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

合集下载

新时期小说1伤痕文学

新时期小说1伤痕文学
谢惠敏晃晃小短辫说:"我怕什么? 这是阶级斗争!他敢犯狂,我们就跟 他斗!"
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 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激烈地质问 说:"怎么?不是黄书?!这号书不是 黄书什么是黄书!"在谢惠敏的心目中, 早已形成一种铁的逻辑,那就是凡不 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 是黑书、黄书。可爱而又可怜的谢惠 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 印出来的东西,而在"四人帮"控制舆 论工具的那几年里,她用虔诚的态度 拜读的报纸刊物上,充塞着多少他们 的"帮文",喷溅出了多少戕害青少年 的毒汁啊!
三、刘心武的《班主任》
班主任 张俊石 团支书 谢惠敏:内伤,无知盲从 后进生 宋宝琦:外伤,无知堕落 班干部 石红
救救孩子: 以书《牛虻》为线索
那一天热得象被扣在了蒸笼里,下了 课,女孩子们都跑拢窗口去透气,张 老师把谢惠敏叫到一边,上下打量着 她说:"你为什么还穿长袖衬衫呢?你 该带头换上短袖才是,而且,你们女 孩子该穿裙子才对啊!"谢惠敏虽然热 得直喘气,却惊讶得满脸涨红,她简 直不能理解张老师在提倡什么作风! 班上只有宣传委员石红才穿带小碎花 的短袖衬衫,还有那种带褶子的短裙, 这在谢惠敏看来,乃是"沾染了资产阶 级作风"的表现!
总体来说,谢惠敏是一个受害者,但是 在她身上却不容易看到被伤害的痕迹,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受害”并不 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精神深处的,甚 至连她也尚未醒悟。
《班主任》的意义
《班主任》对文化知识的肯定,对民族精神危机 的忧患,以及对造成这一精神危机的极左愚民政 策的批判,接续了五四以来中断许久的现代性启 蒙主题。
卢新华的《伤痕》
1978年8月11日 《文汇报》

以小说《班主任》为例浅析“伤痕”之殇

以小说《班主任》为例浅析“伤痕”之殇

以小说《班主任》为例浅析“伤痕”之殇作者:徐丹来源:《山东青年》2015年第02期摘要:作为“新时期文学”的起点,“伤痕文学”有其众所周知的历史功绩,从各个方面表现出了超越“文革”政治文学的价值。

但是,“伤痕文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自身基于历史的和理性批判的缺失而带来的局限性。

“伤痕文学”的批判者不能以理性的态度来分析整个中国所走过的挫折,而是情绪化的停留在政治批判视野。

作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之作,小说《班主任》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这些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伤痕文学”;局限性;当代文学1977年8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愚昧、落后、封闭、盲从,这些“四人帮”藉以推行封建法西斯统治的社会条件,十年“文革”动乱造成了中国社会切肤之痛的悲剧,在粉碎“四人帮”后的胜利欢歌中,“《班主任》的出现、《伤痕》的发表引发了一场文学领域揭批‘四人帮’的潮流,这一文学思潮后来被命名为‘伤痕文学’”。

[1]伤痕小说的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着“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的灾难际遇。

可以说,伤痕小说就是在写社会伤痕的。

1977年11月号的《人民文学》,推出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由于他大胆和尖锐地揭开了极“左”路线戕害青少年心灵的问题,并率先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

《班主任》因此成为开“伤痕文学”之先河的代表作之一。

在《班主任》中,作家写了两个“孩子”。

一个是“坏孩子”宋宝琦,一个是“好孩子”谢惠敏。

宋宝琦从外在形象到内心世界,都是一个“杯孩子”,身上“一疙瘩一疙瘩的横肉”,嘴唇是“在斗殴中打裂又缝上的”。

他的内心世界更是空虚无聊,愚昧无知。

堕落为小流氓的宋宝琦是能够给读者留下印象的。

但《班主任》的匠心并不在写宋宝琦的堕落人生,落人生,而是写“好孩子”谢惠敏精神世界的扭曲,小说在“伤痕文学”中的地位、在新时期小说中的贡献主要取决于后者的成就。

“好孩子”品学兼优,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

就是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却完全政治化成了典型的“文革思维”。

_伤痕文学_的历史局限性

_伤痕文学_的历史局限性

文章编号:0257-5876(2005)01-0018-06“伤痕文学”的历史局限性程光炜内容提要 作为“新时期文学”的起点,“伤痕文学”有其众所周知的历史功绩。

但是,“十七年文学”仍然是它的重要的思想和艺术资源之一,二者在文学观念、审美选择、主题和题材诉求等问题上,是一种同构的关系。

这决定了伤痕文学在新的历史阶段仍然会按照传统的习惯预设文学方案,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很自然地带入艺术构思、创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

另外,“问题意识”成为伤痕文学“干预”与“服务”于现实的主要基点,成为其引起轰动效应的一个原因,然而,当上述社会“问题”得到解决,作家的创作便会出现意料之中的障碍和困难。

这一局限,在多数“伤痕文学”作家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伤痕文学” 问题小说 “伤痕文学”一说距今已二十六年①。

它的历史意义早已确立,没有人会再怀疑。

然而,这个概念本身仍有讨论的空间。

例如,它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它在当时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重新评价其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等等。

1 不妨说,“伤痕文学”是直接从“十七年文学”中派生出来的。

它的核心概念、思维方式甚至表现形式,与前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内在联系。

刘心武在1980年写的一篇题为《泪珠为何在睫毛上闪光———回忆我的少先队生活》的文章中,似乎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我的第一个、正式的创作冲动,是我十四岁即将离开少先队的时候,偷偷写出来的一篇小说,它就是表现这个篝火晚会的。

那虽然是一件废品,而且早已不知失落到了何处,但是,难道在我成长后写出的《班主任》等小说中,没有潜移默化地体现着这样一种境界吗?少先队员时代啊,你在我记忆中留下的金线,将永远编织在我今后的作品之中……”②虽然,一篇笔谈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是,“伤痕文学”作家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完成文学的“接受”和“教育”的,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十七年”,“主题”、“题材”、“内容”和“思想立场”曾经是当时文学的核心概念。

中国当代文学史之10 伤痕 反思 改革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史之10 伤痕 反思 改革文学

学习材料10 :“伤痕”、“反思”、“改革”文学(2010-12-13 19:37:21)此部分请按照材料自学,掌握各种思潮的含义、代表作家作品及意义或局限、不足。

一、伤痕小说:制造了一幕幕悲剧的“文革”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永远不能回避的灾难性事件,它在人民身心上刻下了累累伤痕。

携带着“五四”新文化传统的文学深切地感受着体验着全民族全社会的深创巨痛。

由此,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灾难,用血泪控诉十年的不幸和悲剧,宣泄整个民族痛定思痛的强烈情绪的“伤痕文学”伤痕小说指的是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的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

除此之外,伤痕小说的代表作还有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郑义的《枫》、陈国凯的《代价》、莫应丰的《将军吟》等。

人们一般把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的《伤痕》,作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

作者卢新华用动人的笔墨,描写了主人公王晓华的母亲被打成“叛徒”后,母女两代人的生死离别。

母亲带着难以平复的伤痕,在无法见到女儿的遗憾心境中寂寞死去,女儿曾同“叛徒”母亲彻底决裂远走他乡,生活在冷漠和凄凉中。

当她重回母亲身边,母女二人已生死相隔。

小说以个体的伤痕概括了一个民族的伤痕。

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人民文学》)中宋宝琦和谢惠敏,都是心灵遭受戕害的畸形儿。

“伤痕文学”的特点、意义与局限“伤痕文学”是“文革”内乱的一面折射镜,(1)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实反映了生活的各个侧面,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功能和浓厚的悲剧意识。

(2)它通过善良人或弱者受害的情节模式,调动悲剧特有的情感功能,来揭示极“左”路线对人们心灵的严重扭曲及其所导致的不幸命运。

文 献 检 索 报 告

文 献 检 索 报 告

文献检索报告项目名称:伤痕文学负责人:徐旦班级:中文10级3班学号: 21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15日从“伤痕文学”的出现至今,对其评说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

“伤痕文学”最初是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1980年代的重演。

围绕《伤痕》等作品,在1978年夏到次年秋天发生了热烈的争论。

文艺与意识形态、文艺的社会功用等命题得到的重新辩论与争鸣。

1979年1月陈恭敏在《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同年4月《上海文学》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然而,有意味的是当人们今天重审这批“伤痕文学”作品,人们会发现,无论当初的争论如何在肯定与否定中辗转,在审美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之中,“它虽然力图挣脱,但在实际上仍含不可避免地带有着旧的历史印迹。

过去的时代无论是在作家主体,还是在文本的主题话语,叙事模式以及人物的形象修辞等方面,均都体现出顽固不化的历史影响”。

而从政治审美形态来说。

“伤痕文学”无疑也秉承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意志。

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

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参考书目《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灵与肉》/张贤亮《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思念你,桦林!》袭巧明《飘逝的花头巾》/陈建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我是谁》/宗璞《啊!》/冯骥才《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将军吟》莫应丰《芙蓉镇》古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走出迷惘》辛北。

第十一课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第十一课  伤痕文学 反思文学

经典的文本
• 《班主任》/刘心武 《灵与肉》/张贤亮
《伤痕》/卢新华 《爬满青藤的木屋》/ 古华 《思念你,桦林!》袭巧明 《飘 逝的花头巾》/陈建功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张弦 《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 《我 是谁》/宗璞 《啊!》/冯骥才 《大墙下 的红玉兰》从维熙 《将军吟》莫应丰 《芙蓉镇》古华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 克芹 《走出迷惘》辛北
王蒙
• 1、王蒙对当代文坛的贡献 深刻的思想家,艺术创造
的开路先锋。具体体现在对历史的反思,对意识流手 法的运用。对既往历史的怀疑和质疑,将历史叙事和 个人内省结合,使之获得思想深刻,手法多样的盛誉。 • 2、意识流小说的界定。意识流本是心理学词语。 “自20年代始,意识流就成了文学的一种模式。” (阿伯拉姆斯)许多现代批评家更倾向于把意识流视 为一种表现手法、技巧,而非对内心活动的真实再现。 如此,我们可以认为:意识流依照人物内心活动来推 进小说,打破自然顺序,不受时空限制,而是人物的 意识流动,回忆、梦幻、感受、情绪、心理独白等组 合作品,具有节奏快,跳跃性大等特点。
第一节 创伤记忆和历史反思
• 1、历史背景与伤痕文学所带有的贬抑性的含义。 • 2、关于文化大革命再评价和伤痕文学的关系。 •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
• • • • •
主义打着毛泽东旗号对当代中国人民的一场公开 迫害。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 灵创伤。 3、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关系。 4、伤痕文学的几大书写领域: 知青、知识分子、官员、学生。 5、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改革文学之间的侧重点。 展示苦难,呼吁疗治创伤;分析苦难,理论性总 结;面对伤痕,呼唤清除阻滞和压抑,呼唤现代 化。
代表作品
• 二、反思小说的内容及代表作品 • (一)政治反思:王蒙《蝴蝶》、茹志鹃《剪辑错

伤痕文学叙事伦理偏失思考

伤痕文学叙事伦理偏失思考

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反思历史
通过对伤痕文学叙事伦理偏失的反思,引导当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 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拓展思路
伤痕文学的叙事伦理偏失为当代作家提供了反面教材,促使他们在创作中不断拓展思路, 追求更加多元化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关注现实
通过对伤痕文学叙事伦理偏失的研究,提醒当代作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将 文学作品作为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详细描述
这需要建立良好的出版、发行、评论和反馈 机制,确保优秀的伤痕文学作品能够得到及 时的推广和传播。同时,也需要引导读者正 确地理解和接受伤痕文学作品所传达的历史
记忆和文化内涵,避免过度解读和误读。
结论与展望
06
伤痕文学叙事伦理偏失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历史文化价值
伤痕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叙事 伦理偏失有助于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深 化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
道德判断的偏失
01
02
03
道德标准的模糊
伤痕文学在涉及道德问题 时,往往缺乏明确的道德 标准,导致道德判断变得 模糊不清。
道德观念的扭曲
伤痕文学在描述人物行为 时,往往过于强调个人情 感和主观感受,导致道德 观念被扭曲。
道德批判的偏颇
伤痕文学在批判社会现象 时,往往以偏概全,将个 别现象上升为普遍现象, 导致道德批判出现偏颇。
审美趣味的偏离
审美趣味的单一化
伤痕文学在审美追求上往往过于 单一,只关注某些特定的审美元
素,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美。
审美趣味的扭曲
伤痕文学在审美追求上往往过于 偏执,甚至走向极端,导致审美

“伤痕文学”论文

“伤痕文学”论文

“伤痕文学”论文摘要:伤痕文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一大批日后影响中国当代文学进程的重要作家正是借助“伤痕文学”的平台初露锋芒。

但我们无法忽视伤痕文学伴在岁月宛转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局限性。

比如,在相当数量的伤痕文学小说中,作者所做的只是一以贯之进行卑劣无耻地情感复制,不断通过自我揭露伤疤的极端途径来达成“心满意足”的呻吟与嗷嚎,这显然愚蠢之极。

而伤痕文学最后的黯然收场也似乎在告诫诸位,那些违背文学规律要求的篇章只能是历史长河中星星点点的飘渺一瞬间,而无法成为穿透现实和虚拟的永恒。

关于如何确立“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我首先注意到了丁帆先生所提出的一个颇值得反复琢磨的观点:“怎样看待‘伤痕文学’仍然是20世纪文学史的一个两难命题。

在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大交锋之前当然又是文学首先发难,从‘曲笔’中呐喊出和五四文学相同的声音。

如果说这是文学的幸事,那么,它是否又是人文的不幸呢?因为文学的母题又回到了原点,就预示着启蒙的失败,就预示着需要重新开始,所以我说从80年代开始,我们是‘重回五四起跑线’!”[1](95)伤痕文学与五四文学都是在特定政治环境背景下孕育出现的产物,隐藏于人文历史身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促成了这两种文学生命体的畸形成长。

与此同时,它们又成为了某种社会转型的先声——尽管这些声音在各自的时代又多多少少显出空中楼阁般的寂寥。

就我个人有限的阅读经验而言,伤痕文学并非单纯指向人性的重新发现,所以假如将“伤痕文学”完全视作“五四文学”的启蒙延续似乎略有欠妥之处。

事实上,伤痕文学的批判意义远远大于其本应具备的启蒙意义,或者说,伤痕文学是有关乎批判现实主义的一次漫长回归,而启蒙思想的色彩相对而言就单薄许多。

伤痕文学虽然也时不时打出“为人生”的五四口号,但在这里五四文学只是伤痕文学为师出有名而精心网罗的一道“护身符”。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许多作家、批评家、读者都以为只要纠正了文学的极“左”观念,正视人、人生和社会,文学就可以告别虚假,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2](253)。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文学

伤痕文学、反思、改革文学

卢新华
四、对“伤痕文学”的评价
(一)、进步意义 1、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 整体否定。即,它不仅是对文革中的政策及其造 成的恶果的否定,而且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 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 真实性"。 2、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 剧精神。 3、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 画。
早期的“改革文学”作品主要有《乔厂长上任记》 (蒋子龙)、《改革者》(张锲)、《祸起萧墙》 (水运宪)、《三千万》(柯云路)、“陈奂生” 系列(高晓声)等。
(2)、改革文学的第二阶段,深入反映改革 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特别是思想、 伦理和道德观念上的改变。
第二阶段的主要作品有:《沉重的翅膀》 (张洁)、《花园街5号》(李国文)、《新 星》(柯云路)、《人生》(路遥)等 。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 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 星都在眨眼欢笑, 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 的想法给予着肯定与鼓励。 的想法给予着肯定与鼓励。 是静静的。 夜,是静静的。黄浦江的水在向东滚滚 奔流。忽然, 奔流。忽然,远处传来巨轮上汽笛的大 声怒吼。 声怒吼。晓华便觉得浑身的热血一下子 都在往上沸涌。于是, 都在往上沸涌。于是,她猛地一把拉了 小苏的胳膊,下了石阶, 小苏的胳膊,下了石阶,朝着灯火通明 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的南京路大步走去。
三、具体的伤痕文学作品的探讨
1、刘心武(1942~):四川成都人。主要 作品有《班主任》、《如意》、《钟鼓 楼》、《四牌楼》、《红楼望月》等。
刘心武
《班主任》主要人物: 张俊石 宋宝琦 谢慧敏 石红
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在文革后发现班里 的学生深受文革思想的毒害,从而教育 他们,并且生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

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

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

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

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

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

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第六讲伤痕、反思热潮

第六讲伤痕、反思热潮

造了胡玉音、秦书田、谷燕山、李国香、王秋赦等人
物形象。小说寓政治风云于民情风俗,借人物命运演 乡镇生活变迁。作品围绕芙蓉姐胡玉音勤劳致富却招
来不幸的故事,揭露了极左路线对人性的摧残和给人 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

路遥(1949-1992),陕西人,生于一个贫困农
民家庭,曾经务农,做过民办教师,在县里做过许多临
不能忍受的孤独。

很多个夜晚,他都是搂着它来相互取暖,在
万籁俱寂的深夜,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他和他的狗了。
其实,邢老汉是有过家,有过女人的。要真正理解 他和他的狗之间相依为命的感情,还得从这点说起。
• 张贤亮反思小说《绿化树》写知识分子章永 璘在苦难的肉体磨难中所经受灵魂洗涤的 心理历程。马樱花。
伤痕文学
如果说伤痕文学是对疼痛的本 能反应的话,那么反思文学就 是对疼痛原因的追问。
追根溯源,"十七年"的历史事实开始进入作 家们思考的视线之内。这样,在1979年初, 许多作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对建国后干 群关系的思考,如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 事》、张弦的《记忆》、刘真的《黑旗》等。 这些作品中往往采用大段的议论和心理独白, 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类似的作品在1979年 下半年已经大量涌现,从而形成了新时期第 二个文学思潮:"反思文学"。
茹志鹃(1925——1998)
• 1958年,当大跃进的 热浪席卷全国时,于 陕西省文学刊物《延 河》上发表了一篇题 为《百合花》的小说。 以自己独有的百合花 般的气息与芬芳,给 当时一片燥热的文坛 带来一缕清新的风。
• 《剪辑错了的故事》 是较早的反思小说。
高晓声(1928—1999)
• 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农民家 庭。1957年6月,因参与 筹组“探求者”文学社, 被打成“反党小集团”成 员,同年12月被错划成右 派分子,遭公开点名批判, 并被遣原籍武进农村老家。

试论“伤痕小说”的写作主题及意义 定稿.

试论“伤痕小说”的写作主题及意义 定稿.
第二类的作品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主要代表作品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枫》、《铺花的岐路》《芙蓉镇》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主要以农民许茂为例讲述文革前他的生活一步步变好,但是文革开始后他开始变得小气尖酸。他的女儿许秀云也遭到了造反派的百般侮辱,大女婿被从领导岗位上拉下来,他们一家在文革中遭受了巨大的伤害。还有一些作品基调是鲜明的,如张弦的爱情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主要讲述了极端年代里青年人之间有爱却被政治教条所阻隔,人的爱情本能被过分的压抑了。
(四)对传统文化的再反思
尽管文革是非常残酷的,但是文革也折射了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通过借助对文革的反思深入到了文化制度的层面,比如张法在评论一些新时期的伤痕小说的时候,就指出:“按照习惯的读解模式,一个作品被等同于一个社会。作品全部被认为是社会的全部,作品以暴露和黑暗为主就被认为作品是在说整个社会以黑暗为主。用全局与局部,个人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也可以使作品描写的这类现象不被引向整个制度质问,但由于文革模式造成的写作模式和接受心态在当时仍占社会主流,使得这些作品必然被读解为制度质问。”文革的根源在于社会制度的缺失,在于法治精神幻灭,这些都是作家们所思考的。还有一些作家虽然揭示伤痕,但是伤痕中还有一些甜蜜的东西,比如史铁生梁晓声等人笔下的文革中的乡村并不是那么的残酷,而是充满了旧式的伦理精神,乡村朴实的生活观念仍然是人们的理想所在,政治完全消失了,是生活和传统文化本身的动人心弦。
(二)激活了文学创作者的积极性
在五六十年代中,作家们都是被打倒的对象,或者避而不言。新时期之后作家们先是获得了身份上的解脱,随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作。作家们最希望获得的是自己有的空间,希望能够看到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当这一切都不再是梦的时候,作家们的积极性被充分的发掘出来了。有的作家如梁晓声、张贤亮、张承志等人开始借助文学反思自己的文革生活,开始发掘那些边疆偏远山区人的美好品德;李国文、丛维熙、张一弓等人开始返回岗位,重新对伤痕中的一些党的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思考;还有些创作者如王蒙、茹志娟、宗璞等人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写作手法,开始将国外的意识流等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开始了新时期的文体实验;还有的作家如阿城、李杭育、贾平凹等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端,并发掘其中存在的合理性。各类作家异彩纷呈,他们几乎都是从伤痕开始起跑,逐渐的迈向了各自的轨道。

中文班学年论文《论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文班学年论文《论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伤痕文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引言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伤痕文学最出现是四川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

“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伤痕文学一出现便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随后文学界便涌现出了大量的伤痕文学作品,成为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文革时期那些痛苦的日子的强烈控诉。

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在文革的十年人民尤其是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的画卷。

由内置外地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

伤痕文学因其历史的局限性和处于文学创新的先锋,它存在着一定得局限性,其表现在它对文革的否定和反思不够彻底和透彻,沉浮于历史浩劫发生的表面,文学语言中有些许左倾的不成熟的思想,悲剧文学里的悲剧精神不够明显等。

尽管伤痕文学存在着一定得局限性,但作为一个时代的“证言”,“伤痕文学”在真实记录那一时代的血泪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实现意义。

随着时代的反思,我们的文学也才能一步步向前发展。

“文革”题材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作家挖掘人性、内心的空间。

一、伤痕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文学现象都是一定的历史现象的组成和外现,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

这种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

卢新华:伤痕文学注定是短命的

卢新华:伤痕文学注定是短命的

卢新华:伤痕文学注定是短命的1978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伤痕》。

他将自己的作品交给朋友和老师阅读,反响平平。

之后,在一次班级策划的墙报上,卢新华贴出了这篇小说。

令他毫无思想准备的是,在复旦校园,这篇小说被迅速传抄。

墙报栏前人潮涌动。

这年8月11日,在反复酝酿和修改以后,《文汇报》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7000余字的学生作品。

因为《伤痕》,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

一夜之间,“卢新华”这个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伤痕”一词很快成为追溯“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伤痕文学”也经由这篇小说发轫、命名。

这位务过农、当过侦察班长的老兵,刚刚从柴油机厂的油漆工转变成大学生,从此被写入当代文学史。

他很快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文代会代表……《伤痕》之后,他写过十几个短篇和一个名为《森林之梦》的长篇。

“都被《伤痕》的光芒掩盖住了,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赌场里面看佛经大学毕业后不久,卢新华辞去《文汇报》记者一职,下海经商。

1986年,在当时的“出国热”中,卢新华去了美国,用两年时间,攻下加州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在美国的卢新华经历了事业和生活的多次起落。

他跟人合伙开过公司,也曾做过金融投资,但都不成功。

学生时代,他就曾靠在有“小巴黎”之称的小镇西木村踩三轮车补贴家用,后来一度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以发牌为生。

“实际上,我在美国的生活并没有文字描述的那般悲情。

你要知道,那个时候在加州大学附近的旅游区踩三轮车,对学生来讲是一项颇为划算的工作。

‘小巴黎’一到周末就封锁道路,只有三轮车才能通行,干这份工作的人几乎是清一色的来自我们学校的大学生,而且基本上都是白人。

他们踩三轮车固然也是为了挣钱,但好像更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他们干起活来通常都笑容满面,风度翩翩,一举手,一投足,一声吆喝,姿态也很优雅,因此我渐渐地也爱上了这一行。

既然做一个中国人心目中的三轮车夫我也不以为意了,我觉得再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了。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涵义概说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发展源流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一词在学术界被用来概括文学思潮,最早可见于旅美华裔学者许芥昱的《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共文学讨论会的讲话》一文。

许芥昱认为,中国大陆自1976年10月后,短篇小说最为活跃,并说:"最引大众注目的内容,我称之为'Hurts Generations',即'伤痕文学',因为卢新华有篇小说叫做《伤痕》,很出风头。

"有人曾对这个概括性的词汇提出过异议,认为不如使用"暴露文学"切合这个阶段的文学实质,但由于此词已于是被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这里我们延用之。

举例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的“伤痕文学”是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1977年10月,《人民文学》编辑部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问题座谈会,会上对沉闷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表示了要突破公式化、概念化的强烈愿望。

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一、80年代文学思潮善变,变化各阶段的名称,特征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是政治的产物。

■伤痕文学:1、出现:在弥漫的感伤情绪中,作家们作为那场浩劫的亲历者,为历史创伤提供一份份“证言”。

与政治的暧昧关系。

普遍而深重的文革创伤的记忆。

兴起的原因是由于政治。

2、代表作品㈠《班主任》刘心武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思考“四人帮”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内伤”——严重的精神遗患。

㈡《伤痕》卢新华王晓华、母亲展示了文革中最基本的亲情被破坏的状态。

㈢、《铺花的歧路》(冯骥才)白慧《触电》从自我反省的角度表现文革。

㈣、《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及“大墙文学”葛翎以充满义愤和浪漫主义的笔触,写了“大墙”内令人触目惊心的非人遭遇,和各种被扭曲的人生和人性。

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获茅盾文学奖)许茂,许秀云,郑百如,金东水展示了文革给农村带来的灾难,以及给农民留下的深重的精神创伤;也反映了合作化运动之后农村生活的艰难进程。

㈥、《将军吟》(莫应丰,获茅盾文学奖)㈦、《飞天》(刘克);《调动》(徐明旭),等《新时期争鸣文学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3、总结㈠概念: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伤痕小说是伤痕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揭露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暴露文革所造成的人生悲剧和历史灾难的小说作品。

伤痕小说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小说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㈡意义:伤痕小说(文学)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提出了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伤痕小说(文学)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

㈢局限性:主要是一种情绪产物;一体化思想依然浓重;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较为粗糙。

4、审美特征:伤感,血泪,控诉■文学的新时期:1、“新时期”这一概念,本是一个政治历史概念。

文艺界很快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2、因袭与断裂“伤痕文学”配合了政治上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

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

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

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

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的动因是因为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

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

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257-5876(2005)01-0018-06/伤痕文学0的历史局限性程光炜内容提要 作为/新时期文学0的起点,/伤痕文学0有其众所周知的历史功绩。

但是,/十七年文学0仍然是它的重要的思想和艺术资源之一,二者在文学观念、审美选择、主题和题材诉求等问题上,是一种同构的关系。

这决定了伤痕文学在新的历史阶段仍然会按照传统的习惯预设文学方案,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很自然地带入艺术构思、创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

另外,/问题意识0成为伤痕文学/干预0与/服务0于现实的主要基点,成为其引起轰动效应的一个原因,然而,当上述社会/问题0得到解决,作家的创作便会出现意料之中的障碍和困难。

这一局限,在多数/伤痕文学0作家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0 /伤痕文学0 问题小说/伤痕文学0一说距今已二十六年¹。

它的历史意义早已确立,没有人会再怀疑。

然而,这个概念本身仍有讨论的空间。

例如,它与/十七年0文学的关系,它在当时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重新评价其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等等。

1不妨说,/伤痕文学0是直接从/十七年文学0中派生出来的。

它的核心概念、思维方式甚至表现形式,与前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内在联系。

刘心武在1980年写的一篇题为5泪珠为何在睫毛上闪光)))回忆我的少先队生活6的文章中,似乎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我的第一个、正式的创作冲动,是我十四岁即将离开少先队的时候,偷偷写出来的一篇小说,它就是表现这个篝火晚会的。

那虽然是一件废品,而且早已不知失落到了何处,但是,难道在我成长后写出的5班主任6等小说中,没有潜移默化地体现着这样一种境界吗?少先队员时代啊,你在我记忆中留下的金线,将永远编织在我今后的作品之中,,0º虽然,一篇笔谈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是,/伤痕文学0作家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完成文学的/接受0和/教育0的,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十七年0,/主题0、/题材0、/内容0和/思想立场0曾经是当时文学的核心概念。

一篇文学作品是否/正确0,是否有重大的/社会意义0,能否/教育0广大人民群众,这些概念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指出:/作家要表现我们时代的先进人物,就必须站到这个时代的斗争的最前面。

我们的作家当然可以描写历史的人物,但也必须用新的观点去表现他们。

我们决不是无目的的,更不是为了逃避现代生活而去寻找历史的题材。

0»在新时期,尽管文学环境发生了很大转变,但在大量/伤痕文学0的创作谈和评论中,重视创)18)作的/主题0和/题材0,强调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立场0、/态度0等,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如,一部文学史认为,5伤痕6、5吉普赛人6和5竹叶子6等,描写了一些天真单纯的青少年的心灵是怎样在/文革0期间席卷全国的/阶级斗争0中受到伤害,从而/使读者看到了林彪、-四人帮.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以剥削阶级的血统论冒充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鬼蜮伎俩0。

所以,新时期六年来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在短篇小说创作迅速恢复和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作家紧跟时代步伐、真实地反映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过程。

/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深化,莫不同人民群众思想情绪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

0¼又例如,一位著名作家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强调了/思想立场0的正确性:/他生活在最底层,在最边远的地方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呼吸,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那些年的戏法魔术、风云变幻0,他承认,/我的小说的支点正是在这里0½。

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评论中,刘心武身上的/少先队员情结0、/-班主任.情结0以及王蒙的/少年布尔什维克情结0,曾成为众多评论家关注的对象。

这种思维定势,甚至在以后的研究中仍有延续:/-少共精神.是贯穿王蒙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创作的一根主线。

0/政治上特别早熟,有着特殊政治经历的王蒙对中国-十七年.的精神追求多少是怀有感情的,这使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摆脱。

0¾作为一种很深的历史/积淀0,以刘、王为代表的/伤痕文学0作家对/主题0、/题材0的迷恋,对/思想立场0的敏感,对文学作品重大的/社会意义0的追求与固执坚守,就在合理的想象与推理之中¿。

从文学的角度看,/主题0、/题材0和/思想立场0指的是文学创作的/外部因素0。

说到底,它与/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0的思维逻辑是有着很深的亲缘关系的。

具体地说,虽然到了/新时期0,而/伤痕文学0的创作原则仍在/十七年0的轨道上很自然地滑行)))这两种思想方法的/对接0,其实并没有被当时的评论家和研究者清楚地意识到;相反,它们还被当作是/恢复0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0的突出的例证,上面提到的5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6和5新时期文学六年6,就是这一观点的/始作俑者0。

进一步说,重视/政治0而轻视/艺术0,重视/主题0和/题材0而轻视/形式0与/技巧0,正是来自传统的历史习惯。

在80年代,这一/习惯0不仅没有得到清算,而且还紧紧地控制了/伤痕文学0及其他的创作。

这一历史宿命,即使连那些当时站得很高的代表作家们也未能幸免。

过分依赖/外部因素0,一定程度表明了对文学/内部因素0的藐视。

它还表明,当时至少在相当一部分作家的潜意识中,当他们用文学作武器投入/思想解放0运动的洪流时,其实是很少将文学当作/文学0看的。

2在80年代,/团结一致向前看0一度成为时代的/主旋律0。

在这一号召下,文艺界一些重要而敏感的/历史问题0被要求搁置。

响应/号召0,是/十七年0就已形成的当代中国作家们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模式。

在强调/文艺与政治0的关系框架中,/政治0的能指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它涵括了时代、文艺政策、社会生活、写什么、怎么写等等。

总之,一旦响应号召并接受它的指导,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便随之迎刃而解,一切成为创作/障碍0的问题便不复存在。

创作/伤痕文学0的许多中年作家,他们当年的职业是官员、记者和教师。

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文革.后,因为纠正冤假错案的先后,以及获得新的荣誉、地位的不同,其创作心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一致.。

有的虽说属于-反思文学.,潜意识里还在受为)19)文艺研究2005年第1期政治服务的流行文学观点的约束0À。

更何况,在/十七年0,他们就与/时代0形成了一个十分默契然而又非常自然的固定关系。

在80年代,他们的思想虽然获得了很大的/解放0,但与时俱进的文艺政策,这时也有了很大调整,具有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文艺创作的更和蔼可亲的姿态。

所以,/团结一致向前看0不仅成为这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潜在而有力的指导观念,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他们的取材、观察、体验和艺术风格。

于是,人们注意到,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主题、题材的选择上,在表现的力度和深度上,悄悄地为自己设置了一条无形的/底线0;他们开始用/辩证法0的思维/干预生活0,塑造人物形象,并努力把这些形象暗暗扭转到与当时/形势0比较适应的角度上。

更有观察细密的人发现,在5班主任6、5爱情的位置6之后,刘心武又写了5我爱每一片绿叶6;高晓声写完5李顺大造屋6不久,接着创作了反映改革开放的5陈奂生上城6和5陈奂生转业6;张洁既有5爱是不能忘记的6这样振聋发聩的小说,又有5沉重的翅膀6这种热情讴歌改革开放的长篇巨制;王蒙更是打起了/太极拳0,他集批判与诙谐于一体,纳幽默于正襟危坐的文学叙事之中, /以最公开的语言,传达最不宜公开也不易公开的灵魂秘密0Á。

我注意到,恰在此时,文艺与社会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互动0,它们携手同行,共同描绘了80年代初期文学的地图。

日本学者竹内实指出:/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无疑是立足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来阅读的。

尤其是在阅读那些反映较近时期的短篇小说时,很容易有与作品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感受0,但他又提醒人们说,/其实,人们不就是通过这样反复的校正才日益看清楚了-历史.么?我以为,正是通过如此不断的校正过程,即以后来看到的事实去修改以前所得到的印象,再以更新的事实去纠正前一个印象这样连续的功夫,才能够逐渐激活人们进而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的思维活动,并使答案比较符合实际,进而提升为-其意味着什么.的理论观念0,/从而深入到现象的本质中去0Â。

竹内实的意思是,我们研究文学史现象,首先应该/回到0当时的情景之中,与研究对象获得/同一0感受;然后,再用校正的方法,对其进行不断的、反复的观察和探究,从而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答案。

这种研究方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无可否认,/伤痕文学0的不少作品是为/落实政策0而写作的。

鲁彦周的中篇小说5天云山传奇6通过1979年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纠正冤假错案0的历史,描写了主人公罗群和冯晴岚在经受左倾错误的磨难的岁月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理想和可贵品德。

作品并没有孤立地描写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这段历史,而是自觉地/与今天的现实相联系0,它告诉读者,/今天的斗争,正是以往斗争的延续0。

张贤亮的短篇小说5灵与肉6,讲述的是/落难书生0许灵均的人生故事。

小说借助主人公在/去与留0问题上的一番深入思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展示了他二十多年的坎坷遭遇和命运沉浮,提出了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过去所受的不公正政治待遇和未来的生活道路的问题。

/与工农相结合0,既回归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主题,又成为/新时期文学0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

作品写道,许灵均在逆境中受尽屈辱和磨难,却得到郭扁子、老牧人,特别是李秀芝等人的同情和理解;平反昭雪、重新获得工作机会以后,他更是在劳动人民的深情期许中,强烈地感觉到了究竟什么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卢新华的5伤痕6,表面上是批判那个时代的/出身论0,实际上,作品所发出的呼吁则是为了更快地为千百万个受到这个历史问题困扰的家庭/平反0。

从当时的社会环境看,上述作家的创作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的,它们在读)20)/伤痕文学0的历史局限性者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并发挥了难以估价的影响完全在意料之中。

但是,是否可以说,/问题0恰恰也出在这里。

在罗群、冯晴岚个人的悲剧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有情人终成眷属0、政策终于得到落实这种大团圆的结局,却看不到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出人间悲剧,更没有从小说中看到作者对体制、传统积习等等更为深邃的思考。

同样,小说仅仅在许灵均决定/留0下来的叙述上匆匆收尾,给人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

本来,像许灵均这样的故事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典型的,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为什么几十万人在一夜间失去了固定的职业和社会身份,突然在人们的视线中/蒸发0了呢?是什么力量致使这些富有才华的人连一点反抗都没有,就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命运的安排呢?不说文学是社会的立法者、裁判者,至少也应该是它的阐释者。

那么,人们或许就会追问:在当时,作家的思考能力是不是出了问题?或者说,是有这个能力,却没有表现的可能呢?在我看来,尽管继续推进这种思考存在着很大困难,但上述问题却是现在的文学史需要认真思考、追踪、辨析和不断发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