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培训体系 课程体系模块
企业内训课程体系介绍
企业内训课程体系介绍
企业内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的不同层次和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来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一般来说,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1. 培训对象维度:根据员工的不同职位、职能和层级,将员工分为不同的培训对象,如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等。
2. 培训层次维度:根据员工的职称、级别等,将员工的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的层次。
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设置不同难度的培训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
3. 培训目标维度:企业内训课程体系的培训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和提高能力。
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设置不同的培训目标,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内训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系统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维度之间应该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 针对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进行设计,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3. 动态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4. 实效性原则: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实效性,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总之,企业内训课程体系是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构建和实施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企业内训课程体系搭建
企业内训课程体系搭建一、引言企业内训是提升员工能力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有效地进行内训,建立一个完善的内训课程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企业内训课程体系的搭建方法和步骤。
二、需求分析首先,进行需求分析是搭建内训课程体系的第一步。
通过与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以及员工进行沟通和调研,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
这包括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技能提升需求以及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三、制定培训目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应与战略目标相一致,并针对不同岗位和层级的员工设定具体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可以涉及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多个方面。
四、课程设计根据培训目标,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
课程设计应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方法和培训评估等要素。
培训内容可以根据员工的需求和发展需要来确定,可以包括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
五、师资队伍建设内训课程的质量和效果与培训师的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建立一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培训和外部合作等方式来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并确保师资队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六、培训资源准备为了顺利进行内训,需要准备相应的培训资源。
这包括培训场地、培训设备、培训材料等。
确保培训资源的充足和有效性,以支持内训课程的开展。
七、培训评估和反馈在内训过程中,进行培训评估和反馈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评估和反馈,可以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空间。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考试评测、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培训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培训师和参训员工,以不断改进内训课程。
八、持续改进内训课程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根据培训评估和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和更新内训课程,以适应组织和员工的发展需求。
九、总结企业内训课程体系的搭建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制定培训目标、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资源准备、培训评估和反馈以及持续改进等步骤。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训课程体系,可以提升员工能力,推动组织发展,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指南
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指南第一章:引言 (2)1.1 培训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 (2)1.2 培训体系构建的原则 (3)第二章: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3)2.1 培训需求的识别 (3)2.2 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4)2.3 培训需求的评估与确认 (4)第三章:培训目标与内容设计 (5)3.1 培训目标的制定 (5)3.2 培训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5)3.3 培训课程的开发 (6)第四章:培训方式与方法 (6)4.1 培训方式的分类 (6)4.2 培训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7)4.3 培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7)第五章:培训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8)5.1 培训师的选拔与培养 (8)5.1.1 选拔标准 (8)5.1.2 培养策略 (8)5.2 培训师的激励与评价 (8)5.2.1 激励措施 (8)5.2.2 评价体系 (9)5.3 培训师队伍的持续发展 (9)第六章:培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9)6.1 培训计划的编制 (9)6.1.1 需求分析 (9)6.1.2 确定培训目标 (9)6.1.3 设计培训课程 (10)6.1.4 制定培训计划 (10)6.2 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0)6.2.1 培训前的准备 (10)6.2.2 培训过程中的管理 (10)6.2.3 培训后的跟踪与评估 (10)6.3 培训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10)6.3.1 培训内容的更新 (10)6.3.2 培训方式的创新 (10)6.3.3 培训师资的提升 (10)6.3.4 培训计划的动态调整 (11)第七章:培训效果的评估与改进 (11)7.1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11)7.2 培训效果评估的实施 (11)7.3 培训效果的持续改进 (12)第八章:培训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12)8.1 培训体系的诊断 (12)8.2 培训体系的完善 (13)8.3 培训体系的持续优化 (13)第九章:企业文化建设与培训体系 (14)9.1 企业文化与培训体系的关系 (14)9.2 培训体系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塑造 (14)9.3 企业文化建设与培训体系的融合 (15)第十章:培训体系与人力资源战略 (15)10.1 培训体系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 (15)10.2 培训体系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作用 (16)10.3 人力资源战略指导下培训体系的建设 (16)第十一章:培训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16)11.1 培训体系信息化的重要性 (16)11.2 培训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17)11.3 培训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17)第十二章:培训体系的持续发展 (18)12.1 培训体系的发展趋势 (18)12.2 培训体系的创新与变革 (18)12.3 培训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19)第一章:引言1.1 培训体系构建的目的和意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体系搭建及实施计划
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体系搭建及实施计划第一章:引言 (2)1.1 培训体系搭建的背景与意义 (2)1.1.1 背景 (3)1.1.2 意义 (3)1.2 培训体系搭建的目标与任务 (3)1.2.1 目标 (3)1.2.2 任务 (3)第二章:培训需求分析 (4)2.1 培训需求调查 (4)2.2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4)2.3 培训需求分析的流程 (4)第三章:培训目标设定 (5)3.1 培训目标的分类 (5)3.2 培训目标设定的原则 (5)3.3 培训目标设定的方法 (6)第四章:培训内容设计 (6)4.1 培训内容的分类 (6)4.2 培训内容设计的依据 (6)4.3 培训内容设计的流程 (7)第五章:培训方式与方法 (7)5.1 培训方式的分类 (7)5.2 培训方法的选择 (8)5.3 培训方式的组合与应用 (8)第六章: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9)6.1 师资队伍的构成 (9)6.1.1 专业知识背景 (9)6.1.2 教育教学经验 (9)6.1.3 职业素养 (9)6.1.4 团队协作能力 (9)6.2 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9)6.2.1 选拔标准 (9)6.2.2 选拔流程 (9)6.2.3 培养策略 (10)6.3 师资队伍的激励与评价 (10)6.3.1 激励措施 (10)6.3.2 评价体系 (10)第七章:培训计划与实施 (10)7.1 培训计划的制定 (10)7.2 培训实施的组织与管理 (11)7.3 培训实施的监督与控制 (11)第八章:培训效果评估 (12)8.1 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12)8.2 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 (12)8.3 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 (13)第九章:培训资源管理 (13)9.1 培训资源的分类 (13)9.2 培训资源的配置与优化 (14)9.3 培训资源的监控与维护 (14)第十章:培训体系建设与优化 (15)10.1 培训体系建设的原则 (15)10.2 培训体系建设的步骤 (15)10.3 培训体系的持续优化 (16)第十一章:培训体系实施保障 (16)11.1 组织保障 (16)11.1.1 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 (16)11.1.2 制定明确的培训政策 (16)11.1.3 建立健全的沟通协调机制 (17)11.2 人员保障 (17)11.2.1 选拔具备专业素质的培训师 (17)11.2.2 建立多元化的培训团队 (17)11.2.3 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17)11.3 资金保障 (17)11.3.1 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 (17)11.3.2 建立培训经费监管机制 (17)11.3.3 积极争取外部支持 (17)第十二章:培训体系实施案例分析 (18)12.1 成功案例分析 (18)12.1.1 项目背景 (18)12.1.2 培训体系实施过程 (18)12.1.3 成功原因 (18)12.2 失败案例分析 (18)12.2.1 项目背景 (18)12.2.2 培训体系实施过程 (19)12.2.3 失败原因 (19)12.3 案例总结与启示 (19)第一章:引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模块化培训课程是什么,怎么做?
模块化培训课程是什么,怎么做?大家好,本期为你分享的主题是——模块化培训课程是什么,怎么做?在工业化领域,随着客户对产品定制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平台化和模块化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受到推崇。
在培训领域,也面临着同样的需求。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学员需求,另一方面是海量的课程内容需求。
如何在未来满足学员自身对课程内容定制化的需求,就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模块化细分。
随着内容模块化的深入开展,培训内容将更加体现出实战、实效、实用的特点。
同时,公司的培训体系也将更完善。
对于培训管理者来讲,也能根据模块化的内容,快速、高质地组合生成更多满足学员需求的课程。
本节内容就带大家了解什么事模块化课程,模块化课程的优点,以及如何快速制作一个模块化课程。
在企业内部,课程模块化的形成一般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百花齐放”“搭建架构”和“不断优化”。
“百花齐放”,这个阶段是各个部门大量开发内训课程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先不要刻意地要求内容模块化。
“搭建架构”阶段要自上而下地将课程体系分出层次结构来。
另外,还要引入一个概念,就是课程与模块化课程的区别。
课程与模块化课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课程还能再细化成更多的模块化课程,而模块化课程就是企业认为的最小的课程单元了,它是一个最基本的、教会学员掌握一个技能的课程。
拿管理提升这一类课程来说,首先按专业维度分成了“团队建设”和“角色转变”等类别。
在团队建设下又分了“团队成功要素”“团队建设模型”两大类别。
我们可以把“团队成功要素”理解成“具备懂得团队成功要素的能力”。
那么在这个能力之下,分别开发了两个技能课程:“科室团队成功要素”和“一线团队成功要素”,这两门课程就是模块化课程。
最后是“不断优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开发者要根据业务的需要不断地自下而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
那么,什么样的模块化课程才是比较受大家热捧的呢?一是课程逻辑结构清晰:聚焦把一个方面的知识点讲全、讲透,让人看得明白、记得清晰。
二是模块内容具有独立性:本模块化内容不和别的模块内容有交叉,即便在关键字上有交叉,也有不同的应用领域之分。
培训管理八个模块
培训管理八个模块1.培训需求调查模块培训需求调查模块是培训体系的重要环节,它是一切培训工作计划的源头。
一切有效的培训都基于清晰、明确、细致入微的培训需求调查。
培训需求调查模块就是为了解决如何进行需求调查问题的模块。
2.内部课程与讲师发展管理模块内部课程与讲师发展管理模块是解决企业内部所需课程怎样进行开发管理和内部讲师培养问题的模块,具体包括怎样挖掘企业所需课程,如何设计课程架构,怎样编写教材,如何挖掘企业案例,如何进行内部讲师的培养,如何考核内部讲师,内部讲师的奖惩制度及管理等。
3.讲师与培训机构管理模块在初期的培训体系中,大部分非技术和业务培训将会通过外部的培训公司和讲师来进行。
讲师和培训机构管理模块是管理外部培训资源、讲师资源的模块,包括怎样筛选外部培训提供者,怎样对外部培训提供者进行评级,培训公司的合作方法,如何对外部讲师进行筛选,如何进行审核及管理,讲师评估及奖惩等。
4.审查及报名批准模块这些制度对企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关键能力、考核方法、发展规划等指标进行了严格定义。
模块包括如何为受训学员分级定义,怎样设计与他们匹配的课程,受训学员的资格鉴定与审查,报名流程批准与管理等。
5.培训实施管理模块培训实施管理模块是培训项目具体展开所需要的实施支持模块,主要包括培训前准备、辅助设施的管理、课堂执行管理等。
6.效果评估与跟踪模块效果评估与跟踪模块就是对培训的成效进行检查与评价然后进行改进提高的模块,也是将培训转化成结果的重要一环。
主要包括如何采集数据,如何制订评估标准,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何进行学员行为的跟踪,如何进行培训改进等。
7.培训预算控制模块培训预算控制模块主要解决如何进行企业培训预算,怎样控制预算,怎样分配预算,如何针对不同级别员工安排预算等问题,包括培训预算来源管理,分级指标管理,培训预算调整管理等。
8.培训绩效及行政模块培训绩效及行政模块包括培训后勤管理、培训设施管理、培训差旅管理、财务报销管理、培训档案管理、讲师酬劳、绩效及人事管理等。
企业商学院的组织架构和培训体系架构
企业商学院的组织架构和培训体系架构企业商学院的组织架构和培训体系架构如下:一、企业商学院组织架构企业商学院的组织架构包括XXX院长、院长助理、教学实施部、教学计划部、文化推行部、人才开发部和教学支持部等部门。
同时,还设有领导力与管理系、课程体系计划主任、XXX及课程研发主任、拓展培训师、军训教官、内训师、任职资格能力素质规划师、人才挖掘管理师等职位。
企业商学院的人力编制共有13人。
二、企业商学院培训体系架构1、培训组织框架为了加强培训管理,确保培训有人抓、有人管,责任层层分解,企业商学院采用三级培训管理机制,集团级安排计划内培训,公司级由人力资源部门安排计划内培训,部门级由各职能部门安排培训。
商学院课程体系计划主任为整个集团培训体系的整体跟进责任人。
2、培训内容框架企业商学院的培训内容围绕管理知识、储备干部建设、岗位技能和新员工培训等三个专题展开,以达成良好的绩效。
其中,管理知识模块旨在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储备干部建设模块旨在培养基于解决公司现实及未来发展需要的管理类人才,岗位技能模块旨在不断提升岗位专业技能,新员工培训模块则包括入职培训和岗前培训,通过带教导师制度对新员工进行系统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此外,企业商学院还设置了分公司文化及制度流程模块。
全体员工致力于推行新的或改良的分公司文化、管理体系和实行新的管理方法和行为规范。
这些内容包括分公司文化、员工行为惯、员工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流程等。
我们的目标是让员工持证上岗,并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更新。
我们定期展开选修进修课程,员工可以自主报名选修。
我们的培训对象框架包括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基层管理、基层员工和对外培训。
我们的培训职位包括经理、总监级以上职位、主管级职位、班组长、文职人员、一线员工、外部供应商和外协商。
我们的重点加强培训内容包括战略类、领导力与管理、目标管理。
我们的培训方式框架包括新员工导师制、轮岗制、训练营/动力营、户外拓展、在线培训、现场讲授、论坛/交流会和参观活动。
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体系一、引言培训课程体系是一个组织或者机构为了提升员工技能和知识而设计的一系列培训课程的集合。
一个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能够匡助组织培养和发展员工,提高他们的绩效和工作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理想的培训课程体系的标准格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
二、培训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为新员工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公司文化、组织架构、沟通技巧等。
2. 职业技能课程:根据员工的岗位需求,提供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销售技巧、项目管理等。
3. 领导力培训课程:针对管理人员,提供领导力发展的培训,包括团队管理、决策能力等。
4. 软技能培训课程:培养员工的沟通、协作、问题解决等软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 继续教育课程: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
三、培训课程体系的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座、讲解等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匡助学员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实践训练: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员亲自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加深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者摹拟的案例,让学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员摹拟实际场景,锻炼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训课程体系的评估方法1. 知识测试:通过笔试或者在线测试的方式,评估学员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评估:通过实际操作或者摹拟练习,评估学员对于所学技能的应用能力。
3. 项目评估:让学员参预实际项目,评估他们在项目中的表现和能力。
4. 反馈评估:通过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评估培训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并进行改进。
五、培训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进1. 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根据行业发展和员工需求,及时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保持其与时俱进。
2. 定期评估培训效果:通过反馈评估和学员的绩效表现,评估培训课程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内部培训体系课程体系模块.pptx
一寸光阴不可轻
剩下还有 10%的精品类的课程,最多 20 门,精品类的课程的特点:时长没有限 制,有可能是一个小时,有可能是两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内容也没有特别的限 制,不会具体到某一方面,但是精品类的课程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他要讲述的东 西非常的抽象。
比如说常见的管理理念的课程,管理者角色认知等此类抽象课程都属于精品类 课程,精品类课程不在于课程长短,而在于要 学员理解抽象概念,对教学手法的 设计以及对老师的授课能力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说,通常情况下,精品类课程大部 分企业采取的方式是外部资源采购的方式。很少 有部门自己开发精品类课程,除 非是大的集团公司有专门的课程开发人员才会来开发精品类课程。
一寸光阴不可轻
内部培训体系—课程体系
我们来看一下,内训师建设的框架是什么呢,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 结呢,我跟大家归纳出了,内训师团队体系建设的 三个要素,分别是,第一个是 课程体系,第二个是师资体系,第三个是制度体系,这就是内训师团队体系的三要 素。基本上我们内训师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这三个范 畴。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课程其实非常的好做,分享这种课程的内训师对这个 模块都是非常专业的,所以说这个背景就决定 了讲师的手册不需要写的特别的详 细,也就是说分享类的课程只要有个不错的 PPT 交给这个培训师,他基本上都是可 以讲的,没有必要写一个讲师手册。而且讲师 手册的编辑非常需要花时间,所以
2
一寸光阴不可轻
那课程对应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目标,因为课程体系是企业需求的集中体 现。如果一个内训师连课都没有讲过,那基本上就失去内训师存在的价值了。当课 程体系完成后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师资匹配去支撑我们的课程体系的落成。
在我们的师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保证他们去完成这些动作。所以 说,师资体系和制度体系来共同支撑我们的目 标的达成。这个就是内训师体系的 三要素。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我比较建议大家适应课程体系作为中心,所有 工作围绕课程体系的落定来进行。这是我给大家 的一个建议。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框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员工激励》
《非人》
《战略管理》
《组织设计》
《企业变革管理》
战略决策类
《企业风险管理》 《产业研究》
《战略十步法》
领
《系统思考》
导
《资本运营》
《六西格玛》
力
《6S管理体系》
课
《非财》
程
《企业财务分析》
塑造竞争力类 《成本管理》
体
《供应链管理》
系
《流程再造》
《并购企业的整合》
《流程建设》
√√√ √√√√√ √√√√√ √√√√√
√√√√√√ √√√√√√ √√√√√√ √√√√√√
系
皮肤产品知 《美白类产品介绍》
识类 《嫩肤类产品介绍》
√√√√√√ √√√√√√
《美白类产品介绍》
√√√√√√
《修复类产品介绍》
√√√√√√
《有效沟通》
√√√√√√
《有效授权》
√√√√
《时间管理》
银行培训课程体系
华文教育集团培训课程体系第一课程模块:银行营销管理培训体系适合人群:理财经理、客户经理、对公客户经理、信用卡销售人员、个金客户经理、行长等中高层人员知识篇:课程1:《银行市场营销管理与创新》课程2:《银行客户经理的角色认知与客户开发管理》心态篇:课程1:〈银行客户经理高效能工作的七个习惯〉课程2:〈银行客户经理成功心态修炼与压力缓解技巧〉技能篇:课程1:《银行客户经理专业销售技巧》课程2:《银行大客户谈判与公关》课程3:《银行客户经理营销策略管理技巧》课程4:〈银行客户经理大客户营销及公关策略〉课程5:〈银行客户经理高效沟通与内部协调技巧〉课程6:〈银行客户经理大客户关系销售技巧〉课程7:《信用卡重点行业客户精准营销策略》第二课程模块:银行网点服务人员专业培训体系本项目最佳效果为做咨询【标杆网点辅导】第三课程模块:银行中高层管理干部管理技能提升培训体系课程1《卓越管理者的沟通技巧》课程2《卓越管理者的演讲技巧》课程3《卓越管理者的谈判技巧》课程4《卓越管理者的问题解决技巧》课程5《卓越管理者的危机处理技巧》课程6《卓越管理者的团队管理技巧》课程7《卓越领导者的会议管理技巧》课程8《卓越领导者的时间管理技巧》课程9《卓越领导者的绩效管理技巧》课程10《卓越领导者的流程管理技巧》课程11《卓越领导者的目标管理技巧》课程12《卓越领导者的现场管理技巧》第四课程模块:P-TTT银行内部培训师队伍培训体系课程1《现代银行内部培训师工作运营指南》课程2《现代银行内部培训师演讲技能提升》课程3《现代银行培训体系建设》课程4《现代银行培训课程设计技术》课程5《现代银行培训需求调查技术》课程6《现代银行培训方法详解》课程7《现代银行培训效果评估技术》课程8《现代银行体验式培训的理论与方法》课程9《现代银行人力资源战略与体系设计》课程10《现代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设计与执行》。
通常一个完整地培训体系包括
通常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一、培训课程体系;二、培训讲师管理制度;三、培训效果评估;四、培训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项是培训体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内容;培训管理体系是把原本相对独立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尤其要和晋升体系、薪酬体系相配合。
一、如何建立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培训课程的普及型、基础型和提高型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三类。
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属普及性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政策、企业相关制度、企业发展历史等。
固定培训课程是基础性培训。
是从事各类各级岗位需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岗位调动、职位晋升、绩效考核反应知识、技能有欠缺者需加强固定课程培训。
动态培训课程是根据科技、管理等发展动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战略做出培训分析,这类培训是保证员工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不难理解,固定培训课程设置是培训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起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员工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
首先,人力资源部会同各级部门,从岗位分析入手,对所有岗位进行分类,如分为管理类、专业类、技术类等。
在分类基础上对每一类进行层次级别定义和划分。
由此,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胜任模式来建立固定课程体系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和依据。
以各级各类岗位为基础,分析员工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在分析这些活动时,可以遵循以下三种思路:1、从活动开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考虑;2、从活动范围来考虑。
3、从活动内容本身组成部分来分析。
分析支持这此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由此,确定各级各类的培训课程,从而开发出相应的培训教材。
不同级别的必备知识可以是相同的,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应该有所区别。
█动态培训课程可以从二个层次上进行分析:1、企业目标: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内部讲师及课程体系搭建方案
内部讲师及课程体系搭建方案随着企业内部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讲师及课程体系成为企业提升员工能力和推动业务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从内部讲师的选拔与培养、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实施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搭建方案。
一、内部讲师的选拔与培养内部讲师是企业内部培训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还能够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员工。
因此,在选拔内部讲师时,需要考察其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首先,可以通过内部选拔和推荐的方式,找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的员工。
其次,可以组织一系列培训课程,帮助这些员工提升教学技巧和沟通能力。
最后,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内部讲师的培训效果。
二、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实施课程体系的规划是内部培训的基础,它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需求进行设计。
首先,可以通过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和痛点,从而确定培训的重点和方向。
其次,可以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将培训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和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最后,可以通过内部讲师和外部专家的合作,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教材,确保培训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
在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培训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首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面对面授课、在线学习、团队合作等,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习惯和需求。
其次,可以引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和员工满意度。
三、内部讲师及课程体系的持续发展内部讲师及课程体系的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首先,可以建立一个内部讲师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讲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相学习。
其次,可以定期组织内部讲师培训和辅导,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最后,可以与外部专家和知名机构合作,引入最新的培训方法和理念,保持内部讲师及课程体系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2024年内部培训课程体系搭建PPT模板
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目的:了解培训效果,改进培训方法 评估内容:学员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情况等 评估方法:问卷调查、面试、考试、实际工作表现等 反馈机制:及时向学员和培训师反馈评估结果,以便改进培训方法和提高培训效果
反馈意见收集
收集方式: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等 反馈内容:课程内容、讲师表现、学习效果等 反馈处理:及时整理、分析、反馈给相关人员 持续改进:根据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培训方法
2024年内部培训 课程体系搭建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培 训 需 求 分 析
03 培 训 课 程 设 计
04 培 训 实 施 与 管 理
05 培 训 效 果 评 估 与 反 馈
06 培 训 课 程 体 系 优 化 与 完善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培训需求分析
践
教学效果: 学员满意度 高,学习效
果明显
课程反馈: 及时收集学 员反馈,不 断优化课程
内容
课程更新: 定期更新课 程内容,紧 跟行业发展
趋势
04
培训实施与管理
培训师资力量建设
选拔标准: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培训方式:定期组织培训、研讨会、实践教学等 激励机制:设立优秀教师奖、提高待遇等
方式
培训效果的持续跟踪与评估
制定培训效果评 估标准
定期对培训效果 进行跟踪和评估
收集学员反馈, 了解培训效果和 需求
根据评估结果对 培训课程进行优 化和完善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培训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提高培训质 量
05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评估标准制定
企业内训体系搭建指南
企业内训体系搭建指南第1章企业内训体系概述 (4)1.1 内训体系的重要性 (4)1.2 内训体系的基本构成 (5)1.3 内训体系搭建的目标与原则 (5)第2章需求分析与规划 (5)2.1 需求调研方法 (5)2.1.1 访谈法 (5)2.1.2 问卷调查法 (6)2.1.3 数据分析法 (6)2.1.4 竞品分析法 (6)2.2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6)2.2.1 岗位需求分析 (6)2.2.2 个人需求分析 (6)2.2.3 部门需求分析 (6)2.2.4 企业战略需求分析 (6)2.3 培训目标与规划 (6)2.3.1 培训目标设定 (6)2.3.2 培训内容规划 (6)2.3.3 培训形式规划 (6)2.3.4 培训时间规划 (6)2.4 培训资源整合 (7)2.4.1 内部资源整合 (7)2.4.2 外部资源整合 (7)2.4.3 在线资源整合 (7)2.4.4 人才资源整合 (7)第3章培训课程设计 (7)3.1 课程体系构建 (7)3.1.1 培训需求分析 (7)3.1.2 培训目标设定 (7)3.1.3 课程模块划分 (7)3.1.4 课程层级设计 (7)3.1.5 课程体系实施 (7)3.2 课程内容设计 (7)3.2.1 实用性原则 (8)3.2.2 系统性原则 (8)3.2.3 创新性原则 (8)3.2.4 互动性原则 (8)3.3 课程教学方法 (8)3.3.1 讲授法 (8)3.3.2 案例分析法 (8)3.3.3 情景模拟法 (8)3.3.5 在线学习法 (8)3.4 课程评估与优化 (8)3.4.1 过程评估 (8)3.4.2 结果评估 (8)3.4.3 反馈与改进 (9)3.4.4 持续更新 (9)第4章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9)4.1 师资选拔与培养 (9)4.1.1 明确选拔标准 (9)4.1.2 设立选拔流程 (9)4.1.3 培养机制 (9)4.2 师资激励与考核 (10)4.2.1 激励措施 (10)4.2.2 考核机制 (10)4.3 师资队伍的优化与发展 (10)4.3.1 优化师资结构 (10)4.3.2 师资个人发展 (10)第5章培训方式与方法 (10)5.1 面授培训 (11)5.1.1 线下课堂讲授 (11)5.1.2 案例分析 (11)5.1.3 角色扮演 (11)5.1.4 研讨会 (11)5.2 在线培训 (11)5.2.1 网络课程 (11)5.2.2 在线直播 (11)5.2.3 慕课(MOOC) (11)5.2.4 微课 (11)5.3 混合式培训 (11)5.3.1 面授在线 (11)5.3.2 自主学习辅导 (12)5.3.3 线下活动线上分享 (12)5.4 体验式培训 (12)5.4.1 拓展训练 (12)5.4.2 模拟实战 (12)5.4.3 工作坊 (12)5.4.4 交流互动 (12)第6章培训组织与实施 (12)6.1 培训计划制定 (12)6.1.1 确定培训目标 (12)6.1.2 分析培训需求 (12)6.1.3 制定培训计划 (12)6.1.4 培训预算编制 (12)6.2.1 确定培训场地 (13)6.2.2 确定培训师资 (13)6.2.3 培训教材准备 (13)6.2.4 培训通知与报名 (13)6.3 培训过程管理 (13)6.3.1 培训签到与考勤 (13)6.3.2 培训现场管理 (13)6.3.3 培训进度跟踪 (13)6.3.4 培训问题反馈与解决 (13)6.4 培训效果评估 (13)6.4.1 反应评估 (13)6.4.2 学习评估 (13)6.4.3 行为评估 (13)6.4.4 成果评估 (13)第7章内部讲师管理 (14)7.1 讲师选拔与培养 (14)7.1.1 讲师选拔标准 (14)7.1.2 讲师选拔流程 (14)7.1.3 讲师培养计划 (14)7.2 讲师激励与考核 (14)7.2.1 讲师激励措施 (14)7.2.2 讲师考核指标 (15)7.3 讲师队伍的优化与发展 (15)7.3.1 讲师队伍优化 (15)7.3.2 讲师队伍发展 (15)第8章培训支持与保障 (15)8.1 培训设施与设备 (15)8.1.1 培训场地 (15)8.1.2 教学设备 (15)8.1.3 辅助工具 (16)8.2 培训资金投入 (16)8.2.1 资金预算 (16)8.2.2 资金使用 (16)8.3 培训制度与政策 (16)8.3.1 培训管理制度 (16)8.3.2 培训激励政策 (16)8.4 培训信息化建设 (17)8.4.1 培训管理系统 (17)8.4.2 在线培训平台 (17)8.4.3 移动学习 (17)8.4.4 培训数据分析 (17)第9章培训效果跟踪与反馈 (17)9.1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17)9.1.2 行为观察法 (17)9.1.3 知识测试法 (17)9.1.4 工作业绩评估法 (17)9.2 培训成果转化 (18)9.2.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18)9.2.2 提供实践机会 (18)9.2.3 加强跟踪指导 (18)9.2.4 建立激励机制 (18)9.3 培训反馈与改进 (18)9.3.1 建立反馈渠道 (18)9.3.2 分析反馈信息 (18)9.3.3 制定改进措施 (18)9.3.4 跟进改进效果 (18)9.4 培训效果持续优化 (18)9.4.1 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18)9.4.2 不断更新培训资源 (18)9.4.3 强化培训管理 (19)9.4.4 激发员工学习热情 (19)第10章企业内训体系持续改进 (19)10.1 内训体系诊断与评估 (19)10.1.1 诊断方法 (19)10.1.2 评估指标 (19)10.2 内训体系优化策略 (19)10.2.1 优化培训内容 (19)10.2.2 优化培训方式 (19)10.2.3 优化培训师资 (20)10.3 内训体系创新与发展 (20)10.3.1 创新培训模式 (20)10.3.2 发展培训技术 (20)10.4 内训体系与企业文化融合 (20)10.4.1 强化企业文化传播 (20)10.4.2 促进企业文化落地 (20)第1章企业内训体系概述1.1 内训体系的重要性企业内训体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搭建及培训内容规划计划
企业内部培训体系搭建及培训内容规划计划第一章导言 (3)1.1 内部培训体系搭建的背景与意义 (3)1.2 内部培训体系搭建的目标与原则 (4)1.2.1 内部培训体系搭建的目标 (4)1.2.2 内部培训体系搭建的原则 (4)第二章培训体系构建 (4)2.1 培训体系架构设计 (4)2.1.1 培训目标设定 (5)2.1.2 培训对象划分 (5)2.1.3 培训内容设计 (5)2.1.4 培训方式选择 (5)2.1.5 培训周期安排 (5)2.2 培训体系管理制度 (5)2.2.1 培训计划管理 (5)2.2.2 培训师资管理 (5)2.2.3 培训效果评估 (5)2.2.4 培训资源管理 (6)2.2.5 培训费用管理 (6)2.3 培训资源整合与配置 (6)2.3.1 师资资源整合 (6)2.3.2 课程资源整合 (6)2.3.3 培训场地资源整合 (6)2.3.4 培训技术资源整合 (6)2.3.5 培训预算配置 (6)第三章培训需求分析 (6)3.1 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6)3.1.1 问卷调查法 (6)3.1.2 访谈法 (6)3.1.3 观察法 (7)3.1.4 文献分析法 (7)3.2 培训需求分析流程 (7)3.2.1 确定分析目标 (7)3.2.2 收集需求信息 (7)3.2.3 分析需求信息 (7)3.2.4 制定培训方案 (7)3.2.5 评估培训效果 (7)3.3 培训需求评估与确定 (7)3.3.1 评估方法 (7)3.3.2 评估内容 (8)第四章培训计划制定 (8)4.1 培训计划编制方法 (8)4.2 培训计划实施步骤 (8)4.3 培训计划调整与优化 (9)第五章培训内容规划 (9)5.1 培训内容分类 (9)5.2 培训内容开发流程 (10)5.3 培训内容质量保障 (10)第六章培训方式与方法 (11)6.1 培训方式选择 (11)6.1.1 线上培训 (11)6.1.2 线下培训 (11)6.1.3 混合式培训 (11)6.2 培训方法应用 (11)6.2.1 讲授法 (11)6.2.2 案例分析法 (12)6.2.3 情景模拟法 (12)6.2.4 小组讨论法 (12)6.2.5 实操法 (12)6.3 培训效果评价 (12)6.3.1 评估指标 (12)6.3.2 评估方法 (12)第七章培训师资队伍 (12)7.1 师资队伍选拔与培养 (13)7.1.1 选拔标准 (13)7.1.2 选拔流程 (13)7.1.3 培养措施 (13)7.2 师资队伍培训与管理 (13)7.2.1 培训管理 (13)7.2.2 师资队伍管理 (13)7.3 师资队伍评价与激励 (14)7.3.1 评价体系 (14)7.3.2 激励措施 (14)第八章培训设施与资源 (14)8.1 培训设施配置 (14)8.1.1 培训场地 (14)8.1.2 培训设备 (15)8.1.3 培训辅助设施 (15)8.2 培训资源开发与利用 (15)8.2.1 培训课程资源 (15)8.2.2 培训师资资源 (15)8.2.3 培训教材资源 (15)8.3 培训环境优化 (16)8.3.2 培训服务保障 (16)8.3.3 培训环境改善 (16)第九章培训效果评估 (16)9.1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16)9.1.1 直接评估法 (16)9.1.2 间接评估法 (17)9.1.3 综合评估法 (17)9.2 培训效果评估流程 (17)9.2.1 确定评估目标 (17)9.2.2 设计评估工具 (17)9.2.3 收集评估数据 (17)9.2.4 分析评估数据 (17)9.2.5 撰写评估报告 (17)9.3 培训效果改进措施 (17)9.3.1 培训内容调整 (17)9.3.2 培训方式改进 (18)9.3.3 培训师资提升 (18)9.3.4 培训环境优化 (18)9.3.5 培训跟进与反馈 (18)第十章培训体系持续优化 (18)10.1 培训体系评估与改进 (18)10.2 培训体系创新与发展 (18)10.3 培训体系持续优化策略 (19)第一章导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人才的成长则需要有效的培训体系作为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培训体系—课程体系我们来看一下,内训师建设的框架是什么呢,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呢,我跟大家归纳出了,内训师团队体系建设的三个要素,分别是,第一个是课程体系,第二个是师资体系,第三个是制度体系,这就是内训师团队体系的三要素。
基本上我们内训师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这三个范畴。
那课程对应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目标,因为课程体系是企业需求的集中体现。
如果一个内训师连课都没有讲过,那基本上就失去内训师存在的价值了。
当课程体系完成后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师资匹配去支撑我们的课程体系的落成。
在我们的师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保证他们去完成这些动作。
所以说,师资体系和制度体系来共同支撑我们的目标的达成。
这个就是内训师体系的三要素。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我比较建议大家适应课程体系作为中心,所有工作围绕课程体系的落定来进行。
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建议。
下面看一下这三个要素的考虑要点是什么?首先看一下课程体系分类的7-2-1模型。
引发7-2-1模型的思考其实也是来源于我们的一个客户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7-2-1模型的图像是什么样子。
这个图我待会再跟大家解释具体这是怎么来定义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课程体系是怎么来
引发的,他能解决我们什么问题。
我们还是以一个熟悉的培训经理的朋友的场景来了解这个课程体系能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是这样子的,有一次我去见一位上市公司的培训经理,他是专门负责内训师改造的,他见到我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张3页纸的课程清单,他跟我说:“COCO,这是我们部门今年一年要完成的课程开发任务,一共是两百门”。
当时他说这句话我非常非常的震惊,我第一反应就是,一年内完成两百门这个课程开发?而且我清楚知道他的部门负责课程开发的不过3个人。
我就告诉他,这个事情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任务,于是我就给他建议,说“那这样吧,我建议您跟您的上司一定要好好的沟通一下,否则的话老板给你很高的期望,但是你完不成,这个不是对大家来说都是非常不好的吗?”
然后这个培训经理朋友就说,“诶,这些事情我已经找我们老板沟通过了,但是我们老板说一定要完成公司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是麦克奇定下来的,为了支撑这个战略的实现呢,我们今年是必须要完成两百门课程的开发的,这个就是死命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了,我就把他的课程清单,3页纸仔细的瞅了瞅,大概思考了十分钟。
突然间就有了这个解决方案,就是内训师的课程体系的分类。
我是发现里面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课程都是非常简单的课程,都是非常具体的单个模块的操作,比如说,终端店铺的收银机如何用,系统如何来操作,他的特点是单个的知识模块而且内容也是非常具体的,并不是抽象的,比如说,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怎么做,只要通过演示,学员都能理解的非常的清楚,时长通常是一个小时左右,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种课程其实非常的好做,分享这种课程的内训师对这个模块都是非常专业的,所以说这个背景就决定了讲师的手册不需要写的特别的详细,也就是说分享类的课程只要有个不错的PPT交给这个培训师,他基本上都是可以讲的,没有必要写一个讲师手册。
而且讲师手册的编辑非常需要花时间,所以说一个小时的专业的分享,仅仅只是讲单个模块的知识,而且内容也非常具体,一点也不抽象,并且讲课者也是专业人士。
所以说课程开发的难度是非常低的。
根据我的经验,半天时间搞定一门课就可以了,比如说,如果采购4T的初级课程,我们除了把要表达的课程给大家演示一下,花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把PPT给做出来,而这个课程占到了两天门课程的70%,也就是说只剩下60门课要分析他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了。
而剩下的60门课,他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剩下的20%是属于实用类的课程,那什么是实用类的课程呢?课程的时长通常是2-4个小时,不会超过四个小时;内容特点比较琐碎,知识点比较多,内容也是比较具体的,一点也不抽象。
比如说我们的行政管理制度的课程,123做什么也是非常清楚的,但是非常的琐碎,又比如说财务操作规范等等都是属于这样的课程的,这类课程通常占到课程体系的20%,那两百门课,这20%再去掉是多少?
所有的课程有140门是分享类的课程,每门课程半天搞定,而且可以通过分派给内训师组织他们去做就可以了。
而实用类的课程可能需要一点开发的时间,因为实用类的课程讲师手册的编制,还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好实用类课程的开发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的诀窍就可以了。
一、课程开发的人要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的知识;二、要保证大家工作的时间,开发一门实用类的课程的工作时间,排除学习技能的时间,如果只是用来编制课程,集中起来三天就可以完成绝对没有问题,所以说只要有好的项目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组织一批人集中干活,很快也可以把这一批课程搞定。
剩下还有10%的精品类的课程,最多20门,精品类的课程的特点:时长没有限制,有可能是一个小时,有可能是两个小时,甚至一天两天;内容也没有特别的限制,不会具体到某一方面,但是精品类的课程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他要讲述的东西非常的抽象。
比如说常见的管理理念的课程,管理者角色认知等此类抽象课程都属于精品类课程,精品类课程不在于课程长短,而在于要学员理解抽象概念,对教学手法的设计以及对老师的授课能力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说,通常情况下,精品类课程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方式是外部资源采购的方式。
很少有部门自己开发精品类课程,除非是大的集团公司有专门的课程开发人员才会来开发精品类课程。
回到我们描述的现场。
通过10分钟的思考和培训经理讨论后发现他们设置的课程体系正好是这样一个比例,200门课程 70%的课程是属于分享类课程,还有40门课程属于实用类课程,还有20门课程不到10%的课程属于
精品类课程,他们培训经理经过思路理清后松了口气说这个开发课程不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好,这就是我们课程体系的7-2-1模型帮我们解决的问题我相信也是很多培训经理所以面临的问题所以我建议大家呢把手中要开发的课程按照这个模型进行分类,会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以上是关于课程体系,一个7-2-1模型给大家一个课程体系的思路。
接下来我们看内训师三要素团队建设中的第二个问题师资问题,那么这个培养框架思路我们会在下一个专题与大家进行专题交流,因为这个专题的内容比较多。
我们今天呢还有一点点时间跟大家分享的是制度建设时候的框架性思考。
我们看下关于制度这块都有哪些内容。
在制定制度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第一个是内训师的岗位特点,那么岗位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图,首先,很多企业里内训师都是兼职的,通常都是技术骨干或者管理者来担任,同时他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工作所以很难把全部工作投入到内训师工作中来也没法强制他去投入。
第二个他的任务是非常规的,何为非常规呢?也就是说内训师花了很多精力去开发课程也为这门课的讲授做了很多的训练,但是一年可能讲不了几次所以他的投入产出比近期来看比较低。
第三点是能力要求高。
内训师不但表达要好形象不错思路要清晰本身属于稀缺资源。
因此制定内训师制度时候这三点要重点关注到。
比如说我们很
难去强制要求内训师一定要多少投入因为我们很难有权力去控制他们第二个是密集的投入的产出比比较低导致我们的内训师意愿度下降。
还有就是资源本身稀缺所以说不可能采取大浪淘沙去选取所以有资源我们就要好好的利用起来所以说内训师的岗位特点在我们看来在制定制度时候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