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城市主义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城市读本》读书报告

《城市读本》读书报告

《城市读本》读书报告摘要:读书报告的两篇文章选自The City Reader Fifth edition的第七部分“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两篇文章分别是彼得·霍尔的“The City of Theory”from 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3rd edn (2001)和尼格尔·泰勒的Anglo-American Tow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Thre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But No Paradigm Shifts。

分别对两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进行横向比较。

首先,对霍尔关于1955-1987年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的论述进行梳理,比较详细地呈现了一个连续的时间序列里规划理论的变迁,包括以空间形态设计为主的片断性理论、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规划理论的出现、规划理论的文化转向几个阶段,同时对规划理论脱离实践进行了批判。

其次,对泰勒关于1945年以来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变化进行总结,是针对3个关键节点的论述,具体包括城市规划由设计转向系统和理性过程规划、规划师由技术专家转向协调者以及思维方式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泰勒认为这是一个变化而且连续的过程,同时提出环境更优理论是城市规划最重要任务之一。

尽管在叙述逻辑上和某些规划理论主导时间认定上有所差别,两者对于规划理论的演变的论述体现出很多相似性。

最后,总结了西方规划理论演变对我国当代规划发展的启示,认为在存量规划日渐突出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应当关注以上理论在不同层面的运用和协调。

关键字:空间形态设计系统规划协调性规划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1.引言第一篇文章《理论之城》节选自彼得·霍尔的《明日之城》,以城市规划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即分离和关联)为线索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过程,叙述了1955-1987年英美的规划理论的范式转变,并批判了规划界理论和实践脱离的现实。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布局理念对北京的启示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布局理念对北京的启示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布局理念对北京的启示作者:施昌奎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02期现代主义理念。

James Hoiston(1989)在《现代城市》中把现代主义理念总结为四个要点:第一,强调以机器为原型的总体化理性;第二,强调布局和规划对城市变化的核心作用;第三,强调政府公权力在布局和规划中的推进作用;第四,推崇和采用强大的科学技术。

现代主义理念的核心是理性,人们通过理性的科学活动达到认识自然,进而以“合理性”、“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控制自然。

现代主义理念在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中大行其道,在世界范围内的确促进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通勤成本增加;社区联系割裂;公共空间缺失;孤独感增加;郊区环境恶化;乡村特色消失;城市中心衰败;犯罪率上升,等等。

随着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人们纷纷对现代主义理念进行反思,从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理念。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尝试”(沈锐和李同升等,2005)。

后现代主义分三种流派:新解释学学派、解构学派和建构学派。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在城市布局上的理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倡导“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二,主张城市发展规模“适度论”和“边界论”;第三,强调城市布局与自然、人文、历史的和谐统一;第四,倡导公交城市交通模式,街区空间以步行为主。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 Duany)与伊里莎白·普拉特(E 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简称DPZ)、彼德·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等。

他们于1996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了新城市主义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也标志着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诞生。

随着后现代新城市主义影响的日益扩大,其先进的布局理念备受推崇,进而成为西方国家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和思想运动,也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日趋主流化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理念。

现代城市设计读后感

现代城市设计读后感

现代城市设计读后感
在现代社会,城市规划与设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城市不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建筑集合,而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整体,需要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书籍,深受启发。

这本书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城市的城市设计案例,并探讨了设计背后的原则和思考方式。

它强调了人们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设计来满足这些需求。

书中的案例涵盖了交通规划、公共空间设计、住宅区规划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城市不仅是居住的地方,还是人们工作、娱乐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良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使人们生活更加美好。

书中的案例都注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代城市设计应当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公平等因素。

例如,一些城市开始鼓励可持续交通方式,如步行和骑自行车,以减少汽车污染和交通拥堵。

另外,公共空间的设计也被重点关注,以提供人们社交、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城市设计还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种植树木、建造公园和保护自然风景,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环境质量,同时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和设施,同时也能够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

我希望未来的城市规划能够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书笔记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书笔记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书笔记本书阐述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历程。

战后, 现代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在英国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建立起来。

在书中, 作者描述了整个时期规划理论的变化, 手法简洁洗练而不失严谨。

该书勾勒了一系列主要规划理论: 从作为物质空问形态设计活动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 至1960年代系统与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从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规划角色的观点, 到规划实施理论, 以及最近的将规划工作视为一种”沟通行为”。

结构1. 编年体, 基本上15~20年为一代。

2. 分代:1. 二战后早期(1945~1960)2. 1960年代3. 1970~1990年代4. 总结: 最新的、后现代的思想等等。

导言1. “但城市绝不仅仅作为艺术品。

“—这个应该是当今的城市设计思想的共同点: 就是不将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 甚至建筑设计。

但是这种机能主义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机能主义, 可以说是一种生态主义, 或者说是以一种更加的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城市, 将城市作为一种生态系统。

2. 是积极的城市主义者, 认为城市本身是积极的, 所有的城市问题来源于不正确的对待和设计城市。

第一篇二战后早期规划理论第一章作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的城镇规划1. 认为第一个主要的误区在于混淆了城镇规划和城市设计, 将城市设计看作单纯的空间形态的设计。

将视觉美学奉为中心。

2. 第二个主要误区就是试图设计城市的终极形态。

3. 城市设计不应该是一种空间美学的设计, 也不应该试图去设计一个城市的最终形态。

不应该是一种静态的设计。

4. 不应该是以美学为中心的。

第2章二战后规划理论的价值取向1. 作者总是在嘲弄一种“乌托邦“的城市理想, 乌托邦是反人性的。

没有乌托邦, 或者说, “乌托邦”其实最不“乌托邦”, 人类生活在不完美之中, 人类社会应该是多样化和充满了不可测的, 而所有的“乌托邦”理想试图将人类社会静止化和纯粹化, 而这恰恰是反人性的。

城市建筑中的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论文】

城市建筑中的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论文】

城市建筑中的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自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普遍发生在几乎所有文化部门,比如人们熟知的美术界的马歇尔•杜尚,音乐界的约翰•凯奇和小说界的塞尔曼•拉什迪等,都是这场斗争中的关键人物。

但这场争端在城市建筑领域却表现得尤为充分和典型,正如詹姆逊所观察到的那样:“毋庸讳言,建筑才是后现代主义斗争最激烈的领域,因此最具战略意义。

正是在建筑领域,后现代主义概念备受争议,被反复探究。

只是在这里,我们才更赶趟似地摆出论争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筹码。

”[1]247我们似乎并不难解释城市建筑之所以会成为焦点的主要原因: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冲突虽然在其它领域同样激烈,比如在文学和绘画等方面,但这些文化部门毕竟距离大众生活较远,它们多少局限于专家小圈子,难以引发全社会关注。

而城市建筑则不同,它可以非常直观地矗立在人们视野之内,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美学追求清晰地展现给大众。

由于后现代主义者素来有着强烈的大众情结,他们自然不会忽略建筑这块必须占领的阵地。

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虽然多数都是建筑学的外行,却都对建筑及其文化内涵抱有持久而浓厚的兴趣和言说欲望。

加拿大的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琳达•哈琴便以后现代建筑为理论模型构筑了其完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体系[2],并认为“这种建筑的特点也是整个后现代主义的特点”[3]31。

因此,仔细审视建筑领域内的这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这两种社会文化和艺术风格的整体理解。

一、城市建筑中的现代主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建筑运动也是20世纪初期整个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当时,现代主义在绘画、戏剧和文学领域已过了巅峰期,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现代主义艺术已开始进入拍卖行、博物馆和大学课堂,沦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经典。

但现代主义却在以格罗庇乌斯和柯比西耶为代表的新一代建筑师那里找到了传授衣钵的信徒。

后现代城市主义的忧虑与不安

后现代城市主义的忧虑与不安

后现代城市主义的忧虑与不安作者:雪峰来源:《星星·诗歌理论》2019年第05期一程一身在《新世纪诗歌的现实感问题》一文中说:“当代诗人仍普遍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新世纪诗歌对现实的书写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集中,流于表象了,而是以分散深入的形式融入字里行间。

”,“现实感与现实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是客观的,现实感则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从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人文关系来看,一方面要建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方面要保护历史建筑,修缮人文景观;一方面要极力扩张公共空间,打造消费和娱乐环境,一方面要强化私密居所,营造宁静祥和。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激烈碰撞,怀旧情结与时尚文明互相糅杂,重构历史与虚幻未来相交织。

人们生活在自我陶醉的全景快节奏之中,享受着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文明,又深怀乡土情结。

这就是现代都市与现代人的彷徨与纠结。

诗人金指尖的《苍阔·城市阴角线》(组诗)似乎想用诗的形式来呈现和解构这种矛盾关系。

当精神的渴求和物欲的浸淫背道而驰的时候,当文化的多元性和背反的价值观充盈在一座城市的时候,“我已经无法定义一座城,这仅剩的/一小撮诗意,或者病/我听见了喉结蠕动,儿音扮演出来的清纯”(《读城》)。

这座城,官场炒作,八卦纷飞,“玫瑰之约已被一河锦江水带走”,面对历史遗迹,我们无限惭愧,谁是判官?谁又是小鬼?他们榨取了这座城池多少脂膏?面对“人民公园那一株桫椤”,我仅仅“意外地收获了一小片风景”。

与其说是收获了一小片风景,不如说是引发了更多的感慨。

争取民主自由,反抗剥削压迫的碑塔犹在,而黄昏下的游客,在观赏之余又与之何干?读一座城,就是读它的缝隙,读它的黑白交界的鸿沟,而这缝隙与鸿沟需要阴角线来加以装饰。

就像房屋装饰时,在转角处或色调不一致时,使用的装潢艺术。

“读城”就是从纵深去读历史,从横向去读生活。

读它的伤、读它的痛,读它的喜,读它的怒,读它的哀,读它的乐,读它潜藏的变形的扭曲的世相。

后现代视野下的新城市主义——马武定

后现代视野下的新城市主义——马武定

●与利益团体结盟。在公共利益无法得到 具体的表述这一名义下,规划活动帮助它 的发起人去得到他们所期望的东西。人们 现在可以倾听到强烈的呼声,这种声音说 服规划师群体去恢复他们昔日曾有过的本 领,提高效率,并与众多的“公司”利益 结盟。
●规划技术的回归。规划实践的理论使
得我们反思一个核心的议题:是否迫切需 要恢复和重视规划的传统内核——物质规 划或土地使用规划在整个规划当中的核心 重要地位?
●1970年代以前,城市社会科学领域的“主 流理论”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以美国芝 加哥学派沃斯和霍利为代表的“城市性” 和“人类生态”理论;二是建立在人类活 动空间分布资料分析基础上的“人口和地 理经验主义”理论。 ●20世纪6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崛起,对城市 与空间的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
一.后现代的城市观与空间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城市是基本生产条 件的空间集结体,劳动力集中和流动的市场,是 特定区域内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聚集 体。“城市性”在于“生产性”。 ●卡斯泰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大部分活动 与“集体消费”有关,无论是国家对空间设置的 干预,还是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源,都与集体消费 过程相联系,因此城市组织的特定性体现为“集 体消费”机制。城市是个“集体消费”的场所, “城市性”在于“消费性”。
●“武汉天地”、“重庆天地” 的建设正在引导消费和制造消 费者,它们正在以公共空间的 心理消费影响和改变着消费者 的消费取向,并在社会和文化 意义上塑造新的消费主体。
●商品的符号价值具有二个层次, 第一是商品的独特性符号,第 二是商品本身的社会象征性。
●一般认为城市设计的作用就是赋予空 间以意义,使空间成为“场所”,空 间的意义即场所精神。其实,空间的 意义并不是建筑师或规划师赋予的, 空间意义的最终形成是使用者赋予的。 ●同一个空间或场所对不同的使用者有 不同的意义,它的意义取决于使用者 如何解读和使用。

后现代城市

后现代城市
模糊性的一个特点是“场所”,它取代空间 而独立存在, 最具代表性的是街道。街道是公众 和个人、静止和活动、限制和放松之间进行交流 最有活力的场所。
交往功能的街道
2、规划思想的主体特征
2.6 “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
在信息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 由于软件制作 的加入,个人对城市的了解有时胜过于规划人员。 城市规划设计已经明显地区别于以自我为参照点 的保守方法,这种新方法:是一个连续的、非机 械的思维过程,一种每个人都包括的规划者和非 规划者同时参加的创作性活动。
1、文脉主义视角下的羊楼洞古镇保护策略研究
1.2 羊楼洞古镇现状
1.2.1 保护范围与方式
历史文化名村(镇)文脉资源的保护应当着眼于整体,注重显性文脉资源与隐形文脉的全面保护 发展,对于羊楼洞古镇的保护,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保护系统。保护的范围仅限于对于明清古街区域、 将军庙、烈士墓园及观音泉等“线”和“点”。

情感反映的表现。后现代城市首先是一种文化倾

向。建筑是城市文化的实体,它象征性地表现着 Nhomakorabea时
我们生活的意建筑构成了城市的硬件,它提供了

城市生活设施的骨架和城市辉煌而具有代表性的
形象。
2、规划思想的主体特征
2.2“理性规划”的批判
在理性主义的观念下,城市只能是从抽象角 度及其功能的理想化来设计,不迁就周围的景观 和环境,城市结构完全被空洞凝固和死板的形式 所束缚。
矶崎新:日本筑波科学城
2、规划思想的主体特征
2.5 城市空间的模糊性
现代城市的空间是一个向同性的均质空间, 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均追求明晰性的潮流。然而现 实生活中城市的整体感和完整感的明晰度越来越 模糊了,正如学科带来知识边界不清楚一样,分 工越细,各种社会和人际关系越是含混不清,所 以后现代城市宣布放弃对明晰的追求,认为现代 城市空间已经进入了无限意义的敞开。

《城市的胜利》读书报告-读后感

《城市的胜利》读书报告-读后感

《城市的胜利》读书报告作者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来看待城市问题。

他认识到了集聚对创新的巨大作用,看到了贫民窟的潜在价值,有些想法很有启发性。

本书的作者格莱泽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新城市主义倡导者。

书中有大量案例,他分析了美国及世界各不同类型和发展轨迹的城市的前世今生。

在西方较为富裕的国家,城市已经度过了工业化时代喧嚣嘈杂的末期,现在变得更加富裕、健康和迷人。

在较为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城市正在急剧地扩张,因为城市的人口密度为人们从贫困走向繁荣提供了最为便捷的途径。

全书列举的第一个案例就是纽约,主要是因为可以从纽约的发展历程中看到很多其它城市兴衰的范例:奠基于全球化时代的早期,荷兰西印度公司的一个前方基地,是一个贸易村落。

从事贸易的荷兰定居者聚集在一起,接近性使得商品和思想的交流更加方便,而且这个小镇的保护墙(华尔街)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18 世纪,超越波士顿成为英国殖民地最重要的港口,承担向南方(生产蔗糖和烟草)运输小麦和面粉的任务。

19 世纪,运输技术的进步(更大的轮船)成为人口激增的部分原因。

以港口为依托的制造业成为主要产业:糖、服装和出版(Harpers 是靠出版一本盗版的英国小说而开始发财)。

20 世纪,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距离消失,制造业转向中国。

后半期,金融业、服装设计等知识、创意产业成为新的核心。

通览全书,就会发现城市的起源往往是从贸易和航运枢纽开始的。

由于运输成本以及交易与生俱来的对接近性的要求,城市成为了社会集聚的中心。

而当人群变大之后,随之而来的思想和创意交流逐步成为城市发展在后工业时代的推手。

在20 世纪后半期,从工业和商品贸易转向服务、技术和创意产业的城市得以长期保持繁荣。

即便缺乏辉煌的贸易史,新兴的城市如印度的班加罗尔或美国的硅谷也能由于能向市场提供充足的高技能人才而获得快速崛起的机会。

与之相反,底特律就是一个未能在后工业时代成功转型的例子。

1950 年- 2008 年间,底特律的人口下降了100 万以上,占其人口总量的58%。

现代城市读后感

现代城市读后感

读柯布西耶《现代城市》——对我们城市未来方向的思考一、背景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的推进,西方普遍进入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期。

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急剧扩张,城市蔓延大大超过人们的控制能力;于此同时城市环境质量也日渐下降。

面对不断涌现出的伴随着城市化而带来的问题,人们开始思考:未来我们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多数规划师认为,应该疏散城市内部的人口、控制城市增长速度才能有效的解决由于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中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理论为代表。

同时,勒·柯布西耶却提出了与其完全相反的看法,他认为集中主义的城市才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文章概述在《现代城市》一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柯布西耶谈论了自己对未来城市蓝图的构想,旨在建立一项严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准则。

作者认为,未来理想的城市应该是可以容纳300万居民的现代化城市,它拥有开阔平坦的地块,人口是由城市人口、郊区人口和二者的混合人口组成,拥有大片的“城市之肺”和立体的交通。

通过这些“城市硬件”来缓解市中心的拥堵,提高城市密度,增加交通运输方式以及增加植被。

以此来解决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交通、环境、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文中作者不仅理论性地提出自己对未来城市看法,同时还为我们具体的描绘了未来城市的形态。

中央为商业区,周围是24栋可以容纳40万-60万人居住的摩天大楼,密度可达到每公顷3000个公民;再外围是可容纳60万居民的“锯齿状”或者“密闭式”的住宅区,密度可以达到每公顷300人或者305人;剩下的200万居民居住在花园新城。

平面是现代化的几何形构图,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即将几何、标准化运用于居住区的规划中。

同时,在这个大的现代化城市中,配有教育文化中心、大学、美术馆、工业和艺术博物馆、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府以及飞机场保护区等。

利用住宅、人口的高度集中、在空间中的延伸特性,使城市空出大量面积去做绿化,以此解决由于工业污染而带来的环境问题。

20世纪末城市小说的后现代派特征

20世纪末城市小说的后现代派特征

20世纪末城市小说的后现代派特征20世纪末的城市小说呈现出了明显的后现代派特征,这一时期的城市小说作品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以下将介绍一些20世纪末城市小说的后现代派特征。

首先,20世纪末的城市小说呈现出碎片化和多声部的叙事特点。

在这些小说中,叙事不再是线性的、统一的,而是由多个声音和视角交相呈现。

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反映了当时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和理解城市的多样性。

其次,20世纪末的城市小说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和流动性。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的人们。

这些城市居民的身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差异巨大,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命运也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城市小说刻画了不同的城市居民,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和流动性。

再次,20世纪末的城市小说强调消费文化和媒体技术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中心,不仅是经济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产品的消费和生产中心。

城市小说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在城市中的消费行为和媒体技术的影响。

同时,这些小说也探讨了媒体对个体认同和社会关系的塑造作用。

最后,20世纪末的城市小说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和城市中的暴力冲突。

作为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空间,城市中存在着各种社会边缘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和认同。

城市小说通过描写这些边缘群体的生活和遭遇,揭示了当时城市中的社会不平等和暴力冲突。

总之,20世纪末的城市小说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派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碎片化和多声部的叙事、强调主体的多元性和流动性、关注消费文化和媒体技术的影响,以及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和城市中的暴力冲突。

这些后现代派特征让城市小说在揭示和思考当代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方面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城市意向》读书报告

《城市意向》读书报告

《城市意向》读书报告凯文·林奇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访问,研究了城市市民心目中的城市意向。

通过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为例进行阐述进而总结出城市意向的五大要素,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通过这五大要素的分析研究又得出了城市设计的方法。

本书的第一章概述了环境的意向。

首先提出了环境的可持续性。

就像一本书,它的可读性是因为它由可以认知的符号组成,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物、道路应该是容易认明的。

虽然可读性不是一个美丽城市的唯一重要特征,但在城市布局中关系重大。

一个清晰的意向可以使人方便迅速地迁移,可以成为人类交往活动的记忆符号,可以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

所以在城市设计中我们要追求意向的可读性,即布局和相互关系都很清晰,否则城市环境将给人混乱的感觉并给人带来不安全感。

比如合肥,当我们提起它时,便可很清晰的想到由环城公园围绕一圈形成的老城区,长江路为老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以淮河路步行街为中心形成的合肥市商业中心等等,这些均表现出合肥这座城市的可读性。

进而,作者提出城市规划师要营造环境意向,并且“城市规划师渴望创造一个供多人使用的环境,因此他感兴趣的是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向。

”再次,作者提出环境意向由三个部分组成:个性、结构、意蕴。

在最后,作者总结一个高度可意向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应该能够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与参与。

第二章通过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座城市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述。

第三章中,作者通过前面的调查研究,得出了城市意向中的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比如说道路是城市中的绝对主导元素。

初到合肥的人,大多是靠识别道路,记路名来熟悉这座城市,而熟悉合肥的人,则更多依赖于一些小的标志物。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读后感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读后感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读后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读后感》读《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这本书,就像是开启了一场探索现代城市发展根源与走向的奇妙之旅。

读到城市规划应当考虑功能分区这部分内容时,我感觉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能够看到明确的商业区、住宅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

就拿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来说,商业区集中了商场、超市、餐厅等,住宅区则是安静的高楼大厦。

这样的功能分区,使得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

我想作者想表达的就是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让城市各项机能有条不紊地运作。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也发现了我的疑惑之处。

在理想的城市规划理论下,如何处理那些不符合功能分区设定的传统街区或者特色区域呢?这些地方往往是多种功能混合的。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去过的一个古镇,古镇里既有居民居住,又有众多商铺吸引游客,同时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作坊。

这种多元的融合是古镇鲜活的生命力所在。

但是按照现代化功能分区,似乎无法直接对它进行归类。

特别触动我的是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论述。

现代城市面临着各种环境和资源的挑战,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融入显得尤为关键。

书中提到一些城市在规划的时候注重绿色空间的打造、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比如哥本哈根,大量的自行车道串联着城市各个角落,城市的公园和绿地网络不仅给居民提供了休闲去处,还起到了调节城市微气候的作用。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城市规划并不是简单的土地划分和建筑布局,它更关乎着整个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平衡。

后来我明白了,现代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

它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各阶层的需求等众多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到有的城市一味追求城市化进程,大规模拆除旧建筑进行新的建设,结果却丧失了城市原本的特色和韵味。

城市规划的未来应该走向何方呢?我觉得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

对于我们的城市,在未来的规划中应该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每个区域独特的内涵,同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这样才能让城市真正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美好家园。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维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维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维/s/blog_4a6d40030100i4lp.html很难以清晰的笔墨囊括尽述后现代城市规划的复杂的思维特征,因为其特征之一就是持续追求的宽容性、多元化意识,在此只能提炼出几条最基本的思维特征。

1)反叛理性的规划思维现代主义追求城市规划、发展的逻辑理性,讲求真实、秩序、明晰等理性主义特征,城市因而易被凝固的空间和僵化的形式所束缚。

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城市的空间形式往往是含混的、多变的,城市作为一种人为参与主体的多要素复合空间,绝不是因果关系式的直线性理性思维所能把握与左右的。

现代主义基于因果关系的思维是一种单向的矢量思维,即假定事件的状态和最终的目标状态均为已知,然后试图通过规划来组织从初始状态向终极状态的转变。

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追求一个规则系统、一套逻辑上严格的能产生满意甚至最佳结果的规则。

这各矢量思维过程是封闭的、终极式的,也是一个“决定论”的过程,是一个规划师“孤芳自赏”的意识表现过程。

而后现代主义则摈弃了逻辑思维的规划过程,它是一种启式(Heuristic)的探寻过程,它的每一步都是探寻性的,而不是终端式的。

同时,它也强调规划师应做到“自我消除”(Self-elimination),即努力避免将个人的主观价值与逻辑判断影响到个体的规划设计之中。

正如《马丘比丘宪章》拟宣称的:人民的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2)多元价值并存的规划观后现代主义倡导人性、个性的解放,故借以用现实的多元差异来表达自我主体的丧失。

反映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后现代主义多追求不同究竟的连续性,用多元的涵义把城市各部分、各单元组合起来,并试图借助含混折中、复杂性、矛盾性、不确定性等,集中反映一个开放性的城市综合体系(有机城市、生态城市、族群城市等)。

后现代主义将城市社会看作一个没有边际的整体,认为其复杂的功能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分解、理解要素来认知,而整个有机体将会自我维护着一种动态的自动平衡。

C.Alexandex说:“城市就是一个重叠的、模糊的、多元交叠集合起来统一体。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读书报告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读书报告

摘录《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 ---——学习心得书名: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书评)著译者:尼格尔·泰勒李白玉陈贞译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6-1《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这本书,我是在ABBS建筑论坛里看到推荐的,于是就找来读了读。

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我,了解规划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也是对自己的见识的扩展。

但是,这本书的内容比较难懂,于是我选择摘录的学习方式,强化自己的理解。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这本书,虽然说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但是仍然以英国为主(英国人写的),有一些设计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介绍。

尽管如此,仍然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规划理论流变的书。

网站上介绍说:这本书对于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背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根源都讲得非常清晰透彻,尤其是对于政治经济框架下的规划理论的分析,非常的详尽。

值得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认真的看看······该书讲述了自二战后50年间城镇规划理念的改变。

1977年加洛韦和马哈尼提到战后规划理论“范式的变化”。

“范式”的概念最初来自托马斯·库恩的著作。

他使用这个概念描述科学史中理论观点的主要转变,现已广泛用于描述思想理论的变化。

一个新范式成功取代一个旧范式时,在科学思想方面就产生了革命。

新的范式一旦被接受,大部分科学研究将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进行,一般而言,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稳定时期,以发展与完善这个新建立的理论框架。

1945年以来的城镇规划理论的两个主要变化。

第一个变化发生在1960年代,主要是从传统的城市设计转变为系统理论和理性程序;第二个变化发生在1970和1980年代,表现为规划师角色观念的变化。

尤其是,从规划师作为技术专家的观点到规划师作为“协调者”的观点转变。

在需要作出规划判断的地方,规划师启发公众思路,提供技巧指导。

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解读

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解读

城市科学〔文章编号〕 1002-2031(2005 04-0020-05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沈锐李同升赵伟〔摘要〕讨论了现代主义、 , 点 , 。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 ; 〔中图分类号〕 A1996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Bol ogna 举行的新城市主义第一次国际会议标志着新城市主义的诞生。

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雷斯・杜安尼 (Andres Duany 与伊里莎白・普拉特 (Elizabeth Plater -Zy 2berk 夫妇 (简称 DPZ 、彼德・卡尔索普 (Peter Calthor pe 等。

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作是“ 滨海城” 。

新城市主义自其诞生以来 , 给美国的城市规划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 其作品大都获得人们的认同。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规划者和政府官员对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理念的产生 , 肇因于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到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的转变。

因此 , 这里有必要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新城市主义进行一些分析与比较。

1.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现代主义的核心是理性 , 理性被认为是科学和真理的基础。

现代理论追求的是总体性和普遍性 , 追求用一种总体性的模式来概括社会与知识的各个方面。

现代理论认为 , 对于自然世界 , 人们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 , 并且以“ 合理性” 、“ 可计算性” 和“ 可控制性” 为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就是建立在这样的“ 理性” 基础之上的。

Ja mes Hoist on 在 The Modern City (1989 中 ,总结了现代建筑运动主导下城市规划发展的核心内容 :首先 , 现代城市规划是以反资本主义和平等主义为基础的 ; 其次 , 强调以机器为原型以及以机器为隐喻的总体化的理性 , 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组织的社会功能进行再定义 ; 再次 , 把建筑类型和规划惯例 (conventi ons 看成是社会变化的核心机制 , 而且通过推动建筑类型和规划管理的改进达到社会的进步 ; 第四 , 在进行特定地区空间营造时是与环境尤其是环境的文脉无关的 , 但在思想基础上又强调物质空间决定论 , 即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由其所处的空间环境所决定的 ; 第五 , 依赖于国家权力来达到整体的规划 ; 第六 , 采用和推崇令人震惊的技术。

后现代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后现代主义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对空间和功能的简单布局,而是融合了多种理念和思潮的复杂体系。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思潮,也逐渐在城市规划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反对现代主义的单一化和标准化。

在城市规划中,这种理念的融入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向。

首先,后现代主义注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过去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常常追求全新的、统一的建筑风格和布局,而忽略了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脉络。

后现代主义则主张尊重和保护城市的历史遗迹、传统街区和文化特色。

通过对这些元素的修复、整合和再利用,使城市的记忆得以延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比如,在一些老城区的改造中,不再是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保留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道格局,同时引入新的功能和设施,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次,后现代主义倡导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现代主义规划下的城市空间往往以大规模的功能分区为主,导致城市空间的冷漠和疏离。

而后现代主义强调人的体验和感受,注重创造丰富多样、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

这些公共空间可以是广场、公园、步行街等,它们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例如,一些城市规划中会设置小型的街头花园、露天咖啡座和艺术表演区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轻松地接触到自然和文化艺术,提升生活品质。

再者,后现代主义追求建筑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追求简洁、统一和标准化,使得城市中的建筑面貌趋于相似。

后现代主义则鼓励建筑师发挥创意,运用多种风格和元素进行设计,使建筑成为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景观,也反映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价值观。

在一些城市的商业区或文化区,可以看到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此外,后现代主义强调城市规划的参与性和民主性。

它认为城市规划不应仅仅由专业规划师和政府部门主导,而应该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其中。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综述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综述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综述
于兰军;徐建刚
【期刊名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1)002
【摘要】论文对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其区别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关键所在,以期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有所裨益.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于兰军;徐建刚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10093,南京;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10093,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文献综述 [J], 孙宇;刘桂芬
2.南通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研究系列之五:从张謇城市规划思想看中国城市规划学术体系的完善 [J], 于海漪
3.阅读梁思成之七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综述:1930-1949 [J], 朱涛
4.城市规划决定城市"温度"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评析 [J], 王杨
5.田园城市vs.带形城市:两种西方现代规划思想之并峙与融会 [J], 刘亦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名:后现代城市主义
著者:Nan Ellin
译者:张冠增译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页数:327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记录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来全面地回应现代城市主义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

是对战后欧洲和美国几乎所有城市规划建筑过程的分析和解说,既具有史料性又具有很高的学术性。

本书总结了欧洲大陆的城市设计理论及英美轴线的城市设计理论,并从中反射出后现代城市主义的话题和追求,引申出现代规划得弊端和建筑业的危机,并在全书最后试图通过构想城市与文化,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构想最后被作者总结为整体城市主义。

读后感想:
作者认为现代城市主义是遵循着形式追随功能的信条,而后现代城市主义的信条(尽管没有说出来)已经变成了形势追随虚构、形势追随策略、形式追随财政和形式追随恐惧。

从这点上,现代城市主义与后现代城市主义是完全对立的。

后现代城市主义甚至是处处针对现代城市主义的反击,它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作者始终认为后现代城市主义是一种混乱的退步的思想,它并没有解决现代城市主义所带来的问题。

她认为20世纪70、80年代流行的城市设计理念,一方面要求对城市共同体和安全性的渴求,另一方面则要满足对私密性和探索性的渴求,而这些现代城市主义中都极其缺乏。

尽管后现代城市主义在这一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矫正,但结果不仅没有很好地满足这些持续存在的渴望,相反,在很多实例中却更近一步地增强了这些渴望。

后现代城市主义的失败引起人们重新去思考涉及价值、设计目的和为达成这些目的所采取的手段。

与通过逃避现实和改变战略的方法来积极应对迅速变化的思路相反,很多人的实际行动就是欣然接受、直接应对并且参与到这些变化之中(但不是去控制和管理)。

事实
上,往往越是不必要做的事我们反而越要去做,因为显示对我我们感情的巨大冲击,刺激着并产生出一种自然而然的防御性城市主义。

对着这些混乱,作者也提供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她认为,一方面共同努力去协调不断发生的变化与多样性,另一方面是提高对秩序和可预知性的感觉。

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当中,这些论点曾经被清除地表达为批判的地域主义、非传统与适度的现代化以及生态的和可持续性设计方法。

而她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即整体城市主义。

现代城市主义和后现代城市主义强调的是分离、后退和控制,整体城市主义强调联系、交流和互勉。

现代城市主义的观点是通过强调功能的分离来消弱聚集,而整体城市主义的观点却是鼓励聚集。

现代城市主义试图取消边界,后现代城市主义试图建立堡垒,整体城市主义介于两者之间,试图通过“薄膜渗透”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

整体城市主义通过展示了自己的混杂性、联系性、多孔性、真实性和脆弱性,这个五个方面的性质,来试图解决现代城市主义和后现代城市主义所产生的问题。

现代或后现代城市主义的观点把世界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分割成了片段,然后再分割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伤害。

而整体城市主义旨在把专业与行业整合到一起,希望能把城市和社会所产生的缝隙和漏洞都弥补起来。

这样孕育的城市主义即整体城市主义,将彻底摈弃把过去理想化的或者躲避现实的想法,从而实现一个新的能面对更为充实的未来的整合。

作者深信整体城市主义将带给我们光明的前景,并最终取代现代和后现代城市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