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组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整组教学引言: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而课本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离不开课本内容。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教材的不断升级,小学语文课文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更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大处着眼1. 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大处着眼,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和重难点,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的整合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教师需要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将本单元内部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整合起来。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可以将自然声音的分类、描述、描写等内容整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声音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3.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选择适合本单元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生活中的字母”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母的应用场景。
二、小处着手1. 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拼音与字形”时,教师可以设置听、说、读、写等多个环节,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拼音和字形的知识点。
2. 学习资料的准备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习资料的准备,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将语文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概念和学习方法,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同时,单元整合教学还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下面本文将对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浅谈。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与目标单元整合教学是指将初中阶段的所有语文学科知识、能力、素养、技能等进行整合,通过主题化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让学生自觉探索、自我管理、自我评价,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2.1 教学内容的整合单元整合教学强调知识的融合,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例如,在教授课文《小石潭记》时,可以把历史、地理的相关知识点,如长江流域、洪水形成的原因等有关知识点纳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用意。
2.2 教学形式的整合教学形式的整合是单元整合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小兔和他的朋友们》时,可以使用角色扮演、连线活动、配对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教学方法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的多种方法。
例如,在教学课文《范进中举》,可以采用讲授、问答、图表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提高学习效果。
三、单元整合教学对小学生的作用3.1 帮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单元整合教学以任务式和探究式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和实用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单元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实践情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优化与发展。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根据教材内容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小学语文单元教学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会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小学语文单元教学通常采用考试、测验、作业、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些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学习态度。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培养。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被动,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过于依赖讲解和问答等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过于注重成绩在教学评价方面,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过于功利化,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改进措施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一、绪论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重视知识的堆砌和灌输,缺乏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近年来,教学研究者开始尝试采用单元整合教学法,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探讨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的知识点之间的整合,二是将学科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单元整合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的性质,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单元整合教学的特点是开放性、系统性和互动性。
开放性表现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教师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参考资料和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要求;系统性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教师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互动性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教师要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三、实践与思考在作者的实践中,单元整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思考。
1.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作者尝试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授小学二年级《阅读》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与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然后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比较不同书籍之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2.学生学习情况在学生学习情况方面,作者发现通过单元整合教学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得到不断发展变化。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通过阐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提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明确整体主题、联系日常生活、加强课外延伸等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整体主题引言:单元整体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以单元内容作为主要依据,教师将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备课。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安排,积极引进外部的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整体性的特点。
通过使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获得整体、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有如下几点优势。
一方面,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方式,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树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将整体的教学目标分割成不同的小目标,并明确的对学生说明达成目标需要的具体步骤及方法,通过设立不同阶段目标的方式,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利于使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知识。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通常采用单篇教学的方式,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为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进行详细的讲解,使语文学习的知识点内容比较零散,可能出现在一个知识点上不断的重复或部分知识点讲解不细致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对有关知识的内容进行拆分,使学生接受的知识是零散、不完整的内容。
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导致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达不到理想效果,不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1]。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和思考。
首先,教学设计是实施单元整合教学的关键。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选取一个主题或一个实际问题作为整个单元的中心,在语文学科本身的基础上融入其他学科的内容。
比如,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自然科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并帮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科间联结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知识。
其次,教学实践是单元整合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例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而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实地调查、写作、绘画、演讲等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单元整合教学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价来进行判断。
评价既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又包括学生的学业表现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而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作业、测试、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单元整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语文学科中,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和创作,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感情,以及古诗文的艺术特点。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社会与生活经验。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小学语文课程是孩子学习语言文字基础的起点,它对于培养孩子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整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语文的领悟力和理解力。
一、整体教学的实践1.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女孩的角色,体验她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共情和思考,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多媒体辅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整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比如,在教授作文时,有些学生可能写作基础较好,可以进行深入的扩展训练;而有些学生写作水平较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写作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整体教学的思考1.打破语文课的界限,融入生活与实践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授课文的内容,还要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中去。
比如,在教授《小草》这篇课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观察草的生长情况,引导他们体验和感受草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鉴赏能力语感和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在整体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故事分享等活动,让他们感受文字的韵律与美感,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在整体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和表达,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彰显整合的智慧——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已经以不可抵挡之势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它打破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来到了我们面前。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是在新课程改革热潮冲击之下的,为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现状而进行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华师大附小研究并建构了“整体感知——部分感悟——整体回顾”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浙江富阳永兴实验小学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细致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操作策略;山东李怀源老师带领的团队提出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七个模块”教学模式;山东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研究,为低年级展开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极好的参考。
笔者所在的课题研究团队,两年多来倾力于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对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及其实施略有些思考,与单篇教学相比,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围绕主题高度整合,教学设计模块化,综合化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将教材文本、课外拓展资源,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高度整合实施教学,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变成由几个“模块”组成的,却又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在单元整体目标的统领下,各模块,每个课时的目标也相对集中。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人间有爱”整体教学模块设计。
分为“课内课外自主预习”“检测预习整体感知”“主题探究品文悟情”“主题拓展实践运用”“主题表达习作迁移”几个模块。
整个单元设置教学总目标,每个模块的教学又设置模块目标。
从模块的名称也可以揣测每个模块相对集中的教学目标。
具体操作流程见下表:模块课内课外自主预习检测预习整体感知主题探究品文悟情主题拓展实践运用主题表达习作迁移课时11-21-21-22-3流程课堂指导—课外自学游戏练习,检测字词——梳理内容,指导方法——问题导读,初解课文——提炼主题,提出问题,指导探究明确探究问题——分工自主探究——小组汇报交流——集体交流,指导品悟语言——对比总结提升课前准备,自主阅读——拓展阅读,推荐阅读——走向生活,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论文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旨在突破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模式,强调以单元为整体,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探讨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要问》和《古诗两首》。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 课文内容丰富,涵盖自然、学校生活、古诗等多个方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课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热爱大自然、尊敬老师、勤奋好学等,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语,学会查字典。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尊敬老师、勤奋好学的品质。
四、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设计1. 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结合课文内容,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演讲比赛、古诗朗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注重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单元整体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单元整体教学评价设计如下: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小学语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论文一、“单元整体教学”提出的依据及其意义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融合。
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选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时,为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范例,低年段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大胆创新,给教者和学者留有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教和学的空间。
如,“导语”“思考练习”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呈现,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拼”等标识,增加人“本”之间的亲和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加强自信培植;又如,“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展示台”等栏目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启迪心智、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为达到使学生“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实验教材在编排体例上不断改进,如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下册均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册由八个单元组组成,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识字课、阅读课、语文园地都围绕本组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有机整体。
这种编排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总指导思想。
这种编排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单元整组教学”就是实验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获知数量和获知能力得到最优增长,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策略。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每个语文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并提高研究的效果。
创设情境和引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例如,通过故事、游戏或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注重综合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识字、阅读和写作等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和课堂讨论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通过讲解、示范、讨论、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积极性。
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如作业、测试、口头表达等,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在语文教学中,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尊重和互助的研究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研究。
同时,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和价值观。
结论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和引发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以及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单元整合教学指的是将多个相关的学习单元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一个主题下全面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单元整合教学的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文就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浅谈。
一、实践1. 教学设计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需要仔细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主题,例如“植物”。
然后,在这个主题下,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例如科学、艺术等。
通过课文的学习、实验观察、诗歌欣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分类、特点等。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主题的写作,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理解和认知。
2. 学习环境在单元整合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环境、使用多媒体工具等方式,营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植物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种植的植物带到课堂,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和学习。
3. 评价方式在单元整合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例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思维、合作精神等。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思考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元整合教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内容的整合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一个主题,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人物传记时,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等知识,通过故事、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成长背景、生平事迹等。
小学语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论文摘要:语文学科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单元整体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
本文通过对实际教学的观察和对研究文献的归纳总结,提出了小学语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对策一、引言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单元整体教学则强调将知识与技能。
通过情境设计、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对策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1.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确定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的难度和深度,以使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需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2.情境创设的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而情境创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感受所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实践。
3.合作学习的实施合作学习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组或伙伴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合作、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对策1.开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应开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观察记录、学习档案、自我评价等。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实践论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实践论文
关于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摘要:“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让学生在主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主体探求,做学习的主人。
如何充分融入教师的智慧?将听说读写、综合活动等加以优化整合,以获取语文教学整体综合的效应。
本文着重就单元整体教学的三个模块“单元整体感知”“单元部分感悟”“单元整体回顾”的课型构建及实施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自主建构学习主人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突破:强调实践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整体性。
这些要求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几年下来,最深入人心的当属“实践性”,课堂上繁琐分析少了,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多了。
学生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了吧。
听听学生怎样说:“没有多大做主人的感觉。
”“基本上是这样,老师领,我们跟。
老师停下来,我们也停下来。
”“老师还是照着他的设计,带领着我们走他安排好的路,但不一定是我们想走的路……。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现,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空间,为什么学生仍然觉得自己不是主人,甚至连可以作主的感觉也淡薄得很呢。
因为教师存在一个普遍的心向:学生年龄小,不会自主;课堂时间有限,经不起耗散。
教师从内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教学行为缺乏联系,缺乏整体感。
我们可以看。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而“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中“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进行探讨。
如何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呢?首先,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规划。
针对每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和整合,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
例如,在教授一篇古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词汇、句子、篇章结构等要素,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其次,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生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通过多媒体、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实践活动,如写作、演讲、剧本创作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语文素养的实际效果。
再次,教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和培养。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通过合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怀和培养。
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对教材的认真分析和规划,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学法的指导和培养,以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可以有效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单元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我国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单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将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和逻辑关系进行整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二、单元教学的特点1. 系统性:单元教学将教材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和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2. 综合性:单元教学涉及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 实践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4. 互动性:单元教学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单元教学实践策略1. 课前准备(1)明确单元主题: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3)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教学(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形式,引入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环节: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句型。
(3)活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3. 课后作业(1)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案例分析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燕子》一课为例,进行单元教学实践。
1. 课前准备(1)明确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春天”,主要描写春天的景色和动物。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论文概要:单元整体教学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制定符合整体教学的新方案,引导学生对单元主题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提升教学质量。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单元主题为中心,将课文进行重新的组合和联系,进行以单元为单位的整体性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单元主题收集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主题思想,对整个单元的多篇课文进行综合性理解。
单元整体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进行更多层次的理解,这也是语文实践性教学和综合性教学的要求。
学生接受单元整体教学,更容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升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也是不相同的,在进行知识学习时,能力方面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在小学语文的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
首先教师要确定不同年级阶段的课本内容中单元整合的重点有什么不同,然后制定相应的定位。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单字词,那么教师就应该将整个单元的生字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分类学习,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也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汉字的意思和用法。
而中年级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上升到学习句子和段落,并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一定的把握,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多让学生思索句子和段落的含义,以及在正篇课文中发挥的作用,然后再收集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
对高年级的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才是关键,学生要能了解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整个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然后对比进行理解,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加强对课文的认识。
(二)深入解读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对不同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确定,理解一个单元的主题,以及通过单元学习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第一篇: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常海梅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主题单元”这个词也逐渐走进了语文教学领域,“主题单元教学”也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们的重视。
由刘宪华、于永正等人发起的“主题单元”教学也逐渐渗透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下面我就把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单元主题教学的概念和课型:单元主题教学是依据单元教材或单元主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教学活动。
课型有七种:(1)单元导读课——是一个单元的整体感知课,一般要达到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线索等。
(2)写字指导课一般设在低年级,每单元安排2-3课时,完成规范书写笔画,领悟其特点与规律,正确识字和写字的目标;同时培养正确的“双姿”(坐姿、写字姿势)。
中、高年级的写字指导一般穿插在单元预习课中,因为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只要提醒注意就可以了。
写字指导课分“四步”进行教学设计:一步,学习笔画。
整合单元所要学习的笔画,并指导正确书写。
二步,观察生字,发现规律。
通过观察,寻找所学习生字中笔画的共同点。
老师一边范写,一边说明书写要求,用红色笔书写关键笔画。
三步,练笔与展示。
老师说笔顺领写一个生字,学生在作业上书写三至五个,写完后小组互评,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步,课堂小结。
用3-4分钟总结本课写字内容,评价学生写字情况。
(3)以文代文课——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学习。
(4)单元增量课——围绕单元主题开展的增量阅读。
(5)读写联动课——由单元中的每一课、或单元习作训练出发的读写结合。
实践活动课——贯穿于单元学习始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6)读书交流课——围绕共读书目或者自选书目开展的师生、亲子、家校读书交流。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展开讨论。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阐述了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与原则,然后重点探讨了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剖析。
教学效果评价部分对单元整合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探讨了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发展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单元整合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展望未来并做出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单元整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思考、概念、原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角色、意义、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更好地探讨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本文将详细分析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和原则,探讨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教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的角色和发展建议。
通过对单元整合教学的探讨和实践,旨在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通过研究此教学方法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总结实践经验并评价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参考与建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单元整合教学的概念与原则,明确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特点;2. 分析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步骤,探讨其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阅读能力方面的效果;3. 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 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单元整合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影响;5. 探讨教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及发展建议,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6. 总结单元整合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彰显整合的智慧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已经以不可抵挡之势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它打破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来到了我们面前。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是在新课程改革热潮冲击之下的,为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现状而进行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华师大附小研究并建构了“整体感知——部分感悟——整体回顾”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浙江富阳永兴实验小学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细致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操作策略;山东李怀源老师带领的团队提出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七个模块”教学模式;山东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研究,为低年级展开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极好的参考。
笔者所在的课题研究团队,两年多来倾力于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对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及其实施略有些思考,与单篇教学相比,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围绕主题高度整合,教学设计模块化,综合化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将教材文本、课外拓展资源,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高度整合实施教学,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变成由几个“模块”组成的,却又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在单元整体目标的统领下,各模块,每个课时的目标也相对集中。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人间有爱”整体教学模块设计。
分为“课内课外自主预习”“检测预习整体感知”“主题探究品文悟情”“主题拓展实践运用”“主题表达习作迁移”几个模块。
整个单元设置教学总目标,每个模块的教学又设置模块目标。
从模块的名称也可以揣测每个模块相对集中的教学目标。
具体操作流程见下表:
当然,这里的“模块”只是根据课时任务与目标进行大致的区分,并非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应用这个模式,仍然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单元特点等进行具体的设计,可以整合的资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调整。
二、课前预习真正成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预习就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是,我们一直不够重视。
我所观看到许多单篇课文的教学,是忽略学生的预习的。
我们在实施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运用预习单,能够给学生预习一个良好的依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及自学能力。
第一,预习单按照阅读的一般规律来设计,同时关照学生阅读的年龄特点。
比如第三学段主题单元阅读第一步:浏览,区别文体;第二步:默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与基本结构;第三步,对比发现,确定一到两个与作者一起探讨的话题或者问题;第四步,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通顺,扫清进一步分析阅读的拦路虎。
第五步,围绕这个话题,搜集课外材料,准备实践材料,与作者一起交流;而第二学段的考虑到学生识字量的基本情况,将生字的读音过关放在第一步。
第二,预习的指导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习有层次有计划地指导。
比如刚刚开始指导预习的时候,需要帮助学生拎出生点难点。
学生养成习惯之后,可以逐步放手,以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尊重更多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学习需求。
第三,预习必须要有检测与反馈。
我们以往的单篇教学是忽视这一点的。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第一模块“检测预习整体感知”,就是立足学生预习的基础,结合预习单对学生进行的预习检测,对学生预习过程的再次指导。
三、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终身发展。
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主题”“整合”,读写实践都围绕主题展开。
它与单篇教学比起来,我以为最大的转变是:单篇教学更多是老师带着文本走向学生,学生接受文本;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则更多是学生带着探究主题走向文本,老师引导帮助学生去阅读,去比较,去分析,去理解文本教材中对解决自己问题有帮助的信息资源,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内涵的理解感感悟。
它真正的实践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
我们的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主题读写”的形式展开的。
【美】莫提默·J.艾德勒莫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学习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阅读准备阶段(幼儿园)、认字会读简单读物阶段(一二年级)、字汇增长课文运用(三四年级)、在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所提出来的观点作比较,即简单的主题阅读,是阅读的成熟阶段(五六年级)。
换句话说:学生小学毕业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阅读者,只是还不够熟练罢了。
这是一种终身需要的探究式的阅读方式,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
比如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主题探究,品文悟情”模块教学,围绕主要的一个问题“爱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抓住文字品读探究感悟,通过小组合作,老师引导,慢慢在对比中发现他们身上同样有爱,爱的形式不一样,爱的内涵不一样。
再比如苏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走近中国古典文学”单元教学时,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不少相关值得探究的问题:“中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品有哪些?“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表现在哪儿?“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同异等等。
想要探究的问题很多。
探究“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处,教师先把小说、词、寓言三种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先告诉学生,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小组内交流汇报辨析汇总,最后由代表向全班汇报。
可以说,学生紧扣课文,把小说的情节、人物、细节场景描写等精彩之处、两首词中“醉”“不须归”的词眼全都发现了,在灵活的课堂调控之中,也扎扎实实品读了文中刻画孙悟空、白骨精等人物形象句段,想象感受了词所描绘的情境。
其它问题,则建议各小组有选择地进行独立研究,通过搜集阅读课外读物,作出自己的思考,课堂交流。
不在乎学生思考的深浅,关键在于学生是不是尝试着去探究,去发现,
去思索。
给学生鼓励,指点学点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低中高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主题阅读,只要要求与层次不同罢了。
比如低年级学生在“主题”引领下进行海量阅读,生动有趣地进行大量的识字认字,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章热爱的情感。
中年级学生在“主题”引领下,增强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增强积累,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
而到高年级,则尝试围绕“主题”开展探究性“主题阅读”。
四、更彰显“取舍”“设计”的课堂教学智慧。
有人质疑,模式化的教学会不会让课堂变得单调乏味?会不会让课堂因为大容量而有隔靴搔痒的感觉?
模式不是设计。
智慧的课堂需要设计。
也只有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之中。
比如对生字词预习的检测,不是将一单元的生字词语罗列出来,请学生读读。
而是要独具匠心地挑重点难点,设计相关练习,以点带面地进行检测。
再如引领学生探究“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一般都是学“独立找一找”“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的活动方式。
而这里可以设计请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演一演,相互评一评,全班演一演,评一评的方式,学生会更加兴致高昂地投入到对课文细节描写的品悟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细节”对于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并将这种观察表达方法及时运用到习作中。
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容量大了,对老师解读教材,发现并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要求老师有“取舍”的胆气有“疏密有致”的艺术智慧。
比如苏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浓浓亲情”,每篇课文中有好多地方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亲情之爱”,什么地方最“爱”,什么地方“爱的内涵”不一样,什么地方的语言学生品读会有一定难度,会有问题……这样的地方就是我们预设教学时应“取”之处。
其余的,提到即可,一带而过,略了吧,语文学习不靠这一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所谓“有舍才有得”。
结语:
可以说,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是比单篇教学站位更高的教学模式。
它看到的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
要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课程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学期初至少要对一册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充分考虑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听说读写的统整,甚至要把课外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做一个大体的规划。
最理想的是,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兴趣点,初读情况,了解学生已有的语文水平,对一个学年,两个学生……甚至整个小学阶段都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我们大刀阔斧又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之路上。
我们知道,前面仍然会碰到许多问题,这不仅仅是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带来的问题,而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
总之,唯有择高处站,就平地坐,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