C3( 15ml HAc和10g Na2CO3) 处理过的样品进行观察
B1
C3
图片进一步证明:
1、醋酸和盐酸均可有效去除碳酸盐。 2、大剂量的Na2CO3仍难将生物硅有效去除。 3、6g NaOH可有效去除生物硅,但继续增加用量可能会
样品取 0.15g。
➢ 以比较各自的粒度测试结果
二、每个样品另取一部分,按上述方法,
1、用不同剂量的盐酸或醋酸处理后,用有机元素分析仪分析 剩余无机碳的百分含量
2、用不同剂量NaOH或Na2CO3处理后,用硅钼蓝比色法分析 剩余生物硅的百分含量
➢ 以检验碳酸盐及生物硅的去除效果
曲线形态观察
图2 不同方法预处理后南海沉积物样品 的粒度分布频率曲线
水+20%甘油 水+40%甘油
127
195.1
113.8
173.8
112.6
171.9
112.6
171.9
112.6
171.9
112.6
171.9
103
156.9
86.9
131.8
72.8
110
63.6
96
50.5
76.2
影响沉降速度的几个因素
(1)布朗运动 (2)是否达到匀速运动 (3)浓度的影响 (4)非球形颗粒的影响 (5)对流的影响 (6)离心沉降对颗粒运动状态的影响 (7)消光系数
粒度分布、个数计量 表面积、平均粒径 表面积、平均粒度
粒度测试方法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第29卷㊀㊀第1期盐湖研究Vol 29No 12021年3月JOURNALOFSALTLAKERESEARCHMar 2021收稿日期:2020-03-31ꎻ修回日期:2020-04-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223)ꎻ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18JM4008)作者简介:田庆春(1982-)ꎬ男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与第四纪环境演化ꎮEmail:tianqch2006@126.comꎮDOI:10.12119/j.yhyj.202101004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田庆春1ꎬ石小静1ꎬ石培宏2(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ꎬ山西临汾㊀041000ꎻ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ꎬ陕西西安㊀710119)摘㊀要:选择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为研究区ꎬ通过对该区湖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分析ꎬ并且与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比较ꎬ探讨了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的环境演变ꎮ结果表明: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可以很好地指示湖泊水位的变化ꎬ能反映湖区气候的变化情况ꎬ粒度参数所指示的湖泊水位波动及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环境代用指标很好的支持ꎬ说明对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恢复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ꎮ同时该区湖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在冰期 间冰期旋回尺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ꎬ但也出现不同的变化特征ꎬ表明这一区域既有与全球一致的气候特征ꎬ也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ꎬ其原因可能与青藏高原的抬升有一定关系ꎮ关键词:青藏高原ꎻ湖泊沉积ꎻ粒度特征ꎻ环境意义中图分类号:P512.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858X(2021)01-0025-08㊀㊀粒度作为气候代用指标在恢复古气候㊁古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ꎮ因粒度的组分与搬运介质㊁方式及后期沉积环境有关ꎬ因此在一定的区域条件下ꎬ粒度特征能反映沉积物的成因ꎬ对指示区域气候演化有重要意义ꎮ黄土沉积物粒度研究表明ꎬ其沉积物粒度大小能很好地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弱的变化[1]ꎮ在深海沉积研究中ꎬ可用沉积物粒度值来反映洋流流速以及搬运能力的大小ꎮ湖泊沉积研究发现ꎬ湖泊沉积物粒度受到湖泊水体能量的控制ꎬ粒度的粗细代表水动力的大小及入湖水量的多少ꎬ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湖区降水量的变化ꎬ进而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2]ꎮ青藏高原不管是在环境变化驱动还是响应方面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4]ꎮ位于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区ꎬ受人类生产生活干扰很小ꎬ本研究选择可可西里地区为研究区ꎬ通过对可可西里地区古湖泊沉积物粒度各组分特征进行分析ꎬ从而对该区湖泊及其湖区气候环境演化进行探讨ꎮ1㊀研究区概况可可西里位于昆仑山脉以南的青藏高原腹地ꎬ东至青藏公路ꎬ西至青海省界ꎬ南到唐古拉山脉ꎮ研究区内沉积物主要为晚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ꎬ主要包括冲积㊁洪积以及一些冰水堆积的砂砾石层ꎮ可可西里海拔4200~6860mꎬ面积约为450ˑ104hm2ꎬ年均气温变化波动在-10 0~4 1ħ之间ꎬ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在173 0~494 9mmꎬ雨热同期ꎬ降水量集中在夏季[5]ꎮ该区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ꎮ岩芯取自可可西里东部边缘ꎬ位置35ʎ13ᶄ05ᵡNꎬ93ʎ55ᶄ52.2ᵡEꎬ距青藏公路约30km(图1)ꎬ编号为BDQ06ꎬ长106mꎬ取芯率在90%以上ꎬ取芯时间为2006年8月ꎮ野外将岩芯密封后运回实验室ꎬ按2cm分样ꎬ岩芯颜色主要为浅绿色ꎬ同时夹杂一些其它颜色(黄色㊁褐色㊁铁锈色等)ꎮ盐湖研究第29卷图1㊀采样位置图Fig 1㊀Thesamplesite2㊀研究方法以10cm间距对沉积物岩芯进行粒度样品的取样ꎬ并且以10~20cm不等间隔取得古地磁样品ꎮ粒度测试首先除去样品中的有机质(用H2O2/10%)和碳酸盐(用HCl/10%)ꎬ加入蒸馏水静置12h后ꎬ将上层清水抽至约剩20mL时加入10mL分散剂ꎬ放入超声波震荡仪ꎬ震荡5min后加入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英国MalvernInstruments公司)进行测试ꎮ为了更好地分析湖泊沉积物粒度的气候意义ꎬ同时测定了总有机碳㊁磁化率和色度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ꎬ具体测试方法见参考文献[6]ꎮ图2㊀BDQ06孔古地磁测试结果Fig 2㊀PaleogeomagnetictestresultsofBDQ06core62第1期田庆春ꎬ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㊀㊀古地磁从钻孔岩芯取得2cm的立方体ꎬ通过2G超导磁力仪(2G-755RMagnetometer)和热退磁仪(MMTD60)进行测试ꎮ共测试样品353个ꎬ有效数据占80%ꎮ古地磁和粒度的测试均在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ꎮ3㊀年代确定BDQ06孔年代框架建立在磁性地层学的基础上ꎬ磁性测量结果如图2ꎮ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RH孔磁性地层研究结果显示ꎬB/M界限位于108m处ꎬ同时在布容世内出现了9次极性漂移事件[7]ꎬ大部分极性漂移事件可与本钻孔相对应ꎬ将本钻孔极性漂移事件与标准极性柱对比[8-10]ꎬ同时结合轨道调谐的方法ꎬ建立了BDQ06孔的年代框架ꎬ轨道调谐具体方法㊁步骤见参考文献[6]ꎮ4㊀分析与结果沉积物颗粒的粗细程度常常能反映出沉积时期水动力的大小ꎮ根据湖泊水动力学原理ꎬ湖水动力大小和湖泊水体深度呈反比ꎬ因此沉积物粒度从湖岸至湖心呈现出由粗到细的逐渐过渡ꎬ呈环带状与湖岸线平行ꎬ也即湖泊沉积物粒度分布大致表现出由湖岸至湖心从砾 砂 粉砂 粘土的沉积特征ꎮ当沉积物粗颗粒含量较大时说明采样点离湖岸近ꎬ湖水面积缩小ꎬ反映气候较为干旱ꎻ如果沉积物中细颗粒占优ꎬ则说明采样点距离湖岸较远ꎬ湖水面积扩张ꎬ反映气候相对较为湿润[11-13]ꎮ陈敬安等[14]通过对不同时间尺度㊁不同分辨率沉积物的综合研究认为ꎬ此结论只适用于百年㊁千年的较低分辨率的研究ꎬ不同时间尺度㊁不同分辨率的研究沉积物粒度所指示的环境信息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ꎮ湖泊沉积除受到水动力大小的影响外ꎬ还受到其它素的影响ꎬ如构造运动等ꎬ湖泊沉积物平均粒径㊁粘土含量等在反映沉积环境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5]ꎮ因此ꎬ除平均粒径(Mz)㊁粘土含量(<4μm)等ꎬ还计算了标准偏差㊁偏度系数及峰态ꎬ这有助于更好地恢复沉积环境ꎮ图3㊀BDQ06孔岩性特征与粒度参数变化曲线Fig 3㊀LithologicalfeaturesandgrainsizeparametersincoreBDQ0672盐湖研究第29卷㊀㊀粒度参数的计算利用Folk与Ward的图解法公式[16]ꎮ标准偏差(σ1)可以反映出沉积物的分选性ꎬ即沉积物粒径粗细的均匀程度ꎬ其值愈小ꎬ表明沉积物分选程度愈好ꎬ沉积时期水动力条件愈弱ꎻ反之则显示沉积时水的动能较强ꎮ偏度(SK)可指示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的对称性[17]ꎬ也就是将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对比时ꎬ其主峰相对的偏离程度ꎮ负偏时ꎬ沉积物粒度组成为粗偏ꎻ正偏则为沉积物细偏[18]ꎮ峰态(KG)可以表征与正态分布曲线对比时ꎬ该曲线是尖峰还是相对的宽峰ꎮ假设正态曲线峰态为0的时候ꎬ沉积物粒度峰态偏正则是窄峰ꎬ偏负则为宽峰ꎬ峰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沉积物的沉积动力来源及其性质[19]ꎮ对各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频率曲线分析ꎬ发现粒度频率曲线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图4)ꎬ图4-a类型一般出现在粘土含量较高的层位ꎬ指示湖泊水体较大㊁水动力较小ꎬ沉积物环境较为稳定ꎮ图4-b主要是出现在粘土含量高值向低值转变ꎬ或者是由低值向高值转变的一些层位ꎬ但峰值仍小于100μmꎬ说明此时湖泊沉积物来源仍以流水搬运为主ꎬ湖盆面积较小ꎬ水动力变化较为频繁ꎮ图4-c主要出现在粗颗粒含量较大的层位ꎬ而且粗颗粒组分峰值大于100μmꎬ指示湖水不稳定ꎬ湖水面积减小ꎬ水动力较大ꎬ湖泊沉积物既有流水搬运ꎬ也存在风力输送[20-22]ꎻ由图3可以看图4㊀沉积物粒度的频率曲线特征Fig 4㊀Frequencycurveofsedimentgrainsize出ꎬ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与岩性有较好的相关性ꎬ沉积岩芯为粗粒物质时ꎬ对应的粒径值大ꎬ分选程度较差ꎻ相反粒度较细ꎬ对应粒径值小ꎬ分选性较好ꎮ并且ꎬ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相比ꎬ整体趋势上有很好的一致性ꎬ可根据岩性沉积特征㊁粒度参数及各气候代用指标曲线波动特征对该区气候变化过程进行划分ꎮ前人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在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三次快速隆升时期ꎬ分别为~0.6㊁0.36和0.16Ma[23-24]ꎬ而BDQ06孔在这三个阶段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粗ꎬ其余指标也发生明显变化ꎬ可能也与高原的构造隆升有关ꎬ因此将这三个时间点作为划分气候阶段的时间节点ꎮMIS12阶段(460kaBP前后)后全球气候发生明显变化ꎬ称为中布容事件[25]ꎬ本区气候在这个时间段也有明显的转变ꎬ因此也将460ka作为气候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ꎮ根据上述4个时间节点将可可西里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分5个阶段进行讨论(图3ꎬ图5)ꎬ并且将其与LR04及察尔汗CK6孔[26]㊁若尔盖盆地的RM[23]和RH孔记录[27]进行对比分析(图6)ꎮ图5㊀BDQ06孔粒度指标与其它指标对比Fig 5㊀ComparisonofmeangrainsizeandotherindicesofBDQ06core82第1期田庆春ꎬ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5阶段(929~600ka):本阶段与MIS23-16时间上相当ꎬ<4μm粒径组分出现几个较大的峰值ꎬ时间上对应于MIS23㊁21㊁19和17阶段ꎬ标准偏差为负偏ꎬ说明分选较好ꎻ偏度(SK)为正偏态ꎬ平均粒径(MZ)在9ф左右ꎬ接近整个钻孔的最大值ꎬ说明沉积物粒度偏向细颗粒ꎮ相应的>63μm粒径组分为低值ꎬ粒度频率曲线为图4-a类型ꎬ表明沉积环境相对稳定ꎻ标准偏差(σ1)接近整个钻孔最小值ꎬ说明湖泊动能较弱ꎬ分选较好ꎬ湖泊水体深度相对较大ꎻ相同层位的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为高值ꎬ说明气候相对温暖ꎮ与<4μm粒径组分峰值相间隔的层位ꎬ各粒度参数都显示出相反的特征ꎬ时间上对应于MIS22㊁20㊁18和16阶段ꎬ平均粒径值为高值段ꎬ说明湖水动能较大ꎬ当时的水深相对较小ꎻ其他指标也显示环境较冷ꎮ总的来说ꎬ本阶段环境相对湿润ꎬ中间出现几次短暂干旱期ꎮLR04㊁CK6及若尔盖盆地的RH和RM孔都显示明显的峰谷变化ꎬ尤其是RH孔有机碳同位素波动明显峰值最大ꎬ说明在间冰期环境较好(图6)ꎮ在玉龙山(云南)三千米的高度发现古土壤ꎬ代表湿热环境ꎬ年代在700~500ka左右[28]ꎬ与本阶段湿润期环境类似ꎮ而玉龙山现代土壤为寒冷条件下的弱生草灰化土ꎬ反映青藏图6㊀BDQ06孔<4μm粒径组分与其他地质记录对比Fig 6㊀<4μmparticlesizecompositionincoreBDQ06withothergeologicalrecords高原东南部在700~500ka以来呈大幅度隆升[28]ꎬ时间上与昆 黄运动一致[23-24]ꎮ而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黄土也显示该时段早期气候比较暖湿ꎬ约0.88~0.65Ma气候较为暖湿ꎬ之后变为冷湿ꎬ后期气候变冷㊁变干[29]ꎮ4阶段(600~460ka):本段粒度各参数的变化与上一阶段基本一致ꎬ但粘土含量稍有降低ꎬ平均粒径(MZ)值为8ф左右ꎬ说明沉积物颗粒比上一阶段稍粗ꎬ标准偏差(σ1)比上一阶段要大ꎬ说明水动力条件要强一些ꎮ对应于MIS15~13ꎬ偏度(SK)显示正偏态ꎬ表明此阶段水动力条件虽有增强趋势ꎬ但仍有不少的细颗粒沉积ꎬ指示湖水仍相对较深ꎮ后期平均粒径及其他参数波动较为频繁ꎬ说明水动力条件变得相对不太稳定ꎬ反映出湖区气候条件变化较快ꎻTOC㊁磁化率及色度a∗都比上一阶段有一定的降低ꎬ说明气候向趋冷㊁趋干转变ꎮ粒度频率曲线以图4-b为主ꎬ这也说明了沉积环境变得比之前要相对复杂ꎮLR04显示环境条件较好ꎬ而青藏高原几个记录也显示从这一时段开始环境条件较差ꎬ但后期有转好趋势ꎮ崔之久等[24]认为昆 黄运动使高原达到临界高度ꎬ使高原进入冰冻圈ꎮ使气候变冷㊁变干ꎬ沙漠扩展ꎬ湖盆面积缩小ꎬ这与本区气候变化一致ꎮ从本阶段开始沉积物明显较之前粗ꎮ同时高原达到临界高度ꎬ冷高压加强ꎬ使冬季风携带粉尘能力加强ꎬ黄土沉积的颗粒增粗ꎬ范围扩大ꎬ并首次越过秦岭ꎮ刘东生[30]等曾提出青藏高原 戈壁沙漠 黄土形成是一个彼此相关的耦合系统ꎬ因此本阶段气候变干与西北地区气候变干成因上可能有一定的联系ꎬ也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相关ꎮ3阶段(460~360ka):本段<4μm粒径组分波动幅度不大ꎬ但其百分含量比上一阶段要小ꎬ维持在一个中等水平ꎬ相当于MIS12~11ꎮ偏度(SK)㊁峰度(KG)㊁平均粒径(MZ)都表现出波动比较平稳㊁数值偏大ꎬ显示湖泊水动力条件相对比较稳定ꎬ沉积物以细砂㊁粉砂等稍粗颗粒为主ꎬ分选较差ꎮ频率曲线以图4-b与4-c两种为主ꎬ说明水动力条件变大ꎬ由上一阶段的湖水深度较深变得较浅ꎮ总的来说ꎬ本阶段气候要稍干一些ꎬ部分时段有风成沉积物进入ꎻ其他环境代用指标也都处在较低的水平ꎬ后期波动增大ꎮLR04在MIS11阶段显示峰值较高ꎬCK6孔和若尔盖与本92盐湖研究第29卷钻孔记录相似ꎬ峰值相对较小(图6)ꎮ对照前人的研究结论ꎬ构造累计效应使高原气候明显变干[31]ꎬ从而使本阶段沉积物中不仅有流水携带ꎬ还加入了风尘沉积物ꎮ2阶段(360~160ka):本段<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出现几个较大的峰值ꎬ但都持续较为短暂的时间ꎬ与MIS10~6阶段相当ꎮ偏度(SK)㊁峰度(KG)㊁平均粒径(MZ)也都表现出同样的特征ꎬ标准偏差(σ1)波动较为频繁ꎬ粘土含量峰值时期频率曲线以图4-a为主ꎬ谷值时期以图4-c为主ꎬ说明湖泊水体波动较为频繁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表现出对应的峰值ꎬ说明湿润期温度也较高ꎬ但峰谷交替频率较快ꎬ说明本区气候不稳定的特性ꎬ冷干暖湿交替变得较快ꎮLR04波动比之前稍有增大ꎬCK6孔由于分辨率较低只能显示这一阶段气候波动的峰值较高ꎬ而若尔盖盆地的沉积记录显示在MIS10~9阶段ꎬ环境指标在整体平稳的背景下波动较为强烈ꎬ且峰值较高ꎬ与本区记录相一致ꎻ同期的黄土沉积显示黄土 古土壤旋回更加醒目[32]ꎮ施雅风等[33]认为气候的波动可能是在构造隆升下高原气候系统剧烈调整的表现ꎮ构造隆升可能使高原充当了放大器的作用[23ꎬ33-34]ꎬ距今360ka可能存在一次快速隆升[23]ꎮ可能正是由于高原的隆升ꎬ使高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ꎬ激发了亚洲季风的深入ꎬ增加了高原的热源以及冷源的效应ꎬ使暖期更暖ꎬ冷期更冷ꎬ气候变得不太稳定ꎮ1阶段(160~5ka):本段时间对应于MIS6晚期~MIS1ꎮ在160~120kaꎬ平均粒径(MZ)呈现出一个很大的谷值ꎬ偏度(SK)呈明显的负偏ꎬ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值都比较大ꎬ说明沉积物分选较差ꎬ以粗颗粒沉积为主ꎬ>63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达到60%以上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为低值ꎬ说明该时段湖水较浅ꎬ湖区气候较为干旱ꎬ这可能与高原的进一步快速隆升有关[23ꎬ35]ꎬ使得印度季风难以北进ꎬ高原内部变得寒冷干燥ꎻ同时西伯利亚 蒙古高压加强ꎬ同期黄土沉积L2黄土颗粒较粗ꎬ磁化率值为低值ꎬ时间上对应于MIS6阶段ꎮ而在120~80kaꎬ平均粒径(MZ)为一峰值ꎬ偏度(SK)为正偏ꎬ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都为较低的值ꎬ频率曲线以图4-a为主ꎬ说明此段湖水动力较弱ꎬ分选较好ꎬ沉积物偏向细颗粒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为相对的高值ꎬ但没有达到钻孔最大值ꎬ说明温度偏低ꎬ指示湖泊水体较深ꎬ湖区气候相对湿润ꎬ时间上对应于MIS5阶段ꎮ此后<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开始降低ꎬ偏度(SK)开始负偏ꎬ峰度(KG)和标准偏差(σ1)逐渐增大ꎬ说明水动力增大ꎬ湖泊水体开始缩小ꎬ湖区气候变得干旱ꎮ在40ka左右ꎬ<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为一峰值ꎬ偏度(SK)为正偏ꎬ沉积物粒度偏细ꎬ说明湖泊水体出现短暂增大ꎻTOC㊁磁化率和色度a∗都出现一个小的峰值ꎬ与MIS3阶段的暖湿气候期相对应[36]ꎮ直到一万年以来ꎬ<4μm粒径组分百分含量呈现出上升趋势ꎬ相应的偏度(SK)也为正偏ꎬ标准偏差(σ1)逐渐减小ꎬ说明湖水动能逐渐减小ꎬ分选性逐渐变好ꎬ指示湖泊水体逐渐增大ꎬ气候开始变得湿润ꎻ其他指标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ꎬ可能与全新世气候升温相一致ꎮ大约在距今5ka左右湖泊被河流切穿ꎬ湖相沉积结束ꎬ转为河流相沉积ꎮ其他几个地质记录的变化特征整体上与本区域记录基本上保持一致ꎬ但每个阶段内部有不同变化ꎬ这也说明全球变化整体趋势是一致的ꎬ但不同地区都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ꎮ5㊀结㊀论通过对可可西里边缘区古湖泊(BDQ06孔)沉积物粒度的分析ꎬ初步得到以下结论ꎮ1)粒度与岩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ꎬ同时得到其他代用指标较好的支持ꎬ说明沉积物粒度可作为指示古环境变化的替代性指标ꎮ2)BDQ06孔沉积物粒度显示可可西里地区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气候湿润ꎬ此后气候偏干ꎬ直至中更新世晚期出现快速干湿交替的变化特征ꎬ晚更新世经历了末次间冰期的湿润期ꎬ其它时段气候偏干ꎮ3)BDQ06孔湖泊沉积物粒度指标和深海氧同位素在整体趋势上较为一致ꎬ但也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ꎬ这可能与高原的抬升有一定关系ꎬ因此本区域气候与全球气候之间的关系研究有重要意义ꎮ沉积物粒度是恢复古环境演化的一条有效途径ꎬ同时由于粒度沉积后受到其他影响因素较小ꎬ03第1期田庆春ꎬ等: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测量简单㊁经济ꎬ受到不少学者的青睐ꎮ通过以上分析ꎬ可以看出粒度和岩性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泊水体的变化特征ꎬ但由于粒度在沉积过程中除受到湖泊本身因素影响外ꎬ还受到湖区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ꎬ如构造运动㊁短暂暴雨等ꎬ因此粒度指示的环境信息相对较为复杂ꎮ对于古环境的准确恢复ꎬ单一指标难免得出片面的结论ꎬ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的气候指标进行相互印证ꎮ参考文献:[1]㊀PorterSCꎬAnZ.CorrelationbetweenclimateeventsinthenorthAtlanticandChinaduringthelastglaciation[J].Natureꎬ1995ꎬ375:305-308.[2]㊀BianchiGGꎬMcCaveIN.HoloceneperiodicityinNorthAtlan ̄ticclimateanddeepoceanflowsouthofIceland[J].Natureꎬ1999ꎬ39(7):515-517.[3]㊀StocerTFꎬQinDꎬPlattnerGKꎬetal.IPCCꎬ2013: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C]//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tothefif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 ̄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Geneva: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ꎬ2013[4]㊀葛肖虹ꎬ刘俊来ꎬ任收麦ꎬ等.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构造地貌形成㊁气候环境变迁与古人类迁徙的影响[J].中国地质ꎬ2014ꎬ㊀41(3):698-714.[5]㊀何蕾ꎬ韩凤清ꎬ韩文霞ꎬ等.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勒斜武担湖水化学特征研究[J].盐湖研究ꎬ2015ꎬ23(2):28-33[6]㊀田庆春.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D].兰州:兰州大学2012.[7]㊀陈发虎ꎬ王苏民ꎬ李吉均ꎬ等.青藏高原若尔盖湖芯磁性地层研究[J].中国科学(B辑)ꎬ1995ꎬ25(7):772-777[8]㊀CandeSCꎬKentDV.RevisedcalibrationofthegeomagneticpolaritytimescalefortheLateCreteceousandCenozoic[J].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ꎬ1995ꎬ100:6093-6095[9]㊀LangereisCGꎬDekkersMJꎬdeLangeGJꎬetal.Magne ̄tostratigraphyandastronomicalcalibrationofthelast1.1MyrfromaneasternMediterraneanpistoncoreanddatingofshorteventsintheBrunhes[J].Geophys.J.Int.1997ꎬ129:75-94. [10]MornerNAandLanserJP.GothenburgMagneticFlip[J].Na ̄tureꎬ1974ꎬ251:408-409.[11]郝世祺ꎬ张生ꎬ李文保ꎬ等.内蒙古中部达里湖沉积物粒度及营养盐垂直变化特征[J].盐湖研究ꎬ2017ꎬ25(2):89-95.[12]WangHꎬLiuHꎬCuiH.etal.TerminalPleistocene/Holocenepalaeoenvironmentalchangesrevealedbymineral-magnetismmeasurementsoflakesedimentsforDaliNorareaꎬsoutheasternInnerMongoliaPlateauꎬChina[J].PalaeogeographyꎬPalaeocli ̄matologyꎬPalaeoecologyꎬ2001ꎬ170:115-132[13]陈荣彦ꎬ宋学良ꎬ张世涛ꎬ等.滇池700年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湖泊环境响应研究[J].盐湖研究ꎬ2008ꎬ16(2):7-12.[14]陈敬安ꎬ万国江ꎬ张峰ꎬ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湖泊沉积物环境记录:以沉积物粒度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ꎬ2003ꎬ33(6):563-568.[15]王君波ꎬ朱立平.藏南沉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ꎬ2002ꎬ21(5):459-467[16]FolkRLꎬWardWC.BrazosRiverbar[Texas]:astudyinthesignificanceofgrainsizeparameters[J].Jour.SedimentPet ̄rol.ꎬ1957ꎬ27(1):3-26.[17]曾方明ꎬ张萍.图解法和矩阵法计算西台吉乃尔盐湖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J].盐湖研究ꎬ2015ꎬ23(3):1-4ꎬ22[18]成都地质学院陕北队.沉积岩(物)粒度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78:31-143.[19]孙永传ꎬ李蕙生.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ꎬ1986.[20]孙东怀ꎬ安芷生ꎬ苏瑞侠ꎬ等.古环境中沉积物粒度组分分离的数学方法及其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ꎬ2001ꎬ11(3):269-276.[21]高春亮ꎬ余俊清ꎬ闵秀云.等.晚冰期以来大柴旦盐湖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变及其尘暴事件[J].盐湖研究ꎬ2019ꎬ27(1):39-53[22]王中ꎬ刘向军ꎬ从禄.青海湖东岸末次冰期冰盛期和早全新世沙漠范围重建[J].盐湖研究ꎬ2017ꎬ25(2):67-75[23]薛滨ꎬ王苏民ꎬ夏威岚ꎬ等.若尔盖RM孔揭示的青藏高原900kaBP以来的隆升与环境变化[J].中国科学(D辑).1997ꎬ27(6):543-547.[24]崔之久ꎬ吴永秋ꎬ刘耕年.关于 昆仑 黄河运动 [J].中国科学D辑.1998ꎬ16(l):53-60[25]JansenJHFꎬKuijPersAꎬTroelstraSR.Amid-Brunhescli ̄maticevent:long-termchangesinglobalatosphereandoceancirculation.Seieneeꎬ1986ꎬ232:619-622.[26]沈振枢ꎬ程果ꎬ乐昌硕ꎬ等.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含盐地层划分及沉积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7]王苏民ꎬ薛滨.中更新世以来若尔盖盆地环境演化与黄土高原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8ꎬ26(4):323-328.[28]姚小峰ꎬ郭正堂ꎬ赵希涛ꎬ等.玉龙山东麓古红壤的发现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的指示[J].科学通报ꎬ2000ꎬ45(15):1671-1676[29]陈诗越ꎬ方小敏ꎬ王苏民.川西高原甘孜黄土与印度季风演化关系[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ꎬ2002ꎬ22(8):41-46[30]刘东生.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1985[31]施雅风ꎬ李吉均ꎬ李炳元等.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J].地理学报ꎬ1999ꎬ54(1):10-20[32]DingZLꎬYuZWꎬRutterNWꎬetal.TowardsanorbitaltimescaleforChineseloessdeposits[J].QuaternaryScineseRe ̄views.1994ꎬ13:39-70.[33]施雅风ꎬ汤慰苍ꎬ马玉贞.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13盐湖研究第29卷育关系探讨[J].中国科学(D辑).1998ꎬ28(3):263-271[34]LiuXDꎬDongBW.InfluenceoftheTibetanPlateauupliftontheAsianmonsoon-aridenvironmentevolution[J].ChineseScienceBulletinꎬ2013ꎬ58:4277–4291ꎬdoi:10.1007/s11434-013-5987-8[35]王书兵ꎬ蒋复初ꎬ傅建利ꎬ等.关于黄河形成时代的一些认识[J].第四纪研究ꎬ2013ꎬ33(4):705-714[36]FanQSꎬLaiZPꎬLongHꎬetal.OSLchronologyforlacustrinesedimentsrecordinghighstandsofGahaiLakeinQaidamBa ̄sinꎬnortheasternQinghai-TibetanPlateau[J].Quat.Geochro ̄nol.ꎬ2010ꎬ5:223–227GrainSizeCharacteristicsandTheirEnvironmentalSignificanceoftheLacustrineDepositsintheHinterlandofQinghai ̄TibetanPlateauTIANQing ̄chun1ꎬSHIXiao ̄jing1ꎬSHIPei ̄hong2(1.CollegeofGeographicalScienceꎬShanxiNormalUniversityꎬLinfenꎬ041000ꎬChinaꎻ2.SchoolofGeographyandTourismꎬShaanxiNormalUniversityꎬXi anꎬ710119ꎬChina)Abstract:InHohXilareaꎬthehinterlandofQinghai ̄TibetanPlateauꎬbytheanalysesofthegrain ̄sizeparame ̄tersandthecomparisonwithotherproxiesoftheBDQ06coresedimentsꎬtheauthorsresearchedtheenviron ̄mentalevolutionofthisareasincetheMiddlePleistocene.Thevariationingrain ̄sizeparametersꎬasagoodin ̄dicatorforthevariationinlakelevelꎬcouldfurtherreflecttheclimatechangeoflakeregion.Theseenvironmen ̄talchangesreflectedbythegrain ̄sizeofBDQ06coresedimentswerewellsupportedbyotherproxiesandprovedbyotherresearchresults.Thesedimentgainsizeprovidesaneweffectivewaytorecovertheclimatechanges.FurthermoreꎬtheclimatechangeinthisareawascomparedwiththeLR04marineδ18Orecordꎻthere ̄sultsindicatedthattherewereverystrongsimilarityonthescaleofglacial ̄interglacialcycleꎬandtherewereal ̄soobviousregionaldifferences.Thatmeansthisarearespondedtoglobalclimatechangewithregionalcharac ̄teristicswhichmightberelatedwiththetectonicupliftingofQinghai ̄TibetanPlateau.Keywords:Qinghai ̄TibetanPlateauꎻLakesedimentsꎻGrain ̄sizecharacteristicsꎻClimaticsignificance23。

粒度参数

粒度参数

粒度
单位:用D表示单位为mm,常用单位为Φ,为便于比较进行粒径单位转换Φ=-log2D。

常用参数:基本粒度参数、C-M图、粒度分布曲线、粒度频率累计曲线特征、萨胡判别函数、峰度距平值。

基本粒度参数:中值粒径(Md)、平均粒径(Mz)、标准离差(σ)、峰度(K g)、偏度(SK)、分选系数(S0)
Md=Φ50
Mz=(Φ16+Φ50+Φ84)/3
σ=(Φ84-Φ16)/4+(Φ95-Φ5)/6.6
K g=(Φ95-Φ5)/2.44(Φ75-Φ25)
SK=(Φ16+Φ84-2Φ50)/2(Φ84-Φ16)+( Φ5+Φ95-2Φ50)/2(Φ95-Φ5)
注:Φ5概率累计曲线上5%处对应的Φ值,以上公式为福克-沃德公式
中值粒径:粒度累积频率曲线上含量为50%时所对应的粒度值。

平均粒径:沉积物粒度的平均状况,以上两者都反映搬运营力大小
标准离差:
分选系数:均一程度
峰度(又称尖度):粒度频率曲线尖峰凸起
偏度:粗细对称程度,=0对称分布,>0粗偏,<0细偏。

粒度分析

粒度分析

激光法向细粉方向移动,细粉含量偏高。 因为其超声分散更彻底。
气体透过法
• 根据流体流经粉体层时的透过性测量粒 度。 • 由达西定律:t秒内通过截面积A,长度L 的粉体层的流量Q与压力降Δp成正比。
Q p B At L
常数B与粉体的比表面积的关系:
g B 2 2 KSV (1 )
平均粒径
算术平均直径
粒径表示形式
1 i di D1 100
几何平均直径 调和平均直径
log Dg i log d i / i
Dh i / i di
平均面积径
Ds
i di
2
/ i
除了平均粒径,还须用偏差系数K偏来 说明粉体的均匀程度。 K偏=σ/D1
第三节 粒度测定方法
方法分类
筛分法 直接观察 散射法
测量仪器
筛子 显微镜 粒度分析仪
所得结果
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形状 粒度分布
沉降法
气体透过法
沉降天平
比表面积仪
粒度分布
比表面积
筛分法
• 物理分级方法 • 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误差较大。
• 使用一套筛孔大小不等的筛,经干筛或 湿筛后,称量各筛上的筛余,得到粒度 分布和平均粒径。
3
粉体的比表面积SW(cm2/g)
1 g pAt sw 1 5 LQ sv
3

只需测定Q、 Δp 和t即可求出SW。
• 水泥工业中测定水泥细 度的方法是Blaine气体 透过法。 • 固定Q和 Δp ,测定t ( Δp为平均压力)。 • 当液柱由H2下降到H3, 所花时间为t
D
• 测定范围:0.1~150μ m

南海宣德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

南海宣德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

ISSN0256 1492CN37 1117/P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MARINEGEOLOGY&QUATERNARYGEOLOGY第37卷第6期Vol.37,No.6犇犗犐:10.16562/犼.犮狀犽犻.0256 1492.2017.06.015南海宣德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李亮,何其江,龙根元,贺超,杨凡(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海口570206)摘要:对宣德海域15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分、粒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岛礁区分布有8种沉积物类型,粒度组成以砂和砾为主,粉砂和黏土相对较少。

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区可分为4类沉积区,I区位于研究区中心地带,Ⅱ区位于岛礁附近海域,Ⅲ区主要位于环礁中心海域,Ⅳ区主要位于宣德环礁的礁盘外沿海域。

粒径趋势分析显示,沉积物输运格局与研究区水动力条件吻合,并在七连屿海域形成汇聚区。

关键词:粒度特征;粒径趋势;表层沉积物;宣德海域中图分类号:P73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 1492(2017)06 0140 09基金项目:海南省国土资源厅项目(HZ2015 235)作者简介:李亮(1987—),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沉积研究与资源环境调查工作,E mail:liliang_ocean@163.com收稿日期:2017 04 30;改回日期:2017 06 21. 周立君编辑 沉积物粒度是研究海洋沉积作用及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1,2],可以用来揭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沉积动力和输移趋势等环境信息,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海域的动力 沉积地貌相互耦合机制[3,4],其组成及分布主要受物源和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5 7]。

研究区位于西沙宣德群岛海域,主要由12座小岛组成,永兴岛是西沙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三沙市政府所在地。

宣德环礁位于西沙台阶东北部,为NNW—SSE向椭圆形,长约28km,宽约16km,北部礁盘发育好,宣德环礁礁盘大致按低潮面发育,内部水深,边缘水浅,形成盘状形态,生态环境良好[8]。

沉积物粒度分析

沉积物粒度分析
粒度分布
激光法
光衍射
光子相 干
激光粒度仪
光子相干粒度仪 库尔特粒度仪 气体通过粒度仪 BET吸附仪
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个数计量 表面积、平均粒径 表面积、平均粒度
小孔通过法 流体通过法 吸附法
沉降法
• 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大小 有关,大颗粒的沉降速度快,小颗粒的 沉降速度慢 • 测量液面下某一深度处悬浮液浓度的变 化率来间接地判断颗粒的沉降速度 • 沉降式粒度仪是测量悬浮液的透光率来 反映悬浮液浓度
用混合标准颗粒验证
探测器多的激光粒度仪
探测器少的激光粒度仪
激光粒度仪光路图
大角度检测器 小角度检测器
检测器光强图---由各组份颗粒叠 加的光强图
库尔特双透镜专利技术
不能使相同小颗粒 的光线落在相同角 度的探测器上
库尔特技术
其它技术
透镜的作用--使粒径相同的颗粒产生的平行散射光聚焦于 同一角度位置上的探测器,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 双透镜使信号采集保持一致性,降低系统了误差
100m
110 °
115 °
120 °E
第2部分 粒度测试
粒度测试方法
方法分类 直接观察法 测量装置 放大投影器,图像分析仪(与光 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相连)、 能谱仪(与电子显微镜相连) 电磁振动式、音波振动式 测量结果 粒度分布,形状参数
筛分法
粒度分布直方图
沉降法
重力
离心力
比重计、比重天平、沉降天平、 光透过式、X射线透过式
直方图 频率曲线 累积曲线
粒度概述
1.3 粒度参数
(3)偏度
(4)峰度(尖度)
一、古环境研究中深海沉积物粒度测试 的预处理方法

粒度分析在沉积岩的成因和沉积相中的应用

粒度分析在沉积岩的成因和沉积相中的应用

碎屑岩石学读书报告——粒度分析在沉积岩的成因和沉积相中的应用一、粒度的概念及标准1.粒度的概念粒度有两种值,线性值和体积值。

体积值一般以标准直径(dn)表示,它代表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

线性值常因颗粒形状不规则使测定测值很因难。

通常测三个值,最长直径dL、中间直径dI及最短直径dJ。

可按下述步骤确定这三个值:(1).确定颗粒的最大投影面;(2).做垂直最大投影面方向的最长截线,即最短直径dJ(3). 对最大投影面做切线矩形(图l一1),矩形酌短边即中间直径dI,长边则是最长直径dL。

可以看出,dL及dI的方向同时还表明颗粒在空间的方位,因此,它们既可用于粒度,也可作颗粒的组构分析用。

线性值粒度较常用,在砾岩研究中有时也用体积值。

2. 粒度的标准所谓粒度标准,就是人们所能通用的粒度标定方法。

在国内外、各个行业流行的粒度标准不下二十余种。

在地质部门,一般认为伍登——温德华标准比较合适。

这个标准以毫米为单位,2为底数,以2的n次方向两端扩展,形成一个以1为基数,2为公比数的等比级数数列。

伍登——温德华标准的优点是规律严谨,便于计算,其划分的精度也随着粒度的减小而提高。

此外,它也反映沉积颗粒的自然特性,这同尤尔斯特隆图解、谢尔兹图解、维希尔正态概率图解所揭示的砾、砂、粘土的水动力学特性是一致的。

但该标准的小数形式太过繁琐,应用不便。

为此,克鲁宾对此做了简单而巧妙的对数变换,即构成了所谓的“∮值”。

标准,它是一个简单的等差级数数列,数字简单,便于计算、绘图,其不足之处是不直观。

现在二者合用称为伍登——温德华——∮值标准(见表1),1969年美国经济古生物学家和矿物学家协会推荐这一联合标准作为共同的粒度标准。

二、粒度分析的方法砾石可用直接法测量,如用测杆、测规量砾石的直径,用量筒测砾石的体积。

可松解或疏松的细、中碎用岩多采用筛析法。

粉砂及帖土岩常用沉降法、流水法、液体比重计等方法测定。

虽少的小样或浓度太低的粉砂、粘土样,可采用光学法和电法。

用粒度分析资料来确定沉积环境

用粒度分析资料来确定沉积环境

用粒度分析资料来确定沉积环境摘要:矿物碎屑和岩屑组成沉积岩的基本颗粒,其大小、形态、组构、来源等是大地构造环境、气候和水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沉积物颗粒大小是水动力条件的直接反映,同时也是气候干旱和潮湿的指示剂。

从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参数中可以解译出大量气候和环境的演化信息。

关键词:粒度分析沉积环境颗粒大小1、粒度概述及其分析方法1.1定义通常,我们所说的颗粒大小是指其体积值,一般以标准直径(d)表示,取其最长直径用作粒度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粒径很小,大多碎屑样品的粒径<1mm。

为了运算方便,目前广泛采用Φ值代替d值,是克鲁宾根据伍登—温德华粒级标准通过对数变换而来,其表达式定义为:Φ=-log2d其中d是颗粒直径,mm。

1.2粒度分析方法粒径测量作为粒度分析的前奏,目的是统计各种粒度出现的频率,进而分析其粒度参数。

粒度分析方法主要有筛析法、沉降分析(水析法)、显微镜粒度分析法和自动粒度分析仪法。

2、粒度参数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做粒径分析,其结果都会出现大量的数据。

如今,经常使用的粒度参数有粒度平均值、分选系数、偏度、峰态和C-M图。

2.1平均值顾名思义,粒度平均值是指沉积物颗粒的平均粒度,代表粒度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物质来源和环境变化。

其平均值表达式为:MZ=(Φ16+Φ50+Φ84)/3其中MZ代表平均值;Φ16、Φ50、Φ84分别代表累计频率为16%、50%、84%时的粒径大小。

2.2分选系数分选系数是矿物颗粒分选性好坏的直接反映,它可区分不同成因的沉积物。

如分选性极差的粗粒沉积岩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为冲积扇或冰碛物,而分选较好的则是在风成沙丘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2.3偏度偏度是对沉积物颗粒粗细的一种反映。

理想情况下,偏度表现为一正态曲线,此时平均值与中位数重合,即都在曲线的峰值位置,且峰值两端呈对称分布。

当沉积物颗粒较粗时,峰值的左边依次向左为中位数、平均值,亦即平均值的粒径大于中位数的粒径大于峰值对应的粒径。

粒度分布图

粒度分布图
概率坐标不是等间距 的,而是以中央50%处为 对称中心,向上、下两端 相应地逐渐加大,这样可 将粗、细尾部放大,并清 楚地表示出来。
累积概率曲线一般为
三段式:
细切 点
滚动组分、跳跃组分
和悬浮组分。
每个直线段需要有4个 以上的点构成。
跳跃组分
概率累积曲线的主要结构
参数:粗切点:表示能跳
粗切
跃的最粗颗粒(水动力强
累积曲线总是成“S”形,但不同沉积环境形成 的碎屑沉积物,其累积曲线形态是有差别的,可以 用来区分不同的沉积环境。

海沉积 和风成 沉积的 碎屑物 质分选 好;而 洪流及 冰川沉 积分选
差。
3、 概率累积曲线:
仍然用累积重量百分 比作图。横坐标仍为粒 径(φ值),而纵坐标 改用概率百分数标度, 这样做成的便是概率值 累积曲线图。
河成沉积物因悬浮物被大量带向下游,所以, 一般沉积物以粗粒为主,故多属正偏态。
海滩沉积物由于潮汐、波浪高能量作用的结果 多数为近对称,偏度值近于零。但有些呈微弱的 负偏态。
直方图的用途:是直观、清楚地反映了粒度分布
特征,如粒度分布范围、各粒级碎屑的百分含量、那 些粒级的碎屑含量最高(或最低)、粒度分选好坏等。
(2)频率曲线:将直方图上各矩形的顶边的中点 连接起来,绘制成一条圆滑曲线就是频度曲线图。
通常把直方图或频率曲 线中的高点称为“峰”,如 果只有一个称为“单峰”, 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峰, 则称为“双峰”或“多峰”。 主峰所对应的粒径值称为 “众数”。
2、累积曲线:
作累积曲线时,横坐 标仍表示粒径,而纵坐标 则表示各粒级的累积百分 含量。
作图时从粗粒级的一 端开始向细粒级的一端依 次点出每一粒级的累积百 分含量,然后将各点以圆 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得累 积曲线。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

二、支撑结构: 碎屑结构的支撑类型可划分为两类,即杂基支撑结 构和颗粒支撑结构。 1、杂基支撑结构:杂基含量高,颗粒在杂基中呈 漂浮状。 它代表了一种快速堆积的产物,未遭受多少水流或 波浪的改造作用,细小的基质未被簸扬掉。如冰川堆 积、冲积扇沉积以及浊流沉积常见这种结构类型。 2、 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彼此相互接触。 它是水流(波浪)持续作用的结果,细小的基质 已大部分被簸扬掉了。如沿岸砂坝、砂滩和风成沉积 常见此种结构类型。
由公式可以看出,颗粒的三个轴越接近 相等,其球度越高;相反,片状和柱状颗粒 都具有很低的球度。
在搬运的过程中,不同球度的颗粒表现不同: 在搬运的过程中,不同球度的颗粒表现不同:
如在悬浮搬运的组分中,球度小的 片状颗粒最容易被漂走,因此在细砂和 粉砂中常聚集有较大片的云母碎屑。在 滚运搬运中,则只有球度大的颗粒才最 易于沿床底滚动。
细切 点
悬浮组分 跳跃组分
粗切 点
滚动组分
(二)粒度参数: 粒度参数: 粒度参数是以一定的数值定量地表示碎屑物质的粒 度特征。单个粒度参数及其组合特征可作为判别沉积 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的参考依据。 常用的粒度参数包括:平均粒度、分选系数、偏 度、峰度。 1、平均粒径(Mz)和中值(Md): (1)中值(Md):是指累积曲线上颗粒含量为50% 处对应的粒径,用毫米(或φ值)表示。 中值的含意是指它在粒度上居于沉积物的中央, 有一半重量的颗粒大于它,另有一半小于它。
2、粒级的划分: 、粒级的划分:
的几何级数制分级标准: (1)十进制和 的几何级数制分级标准: )十进制和2的几何级数制分级标准 在国际上应用较广的是伍登—温特华 斯的方案,称之为2的几何级数制。它是以 1mm为中心乘以2或除以2来进行分级的。 我国石油矿区多采用十进制。

第二讲-粒度分析

第二讲-粒度分析

• 2 沉降法
• 基本原理:利用颗粒的沉降速度来划分粒级分布,并且把 较细颗粒的沉积物分离为粒级。
• •
>2 mm:惯性沉降 <0.2mm:粘性沉降,Stocks沉降公式:
w

1 18
s

gD2
• 移液管法:先准备浓度低而均匀的悬浮液,将1升悬浮液 装入刻度筒中,按标准的时间间隔从顶面向下10cm或 20cm标度处取出悬浮样品。根据Stocks定律计算出吸取 样时间。根据从已知样品体积中所回收的沉降物重量(干 重),可以计算出粒度分布。
– 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光与颗粒之间的作用,在光束中,一 定粒径的球形颗粒以一定的角度向前散射光线,这个角度接近于 与颗粒直径相等的孔隙所产生的衍射角,当一束单色光束穿过悬 浮的颗粒流时颗粒产生的衍射光通过再现凸透镜会聚于探测器上。 探测器记录了不同衍射角的散射光强度。同时,没有发生衍射的 光线,会经凸透镜聚焦于探测器中心,不影响发生衍射的光线。 因此颗粒流经过激光束时,可以产生一个稳定的衍射谱。
线的斜率即为分选度,直线越倾斜,分选性越好。 – 最大优点是揭示了沉积物与搬运营力之间的关系,甚至
搬运条件的微弱变化,也能反映在曲线上。
99.9
99.5 99 98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2 1 0.5
0.1 0.05
0.01 0.005
md1 ST md2 YT
0
md42 md43 md44 md45 md46 md47
粒度频率分布图 8 7 6 5 4 3 2 1 0
粒度phi
(-2)-(-1.75) (-1.25)-(-1) (-0.5)-(0.25)

金刚石微粉粒度的主要技术指标

金刚石微粉粒度的主要技术指标

金刚石微粉粒度的主要技术指标
金刚石微粉是一种重要的高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研磨工具、电子元器件、光学镜片等领域。

其粒度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形状等。

1. 平均粒径
金刚石微粉的平均粒径是指所有颗粒的粒径加权平均值。

一般采用激光粒度仪或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测试,其单位一般为微米(μm)。

平均粒径越小,金刚石微粉的表面积越大,其化学反应活性和物理性能也会有所提高。

2. 粒度分布
金刚石微粉的粒度分布是指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一般采用激光粒度仪等仪器进行测试,通过分析得到不同粒径颗粒的数量占比,可以了解金刚石微粉的粒度分布情况。

粒度分布越均匀,金刚石微粉的性能越稳定。

3. 形状
金刚石微粉的形状是指颗粒的外形特征,包括晶体形状、表面形貌、颗粒度等。

一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观察和分析。

金刚石微粉的形状对其表面活性和物理性能有很大影响,通常为类似于六面体的晶体形状。

- 1 -。

广西钦州湾外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广西钦州湾外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第11卷 第1期中 国 地 质 调 查Vol.11 No.12024年2月GEOLOGICALSURVEYOFCHINAFeb.2024doi:10.19388/j.zgdzdc.2024.01.08引用格式:庞国涛,李伟,曾蛟,等.广西钦州湾外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J].中国地质调查,2024,11(1):65-74.(PangGT,LiW,ZengJ,etal.Grainsizecharacteristicsandsedimentaryenvironmentofsurfacesedimentsinouterbaywa tersofQinzhouBayinGuangxi[J].GeologicalSurveyofChina,2024,11(1):65-74.)广西钦州湾外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庞国涛1,2,李伟1,曾蛟1,谢磊1,胡延斌1,3,张胜远1(1.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山东烟台 264000;2.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5;3.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摘要:沉积物粒度特征是反映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沉积动力条件的明显标志,为了解广西钦州湾外湾海域沉积环境,对研究区167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定,分析粒度参数特征并划分沉积物类型,运用Pejrup三角投图对研究区进行沉积动力环境分区,采用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法总结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

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砂为主,分选系数差。

Folk-Ward分类法的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共12种,以砂质粉砂、砂质泥和粉砂分布最广,分别占样品总数的22.16%、17.37%和14.97%。

沉积动力分析显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复杂,水动力整体表现出由湾口向外逐渐减弱的特征。

粒径趋势分析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整体向湾口及潮流深槽(航道)方向运移。

粒度说明

粒度说明

6.熟悉底质样品现场描述内容;重点掌握底质样品的描述与处理的一般要求、描述内容、稠度分类、粘性分类、物质组成、沉积物的结构构造描述(1)一般要求a.样品从海底采至船甲板,应立即进行现场描述;b.样品现场描述项目和内容应简单明了并表格化,描述记录一律用铅笔书写;c.取样和处理样品时,应注意层次,结构和代表性,所有样品应认真登记、标记,不得混乱。

(2)主要描述内容a.颜色、气味、厚度b.稠度和粘性c.物质组成d.沉积物的结构构造e.其他:典型和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应进行素描、照相、揭片或X光拍片等。

(3)稠度分类沉积物现场描述的稠度分类可分为如下五类:a.流动的,沉积物能流动;b.半流动的,沉积物能稍微流动;c.软的,沉积物不能流散,但性软,手指很易插入;d.致密的,手指用劲才能插入;e.略固结的,手指很难插入,用小刀能切割开者。

(4)粘性分类沉积物现场描述的粘性分类可分为如下三类:a.强粘性,极易粘手,强塑;b.弱粘性,微粘手,可塑;c.无粘性,不粘手,不可塑。

(5)物质组成a.按粒级标准对沉积物粒级组成分选性进行现场粗略划分:分选优,单一优势粒级含量达75%以上;分选良,单一优势粒级含量达50%~75%;分选差,单一优势粒级含量达25%~50%;分选极差,单一优势粒级含量小于25%;b.依据沉积物颜色和粒级进行现场命名,名称术语为颜色在前,粒级名在后;(6)沉积物的结构构造沉积物结构构造描述内容为:a.沉积物颗粒排列胶结组合特征;b.分层、层间变化和层理特征;c.生物活动痕迹和扰动状况等。

8.了解沉积物粒度分析技术指标;重点掌握等比制φ值粒级标准和沉积物分类命名方法。

粒级标准采用尤登-温德华氏等比制φ值粒级标准;φ= - log2d筛析法粒级间隔为0.5φ,必要时可加密;沉析法粒级间隔为1φ;沉积物粗端要筛分到初始粒级质量百分数小于1%(大砾石除外);采用福克和沃德粒度参数公式计算粒度参数;计算粒度参数的各粒级百分数,在概率累计曲线上读取;沉积物分类和命名采用谢帕德的沉积物粒度三角图解法或福克—沃德分类命名法;深海沉积物分类和命名采用深海沉积物三角图解分类法。

粒度参数特征

粒度参数特征

2)粒度参数碎屑粒度分析数据主要用于分析岩石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条件,主要参数包括粒度中值、偏度、峰度、标准偏差、分选系数等。

粒度中值是选取样品中的一个粒度值,大于此粒度值的颗粒数占50%,小于此粒度值的颗粒数也占50%,于是我们就称这个粒度值为粒度中值。

粒度累积分选系数指粒度累积曲线上25%和75%处所对应的颗粒直径的比值。

是表示碎屑沉积物(岩)分选性的一种参数。

其公式为:式中:So——分选系数,无因次:P25——累计曲线上的2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R75——累计曲线上7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当颗粒分选很好时,P25和P75两值很靠近,所以SO值就接近于1。

以每个直线段的陡缓反映分选好坏。

线段陡(>500~600)分选好,线段平缓(200~300)分选差。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分选越好。

φ16、φ50和φ84分别代表累积曲线上百分含量为16%、50%、84%三处的粒径(φ值)。

偏度、峰度更能反映尾部变化。

中央组分代表了原沉积环境的分选性,而尾部反映后期沉积环境对沉积物的改造。

若中央峰值高,展开度窄,说明分选好。

偏度是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是统计数据分布非对称程度的数字特征。

又称峰态系数。

表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在平均值处峰值高低的特征数。

直观看来,峰度反映了尾部的厚度。

(1)砾岩粒度参数特征(2)砂岩粒度参数特征(3)粉砂岩粒度参数区别:该事件实际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

由于观察的时间有长短,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也有随机性,所以在不同的试验中,同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彼此不相等。

.概率被用来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如果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它发生的概率就是1,例如: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地后“正面1朝上”的概率是1/2。

当试验次数较少的时候,“正面朝上”的频率有可能是0,也有可能是l或其它数,但是经过多次重复试验后,“正面朝上”的频率会稳定在1/2。

沉积物粒度分析

沉积物粒度分析

衍射理论的应用
第一级暗斑
颗粒径d=1.22/Sin
颗粒大小决定了角度, 根据此角度可计算颗粒直径
不同的光强图反映各自粒度分布
体积%
0
体积%
粒径
0
粒径
实测通道对粒度报告的影响
检测器多的粒度仪,实测通 道多,各通道粒度窄,不用 通过合成多个虚拟通道来提 高解析度,结果接近实际
检测器少的粒度仪,实测通 道少,各通道粒度宽,只能 通过合成多个虚拟通道来提 高解析度,但结果是:
沉积物粒度分析
提纲
1. 粒度概述
1.1 粒度的概念 1.2 粒度分布 1.3 粒度的参数
2. 粒度的测试
2.1 激光法 2.2 沉降法
3. 粒度在地质学上的应用
3.1 控制沉积物粒度的主要因素 3.2 粒度划分方案 3.3 粒度在地质学上的应用
粒度概述
1.1 粒度概念
• 粒度是颗粒在空间范围所占据大小的线 性尺度
碳酸盐去除 效果比较
生物硅去除 效果比较
图3 不同方法预处理后 南海沉积物样品中 无机碳和生物硅的 百分含量
图4 用ESEM对方法B1(5ml HCl和6g NaOH)和C3( 15ml HAc和10g Na2CO3) 处理过的样品进行观察
B1
C3
图片进一步证明:
1、醋酸和盐酸均可有效去除碳酸盐。 2、大剂量的Na2CO3仍难将生物硅有效去除。 3、6g NaOH可有效去除生物硅,但继续增加用量可能会
破坏矿物
✓ 因此,应使用6g NaOH去除生物硅
样品的粒度分布频率曲线
样品的平均粒径及部分粒度组分随深度变化的曲线
图5 按确定方法预处理后 南海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特征
15ml 25%的醋酸, 6g NaOH

粒度大小及分布特征

粒度大小及分布特征

粒度⼤⼩及分布特征粒度⼤⼩及分布特征,可⽤来直接反映沉积时期的⽔动⼒条件不同的沉积环境有着不同的⽔动⼒条件,从⽽造成了不同的粒度分布。

所以,粒度分布特征可以为环境分析提供依据。

但是所分析的平均粒径值都变化不⼤,指⽰了相对稳定的⽔位状况;阶段四,距今2ka 以来,⽓候类型可以概括为冷⼲,总体⽽⾔,平均粒径偏⼤,且⼈类活动的影响显现。

②介于冷⼲和暖湿之间的过渡性⽓候条件下,不同颗粒组分的含量变化相对平缓。

原因可能是在这种⽓候条件下,流域植被覆盖较好,且地表径流稳定,湖泊沉积的物质来源组成相对稳定湖泊沉积物粒径作为⼀种有效的古⽓候、古环境重建指标,在相关研究中其发挥的作⽤和意义显著。

概括⽽⾔,湖泊沉积物粒度分析⽅法可以分为全样粒度分析和组分分离粒度分析两种。

全样粒度分析⽅法直接对沉积样品的粒度参数进具体为⾸先根据频率分布曲线确定沉积物组分数,再依每个分布体的曲线形态确定分布函数类型,最后利⽤分布函数对实测粒度数据拟合。

此法虽然计算较全样粒度分析⽅法繁琐,但是对于⾃然界中更为普遍的混合型沉积物⽽⾔,其分析结果要较前者更加可信。

沉积物的粒度是衡量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种重要代⽤指标,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常密切,在古⽓候古环境研究中,湖泊沉积物的粒度指标发挥着重要的作⽤。

The grain size of sediment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ions in predicating the energy of depositmedium and deposit basin,which correlates well with the deposit environment. The grain size of lakesedi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paleoclimate and paleoenvironment. 沉积物中有机质对湖泊⽔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在矿化过程中消耗⼤量的氧,同时向⽔体中释放⼤量的营养盐使然。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地区赛汉组砂岩粒度特征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地区赛汉组砂岩粒度特征

/RESOURCES2021年第一期WESTERN RESOURCES 基础地质1.引言赛汉组为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的主要赋矿层位,分布范围广,沉积期处于整个盆地断拗转换期,普遍认为赛汉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赛汉组沉积末期以来,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地层遭受剥蚀,大部分地区缺失赛汉组上段,因此与上覆地层界面特征不明显。

近年来大量的综合找矿工作和科研工作成果对研究赛汉组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们运用赛汉组砂岩粒度测试数据,通过概率累积曲线形态、参数特征、判别函数等基本参数来研究赛汉组沉积环境。

2.区域地质背景额仁淖尔凹陷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北西部,为一北东向展布的东断西超的箕状凹陷,东北部较宽,南西部较狭窄,凹陷内部褶皱构造不发育,断陷、断裂作用强烈,断裂构造控制了凹陷的形成与发育。

赛汉组属于下白垩世早期沉积,与上覆地层二连组呈不整合接触,与下伏地层腾格尔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多数研究资料认为二连盆地在整个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可以划分为第一裂陷幕、第二裂陷幕及列后期,分别对应的主要地层为阿尔善组、腾格尔组、二连组,而赛汉组处于第二裂陷幕后期,此时盆地发生回返、萎缩,具有断—拗转换性质,断陷强度已大大减弱,沉积速率超过沉降速率。

早期以一套低水位体系域为代表的辫状河沉积为主;中期沉积范围扩大,聚煤作用较为强烈,黄铁矿、有机质含量高,形成一套湖沼沉积;晚期沉积范围发生萎缩,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

3.砂岩粒度特征分析粒度分析在沉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判定沉积环境沉积相的主要工作手段之一。

粒度可以作为研究沉积物及沉积岩分类的定量指标,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沉积作用的流体力学性质[1-2]。

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受搬运方式、搬运介质、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因此对沉积物的粒级分布、粒度判别函数、概率累积曲线、粒度特征参数等开展综合研究可以判别出沉积物所处的沉积环境[6,10]。

3.1粒级分布沉积物粒度分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沉积物质来源、沉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地区赛汉组砂岩粒度特征齐文博李小伟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西安710100摘要:对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地区赛汉组砂岩的粒度测试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赛汉组砂岩以中、细粒为主,分选中等,偏度介于-0.29~0.65,呈现为正偏态分布,且峰度值介于0.54~1.25,表现为中等,说明赛汉组砂岩沉积时的水动力能量较强,识别为河流—三角洲沉积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粒度参数
碎屑粒度分析数据主要用于分析岩石的沉积环境及沉积条件,主要参数包括粒
度中值、偏度、峰度、标准偏差、分选系数等。

粒度中值是选取样品中的一个粒度值,大于此粒度值的颗粒数占50%,小于此
粒度值的颗粒数也占50%,于是我们就称这个粒度值为粒度中值。

粒度累积
分选系数指粒度累积曲线上25%和75%处所对应的颗粒直径的比值。

是表示
碎屑沉积物(岩)分选性的一种参数。

其公式为:
式中:So——分选系数,无因次:
P25——累计曲线上的2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R75——累计曲线上75%处对应的颗粒直径,mm。

当颗粒分选很好时,P25和P75两值很靠近,所以SO值就接近于1。

以每个直线段的陡缓反映分选好坏。

线段陡(>500~600)分选好,线段
平缓(200~300)分选差。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分选越好。

φ16、φ50和φ84分别代表累积曲线上百分含量为16%、50%、84%三处的粒径(φ值)。

偏度、峰度更能反映尾部变化。

中央组分代表了原沉积环境的分选性,而尾部反映
后期沉积环境对沉积物的改造。

若中央峰值高,展开度窄,说明分选好。

偏度是统计数据分布偏斜方向和程度的度量,是统计数据分布非对称程度
的数字特征。

又称峰态系数。

表征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在平均值处峰值高低的特征数。


观看来,峰度反映了尾部的厚度。

(1)砾岩粒度参数特征
(2)砂岩粒度参数特征
(3)粉砂岩粒度参数
区别:该事件实际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

由于观察的时间有长短,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也有随机性,所以在不同的试验中,同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可
以彼此不相等。

.概率被用来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如果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它发生的概率就是1,例如: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硬币落地后“正面1
朝上”的概率是1/2。

当试验次数较少的时候,“正面朝上”的频率有可能是0,也
有可能是l或其它数,但是经过多次重复试验后,“正面朝上”的频率会稳定在1/2。

频率与概率的联系即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谁也无法预测随机事件在每次试验中是否会发生,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后,事件出现的频率会逐渐稳定,稳定后的频率可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反之,如果知道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就可以由此推断:在多次重复试验后该事件发生的频率将接近其概率。

但是:用试
验的方法得出的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要想得到近似程度较高的概率估计值,通
常需要经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三)粒度曲线和粒度参数
常用的粒度曲线包括:直方图、频率曲线、累积曲线、概率累积
曲线。

1、直方图:横座标为颗粒粒径区间,纵座标表示粒级的百分含量,作出一系列相互连接,高低不平的距形图(见图5-23左上),直方图优
点是直观、简明地反映出粒度分布特征。

2、频率曲线:是将直方图每个柱子的纵、横边的中点依次连成多边形频率曲线(图5-23左下),此频率多边形的面积仍基本等于直方图
的面积和。

频率曲线可清楚地表明粒度分布特点,分选好坏,粒度分布的
对称度(偏度),尖度(峰度)等。

3、累积曲线以累积百分含量为纵座标,以粒径Φ为横座标,从粗粒一端开始,在图上标出每一粒级的累计百分含量。

将各点以圆滑的曲线
连接起来,即成累积曲线。

累积曲线一般呈S型。

(图5-23中)
4、概率累积曲线是在正态概率纸上绘制的,横座标代表粒径;纵座标为累积百分数,并以概率标度(以50%处为对称中心,上下两端相应
地逐渐加大),将粗尾、细尾部放大,并清楚地表现出来。

粒度不是一个
简单的对数正态分布,而是由几个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次总体组成,一般来说,包含三个次总体,表现为三个直线段,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搬运方式:
悬浮、跳跃和滚动搬运。

概率图上其它参数有:
截点:二个次总体直线交点,以横座标表示,细截点(S截点),是悬浮总体和跳跃总体的交点;粗截点(T截点),是跳动总体和滚动总
体的交点。

混合度:指两个次总体直线段相交时,在截点处有些点不在直线上,而是零散过渡的,也称为过渡带,反映沉积分异相对复杂。

次总体百分含量:即各次总体占总量的百分数。

分选性:以各次总体直线段的斜率,即直线段倾斜角度表示。

上述各次总体发育的数量、粒度范围、分选性等参数是有规律地受沉积条件和水动力条件控制的。

各种沉积环境的概率粒度分布不同。

常用的粒度参数:
平均粒度(Mz)
标准偏差(σi)
偏度(SK)
峰态(KG)
计算粒度参数有二种方法:
数理统计法:概率和统计学方法,直接用粒度分析得到的每个粒级的百分比计算,常用的计算方法是矩法。

图解法:从累积曲线上读出某些累积百分比处的颗粒直径,再以简单算术公式计算各种粒度参数。

(3)峰态(尖度)(如下图左)
表示频率曲线对称性的参数,分为三类:
单峰对称曲线:以峰为对称轴的对称曲线,曲线为正态分布,反映出:Mz(平均粒度)=Md(中值)=Mo(众数)。

不对称正偏态曲线:曲线不对称,主峰偏粗一侧,即沉积物以粗组分为主。

不对称负偏态曲线:曲线不对称,主峰偏细一侧,即沉积物以细组分为主。

(4)峰态(尖度)KG):(如下图右)
正态频率曲线的特殊类型,曲线的尖锐或钝园程度:尖锐、正态、扁平
(四)粒度参数散点图
是粒度参数的一种综合图解。

它比单一的参数更有意义。

编制不同参数的离散图,可将不同成因的沉积物区别开来。

图中不同环境的沙并
不是明显的界限,而是总的趋势。

(五)C-M图解
C-M图是帕塞加(Passega,1957)提出的综合性成因图解,是一种
粒度参数散布图。

是多样品分析,用C值(粗粒端)和M值(中等粒)反映介质搬运和
沉积作用的能力。

分别作为双对数坐标
纸上的纵、横坐标,构成C-M图。

C值
为累积曲线上含量为1%的粗粒径值;M 值为累积曲线上含量为50%的中粒径值。

C-M的图解意义:
NO段--滚动段,C>1mm
OP段--滚动+悬浮,C>0.8mm
PQ段--悬浮+滚动
QR段--递变悬浮,与C=M平行
RS段--均匀悬浮
T-------远洋悬浮
(六)粒度参数的环境判别公式
河流下游多有双峰或多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