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word精品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word精品学案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一、学习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都市化、工业化进程。
二、学习重点珠江三角洲都市化、工业化进程三、学习难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都市化的推动作用【预习导学】一、珠江三角洲都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概述(1)位置:广东省________部,珠江下游。
(2)范畴:_______、深圳、珠海、_______、江门、东莞、________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3)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都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都市化以进展_______为主导,工业企业进展迅速,工业企业的分布具有_______性,形成_____________相融合、___________ ________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以广州市为中心,差不多形成了_ ____________和城镇高度密集的都市群体系,区内都市与都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都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1)夯实基础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型出口加工业进展迅速;1989年,形成以_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特色。
(2)稳步进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结构得到___________;工业技术水平明显______;工业增长速度保持______水平。
2.工业化对都市化的推动作用(1)加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借毗邻________、________众多和____________的优势,进展_______经济。
(2)加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进展,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3)加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治理制度,在专门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___________方式。
高中地理第0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9年高中地理第0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中地理第0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中地理第0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要点提升1 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分析区域先要从位置、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再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进行评价,最后扬长避短,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
1.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相结合来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同时要能对区域的空间位置进行描述,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
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1)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矿产资源等.(2)地形包括地势、地形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区、排列格局等.(3)气候包括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等。
(4)河湖水文状况包括河网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大小及变化、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及水能蕴藏情况等.(5)土壤包括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等。
(6)植被包括植被种类、数量、分布等。
(7)矿产资源包括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
3.区域人类活动主要特征分析(1)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农作物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农业发展的利弊条件等。
(2)工业生产活动:包括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分布、工业发展利弊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等。
(3)商业、交通状况:包括商业中心的分布及布局原则、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选择等。
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word学案
高二地理DL-B3-11-008第四章《区域农业发展》复习导学案编写人:许廷春审定人:高二地里组编写时间:2011年6月班级:组别:组名:姓名: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季。
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⑵地形、土壤条件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
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粮(树、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畜)种等作物红松、蒙古栎、白桦等产基地特殊分布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
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1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word章末总结学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掌握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关注我国的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搜集有关资料,能正确地表述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调查和分析当地的区域自然环境,找出其优势、特色和功能,能阐述当地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
3.通过收看电视节目或运用电子地图查询地形、河流、交通线路、旅游景点、各地日出时间等信息;激发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道德观、发展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4.在网上搜集有关“3S”技术的资料和查看电子地图,进一步了解“3S”技术的应用,开阔视野,增强对“3S”技术的直观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专题点一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地球表面可划分许多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2.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包括以下两个大的方面:(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2)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活动、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总结在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具体影响下形成的区域人类活动的特点。
【专题练习1】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回答(1)~(3)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答案(1)B(2)A(3)D解析读图可知,甲国位于北海附近,52°N纬线和4°E经线穿过该国,可推知甲国位于欧洲西部,位于西风带,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国东靠印度洋,0°纬线和40°E 经线穿过该国,可推知该国位于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上,由于地势较高,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推荐文档】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学案.doc
Word版可编辑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总结学案(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掌握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关注我国的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搜集有关资料,能正确地表述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调查和分析当地的区域自然环境,找出其优势、特色和功能,能阐述当地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
3.通过收看电视节目或运用电子地图查询地形、河流、交通线路、旅游景点、各地日出时间等信息;激发学习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道德观、发展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4.在网上搜集有关“3S”技术的资料和查看电子地图,进一步了解“3S”技术的应用,开阔视野,增强对“3S”技术的直观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专题点一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地球表面可划分许多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1.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比较方法2.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方法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包括以下两个大的方面:(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2)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活动、交通运输状况等因素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总结在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具体影响下形成的区域人类活动的特点。
【专题练习1】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回答(1)~(3)题。
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2。
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3.运用图文资料,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4.运用案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础知识梳理]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差异性:区域之间具有地理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其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4)可变性: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差异错误!2.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word精品学案2
山西省长治市第八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一、学习目标: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预习导学】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合作探究及活动题解析】:P70活动题【课堂教学巩固】1、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广东省南部B 地形崎岖,热量丰富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有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矿产资源丰富C地理区位优越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此回答5-6题。
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 涌现出大量卫星城6、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探究拓展】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4.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
高中地理第04章区域经济发展4.1区域农业发展(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04章区域经济发展4.1 区域农业发展(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04章区域经济发展4.1 区域农业发展(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04章区域经济发展4.1 区域农业发展(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4。
1 区域农业发展(1)【学习目标】1。
说出我国东北地区的范围,以及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2。
分析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重点】东北农业布局特点.【难点】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
【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①气候②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4)社会经济条件①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②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③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二、深入学习1.东北地区大米品质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大米生长期长;②夏季白昼长,日照充足;③昼夜温差大;④冬季气温低;害虫不能越冬,作物病虫害少。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三、迁移应用读“2015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1)~(3)题.(1)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减少 B.水热条件变差 C.高铁运输便利 D.生产成本提高(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3)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答案(1)D (2)A (3)B四、探究未知你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请写在下面,至少一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
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4、能够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核心研习】【活动探究一】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1、了解东北的基本概况:在图中添注主要的地形区(三山、三平原、丘陵等)指认东北主要河流?以此形容一下东北的基本概况: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的多样决定其生产部门的多样性。
2、东北主要范围:(行政区)、、、3、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生产基地的条件:(1)东北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大部分属于气候,同季,基本满足一年一熟需求。
不利:农作物易受的影响。
(2)地形:东北地区包括、、三类地形区,从而为农业经营提供了条件。
土壤:土、土广布,土层,含量高。
(3)东北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我国重要的,(工业提供设备、等,又从农业获取原料。
)发达,拉动本区的外向型经济。
开发晚、低。
(机械化水平、良好的生态和资源决定其可发展、农业。
)【读图理解二】通过阅读气温、降水、地形等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
【阅读理解三】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的建设1、比较三个农业生产区域的主要分布区,主要农产品和特色: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种植、、、。
林业特产区:主要分布和、主要树种、、、长白山的主要特产、药材,畜牧业区:主要分布高原、平原西部及林间草地。
是重要的羊、牛、马生产基地。
2、其中--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特点:、、商品率。
图片解读对照课本P65的图片及P63耕作农业区的说明——说说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区。
小麦、玉米、水稻。
【活动探究四】能够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考纲要求】第一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3、以某一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调查家乡一片荒废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的原因。
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5、收看相关电视节目如《探索》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6、用电子地图(网络)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
【知识导读】专题点一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地球表面可划分许多区域,不同区域之间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社会(人口、城市、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教师点拨】1、区域与区域差异: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量度的实体,包含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许多要素。
而区域差异是指两个地区或者多个地区之间的差别,研究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和人文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生长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为此,可把≥10℃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一般的,纬度越高,生长期越短。
不同于作物的生长周期。
3、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自然带等。
案例分析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理环境差地理位置30°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部,长江入海口43°N~48°N,地处东北地区中部地理一轮学案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编辑:管恩友1.自然环境要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4区域经济联系》word精品学案1
山西省长治市第八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1.4区域经济联系1一、学习目标:1、知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2、知道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3、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4、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5、知道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显著例子------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记忆南水北调的具体措施、线路、作用及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2、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三、学习难点: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前预习导学】区域经济合作概念: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也是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背景:战略的实施。
2、举措:(1)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发展较快,东、西部地区增多。
(3)联系密切。
东、西部实现相互发展,实现3、意义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一、二、资源跨区域调配背景: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供需不平衡。
意义:能源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线路东线中线西线起点扬州、雅砻江和终点、、威北京、海基本需开凿,基本自流线路特点利用,黄河以北可自流调水原因水资源___多___少、___多___少,北方生产、生活耗水量大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_________后顺地势________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____高____低,水可自行流向______________复杂,工程巨大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好,有__________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_________水库可利用差意义缓解北方水资源紧张状况,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西部大开发【合作交流深究及活动题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调出区:大规模调水,减轻洪涝灾害;调入区:有利于地下水回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发展阶段》word精品学案
山西省长治市第八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1.2区域发展阶段一、学习目标: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以及人为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
二、学习重点1、区域的开发方式。
2、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
三、学习难点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预习导学】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准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民收入、比重等。
2、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如指数(、教育程度和)。
二、区域发展阶段生产总【合作交流深究及活动题解析】1、完成活动题12、完成活动题23、完成活动题3【课内训练巩固】1.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2.为实现区域的持续发展,我们在制定区域的发展战略时,应该( )①既要考虑区域的资源优势,也要考虑限制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②注重区域的情况,不必考虑其他区域的情况③注重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可忽视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应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制定出不同的发展战略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
回答4~5题。
4.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 )①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②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③经济发展的需要④解决上海市城市问题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1997年)为第一产业占0.8%,第二产业占62.1%,第三产业占37.1%,这说明( )A.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很不发达B.浦东新区的农业非常落后C.工业是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D.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探究拓展】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册学案(word版,54页)
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能举出实例,比较说明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学会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自学探究】一、什么是区域: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它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和边界。
3、不同区域由于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等也存在差异。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的;松嫩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
3、长江三角洲是气候,松嫩平原是气候;长江三角洲以土为主,而松嫩平原以土为主。
4、长江三角洲是耕作业,松嫩平原是;长三角是性工业基地,而松嫩平原是基地。
三、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土壤使人们的开垦困难,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农业。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和生产基地。
3、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城市,人均耕地,生产规模,商品率,农业生产在全国中的地位下降。
【能力提升】分析区域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一章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编号:02 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自主学习:一、概论[导读]阅读课本P6第一、二、三段内容,探究完成:1、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和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區域經濟發展章末整合學案(人教版必修3)[學習目標] 1.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農業生產的條件、佈局特點和存在問題,瞭解農業持續發展的方向與途徑。
2.以某經濟發達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瞭解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有利條件不利條件自然條件氣候大部分地區屬中低緯度,光照條件優越,且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雨熱同期,利於農作物成熟及產量提高大風、寒潮、暴雨、冰雹、旱澇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受季風影響強烈,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水資源總量大,江河年徑流量居世界第6位,地下水資源豐富空間分佈不平衡,南方有餘,北方不足,徑流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土地土地資源總量豐富,類型多樣,農業用地絕對數量較大山地多,乾旱地區廣,耕地、林地所占面積比例小土壤農墾歷史悠久,土壤肥沃,耕地品質好可耕地後備資源不足,主要分佈在黑、新,墾殖費用較高生物種類繁多,有利於農作物或牲畜品種的優化、改良,有利於產量和品質的提高有些動植物缺乏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社會經濟條件政策措施全力保障和推動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生產力、農民生產積極性由於認識水準的限制,農業產業政策的制定、貫徹、實施尚有不足之處勞動力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利於精耕細作,提高單產農村勞動力素質低,不利於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提高,人口多,人均土地、水資源相對數量少市場市場需求量大,推動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受經濟條件限制,動物性食品的消費偏低農業資源的利用大部分地區能夠因地制宜,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合理利用自然,發展生產農業生態環境受到的壓力過大,許多地方形成了農業生態的惡性循環,人均佔有資源量少【專題練習1】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桑蠶的適養溫度為20~30℃,生長週期約1個月。
桑蠶的飼養需要投入的勞動量較大。
我國桑樹分佈廣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蠶絲生產及其產品出口國,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傳統的桑蠶絲主產區。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学案(第一节)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学案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展示】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高考预测】1.以不同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以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着重考查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知识梳理】复习教材,完成市编一轮复习资料第158—159页上【知识梳理】部分的填空。
核心考点一区域的内涵和特点1.区域的内涵区域是地理学一个基本概念,其内涵有:(1)区域的划分体现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即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主观性)划分出来的。
(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
(4)区域的排他性,即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表现。
2.区域的特点(1)层次性。
即区域是有等级的,如:(2)差异性。
指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区域间差异性也就越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区域本身越简单,区域内同一性越大,区域间差异越小。
(3)整体性。
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变性。
首先是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虽然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其次是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标准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
思维拓展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1)与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图2)核心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地理环境差异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差异(2)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思维拓展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参见市编一轮复习资料第160页考点精析)核心考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 主要的粮食产地、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① 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可以精耕细作 工业社会 全国“粮仓”和全国棉花生产基地地位下降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思维拓展概念形成资源状况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区域早期发育阶段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基本协调成长阶段 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已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本地区资源的耗竭矛盾加剧2【典例精析】例1 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 、b 、c 、d 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__;共同的不利之处是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导学案1.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细化】1、了解区域的含义2、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3、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尝试提出该区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的预习】2010年8月26日、N 两河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M 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 .M 河水位季节变化小C .N 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D .N 河水量丰富5.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B .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C .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D .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100轮台塔里木河8441河流、湖泊等高线/m 沙漠图3422022021006.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2021年百校联盟模拟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
据此完成7-8题。
7.比较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③B地区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④B阿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8.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全年热量丰富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水源充足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二、综合题9.美国和分别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家。
比较图中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1 比较两地自然环境主要特征的异同点:2比较两地区域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西部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我的预习】1、(1)B (2)C【课堂学习】活动二、1、东部季风区长江 43-48°高温多雨季风较少水稻水田少黑土旱地大石油水稻棉花春小麦两熟至三畜牧综合性农业石油重化工业商业贸易3、改造自然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阻碍农业的发展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工具改进,技术改良,船只广泛使用,劳动力丰富水系成了天然水道,多水而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成为粮、棉、桑蚕的重要生产基地人口、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网稠密、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全国粮仓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下降【我的构建】答案:1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河流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word精品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明白衡量区域进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
业产值的比重以及人为进展指数那个综合性指标。
2、明白区域空间进展演化的差不多规律。
二、学习重点
1、区域的开发方式。
2、区域的进展演化规律。
三、学习难点
区域进展的不同时期
【预习导学】
一、衡量区域进展水平的标准
1、衡量区域进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民收入、比重
等。
2、衡量区域进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如指数(、教育程度
和)。
二、区域进展时期
进展时期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时期工业化时期高效益的综合进展时期
经济进展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
表现出明显的
态势
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
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
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
制造业为主
产业比重速度上升,
产业加速进展
第三产业进展超过第二产业,
以密集型和
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底,对外贸易规模,表
现出自给自足特点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
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而交通运输建设显著现代化、
网络逐步完善
都市化水平,缺乏大型中心都
市进展速度高于
进展速度
水平,区域内部差异
进展状况低水平的状态的加速进展状态的均衡状态
【合作交流深究及活动题解析】
1、完成活动题1
2、完成活动题2
3、完成活动题3
【课内训练巩固】
1.下列有关区域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的总体进展水平
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稳一不平稳一平稳……的总体进展趋势
C.在工业化时期,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在高效益的综合进展时期,整个区域处于不平稳的加速进展状态
2.为实现区域的连续进展,我们在制定区域的进展战略时,应该( )
①既要考虑区域的资源优势,也要考虑限制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②注重区域的情形,不必考虑其他区域的情形③注重短期利益,长期利益可忽视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应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区域进展时期制定出不同的进展战略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都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
回答4~5题。
4.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进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 )
①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②都市规模扩大的需要③经济进展的需要④解决上海市都市问题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1997年)为第一产业占0.8%,第二产业占62.1%,第三产业占37.1%,这说明( )
A.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专门不发达
B.浦东新区的农业专门落后
C.工业是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要紧支柱
D.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专门不合理
【探究拓展】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都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
读图表回答:
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8 47.6 50.6
(1)上海的社会经济进展正朝着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前进。
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估量将达到7 500美元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依照“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表中数据,图l一2—1中正确表示2000年产业构成的是点(填写字母),随着上海经济迅速进展,估量今后变动的趋势是向点 (填写字母)的方向进展。
(2)E海将成为黄浦江水景衬托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中心区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项目向周边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工业园区集中(见图1—2—2),该产业布局优点
(任选2点)。
为了使黄浦江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水景岸线,成为21世纪展现都市形象的新亮点,从吴淞口至徐浦大桥沿江长约85千米的两岸将进行综合开发,黄浦江与两岸的功能从生产型转换为综合服务型。
依照功能转换的要求,你认为将有哪几类用地被置换?
图1—2—1 图1—2—2
(3)上海将建成为国家园林都市,实现“天蓝、水清、地绿、住佳”的目标。
列举两到三例近年来新建和在建的都市公共绿地或绿化带、林带,说明它们的环境功能(2点) 并试分析都市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来源,并选择大气、水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中的一类提出防治建议。
污染源:
防治建议:
(4)都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都市化以为重要标志,但当都市的进展与不相适应时,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上海人民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坚持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和谐的的道路,将为推动全球都市化的进程作出奉献。
八、知识结构(自主补)常用标准
衡量区域进展水平的标准
综合标准
区域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时期
进展
时期
区域进展时期工业化时期
高效益的综合进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