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一(单项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单项选择题
一、单选
1《诗经》的“二南”中应有的作品西周末至东周时。
2《诗经》中“二南”产生的域是以陕西为中线而分之。二南北界黄河,由北向南伸展,直至楚汉
3《诗经》中的“王风”都是东周以后的作品。4《诗经》中的“郑风”都是春秋时期的作品。5《诗经》的十五国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的是魏风。
6《诗经》中的《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
7《诗经》中的《鲁颂》都是春秋时期伯作品。8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产生于商代。
9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宋国。
10中国古代第一部自觉运用文字音韵学理论对《诗经》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段玉裁《诗经小学》。
11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是陈焕《诗毛氏传疏》。
12能够打破今、古文家法之争,亦无汉、宋门户之见,从音韵、训诂入手,独见功力的清代《诗经》研究之作是马瑞辰《毛诗传通释》。
13清代今文《诗经》研究中体例严谨周详、利用前人成果丰富赅博、以搜辑完备而著称的集大成之作是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14清代《诗经》音韵研究中最为完善的著作是江有诰《诗经韵读》。
15清代《诗经》研究中以辨名物训诂、考订山川器服制度为主的研究著作是王夫之《诗经稗疏》。
16重在《诗》的应用的赋诗言志时期是春秋时期
17著书引《诗》时期为战国时期。
18两汉《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者是郑玄。
19两汉时期,为《诗经》研究开拓了经学研究广阔天地的原因是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20两汉时期,推动《诗经》研究,形成《诗经》第一个高潮的原因是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21成为汉学《诗经》的里程碑式,代表隋唐五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水平的是作品是孔颖达的《毛诗正义》。
22代表宋学《诗经》最高研究水平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朱熹《诗集传》。
23开启《诗经》音韵学至先秦古音研究的是陈
第《毛选古音考》。
24从纯文角度欣赏评论
《诗经》、开拓文学研究
新天地的清人戴君恩
《读风臆评》。
25二十世纪前期开始以
马列主义观点研究《诗
经》的学者是郭沫若.
26二十世纪第一位为
《诗经》作今译的学者
是郭沫若。
27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
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
集》,全书搜集论文19
篇,河南大学的作者占
了6位。
28中国《诗经》研究会
成立于1993年。
29最早将《诗经》介绍
到欧州、并于1625年以
拉丁语翻译了《诗经》
的著名耶会士金尼阁是
法国人。
30欧洲现存最早的《诗
经》译本《孔夫子的诗
经或民歌》是法国传教
士孙璋1728年翻译、
1733年出版。
31打破风、雅、颂的顺
序,以内容重新分类编
排,并在附录中将《诗
经》与欧美文学作了比
较,在西方学界产生了
重大影响的西盿学者是
英国汉学家威阿瑟韦
理。
32从中国的方言和古音
韵学的角度来研究《诗
经》,并作有《诗经注
释〉》,被誉为西方学界
《诗经》的权威的学者
是瑞典汉学高高本汉。
33功底深厚并着重对
《诗经》的体裁和艺术
风格作了分析和研究的
重要著作《诗经及其在
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的作者是俄罗斯汉学家
费德林。
34称庄周生活的时代与
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的
是司马迁。
35“庄子却聘”的故事
出自《庄子》一书的《秋
水篇》。
36《庄子齐物论》中一
段议论说:“有始也者,
有未始有始也者。。。。。
而未知有无之果塾有塾
无也。”这段议论说明
(唯心主义的不可知
论)。
37关于庄子著作的最早
记载是(司马迁)所说
的著书十余万言。
38班固《汉书艺文志》
著录的《庄子》一书为
(52)篇。
39班固《汉书艺文志》
著录的《庄子》当出自
(刘向[别录])。
40班固《汉书艺文志》
著录的52篇本《庄子》
至(魏晋以后)被区分
为内篇和外篇两部份。
41班固《汉书艺文志》
著录的52篇本《庄子》
在区分为内外篇之后,
再区分为“杂篇”的学
者是(司马彪)
42首次怀疑郭象注本中
保留有他人掺入之作,
并指明属于“杂篇”的
《盗跖》《渔父》等四篇
不是庄子著作的学者是
(苏轼)。
43唐宋以后,流传最广
的《庄子》注本是(郭
象注本)。
44《庄子集释》的辑者
是(郭庆藩)。
45今人注本中较为通行
的《庄子今注今译》作
者是(陈鼓应)。
46《史记》八书中记载
经济问题的是(《平准
书》)。
47“书者,五经六籍总
名也。此之八书,记国
家大体。”这段阐释《史
记》八书内容的名言出
自(《史记索隐》)。
48“系家者,记诸候本
系也,言其下及子孙,
常有国。”这几句阐释
《史记》中三十世家的
名言出自《史记索隐》。
49《史记》七十“列传”
的第一篇是(《伯夷列
传》)。
50司马迁写作《史记》
的基本史料是(皇家典
图书资料与历代官方档
案)。
51现存《史记》最早的
版本是(南宋黄善夫记
刻本〈史记〉)。
52〈史记〉“三家注”原
俱单行,散列于正文之
下,合于一编,始于(北
宋)。
53在宋明清诸刻本〈史
记〉中,最为通行的是
(武英殿本)。
54清代后期的〈史记〉
善本是(金陵书局本》)。
5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出版的标点本《史记》
的底本是(金陵书局
本)。
56今传世诸本中最为通
行的《史记》是(北京
中华书局标点本)。
57陶渊明集的首部集注
本为(李公焕《筐注〈陶
渊明集〉》)。
58收入《四部丛刊》的
陶渊明集为(李公焕《筐
注〈陶渊明集〉》)。
59收入《四部备要》的
陶渊明集为(清陶澍,
靖节先生集》)。
60陶渊明集的旧注本中
资料最为详尽的是(清
陶澍〈靖节先生集〉》)。
61陶渊明最早的集子是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八
卷本)。
62现存陶渊明集皆为
(南宋)以后的刊本。
63将萧统所编八卷本陶
集增补为十卷本者是
《北齐阳休之》。
64陶渊明集最早的刊本
是(北宋宋详十卷本)。
65今人许逸明校辑的
《陶渊明年谱》共收有
宋代以来的(9)年谱。
66《栗里谱》的作者是
宋人(王质)。
67《吴谱辩证》的作者
是宋人(张寅)。
68《陶靖节先生年谱》
的作者是宋人(吴仁
杰)。
69陶渊明年谱作者中
(陶澍、杨希闵)是清
人。
70陶渊明作品的集注本
中资料最为丰富的是
(龚斌《陶渊明集》校
本)。
71李白出生于山东说源
于(唐代元稹)。
72元代辛文房《唐才子
传》称李白出生于(山
东)。
73明代杨慎《李诗选题
解》称李白出生于(蜀
中)。
74率先提出李白出生于
西域的学者是(李宜
琛)。
75郭沫若提出李白出生
于(中亚叶)。
76王琦、黄锡珪《李太
白年谱》均采用李白出
生于(蜀中)说。
77率先提出李白两入长
安的学者是(稗山)。
78发表《李白两入长安
及有关交游考辩》等系
列文章补充证明李白两
入长安的学者是《郁贤
皓》。
79率先提出李白三入长
安的学者是(李从军)。
80率先确定李白出蜀年
代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
的(黄锡珪)。
81率先确定李白出蜀年
代为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的(詹鍈)。
82率先确定李白出蜀年
代为康玄宗开元十二年
的(郁贤皓)。
83认为李白在山东寓居
地为任城的是(《旧唐书
李白传》)。
84认为李白在山东寓居
地为唐州治所瑕丘的是
(郁贤皓)。
85率先提出李白在天宝
十四载冬曾回梁园,恰
逢乱起,于是南奔的学
者是(郭沫若)。
86考证出天宝十四载冬
李白并非从梁园南奔,
而是从沦陷区改换胡装
逃出来的学者是(郁贤
皓)。
87率先提出李白流放未
到达夜郎的是(曾巩)。
88(黎庶昌)主张李白
流放已至夜郎。
89率先提出李白死于唐
代宗广德二年的是(曾
巩《李白死年刍议》)。
90最早对李白《菩萨蛮》
《忆秦》二词著作权提
出质疑的是(胡应林)。
91黄锡珪《李太白年谱》
从《四六法海》《古今图
书集成》中辑录出的李
白文三篇为今人(郁贤
皓)考明非李白之作,
而是独孤及所作
92率先在文章中认为杜
甫长篇排律远优于李白
的是(元稹)。
93继唐人之后进一步贬
李白的宋代作家是(苏
辙)。
94将杨李抑杜推到极致
的是(郭沫若)。
95宋郭知达编辑的《九
家集注杜诗》为(《四库
全书》著录)。
96宋蔡梦撰《杜工部草
堂诗》是按(编年)编
次。
97宋无名氏《分门集注
杜工部诗》为(分类会
注)本。
98《杜臆》今有(中华
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
本。
99仇兆《杜诗详注》的
特点是(资料丰富)。
100中华书局1962至
1963年编辑出版了(三)
辑《杜甫研究论文集》
101冯至曾撰写过有关
杜甫的著作是(杜甫
传)。
102陈贻焮撰写过有关
杜甫的著作是(《杜甫评
传》)。
103苏轼
苏辙进士及第之后,名
动京师,正欲一展身手
之时,导致苏洵、苏轼、
苏辙立即返蜀的原因是
(母亲下世)
104嘉祐四年十月,苏氏
父子经由水路再度赴
京,途中创作诗歌约百
首,编为(《南行集》)。
105嘉祐四年十月,苏轼
随父出蜀所作诗歌多以
(五古)为主。
106苏轼词的创作,一开
始就忆显示出明显的
(以诗为词)倾向。
107嘉祐五年八月,苏轼
参加“制科”考试,以
“贤良方正能方极科”
考入第三等,北宋历史
仅有(4)人。
108标志苏轼诗歌成熟
的《辛丑十一月十九日
~~~~~》是他(嘉祐六年)
与苏辙分别写作的。
109苏轼到凤祥上任是
在(嘉祐六年)。
110苏轼在凤祥任职三
年多,于(宋英宗治平
二年)正月还朝,以殿
中差判登闻院,又经学
士院考试。
111宋祥宗(熙宁二年),
苏轼守父丧期满,返朝。
112宋神宗1071年十一
月,苏轼任(杭州通判),
此后又相继在密州、徐
州任知州近八年。
113宋神宗熙宁四年之
后,苏轼文学才能有了
尽情挥洒的广阔空间,
登上一个新的艺术高
度,带来创作上的(第
一个)高丰收时期。
114“是处青山可埋,他
年夜雨独伤神”这首著
名的绝命诗是苏轼(乌
台诗案时在狱中所写)。
115“乌台诗案”后苏轼
被贬官(黄州)。
116“东坡居士”之自称
是苏轼贬官到(黄州)
所自号。
117自号“东坡居士”标
志着(佛老思想)成为
苏轼在政治逆境中主要
处世哲学。
118“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