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63fb4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b.png)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绿色贸易壁垒是指由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消费者利益,对进口商品准入设立的环境标准、认证要求、技术规范等非关税壁垒措施。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各国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策略。
1. 增加出口成本:绿色贸易壁垒往往对进口商品的质量和环保标准设立了严格的要求,如果我国的产品无法满足这些标准,就需要进行技术改进或生产工艺更新,这将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和出口价格。
2. 出口产品准入难度增加:由于各国对环境标准的要求不同,我国出口商品在进入不同市场时需要满足各种不同的环保标准和认证要求,这增加了出口产品的准入难度,降低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3. 市场份额受影响:由于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了一些传统产业的出口,而这些传统产业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出口产品无法进入某些市场。
4. 技术交流与合作受阻:绿色贸易壁垒通常要求出口国企业提供与环保相关的技术信息、生产工艺等,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对相关技术进行限制,这阻碍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二、对策探讨1. 提高产品质量与环保标准:我国企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加大对环保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标准与要求。
2. 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我国企业应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如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标志认证等,通过取得认可的证书,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拓展市场多元化战略: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应拓展市场多元化战略,将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单一市场的依赖度,减少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4. 政府部门支持与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的政策支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降低传统产业对出口的依赖度,从根本上减轻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谈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e300e1172ded630b1cb62a.png)
王 红 兵 郑 卅铁 路 局 河 南 郑 外 4 O 5 l l 0 5 2
【 文章摘要 】 面 对 绿 色壁 垒 的 发展 势 头 , 面对 它 对我 国对 外贸易的阻碍 我们应 当采取 有效 的应对措施 ,促进我 国经济乃至世 界经 济的健康有序地 发展 。
绿 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 二 、“ 色贸易壁垒”对我 国的影响
取 的 限制 甚至 禁 止 有 关 国际 贸易 活 动 的 法 律、 法规、 标准、 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 , 以避 免这 些贸易 活动 可能 导致 的环境 污染 与 生态破坏 ,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讲, 绿色贸易壁垒是 以保护 自 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 , 通过制 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 保标准 , 对来 自其他 国家的产 品及服务设置 障碍 , 以保护本国产 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一
绿色贸易壁垒 的形成原 因
首先, 环境 问题 的全球 化是 绿 色 贸易壁 垒形 成的 外部原 因。环 境 可持续 发展 道路 的 选择引发了全球 J的环境保护运动 ,正是在 生 环境 问题全 球化 的大 背景 下 ,世界各 国通 过 参与 国际 公约 、国 际环 保组 织 ,制定 了旨在 保护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环保 制度 和标 准。而这 些制 度和 标 准体现 在 贸易 上即是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绿 色 障碍 , 限制进 口, 从而形 成事 实上 的壁 垒 。 第 二 ,新 贸 易 保护 主义 的抬 头 是 绿 色 贸易壁垒的根本成因。WTO并未使贸易保 护 主义 消失 , 争 的加 剧反 而迫 使各 国 政府 竞 在关税手段保护程度降低的情况下, 寻找更 有效的非关税壁垒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绿色壁垒的合理 、 合法及广泛性特点使其成 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首选手段。发展中国家面 临 着两 难 选择 :要 么从 发 达 国 家市 场退 出 , 要 么紧 跟 发达 国家 , 产与 本 国经济 实 力不 生 相符合的高投入 、 高技术的 “ 绿色产品” 但 。 无论如何 ,发展 中国家均要付 出沉重代价。 发达 国家从 中 既保护 了国 内的产 业 ,又成 为 标准的制定者 。这正是 “ 绿色壁垒”作为国 际贸易保 护主 义新 形式得 以迅速 发展 的根本 原 因所 在 。 三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 三 ,各 国技 术水平 、经济 实力差 异是 1 在国内层面上 , 、 要建立、健全环境保 法规 , 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 提高 绿色贸易壁垒的客观原因。发达 国家由于经 护法律、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ad60b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8.png)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国外对进口商品要求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
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影响包括:一是加大了
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我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二是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量和市场份额,使得出口企业
受到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需要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提高环保标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我国的出口企
业符合国外的环境保护要求。
2.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和统一,在全球范
围内建立相互认可的环保标准,避免国际贸易时不同标准的歧视。
3.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4.加强技术研发,研发环保技术、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提高出口企业的环境保护能力。
5.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出口企业结构,扶持发展环保型企业,
促进我国出口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
总之,面对绿色贸易壁垒,我们需要借助技术研发、政策引导
等手段,加强我国出口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
场竞争力,把握国际贸易的机遇。
《2024年“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ec5c7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1.png)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形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趋势。
这种以保护环境、资源、生态等为目的的贸易措施,不仅影响着全球的贸易格局,也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策略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绿色壁垒的背景及特点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以保护环境、生态平衡、节约资源等理由,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绿色技术标准等贸易措施,从而达到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进口的目的。
这些措施的实施主要基于环保的意识形态和消费理念的变化,体现了贸易政策对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绿色壁垒的兴起,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
从大米、茶叶到蔬菜、水果等主要出口产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绿色壁垒影响。
四、“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 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绿色壁垒的设立推动了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意识,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
2. 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在绿色壁垒的推动下,我国农产品生产者开始注重农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二)消极影响1. 增加出口成本: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绿色技术标准,我国农产品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
2. 降低出口量:部分进口国的高标准环保要求使得我国部分农产品无法达到其要求,导致产品被拒绝进口或退货,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量。
五、应对策略及建议(一)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我国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环保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绿色壁垒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及时调整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策略。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2d8ed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0.png)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贸易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尽管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一些国家或地区借助绿色壁垒措施对他国商品进行限制,导致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本文将以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为切入点,介绍绿色壁垒的定义、形式及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什么是绿色壁垒?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保护其本国产业、环境或人民健康而对进口商品设置的一系列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或技术标准。
其目的在于限制特定的进口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保障本国产业发展和国内市场竞争,同时促进国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常见的绿色壁垒形式包括:产品认证和标准、环境标签、能源效率要求、碳排放限制等。
我国遭遇的绿色壁垒问题近年来,我国出口企业频繁遭遇到绿色壁垒的限制,给我国出口行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如下:1. 进口国环境标准与本国标准不对等一些发达国家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这些标准往往对我国的出口产品施加了高门槛限制。
由于我国环保标准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我国的出口商品无法满足进口国的环境要求,从而受到限制。
2. 技术壁垒导致出口受阻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壁垒的手段,要求进口商品必须符合高新技术要求或拥有特定的技术认证。
这种做法对我国技术含量较低的出口产品产生了明显的限制,导致我国出口受阻。
3. 环境标签和认证要求增加出口成本一些国家和地区要求进口商品必须获得特定的环境标签和认证,这增加了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对我国出口企业而言,不仅要面对繁杂的认证程序,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进口国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遭遇绿色壁垒问题严重,不仅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还影响到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为了应对绿色壁垒的限制,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升环境标准和认证体系加强环境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a5546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a.png)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1. 出口产品受到限制一些国家为了打击外国产品,采取了一些非关税措施,如环保认证、标准、检验等手段,使得我国出口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受到限制。
一些被贴上环保标签的国外产品可能并非真正环保,而一些我国的环保产品却因为认证标准的不同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这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困扰。
2. 出口产品成本增加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出口产品需要进行额外的环保认证、检验等程序,这不仅增加了出口产品的成本,还增加了出口产品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一些国外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但我国的环保产业产能有限,这也影响了出口产品的供给。
3. 出口行业结构调整受制于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一些出口行业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向环保型出口产品转型,以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
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升级和资金投入,还需要时间和市场培育,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4. 对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的出口产品受到限制和影响,这也影响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一些传统产业受到挑战,一些新兴产业受到考验,我国经济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二、应对策略探讨1. 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面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增强国际合作的力度,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贸易争端,共同推动绿色贸易壁垒的规范化和公正化。
2. 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我国企业应当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应加大环保产品的研发力度,培育和放大我国的环保产业。
3. 促进绿色生产4. 提高国际市场准入能力我国应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准入谈判,争取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扩大出口市场份额,从国际市场的角度加强我国在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方面的认可和推广,提升国际市场准入能力。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394f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3.png)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壁垒逐渐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一大障碍。
绿色壁垒是指一些国家通过制定环保标准、限制化学物质使用或者强制性的认证体系等手段,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或者加以歧视性待遇。
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保护环境,但也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绿色壁垒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一些国家通过设立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加大了进口产品的成本,导致我国的产品价格上升,使得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
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无法满足严格的环保标准,更是无法进入一些国际市场。
2. 增加对我国产品的质量和环保要求。
受到外部市场的影响,我国出口产品也受到了更高的环保和质量要求,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是一种挑战。
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提升产品的环保性和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3. 促使我国转型升级。
绿色壁垒的出现,迫使我国出口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向更环保、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对于绿色壁垒的影响,我国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出口贸易。
一、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全球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协调,争取更加公平的贸易环境。
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组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多边谈判等途径,推动环境标准的一致性,避免出现过多的技术壁垒。
积极发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维护我国的贸易利益。
二、提升产品的环保和质量水平要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提升产品的环保和质量水平。
可以加大对企业的环保督导力度,推动企业实行绿色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三、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我国可以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
浅谈绿色壁垒及中国的对策(一)
![浅谈绿色壁垒及中国的对策(一)](https://img.taocdn.com/s3/m/c59a096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5.png)
浅谈绿色壁垒及中国的对策(一)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国际贸易对策论文摘要:绿色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
从短期看,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出口产品的成本,将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影响企业出口经营效益。
从长期看,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生产国和消费国的环境保护。
我国要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信息系统,加快制定和完善中国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
增加对绿色产业投入,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保教育,坚决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建立自身绿色壁垒,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和国际环保法规的惯例接轨。
一、绿色壁垒的由来和发展绿色壁垒。
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起因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灾难。
在初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要是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的要求;同时,消费者环境意识提高和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
绿色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
因而,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
于是,贸易与环境这两个原本在世界贸易史上不相干的问题被一条绿色的纽带捆绑在了一起,绿色壁垒就出现了。
上世纪的最后5年,以1995年世贸组织专门成立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为标志,着绿色外衣的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舞台上不再扮演年轻的配角,而是跻身重要角色行列。
到了1999年11月30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贸组织第3届部长级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这时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已是世界贸易中不能回避的现实。
由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既不合理又不合法,西方国家采用一些新的合理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国利益。
其中环保措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容易受到公众和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贸易保护最有影响力的措施。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a6657b551e79b8968022638.png)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绿色壁垒是20世纪环保浪潮的产物,初衷在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安全。
但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家间的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受到了严格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保护国内产品和市场的绿色壁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税壁垒形式。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合法”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
为了保护国内环境和市场,发展我国相关产业,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寻找跨越绿色壁垒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绿色壁垒(Green Trade-Barrier),又称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经济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法律、条约、标准等形式对国外商品的进口进行限制。
例如对一些影响生态、污染环境的商品进行限制或禁止进口。
绿色壁垒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环境方面: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 500万人因此而丧命;有8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病,每天有万人因此而死亡。
面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国际社会掀起了强劲的环保浪潮。
环境问题全球化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生态价值观念得到认可。
然而,仅靠传统方式来保护环境已经远远不够,需要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因此,利用限制贸易来保护本国环境的绿色壁垒便应运而生。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和矛盾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生产力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对于安全卫生的要求更加严格,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环保意识薄弱、检验技术及标准落后等因素造成其产品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进口标准,因而受到了限制。
发达国家正是利用这种差距一方面掠夺发展中国家资源,将高污染产业迁至发展中国家,使其环境更加恶化。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68b3fb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9.png)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然而,各种贸易壁垒也层出不穷。
其中,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简单来说,是指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法规和认证制度等,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的障碍。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一)增加出口成本为了满足进口国的绿色标准,我国出口企业往往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改进技术、更新设备、采购环保原材料以及进行相关的认证和检测。
这无疑会大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二)缩小出口市场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环保技术和标准方面的领先地位,设置了过高的绿色贸易壁垒,使得我国部分产品无法进入其市场。
例如,在农产品领域,某些国家对农药残留量的限制极为严格,导致我国大量农产品出口受阻,进而缩小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份额。
(三)引发贸易摩擦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隐蔽性,容易引发贸易双方的争议和摩擦。
当我国出口产品因不符合进口国的绿色标准而被限制进口时,我国企业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待遇,从而引发贸易争端。
(四)促进产业升级从另一个角度看,绿色贸易壁垒也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过程中,企业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一)环保意识相对薄弱长期以来,我国部分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导致产品在环保方面难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保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应对进口国严格的绿色标准时,往往力不从心。
(三)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的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尚不健全,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
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b0b67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c.png)
浅谈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引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的环境和产业。
绿色壁垒指的是一种通过采取技术、标准、认证等手段,以限制进口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壁垒,从而保护国内环境和产业。
然而,对我国而言,绿色壁垒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1. 减少了我国的出口市场绿色壁垒条件和要求使得国际市场对我国一些产品的需求量减少。
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和认证要求我国产品难以达到,导致产品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通过采取绿色壁垒手段,实施非关税壁垒,限制我国产品的进口,进一步降低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 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满足绿色壁垒的要求,我国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
这些成本不仅包括环境治理设施的建设,还包括技术升级、材料成本以及环境管理的费用等。
这些额外的成本使得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降低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阻碍了我国的环境治理进程绿色壁垒的出现使得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一方面,由于需要满足国际标准和认证,我国一些环境治理的进展被推迟或放缓;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以实施绿色壁垒为由,对我国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成果提出质疑,导致我国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声誉受到了一定的损害。
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1. 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针对绿色壁垒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要求,我国应加大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符合国际标准的环保产品和技术,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以应对绿色壁垒带来的困境。
2.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我国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借助其他国家的优势资源和技术,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
3. 建立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我国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认证体系,加强与国际质量认证机构的合作,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标准。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7bf47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e.png)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绿色贸易壁垒指的是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对进口商品的环境保护标准、绿色认证、碳排放限制等方面设置的限制性措施。
这些措施不仅会使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也可能因为不符合相关标准而遭到拒绝进口,从而对出口商品的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家之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就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1. 减少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通过设定严格的绿色认证标准和环保要求,限制了对进口商品的市场准入。
这些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往往超出了国际贸易组织所规定的相关标准,导致我国出口商品难以满足进口国的要求,从而减少了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
2. 增加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一些国家为了减少碳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对进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原材料来源设置了严格的要求。
出口商品如果不能符合相关的标准,就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或者采购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这就会导致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
3. 影响我国出口竞争力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一些出口商品的贸易量受到了影响,使得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国家可能会借此机会对我国的出口进行“绿色”贸易壁垒,从而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降低,出口竞争力受到挑战。
二、对策探讨1. 积极参与国际环保标准制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争取在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保护我国的出口利益。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
2. 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针对一些国家对出口商品的环保标准和绿色认证要求,我国应该加大对出口商品的技术改造和质量提升力度,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以满足进口国的相关要求,提高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率和竞争力。
3. 强化贸易壁垒调查和应对机制针对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贸易壁垒调查和应对机制,及时应对一些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以维护我国的出口利益。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5c68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8.png)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绿色壁垒是指一些国家通过环保标准、绿色技术、低碳产业等手段加强产品贸易限制,旨在保护本国环境和促进本国绿色发展的贸易壁垒。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逐渐显现出影响力。
对于我国来说,绿色壁垒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我国的视角出发,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1. 市场准入受限一些国家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认证体系,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提高了产品准入门槛,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面临更大的市场准入压力。
这不仅增加了我国企业的出口成本,还可能导致产品无法进入一些国家的市场,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2. 技术转移受阻一些国家通过对绿色技术的保护和支持,以及技术转让条件的限制,加剧了我国在绿色技术领域的技术壁垒。
这不仅增加了我国企业在绿色技术领域的研发和投资成本,还可能阻碍我国企业获取最新的绿色技术,限制了我国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发展空间。
3. 贸易压力增加受制于绿色壁垒的影响,我国的出口产品面临更严峻的贸易压力,造成了我国的贸易逆差加剧,影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平衡。
应对策略分析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面对绿色壁垒的挑战,我国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发展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绿色技术和产品。
鼓励企业加大在绿色技术领域的投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和认证体系的建设,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保合作,推动绿色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绿色壁垒带来的挑战。
3. 推动绿色转型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
鼓励企业加大在绿色产业领域的投资和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少绿色壁垒带来的贸易压力。
4. 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的绿色产业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支持等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激励,促进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1683d337580216fc700afd15.png)
浅谈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评析及应对一、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一)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消极方面美国曾利用SPS措施限制中国的蜂蜜和水产品进口,对中国的蘑菇罐头实施以及其他的中国产品进口,使得这些产品的出口日益困难。
1998年9月,美国农业部签署一个法令,要求来自中国的木包装必须有检验和检疫标志,否则不能出口到美国。
如果违规,整批产品不准进入美国,或者在美国监视下销毁,一切损失由中国负责。
这一条将影响中国对外贸易近180亿美元。
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官员、联合国粮农组织顾问鲁宾透露: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仅数月间,美国FDA扣留了634批从中国进口的食品,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食物添加剂和杂质的含量过高;欧盟也通过规定不合理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来限制外国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中国的茶叶由于检验超标现象,结果导致茶叶出口陷入困境。
2002年初,欧盟以中国出口的禽肉、龙虾制品中农残、药残及微生物超标为由,宣布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食品,直接影响了中国6.23亿美元的产品出口欧洲。
欧盟的《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llS)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和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等六种有害物质,据我国商务部统计,我国的家电产品受该指令的影响,出口量大幅下降;2002年1月至7月,因日本的绿色壁垒影响,中国出口日本的活鳗比上年同期下降23%,出口冻鸡下降41%,出口保鲜蔬菜下降20%,出口鸭肉由2002年的4668吨降为2003年的零吨。
日本自2003年起,推行的农产品“身份认证”,要求市场上销售的蔬菜大米都必须标明品种、原产国、生产企业名称和认证号码等,加上日本媒体对中国农产品药残量超标的宣传,误导消费者,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我国的农产品、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等产业因绿色贸易壁垒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损失。
(二)我国遭受绿色壁垒的积极方面上海ABB跃进机电有限公司努力获取ISO14000质量认证,一律按照国际标准来搞技术创新,如今该公司的机电产品已经广销欧亚美等大洲。
浅谈绿色壁垒及中国的对策
![浅谈绿色壁垒及中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d15b7d9240c844769eaee7e.png)
( 大连 理工大学 [ 摘 城市学 院 , 辽 宁 大连 160 ) 6 0 1
要】 绿 色壁垒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 了 国的对外贸 易。从短期看 , 色贸易壁 垒提 高出口产品的成本 , 我 绿 将会削弱产
品的竞争力 , 影响企业 出口经营效益。从长期 看, 则有利 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 有利 于生产 国和 消费国的环境保 护。我国要尽 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 准信息 系统 , 加快制定和 完善 中国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 中有 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规 范。 增加 对绿 色产业投入 , 推行 清洁生产 , 加强环保教 育, 坚决抵 制贸易保护主义, 建立 自身绿 色壁 垒 , 促使对 外贸易的环境 管理和 国
p f ie e so ep o u t a d h l r tc n io me t o ec u t e g d c n mn f n C i as o l ul oeg rd e t n s f rd c n ep p oe t vr n n rt o n r so iv h t s e f h i f mn . a o s p o . h n h u d b i fr i t e i d n a ifr ain s s m n e vr n na d t c n c ls n ad , k n mp v c n c lsa d r s a d l g lrg l t n n e v o - n o t y t o n io me tla e h ia t d r s ma ea d i r e t h ia t a d n e a u ai s o n i n m o e n a o e n e o r me tl r t t n i r d cn n r e n l p o u t i ia i c e s n e t n o g e n id sr , a yo t la r d c o , na oe i n p o u ig a d ma k t g al r d cs n Chn , n ra e iv sme tt e u t C l u e n p o u t n p c o i r n y T c i ic e s d c t n o n i n n a rt t n r s tt e p oe t n s b i t o r e a ir p o t t e v o me t n - n r a ee u a o fe vr me t p oe i , e i a r tc o m, u l i wn g e n b l e , r moe i n i n na ma i o l c o sr d ii d s T s r l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12576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1.png)
绿⾊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环保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国际市场对绿⾊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为保护⾃然资源、⽣态环境和⼈类健康,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系列环保制度和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这些环保标准对来⾃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设置了障碍,限制了进⼝,在⼀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市场⽽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准则,这就构成了绿⾊壁垒。
据估计,我国每年⾄少有70亿美元的出⼝商品受到“绿⾊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且还有逐渐扩⼤趋势。
如何正确对待绿⾊壁垒正⽇渐成为对外贸易中的焦点问题。
⼀、绿⾊贸易壁垒对我国商品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出⼝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贸易对象有⽇本、美国、欧盟、韩国、东南亚⼀些国家等,这些国家产品标准⼤都是我国产品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环境技术标准,⽐如防污标准、噪声标准、电磁辐射标准、包装标准等等。
我国出⼝的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农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标准的制约,⽐如我国的冻鸡⾁因不符合欧盟的卫⽣检疫标准,欧盟曾决定⾃1996年8⽉1⽇起,禁⽌我国冻鸡⾁进⼝;从1996年起,我国对欧盟的服装出⼝趋缓,主要原因是服装的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标准;我国⽬前只有20多个⼚家的单个品种的药品能够通过美国⾷品和药物管理局越来越严格的检查,出⼝到美国;⾃2000年7⽉1⽇起,欧盟正式实⾏新的农药残留最⼤允许限量值,限制使⽤的农药增⾄62种,按新标准我国⾄少有30%的茶叶不能出⼝欧盟。
据估算,2002年年初⾄7⽉底,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贸易壁垒造成我国农产品出⼝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约100亿美元。
⼆、我国出⼝产品遭受绿⾊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中国加⼊世贸组织后,受“绿⾊贸易壁垒”限制不能出⼝的农、畜、⽔产品较多,是诸多因素结合的后果。
1,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绿⾊经济观念缺乏。
⾃改⾰开放以来,我国环保意识有所提⾼,但整体⽽⾔,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发展经济的模式上。
绿色壁垒对我国影响及对策
![绿色壁垒对我国影响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fdfc8ff4693daef5ef73d84.png)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摘要] 绿色贸易壁垒是近年来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的重要贸易保护措施之一,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
绿色贸易壁垒的起源、特征和种类做了系统的概括,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壁垒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一、绿色壁垒的产生绿色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于90年代。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一开始仅是局部的、点的问题,主要被认为是一国国内的问题,应根据本国自身的环境法来进行管理。
随着世贸组织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各种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大大削弱,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保手段被各国用来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加以广泛应用,并通过将环保措施纳入贸易规则和条约目标最终予以加强。
于是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开始蔓延,对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一)绿色关税制度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胁及破坏的进口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二)绿色市场准入制度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取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
如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口。
(三)“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以及环境贸易制裁一国怀疑进口产品的低价是由于接受了来自于出口国政府的环境补贴或未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或给予相应的制裁。
(四)推行国内ppms标准及其他环保标准ppms是‘processing&product method’,的缩写,是对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所制定的特定环境标准。
有的国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国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ppms标准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环保标准,要求进口商品必须达到。
(五)强制性绿色标志(签)、强制要求iso 14000认证等绿色标志(签)、认证制度本身是非强制性的,各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决定是否申请,但是如果进口国政府把通过认证规定作为进口商品的必要条件或国内企业对外合作的必要条件,对于想要出口到对方国家的产品来说,就必须选择通过认证,取得标签这条路。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08aa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8.png)
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绿色壁垒是指一些国家以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等为由,采取各种措施对进口产品和服务进行歧视性限制或限制性条件,以保护本国产业和环境。
绿色壁垒不仅给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壁垒和贸易压力,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一、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1. 产业准入难度加大:一些国家通过设定高于国际标准的环保标准、认证要求等,使我国的出口产品难以满足其要求,导致产品准入门槛大大提高,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市场壁垒。
2. 贸易压力增大:受制于绿色壁垒的限制和限制性条件,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贸易压力,市场份额受到挤压,降低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技术升级和成本增加:为了满足一些国家对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我国出口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生产工艺改进,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投入。
4. 走出去战略受阻:一些国家对我国的绿色壁垒限制也影响了我国的“走出去”战略,使得一些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发展受到阻碍,难以实现国际化,并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
二、应对策略分析1. 提高绿色标准和质量控制:我国出口企业需要加大对绿色标准和质量控制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质量水平,以满足不同国家对环保的要求。
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需要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国际绿色壁垒的制度建设,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发言权。
3.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性能,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4. 坚决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我们需要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和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公正、透明和非歧视性发展。
5. 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我国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提高产业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2024年“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9210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4.png)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形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现象。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农产品出口受“绿色壁垒”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绿色壁垒的概念及特点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安全为由,以限制或禁止某些商品进口为手段所设置的贸易障碍。
其特点包括:名义上的正当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实施上的隐蔽性等。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1. 积极影响(1)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绿色壁垒的设立,促使我国农产品生产者更加注重环保和产品质量,推动了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2)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壁垒的引入,使我国农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2. 消极影响(1)出口受阻:由于国外设置的绿色壁垒标准过高或过于严格,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无法达到进口国的要求,从而无法出口。
(2)成本增加:为达到进口国的环保标准,我国农产品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保改造和技术升级,导致成本增加。
(3)市场竞争力下降:由于绿色壁垒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逐渐减弱,竞争力下降。
四、“绿色壁垒”成因分析1.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借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设置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产业。
2. 环保意识增强: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3. 国内政策推动:一些国家通过设立绿色壁垒来推动国内环保产业的发展。
五、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建议1.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了解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和标准。
2. 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水平。
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研究
![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fd1db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5.png)
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研究绿色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产业竞争力,通过设定环境标准、技术壁垒、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对于我国来说,绿色壁垒问题不可忽视,需要制定对策来应对。
首先,我国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产业的绿色化水平。
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提高环境标准和技术要求,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
因此,我国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提高产品的环境表现指标,以满足发达国家的环保要求。
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绿色化水平。
其次,我国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标准制定。
发达国家通常会制定和推广自己的环保标准,以保护本国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争取为自己制定的标准争取更多权益,以确保我国产业在全球贸易中有更大的竞争力。
第三,我国应加强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对外贸易的谈判能力。
发达国家往往借助贸易谈判和关税壁垒等手段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入。
因此,我国应积极制定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强化谈判能力,争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和市场准入权。
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形成合力,以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最后,我国还需要加强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支持企业提升绿色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绿色壁垒使得我国企业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面临更多的技术和成本压力。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绿色改造。
同时,加强金融支持,提供贷款、补贴等政策措施,以降低企业绿色化发展的成本。
总之,绿色壁垒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我国来说,应该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加强政府和金融支持等措施,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提升我国产业的绿色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绿色壁垒保护〔论文摘要〕绿色贸易壁垒是近年来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国内的重要贸易保护措施之一,目前已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
绿色贸易壁垒的起源、特征和种类做了系统的概括,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绿色壁垒的产生绿色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于90年代。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一开始仅是局部的、点的问题,主要被认为是一国国内的问题,应根据本国自身的环境法来进行。
随着世贸组织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各种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大大削弱,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保手段被各国用来作为贸易保护手段加以广泛应用,并通过将环保措施纳人贸易规则和条约目标最终予以加强。
于是绿色壁垒应运而生,并开始蔓延,对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一)绿色关税制度进口国对可能造成环境威肋及破坏的进门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二)绿色市场准入制度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规章而采取的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措施。
如1994年美国环保署规定,进口汽油中硫、苯等有害物质必须低于有关标准,否则禁止进日。
(三)“绿色反补贴”、“绿色反倾销”以及环境贸易制裁一国怀疑进口产品的低价是由于接受了来自于出口国政府的环境补贴或未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内在化,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或给予相应的制裁。
(四)推行国内PPMs标准及其他环保标准PPMs是…PROCESSING&PRODUCT METHOD',的缩写,是对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所制定的特定环境标准。
有的国家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国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PPMs标准以及其他一些近乎苛刻的环保标准,要求进口商品必须达到。
(五)强制性绿色标志(签)、强制要求ISO 14000认证等绿色标志(签)、认证制度本身是非强制性的,各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决定是否,但是如果进口国政府把通过认证规定作为进口商品的必要条件或国内企业对外合作的必要条件,对于想要出口到对方国家的产品来说,就必须选择通过认证,取得标签这条路。
(六)繁琐的进口程序和检验制度绿色贸易壁垒有很多是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而设置的,为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进口国政府不惜重力研究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检验制度和繁琐的检验程序,利用其先进的检验设备和条件对进口货物实施检验,使进口货物难以通过。
(七)要求回收利用、政府采购、押金制度等强制性措施例如荷兰政府规定啤酒饮料一律采用可以回收利用的包装容器,实际上为进口的同类产品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
这无疑给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带来很大的障碍。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传统的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受到了有效限制和弱化的背景下,为了限制发展中成员方优势产品的大量输入,发达成员方日益将绿色壁垒为代表的新型壁垒作为主要的贸易限制一手段,绿色壁垒将成为今后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壁垒之一,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演愈烈。
(一)影响我国的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目前,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香港、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化国家和地区,约占出口总额的80 %。
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是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
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标准。
如果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标准,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这将会使我国许多出口产品因达不到其“绿色标准”而经常被排挤出该国市场之外,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首先,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和反补贴税,将使我国出口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竞争优势。
其次,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实施必然会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使用乃至报废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测。
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使用和报废处理等全过程中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环境管理体系。
为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今后我国出口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鉴定等手续及其相关费用。
产品的外观装演、出日检验和广告等也将作大幅度的调整。
这样,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将大幅增加,使产品的出口成本大为增加,进而削弱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例如,面临发达国家制定的诸如防污标准、噪声标准、电磁辐射标准等产品环保标准的影响,使我国主要出口产品--机电产品进人发达国家市场增加了难度。
(三)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个别成员国存在的差距也在趋于协调一致。
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
(四)大量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在我国,虽然大部分外资企业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比较注意生态环保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利用中国较低的标准和宽松的环境而把在本国或者境外受到限制或者达不到环境要求的产业转移到中国。
1991年我国利用外资的11515家企业中,污染密集型企业达3353家,占总数的29.13%。
其中污染密集型企业为87.71亿美元,占36.8%。
一些利用我国“二来一补”等方面的政策,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原进口到我国,在我国生产加工后,再将制成品运回国内,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转移到我国,整个生产过程不仅严重污染我国环境,而且利用我国生产安全保障不到位的廉价劳动力,直接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解决绿色壁垒的对策(一)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21世纪议程的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个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在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和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施可持续,是关系中华生产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建议明确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目前,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己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如果只注重提高开放程度,会因贸易条件的恶化,造成资源外流。
因此应该提高我国贸易的质量,优化贸易结构,其中使产品符合环境标准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索。
1.重视科技投人,发展绿色产业既然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企业无法回避的贸易问题,那么,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带给我们的启示,提高我国产业的环保标准,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体现人性化的生产和管理以及服务过程,就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政府应该从宏观上给予企业相应的引导和支持。
2.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工业制成品质量的提高是突破国际环境壁垒的关键。
因此应该在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中,推广环境标志的认证上作,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
3.结合IS014000标准,促进环境友好产品出口的贸易IS014000系列环境标准作为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标准,其实施已成为国际潮流。
但在我国,IS014000管理体系的实施还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推进。
因此要尽快配置环境管理的硬件设备和完善各种法规,积极推行IS014000,使更多的企业生产符合国际环境标准要求,促进其产品进人国际市场。
(三)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1.收集、跟踪国外的环境壁垒动态,建立有关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咨询机构,加强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
主要贸易对象国环境壁垒繁多,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大,应该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环境壁垒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法规、技术和标准,同时加强对有关环境问题的技术的研究,建立咨询点,便于为企业服务。
2.加快我国相关产品标准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并与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接轨。
应该投入必要的资金以完善检测的技术条件,使部分有条件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以获取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授权,并力争成为相关国际组织的成员。
3.为确保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主导产业和幼稚产业,应参考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环境壁垒体系。
坚决禁止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包括危险废弃物和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技术和设备等)进口,加强进口商品检验和检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安全的产品进人国内市场。
4.建立我国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
国际标准、各国政府及其标准化机构经常对其环保法规和标准进行修订,如果企业信息不畅,不能及时掌握变化了的标准和相关信息,就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对策,无法有效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因此,政府及相关的行业协会必须高度重视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的重要性,及时搜集、反馈国外贸易壁垒的变化情况,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
(四)重视环境法规的完善和对外协调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规,强化环境执法,真正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
从环境立法人手逐步完善各项环保法规,使之向绿色产业倾斜,鼓励清洁生产;环境立法应以为主,强化监督管理、尤其是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对经济活动中的违犯环境法规的行为要依法严惩。
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在推进清洁生产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清洁生产技术与成本间的关系,达到环境保护与降低生产成本目标的“双赢”。
2应加强对外的公关协调工作。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利用各种国际公开场合反对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壁垒要求,要求给予发展中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在制定新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环境宣传,广泛树立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起符合严格环境标准的产业体系,并运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渐高涨的公众环保热情和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