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高考议论文写作技法十五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备考:高考议论文写作技法十五讲
文章类别:高考研究
高考作文备考:高考议论文写作技法十五讲
议论文写作技法之一:援用称引法
所谓“援用称引”,就是在议论之中,将有关言论拿来为我所用,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引用”,以增强说服力。引用的范围,或名人名语,或格言警句,或成语谚语,或古今诗文,或凡人实话,等等。它们有的可以充当论点,统领全文,有的可作为结语,归总全篇,但大都则用在本论之中,作为论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增强论证力量,揭示问题实质,充实议论内容,增加行文色彩和主题的可信度。
援用称引法在具体运用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暗引,又叫间接引用,并非原文原名照引,而是由作者归纳概括提炼后转述引进,即引其大意,形式上不用引号,对于那些引语过长而又非引用不可的,往往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明引,又叫直接引用,则是将原文原句照摘入文,或语段,或文句,或警词,形式上须有引号标出,这种方式具有片断性和可信度,因而在写作实践中普遍见用。
例如《说谦虚》这篇短论,文章虽仅千把字,但引用就达六处之多,而且都是直接引用,都以引号标出,鲜明醒目。这里,既有开篇见引,以作中心论点的;也有收束见引,用作归总全篇;更有正文见引,用作论述证明的。这样,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而深刻。引用的文字,多则十几字,少则六个字,它们分别出现在相应的恰当的段落之中,短小精悍,灵活生动,与作者的论句融会贯通,和谐一体。引用的内容,互不重复,颇具匠心:"谦受益,满招损”,是引古代格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引古代名家著作中的警句;“哪里来的异端”,是引反面言论;“吃一堑,长一智”,是引社会俗语;“诸子百家,无所不
晓,九流三教,无所不通”,是引旧小说中的套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引领袖名言。这些引用,形式不同,内容有别,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援用称引,十分成功。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讲究援用称引的正确性,不可断章取义,任意歪曲,更不能杜撰捏造,冒名顶替,张冠李戴;二是要注意援用称引的和谐性,要加以选择,不能乱引,要从内容、句式、风格、词语、修辞等方面综合考虑,使之与上下文吻合一致,不可若即若离,似连实断;三是要讲究援用称引的科学性,要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堆砌重叠,因为我文为主,引语为客,援用过多,便反客为主了。
议论文写作技法之二:以退为进法
所谓“以退为进”,是指以退让作为进取的手段。军事上,“以退为进”,能更多地消灭对方;拳击时,“以退为进”,能更狠地击倒对方。如果将这种方法恰当地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就能够很好地说服对方,有助于论证力量的增强和论证效果的表达。
以退为进法在论证中的运用,一般体现在有关语句上,简明扼要,内容具体,文字不多,少则一两句,多则三五句,这些句子,在关系上表现为转折复句或转折句群。例如:
①不俭而能廉的人古来的确是有……但是因讲究奢华而大搞贪污或横征暴敛……的人,那可就更多更多了。(《应该敢提“俭”字》)
②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友邦惊诧论》)
③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哪一个“友邦”也都有的。(同上)
④不错,这个宗旨很好。但是要问,在最热闹的大马路,是游行演讲的学生,是聚集听讲的群众,却给排枪打死打伤打散,这是什么样的治安?(《华队公会的供状》)
⑤不错,这也很正大。但是要问,同胞被屠了,……这对于国体有没有损伤?(同上)
以上五例都用了以退为进的议论方法,据例可知,它表现为这样四个特点:
一是比直接进击更为有力。它犹如以拳击人,先收拳于怀,运足气劲,再猛攻对方,治其于死地,这是以退为进方法的主要特征。在句式上,它往往先肯定,后否定,肯定为“退”,否定为“进”,肯定在于蓄足进势,否定是肯定的目的所在。在遣词上,退进用词十分明显,如例①的“的确是有”,例②④⑤的“不错”,例③的“即使”都是“退”;各句中的“但是”都是“进”。这样,先退后进,以退为进,观点鲜明,论证有力。二是既有独立性,又具附着性,为全文总的论证方法服务。如例①④⑤就是为举例论证服务的,例②③为对比论证服务。三是由于它进攻性
很强,论证力很盛,所以常被用于驳论之中,如以上五例,都出自驳论文,从而提高了批驳效果,增强了驳斥的战斗力。四是它的体现单位是语段和句子,因而生动灵活,用来比较方便自由,易懂好学。
运用以退为进的方法进行论证,要注意两点。一是它往往用于本论之中,引论不用,结论少见。同时,它又是议论的高潮,或加强力量,或增加深度,所以要掌握好节奏和火候。二是在立论中一般不用,即使偶尔用之,也要讲究分寸,防止语“进”过度,使人难以接受而影响说理效果。
议论文写作技法之三:正反对比法
所谓“正反对比”,就是正面和反面对比。对比的内容,既可以是正确观点与错误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的对比;对比的形式,既可以是句式、词语的正反相照,也可以是时间、人物的正反相对,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既可以用于立论文中,也可以用于驳论文中;既可以用于议论之首,也可以用于议论之末或议论之中。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对比,鲜明地反映了作者的立场观点,突出文章阐述的是非,具有较强的论证效果。
正反对比法在具体运用中有两种情况。
一是通篇运用对比,从头至尾,处处有对,段段有比。例如《说谦虚》一文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文章围绕“谦受益,满招损”这一中心,摆事实,讲道理,对比纷呈。首段,“谦受益”与“满招损”,是论点对比;收束,“虚心使人进步”与“骄傲使人落后”,是结论对比;中间的二段“不认识“与“认识”、“无知”与“有知”、“很多知识”与“知识不够”、“有涯”与“无涯”,三段“不少科学家”与“顽固愚昧的统治者”、“光辉”与“黑暗”,六段“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态度”与“自满的态度”等等,是本论对比。可见,这篇短论,无论是摆事实,讲道理,还是援引用,大都是以正反对比的形式出现的,既从正面论述了“谦虚”的意义,又从反面阐明了“骄傲”的危害。这样,一正一反,正反互补,对比映衬,使文势迭宕多姿,使说理严密透彻,有力地突出了正确观点。
二是局部运用对比,只在文中某一处或某几处出现。例如《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就是这样,全文21个自然段,五段的“当面”与“背后”、“开会”与“会后”,七段的“只要”与“不要”,十三段的“大事”与“小事”,十七段的“第一位”与“第二位”,十八段的“不说”与“行的”、“对人”与“对已”,二十段的“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正确”与“不正确”、“他人”与“自已”等。这六个段落的对比,将两种鲜明对立、截然相反的内容放在一起,无需多言,正与反一目了然,观点倾向十分清楚,充分体现了对比说理的鲜明性和说服力。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要注意两点:一是正反顺序的客观安排要合理,或先正后反,或先反后正,排序的依据是主题和文题,如《说谦虚》以“正”在前,《骄必败》则又以“反”在前,这样对比,行文井然,正反有序,才不致于杂乱;二是要认真取舍,因为可以构成对比的事物和内容太多,正反词语、正反警言、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