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一)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一)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引言
•为了提高公民的税收素养,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税收基础课程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税收基础课程标准的必要性以及其内容和目标。
必要性
•了解税收基础知识对个人和企业都至关重要。
税收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全面掌握税收相关知识将有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纳税义务。
•税收基础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公众的税收意识和责任感,减少税收违法行为,为税收征管提供有效支持。
内容和目标
1.税收制度概述
–介绍税收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则,让学员全面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
2.个人所得税
–解析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税率和优惠政策,使学员了解个税的计算和申报程序。
3.企业所得税
–探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税收调整和税务筹划,帮助企业合法减税和避税。
4.增值税
–解释增值税的征收原则和计算方法,介绍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报销流程。
5.其他税种
–概述其他常见税种如消费税、关税等,让学员对不同税种有初步认识。
6.税收合规
–强调税收合规的重要性,介绍税务稽查工作原理和应对税务稽查的基本技巧。
7.税收国际化
–探讨税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介绍税收协定与双重征税避免。
结论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公民的税收素养,从而推动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课程,个人和企
业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合法避税,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税收基础课程设计
税收基础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针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旨在通过讲授税收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纳税义务与纳税责任、税收优惠政策等,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税收基础。
2. 课程概述2.1 课程名称本课程名称为“税收基础”。
2.2 授课方式采用面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授课方式。
2.3 授课时间本课程总共需16学时,具体授课时间建议安排在一个学期内,每周授课2学时。
2.4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2.4.1 税收基础知识•税收概述•税制概述•纳税义务与纳税责任2.4.2 税收征管•税收征收管理机构与职能•纳税人资格认定•税务检查2.4.3 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概述•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与条件•国际税收协定2.4.4 税务实务•税务申报流程•税款缴纳与退税•税务筹划案例分析3. 授课方式与时间安排本课程授课方式应当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又注重实际案例的引入,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和分析实际税务案例,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具体时间安排可参考下表:授课内容讲授时间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讲授时间授课方式税收概述2学时讲授、讨论税制概述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纳税义务与纳税责任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税收征收管理机构与职能2学时讲授、讨论纳税人资格认定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税务检查2学时讲授、讨论税收优惠政策概述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与条件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国际税收协定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税务申报流程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税款缴纳与退税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税务筹划案例分析2学时讲授、案例分析4. 考核方式为切实考核学生对于税收知识的掌握情况,建议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小组讨论、个人答辩等,尽可能多样化评估学生的优缺点,具体考核方式可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参考书目•税务总局编. “税收基础知识”(2018).•王彬. “税与经济”(2019).•顾宏桢. “税收学”(2018).•陆宗舆. “税法概论”(2019).6. 总结本课程是税收方面的基础课程,将涉及到税收的方方面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税收基础和实务,形成完整的税收知识系统。
学科教学计划税收基础
学科教学计划税收基础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税收基础》学科教学计划一、学期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掌握税收的概念,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了解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掌握税收制度的概念、税制的构成要素、税收的分类,了解税收负担和税制建立的原则。
掌握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的概念和具体征收细则。
掌握所得、收益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具体征收细则。
理解资源税、财产和行为税的概念。
理解我国现行税收体制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2、能力培养目标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的计算。
会进行税务登记、申报和缴纳税款。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和科学分析认识事物的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使学生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税收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内容为:税收概述,税收制度,流转税制,所得、收益税制和资源税制、财产税制、行为税制等。
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税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二、本学期教学过程学习方法(1)在学习中要积极改进学习方法,既要通过知识点的突破来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又要从通过税务案例来突出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加强理解。
(2)税收基础课程实践性和规范性较强,学习过程中必须结合国家有关税收、会计法规制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加深对税收的了解,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要多多阅读财经报刊、经常收看财经新闻和财经专题节目,利用Internet,在网上选择有代表性案例,开阔视野。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基本理论,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成果概述:
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必须取得以下成果:
1. 了解税收的基本理论
2. 熟悉中国现行税收制度
3. 掌握流转税制、所得收益税制
二、教学内容:
1 税收概述
税收的概念
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社会主义现行税制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
我国的税制改革
3 流转税制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4 所得收益税制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
三、成果与评估标准:
四、学习指南
1.提交的证据;
证据可以用课业、作业、填写发票对特殊企业的调查活动案例分析的形式提交。
学生需要提供证据,用来证明他们已经懂得如何运用税收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这门课程能为培养实践能力提供一定的机会,例如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自学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这门课程还与《经济法》、《数学》、《国际贸易》课程有联系。
3.教学设施:
因特网与多媒体。
4.教学方法:
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操作性都很强,所以建议教师尽可能多使用各种教学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安排一些课业,进行案例分析,计算实际税费等。
5.参考书
《中国税务》。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附件4:《税收基础》课程标准(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
《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
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额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43108课程学分:4学分课程学时:72 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践课0学时)开设学期数:1学期适用专业:会计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本课程除了介绍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之外,还涉及了国际税制的发展情况。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系统,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置以企业所纳税种为主线,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税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本课程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进行企业税务筹划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税务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实际运用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税收基础的若干知识和技巧,能对各税种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投资,筹资,成本,费用等的分摊过程中的税务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
本课程最终的表现形式是形成一个综合的,切合实际的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进行税务计算的案例结果。
本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实战训练等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深化。
培养具有税务办理能力和相关技巧,并能对企业的实际业务做出合理的税务筹划的人才。
2.具体目标(1)知识1)了解税收基础概念及原理,熟悉相关税种;2)掌握税制及税种的计算;3)掌握流转税制、所得税制、资源税制等相关税种税制。
(2)能力1)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2)资料检索能力;3)培养熟练税务筹划的分析能力和相关技巧,能对企业的实际业务做出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
税收基础第五版教学大纲
税收基础第五版教学大纲税收基础第五版教学大纲税收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税收基础是学习和理解税收的基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和税收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基础第五版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税收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税收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通过对税收的概念和分类进行深入剖析,学生可以了解税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通过对税收功能的探讨,学生可以认识到税收对于国家财政收入、资源配置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税收法律法规本部分主要介绍税收法律法规的体系和基本原则。
学生将学习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层级结构和内容框架,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同时,学生将深入探讨税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便利原则和效率原则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税收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
第三部分:税收主体与纳税人本部分主要介绍税收主体和纳税人的概念和分类。
学生将了解税收主体的种类和职责,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等。
同时,学生将学习纳税人的分类和权利义务,了解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和纳税义务履行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税收征收与征收方式本部分主要介绍税收的征收程序和征收方式。
学生将了解税收征收的程序,包括税收征收的主体、对象和依据等。
同时,学生将学习税收的征收方式,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了解不同征收方式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部分:税收管理与税收合规本部分主要介绍税收管理和税收合规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税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信息化管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等。
同时,学生将了解税收合规的意义和要求,培养学生的纳税合规意识和税收道德观念。
第六部分:税收政策与税收改革本部分主要介绍税收政策和税收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了解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影响。
同时,学生将深入探讨税收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包括税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等,培养学生的税收改革思维和创新能力。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税收基础的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目标:需要了解企业涉税业务的基本程序,理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费的基本要素。
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增值税应纳税款、填写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能正确计算消费税应纳税款、填写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能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填写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能正确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款、填写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能正确计算其他税费应纳税款、填写申报表并进行纳税申报。
职业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系统整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系统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支柱。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同学校课程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税收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税收基础课程代码:0144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税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可能改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格局。
因此,社会各行各业中无论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是制定或执行经济政策法规的政府管理人员,都越来越重视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的学习,都要熟悉、掌握税收理论、政策和法规。
税收知识课程在财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税收基础知识是一门有关税收理论、制度和管理的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
本课程作为经管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税收思想思考经济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国家税收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税种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涉税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
本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选讲解相关的税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处理涉税实务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关系《税收基础知识》在《西方经济学》、《会计学》之后开设,在基本掌握经济学原理、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同时,了解国家税收的基本知识体系,掌握我国各主要税种的实务操作能力。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税收内涵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税收本质与形式特征,结合社会经济现象分析税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税收涵义与发展历史(次重点)识记:税收涵义理解:税收发展历史(二)税收的形式特征(重点)识记:税收本质理解:税收的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三)税收的作用(一般)第二章税收原则定法度,宏观调控谋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税收职能作用,梳理税收政策制定与运用的基本规律。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适用)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系别:经济管理学部执笔人:苏颖宏二○○九年十二月一、课程概况课程类型: B类课(理论+实践)计划学时: 32学时(16+16)适用专业:高职三年制国贸专业与其他课程关系:是后续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报关实务》等课程的先导课程。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税收基础》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延展课。
通过税收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种税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目标:了解税收的起源于发展,掌握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熟悉税收的分类,理解税收的职能与作用以及税法建立的原则。
教学重点:税收职能与作用教学难点:税收三要素第二章增值税教学目标:了解增值税的概念、类型、特点和作用;掌握增值税的征收制度教学重点: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应纳税额计算的各项规定教学难点:增值税出口退税第三章营业税教学目标:了解营业税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营业税的增收制度和征收管理教学重点:营业税的计算第四章消费税教学目标:了解消费税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营业税的增收制度和征收管理教学重点:进口应税消费品计算消费税第五章企业所得税教学目标: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理解现行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征收制度教学重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教学难点:准予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不得扣除的项目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教学目标:理解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掌握征税对象的确认,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款的缴纳与征收教学重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教学难点:应纳税额的确定第七章关税及资源税教学目标:了解关税的种类、作用和特点,理解关境与国境的管理,掌握关税的征收制度、计算和征收管理;了解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的概念;熟悉资源税的征收制度及计算教学重点:关税税的计算,资源税计税依据的确定教学难点:完税价格的确定第八章其他税收教学目标:了解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征收制度及计算教学重点: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算教学难点:印花税、契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是《税收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970213461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税收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税收基础[适用专业]会计专业(企业会计、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方向)1. 前言1. 1课程性质税收基础是一门有关税收理论、制度和管理的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
是各类学校财政、税收、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等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必选课程。
本课程服务于企业会计工作要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以该专业相关的其他主干课程为基础。
1.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深入企业进行全面了解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对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本课程要掌握的税款计算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平衡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设计情景模拟、实训等训练活动,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税款计算的操作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税收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种税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流转税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所得、收益税制中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财产税制中契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资源税制中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行为税中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
4.实施建议4. 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税款计算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税款计算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税收基础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也可以用于财政、税收、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等财经类专业学生或从业人员了解税收知识,学习税收操作技能。
课程规定90课内学时,5学分,一学期授完。
二、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税收基础课程分为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两部分。
第一章税收概论汇总了税收定义、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至第十章分别论述税收制度的具体问题。
在税收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应系统讲授税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实践出发,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税收制度的教学中应重点讲授税收制度中的征收管理、计税方法等实际税收业务问题,注重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实际案例阐明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精神和实质,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税款、申报缴纳等税收实务操作。
税收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又可以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在学习税收基础课程之前应当具有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资源税收基础课程包括文字教材(教科书)、录像教材、随书光盘、网上辅导等。
(一)教学包教学包包括文字教材和随文字教材同时发行的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和两盘综合讲授的VCD。
文字教材《税收基础》为合一型,由杨秀琴老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是学习的主要媒体。
它既包括主要教学内容,又包括学习指导部分。
文字教材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编写,力求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每章之前有内容提要、学习要求;每章之后有基本概念、思考题、练习题等。
课程学习指南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详细的计划。
课程形成性考核册是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的考核,因为所占比例较高,应该督促和帮助学生按时完成。
2024版《税收基础》教案
04 纳税申报与征收管理实务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纳税申报流程 登记纳税人信息
核定税种、税目和税率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领取纳税申报表 填写纳税申报表
提交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缴纳税款 纳税申报要求
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流程和要求
纳税人应如实填写纳 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06
实务操作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概述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的概念
指纳税人将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合并后按年计算全年最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再减除纳税年度已预缴的税款后,计算应退或者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补税
的过程。
汇算的内容
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综合所得的全年收入额,减去全 年的费用和扣除,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计算全年应纳个人所 得税,再减去年度内已经预缴的税款,向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并结清应退或应补
发票管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01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 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 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 用情况。
02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 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 理发票和发票领购簿的变更、缴销 手续。
05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操作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概述
课税对象
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 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 据。
税目
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反映具 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01
02
税收基础教学设计
税收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熟悉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了解税收的各种形式;3.掌握税收的征收和计算方式;4.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5.了解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和政策。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税收的种类和形式;3.税收的征收和计算方式;4.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5.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和政策。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3.课外研究。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讲师将介绍税收的概念、重要性和相关背景,以便让学生能够对整个课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步:讲授基础知识讲师将讲解税收的定义、种类、形式、征收和计算方式以及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等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和理解。
第三步:案例分析讲师将选取一些经典的税收案例,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以及税收征收和计算方式等内容,更加深入地掌握税收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四步:课外研究讲师将布置课外任务,要求学生自学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和政策,并写出一份短报告。
通过课外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国际税收形势,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第五步:总结讲师将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并总结学生在本次学习中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以下方面进行:1.知识掌握情况;2.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与其他学生合作情况;4.课外研究报告质量。
六、教学时长本课程教学时长为3学时,每学时为45分钟。
七、教学材料和设备需求本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设备需求如下:1.幻灯片或黑板;2.教学手册或课件;3.案例材料;4.课外研究指导书。
八、教学参考书目1.《税收学》,姚中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2.《用好税收政策促进产业升级》,李金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8年;3.《世界税收体系和政策》,韩鹏,中国税务出版社,2017年。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商品经营专业课程标准税收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税收基础[适用专业]商品经营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税收基础是一门有关税收理论、制度和管理的业务课程,与经济生活关系密切。
是各类学校财政、税收、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等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必选课程。
本课程服务于企业会计工作要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以该专业相关的其他主干课程为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深入企业进行全面了解税收制度的基础上,对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本课程要掌握的税款计算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按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平衡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设计情景模拟、实训等训练活动,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税款计算的操作能力。
2.课程目标通过税收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税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各种税的征税规定、计税方法和申报纳税方法;明确纳税人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应当享有的法定权利以及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遵守执行国家税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财经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流转税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所得、收益税制中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财产税制中契税、车辆购置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资源税制中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行为税中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的征收管理。
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以税款计算各项任务为主线,结合职业证书考核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即在注重税款计算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把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
《税收基础》课程标准学时数:64学时________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______ 适用专业:会计事务________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税收基础》课程是会计事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与会计∙、审计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只有懂了税法,才能进行相关的会计、审计操作,因此,该课程是本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我国现行的税种有整体的把握,熟练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申报等重要内容,理解各税种的构成要素,对农业税有所了解。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税收的基础知识(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税收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1 第二节: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1 第三节:税收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1 第四节:税收分类与税法体系 (1 (二)基本要求:根据税收的特征,区分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了解税收的职能,明确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确理解税收制度的含义,明确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熟记各个税种的具体分类形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税收的特征,区分其他财政收入形式;掌握税收的作用;熟练掌握税制构成要素内容。
第二章增值税(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增值税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增值税的计算 第三节:增值税的纳税申报第四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与管理(二)基本要求:熟记增值税的概念,正确理解增值税的特点;准确把握增值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和税率;掌握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正确计算增值税的应纳税额;正确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J∕∖7∖7∖√甘⅛付学学学学(12学时)∖7∖⅜7∖)/XJ时时时时学学学学4611/Ix/(N/(∖Zrk-(三)教学重点、难点:准确把握增值税征收范围入税率;准确分清可抵扣进项税额及不可抵扣进项税额;熟练掌握增值税的计算。
第三章消费税(10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消费税的基本内容第二节:消费税的计算第三节:消费税的纳税申报(二)基本要求:(2学时)(6学时)(2学时)熟悉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掌握消费税的税目及税率;掌握消费税的计算。
税收基础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
税收基础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一、税收基础教学内容。
1. 税收的概念和本质。
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要给钱一样,国家为了维持运转,给大家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像修马路、建学校、派警察保护我们安全等,也得有收入来源,这个来源就是税收啦。
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可以把国家想象成一个超级大管家,税收就是大家交给管家用来管理这个大家庭的钱。
技能要求:能够用简单的生活例子来解释税收的概念,让别人一听就懂。
比如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能说“你看,咱们走的这条平坦的马路,就是靠税收修起来的”。
2.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讲一讲税收是怎么来的。
从古代开始,比如在部落时期,可能大家就会拿出一部分收获物来共同用于部落的事务,这就有点税收的雏形了。
随着国家的产生,税收就越来越规范了。
像古代的田赋,农民种了地就得给国家交一部分粮食。
然后再说说现代税收和古代税收有啥不同,现代税收种类更多,更公平合理,征收方式也更科学。
技能要求:能简单地讲述税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并且可以对比古今税收的差异。
要是有人问“古代税收和现在一样吗?”得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像“古代税收主要是实物,现在大多是钱;而且古代税收种类少,主要针对土地和人口,现在可就丰富多了”。
3. 税收的职能和作用。
税收的职能就像它的本领一样。
首先是财政职能,这是最基本的,就是为国家赚钱嘛。
然后是经济职能,税收可以调节经济。
比如说,对一些高污染的企业多征税,让它们成本变高,这样就会促使它们改进技术或者减少生产,对环保企业少征税或者有税收优惠,鼓励它们发展。
还有社会职能,通过税收来调节贫富差距,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或者给予补贴。
技能要求:要能清楚地说出每个职能的含义和表现。
要是和别人讨论环保问题,就能提到“税收在环保方面就有调节作用,对污染企业征税多了,他们就不敢乱排污了”。
4. 税收的原则。
这里有公平原则,就是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交税,收入高的多交,收入低的少交,就像搭伙吃饭,吃得多的人就该多出点钱。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税收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一、课程概况税收基础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也可以用于财政、税收、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等财经类专业学生或从业人员了解税收知识,学习税收操作技能。
课程规定90课内学时,5学分,一学期授完。
二、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税收基础课程分为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两部分。
第一章税收概论汇总了税收定义、税收制度和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章至第十章分别论述税收制度的具体问题。
在税收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应系统讲授税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实践出发,提出和分析理论问题,培育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税收制度的教学中应重点讲授税收制度中的征收管理、计税方法等实际税收业务问题,注重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实际案例阐明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精神和实质,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税款、申报缴纳等税收实务操作。
税收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对理论联系实际要求较高,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具体内容可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应用又可以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在学习税收基础课程之前应当具有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资源税收基础课程包括文字教材(教科书)、录像教材、随书光盘、网上辅导等。
(一)教学包教学包包括文字教材和随文字教材同时发行的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和两盘综合讲授的VCD。
文字教材《税收基础》为合一型,由杨秀琴老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是学习的主要媒体。
它既包括主要教学内容,又包括学习指导部分。
文字教材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编写,力求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每章之前有内容提要、学习要求;每章之后有基本概念、思考题、练习题等。
课程学习指南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详细的计划。
课程形成性考核册是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的考核,因为所占比例较高,应该督促和帮助学生按时完成。
税收基础教案范文
税收基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税收的分类;3.了解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4.了解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税收的定义和作用;2.税收的分类;3.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4.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以“你认为什么是税收?为什么需要税收?”为题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出本课的主题。
Step 2:讲解税收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税收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税收是国家依法强制收取的一种财政资源,用以满足公共支出和调节经济的需要。
Step 3: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税收(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将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并以示意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然后逐一讲解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Step 4:讲解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向学生介绍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便利原则。
引导学生理解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应当公平、高效和便利。
Step 5:探讨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组的研究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总结各种不同税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利弊。
Step 6: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
四、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白板和白板笔;3.学生讨论小组。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谈谈自己对税收的认识和对税收制度的看法;2.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讯,了解不同国家的税收制度,并写一份300字左右的报告。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讨论的参与情况;2.考察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评价学生完成的作文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4:课程标准编写体例《税收基础》课程标准(供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功能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税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总体配套改革的重点之一,税收法制制度已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
《税收基础》正是为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国税收制度的需要而开设的。
《税收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知识税收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税收知识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税收在专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
它以基础会计为前导课程 ,以金融学基础为后导 , 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熟悉各税种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具备相应的业务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业和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各类事业、行政单位的税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税制各要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掌握中国税制实务中各税种的基本法律内容、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了解税收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善于沟通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税制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征税范围。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金额的计算方法。
(4)熟悉税务会计处理中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账簿的登记方法。
(5)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技能目标(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网上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3、素质目标(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
(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主要内容序项目任务教学目标知识内容及要求号1、税收的概念;1走进税收税收基本理论2、税收的基本特征;3、税收的职能;4、税收制度。
1、掌握增值税的基本实务;2流转税制流转税种的基本知2、掌握消费税的基本实务;识3、掌握营业税的基本实务;4、掌握关税的基本实务。
3所得税制所得税种的基本知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实务;识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实务。
1、掌握资源税的基本实务;4资源税制资源税种的基本知2、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实务;识3、掌握耕地占用税的基本实务;4、掌握土地增值税的基本实务。
财产税种的基本知1、掌握房产税的基本实务;5财产税制2、掌握车船税的基本实务;识3、掌握契税的基本实务。
行为税种的基本知1、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基本实务;6行为税制2、掌握印花税的基本实务;识3、掌握车辆购置税的基本实务。
1、税收管理概述;7税收管理税收征收管理2、税收征收管理制度;3、税务代理制度;4、税收法律责任和税收诉讼。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案例教学法、主题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课堂授课教学针对多媒体课件条理分明、信息量大、学生相对容易接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信息量,能大大提高上课效率及后续课程内容的自学等特点,应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满足基础理论教学的需要。
2、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得出某些结论或获取处理问题正确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掌握和理解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归纳出理论知识的脉络,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案例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现实税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税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
3、主题讨论法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税收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密切联系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国家宏观调控问题等,引导学生去学习、研究这些问题等等。
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会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大胆发言。
此过程中一定注意教师的身份,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者。
通过主题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条件选用教材:《税收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教材符合职业技能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教学的要求,重点突出,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篇幅适中,实例新颖,文字简明,可读性强,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并处理好基本内容和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一、师资队伍建设担任本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宜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职称,必须具有丰富的财税知识、具有一定的财税实践工作经验或财税相关实践工作经验,能结合财税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授课;同时应具备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等,以利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
二、教学研究涉及的领域、教研活动近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1、理论联系实际。
主要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更深刻地了解税收基本原理,学会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老师通过搜集税收实践中的相关资料,向同学们介绍税收领域的典型案例,并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
2、税收模拟。
开展实验教学,增加学生感性知识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对业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模拟实验室设备,进行计算机模拟教学,包括税收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组织学生到实际部门见习各类纳税申报软件的运行使用情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与掌握有关制度规定和业务方法。
3、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为主,配合使用黑板板书。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在配以案例、习题等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
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及其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税收基础》的学习与理解。
5、采用过程与模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
6、社会实践。
除了在全程教学计划中有专门的实习安排外,还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专题社会调研和税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到税务机关进行专业实践。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一、课程教学框架设计与学时安排《税收基础》课程在五年一贯制金融理论与实务专业第5、 6 学期开出,总课时为 170 学时,其中理论 140 学时,实践 30 学时。
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学时序号项目名称理论实践教学实验合计时数课时知识模块一税收基本理论66流转税制521466所得税制401050知识模块二资源税制12214财产税制12214行为税制12214知识模块三税收管理66合计14030170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及要点知识模块一税收基本理论目标任务:1、掌握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税收的法律体系,掌握我国税制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我国现行税制体系。
2、了解税收的职能作用,重点掌握税制构成要素等基本理论知识,为税制的学习打下基础。
要点:1、税收的概念。
2、税收的基本特征。
3、税收的职能。
4、税收制度。
知识模块二中国现行税制细目一流转税制目标任务:1、掌握增值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消费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营业税的基本实务。
4、掌握关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视同销售货物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税率、销项税和进项税的规定;减免税规定;应纳税额和出口退税额的计算。
2、消费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
3、营业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
4、关税的概念、课税对象、税率和计税依据。
细目二所得税制目标任务: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及其账务处理。
2、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细目三资源税制目标任务:1、掌握资源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耕地占用税的基本实务。
4、掌握土地增值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1、资源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2、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3、耕地占用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4、土地增值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细目四财产税制目标任务:1、掌握房产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车船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契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1、房产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2、车船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3、契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细目五行为税制目标任务:1、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基本实务。
2、掌握印花税的基本实务。
3、掌握车辆购置税的基本实务。
要点:1、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2、印花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3、车辆购置税的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和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知识模块三税收管理目标任务:1、掌握税务登记的对象、时间、内容和方法。
2、了解账簿、凭证实行统一管理的基本要求与做法。
3、了解纳税申报的对象和内容。
4、了解中国税务代理的基本规定。
要点:1、税收管理概述;2、税收征收管理制度;3、税务代理制度;4、税收法律责任和税收诉讼。
三、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1、教学内容组织方式(1)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
(2)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
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
(3)符合职业技能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
使教学内容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
尽量形成综合化或模块化教学内容结构,具有层次性。
(4)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