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课文

合集下载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 课文原文《陈情表》臣云:臣赖陛下垂问,以表酬效之至意。

顷在瓦岗山下,先帝与太后狩猎,因卧病发斑,驻跸未去。

侧近是日,臣执热心,欲以此间示闻,奈何委质于中外,窃有愧疚。

今革命已成,猥以撰此记,以闻先帝于天之灵,庶审其忠信之至,无容负阴福之所系也。

先帝于微末,臣抱忠贞之志,宁敢辱命而负社稷之重,以至于斯。

然先帝察臣之忠诚,欲以近臣为辅佐,岂惟容许三年之任,用臣之力,惟命不于常,每事躬亲,可谓至私。

其间,密谋,救国,祷告,无所不至,辞色,慷慨,动人,如此,震撼于四海之内,痛哭于椒房之中者,何人能不悲惧激变而幸以降哀,哀之如何?陛下务在躬勤政事,奋发图强,以桃李满园之后,此臣之所愿也。

至于斟酌损益,量宜曲直,在兹乎?宜春台、阙楼;棨戟,白旄;金鼓,玉鸣,惟其有司,因其国而制宜。

在昔先帝成康之日,太宗皇帝西巡,志在攻狄,于是遣马援、中郎将费祎等往平蛮,且因写《烽火戏诸侯》之赋,咏史之业,有如是类焉。

素闻以孝治天下,当陛下亲政,亿兆宜山河,望乎崇本洵源,关注民生。

臣窃以为,则忠臣之至,责修国家,绝踵而求奉。

至于言论,则前圣明训,今臣等奉行,尽节于义,不以私废公,笃行事实,以济时艰。

2. 教案课程目标•掌握《陈情表》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养成语文分析和阅读思辨的能力;•意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教学内容1.读课文;2.分析课文;3.探讨核心思想;4.谈谈如何当好一个公民。

教学重点•掌握主要内容;•理解文言文的语言;•思考核心思想。

教学难点•探讨作为公民的职责和担当。

教学过程授课引导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中感动自己的领袖和偶像的原因;2.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课文朗读由学生或老师代表进行朗读,达到让学生适应文言文的语言环境。

课文分析1.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2.分析每一句话的含义;3.分析文字运用的方法。

高二语文陈情表课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陈情表课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陈情表课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语文陈情表课文及翻译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课文。

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及知识点:《陈情表》

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及知识点:《陈情表》

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及知识点:《陈情表》【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作者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年级语文课文翻译:《陈情表》》,学习路上,作者为你加油!【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b)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ng)。

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ng)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给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腾,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n),有所希望(j)!但以刘日薄西山,气味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本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课文原文及翻译优秀11篇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课文原文及翻译优秀11篇

高二文言文陈情表课文原文及翻译优秀11篇固定句式篇一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

“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

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

“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

“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

“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陈情表》赏析篇二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晋初散文家。

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

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

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

《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

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

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

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

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

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2024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2024国家一等奖必修五《陈情表》优质课件

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时代背景及文学价值时代背景文学价值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陈情表》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地位《陈情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影响与传承自《陈情表》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传颂。

它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被后世文人广泛借鉴和学习,成为中国文学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陈情表》所体现出的忠孝节义等思想道德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

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全文结构及写作特点结构清晰写作特点鲜明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语言质朴恳切,感情真挚动人。

01020304叙述家庭不幸和自身孤苦,为下文陈情做铺垫。

第一段历叙朝廷多次征召和自己的进退两难,表达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心情。

第二段进一步阐述不能应诏的原因,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

第三段表达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和尽忠尽孝的决心。

第四段重点段落分析与解读语言表达技巧及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技巧修辞手法丰富情感深度与思想内涵情感深度思想内涵03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Chapter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李密忠诚孝顺,机智谨慎。

在文中,李密以自己的身世和与祖母的深厚感情为依托,巧妙地陈述了自己不能从命的理由,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机智。

晋武帝英明果断,注重孝道。

晋武帝在文中并未直接出现,但通过李密的陈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孝道的重视和对李密处境的理解。

从最初的担忧和矛盾,到后来的坚定和自信。

李密在接到任命后,内心充满了担忧和矛盾,但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以自己的真诚和机智去打动晋武帝,最终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晋武帝的心理变化从最初的期待到后来的理解和宽容。

晋武帝最初对李密的任命充满期待,但在了解到李密的情况后,他表现出了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允许李密暂不赴任。

李密的心理变化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剖析VS人物关系对情节发展的影响李密与祖母的关系李密与晋武帝的关系04主题思想与价值观探讨Chapter忠诚、孝道等传统美德体现忠诚孝道人生选择困境中坚守原则人生选择困境坚守原则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05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Chapter1 2 3古典散文的起源与发展古典散文的特点古典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古典散文艺术风格概述《陈情表》独特艺术魅力分析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和对朝廷的忠诚,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4篇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4篇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4篇《陈情表》是三国两晋时期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全文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勤劳的编辑帮助大家整理的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优秀4篇,欢迎参考。

陈情表篇一《陈情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文的文体特征,了解本文作者以及相关的背景情况;2、梳理本文的文言知识点、本文的成语以及了解古代官职情况,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一些虚词。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本文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特征。

过程与方法:1、感受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2、体会作者凄切婉转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至孝深情,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成语、重点实词和虚词。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至真至诚、凄切婉转的感情。

教学方法: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具:录音机、常规教具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记得《三国演义》吧?这部古典名著不仅给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语言运用的宝贵财富,比如大家熟悉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那么,大家知道吗,徐庶为什么进曹营?(是曹操用劫持徐庶母亲要挟徐庶,为了一个“孝”);那又为什么一言不发呢?(是徐庶临走之时对刘备许下不为曹操设一计的诺言,为了一个“忠”)。

可以说,面对一个忠孝两难的选择,徐庶作出了一个比较恰当的决定。

而在这以后不久,又有一位古人同样也面临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那他又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古人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陈情表》。

【解题】本文选自《文选》,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表文。

陈,陈述。

表,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李密,名虔,字令伯,武阳人,西晋文学家。

人教版高三上册第7课《陈情表》语文教案《陈情表》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高三上册第7课《陈情表》语文教案《陈情表》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高三上册第7课《陈情表》语文教案《陈情表》课后题答案下面是我分享的人教版高三上册第7课《陈情表》语文教案《陈情表》课后题答案,欢迎参阅。

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三上册第7课《陈情表》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陈情表》课文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bó)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高中必修下册之《陈情表》课文翻译

高中必修下册之《陈情表》课文翻译

高中必修下册之《陈情表》课文翻译陈情表【原文注释及翻译】臣密言:臣以(连词,表原因,因为)险衅(坎坷、祸患),夙(早时)遭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凶(adj 作n,不幸;这里指幼年父死母嫁)。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古今异义,背弃我而死去)。

行年(经历的年岁)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指由于舅父强行改变了李密母亲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悯(怜惜)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不能走路,指体弱多病),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孤苦,至于(直到)成立(直到成人自立)。

既无伯叔,终鲜(少,这里指“无”)兄弟;门衰祚薄(门庭衰微福泽浅薄),晚有儿息(息:子;同义复词)。

外(n作状,在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无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

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

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强近(比较亲近)之亲,内(n作状,在家里)无应门(照应门庭)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而刘夙婴(缠绕)疾病,常在床蓐(通“褥”,草垫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废止、离开)。

【陈以往之情】[翻译]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坎坷,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怜悯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有兄弟,门庭衰微福泽浅薄,很晚才得到儿子。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逮(到、及、至)奉圣朝(指晋朝;臣仆称君之词),沐浴清化(恭维之辞,指蒙受清明的教化)。

李密《陈情表》课文赏析

李密《陈情表》课文赏析

李密《陈情表》课文赏析李密《陈情表》课文赏析一、课文补注李密上《陈情表》后的经历及后人: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臬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钱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二子:赐、兴。

赐字宗石,少能属文,尝为玄鸟赋,词甚美。

州辟别驾,举秀才,未行而终。

兴字隽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

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

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

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中华书局出版)二、课文赏析感天动地赤子情——《陈情表》分析魏家俊《陈情表》这篇一点都不讲究构思,作者把自己的困苦处境不厌其烦地从幼年的经历说起,而把要说的真正的意思,也就是“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这句请求的话,放到的最后,完全是平铺直叙。

但是,这里却表现出作者写作时颇费思忖。

他需要在这篇上奏给新王朝的皇帝的表文中,委婉地推辞皇帝的征聘,这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忠和孝的关系;二是情和理的关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请求站得住脚。

首先看忠和孝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语,叫“忠孝不能两全”,对李密来说,这句话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要用对祖母的孝,来掩饰对已经被晋王朝灭亡了的蜀国的“忠”和不能去为这个被视为篡夺了正统王位的晋王朝尽“忠”,所以,作者就要把自己需要尽孝的理由说得非常充分,不能引起新王朝的皇帝的反感。

《陈情表》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陈情表》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陈情表【1】李密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4】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5】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7】,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9】,内无应门五尺之僮【1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11】。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1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13】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1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5】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6】。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17】,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18】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9】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20】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21】。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2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3】臣之进退,实为狼狈【24】。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25】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26】,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7】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28】但以刘日薄西山【29】,气息奄奄,人命危浅【30】,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31】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2】臣之辛苦【33】,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34】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35】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36】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37】。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38】【注释】【1】“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事、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错误的文体。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以:因。

险衅(xiǎn x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第15课 《陈情表》(课件)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第15课  《陈情表》(课件)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②读hánɡ a.道路 例: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诗经》) b.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例: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c.行列,队伍 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d.辈分 例: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识记方法】 “行”的本义是“道路”(甲骨文即是十字路形)。道路 自然是用来“走”的,路总是成“行列”的。“离开”当然是人走了; “运行、实施”“流行、流动”等意义均是“走”的抽象表达;由“实 施”引申出“行为,经历”就顺理成章了,一个人的“品行”不就是看 他平日的“行为”吗? 【成语助记】 我行(做)我素 行(做事)成于思,毁于随 行(走动)尸走 肉 行(实行)之有效 倒行(行走)逆施 风行(运行)一时 言行(行为)不 一 德浅行(德行)薄 响遏行(飘动)云 知易行(实行)难
卧冰求鲤 孝圣王祥(185-269),西晋琅琊人,历汉、魏、晋三代,先后任县 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职。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 亲面前说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 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民间流传“二十四孝”有王祥卧 冰求鲤的故事。今故里孝友村有“王祥卧冰处”。
返回
一 课文助读 1.认识作者
“以孝谨闻”——李密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晋初散文 家。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 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从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后,晋武帝召李密为太子 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 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 于家中。
在汉朝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人。年纪才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 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便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 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加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让父母可 以更舒服地睡觉。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则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 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陈情表》ppt课件

《陈情表》ppt课件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特地 授官
不久
授予官职 太子的侍从官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到了当今圣朝,(臣) 浸润在清明的教化中。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逵的太 守举荐我为孝廉,后又有您的臣子一位叫荣的刺史推举我为秀才。臣因为( 一 旦外出做官)供奉祖母之事没人来做,(所以)辞谢而未接受任命。(陛下) 特地颁下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臣为太子洗马。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文化常识之丧礼五服
• 第三类,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 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
• 第四类,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 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
• 第五类,称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 母、岳父母、表兄弟。
一、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武阳人,又名虔, 字令伯。少时师事名儒谯周,以学问文 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 屡次出使东吴,颇有辩才。 蜀汉灭亡后, 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他担任主簿, 他推辞不就。其后,晋武帝征召其为太 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为由辞不应征。 及祖母卒,服丧期满,李密以太子洗马 被征至洛阳。后出为河内温令。
阮籍: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为“竹 林七贤“之一,与嵇康齐名。与当权 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常用醉 酒的办法,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斗 争中保全自己。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 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 可能为现今云台山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陈情表》原文呈现+思维导图+挖空训练+句式+情景默写+素材运用

《陈情表》原文呈现+思维导图+挖空训练+句式+情景默写+素材运用

第15练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一、思维导图二、课文助记及重要注释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早年便遭不幸。

刚生下来六个月,慈父就弃我而死去了;年纪到了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

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病弱,亲自抚养我。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九岁时还非常柔弱,不会走路,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子嗣。

在外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守候和应接叩门的童仆,茕(q ión g)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而祖母刘氏早已疾病缠身,时常卧床不起,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我侍奉汤药,不曾离开。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到了晋朝建立,我又受到清明教化的润泽。

从前太守名逵的推举我为孝廉,后来有刺史名荣的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举荐我为秀才。

我因供养祖母之事没有人来做,便都表示辞谢而未接受任命。

陛下特地下达诏书,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国家的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以我这样微贱的身份,承担侍奉太子的职务,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皇帝的恩遇)不是我用生命所能报答的。

我(把自己的苦衷)在奏表中一一呈报,表示辞谢,不能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现在诏书又下,言辞急切而严厉,指责我有意拖延,怠慢上命;郡县的官员层层逼迫,催我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州官登门催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

我想奉命急速上路,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单篇梳理+课文1 陈情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单篇梳理+课文1 陈情表

8.理解性默写 ①《陈情表》中,李密用“_至__微__至__陋___,_过__蒙__拔__擢___”写出了自己身份 虽低,却得到重用。 ②《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__但__以__刘__日__薄_西__山___,_气__息__ _奄__奄___,_人__命__危__浅___,__朝__不__虑__夕___”形容祖母垂危之状。
⑥优渥(优厚) ⑦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
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 ⑧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⑨危浅(垂危)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⑩无以(没有……的办法) 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⑪更相(相互)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 ⑫区区(自己的私情) 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奔__走__效__劳__,__这__里__指__赴__京__就__职__ ⑥奔驰 臣欲奉诏奔驰
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
⑦星火 急于星火
古义:流__星__ 今义:微小的火;流星的光,多用于比喻
⑧辛苦 臣之辛苦
古义:辛__酸__悲__苦__ 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
4.多义实词
词语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
⑤ 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⑥精明,明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识记方法】
“察”的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 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把人了 解清楚了,才能向上级“推荐”。
【记忆导图】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察


小篆 隶书 楷书
“察”是形声字,小篆从“宀”部(表示覆盖),祭声(古音相近)。表示

陈情表-ppt课件完美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陈情表-ppt课件完美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本段写了哪几层意思?
A、矜育故老,更应怜臣。
B、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C、更相为命,不能废远。
第三段:
陈孝治天下之政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 ,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是我在陛下效忠的日子还很长,然而报答赡养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怀着乌鸦反哺(bǔ)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对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文中成语:
指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有渝此盟,神明殛之。
皇天后土:
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人命危浅:
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无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相互安慰。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缠绕,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停止侍奉。
隐含着什么结论?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故不能“废离”去就职。
第一段:
再陈忠情
博得同情
打动真情
消除疑虑
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出于情,归于理, 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1.至真至诚的感情
成功因素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示之以忠
2.缜密严谨的思维
3.形象生动的语言
四字骈句
对 偶 句
比 喻 句
叙孝情
表忠情
找依据
释误会

陈情表课文翻译

陈情表课文翻译

陈情表课文翻译陈情表课文翻译引导语:学好文言文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学会看懂文言文,那么有关陈情表课文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o)多疾病,九岁不行(x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b)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ng)。

茕茕(qing)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yng)疾病,常在床蓐(r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di)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n)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宠命优渥(w),岂敢盘桓(hun),有所希冀(j)!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y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课文翻译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 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 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 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有所 希冀(jì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 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 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 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结合注释及其古汉语词典掌握文言基础知 识:1、重点实虚词 2、词类活用现象 3、通假字 4、古今异义
5、翻译重点句子
孤苦伶仃: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茕茕(独)孑立: 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日薄西山: 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气息奄奄: 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人命危浅: 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 短。 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皇天后土: 古代对天地的尊称。皇天:指天。后土:指地。

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刘今 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 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 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 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 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自学课文
陈情表
陈 情 表
李 密 • 臣密言:臣以险衅(xì n),夙(sù)遭闵(mǐn) 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 ng)年四岁, 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shào)多疾病,九岁不行(xí ng)。零丁孤 苦,至于成立。既无伯(bó)叔,终鲜(xiǎn)兄 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 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 茕茕(qióng)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成语பைடு நூலகம்

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 逵(kuí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 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 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 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 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 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