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管理中心安全管理规定
公园公共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公园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园正常秩序,提高公园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公园管理部门是公园公共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公园公共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公园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公园公共安全。
三、安全管理内容1. 人员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园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公园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游客安全。
(3)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对违反公园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2. 设施设备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园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2)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游乐设施、运动器材、消防设施等的安全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
(3)公园管理部门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 防火安全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防火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防火安全职责。
(2)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完好。
(3)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公园内吸烟、使用明火等。
4. 防盗安全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园内重点部位的巡查,确保财物安全。
(2)公园管理部门应设置监控设备,对公园进行实时监控。
(3)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防盗意识。
5. 应急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2)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周边单位的联动,形成应急合力。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2. 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公园发展需要。
公园内部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园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提高公园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园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入口、游览区、休息区、设施设备区等。
二、安全责任1. 公园管理部门是公园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2. 公园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3. 公园工作人员应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4. 游客应遵守公园规定,自觉维护公园秩序,爱护公共设施,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三、安全防范措施1. 人员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公园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具备从事本职工作的条件。
(3)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工作人员档案,对在岗、离职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
2. 设施设备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2)公园管理部门应设立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明确维修保养责任人和时间。
(3)公园管理部门应设立设施设备损坏报告制度,确保设施设备损坏后及时修复。
3. 消防安全管理(1)公园管理部门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防火措施。
(2)公园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确保其有效。
(3)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
4. 防盗安全(1)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公园内的巡逻,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公园管理部门应设立报警系统,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报警。
(3)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门卫管理,对进入公园的人员和物品进行严格检查。
5. 食品安全(1)公园管理部门应设立食品经营许可证,确保食品来源合法、安全。
(2)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监管,确保其遵守食品安全法规。
(3)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公园安全管理制度

公园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加强公园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
3. 所有公园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二、安全设施建设1. 公园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监控摄像头、紧急呼叫点、消防器材、救生设备等。
2. 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公园内的游乐设施、水体等潜在危险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日常巡查1. 公园管理部门应组织专业安保团队,对公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
2. 巡查内容包括检查安全隐患、维护公共秩序、提供紧急救援等。
3.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必要时上报管理部门。
四、应急预案1. 制定各类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如火灾、洪水、游客受伤等。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传达给每位员工,并在显眼位置向游客公示。
五、游客管理1. 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宣传,通过海报、电子屏幕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识。
2. 对游客进行文明游园的引导,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园。
3. 对于不遵守公园规定的游客,应及时劝阻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事件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 对于事故的处理结果应及时总结,分析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建立事故报告和记录系统,对事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未来的追踪和管理。
七、监督与评估1. 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鼓励游客参与安全管理,接受游客的监督和建议。
3. 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安全管理需求。
结语:。
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园管理处的安全管理,保障游客和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公园管理处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公园安全。
2. 公园管理处主任为公园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公园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工作的落实。
4. 员工应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三、安全措施1. 公园安全巡查(1)公园管理处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公园设施完好。
(2)对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确保游客和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2. 公园设施安全(1)对公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2)对损坏的设施设备,应及时修复或更换,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公园消防安全(1)公园内应设置足够的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和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
4. 公园交通安全(1)加强公园内交通秩序管理,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通行。
(2)设置交通警示标志,提醒游客和员工注意交通安全。
5. 公园治安管理(1)加强公园内治安巡逻,维护公园秩序。
(2)及时处理游客和员工报警,确保公园安全。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公园管理处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员工应积极参加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素质。
五、安全考核与奖惩1. 公园管理处对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
2.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安全规章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公园管理处负责解释。
3. 公园管理处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园工作场所的安全,维护公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园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园管理处是指负责公园管理和运营的机构,包括公园行政管理机构、公园保安部门和公园保洁部门等。
第三条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园管理处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内部员工、外聘人员和临时工作人员等。
第二章工作场所安全管理第四条公园管理处应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专职或兼职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组成。
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第五条公园管理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
其中包括:1. 根据公园管理处的特点和工作需要,规划工作场所的安全布局和安全设施;2. 制定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安全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范等;3. 建立工作场所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4. 指定专人负责工作场所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六条公园管理处应配备适量的防火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第七条公园管理处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内容应包括火灾、地震、逃生等常见灾害事件。
第三章人身安全管理第八条公园管理处应建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等;2. 公园管理处应建立工作人员作业安全制度,严禁高处作业、危险作业等;3. 公园管理处应建立工作人员外出安全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外出时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4. 公园管理处应建立维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九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伤害时,公园管理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报警机制,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园管理,保障游客、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公园管理处是公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公园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公园管理处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公园安全。
三、安全防范措施1. 公园设施安全(1)定期对公园内的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2)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设施,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加强对公园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防止设施损坏。
2. 游客安全(1)加强游客安全教育,提高游客安全意识。
(2)设立安全巡查人员,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
(3)对公园内的危险区域、易发生事故的地点,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3. 交通安全(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公园内的车辆行驶安全。
(2)对公园内的道路、停车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道路畅通、设施完好。
(3)对公园内的交通设施进行维护,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4. 消防安全(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公园内的消防安全。
(2)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3)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公园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事故处理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3.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4.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公园管理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公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为了保障公园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园所有区域,包括公园内所有设施、活动及服务。
1.3 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宣传和执行,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安全组织与职责2.1 公园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园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2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3 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应明确自身安全职责,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4 公园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安全管理制度3.1 人员安全管理3.1.1 游客安全管理(1)公园入口处设立游客服务中心,负责游客的咨询、引导和登记。
(2)公园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园,如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
(4)对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安全提示和照顾。
3.1.2 工作人员安全管理(1)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3)工作人员应遵守公园作息时间,不得擅离职守。
(4)工作人员应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2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3.2.1 公园内所有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3.2.2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3.2.3 公园内道路、桥梁、台阶等应保持平整、牢固,防止意外伤害。
3.2.4 公园内照明、消防、监控等设施设备应正常运行,确保安全。
3.3 活动安全管理3.3.1 公园举办各类活动,应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明确安全责任。
3.3.2 活动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游客进入危险区域。
3.3.3 活动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确保游客安全。
3.3.4 活动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公园管理单位安全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园安全管理,保障游客和公园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园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园所有区域、设施及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公园管理、维护、服务、运营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公园管理单位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公园安全稳定。
第四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章安全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公园管理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公园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公园管理单位应明确安全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责任到人、责任到岗。
第七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安全形势,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第八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设立专门的安保人员,负责公园的安全巡逻、秩序维护和应急处置。
第十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安全设施与维护第十一条公园管理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施、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第十二条公园内所有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公园内电气设备、照明设施等应定期检测,确保其安全性能。
第十四条公园内游乐设施、游艺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测。
第十五条公园内水域、高空等危险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六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七条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八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园林公园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园林公园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保障公园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园林公园所有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入口、游览区、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公共设施等。
第三条公园管理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公园安全。
第二章安全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园管理部门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实施公园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3. 对公园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4. 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5. 处理安全事故,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6.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第三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六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公园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1. 公园入口、出口的通道是否畅通;2. 公园内的照明设施是否完好;3. 公园内的消防设施是否有效;4. 公园内的游乐设施是否安全;5. 公园内的公共设施是否完好。
第七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对以下内容进行定期排查:1. 公园内的设施设备是否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2. 公园内的安全标志、警示牌是否清晰、醒目;3. 公园内的警示标志、禁令标志是否正确;4. 公园内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5. 公园内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
第八条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九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条培训内容包括: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 安全操作规程;3. 应急处置流程;4. 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5. 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一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
第十二条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组织救援,救助受伤人员;2. 封锁事故现场,防止事故扩大;3. 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4.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公园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内容

公园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公园安全管理的责任,确保公园游客的安全,维护公园的秩序,保障公园设施的完好,提高公园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园,包括城市公园、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第三条公园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维护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公园管理部门负责公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成立公园安全管理部门,明确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第六条公园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规范的领导体系,确定部门内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
第七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安全员、急救人员等,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八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巡查、安全培训、安全预案等。
(一)安全巡查: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工作,检查公园的设施设备、人员流动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
(二)安全培训: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急救能力。
(三)安全预案: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健全的安全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置、急救流程等,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第九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宣传,制作安全提示牌、宣传单等,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防范意外风险。
第四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十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禁止通行、危险区域等区域的范围,提醒游客遵守。
第十一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安装监控设备,对公园内进行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进行处置。
第十二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设置急救站点,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为游客提供及时的急救服务。
第十三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对公园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第五章安全责任第十四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
公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园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园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公园所有区域、设施及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公园内的游览区、娱乐设施、休息区、办公区等。
第三条公园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安全责任制,确保游客、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安全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公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园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五条设立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
第六条公园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七条公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公园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职责,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第三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九条公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公园内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二)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好情况;(三)安全通道的畅通情况;(四)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与完好情况;(五)公园内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齐全、醒目;(六)游客行为规范执行情况。
第十条公园应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隐患消除。
第十一条公园应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二条公园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三条公园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二)安全操作规程;(三)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四)消防知识及灭火器材的使用;(五)急救知识及现场救护。
第十四条公园应定期对游客进行安全宣传,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游览。
第五章应急预案与处置第十五条公园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公园管理_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园内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提高公园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公园管理部门是公园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安全管理制度。
2. 公园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对所属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负管理责任。
3. 公园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安全教育与培训1. 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公园出入口管理(1)设立专门的出入口,实行凭证进入制度。
(2)加强出入口安全检查,严禁携带危险物品入园。
(3)严格执行游客人数控制,确保公园内游客数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
2. 公园内安全管理(1)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定期对公园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3)设立安全巡逻队伍,加强对公园内的安全巡查。
(4)设立医疗急救站,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3. 公园周边安全管理(1)加强周边治安巡逻,维护公园周边秩序。
(2)加强与周边单位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公园安全。
五、应急处置1. 公园管理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
2. 发生突发事件时,公园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迅速处置。
3. 做好事故现场勘查、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监督与考核1. 公园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对各部门和员工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3.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园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公园服务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公园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中心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心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中心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3. 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安全管理(1)中心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安全培训。
(2)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擅自离岗、脱岗。
(3)工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各类设备,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2.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中心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操作设备,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3)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消防安全管理(1)中心应配备充足的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2)工作人员应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3)禁止在中心内吸烟、使用明火,确保消防安全。
4. 交通安全管理(1)中心应确保停车场、道路等交通设施完好,便于车辆通行。
(2)禁止车辆超速、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3)非机动车停放应规范有序,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5. 食品安全管理(1)中心餐饮服务应确保食品安全,定期检查食材质量。
(2)餐饮服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禁止出售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6. 应急预案管理(1)中心应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突发事件等。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中心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应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公园园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公园园区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维护公园园区正常运营秩序,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成立公园园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园区安全管理工作。
2. 设立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工作。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安全管理(1)园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上岗。
(2)园区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制度。
(3)园区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设施设备安全管理(1)定期对园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
(2)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3)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完好有效。
3. 交通安全管理(1)园区内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应设置明显标识,确保交通安全。
(2)严禁在园区内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严禁在园区内乱停乱放车辆。
(3)园区内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规定速度,严禁酒后驾车。
4. 消防安全管理(1)园区内应设置消防设施设备,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2)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3)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应急处置(1)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应急处置职责。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6. 疫情防控(1)严格执行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加强园区内人员健康监测。
(2)加强园区内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确保卫生安全。
(3)对入园游客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四、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部门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公园园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精简版公园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公园内游客及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园正常运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公园管理部门负责公园整体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3. 所有工作人员均应遵守安全规定,对游客的安全负连带责任。
三、安全管理措施1. 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区域和注意事项。
2. 定期对公园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3. 加强公园内消防设施的管理,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4. 做好公园内绿化、园艺等区域的安全防护工作。
5. 严格执行游客管理制度,对游客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6. 加强公园内监控系统的建设,确保监控无死角。
7.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安全教育与宣传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 通过宣传栏、广播、电子屏幕等渠道,宣传安全知识。
3. 鼓励游客参与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五、突发事件应对1.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2. 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协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公园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公园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
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

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园管理处安全工作的管理,确保在公园内游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公园管理处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园管理处内的所有岗位、所有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公园内的安全生产,不断提高公园管理处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条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规定。
第五条公园管理处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第六条公园管理处各部门要综合考虑安全和生产的关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第七条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公园内的最高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监督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公园内的安全管理问题。
第九条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园内各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条公园管理处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公园内的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十一条公园管理处领导是公园内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园内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二条公园管理处领导要制定安全目标和安全生产计划,确保公园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公园管理处领导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员工不因疏忽大意造成工作伤亡。
第十四条公园管理处领导要定期检查各部门的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公园管理处各部门负责人是公园内的安全管理责任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
第十六条公园管理处各部门负责人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第十七条公园管理处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公园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公园游客及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园的正常秩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公园管理部门对本公园的安全工作负总责,确保公园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公园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切实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安全。
三、安全措施1. 设施安全(1)公园内的各类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 人员安全(1)公园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妥善处置。
(2)公园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消防安全(1)公园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4. 防盗安全(1)公园内应设置安全监控设施,确保24小时监控覆盖。
(2)加强巡逻力度,防止盗窃、破坏等违法犯罪行为。
5. 食品安全(1)公园内餐饮经营单位应取得相关许可证,确保食品安全。
(2)加强对食品原料的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卫生。
6. 水上项目安全(1)水上项目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
(2)游船等水上项目应配备救生设备和救生员,确保游客安全。
四、应急处理1. 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2. 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疏散人群,防止事故扩大。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五、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 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公园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公园各部门、各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公园安全稳定。
公园安全管理制度

公园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园内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维护公园设施和环境的完整性,提高公园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机构公园管理机构设立安全管理部门,由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公园内的安全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指导各个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管理责任1. 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方案。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对公园内各项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确定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督促各部门落实。
3. 公园内各部门负责人应当担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对本部门内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公园内应当设置统一的安全管理标识,包括安全出口、应急通道、禁止通行区域等。
2. 公园内所有设施和设备应当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确保其在安全使用的状态。
3. 公园内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负责巡视、安全教育和应急处理工作。
五、安全培训和演练1. 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让全体工作人员熟悉安全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六、安全巡视1.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公园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和整改。
2. 公园内各部门负责人也应当进行安全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安全管理部门跟进处理。
七、应急处理1. 公园内应当设置应急处理中心,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设备和人员,并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预案。
2.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心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安全处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八、安全监督1. 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公园内游客和工作人员也应当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管理中心安全管理规定一、配(变)电室安全管理规定1、配(变)电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北京市电气安全工作的有关规定。
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配(变)电室的工作人员和设备的运行安全,并掌握触电急救法。
2、配(变)电室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所管理的电气设备性能、运行方式,掌握操作技术;遵守配(变)电室的制度,高压开关柜间及变压器室严禁一人入内。
值班负责人和单独值班人员应由取得操作证并有实践工作经验的电工担任,对配(变)电室运行的电气设备负直接管理责任。
3、值班人员必须持《电工操作证》进入工作岗位。
上岗前应换好工作服、绝缘鞋。
值班巡视检查时,女工应戴好工作帽。
4、必须认真建立并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和工作监护制度。
5、配(变)电室必须建立线路模拟图,室内不得堆放杂物,配(变)电室周边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配(变)电室,配(变)电室应随时关门或设防鼠板,防止小动物由门进入。
6、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接地线、悬挂标牌和装设临时遮拦等安全技术措施和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制度及工作间断(转移)与终结(送电)制度等安全制度措施。
7、设备运行中,严禁用手触摸带电设备的绝缘物和绝缘部分。
8、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拦进行作业,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移开时,须有监护人在场。
9、配电室进行停电检修或安装作业时,值班人员应负责完成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的有关规定,并向作业人员指明停电范围,作业范围,带电设备所在位置。
10、配电室的值班人员一般不少于两人,单人值班不应进行高压设备的清扫或检修工作以及装设地线工作。
电工进行倒闸操作前,须填写操作票,并与模拟板核对,操作时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每操作完一项,既划√。
如发现问题必须向电气负责人报告,清楚后再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
11、值班人员有权拒绝执行不符合安全规程的停、送电命令。
在发生威胁设备或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应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事后应上报领导并将情况详细记录。
发生事故在未找到原因和妥善处理前,不得恢复正常运行。
12、非电气工作人员禁止进入配(变)电室,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工作人员经安全教育并在作业负责人和监护人的指导下,方可进入设备区和参加指定的工作。
在外单位派来支援和配合工作的电气工作人员,作业前应由现场作业负责人介绍现场设备电气运行情况以及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13、配电室应配备有以下安全用具:高压绝缘杆、绝缘夹钳;高、低压试电笔;经检测合格的绝缘手套、绝缘靴(鞋)及绝缘台(垫);足够数量的接地线;各种表示牌;登高作业时的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带、绝缘绳、安全帽等;有色护目镜等。
14、值班人员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严禁在工作时间睡觉,不得擅离岗位、喝酒和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二、临时线路架设的安全管理规定1、因工程和工作需要架设临时线路时,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待基建、安全生产部门批准后方允施工作业。
2、临时线路使用期限一般为15天,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使用时,应办理报批延期手续。
3、临时线路必须采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其截面应能满足用电负荷和机械强度的需要。
严禁在各种支架、管线、树木上架设临时线路。
4、导线距离地面的高度室内不低于2.5 米,室外不低于4.5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6 米。
5、全部临时线路必须有一个能带负荷拉闸的总开关控制每,一分路应装设漏电保护装置,装在户外的电气开关、漏电保护等应有防雨、雪措施。
6、所有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支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7、严禁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架设临时线路。
8、工地办公室、宿舍、工作棚以及场地的临时线路敷设,除使用护套电缆外,需分开设置或穿管敷设。
9、办公室、宿舍的照明,每盏灯应设开关控制。
灯具距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 米。
10、照明灯头与易燃物的净距一般不小于300毫米,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的净距一般不小于500 毫米。
11、照明灯露天设置时应采用防水灯口,与干线连接时,其接点应错开50 毫米以上。
12、节日彩灯应采用绝缘铜线,干线和分支线的最小截面除满足安全电流外不应小于2.5 平方毫米。
每个支路不应超过10 安培电流。
13、供节日彩灯的电源除统一控制外,每个支路应有单独的控制并备有漏电保护装置。
导线不能直接承力,导线的支持物应安装牢固。
14、节日彩灯的导线水平敷设有人能接触处,应有提示“电气危险”的警示牌,垂直敷设时与地面间不应低于3 米。
三、地下电缆的安全管理规定1、使用地下电缆的单位应具备明确、全部的地下电缆布线竣工图纸。
2、地下电缆线路在地面有指示标桩要准确、完整、无误。
3、定人定期对地下电缆并实施安全检查,排除井内积水与杂物,作业完毕后须盖好井盖,以防意外坠人致伤。
4、检查人员进入电缆井和电缆隧道前,要先行通风排出其内浊气。
井内作业,井上应设置监护人。
5、对同一电缆井、沟、隧道内有二条以上电缆敷设时,检修作业中要仔细认真正确判断所修电缆是否带电压,严禁带电施工。
6、地下电缆要建立安全检查记录制度,以年归档,备案待查。
四、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规定1、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1)外壳、手柄有无破损的裂纹;(2)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3)软电缆线或护套线是否完好无损;(4)插头是否完整无损;(5)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6)电气保护装置是否完好(7)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8)运转部分是否转动灵活、平稳、无障碍。
2、手持电动工具须由电工作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应做到:(1)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一次;(2)在湿热和温度变化大的时间和环境里,应相应缩短检查周期;(3)在霉雨季节时应随时进行检查。
3、非电工作业人员不得随意私自拆修手持电动工具。
4、手持电动工具严禁无插头使用。
5、使用电动工具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严格遵照其性能指标实施作业。
五、油库的安全管理规定1、油库必须由正式职工专人管理负责,严禁私自加油,确保油库安全2、消防设备、器材及工具要齐全有效。
消防灭火器应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参照有关数量和容量备足配齐,定期检查、更换。
3、油库管理区必须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4、油库管理区内严禁吸烟,严禁明火作业、带电作业。
油库要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
5、严禁高压电线跨越油库区,严禁设置固定电源和架设电线,一切电气设施采用防爆型。
6、油库附近严禁存放易燃物,周边杂草、枯枝应清理干净。
7、加油时间应避开夏季中午高温时段,雷雨天气严禁加油。
8、给机器、设备加油时要认真负责,不要出现加溢或外漏的现象,造成不安全隐患。
9、定期全面检查油库、加油机及各处阀门有无漏油、渗油现象,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维修,消除不安全隐患。
10、建立油库巡查制度和油料出入库制度,并作好记录。
六、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定1、锅炉房需设管理人员。
锅炉房管理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掌握锅炉运行的专业知识,对锅炉的安全运行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2、锅炉房司炉工必须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熟知所操作锅炉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上岗,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违章作业。
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
值班人员对锅炉的安全运行负直接责任。
3、保持锅炉房的清洁,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严禁在锅炉设备、管道上堆放易燃物品和烘烤衣物。
4、要有规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严禁周围堆放杂物。
5、锅炉房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必要的降温、防冻措施。
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及水位表、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具备足够照明。
锅炉房还应备有应急照明器材。
6、锅炉房配置的热水锅炉须有超温报警连锁保护装置,还须设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
每台锅炉的安全附件和连锁保护装置要经常维护和定期实验,保证其灵敏、准确和可靠。
锅炉需要定时定量地实施排污作业。
蒸汽锅炉排污时要严格监视水位,热水锅炉高温负荷运行时,不允许排污。
为了延长锅炉使用寿命,节约燃料,防止水垢、水渣、腐蚀而引起锅炉部件损坏或发生故障事故,运行的锅炉须做好水质管理工作。
7、锅炉每年要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安排内外部检验。
8、锅炉的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等每年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效验。
9、锅炉停用后要及时清理设备,采用湿法或干法保养锅炉。
10、加强对锅炉运行情况的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无法处理的故障要立即报告。
11、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
交接班时要检查锅炉是否完好。
12、承压、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的安装、修理和改造须由取得省级以上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资格单位进行。
13、使用锅炉单位的主管行政领导要经常对锅炉安全运行、锅炉房值班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做文字记载。
七、农药库安全管理规定1、购买农药,由绿化部门提供需求计划,并有主管领导签字,限量购买。
2、购买农药时要查明,供货方要有农药出售质量合格证,要有一定级别或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证明及出厂日期,以保证农药的质量。
3、农药入库时库房管理人员要把好质量关,检验农药的出厂日期,使用年限,如不合格,库房有权拒收。
4、农药要专库贮存,专人负责,入库领发手续要健全。
5、园艺队领取农药后要有专人负责、保管,随领随用,使用后的空瓶要及时送回库房统一处理。
6、剩余农药要及时收回库房保存,不得在外存放,不得随便丢弃,更不能随便送人及浪费。
八、监控室安全管理规定1、监控室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岗,不得迟到早退,严禁脱岗,不准长时间占用电话。
严格落实责任制,采取当班人员负首责的管理办法对于失职造成的损失,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2、监控室内严禁吸烟、会客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或影响工作的活动;严禁酒后上岗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进入监控室。
3、监控室工作人员要熟知本设备性能和运行情况,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经常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出现技术故障时要及时上报,组织抢修,并记录设备运行情况。
4、遇雷雨等天气时要对设备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做好运行记录。
5、监控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保密制度,不准将监控系统的功能和监控情况向他人泄露。
6、监控室设备非技防人员严禁操作机器设备。
严格遵守操作等级权限规定,不得私自更改权限。
不得随意在主机上安装、运行其他软件和严禁玩各种电脑游戏。
7、监控室工作人员要熟知各监控头的监视环境内容和目标特点及监视范围,密切注视各监控位置情况,发现特殊事件或突发情况,要立即报告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将发现的情况做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