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
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
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
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
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
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尚无社会医疗保障法律,相关制度设计公平性不够一方面,缺乏规范社会医疗保障领域行为的社会医疗保障法规。
由于目前国家在社会医疗保障方面法律的缺位,只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足的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以及由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这必然导致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漏洞的产生。
如:医疗服务费用无法控制问题和大量社保基金流失的普遍现象等。
此外,社会医疗保险规模和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管理成本的增加和管理的低效率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二)社会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影响制度的公平性三大社会医疗保险的管理体制以人群的社会身份划定参保目标,分立运作,保险保障水平不一。
从筹资方面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均筹资额最高,筹资以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缴费的方式为主,国家财政补贴比重较小,退休人员不缴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自愿参加,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共同筹资。
由于现行医疗保险设定的统筹层次过低,以至于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实现风险共担。
(三)患方筹资的分担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国针对患者提供的医疗保险主要包括女职工大病保险、母婴平安保险、人工流产平安保险、手术平安保险、住院保险等。
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及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认识不到位,此类保险并未向常规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没有很好的医疗风险分担途径和方法,疾病已成为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成为评价社会不公平的指标。
(四)医院可能拖医保改革的后腿医疗保险改革难,不是难在本身,而是难在医保之外。
医院体制的改革和医药体制的改革很可能会拉医疗保险改革的后腿。
医院作为非赢利性机构,要维持日常运转,国家财政拨款只能满足它50%的需要,另外50%则主要靠卖药。
另外,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是另一个突出问题。
抛开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就城市医院的结构来说,就相当不科学。
我国医疗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疗改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医疗改革的背景和现状医疗改革是我国社会变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旨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渐扩大,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的权益。
2.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我国加大了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和改革力度,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培养,居民可以在家门口得到基本的诊疗服务,避免了“看病难”的问题。
3. 医疗体制改革推动医生收入分配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带动了医生收入分配改革。
通过取消以药品收入为主的医药分开政策,实现了医疗费用的合理调控,为医生提供了更稳定和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二、我国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医疗改革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大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
这导致了一方面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患者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2. 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医疗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患者普遍抱怨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生不够耐心和专业,并且医疗费用过高。
而医生则认为工作压力大、收入不高、工作环境恶劣等,这使得医患之间的信任进一步受损。
3. 医疗费用过高在我国,医疗费用普遍偏高,成为很多家庭承受的沉重负担。
尽管我国实现了医保制度的全覆盖,但医疗保险的支付比例相对较低,很多高额医疗费用需要个人自行承担。
这使得一些低收入家庭无法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 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尽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医疗服务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现状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福祉。
然而,在当前的医疗保障体系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 社会医疗保险覆盖不全目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完善,很多人无法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这主要包括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居民等。
缺乏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导致这些人在面临大额医疗支出时承担较高的经济风险。
2. 医保报销比例太低即使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很多人也发现自己面临高额自费部分。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于一些特殊药物、高价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部分患者未能得到足够的报销,负担过重。
3. 医保支付方式不合理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主要以明确费用报销为主,对于更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按人头付费方式较少。
这种支付方式容易导致过度医疗和浪费,使得整体医疗成本居高不下。
二、问题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
1. 社会医疗保险覆盖不全的原因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不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来源有限,难以实现全民覆盖;二是管理机构和体系建设尚未完善,导致参与保障的障碍较多。
2. 医保报销比例太低的原因基本医疗保险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和高价治疗等领域的报销比例相对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药物或治疗技术价格过高。
而且,在制定报销比例时,政府考虑到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性等方面因素。
3. 医保支付方式不合理的原因医保支付方式不合理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医疗服务供给结构存在问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二是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未能有效约束和引导医疗行为。
三、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政府应加大投入,逐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特别要关注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并积极推动相关管理机构和体系建设,简化参保手续,提高参保的便捷性。
《2024年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范文
《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联体(医疗联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资源整合模式,已成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医联体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我国医联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二、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一)发展背景医联体是在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以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医联体作为一种整合医疗资源的有效方式,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医联体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以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的紧密型医联体;二是以基层医疗机构为枢纽的松散型医联体;三是以跨区域合作为特点的联合型医联体。
这些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发展成果医联体的建设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协作、人才培养等方式,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三、面临的挑战(一)资源分配不均尽管医联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但仍然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
一些地区、一些医院获得更多优质资源,而基层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区仍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二)合作机制不完善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技术协作、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合作机制。
(三)政策支持不足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当前,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医联体建设,但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人才等支持。
四、对策与建议(一)优化资源分配政府应加大医疗资源投入,特别是对基层医疗机构和边远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
(二)完善合作机制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技术协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针对公立医院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公立医院发展现状1. 营收下降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比例降低、医保支付标准下调、医保政策实行先付后补等措施的实施,公立医院的营收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医院总收入增长速度已经跌破10%,其中大部分是由公立医院的收入下降所致。
2. 服务质量问题目前,中国公立医院在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医生看病时间短、诊疗环境不佳、医疗技术比较滞后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病患对医院的满意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业务量。
3. 存在管理腐败问题公立医院在治理和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人员配备不足、管理腐败问题严重、内部管理机制不规范等。
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医院管理效能,还会影响到医院正常的运营和发展。
二、公立医院的对策建议1. 引入市场化机制为了提高公立医院的收入,可以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来提升其服务水平和治疗质量。
比如引入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外推医疗健康产品等,同时也可以加大医生绩效考评力度,提高他们的薪酬收入。
2.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公立医院应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和医疗保险数据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同时,还可以打造智慧医院,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3. 改进管理和治理机制公立医院应该建立科学的医院治理机制,加强各级医院管理和协作,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对医生的考核管理,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公立医院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是医疗技术的提高,其次是改善医生看病环境,包括诊疗环境、医护人员服务的态度等等。
其次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强诊疗流程管理、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公立医院应积极地适应新医改的趋势,走向市场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摘要】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发展的新挑战。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立医院的现状,指出存在资源匮乏、管理滞后等问题。
其次探讨了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包括医保政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等方面。
随后提出了公立医院发展的对策建议,强调了推进改革、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认为需要在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持续努力,以适应时代变革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变化。
新医改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需要公立医院不断调整策略,提升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以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影响、对策建议、改革、服务水平、未来发展1. 引言1.1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医疗体制不断变革和完善,新医改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疗救治、医学教育、科研等多重职责,其发展状况备受关注。
公立医院发展现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线城市的公立医院压力过大,而部分农村地区的公立医院设施和人才配置不足。
医疗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频发。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亟待改革和完善,医院内部的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效率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应当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加强医联体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院服务水平,避免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加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现医改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加强改革,才能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与医疗需求增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需求也逐渐增加。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公立医院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公立医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医患矛盾较为突出、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化改革等问题,亟需采取有效对策进行改革和发展。
一、公立医院的发展现状1.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在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一直是公立医院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大城市的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医疗人才等资源较为丰富,而农村地区或小城镇的公立医院则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困境,导致了医疗服务的不均衡。
2.医患矛盾凸显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导致患者就医难、就医贵的现象普遍存在,医患矛盾日益凸显。
3.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化改革当前,医疗市场正不断朝着市场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向发展,然而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却依然停留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导致了公立医院的效率和运营能力较为薄弱。
二、公立医院的对策建议1.加大医疗资源配置力度针对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投入,例如加大对这些地区医疗设备更新、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不均衡。
2.优化医患关系公立医院应当重视医患关系的维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力度,通过优化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应当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体制,注重医院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推动医院的市场化运营,提升公立医院的自我约束和竞争力。
4.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公立医院应当加大对医疗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医院发展相结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立医院应当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构建高素质的专业医疗团队,满足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
医保改革存在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医保改革存在的难点与对策分析摘要:医保改革是当下国家推进医疗建设体系的关键举措,给予人们更多的医保政策福利,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各项医疗费用,从而使得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了良好的保障。
与此同时,2021年是医保改革重大的一年,《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第一部医保法律法规,这部法规出台后,对我们医疗机构提出更大的挑战。
所以,文章针对医保改革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便更好地推进医保改革顺利发展。
关键词:对策;难点;医保改革引言: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及水平大幅度提升,随之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
随着医保政策的改革,国家也在不断推进和完善相对应的医保政策,尽可能给予人民群众更完善的就医保障和权利,致力于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医疗保障服务,能够使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医疗卫生所提供的服务。
十九大中明确提出对医保改革及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的医保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纲领指引。
所以,不断的强化深入医保改革,完善医保政策,针对性的解决当下医保改革中存在的难点并加以改进和提升,是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医保改革存在的难点现阶段,国家社会的各项保障制度不断趋于完善,人民群众对医保政策改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与实施,秉承公益性原则,开展覆盖性的城乡居民医疗制度及体系并且初显成效,医疗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形成,医保改革的制度模式也已构建。
然而当前,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需要及时找出问题并针对性的给予解决方案[1]。
其中主要体现在医保政策制度宣传力度不足,落实不到位;参保流程较为繁琐(现在参保流程不算繁琐,手机都可以网上缴费,所以这个可以不做为问题),医保机构和医院之间对医保政策制度落实衔接存在漏洞,从而使得保险政策与参保机构之间无法有效协调配合等。
以上问题均是影响医保改革进度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会加剧医保部门及患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致使部分经济落后地区无法全面了解医保政策,导致部分群众不及时参保而病症及报销参保延误,不但损害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还会影响医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国家需对医保制度中存在的难点,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性的方案和策略,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医保权益,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的民生水平,促使医保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实现稳步发展。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和政策建议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现状和政策建议日期:2007—12-24 来源: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面临着深刻变革,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些争议。
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比较和启示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市情,审慎推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一、国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及利弊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而言,按照提供主体和提供模式的不同,主要有以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型、以日本为代表的社会参与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三种模式。
(一)英国的福利国家模式英国长期以来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政策,其医疗体系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以社区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医疗作为社会福利由政府提供给国民,实行以公平为基础的全民免费医疗.整个体系以英国卫生部为主导,医疗设施绝大多数为公立,由英国各级公立医院、各类诊所、社区医疗中心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组成,为国民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
在医疗保健领域,英国设立了三级管理体系,分别是:①社区医疗系统,主要职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广覆盖的医疗保健;②根据城市内的行政区属设立全科诊所,其主要职能是接受行政区内市民的就诊及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家庭私人保健医生;③政府在城市中兴办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全科医院,为市民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医疗服务。
英国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政府所有,统一受卫生部全权管理,经费亦来源于政府的公共财政拨款,其比重占整个城市医疗经费的85%。
这种大包大揽式的制度,曾让财力雄厚的英国政府难堪重负,对福利国家模式的质疑声浪渐高.20世纪80年代,医疗领域逐步导入市场机制,推行“管”“办”分离的政策。
政府通过招标方式,逐步将各类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权移交给专门的医院管理公司和基金组织,然后由政府出钱购买服务,通过各医院间的竞争,达到降低医疗费用和压缩管理成本的目的.经过近十多年的运作,改革后的体制效应正在逐渐地发挥出来.英国模式在中国香港地区运用得比较好。
论新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与改革对策
论新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与改革对策近年来,新农村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了国内的一大热点话题。
新农村医疗保险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农村居民,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然而,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医疗保险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本文将结合新农村医疗保险的现状,探讨新农村医疗保险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一、新农村医疗保险现状目前,我国新农村医疗保险已覆盖全国95%以上的农村居民,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福利和利益,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医疗保险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新农村医疗保险也存在一些问题。
1、基金短缺问题。
目前,新农村医疗保险基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短缺问题。
由于部分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偏低,缴费能力有限,导致新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的缴纳率低于预期,基金难以保证足够的支出。
2、报销问题。
由于新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不高,很多农村居民看病时仍然需要自掏腰包。
有些药品、治疗项目、医疗服务等并未被新农村医疗保险覆盖,农村居民看病时仍然面临较高的财务压力。
3、管理层次不足。
新农村医疗保险的管理层次不够,导致基金的使用和管控不够规范和严格。
在一些地区,新农村医疗保险基金被用于卫生院的日常开支和行政支出,导致基金的消费出现了滥用和浪费现象。
二、新农村医疗保险改革对策为了解决新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和优化。
其主要改革对策如下:1、完善基金筹集机制。
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新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以提高农民缴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建立对缴费农户的“优惠政策”,如缴费满一定时间可享受退费比例等。
2、提高报销比例。
应当提高新农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降低农民看病的负担。
同时,应当拓宽保险范围,以使更多的药品和诊疗服务得到报销。
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实现“一病一策”和“差异化报销”等灵活的保险政策。
3、加强基金管理。
应当强化新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的管控和监管,防止基金的滥用和浪费。
医疗行业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疗行业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医疗行业中的问题分析医疗行业是一个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的重要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医疗资源不均衡、药品高价以及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医疗资源不均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加,对医疗资源的需求逐渐加大。
然而,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地区之间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
大城市地区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而农村地区则缺乏基础医疗设施和专科医生。
这导致了一线城市的医院挤满了患者,而农村地区常常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看上医生。
2. 药品高价问题近年来,药品价格不断上涨成为困扰患者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滥用垄断地位,将药品价格不断推高;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合理的定价机制也使得药价飞涨。
这使得患者负担加重,甚至有些人因为无法承担药费而放弃了治疗。
3. 患者权益保护不力在目前的医疗体系中,患者权益保护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
患者在面临医疗事故或纠纷时往往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信息不对称也使得患者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时较为被动,容易陷入误导和错误治疗。
二、对策分析面对上述问题,在医疗行业中采取一系列对策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提出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对策,旨在提升整个医疗系统的效率和公平性:1.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针对城乡差距大、地区差异明显的现象,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地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医生的收入和待遇,鼓励医疗人员下沉到基层。
同时,要加强各地医疗资源的统筹调配,通过完善转诊制度和远程医疗等手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 改革药品价格管理针对药品高价问题,应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整顿药品流通市场秩序。
推动建立合理、透明、有效的药价定价机制,在国家层面统一门槛价格;同时鼓励仿制药的开发和使用,减少原研药的专利期限以降低药价。
3. 完善患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建设,明确责任划分与程序规范。
医疗行业中的困难与对策分析
医疗行业中的困难与对策分析一、医疗行业面临的困难近年来,医疗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以下将从人口老龄化、医患关系紧张以及人才短缺等方面分析这些困难,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1. 人口老龄化带来压力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群体中常见多种慢性病,就诊需求持续上升,给医院资源配置与供需平衡带来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
通过完善养老院、护理机构等设施建设,在规模上满足老年群体护理和长期医疗需求。
其次是推进家庭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在强调以社区为基础进行健康管理和预防保健工作基础上,减轻对专业医疗资源过度依赖。
2. 医患关系紧张加剧近年来,医患关系的紧张问题不容忽视。
患者普遍反映就诊等待时间过长、医生服务态度差等问题,而医生则抱怨工作压力大、收入不高等。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医院管理,提高科室预约挂号效率,缩短就诊等待时间。
同时要逐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与服务质量联系起来。
此外,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和职业道德素养。
3. 人才短缺形势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百姓健康”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延展至基层医疗保健领域。
但当前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人才紧缺情况比较严峻。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积极推行全科医生制度改革,并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力度以及绩效考核与薪酬调整。
政府应通过提高薪资水平、改善工作环境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医学生才报考全科医学专业。
二、面对挑战的对策1. 加强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积极推动养老院规范化建设,提供长期护理和医疗服务;在社区发展家庭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便利灵活的医疗支持。
同时,加强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在预防保健领域下大力气。
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定期检查等活动降低人群患病风险。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的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
在这一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发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在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过去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以“以药补医”为主,依靠销售药品获取收入,而医疗服务本身的收入占比较小。
这种模式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生和药师过度看重药品销售。
公立医院在医改中面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多重压力。
公立医院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效益水平也存在不少问题,缺乏竞争力。
公立医院在医改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持续推进,促使公立医院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市场规模庞大,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应该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寻求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1. 转变医疗服务主体公立医院应该摆正自己的定位,回归公立医院的初衷,以医疗服务为主要目标,减少对药品销售的依赖。
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加大对医生的培训和职称评定力度,提高医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意识,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2. 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医改政策,着力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加强医疗费用监管,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医保支付改革机制,减少自费医疗的比例,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
3. 推进医院管理创新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优化管理结构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内部各部门的协同性和透明度,提升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4. 加强多元化发展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多元化发展,开发医疗服务外延,如康复服务、健康管理等领域,拓展医疗服务边界,丰富医疗服务供给。
我国农村医疗改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的财政投入 ; 完善医疗政策, 切实服务农民; 增强宣传力度 , 防止对政策理解模糊 ; 坚决纠正” 以药补 医’ ’ 现象, 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等措施。 【 关键词】 农村 医改 ; 现状 ; ; 问题 对策
健康 , 作为成就一切事业之根本 , 是人们关注的重 要内容 之一。近 环境 , 使农民的身体健康得到 了基本的保证。但是, 作为一种新的医疗制 些年来 , 国家对城镇居民医疗 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给予了极大的关 注, 出 度在农村普遍实施 , 在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阶段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台了相应的政策 , 使人民受惠不少 。本文 就严重的缺位 。在医疗 卫 性质界定 、 现状 、 趋势、 存在 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做理论性分析。 生领域中 , 些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的服 务和产品( 一 如 我 国农 村 医 疗 服 务 的界 定 及 改 革 现 状 防疫等公共卫生服务) 却转由市场提供 , 由于这些产 品本身存 在的非竞 1 医 疗服 务 性 质 的界 定 、 争性 、 非排它性 及外部性等特征 , 仅靠市场无 法有效 提供 , 致使占人 口
多数的农村居 民个人和家庭几乎全部承担医疗保健 支出。从 而加剧 了 医疗保健的不公平性 , 导致城乡健康差距快速增大。2 _ l () 2 政策执行偏差。因为参与 了新农合 , 民去医疗机构就 医, 农 甚
至出现有些医生提高医疗费 用 , 是几十块钱 就可以看好 的病花下 来 本 有几百块 , 虽然报销 了一部分 , 是, 但 所花费 用远远 超过 理应花的钱数。
一
() I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 医疗的财政投入、 利用转移支付等 方式来 完 农村医疗在最初的联产承 包责任制 时期 , 由公 共卫生所 负责农村 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硬件以及软件设施 。 村民的基本医疗 , 后来 , 随着联产承包 责任制的改 变 , 公共卫 生所基本 () 2 针对 以药补医 现象 , 应切 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关系 , 防止 医 上由乡村医生充当 , 后, 此 逐渐演变成私 人诊所 , 医疗 设备 因为资金 匮 生谋私利 , 提高医生职业道德 ,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乏 、 疗 观 念 落 伍 等 因素 影 响 , 能 形 成一 系 列 整 体 性 的 医 疗 器 械 和 一 医 未 () 3 完善医疗政策, 切实服务农 民。国家应多 方位考虑、 简化报销 套完整的医疗服务体 系 , 民的 医疗再 次出现 病难、 农 看 看病贵 问 的 审批程序、 善医疗政策 , 完 给广大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与优惠。 题, , 此外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 民的身体 健康是否 真的可 以 农 () 4 增强宣传力度 , 防止理 解模糊。国 家应 加强 新 农合 宣传 力 健康 下去是个不可确定的问题。自从 2 0 0 3年国家提出 新农合 , 即 让农民真正了解参与新农合的好处 , 了解优 惠政策 , 明确优 惠范围 , 新农村合作医疗后 , 绝大多数地区农村农民参与了新农合 , 只要参保人 度 , 以免造成对政策理解模糊 , 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员每人每年交 1 0元就 可以享受新农 合。这样的标 准基本上 对农民而 () 5 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大家都知道 预防 相比 治疗 所具 言是没有任何负担的 , 农村参保人员几乎达到了 8 . %的比例 , 05 这样农 有的优势 , 把农村医疗保健当成一项比较重要的 工作来抓 , 应 医疗保 健 民若是 出现小病便可去乡村医疗服务 机构就 医, 大病 则可 以去指定 医 具有投资少、 效益高的优点 , 这样 , 既可以提高全 民身体素质 , 也可 以减 院就医, 可以报销一定比例 的医疗费用。 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树立医疗保健意识 , 是政 府部 门应 当前 , 农村重新建立了医疗服 务社 , 国家投资 资金 , 使农 村合作 医 少政府的人力、 从 完备 医 疗机构设施基本完善, 卫生状况良好、 医生技术水平也有保证 。农 民就 长期坚持的一项主要职责 , 而从根本上减少农 民患病 的机率 , 医方便 、 快捷 , 可以解决农 民的一般性病症 , 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好处 , 农 疗保障政策。
论新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与改革对策
论新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与改革对策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进行,新农村医疗保险也从2003年开始逐步推广,在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新农村医疗保险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新农村医疗保险现状1、参保人数不够广泛。
目前,全国新农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为9.5亿人,仅占农村居民总人口的50%左右。
2、保障水平有限。
新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较窄,对某些重疾和高额医疗费用的保障不足。
3、资金缺口较大。
由于参保人数不足广泛,新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缺口较大,难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4、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界限不清。
新农村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在一些地方的界限模糊,导致资金的重复使用和效益的低下。
二、改革对策1、进一步扩大参保人群。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到新农村医疗保险的利益和重要性,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加入新农村医疗保险。
2、完善保障体系。
政府应拓展新农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和标准。
对于重大疾病患者,政府应加大救助力度,及时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3、加强基金保障。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基金规模,缩小基金缺口,确保新农村医疗保险的资金供应。
4、明确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的边界。
政府应加强对新农村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监管,制定相应的规定,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保障效果的提高。
新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完善,不仅是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新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帮助。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近几年,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将对全国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病人享受及医疗费用支付等方面带来重要影响及成就。
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主要困难。
首先,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资金缺乏。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国投入的医疗保障资金与实际需求之比尚偏低。
其次,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地区的医疗质量、设备及服务等往往远低于城市地区,城乡之间的医疗事业发展尚未得到有效的补偿。
此外,就业主体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反应也不尽人意,医疗保险人员尚难以完全覆盖需要医保群体。
此外,目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困难,如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管理、医保报销政策和管理、医保结算技术和系统建设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首先,应加大医疗保障资金的投入,重点增加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
其次,应加大对技术水平、设备设施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质量差距。
此外,应强化社会政策宣传及群众教育,提高就业主体及社会公众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解及认同。
另外,应加强医保政策改革,简化报销程序及实施改革,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政策环境,完善医疗保险结算技术及系统,实行医疗费用按价支付制度,发挥政府、市场主体及民间资本的协同作用,
实施“三公”支付制度,尽快完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综上所述,当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着许多主要困难,但我们也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正确处理医疗保障和医疗改革之间的关系,健全医疗保障制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良性发展。
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医疗卫生改革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存在的问题1. 资源配置不均衡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一方面,城市大医院资源丰富,设备先进,医生素质高,但患者就医难、就医贵的问题依然突出;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相对匮乏,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这种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导致患者过度集中于城市大医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
2. 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尽管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医疗保障覆盖面不广,部分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仍难以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其次,医疗保障水平不高,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仍然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最后,医疗保障制度碎片化,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障待遇存在较大差异。
3. 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
一方面,药品加成政策导致医院过度依赖药品收入,加剧了患者就医负担;另一方面,医疗服务价格与实际成本脱钩,导致医院运营困难,进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
此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医疗技术进步。
4.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医疗卫生改革的关键。
然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合格医生;二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医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三是人才流动不畅,优质医疗资源难以向基层和农村地区倾斜。
二、医疗卫生改革对策建议1.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为解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同时,推进医疗资源下沉,鼓励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帮扶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此外,加强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引导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公立医院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在服务质量、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等方面都面临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公立医院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公立医院发展现状1. 资金来源持续减少,财务状况严峻公立医院是公共事业,过去多年其主要经费来自于政府的财政预算。
但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政府逐渐不再采取以单一预算为基础的财政投入方式,而是推行以医疗服务卖方为主的市场化运作。
这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作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导致公立医院的经济状况日趋严峻。
2. 减少检查项目和药品销售,营收受压新医改政策规定,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医疗服务,而非过去的药品销售和检查项目。
因此,公立医院必须减少药品销售和检查项目的收入,从而大大降低了医院的营收。
这对于财政压力较大的公立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 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需要提高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必须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但由于公立医院饱受资金压力,面临人员调动、医生培训不足、设备短缺等问题,因此,医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仍存在着很大的提高空间。
二、对策建议1. 思路上转变,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提高医院的营收是公立医院的必要选择,公立医院需要创新经营模式,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整和探索,自主转型,使公立医院真正的实现“市场化”。
因此,公立医院必须抓住时代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优化自身服务,提高医疗质量,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拓展医疗服务的领域,积极变化经营思路。
2. 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加强医院管理公立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医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建立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必要前置条件。
为此,公立医院需要不断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以及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通过体系化培训、提高管理效率等手段,优化公立医院的管理,从而提高医院服务品质和医疗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经过30年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广覆盖。
但是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看病难、看病贵”、“以药养医”等现象依然存在。
本文通过对医疗体制现状的分析,找出制约医疗体制改革的因素,为“十二五”期间医疗体制建设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疗改革;对策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的综合改革。
”截止到2011年底,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全国参保人数合计超过10亿人。
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广覆盖。
但参保人数的增加与保障水平的提高不足以证明我国的医疗体制建设已迈进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医疗改革现状
(一)医疗服务市场失灵
1.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性。
“以药养医”是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而公立医院还牢牢控制着医疗市场。
虽然公众都寄希望于通过废除“以药养医”来改善“看病贵”的困境,但是这种现象迟迟得不到改善。
新医疗改革四年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22427亿元人民币,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4.4%提高到了5.7%。
中央财政对医疗卫生累计投入65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
2.28%提高到了
3.19%。
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相比较还略显偏低。
而医生的劳务收入并不高,所以大部分医生通过转嫁推销昂贵药品捞取提成。
尽管实行的挂网招标似乎切断了医院和药商的联系,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药商和医院暗地里的利益链条并不会因此解除。
医疗机构完全可以靠手中掌握的选择权向医药企业索要回扣和返点。
虽然目前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已达75%,但由于报销目录外用药未得到有效控制,实际报销比在50%左右,这也有可能给部分医生提供“可乘之机”。
2.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医疗市场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是“看病难”的现象。
阿罗在其经典论文《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经济学》中指出,在医疗市场中患者极度缺乏信息,诸如对医疗服务何时需求、需求多少及治疗效果等信息,增加了患者消费医疗服务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患者要想了解这些信息就只有向医生咨询,而医生恰恰是出售这种商品的人,消费者即使获得了一些信息,也不一定能够做出完全正确的理解。
所以由此带来了就医难的困境,也造成了就医的各种误区:地方患者就医从乡镇医院、县医院直接向北京、上海的一级、二级大医院转移,中国患者就像走在迷宫里,分不清孰重孰轻,得了病特别是大病,唯有一个信条,去好医院找好医生才有可能看好病。
“进京看病”的大潮已经取代了“进城看病”的过往。
大潮涌动下,带来的是大医院挂号难、等检查时间长,还有个别患者还因此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并且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以
至于98%的一、二级医院医生接待过不必来此看病的其他地区的小病患者,30%医生平均每天的接诊量在50名患者以上,53%的医生平均每天管理20名患者以上。
这不仅给医生带来了繁重的劳动量,更有甚者加剧了“医患”矛盾,医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到每个患者,而患者认为在承担了巨额的医疗费用的同时,理应享受到相应的医治和服务,在对此不满意的情况下,只好将所有问题都发泄在医生身上,造成了一幕幕医生因“医患”问题受伤致残的悲剧。
这种恶性循环,不但打击了医生工作的积极性,还不利于患者就医。
(二)政府失灵
1.政体不分,改革难继。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感受还没有彻底消除。
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医疗改革中最关键、最艰难的部分,公立医院改革刚刚开始实质性推进。
这种政体不分的医疗体制已维系多年,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部门掌控着医院的行政权、人事权。
公立机构变成了附庸于政府的行政部门,这种行政权力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的正常发展。
虽然近几年,各地区也在探索医疗体制的改革,如有些地方建立了医管局,还有医院仿效法人治理机构,建立起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形式相同,但是内涵却大相径庭。
因为不管是法人治理机构还是医管局,人事任免权还是在上级政府部门,让医院达到自身监管的目的很难形成。
而建立第三部门的组织监管也很容易受到政府权力的制约,也不能达到应有的作用。
政体不分给医疗体制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2.医疗体制不健全。
医疗体制改革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进行,突出的是公平和平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让农村人口、城市低收入人口从医疗保障和服务条件较差的状况下,快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医疗保障和服务,相对于城镇职工和事业单位人群,他们的受益更为明显。
医疗改革成为很多地方城乡统筹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医疗改革毕竟不只是做增量,必然会动一些“存量”,重新配置资源,医疗卫生体系中利益相关群体必然有的得,有的失,有一些反对意见也是预料之中,尤其是在原有体制中获益最多的群体,最容易感受到利益受损,从而反对意见更大。
新医疗改革的三年阶段性目标有一条是“强基层”,投入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把患者留在乡镇留在社区。
但令人惊异的是,三年来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基本上原地踏步,而住院服务则在萎缩。
二、医疗改革对策
(一)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
政府作为医疗体制改革的主导者、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督者,必然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1)首先,政府要以“公平、效率、质量”为目标,协调统一推进医疗体制的改革。
(2)稳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改革目标,立足于国情,稳中有序,科学化的推进改革,切忌冒进。
通过医疗保障体制建设,推动、整合公共卫生系统、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医院生产和流通系统、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和监管系统的改革和建设,协调推进各方的改革,建立和完善多种体制、机制,才能发挥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整体
效率。
(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壮大基层、民办医院力量
当前,公立医院仍是我国医疗服务提供系统的主体,政府仍然以行政管理的方式,直接对医院的人力、财力、服务定价等重要决策进行干预,公立医院是典型的“管办合一”的管理方式,然而“管办合一”的行政管理方式与医院实际的“自负盈亏”的财务运行机制却相悖,进而导致公立医院的行政异化。
“管办分开”是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方向。
实行管办分开,首先要在政府转变职能的前提下,将权力还给医院,恢复公立医院的人事和决策自主权,从而使公立医院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约束和规范下,恢复其提供医疗公共服务的职能。
人事权的确立,明确了法人的主体地位,公立医院才能行使决策权,与繁琐的行政事务分离,这样才能建立医疗价格市场。
政府则只充当监管人的角色,合理约束公立医院行为。
通过医疗服务补偿机制的恢复,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以药养医”的行为动机。
其次,壮大基层医疗规模,放宽民营医院医疗市场的准入门槛。
基层医疗规模的壮大,不仅是数量的增加,还要有质量的提升。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降低医疗运行成本
“以药养医”是导致“看病贵”的直接诱因,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医疗行为的“变形”,“重新管制”的措施有三:第一,取消药品出售利润率(即药品加成)管制,允许医疗机构自行设置加价率,但政府设置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第二,推动医保付费机制改革,以多元付费机制代替按项目付费;第三,解除对医疗服务的价格管制措施。
基本药物主要在普通门诊中使用,因此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向门诊系统延伸,也就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基本药物埋单(但也有一定自付),并且采用按人头付费等改革措施,从而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人民网,http:///n/2012/11/18/c64094-19612151-7.html
[2] 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公告[EB/OL]. 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zwgk/2012-08/02/content_2196871.htm
[3] 财政部.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12.5%左右[EB/OL]. http:///gn/2013/03-14/4644795.shtml
[4] 李秀娟、吴洋.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2,16(3):25-27.
[5] 2013年两会系列策划之医改困局[EB/OL]. 搜狐财经网,http:///s2013/03/02/1772/s366862374/
[6] [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35-236.
[7] 陈秋霖.中国人为何对医改失望[N].金融时报,2012-05-04(4).
[8] 本报评论员.消除以药补医,该亮剑了[N].健康报,2012-02-14(11).
[9] 顾昕.全民医保的新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