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国演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重要版本
《三国演义》问世以后不久,就出现了"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盛况。嘉靖元年(1522年),出现了最早的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此后,各种各样的刻本层出不穷,历数百年而不衰,直到今天,我们知道的明代刻本还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在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三国演义》最重要的版本有:"嘉靖元年本"、"周曰校本"、"夏振宇本"、"三国志传"、"李卓吾评本"、"毛本"。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
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三国演义》的文化启示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展现了帝王将相、三教九流各种人物精彩表演的大舞台,通过一个个事例说明了任人唯贤的重要。
1、不论资排辈。小说在写一些英雄人物首次出场或者不幸逝世时,总要报说年龄,或赞赏其年轻有为,或惋惜其英年早逝。作者这样写,就是说明用人不要论资排辈。刘备为了跟关羽报仇,亲率大军伐吴,吴主孙权派人讲和不成,急得举止失措。这时阐泽出奏,推荐陆逊任大都督,可抵御蜀军。当时东吴不少谋臣反对。说陆逊年幼望轻,众将士不会服从,孙权力排众议,大胆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镇西将军。因此才有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致使刘备白帝城托孤病亡的胜利。
2、不以自我划线。用人,要唯才是用,不要以我划线,非亲不用。孔明率师首伐中原时,连取三城,但在天水时遇魏将姜维,几次被姜维识破计谋,进攻受挫。孔明通过调查,知道姜维对母亲非常孝顺,又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就以计谋收降姜维。他不以姜维原是魏将、蜀之敌人而不大胆使用培养、传授平生之学,成了诸葛亮的得力助手。
3、用人不疑人。《三国演义》中写刘备用人,最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他一见赵云,就十分敬爱,舍不得赵云离开自己,在长坂坡,糜芳、张飞都以为赵云投奔曹操去了,刘备却毫不怀疑地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赵云两次冒死救出后主刘掸(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主,一次是截江只身夺阿斗)在历次战斗中,英勇杀敌,战功赫赫,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4、唯才是用广纳贤才。曹操两次招纳人才,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在陈留招兵讨董卓时,就有乐进、李典、夏侯(忄享)和夏侯渊兄弟、曹仁和曹洪兄弟来投。这些人一直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在兖州,由于荀或等人的互相推荐,贤士郭嘉、刘晔、满宠、于禁、典韦等先后来投。至此,曹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因此,才有朝庭诏他保驾的实力,继而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
5、得民心者得天下,得英才者得成功。东汉末年,皇帝昏懦,大权旁落,因此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形成三分天下。这是人的因素,并不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重演。三国鼎立时期,战争频繁,生灵涂炭,人心思安。晋统一天下,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关键也在于人。从历史来看,贤臣遇明君,能够施展才能,建功立业。明君得贤臣,国家可兴,事业可成,从现实来看,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只要有一位好的主要领导,一班好的智囊,事业何愁不成功。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成为写古代战例的典范作品。特别精彩的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敌对双方如何确定战略战术,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刺探虚实,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都写得十分生
动逼真。作品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已远远不是描写战场的“热闹文字”,而是表现战争中将帅的智慧和思想。因此,《三国演义》也往往被视为一部优秀的古代军事文学作品。作品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战等著名战例,不仅成为后世很多戏曲的题材,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参考材料。
《三国演义》中三方在制订战略决策时,总是以政治为先导,力争政治上的主动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使尽阴谋诡计,广泛地运用谋略权术,进行了激烈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试看三方,曹操是牢牢地把持着汉献帝这张“王牌”,动辄以朝廷名义征讨四方,以示其名正言顺,以及在有生之年没有称帝等,都显示出曹操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刘备则时时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号,以“皇叔”自居,孙权也以“保父兄余业”为理由。他们都需要借助这些傀儡或亡灵来给自己张目,以便争取民心,鼓舞士气,招揽人才,为自己称王称霸的政治目的服务。
《三国演义》中写到不少关键性的决策。于一计兴邦、一计丧邦之际,既刻划出决策者的性格、心理素质,也表现出罗贯中的决策心理观。决策,是军事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决策是建立在风险判断之上的。而风险判断往往体现出决策者心理素质的特征。例如在无风险获小利与有风险获大利之间抉择,经实验统计,大多数人选择前者,表现出趋利决策的保守倾向;在不可免的小损失与可能免的大损失之间抉择,大多数人选择后者,表现出避害决策的冒险倾向。而在这两类决策中,作出与众不同扶择的,往往性格、经历也异于常人。
在袁、曹宫渡决战中,罗贯中用对比的手法写了袁绍、曹操在决策中截然不同的表现。在战前,袁绍一方面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另一方面对关系存亡的伐曹之策,却彷徨无定;而曹操则一开始就定下决战决胜的大计。两军对垒于官渡之后,七万曹军对抗七十万袁军,形势很危殆。曹操问计于荀彧,彧献计曰:“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得书大喜”,遂定下决战之计。实际上,这个计划风险度是很大的,正如荀彧所讲:“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故是奇计而非正计。结果大获全胜,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与此同时,许攸献奇计于袁绍。袁绍若采纳,虽无十分把握,但成功率很高,而且一旦成功曹操将一败涂地,袁绍却充耳不闻,结果坐失战机。袁绍的决策心理是常人类型的,即趋利的保守型。这与全书中袁绍“庸碌”的性格基调是一致的。曹操的心理则属冒险型(或称进取型),也和他的一代“奸雄”形象相合。而二者决策心理放到一起,对比写来,作者是有用意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决策心理观:“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21回)。
《三国演义》所写诸葛亮的战略决策有两次,一是未出茅庐定鼎足三分之策,一是六出祁山伐魏之策。前一决策虽含军事因素,但主要是对政局大势的筹画,是诸葛亮毕生得意之作,故作者极口称赞:“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一决策是纯军事性质的。史家颇有岐见。褒贬不一。罗贯中在作品中多次提到这一决策,虽未正面评论,却透露出自己的倾向。罗贯中注意到了决策人物心理素质对决策的影响,而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表演,也透露出他对趋利决策之进取倾向的肯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