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解剖结构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叶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叶的结构和功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4051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a.png)
叶的脱落
衰老的叶子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脱落。 这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自然过程。
3
脱落机制
叶子脱落是由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引起的。脱 落酸刺激离层细胞分解,导致叶片与树干分离, 最终脱落。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叶的发育和生长
叶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叶原基的形成
在芽轴上,通过细胞分裂 和分化,形成叶原基,这 是叶的起始阶段。
叶片的发育
叶原基进一步发育,形成 叶片。在这一过程中,细 胞分裂和扩大,形成完整 的叶片结构。
叶脉的形成
随着叶片的发育,叶脉逐 渐形成并分支,为叶片提 供水分和养分。
叶的生长过程
贮藏作用
贮藏作用的定义
贮藏作用是指植物将多余的营养物质贮藏在叶片等器官中,以备 不时之需。
贮藏作用的机制
在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植物会将贮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的 形式,以满足自身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贮藏作用的场所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和叶脉等结构可以贮藏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 质和脂肪等。
04
叶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质地
叶子的质地可以从柔软细腻到粗糙硬 实。叶子的质地影响其光合作用和水 分保持能力,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
叶的排列和分支
排列
叶子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互生、对生、轮生等。叶子 的排列有助于植物获取最佳的光照和通风效果。
分支
叶子上的分支称为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叶脉的 类型和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反映了植物的进化适应和生理 需求。
托叶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种类 而异,有些植物的托叶非常细 小,甚至不容易被察觉。
03
叶的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
衰老的叶子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脱落。 这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一个自然过程。
3
脱落机制
叶子脱落是由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引起的。脱 落酸刺激离层细胞分解,导致叶片与树干分离, 最终脱落。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叶的发育和生长
叶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叶原基的形成
在芽轴上,通过细胞分裂 和分化,形成叶原基,这 是叶的起始阶段。
叶片的发育
叶原基进一步发育,形成 叶片。在这一过程中,细 胞分裂和扩大,形成完整 的叶片结构。
叶脉的形成
随着叶片的发育,叶脉逐 渐形成并分支,为叶片提 供水分和养分。
叶的生长过程
贮藏作用
贮藏作用的定义
贮藏作用是指植物将多余的营养物质贮藏在叶片等器官中,以备 不时之需。
贮藏作用的机制
在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时,植物会将贮藏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的 形式,以满足自身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贮藏作用的场所
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和叶脉等结构可以贮藏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 质和脂肪等。
04
叶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质地
叶子的质地可以从柔软细腻到粗糙硬 实。叶子的质地影响其光合作用和水 分保持能力,以及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
叶的排列和分支
排列
叶子的排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互生、对生、轮生等。叶子 的排列有助于植物获取最佳的光照和通风效果。
分支
叶子上的分支称为叶脉,负责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叶脉的 类型和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反映了植物的进化适应和生理 需求。
托叶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种类 而异,有些植物的托叶非常细 小,甚至不容易被察觉。
03
叶的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
叶的结构ppt课件
![叶的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9d9fee376baf1ffd4fad22.png)
42
精选ppt
43
1、表皮
表皮是叶的保 护组织,它由表皮 细胞、气孔器、排 水器、表皮毛、腺 鳞等组成。
精选ppt
44
(1)表皮细胞
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扁平 细胞,侧壁凹凸不齐,彼此紧密嵌合,表皮细 胞一般不具叶绿体。
精选ppt
45
表 皮 细 胞
精选ppt
46
(2)气孔器 一般双子叶植物
精选ppt
70
精选ppt
71
(1)表皮
由表皮细胞、泡状细胞和气孔器有规 律地排列而成。
表皮细胞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组成。短 细胞有硅细胞和栓细胞两种。硅细胞向外 突出如齿或成刚毛,使表皮坚硬而粗糙。
精选ppt
72
精选ppt
73
精选ppt
74
泡状细胞(运动细胞):位于相邻两 叶脉之间的上表皮,为几个大型的薄壁细 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
精选ppt
92
离层
离层 木本双子叶植物及裸子植物落叶前,叶
柄或叶基部所形成离区的部分细胞层。离区是横
隔于叶柄或叶基部的若干薄壁细胞层,其中与叶
柄相邻接的两层或数层迭生在一起的细胞层,叫
做离层,而与茎干相接的细胞层则为保护层。
离层细胞的细胞壁若发生变化,如在中层发
生粘液化,就会引起细胞互相分离;因叶片本身
精选ppt
75
气孔器: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对副 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为哑铃状,两端 膨大,壁薄,中部胞壁特别增厚。
精选ppt
76
(2)叶肉
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为等面叶。小麦、水稻的叶肉细胞具有 "峰、谷、腰、环"的结构。
精选ppt
第五章叶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
![第五章叶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a0185ed4d8d15abf234e84.png)
2. 叶肉
❖ 叶肉组织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其细 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栅栏组织(近轴面,腹面) 叶肉组织
海绵组织(远轴面,背面)
1)栅栏组织
❖ 紧贴上表皮,一列或几列长柱形的薄壁细胞, 其长轴与上表皮垂直相交,栅栏状排列紧密, 细胞内富含叶绿体,光合作用强。
❖ 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数和特点,随植物种类及生 境的不同而不同。
2. 叶肉
❖ 叶肉:上下表皮间的同化组织,无栅栏组织和 海绵组织之分(等面叶)。
❖ 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的叶肉细胞壁常向内 皱褶,形成具有“峰、谷、腰、环”的结构, 有利于更多叶绿体排列在细胞的边缘,易于进 行光合作用。细胞排列紧密。
3.叶脉
❖叶脉:叶片中的维管系统,由维管束和其 外围的维管束鞘组成。
阴生植物的叶肉组织
阳生植物的叶肉组织
2)海绵组织
❖ 紧邻下表皮的叶肉 组织,海绵组织细 胞形状不规则,含 叶绿体较少,排列 疏松,胞间隙大, 光合作用弱,但气 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较强。
❖ 背腹型叶:上下表皮内侧的 叶肉组织具有栅栏组织和海 绵组织分化的叶片类型称为 背腹型叶(异面叶、两面 叶)。
浮水植物叶的上表面可以受到光照,而下表面浮在水 中,因此,叶的上、下两面朝适应旱生和水生两个方向发 展。
上表皮细胞具厚的角质层和蜡质,气孔器全部分布在 上表皮,靠近上表皮有数层排列紧密的栅栏组织,叶肉中 含有机械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之间有大的细胞间 隙,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下表皮细胞角质层薄或没有。
(二) 叶片的结构
横切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其结构由表及里可分为表皮 、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表皮 叶肉 叶脉 表皮
1. 表皮
❖ 由不规则形状的表皮细胞构 成,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
叶的解剖结构ppt课件
![叶的解剖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080b54e53a580216fcfeee.png)
精品课件
8
A.玉米叶维管束
B.小麦叶维管束
精品课件
9
3. 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松针叶横切面
1.表皮 2.气孔 3.皮下层 4.内皮层 5.韧皮部 6.木质部 7.转输组织 8.树脂道 9.叶肉细胞
精品课件
10
表皮及皮下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壁厚,并强烈木质 化,外壁具很厚的角质层。表皮上气孔下陷。皮下层 是一至数层纤维状的硬化薄壁细胞。
叶肉:没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特化, 每个细胞的壁均向内折陷,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皱褶。 细胞内有多数的粒状叶绿体。还有树脂道。
内皮层:叶肉细胞最里层的一层细胞,细胞壁较厚,并 具有栓质化加厚,明显地具有凯氏带。
精品课件
11
转输组织:内皮层之内,由三种类型的细胞构成:
①管胞状细胞:无内含物的死细胞,壁稍厚并轻微木质 化,壁上有具缘纹孔。
叶肉:明显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注意两种组 织细胞特点及排列方式的区别。
叶脉:主脉(中脉)具有较大的维管束,木质部在近轴面, 韧皮部在远轴面。维管束与上下表皮之间具有厚角组织 和机械组织,其中维管束下方的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较 发达,这是棉叶中脉下面向外突出的原因。在叶脉的薄 壁细胞中,有溶生型腺体。
精品课件
18
实验六 叶的解剖结构
叶是植物的重要光合器官。叶片是叶的主体,由表 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是叶的保护组织,具 气孔和表皮毛的分化。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是光合 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的形态和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最为 明显,如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阳地和阴地植物的 叶,在形态结构上各自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适应特征。
②活的薄壁细胞:在生活后期常见充满鞣质。
颈部局部解剖(叶)PPT课件
![颈部局部解剖(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09f6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8.png)
功能
颈浅淋巴结主要收集头颈 部浅层的淋巴液,并过滤 掉其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 生物。
引流区域
颈浅淋巴结的引流区域包 括头颈部的皮肤、口腔、 喉等器官。
副淋巴结
位置
副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 和胸骨上窝的附近。
功能
副淋巴结主要收集来自甲状腺、气 管和食管的淋巴液,并过滤掉其中 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颈部局部解剖(叶 )ppt课件
目 录
• 颈部概述 • 颈部肌肉 • 颈部血管 • 颈部神经 • 颈部淋巴结 • 颈部局部解剖(叶)的病例研究
01
颈部概述
颈部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
颈部位于头部和胸部之间,是连 接头和躯干的桥梁。
结构
颈部由颈椎、肌肉、血管、神经 和淋巴等组织构成,具后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 脉。
颈内动脉在颅内继续分支,为大脑和眼等器官提供血液。
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是颈总动脉的一个分支, 负责向头部表面和面部供应血液。
它起始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经由 颈部上行,分支包括甲状腺上动
脉、面动脉等。
颈外动脉的分支为甲状腺、面部 等器官提供血液,并在面部形成
03
颈部血管
颈总动脉
颈总动脉是颈部最重要的动脉, 负责向头部和颈部供应血液。
它起始于心脏主动脉的胸骨部, 分为左颈总动脉和右颈总动脉, 分别经由颈部两侧下行。
颈总动脉在颈部走行过程中, 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等 分支,为甲状腺和舌部提供血 液。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是颈总动脉的延续,负责向颅内供应血液。
丰富的血管网。
04
颈部神经
颈丛神经
颈丛神经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 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
面。
叶的结构PPT课件
![叶的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e6483da58da0116d1749b4.png)
2021/6/24
29
单子叶植物的叶
2021/6/24
30
2021/6/24
31
(四)叶序 叶在茎或枝条上排列的方式叫叶序。
常见的有:
1、互生:每节上 只生一片叶,如 大豆、棉花、玉 米等。
2021/6/24
32
2021/6/24
2、对生:每节 上相对着生两片 叶,如丁香、芝 麻、薄荷等。
33
(2)复叶(compound leaf):复 叶是在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小 叶(片)的叶。如花生、枫杨、蔷薇等。
2021/6/24
24
单身复叶: 含有三小叶 而只有顶端 一个小叶发 育成熟的叶。 如柑桔、柠 檬等。
2021/6/24
25
掌状复叶: 小叶集中
在总叶柄顶 端,排列如 掌上的指, 如大麻。
背腹型叶的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和海绵 组织的分化,一般上部为栅栏组织,下部为 海绵组织。
等面叶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2021/6/24
26
羽状复叶:含羞草,其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 全独立的小叶片叫复叶。含羞草的复叶为偶数 羽状复叶,而紫云英的复叶为奇数羽状复叶。
2021/6/24
27
二回羽状复叶 叶轴羽状分支一次 ,小叶生在分支上。
合欢
洋金凤
2021/6/24
28
三出复叶:大豆的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排列 为羽状。酢浆草的三出叶:复叶由三片小叶组 成,排列为掌状。
41
2021/6/24
42
2021/6/24
43
1、表皮
表皮是叶的保 护组织,它由表皮 细胞、气孔器、排 水器、表皮毛、腺 鳞等组成。
2021/6/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
49
• 泡状细胞(运动细胞):位于相邻两叶脉 之间的上表皮,为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 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在叶片过多失水时, 泡状细胞发生萎蔫,叶片内卷成筒状以减 少蒸腾。天气湿润,水分充足时,它们吸 水膨胀,叶片平展,故泡状细胞又称运动 细胞。
50
51
52
气孔器: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对副卫 细胞组成。保卫细胞为哑铃状,两端 膨大,壁薄,中部胞壁特别增厚。保 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薄壁的两端膨大, 互相撑开,于是气孔开放;缺水时, 两端萎软,气孔就闭合。
腹型叶中,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 皮之间,其细胞形态、大小不相同,细胞 内叶绿体相对较少而大,细胞间隙大,通 气能力强。海绵组织光合作用能力弱于栅 栏组织。海绵组织常不规则,并有短臂突 出而互相连接如网,胞间隙很大,在气孔 内方,形成较大的气孔下室。
30
31
32
• 等面叶 • 两面叶 • 有些植物的叶肉中含有方晶/簇晶等.
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3
4
• 叶柄皮层的外围富含厚角组织,有时也有 一些厚壁组织。这种机械组织既适于支持 又不防碍叶柄的延伸、扭曲和摆动。 叶柄维管束在横切面上的排列常见为半 环形,缺口向上。在每个维管束内,木质 部位于韧皮部的上方。叶柄的维管束经叶 迹与茎的维管束相连
5
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
• 表皮 • 叶肉组织 • 维管束
水孔和通水组织构成。水孔与气孔相似, 但它没有自动调节开闭的作用。通水组织 是指与脉稍的管胞相通的排列疏松的一群 小细胞。
20
21
பைடு நூலகம்
• 吐水作用:由于蒸腾作用微弱,根部吸入 的水分,从排水器溢出,集成液滴,出现 在叶尖或叶缘处,这种现象为吐水作用, 一般发生在夜间或清晨温暖湿润的条件下。 叶尖和叶缘上有水滴出现,可作为根系正 常活动的一种标志。
6
• 1、表皮
表皮是叶的保护组织,通常由一细胞构成,但有些植物的表皮 由一层以上的细胞构成,还有气孔器,排水器,表皮毛,腺鳞 等,。 (1)表皮细胞: • 叶片通常有上表皮(腹面,近轴面)和下表皮(背面,远轴面)之 分.
• 表面观: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扁平 细胞,侧壁凹凸不齐,彼此紧密嵌合;单子叶表皮细胞呈规则的 长方形.
• 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数和特点随植物种类而不同。栅
栏组织的作用既可充分利用强光照,又可减少强光伤害。
24
腺毛
脉 主
韧皮部 木质部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上表皮
表皮
叶肉
基本
主脉维管束 组织 厚角组织
紫丁香叶横切(异面叶结构)
25
26
27
28
29
• (2)海绵组织(spony tissue):在背
叶肉 — 细胞长形、球形、不规则形
叶脉 — 平行叶脉、纤维束
43
44
45
禾本科作物叶片也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 部分组成。
1.表皮:由表皮细胞、泡状细胞和气孔器有 规律地排列而成。表皮细胞由长细胞和短 细胞组成。短细胞有硅细胞和栓细胞两种。 硅细胞向外突出如齿或成刚毛,使表皮坚 硬而粗糙。
46
47
• 双子叶植物表皮细胞横切面上大致相等;单子叶表皮细胞则形状 不一.外壁较厚,并具角质膜,它为生活细胞,一般不具叶绿体。
• 功能: 表皮角质化,有保护植物不受细菌、真菌侵害的作用,同时 角质膜还具较强的折光性,可防止过度日照引起的损害。
• 表皮上具表皮毛,是鉴定植物的特征之一.
7
8
9
Ø上表皮
10
22
23
• 2、叶肉(Mesophyll)
叶片上下之间的同化薄壁组织称为叶肉.叶片进行光 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其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主要功 能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肉细胞间有明显的胞间 隙。 叶肉通常分为两种:
• (1)栅栏组织(palisade tissue):靠近上 表皮,细胞长柱形,与表皮垂直,排列紧密,14层,多含叶绿体,光合作用强
33
•
3、维管束
• 叶脉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等组成。来 自叶柄中的维管组织等直接发育成主脉。 主脉上的各级分枝称侧脉。
34
叶脉(vein):通常为网状,大小叶脉
错综分枝
主脉和较大的侧脉:由维管束和薄壁 组织、厚角、厚壁组织、维管束鞘等组成
木质部(腹面)
维管束 微弱的形成层
韧皮部(背面)
35
• 中脉和大的侧脉常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
11
12
Ø马铃薯叶表皮扫描图
13
14
• (2)气孔器: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器由 两个肾形的细胞围合而成,这两个细胞称 保卫细胞,其间的间隙称气孔。有些植物 在保卫细胞之外,还有较整齐的副卫细胞 (如甘薯)。
15
16
气孔器
17
气孔器
18
19
• (3)排水器和吐水作用: 排水器分布在叶的端部和叶缘处。它由
皮组织系统 基本组织系统 维管组织系统
1
(一)双子叶植物 叶的结构
1.叶柄的结构
2.等面叶和异面叶 3.叶片的结构 4.小结
表皮 叶肉
叶脉
1.表皮 (二)单子叶植物 2.叶肉
的结构特点 3.叶脉 4.小结 1.表皮 2.下皮
(三)松针叶的结构 3.叶肉组织 4.维管组织
2
叶柄的结构 与幼茎相似,也可分为表皮、
• 其中木质部在向茎面,韧皮部在背茎面。粗大的中 脉中,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还可有形成层存在, 不过形成层活动时间很短,只产生极少量的次生组 织。
• 在叶脉的周围是厚壁组织,或在叶脉的上下方形成 机械组织。
• 叶脉越细,结构越简单,首先形成层和机械组织减 少,以至完全消失;其次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组成分 子逐渐减少,到了末稍,木质部中仅有几个螺纹管 胞,韧皮部中则只有几个狭短的筛管分子和增大的 伴胞。
36
37
38
39
40
41
单子叶植物叶的特 点
• 禾本科作物的叶为单叶,它分为叶鞘和叶片两部分. • 叶鞘狭长而抱茎,起保护、输导和支持的作用。 • 叶片呈条形或狭带形,上有纵列平行脉序。叶片与叶鞘
连接处的外侧叫叶颈,是一个不同色泽的环,水稻的叶 颈为淡青黄色,叫做叶环(栽培学上叫叶枕)。
• 在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膜状的突出物,叫做叶 舌,它可防止水分、昆虫和病菌孢子落入叶鞘内。
• 叶舌两旁的耳状突出物叫叶耳。 叶耳、叶舌的有无、大小及形状常作为识别禾本科植
物的依据。
42
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叶鞘
叶舌
叶枕(叶颈)
叶
叶耳
叶片
表皮 — 长细胞、短细胞(栓细胞 和硅细胞)、表皮毛、气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