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基技术
麦肯基治疗技术3

侧方加压 压力作用于肋骨或髂嵴上 保持稳定的侧方压力 患者进行反复的卧位伸展
患者进行反复的卧位伸展
应 用
用于在卧位伸展,骨盆偏移时可以减轻症状,但之 后没有改善的患者。 加压主要用于症状反应有提示的、需要加强治疗的
矢状面问题或侧方问题的患者。
对derangement患者,只有在单独进行矢状面运动
时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时,方才使用本治疗。
治疗技术13—伸展松动术,骨盆偏移
患者体位
本治疗的做法与伸展松动术(治疗技术7)完
全相同,只是患者的起始体位不同。患者的 骨盆偏离中心,朝向远离疼痛的方向(健 侧)。在这一体位下进行如治疗技术7所述的 伸展松动术。
应 用
本治疗是在治疗有外侧成分的derangement
治疗技术6A——卧位伸展,治疗师加压
患者体位
俯卧,准备进行重复的卧位伸展动作。 治疗床处于一定高度,以使治疗师能够在患
者上方垂直脊柱的方向施力。
患者位于治疗床上靠近治疗师的一侧。
治疗师体位
站在患者一侧 交叉双臂,将小鱼际根部置于患者腰椎横突上。一 只手要平行于脊柱方向,另一只手则垂直于脊柱方 向(双手之间成90°角)。 双手位于同一节段。 治疗师的胸部位于双手上方。 在放置双手时,不要施力。
伸展渐进位一可以用作对可以的前向d矫正
患者体位
向前旋转骨盆、增加腰椎前凸,指导患者由
腰椎后凸作为变为直立站姿。应向患者展示 如何通过使用要点保持这一姿势。
应 用
以坐位为加重因素的postural
syndrome 患 者,姿势矫正正是对其疼痛的主要干预方 式,
麦肯基疗法原理

麦肯基疗法原理1. 简介麦肯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H. Erickson)创立。
它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
麦肯基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倾听、建立联系、利用潜意识资源、引导改变等。
2. 倾听在麦肯基疗法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治疗师需要全神贯注地聆听患者的言语、声音和身体语言,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问题所在。
通过倾听,治疗师能够捕捉到患者可能存在的隐含信息、情感和需求。
治疗师通过积极倾听来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注,并且展示出自己对患者问题的真正兴趣。
这种倾听不仅仅是对于表面信息的接收,更是对于深层次信息的察觉。
通过倾听,治疗师能够建立起与患者的良好沟通和信任关系,为后续的治疗工作打下基础。
3. 建立联系麦肯基疗法强调建立与患者的联系和共鸣。
治疗师需要通过与患者的互动来建立起一种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治疗师不是以权威的姿态来指导患者,而是以朋友、合作者或导航者的角色来引导患者。
建立联系时,治疗师需要与患者保持一致性,并且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
治疗师会注意到患者言语、行为和身体语言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并与之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有助于增强患者对治疗师的信任感,使其更加愿意接受治疗并积极参与。
4. 利用潜意识资源麦肯基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丰富而强大的潜意识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利用来解决问题和实现个人目标。
治疗师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引导,帮助患者发掘和利用这些潜意识资源。
在麦肯基疗法中,治疗师会使用一些技巧来唤醒患者的潜意识资源。
例如,通过使用暗示、隐喻、故事等方式,治疗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导患者进入一种放松和专注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可以更加容易地接受新的观念、认知和行为模式,并且能够从中获得积极的改变。
5. 引导改变麦肯基疗法强调个体内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愈合能力。
治疗师并不是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引导患者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McKenzie技术麦肯基技术

McKenzie技术又称麦肯基技术,是由澳大利亚Robin McKenzie先生独创的一种专门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最新非手术疗法。
具有平安、见效快、疗程短、容易预防复发的特点。
受到全世界的物理治疗师和医师的认可。
Robin McKenzie先生也因为对腰椎研究所作的奉献,于1983年被国际腰椎研究会承受为会员,并在1982年成立了McKenzie国际学院,用以研究McKenzie技术和向全世界推广该技术。
McKenzie先生认为坐姿不良和反复低头弯腰是造成颈肩腰腿痛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姿势的维持和有针对性的运动会消除患者颈肩腰腿痛的病症。
McKenzie先生为此设计了一套完好的评估表,通过详细的体检和运动试验,确定合适患者的姿势、运动或手法并施以治疗,患者的疼痛、麻木、发胀等病症会在数天之内缓解甚至消失,而不需任何药物或是手术。
McKenzie技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患者掌握了合适自己的运动方式后,即使以后因为劳累而导致颈腰痛,也不必马上来医院找医生,自己在家做特定的运动就可以缓解病症。
〔假设在特殊情况下做运动时病症加重,必须停顿并来医院找医生重新检查和评估。
〕第一节概述一、起源麦肯基力学诊断治疗方法的创始人是新西兰的物理治疗师麦肯基先生〔Robin McKenzie〕。
整个诊断治疗系统的创立与开展源自于一个偶尔的病例。
1956年,麦肯基先生在新西兰惠灵顿的私人诊所行医。
史密斯先生是他的一个患者。
史密斯先生右侧腰痛,右侧臀部、大腿和膝部疼痛,弯腰不受限,腰向后伸展受限。
麦肯基先生为史密斯进展了3周的治疗,但史密斯病症没有改善。
有一天,当史密斯来到诊所时,他被告知进入治疗室上床等待。
但工作人员并没有注意到治疗床的一端已经被抬起。
史密斯脸朝下趴在床上使得腰处于过度伸展位。
在那个年代,腰伸展位被认为是对腰痛患者非常有害的体位。
大约过了10分钟,麦肯基先生进治疗室时才发现这个“错误〞,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史密斯竟然认为他得到了3周以来最好的治疗。
麦肯基疗法(Mackenzie疗法)

是国际Mackenzie技术学院在北京推广的诊疗技术,主 要通过脊柱后伸和侧方滑动产生间盘的移位,以及神经 根的相对位移来减轻或消除髓核突出对神经根的刺激与 压迫,松解突出的间盘与神经根两者之间的炎性粘连, 从而达到改善或解除疼痛的目的,为临床处理腰腿痛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麦肯基套餐疗法是在此基础上, 结合卧式缓冲间断牵引、关节舒整、电疗、湿热、推拿、 医疗体操和姿势纠正等方法,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 疗方案,安全并避免继发性损伤,明显的提高了疗效, 减少复发率。(图3、4、5)
麦肯基疗法(Mackenzie疗法)
现代腰腿痛治疗新思路------麦 肯基套餐疗法的临床应用
腰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门诊常 见疾病之一,患者可表现为臀部和下肢疼 痛或麻木,活动受限,部分可伴有腰痛, 或出现一些其他伴随症状。 (图1、2)
图1: 前屈受限
图2、侧滑现象
麦肯基疗法(Mackenzie疗法)
图3、间盘减压
图4、侧向减压
图5、纠正侧滑
卧式缓冲间断牵引:一般认为牵引是将 的移位间盘组织,回复至“合适的位 置”,针对“滑动的间盘”。新的资料 显示腰椎牵引使椎体产生可测量的分离; 引起对周围软组织的向心力;这些作用 对于治疗间盘突出和脱出期的症状和体 征是有重要价值的。还可通过有节律的 牵引,或改为产生振动性纵向运动,而 非直接的分力作用,达到最大的效果。 (图6)
图6、卧式牵引
关节舒整:是一种西式手法。根据治疗要 求和针对不同的问题,调节体位,加以关 节舒整手法,与Mckenzie疗法结合,纠正 “侧滑”现象。 (图7、8)
图7、关节舒整
பைடு நூலகம்
图8、关节舒整
电疗和湿热疗法:是理疗方法之一。在套 餐疗法中起镇痛、解痉、消炎和缓解粘连 等作用。 (图9、10)
麦肯基诊疗技术治疗颈椎病

晖
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 北京市
摘要
(%&’()*+( ) 麦肯基 诊疗技术是由新西兰治疗师 ,-.+) %&’()*+( 创立的 一种主要通过姿势矫正和相关医疗体操来治疗颈腰痛的方法,提出了 通过教育可以帮助患者自我治疗和预防复发的观点。现将 %&’()*+( 诊 疗技术方法做以阐述。 主题词: 颈椎病 / 治疗; 自体锻炼; 康复 引言 颈椎病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严重干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 活。随着近些年电脑的普及应用, 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延长, 颈椎 病的发病年龄出现渐低趋势,患患者数也显著增多。 %&’()*+( 认为现代人在工作中常常处于前屈坐位,腰部的前屈使颈部向 (见图 ! ) ( 0$ 1 2 ) 前移动, 下颌前凸 , 颈椎下段 产生向前的弯曲, 上 ( 0! 1 # ) 颈椎 与头部之间的关节向后弯曲, 使颈椎正常的生理弯 曲改变, 颈椎下段椎间盘前方应力加大, 椎间盘发生向后移动, 造成了颈部问题的发生。 ! 力学治疗 %&’()*+( 诊疗技术的力学诊断、 与治疗腰椎病相同, %&’()*+( 也把颈椎病分为姿势异常、 3 ! 4 姿势异常综合征: 长期处于 功能不良、 间盘移位 # 个综合征: 某一个体位, 使某些组织过久受牵拉引起, 无病理改变。患者自 身治疗非常重要,其他治疗方法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告诉患 者不良姿势与疼痛相关, 教患者矫正到正确姿势5 见图 6 。
1 $ 2 ,-.+) %? @A(BC D-EA -F) )(&G? ! "# $%& ’%()(*+, -./*() 012)/3("/4*5 $%& ’%()(*+ 6"+ !HH89 76
(医学课件)McKenzie麦肯基疗法

麦肯基疗法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麦肯基疗法的未来发展方 向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麦肯基疗法将会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未 来,麦肯基疗法将会进一步发展为更加个性 化、精准化的治疗方式,例如结合现代科技 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 治疗方案。
麦肯基疗法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麦肯基疗法的治疗 机制和效果,以及在不同疾病和人群中的应 用范围。同时,研究还将关注如何提高患者 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以及如何降低治疗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麦肯基疗法逐渐成为一种广泛认可的康复治疗方法,用 于治疗各种骨骼肌肉疾病。
麦肯基疗法的原理与特点
麦肯基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特定的伸展和牵引动作,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平衡。
麦肯基疗法的特点是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自我管 理。
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进展情况,逐步调整治 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4
麦肯基疗法的实践经验与 注意事项
麦肯基疗法的实践经验分享
麦肯基疗法在非特异性腰痛治疗中的有效性
麦肯基疗法是一种基于动作的物理疗法,旨在帮助患者自我调整脊柱和关节,改善姿势和 动作,从而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在非特异性腰痛治疗中,麦肯基疗法被证明是有效的, 可以减轻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麦肯基疗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麦肯基疗法的注意事项
在接受麦肯基疗法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确保没有严重的健康问题。治疗师应该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进展。
麦肯基疗法的禁忌症
(医学课件)McKenzie麦肯基疗法

THANK YOU.
一项针对神经根痛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麦肯基疗法能够显著减轻神 经根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献来源及可靠性
麦肯基疗法相关文献主要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期刊、会议论文 和书籍等,其中部分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和系统 评价等,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麦肯基疗法在缓解腰痛和神经根痛方面的研究,经过多个研 究机构和学者的验证和证实,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提供各种麦肯基疗法培训课程,包括 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和专项课程等。
培训后获得的资质及认证
获得资质认证
完成麦肯基疗法培训课程并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如澳大利亚 麦肯基疗法学院和新西兰麦肯基疗法学院的认证。
认证的意义
获得资质认证可以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麦肯基疗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了 相应治疗能力。同时,也为自己在治疗领域就业或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04
麦肯基疗法与其他医学领域的联系
与其他物理疗法的关系
麦肯基疗法与物理疗法有紧密联系,特别是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
麦肯基疗法强调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纠正来改善疼痛,这与物理疗法的目 标相一致。
麦肯基疗法还与许多现代疼痛管理方法相结合,如神经调节、超声波和低温等。
与药物治疗的关系
麦肯基疗法强调非药物治疗,但 对于某些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可能影响麦肯基疗法疗效的因素,如患者依从性、病情 严重程度、治疗时间等。
03
麦肯基疗法研究与文献
研究领域及成果
麦肯基疗法在缓解腰痛方面的研究
通过对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麦肯基疗法在减轻腰痛方面 与常规物理治疗相当,但缓解疼痛的时间更长,且患者更满意。
麦肯基疗法腰椎

疼痛
• 化学性疼痛: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等 • 机械性疼痛: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性形变 • 创伤性疼痛 小结:化学性疼痛为持续性疼痛,可加重或减轻,但不会减 轻至无;与活动无直接明显关系 机械性疼痛可为持续性疼痛也可为间歇性疼痛,持续 性疼痛常伴有活动受限,疼痛程度以及受限程度可由相关 活动加重或减缓
三大综合征
• 移位综合征 通常在20~55岁之间,患者多有不良坐姿,常有突发的疼 痛,即在几小时或1到2天由正常发展至严重的功能障碍。 发病通常无明显诱因。症状可能局限,可能放射或牵涉至 远端肢体。疼痛可能持续性,可能间歇性。某些运动或维 持某些体位时,对症状有影响。疼痛的范围,程度,部位 可以变化。运动或体位引起的症状变化的结果是可以持续 存在的:即运动的结果为产生、加重、外周化、加重维持 ;或消失、减轻、向心化(集中化)、好转维持。
麦肯基疗法
• 疼痛改善的表现: 疼痛程度降低 ↓ 疼痛频率降低 ↓ 引起疼痛的活动时间延长 ↑ 引起疼痛的活动幅度增加 ↑ 持续性疼痛转为间歇性疼痛 疼痛集中化(向心化)
麦肯基疗法
• 如果练习出现新的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如果随着治疗的 进行新增的疼痛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深,范围越来 越大,立即停止治疗。 • 如果因为弯腰导致了过度拉伸,那么后仰就一定可以解决 这个问题。但是要做到小心,慢速,不可用力过快或过猛 • 急性发作期需要对生活做一定的调整 • 尽量少坐,即使坐也不要坐太久。尽量避免弯腰和驼背的 动作,注意姿势的矫正。 • 注意保持腰椎前凸曲线,晚上睡觉环境的改造需要纳入治 疗计划内。
麦肯基疗法-腰椎
• 背部练习7:站立弯曲运动 双脚分开站直,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 向前弯腰,双手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向下伸 迅速返回到初始姿势 每组做5到6次,每天1到2组 注意:做完练习7后必须马上做练习3 完全摆脱疼痛的3个月内,千万不要在一天的头4个 小时内做练习7
麦肯基疗法Mackenzie疗法

加强与其他医学领域的合 作,共同研究麦肯基疗法 在多种疾病中的应用。
制定麦肯基疗法的操作规 范和标准,提高其在全球 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对未来的展望
01
02
03
04
拓展应用范围
随着研究的深入,麦肯基疗法 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 神经性疼痛、术后疼痛等。
创新治疗手段
结合现代科技,开发新型的麦 肯基疗法治疗工具和设备,提
麦肯基疗法在颈痛中的应用
麦肯基疗法通过特定的伸展和锻炼动作,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颈痛。
注意事项
在进行麦肯基疗法之前,应先咨询医生或专业医师,排除其他潜在 的颈部疾病,如颈椎间盘突出等。
背痛
1 2 3
背痛概述
背痛是由于背部肌肉、韧带、椎间盘等组织受到 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疼痛,常见于长期坐姿不正确、 重体力劳动等情况下。
在脊柱手术前后,由于手术可能对脊柱结 构造成影响,麦肯基疗法可能会干扰手术 效果或加重病情,因此应避免使用。
炎症性脊柱疾病
肿瘤
对于炎症性脊柱疾病,如脊柱关节炎等, 麦肯基疗法可能加重炎症或导致疼痛加剧 ,因此应谨慎使用。
对于肿瘤等恶性疾病,麦肯基疗法可能干 扰疾病进程或加重病情,因此应避免使用 。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02
麦肯基疗法强调通过调整身体姿 势和运动来缓解疼痛,避免不必 要的药物摄入。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通常包括按摩、电疗、超声 等手段,旨在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麦肯基疗法注重通过特定的动作练习 来调整身体结构,从根本上改善疼痛 问题,并提高身体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或长期疼痛,手术治疗可能成为必要 选择。
麦肯基疗法

麦肯基疗法麦肯基疗法是一种源于美国的心理治疗方法,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麦肯基创立。
该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行为和思维模式,帮助他们战胜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以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
起源及原理麦肯基疗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其原理包括:•认知重建:麦肯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于其对事件的看法和理解而产生的,通过改变负面的认知方式,可以改善其情绪状态。
•渐进曝露:麦肯基疗法使用曝露疗法来帮助患者逐渐面对他们害怕或避开的事物,以减少他们的焦虑。
•目标设定:通过与患者共同设定具体的治疗目标,引导其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更为积极的心理模式。
治疗流程麦肯基疗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评估:通过面对面的面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医生首先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症状,了解其具体情况。
2.目标制定:医生与患者共同确定治疗的目标和重点,以便明确治疗方向。
3.认知重建:通过对患者的思维方式进行干预,帮助其发现和改变消极、扭曲的想法,培养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
4.行为干预:通过曝露疗法等技术,帮助患者逐步面对他们的恐惧或焦虑,以克服这些问题。
5.反思和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要不断总结和反思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步骤和方法。
应用范围麦肯基疗法在许多心理问题的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包括:•焦虑障碍:如恐惧症、强迫症等。
•抑郁症:帮助患者克服负面情绪,重建积极心态。
•创伤后应激障碍:陪伴患者走出创伤的阴影,找回生活的平衡。
结语麦肯基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认知重建、行为干预等手段,帮助患者改善心理问题,重建心理健康。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与患者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计划,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麦肯基力学疗法精品PPT课件

化学性疼痛
• 当组织受损或炎症反应时,组织中的组织胺、缓激肽、5-羟 色胺、已酰胆碱、氢离子和钾离子等化学性物质的浓度增高 ,超过化学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 生化学性疼痛。
• 化学性疼痛通常发生于创伤后20-30天之内,或有炎症反应时 ,或感染性疾病,如急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 结核、其它细菌感染等。引起疼痛的化学物质浓度下降后, 疼痛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 特点:有完整的诊断和治疗方 法,适用于各种脊柱与四周关节力学性失调。
• 起源: Robin mckenzie由于偶然的发现得到启迪,开始主要研 究各种体位、各种运动对疼痛等症状的影响,并探讨 其机制,逐步创立和完善了独特的诊断系统,及与诊 断相对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命名为麦肯基力 学诊断治疗方法(简称麦肯基力方法)
创伤性疼痛
• 是化学性疼痛和机械性疼痛的结合:
软组织的过渡牵拉和损伤,产生机械性疼痛(锐痛)
损伤后化学物质堆积,产生化学性疼痛(持续不适或钝痛)
愈合过程中产生瘢痕组织,牵拉时产生间歇性机械性疼痛。
疼痛特点
• 机械性疼痛 • 疼痛可为间歇性,也可为持续性 • 姿势和体位对疼痛有明显影响 • 化学性疼痛 • 持续性疼痛 • 疼痛发生于创伤后急性期,伴有红肿热痛的体征 • 活动使疼痛加重
• 止痛原则—减轻炎性反应 • 止痛方法
对因治疗:减少进一步炎性物质渗出 对症治疗:加快炎性物质吸收
机械性疼痛
• 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当变形的程度超过 机械性伤害感受器的阈值时,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产生机 械性疼痛。外力去除后,组织复形,疼痛消失。 (拉手指试验)
麦肯基力学疗法

麦肯基力学疗法麦肯基力学疗法是一种针对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疗法,旨在通过运动姿势的调整和肌肉平衡的重建来缓解和治疗许多疼痛和功能障碍。
这种疗法深受许多身体治疗师和医疗保健专家的喜爱,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界。
通过调整姿势,麦肯基力学疗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自我治疗的方法,它使患者能够通过改变他们的哪一部分的运动方式或姿势来改善他们的疼痛和不适。
麦肯基力学疗法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改变患者姿势或运动方式,让患者逐渐减少不适感,直到疼痛消失或能够进行独立活动。
麦肯基力学疗法的主要步骤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运动分析来识别患者的姿势和运动异常,并确定并治疗康复问题的根源。
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姿势调整在麦肯基力学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姿势调整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或不适。
姿势调整包括改变患者的坐姿、站姿或行走姿势,以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
通过运用正确的姿势,麦肯基力学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平衡、减少压力和磨损,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和运动方式。
2. 动态刺激和伸展麦肯基力学疗法的治疗还包括运用动态刺激和伸展等物理疗法。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应对和对抗压力的能力,以避免过度疲劳。
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从而减少不适和疼痛。
3. 网球(或类似的)球形的压缩和伸展在麦肯基力学疗法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网球球来实现肌肉的按摩和伸展。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减少痉挛和肌肉疲劳,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协调。
在进行这种疗法的时候,医生必须确保用适当的力度和速率来进行操作,从而避免患者受伤。
4. 软组织手法治疗麦肯基力学疗法还包括使用软组织手法治疗,这种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肌肉和软组织疼痛。
这种方法涉及到使用手指、手掌、腕部和前臂来进行按摩和推拿。
通过使用这种疗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和柔韧性,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不适。
总之,麦肯基力学疗法是一种重要的康复疗法,在治疗之前,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运动分析,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来制定治疗计划。
Mckenzie(麦肯基)技术

Mckenzie(麦肯基)技术McKenzie疗法是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ohin McKenzie先生创立的一种应用脊柱力学治疗颈腰疾患的康复方法,由于其治疗技术独具特色,且有较好的疗效,故获得了国际康复医学界人士及临床医师的认可。
(一)Mckenzie技术中有关治疗的观点1.与松动术、手法等治疗技术的区别:松动术、手法等治疗技术所产生的作用包括伤害感受器的神经调节,降低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松解或牵张粘连及最快速使重要的关节活动度增加。
这些作用通过体位的调整和反复训练也可获得。
2.自我治疗与减少依赖:Mckenzie技术中,患者自我形成的治疗力量远比治疗师形成的治疗力量(如按摩、松动术、手法、牵引等)更大。
患者形成的治疗力量可以从改变和保持姿势的静态方法获得,也可以从反复运动等训练的动态方法获得。
Mckenzie认为这更为重要,更为潜在地提供患者的长期效果,并进而减少了患者依赖,增加了或者的独立性。
3.加强预防:Mckenzie不仅注重治疗,同时也要求对患者开展预防指导,针对不良姿势、反复屈曲这两个易患因素的加强预防,尤其是在久坐、持续弯腰、提举重物和腰痛复发等场合。
4.主动的观点:Mckenzie对卧床休息、支撑辅助具、腰围等被动治疗手段持不完全支持的观点。
Mckenzie认为卧床休息不宜长期使用,以避免产生继发问题。
5.对手术的观点:手术以后可继发瘢痕、纤维化和神经根粘连,因此手术失败率高,效果相对较差。
为避免手术以后瘢痕造成的功能问题可以在手术后通过伸展—牵张的方法使局部的弹性结构形成可伸展性瘢痕。
为预防功能不良的发展,可采用的方法为在手术后每2小时有规律地进行一次全范围的被动直腿抬高活动,降低纤维化的形成和神经根粘连的并发症。
(二)Mckenzie技术的特征性内容1.向心化现象:在进行某个方向的脊柱运动后,脊柱单侧方或单侧肢体远端的脊柱源性的疼痛减轻,疼痛部位向脊柱中线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向心化现象。
(医学课件)McKenzie麦肯基疗法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 治疗方案。
04
麦肯基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
与其他物理治疗的关系
麦肯基疗法与运动疗法
麦肯基疗法强调通过特定的运动来改善疼痛和功能, 与运动疗法有紧密的联系。运动疗法可以增强肌肉力 量、改善身体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有助于缓解疼痛 。麦肯基疗法和运动疗法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促进患 者的康复。
02
麦肯基疗法的基础知识
脊柱与肌肉骨骼系统
脊柱的结构和功能
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撑结构,它由多个脊椎骨和关节组成,具有支撑身体、保护 脊髓和神经根的作用。
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
肌肉骨骼系统是人体运动和支撑的重要系统,包括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等组 成部分,它们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的姿势和运动。
脊柱力学与神经生理学
麦肯基疗法与处方药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来治疗疼痛、炎症或神经病理性疼痛。麦肯基疗法可以与处方 药一起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然而,在使用处方药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 应。
与其他非药物治疗的关系
麦肯基疗法与按摩疗法
按摩疗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神经系统。麦肯基疗法可 以与按摩疗法一起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麦肯基疗法与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使用冷热疗法、电疗、超声波等物理因 子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麦肯基疗法与物理疗法的 结合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与药物治疗的关系
麦肯基疗法与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促进愈合。麦肯基疗法可以与非处方药一起使用,以增强治疗效 果。然而,在使用非处方药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医学课件)mckenzie麦肯 基疗法》
麦肯基疗法腰椎

三大综合征
姿势综合征 通常在30岁以下,职业多为办公室工作, 缺乏体育运动。症状局限,疼痛常在脊 柱中线附近,不向四肢放射。间歇性疼 痛。体检无阳性体征,运动试验结果无 变化,运动中无疼痛,仅于长时间的静 态姿势后出现疼痛,活动后疼痛立即缓 解。 原因是正常组织被长时间过度地牵拉。
三大综合征
功能不良综合征 通常30岁以上(创伤除外),病因多为 长年不良姿势并缺乏体育运动,使得软 组织弹性降低,长度适应性缩短。 疼痛原因是短缩的组织受到过度地牵拉。 疼痛多为间歇性,多局限于脊柱中线附 近,疼痛总是在活动范围的终点发生, 绝不在过程中出现。 运动试验结果为在进行受限方向全范围
三大综合征
移位综合征 通常在20~55岁之间,患者多有不良坐姿, 常有突发的疼痛,即在几小时或1到2天 由正常发展至严重的功能障碍。发病通 常无明显诱因。症状可能局限,可能放 射或牵涉至远端肢体。疼痛可能持续性, 可能间歇性。某些运动或维持某些体位 时,对症状有影响。疼痛的范围,程度, 部位可以变化。运动或体位引起的症状
麦肯基疗法-腰椎
背部练习4:站立伸展运动 两脚分开站直,双手放在后腰部,四指 靠在脊椎两侧 躯干尽量向后弯曲,使用双手作为支点 每组10次,每天6到8组
发生急性下背痛,在条件不容许躺下的 时候采用的方法也可作为预防措施使用
麦肯基疗法-腰椎
背部练习5:平躺弯曲运动 平躺在地上或床上,双腿弯曲,双脚平 放 使双腿靠近胸部 双手抱腿,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轻 柔而缓慢地将两膝尽量靠近胸部,保持1 到2秒 每组5到6次,每天3到4组
麦肯基疗法
四肢着地比直立好?
麦肯基疗法
绝大部分疼痛的原因是韧带和周边软组 织的长期过度拉伸导致的。
肌肉拉伤需要很大的力量,且肌肉 拉伤能够较快恢复 ,很少会持续两周 以上。
麦肯基疗法

麦肯基疗法麦肯基疗法即脊柱力学诊断和治疗方法起源于1956年的一个偶然病例。
患者Smith先生腰腿痛十多天,经Robin MCKenzie先生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一天,Smith先生错误地躺在治疗床上使腰处于完全过度伸展位,可奇怪的是他的症状消失了,并未再出现。
从此开始了应用反复运动和维持体位的方法检查和治疗腰部疾患的认真的探索,以后又扩展至颈椎和胸椎。
可以预测患者对各种运动和体位的反应。
在恢复过程中最有趣的反应是疼痛的向心化。
人们发现可以加快向心化的过程,多数患者经指导可以自己进行治疗。
经过15年的努力研究,终于明确划分了三种力学综合征,提出了自我治疗可以帮助预防复发的观点,并能快速鉴别出需要应用治疗技术(松动术/手法)的少数患者。
Mckenzie方法获得了全世界物理治疗师和医师的认可。
由于对腰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独特的贡献,Robin Mckenzie先生于1983年被接受为国际腰椎研究学会成员。
Mckenzie学院成立于1982年,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组织,学院的目标是促进研究,提供Mckenzie方法的教学。
● 根据脊椎力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将脊柱疾病总结为三大综合症:移位综合症:椎间盘的不正常移位,而引起的腰腿部疼痛及麻木等症状。
姿势综合症:是由患者不良的姿势造成腰腿部的疼痛,坐姿不良及站姿的姿势不良是引起姿势综合症的重要原因。
功能不良综合症:是由于创伤造成的软组织的损伤,在运动的终点的时候出现疼痛,一般都发生在创伤恢复的后期。
移位综合症的七个阶段● 后方移位1-6:移位1:L4-5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少见,无畸形。
移位2:L4-5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腰椎平坦或后凸畸形。
移位3:L4-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无畸形。
移位4:L4-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腰椎侧弯畸形。
移位5:L4-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疼痛,臀部和/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疼痛至膝下,无畸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提示:McKenzie疗法是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ohin McKenzie先生创立的一种应用脊柱力学治疗颈腰疾患的康复方法,由于其治疗技术独具特色,且McKenzie疗法是新西兰物理治疗师Rohin McKenzie先生创立的一种应用脊柱力学治疗颈腰疾患的康复方法,由于其治疗技术独具特色,且有较好的疗效,故获得了国际康复医学界人士及临床医师的认可。
(一)Mckenzie技术中有关治疗的观点1.与松动术、手法等治疗技术的区别:松动术、手法等治疗技术所产生的作用包括伤害感受器的神经调节,降低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松解或牵张粘连及最快速使重要的关节活动度增加。
这些作用通过体位的调整和反复训练也可获得。
2.自我治疗与减少依赖:Mckenzie技术中,患者自我形成的治疗力量远比治疗师形成的治疗力量(如按摩、松动术、手法、牵引等)更大。
患者形成的治疗力量可以从改变和保持姿势的静态方法获得,也可以从反复运动等训练的动态方法获得。
Mckenzie认为这更为重要,更为潜在地提供患者的长期效果,并进而减少了患者依赖,增加了或者的独立性。
3.加强预防:Mckenzie不仅注重治疗,同时也要求对患者开展预防指导,针对不良姿势、反复屈曲这两个易患因素的加强预防,尤其是在久坐、持续弯腰、提举重物和腰痛复发等场合。
4.主动的观点:Mckenzie对卧床休息、支撑辅助具、腰围等被动治疗手段持不完全支持的观点。
Mckenzie认为卧床休息不宜长期使用,以避免产生继发问题。
5.对手术的观点:手术以后可继发瘢痕、纤维化和神经根粘连,因此手术失败率高,效果相对较差。
为避免手术以后瘢痕造成的功能问题可以在手术后通过伸展—牵张的方法使局部的弹性结构形成可伸展性瘢痕。
为预防功能不良的发展,可采用的方法为在手术后每2小时有规律地进行一次全范围的被动直腿抬高活动,降低纤维化的形成和神经根粘连的并发症。
(二)Mckenzie技术的特征性内容1.向心化现象:在进行某个方向的脊柱运动后,脊柱单侧方或单侧肢体远端的脊柱源性的疼痛减轻,疼痛部位向脊柱中线方向移动的现象叫向心化现象。
在侧方或远端的疼痛减轻时,脊柱中央部位的疼痛可能暂时加重。
向心化现象仅出现在移位综合征的病例。
反复运动后减轻的程度,症状随之减轻,且出现向心化现象,提示预后良好。
2.临床综合征:(1)姿势综合征:此类患者的疼痛仅因正常组织过久地在运动范围终点受到牵拉造成脊柱软组织力学变形所致。
一旦解除静态力学负荷则疼痛迅速停止。
患者年龄通常在30岁以下,职业多为办公室工作,缺乏体育运动。
症状多局限,疼痛常在脊柱中线附近,多为间歇性,不向四肢放射。
患者可分别或同时有颈、胸、腰椎各部位的疼痛。
体检常无阳性体征存在,检查时唯一的客观表现仅在出现疼痛时患者腰椎处在不良姿势且维持在运动终点。
(2)功能不良综合征:此类患者的疼痛是由于脊柱受累节段及其邻近软组织结构挛缩,进而产生局部力学变形所致,通常在试图达到活动范围终点时出现疼痛。
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上,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且缺乏运动。
疼痛的产生为渐进性,部位多局限于脊柱中线附近,总是在运动达到活动范围的终点时发生,而不会再活动过程中出现。
除了合并有神经根粘连的情况外,功能不良综合征的疼痛不会出现下肢牵涉痛症状。
(3)移位综合征:此类患者的疼痛是因椎间隙内在解剖学紊乱和(或)移位刺激外部伤害感受器所造成。
患者常见于20-55岁,长期存在不良坐姿。
疼痛的发作常为突发性,且无明显诱因,甚至可在数小时或1-2天由正常的情况发展至严重的功能障碍。
疼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部位可局限于脊柱中线附近,也可放射或牵涉至下肢远端,可同时伴有感觉异常或麻木症状。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明显的运动功能缺失,(三):移位综合征根据患者距离脊柱最远端的症状的部位和是否出现急性畸形分型,共分7型,其中胸椎仅有前3型。
1-6型为后方移位综合征的分型移位,7型为前方移位。
1.移位综合症1:颈椎移位1:C5~C7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肩胛或肩痛少见,无畸形。
胸椎移位1:T1~T12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无畸形。
腰椎移位1:L4~L5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少见,无畸形。
2.移位综合症2:颈椎移位2:C5~C7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肩胛、肩或上肢痛可有可无,颈椎后凸畸形。
胸椎移位2:T1~T12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胸椎后凸畸形。
腰椎移位2:L4~L5水平中央或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腰椎平坦或后凸畸形。
3.移位综合症3:颈椎移位3:C5~C7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肩胛或肩痛可有可无,无畸形。
胸椎移位3:T1~T12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可在胸壁范围内出现疼痛。
腰椎移位3:L4~L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无畸形。
4.移位综合症4:颈椎移位4:C5~C7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肩胛或肩痛可有可无,急性颈斜畸形。
腰椎移位4:L4~L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腰椎侧弯畸形。
5.移位综合症5:颈椎移位5:C5~C7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肩胛或肩痛可有可无,上肢症状至肘关节以下,无畸形。
腰椎移位5:L4~L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症状至膝关节以下,无畸形。
6.移位综合症6:颈椎移位6:C5~C7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肩胛或肩痛可有可无,上肢症状至肘关节以下,颈椎后凸畸形或急性斜颈畸形。
腰椎移位6:L4~L5水平单侧或不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症状至膝关节以下,腰椎侧弯畸形。
7.移位综合症7:颈椎移位7:C5~C6水平对称或不对称性疼痛,颈前或前侧方疼痛可有可无,无畸形。
腰椎移位7:L4~L5水平对称或不对称性疼痛,臀部或大腿疼痛可有可无,伴脊柱过度前凸畸形。
并可(四)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符合Mckenzie诊断、分类的颈、腰痛。
2.禁忌症:(1)原发和继发的肿瘤;(2)任何类型的感染;(3)活动性炎症疾患,如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4)中枢神经疾患,包括马尾神经损伤、脊柱压迫和脊髓炎等;(5)严重的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进行性骨软化,Peget's病;(6)严重的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如骨折、脱位和韧带撕裂;(7)结构不稳定,如怀孕最后两个月;(8)血管异常,如内脏血管疾病,血友病;(9)进展性糖尿病;(10)症状、体征的加重或外周化;(11)严重疼痛、严重挛缩;(12)心理疾患。
见(四)治疗原则1.姿势综合征的治疗原则(1)姿势矫正:使患者避免产生姿势性疼痛的应力。
(2)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姿势与疼痛之间的关系,自觉保持正确的姿势,出现疼痛时知道通过调整姿势来缓解症状。
2.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原则(1)姿势矫正:排除姿势因素引起的症状。
(2)有效牵伸的原则:对短缩的组织进行牵伸,牵伸要有一定的力度,否则短缩的组织无法重塑牵长。
有效牵伸力度的临床标准是:牵伸是一定要出现瞬间疼痛。
有效牵伸还需要一定的频度,每1-2小时1组,每组10次,每天10组。
有规律的重复是有效牵伸的重要因素。
3.移位综合征的治疗原则(1)复位:根据移位的方向,选择脊柱反复单一方向的运动,反复运动产生复位力,将移位的髓核复位。
后方移位时需要应用伸展方向的力复位,前方移位时需要应用屈曲方向的力复位,后侧方移位时需要应用侧方的力复位。
(2)复位的维持:在短时间内,避免与复位相反的脊柱运动,是复位得以维持。
(3)恢复功能:在症状消失后,逐渐尝试与复位方向相反的脊柱运动,使各方向德脊柱运动范围保持正常,且不出现任何症状,防止功能不良综合征的发生。
(4)预防复发:通过姿势矫正、适度体育锻炼、日常生活活动正确姿势指导来防止复发,教育患者重视复发先兆,在症状初起时进行恰当的自我运动治疗,防止症状加重。
(5)力的升级:为了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在开始选择治疗方向时,需使用较小的力,一旦出现症状减轻或向心化现象,表明该方向是适合的治疗方向,则在必要时,逐渐增加该运动方向的力。
脊柱后凸变形和侧弯变形。
(五)疗方法治1.腰椎疾患的治疗方法(1)姿势综合症:坐姿矫正:坐位时,腰椎尽量伸直,使腰椎前凸凹陷,可用圆枕垫于要后:站姿矫正:站位时,挺胸.松腰(腰椎放松).骨盆轻微后斜;卧姿矫正:卧硬板床。
(2)功能不良综合症姿势矫正;同姿势综合症;牵伸缩短结构:主动.被动伸展运动:主动.被动屈曲运动。
(3)椎间盘后方移位综合症移位综合症1:姿势矫正同姿势综合症;站立位拉伸运动练习;卧位伸展、屈曲运动训练;预防性措施:避免长时间弯腰和久坐。
移位综合症2:矫正脊柱后凸变形(体位姿势矫正):患者去仰卧位,在其窑部垫枕或利用治疗床凸起进行矫正10-20分钟,直至患者能完全处于平卧位;利用治疗床的角度进行持续被动拉伸矫正;站立拉伸运动;预防性措施:同间盘移位综合症Ⅰ。
移位综合症3:开始治疗同间盘移位综合症Ⅰ;症状无缓解或未出现向心化现象时可采用主动、被动伸展运动、伸展位旋转松动术、伸展位旋转手法、屈曲位旋转法等,疼痛减轻或出现向心化现象时,治疗同移位综合症Ⅰ。
移位综合症4:侧移自我矫正训练;俯卧位伸展矫正训练;维持脊柱前凸矫正训练;站立位伸展矫正训练等。
移位综合症5:卧位屈曲旋转松动术、屈曲旋转手法矫正训练;俯卧位伸展矫正训练等。
移位综合症6:体位姿势和运动治疗能减轻疼痛时,可采用移位综合症4治疗方法,在采用移位综合症3和移位综合症1治疗方法;体位姿势和运动治疗不能减轻疼痛时,可采用床上持续牵引法,若症状再无缓解,则需要手术治疗。
移位综合症7:治疗以屈曲运动为主,包括卧位、坐位、站立位屈曲运动。
2.颈椎疾患的治疗方法(1)姿势综合征的治疗坐位姿势矫正治疗:患者取懒散坐位,调整脊柱基底位从臀部位到腰椎位再到颈椎位,头颈部后缩,重复数次,让患者调整至最佳坐位;保持腰椎前凸曲度,保证头颈部矫正姿势,通过头颈部的后缩运动保持矫正姿势。
站立位姿势矫正治疗:患者取站立位,挺胸,头颈部后缩,骨盆稍向后倾斜。
卧位姿势矫正治疗:调整卧具及卧位姿势。
(2)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矫正不良坐位姿势;伸展功能不良时,采用颈后缩加压、后缩伸展运动及卧位后缩伸展运动;旋转功能不良时,采用颈部后缩与旋转运动,若症状不缓解可采用旋转松动术,由治疗师帮助完成;侧屈功能不良时,可采用颈后缩与侧屈运动,若症状不缓解可采用侧屈松动术,由治疗师帮助完成;屈曲功能不良时,采用坐位下的颈部屈曲运动,若症状不缓解可采用屈曲松动术,由治疗师帮助完成。
(3)移位综合征的治疗移位综合征1:缓解椎间盘移位时采用颈后缩加压、后缩伸展运动及卧位后缩伸展运动;保持缓解状态采用头颈部后缩姿势;恢复功能时进行屈曲运动。
移位综合征2:缓解移位时应用卧位后缩伸展运动进行治疗;维持缓解状态时采用颈后缩加压、后缩伸展运动及卧位后缩伸展运动进行练习;恢复功能时进行屈曲运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