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浅谈岩溶区勘察注意事项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工 程 技 术
浅谈岩溶 区勘 察注意事项 及桩 基础 施工技术
田宏 卫
( 陕 西 省核 工 业地 质 局 2 1 1 大 队 ,陕 西 西安 7 1 0 0 2 4)
般都 贯通整个 截 面。 产 生 原 因 :桩 身 混 凝 土 终 凝 不 久 ,
为准确 的勘察 数据 ,就需要 添加 一些水 文 察 报告 , 要求 符合之 前所 确定 的勘 察 目的 , 强 度弱 , 承受不 了外力 的影 响; 桩 距过小 , 地 质工 作来辅 助进行 ,比如常用 的抽水 试 并 能够符 合有 关报 告编写 的深度 要求 。对 邻 桩施 打时土 的挤压所 产生 的水平 横 向推 验 或者 是钻孔 压水试 验等 。 于岩溶 区勘察 报告 的 内容 ,还要 求对详 细 力 和隆起 上拔力 的影 响 ,软 硬土层 间传递 1 . 1 . 2 地质 测绘法 说 明岩溶 区岩 溶的地 质状 况 、发 育环境 以 水 平力 大小不 同 ,对 桩产生 剪应力 。 地 质 测 绘 法 的 内容 包 括 进 行 地 表 的 及 溶洞 的具体 坐标 为位置 等 。在 最后 应给 处 理方 法 :桩 的 中心距 宜大 于 3 . 5 倍 测绘 以及 进 行对 洞 穴 的调 查这 两 个方 面 。 对地表 进行 测绘就 是指对 地表 各项所需 要 的要 素条件进 行逐 一调查 ,要 对岩溶 区岩
的面积要 比普通 技术调 查得 更广泛 ,提 高
了勘 察效 率 。
1 . 2 进 行岩溶 区勘 察所需 注意 的事项 1 . 2 . 1 做好勘 察前 的方案 确定 在 进 行 岩 溶 区 的 勘 察 之 前 ,首 先 要 对 勘察 目的 和要 求 ,勘察方 法及 突发 现象 的应 对措 施等 施 工 内容 进行 提 前 的确 定 。 这 些 内容 对 之 后 的 勘察 进 程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便 于勘察施 工 的顺 利开 展和 有序进 行 。 当然 ,进 行这 些方案 的确定 是要 以对 实际 岩溶 区开展 了实地调 查 , 搜 集 到了 真实 的 资料 为前提 的 。在 进行 这些 资料收 集时要 做到 真正可 靠地 收集 ,勘察点 的选 定应该 能够 具有代 表性 。 1 . 2 . 2 规 范技术 人员 的操作 在进行钻 机施 T 的时 候 ,要严 格依 照 技术操 作规 范施 T。针对不同岩溶 区的岩溶 发育 f 青 况 、分布状态等 ,施T要求也相应地
岩溶地区勘察及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岩溶地区勘察及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分析摘要:在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及桩基施工过程中,因为岩溶发育的不规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时岩溶地区的勘察及桩基施工难度也随岩溶发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本文以岩溶地区不同勘察阶段、不同岩溶发育程度的勘探方法为研究点,并结合多个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勘察及桩基施工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及勘察报告的编制热点问题等进行分析总结,供同行们借鉴。
关键词:岩溶;钻探;高密度电法;跨孔弹性波CT反演波速影像及管波探测法;冲击成孔灌注桩;土洞引言岩溶发育具有不规律性,常规的钻探只能反映一个点位的地质信息,不能全面反映地下岩溶发育情况,施工中则会出现钻探时没揭露溶洞而桩基施工遇到溶洞的情况。
如何全面了解并查明施工场地岩溶情况,需要岩土工程师通过地质调查、搜集资料、地质钻探结合多种不同的勘探手段,综合考虑不利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适合该地区该土层工程地质勘察的技术方法,结合后期施工工艺,出具合理可行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桩基施工方案建议。
1工程实例一湖南省新化县某高速铁路桥,桥址区为侵蚀丘陵间谷地,谷地内南北向分布一小河,河漫滩、阶地发育,地势较平坦,总体呈现南高北低。
桥址区最大相对高差约30m,西岸自然坡度15°~30°,植被较发育,阶地和河漫滩多为农田。
桥址区据调查及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场地土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粉质黏土和黏土、角砾土。
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D3x1)石灰岩。
石灰岩青灰色、深灰色,弱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多为方解石脉充填,呈不规则状,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
部分钻孔岩溶强烈,此段共揭露到20个溶洞,溶洞大小0.2~12.74m,为空溶洞,其余钻孔岩溶弱发育,见少量溶蚀现象。
经钻探揭露,桥址区石灰岩属可溶岩,岩溶发育,桥址区地段有32个钻孔内见溶洞,遇洞率41%,线溶率1.2%~60%,溶洞垂向高度0.3~12.3m,溶洞顶板埋深1.4~29.3m,顶板高程143.57~90.18m,多为空溶洞,少量粉质黏土全充填,综合评价桥址区岩溶发育等级为中等发育,部分段落岩溶发育等级为强烈发育。
分析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
分析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我国岩溶地区的面积在整个地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大约有36%的国土面积属于岩溶地质。
岩溶区施工是岩土工程体系当中影响重大且质量要求很高的一部分,而前期的勘察工作是为后续设计与施工过程提供理论依据的关键环节,通过勘察过程,能够广泛收集工程现场的地质与水文等多方面的。
不但设计工作需要以此为依据,后续的施工也要以此为依据。
本文就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展开探讨。
标签: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引言岩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水量变化比较敏感,极易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引发岩溶渗漏等系列问题,造成地质环境破坏。
除此之外,地下水发生变化,极易使得区域内出现不稳定斜坡,造成地形破坏,影响着建筑稳定性。
基于此,做好勘察工作,掌握基本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岩土工程岩溶区勘察存在的问题1.1忽视勘察工作盲目设计勘察工作是施工体系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却有许多企业都忽视了勘察工作的重要意义,甚至有部分单位完全忽视了勘察环节,直接进入到设计与施工环节。
部分设计人员并不能够认真地开展岩土工程勘察,仅仅依靠自身的经验与预测去开展工程设计,这很可能给后续的设计与施工带来麻烦。
以某县的某一小学教学楼施工为例,其平面结构呈现出“Z”字形,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都并沒有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作为依据,只是盲目的套用以往的图纸开展设计,进而导致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楼体倾斜及墙体、地表开裂等问题,并进一步延伸到了室外的地坪部分,最终采取了局部降低与地基加固的手段才解决了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工程相关的设计人员,在下到工程现场进行初步勘察后,普遍会将以往类似结构与规模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套用到当前工程设计过程中,但实际上工程环境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任何两个工程,其岩土工程勘察资料都必然会有信息差距,即便无法发现明显的差距,实际上也可能相差很大。
岩溶区勘察注意问题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
岩溶区勘察注意问题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对岩溶的机理、形态、勘察注意问题及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岩溶机理,勘察,桩基施工方法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karst, the shape, the problems in the survey and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thod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Keywords: karst mechanism, survey,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1岩溶的机理和一般形态1.1岩溶机理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称为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含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储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等。
岩溶发育程度、形态受岩石矿物成分、裂隙发育程度、构造等影响。
1.2岩溶的一般形态岩溶的主要形态有溶洞、溶沟、溶槽、溶隙、暗河、石芽、溶蚀漏斗及钟乳石等,是可溶性岩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的结果,岩溶区伴生软土、土洞,尤其混合土层中的土洞特别发育,因为细颗粒的土容易被潜蚀,土洞稳定性极差。
2岩溶勘察问题探讨2.1岩溶勘察方法2.11地质测绘,它包括地表测绘及洞穴调查两个部分。
前者主要是查清各种有关地质要素,并查明场区岩溶现象分布,以及地下水的运动情况和分布特点,后者主要是查明洞穴的形态特征和地质构造,为研究岩溶的发育规律提供依据,同时查明地下通道的分布和地下水的来龙去脉。
岩溶地区勘察规范---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溶勘察4.1. 5 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3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4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6条~第4.1.10条的规定。
4.1. 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1.6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加密。
4.1.8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1 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2 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3 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4 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5 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4.1.9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l/4~l/2;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
4.1. 10 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1 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2 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3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中国设备工程 2019.11 (下)岩土勘察工程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岩溶地区就是复杂条件中的一种,这种复杂地质条件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质地脆弱、分布面广、复杂性高的特点,因此对岩溶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不能采用常规方法来开展工作,必须选择针对性的方法,同时,为了保障勘察结果可靠,要注意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1 岩溶形成的基本原理岩溶形成的基础在于天然存在的可溶性岩石,如石膏、石灰岩、白云岩等,此类岩石如果受含有碳酸钙经流水长期冲刷就会逐渐被溶蚀,结合沉积作用或其他化学作用,就会形成多种岩溶地区,较为常见的有裂隙、石芽、石沟、石林、溶洞、钟乳石等。
在形成条件上有大量可溶性岩石和大量水体两种:(1)大量可溶性岩石。
岩溶地区的形成既需要可溶性岩石,且岩石的数量也必须达到一定水平,否则受流水冲刷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效应,并不能形成岩溶地区。
在岩体分类上,大多数可溶性岩石属于碳酸盐岩、硫酸盐岩以及卤化盐岩类等,这些岩石的成分复杂,在流水侵蚀条件下,会逐渐形成岩溶地区。
(2)大量水体。
结合上述可见,流水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李金钊,赵运平(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六大队,江西 九江 332100)摘要:岩溶地区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到的作业条件,考虑到该地区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本文为了了解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工作。
文章先对岩溶地区的形成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后阐述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分析了解到,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应当注意岩溶勘察、边坡勘察、确认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计算、地下水、地基处理六项问题,同时针对各项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岩溶勘察;地基处理;地下水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19)11(下)-0203-02水体也是形成岩溶地区的必要条件。
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研究
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研究岩溶区是指由于地下水与石灰岩作用而形成的地下溶蚀地貌,其地质特征复杂多变,常常伴随着岩溶洞、地下溶洞和地下水流等地质灾害问题。
在岩溶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存在许多特殊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将重点讨论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勘察难度大1.地质调查难度大岩溶地区地下水信息复杂,地下水位变化大,常常需要时刻关注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
在勘察中需要进行地下水调查,确定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勘察方案和安全措施。
2.洞穴勘察难度大岩溶区常常伴随着洞穴地貌,洞穴的数量、规模和分布不规则,对勘察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勘察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洞穴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勘察的难度。
3.地质灾害隐患难以检测岩溶区地质条件不稳定,地表下可能存在地下导水通道、地下水土流失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这些地质灾害往往难以通过常规的勘察手段进行检测和监测,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以上问题使得岩溶区的岩土工程勘察难度较大,需要勘察人员具备专业的地质知识和技术能力,以确保勘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勘察技术需创新1.地下水位监测技术针对岩溶区地下水位变动大、水文条件复杂的特点,需要引入先进的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实时监测地下水位、水质和地下水流动情况,为勘察提供准确的地下水数据。
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包括井内测压法、压力式测井仪和电测法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勘察人员及时了解地下水情况,制定相应的勘察方案和安全措施。
2.洞穴勘察技术针对岩溶区的特殊地质条件,需要开发适用于洞穴勘察的专业设备和技术。
如地下雷达勘察技术、地下视频勘察技术和洞穴勘察机器人等,可以帮助勘察人员更准确、更安全地进行洞穴勘察,提高勘察效率和勘察质量。
以上创新的勘察技术可以提高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可靠性和精度,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地质数据和技术支持。
三、勘察方案需科学2.安全的勘察措施针对岩溶区常伴随的地质灾害问题,需在勘察开始前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勘察过程中的安全。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探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探常见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在岩溶地区地质勘探中,科学地选用合适的勘探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勘探的工作效率,本文以工程实践出发,阐述了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勘探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方法探讨,以期对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探问题;对策分析1概述岩溶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选择合理有效的勘察方法和勘探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勘探费用,减少后期勘探技术的变动,进而影响项目的进度。
为此,针对岩溶地区的特殊地质情况,需要探讨岩溶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及勘探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2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常见方法(1)工程地质调查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尤其是在岩溶地面塌陷区地面调查是最常用的方式,也是最直观切重要的方式,主要是对岩溶地面塌陷区的地标区位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地表裂缝以及地面下沉等一些岩溶发育情况,以此判定地下岩溶的发育情况。
其中通过调查发现,地面塌陷区、下沉区以及地裂缝等分布方式。
(2)钻探钻探是广泛用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勘探手段,钻探工作的目的是了解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溶发育情况,尤其当地标有覆盖层时,要在地质调查和物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要求指导钻孔布置。
工程地质勘察中通过野外岩芯鉴别、搜集区域地质资料、岩石鉴定试验、室内力学试验等方法详细查明可溶岩的年代,通过钻探岩层的分布范围、力学性状、漏水与涌水情况等,了解岩溶发育的基本特点,从而为基础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
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钻探方法,配合钻探往往还可以进行钻孔压水试验或抽水试验等水文地质工作。
(3)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现场的各种参数进行地质解译。
目前适用于岩溶勘察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微重力法、钻孔电磁波透视法、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和地质雷达等,每一种方法的应用都有其应用的前提,只有在满足前提条件下的勘察效果才会是最好的。
(4)静力触探静力触探可用于覆盖性岩溶工程地质勘察中,通过静力触探手段可以查明第四系覆盖层中有无隐蔽土洞存在;土洞的规模及埋藏位置;可溶岩岩面红黏土的状态和特性;疏松裂隙带的分布及其范围等。
岩土工程勘察中要点及难点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要点及难点分析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对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基础施工具有指导性作用。
本文主要根据一些现行规范以及条例,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工程勘察工作中的要点及难点分析,以供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和参考研究之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要点;难点1、项目资料的收集进行市政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首先应该重视项目资料的整理及收集,尤其是要对项目的拟建建筑物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包含项目总平图等完善资料是进行本项目勘察工作的必要前提。
以本次勘察的市政工程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其主要建筑物为:生物反应池、二沉池、细格栅及旋流、砂池、泵房、储泥池、配水井、紫外线消毒渠及出水泵房、出水高位井、和综合楼。
勘察工作前必须收集设计图、总平面图,包括地理位置,场地整平标高,明确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构筑平面尺寸、基础形式、埋深、荷载、地基允许变形等等,编写勘察大纲,以使工程现场勘察和评价有针对性。
2、选择正确的勘察依据污水处理厂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应以《市政勘察规范》、《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为主要勘察依据,结合一般规范进行勘察工作。
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同一岩土层在不同地区岩土工程性质各异,当地经验是经过当地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得出的真实有效依据,因此应当符合当地现行规范,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等符合当地地质条件的规范进行。
3、理清项目勘察等级及勘察目、要求根据现行规范确定勘察等级,明确勘察目的与要求,查明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防治方案;查明场地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分析、评价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确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提供所需的岩土参数;查明场地类别、地震烈度和地震效应,并判定有无液化可能性;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情况,评价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论证其对基础施工和运行的不良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是为了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确保工程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工程师们开展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目的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岩溶地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地下水位等情况,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确定地质勘察范围,为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长期稳定运行。
二、内容1.岩溶地质特征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程度、地貌特征等方面的调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全面认识岩溶地质情况。
2.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和水文循环的调查,分析水文地质特征对工程的影响和风险。
3.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建立地下水位监测点,实施定期观测,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依据。
4.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地震波地质勘探、电法勘探等,获取地质剖面和构造信息,为工程设计提供地质模型。
5.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对岩溶地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如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确定工程安全边界和应对措施。
三、方法1.现场调查:工程地质调查必须亲临现场,认真观察、勘察,获取真实、准确的地质情况。
2.取样分析:根据调查需求,在关键地点进行取样,进行岩石、土壤等样品的化验和分析,提供地质参数。
3.地图资料研究:综合利用地形图、航片、遥感图像等地图资料,了解区域地质特征和发育情况。
4.测量测绘:借助测绘仪器,对地表形态、地下水位等进行精确测量,绘制详细的测图和地质剖面。
四、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工程地质调查涉及到野外作业和复杂地质环境,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做好人员防范和应急预案。
2.专业团队:工程地质调查需要具备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等专业知识,建议组建具备相应背景的专业团队进行调查。
3.全面考虑:岩溶地区工程地质调查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调查结果全面客观。
研究岩溶区勘察注意事项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新, 使其满足基础施工技术 的本质性要求。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确 定地基 的基本厚度 , 在基础 设计 的基础上 ,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在本文中将 以岩
溶 地 区勘 察 注 意 事 项 为 研 究 点 , 结合实际情况 , 探 究 切 实 可行 的桩 基 础 施 工 技 术 。
【 关键词 】 岩溶 区; 注意事项 ; 桩基础施工技术
【 中图分类号 】 P 6 4 2
【 文献标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5 ) 2 2 — 0 1 3 7 — 0 2
原 有 建设 基 础 上 对 注 意 事 项进 行 分析 . 达 到提 升勘 查 水 平 的
目的 。 以 下将 对岩 溶 勘 查 问题 进 行 分 析 :
1 . 1 工程 钻探 法
工程 钻 探 法是 地质 勘 查 过程 中常 用 的 勘 查 手段 .在 具 体
对技 术 类 型和 控 制 形 式有 一 定 的 了解 .在 干 预 阶段 必 须 了解 控 制技 术 的 具体 要 求 。 随 着科 学技 术 的 不 断 发展 . 在 岩 溶勘 察
1 岩溶 区勘察 问题 分析
基 于 岩 溶 区域 的特 殊 性 . 在工程建设阶段 . 要 求 工作 人 员
从 岩 溶 区域 的 实 际情 况入 手 . 及 时 对 施 工 技 术 进 行 总结 。 并 在
1 . 3 遥 感 技术
在地质测量过程 中, 遥感技术发挥重要的作用 . 为 了及 时
岩溶地区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49智慧地球NO.02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岩溶地区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覃玉武(广西建大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玉林 537000)摘 要:在岩溶地区进行勘察设计中,由于设计师对一些岩土工程问题认识不足,在勘察中常未按规范要求去做,报告中出现建议与岩土条件相互矛盾的情况。
这些岩土工程问题主要包括在初步勘察重要性、场地与基础稳定性评价、岩土地基不均匀及软弱地基处理等。
关键词:岩溶;稳定性评价;地基处理1 应重视岩溶地区的初步勘察工作在边远的山区,或者受地质构造影响场地复杂而周边地质资料很少时,更应该先进行初勘工作。
如玉林市区中心,工程地质条件是岩溶场地,但随着市区不断向周边开发,由岩溶场地变为火山岩、砂岩等非岩溶场地,在岩溶与非岩溶场地过渡带中,工程地质条件变为复杂,有浅埋、深埋形的岩溶,而周边地质资料少时,仅依靠现场踏勘很难判断是否是岩溶场地。
没有初勘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的第一步工作,把初勘的内容全部压在详勘中,则在详勘中的勘察方案肯定不完善的,详勘工作也很被动,往往造成勘察内容漏失,勘察评价不到位。
对于复杂的场地、重要的建筑,应先初勘后详勘,有利于勘察与设计内容完善。
2 建筑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评价问题地基稳定性的评价属详勘的内容,其评价条件除了岩土条件外,还与基础类型、荷载设计条件有关。
因此评价时要有设计单位提出的基础方案、荷载条件。
评价时有定性与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用于勘察时无法得到具体的岩土条件,无法用某一模型计算其稳定性,如隐伏于地下的岩溶,其大小规模、形态无法量测时。
定性是概念性的,只是提醒设计及施工,应采取的措施。
定性评价是根据据绝大多数经验的结论性来评价的,但不是绝对的,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 当地基属下列条件之一时,对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的工程,可不考虑岩溶不利对地基的影响,即岩溶对地基是稳定的:①基础底面以下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基宽度的6倍时,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其他地面变形的条件。
岩溶地区勘察规范---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溶勘察4.1. 5 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3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4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6条~第4.1.10条的规定。
4.1. 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1.6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加密。
4.1.8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1 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2 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3 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4 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5 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4.1.9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l/4~l/2;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
4.1. 10 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1 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2 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岩溶掘进注意事项
岩溶掘进注意事项岩溶掘进是通过开展地下工程活动,改变地质结构,以适应人类实际需要的一种方式。
岩溶地区的掘进工作相比其他地区更加复杂和困难,因为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特殊,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以下是岩溶掘进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事项。
1. 岩溶地质勘察:在进行岩溶掘进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下岩溶地质条件、断层、裂隙、溶洞等情况,以便确定掘进的方案和控制措施。
地质勘察应由专业的岩溶地质工程师进行,并记录详细的勘察报告。
2. 掘进设计:基于地质勘察结果和实际需要,进行详细的掘进设计。
掘进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掘进方法和支护结构,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3. 安全监测:在岩溶掘进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测。
监测项目可以包括地应力、岩体位移、水位变化等。
监测数据的及时收集和分析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
4. 水文地质研究: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对掘进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必须详细研究地下水的来源、水流方向、水位变化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水文地质控制措施,防止洞穴涌水、溶洞崩塌等问题的发生。
5.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地下岩溶地质条件和掘进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常见的岩溶掘进方法有钻爆法、机械掘进法和喷射法等。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期要求、安全性等因素。
6. 岩层支护:岩溶地区的岩层通常较脆弱,易发生崩塌和塌方。
必须采取有效的岩层支护措施,如喷射砼锚杆和高压注浆,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 强化施工管理:岩溶地区的掘进工作需要严格的施工管理,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岩层控制、材料质量检验等。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严格按照工程方案和规范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8. 环境保护:岩溶掘进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必须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施工,防止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
9. 事故应急预案:岩溶掘进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培训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岩溶地区建筑基坑勘察要点分析
岩溶地区建筑基坑勘察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建筑空间不断深入地下,基坑工程既是影响建设工期和费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之一。
基坑工程因场地本身及周边环境限制,在进行勘察布点时往往难以满足勘察范围要求。
在岩溶地区因溶洞、溶蚀洼地、溶沟、溶槽、石芽等影响,土层分布严重不均,岩土界面起伏大,土性状态随深度变化大,土的物理力学参数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合理确定土层参数比较困难,基坑稳定性受其影响大。
能否合理确定岩土参数决定着基坑工程施工的成败。
关键词:岩溶地区;建筑基坑勘察要点引言城市建筑中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基坑越来越深、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岩溶地区存在基岩面起伏较大、岩溶发育分布不均、岩溶水运动规律复杂等工程地质特性,降低了岩体的完整性和结构强度,容易引起基坑局部变形甚至整体失稳,破坏后果严重,可能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查明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提出合理的设计参数和支护建议,正确地指导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就要做好岩溶区的基坑勘察工作。
1岩溶地区的基坑勘察要点1.1勘探孔的布置基坑内外均应布置勘探点,勘探点的深度不仅要满足确定持力层的要求,而且要满足进行稳定性验算和降水的要求。
1.2环境调查环境调查的区域应包含基坑周边范围,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两倍,当附近有重要建筑物和设施时应扩大调查范围;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和埋深等,地下交通工程和管线设施的类型、位置与埋深等。
1.3水文地质条件当场地内存在地下水时,应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深、变化幅度、补给与排泄条件,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应进行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对基坑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对地下室抗浮进行评价。
1.4岩溶发育程度当场地内存在岩溶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溶洞、溶沟、溶槽等的形态、分布和发育规律,计算钻孔见洞率或线岩溶率,对场地的岩溶发育程度进行评价。
岩溶地区工程勘察重点与难点
岩溶地区工程勘察重点与难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的工程基础设施逐渐进入了中国的角角落落。
与工程大范围开展相伴随的是工程技术的提高,在面对各类复杂的地形地势、土质结构时,工程勘察施工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各类具有新时代技术特色的设备逐渐投入应用。
然而,尽管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实践中的工程勘察仍面临着较多的难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寻找解决的良策。
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工作便是较为突出的难题,此类工作关系重大,对日后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必须得到妥善处理。
关键词: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岩溶地区是中国施工建筑中并不常见的土质类型,一般而言,岩溶地区主要在中国西南地区,但其他地区也会偶尔出现具有类似特征的地质结构。
岩溶地区的地质结构相对并不稳定,可变的因素较多,极易为工程建筑埋下隐患。
因此,为了减少或者杜绝岩溶地区的建筑稳定性事故,工程勘察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1岩溶地区工程勘察的重点内容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工作应当具有以下几个重点:第一、坚持科学的地基处理原则;第二、坚持先进的工程勘察技术手段。
1.1科学的地基处理原则依据目前的工程勘察技术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经验,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主要是指在岩溶地区的工程勘察工作中,注重对溶洞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
溶洞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单层溶洞和重叠溶洞,二者均是较为常见的溶洞类型,并且二者的特征具有显著不同,不能一视同仁,采取完全相同的处理方法。
首先在单层溶洞的处理中,必须首先考虑洞体的稳固性问题,单层溶洞的洞体是否能够承受地基以上的重量需要进行重点关注。
其次,在重叠溶洞之中,工程勘察的手段和方法需要进行改变。
重叠溶洞具有比单层溶洞更加复杂的内部构造,故相应的其内部的稳定性解决措施也较为复杂。
依据不同的重叠溶洞特点,有着不同的处理技术。
第一种,在工程施工设计与重叠溶洞的位置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取躲避重叠溶洞的方法,将打孔位置控制在重叠溶洞的范围以外。
岩溶地区勘察要点的探讨
岩溶地区勘察要点的探讨摘要:本文针对岩溶地区勘察的重要性及相关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岩溶地貌勘察中,安全、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环境与生态保护是关键要点。
通过论述这些要点,本文强调了勘察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安全防护,确保数据的准确全面,同时呼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这些要点的细致研究对岩溶地貌的勘察与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引言:岩溶地区是地质学、地貌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工程勘察中的特殊地域。
岩溶地貌的勘察对于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岩溶地区勘察的要点,突出勘察过程中安全、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一、岩溶地貌勘察的目的与意义岩溶地貌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和构造特点,为地质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地数据。
岩溶地貌勘察能够揭示地下岩溶体系的组成、结构、演化过程等重要信息,为地质学科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科学家进一步探讨地质学理论提供依据。
其次,岩溶地貌勘察对于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溶地貌具有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地下水系统是岩溶地区的重要特征。
通过岩溶地貌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动方向、水质情况等,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岩溶地貌勘察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岩溶地貌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灰岩、石膏、大理石等。
岩溶地貌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但同时,岩溶地貌的开发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岩溶地貌勘察可以评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最后,岩溶地貌勘察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岩溶地貌的特殊地质特征对工程建设提出了挑战,如洞穴、溶洞、地下河等地质因素可能会对工程稳定性产生影响。
通过岩溶地貌勘察,可以充分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特征,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工程的安全进行。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1 岩溶的定义及分布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其中较着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因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的勘察业务,已开展至贵州等地,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岩溶发育是较常见的地质现象,因此了解岩溶地区岩溶的勘察特点,并研究如何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岩溶发育条件及各种岩溶洞隙的位置、规模、埋深等特性是有必要的;2 勘察工作量布置岩溶地区勘察之前,应充分收集拟建场地周边的工程地质资料,了解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的经验;在布置工作量,下达勘察任务书的时候注意各规程规范中的要求,在岩溶地区勘察工作量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拟建建筑基础型式了解拟建建筑荷载大小,应针对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布置勘探点;当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均应布置勘探点,当采用一柱一桩基础时应逐柱布置勘探孔;岩溶稳定性的影响勘察工作的布置应方法多样化和过程动态化由于地下岩溶的发育有隐蔽性、多样性和空间位置变化大的特点,在进行工作量布置时应注意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多数勘察报告勘察手段比较单一;对于埋藏较浅的覆盖型及裸露型岩溶地基,可以适当采用井探、槽探等方法查明浅部岩溶洞隙的形态;而对于埋藏型岩溶地基,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取得岩土层信息,如果出现岩溶发育较严重的场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岩土测试、静探、物探等手段,进一步查明松散裂隙及隐蔽土洞等的埋藏位置;同时勘探点深度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以满足基础设计和稳定性验算的需要;边坡岩溶勘察3 勘察报告编写岩溶地区勘察报告的编写重点是对岩溶的岩土工程评价;岩溶评价可分为建筑区场地稳定性评价与地基范围内个体岩溶形态评价两部分,建筑区场地稳定性评价即在较大范围内,按岩溶发育强度在平面上区划出对建筑稳定性不同影响的分区,作为场地选择、建筑总平面布置的依据;而对地基稳定分析所及深度内,单个岩溶形态主要指洞隙空间的稳定评价可分为定性和半定量两种方法,当前使用较广的仍然是以定性的方法为主;场地宏观评价在岩溶场地宏观分区评价时,可参照岩溶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考虑下列各点:1场地上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尽量避开岩溶发育强烈地段;2从岩溶对建筑稳定性和适宜性出发,在总平面布局上,使各类安全等级建筑物的布置与岩溶发育程度分区相适应;3当地形条件受限或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在稳定性条件较差的地段布置建筑物时,宜使建筑长轴方向与岩溶发育带方向垂直或斜交,以减少工程处理工作面;4场地地坪设计标高的确定,有条件时宜使建筑物基底与某一水平岩溶洞隙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或使其能在土石方施工时被开挖揭露;5避开岩溶水位高又是集中流动的地带,避免基础及地下构筑物拦堵地下水的正常流泄,尤其是场地为狭长的沟谷和近似封闭的洼地时,更要充分估计水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的不良影响;岩溶地基的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一种经验的比拟方法,简便易行,但在使用中又具有明显的随意性,评价结果往往是因人而异,但若能据影响稳定评价的各项因素进行充分地综合分析,并能在勘察与工程实践中不断验证修订,仍可得出中肯的正确结论;因此勘察期间收集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经验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手段;以下是从规范及资料中摘抄整理的定性评价方法,可供参考:根据洞隙的各项边界条件,参考影响洞体稳定诸因素综合分析,做出评价;按被评价洞隙的条件,与当地相同条件的已有成功与失败工程实例进行比拟评价;据已有调查实例的归纳及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岩溶洞隙稳定性评价还可作如下考虑:1对于非重大或安全等级属二、三类的建筑物,当属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a 基础置于微风化硬质岩石上,延伸虽长但宽度小如1~2m内的竖向溶蚀裂隙和落水洞的近旁地段;b 基底以下的土层厚度较大,如独立基础大于3倍基宽,条基大于6倍基宽且场地不具形成土洞的条件;c 虽基底与洞体顶板间土层厚度小于②所列,但岩溶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也可不考虑:a洞体被密实沉积物填实,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b洞径或溶隙宽度较小,基础底面积大于其平面投影尺寸,并有足够支承长度;c微风化硬质岩石中,洞顶板厚度接近或大于洞跨;2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未经进一步论证分析或妥善处理,不宜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a 岩溶水通道堵塞或涌水,有可能造成场地暂时性淹没;b 高浓度酸性生产废水流经岩溶通道的地段;c 凡以上定性评价或经岩土工程勘察鉴定属不稳定或处于临界状态的岩溶洞隙;当自然或洞体条件难于直接做出评价时,其稳定性可借助半定量的一些方法进行评价;4 施工勘察岩溶发育地区勘察报告应提出当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时,尚应进行专门的桩基施工勘察;施工勘察工作量应根据地基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布置;勘探深度不应小于嵌岩桩底面以下桩径的3倍并不小于5m,当相邻桩底的基岩面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加深;在人工挖孔桩中,采用钎探是较经济、有效的勘探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岩溶的定义及分布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其中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因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的勘察业务,已开展至贵州等地,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岩溶发育是较常见的地质现象,因此了解岩溶地区岩溶的勘察特点,并研究如何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岩溶发育条件及各种岩溶洞隙的位置、规模、埋深等特性是有必要的。
2 勘察工作量布置
岩溶地区勘察之前,应充分收集拟建场地周边的工程地质资料,了解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的经验。
在布置工作量,下达勘察任务书的时候注意各规程规范中的要求,在岩溶地区勘察工作量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拟建建筑基础型式
了解拟建建筑荷载大小,应针对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布置勘探点。
当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均应布置勘探点,当采用一柱一桩基础时应逐柱布置勘探孔。
2.2 岩溶稳定性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5.1.10条列举了对二、三级建筑可不考虑岩溶稳定性影响的5个条件。
但在布置勘察工作时并不清楚下部岩溶发育情况,因此如果不满足第1点,就应该有部分或全部勘探孔钻入基岩。
2.3 勘察工作的布置应方法多样化和过程动态化
由于地下岩溶的发育有隐蔽性、多样性和空间位置变化大的特点,在进行工作量布置时应注意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多数勘察报告勘察手段比较单一。
对于埋藏较浅的覆盖型及裸露型岩溶地基,可以适当采用井探、槽探等方法查明浅部岩溶洞隙的形态。
而对于埋藏型岩溶地基,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取得岩土层信息,如果出现岩溶发育较严重的场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岩土测试、静探、物探等手段,进一步查明松散裂隙及隐蔽土洞等的埋藏位置。
同时勘探点深度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以满足基础设计和稳定性验算的需要。
2.4 边坡岩溶勘察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4.2.4条,位于岩溶发育的边坡除采用钻探等方法,尚应采用物探的手段查明岩溶发育状况。
3 勘察报告编写
岩溶地区勘察报告的编写重点是对岩溶的岩土工程评价。
岩溶评价可分为建筑区场地稳定性评价与地基范围内个体岩溶形态评价两部分,建筑区场地稳定性评价即在较大范围内,按岩溶发育强度在平面上区划出对建筑稳定性不同影响的分区,作为场地选择、建筑总平面布置的依据。
而对地基稳定分析所及深度内,单个岩溶形态(主要指洞隙空间)的稳定评价可分为定性和半定量两种方法,当前使用较广的仍然是以定性的方法为主。
3.1 场地宏观评价
在岩溶场地宏观分区评价时,可参照岩溶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考虑下列各点:
1)场地上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尽量避开岩溶发育强烈地段。
2)从岩溶对建筑稳定性和适宜性出发,在总平面布局上,使各类安全等级建筑物的布置与岩溶发育程度分区相适应。
3)当地形条件受限或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在稳定性条件较差的地段布置建筑物时,宜使建筑长轴方向与岩溶发育带方向垂直或斜交,以减少工程处理工作面。
4)场地地坪设计标高的确定,有条件时宜使建筑物基底与某一水平岩溶洞隙带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或使其能在土石方施工时被开挖揭露。
5)避开岩溶水位高又是集中流动的地带,避免基础及地下构筑物拦堵地下水的正常流泄,尤其是场地为狭长的沟谷和近似封闭的洼地时,更要充分估计水的季节性动态变化的不良影响。
3.2 岩溶地基的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一种经验的比拟方法,简便易行,但在使用中又具有明显的随意性,评价结果往往是因人而异,但若能据影响稳定评价的各项因素进行充分地综合分析,并能在勘察与工程实践中不断验证修订,仍可得出中肯的正确结论。
因此勘察期间收集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经验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手段。
以下是从规范及资料中摘抄整理的定性评价方法,可供参考:
3.2.1 根据洞隙的各项边界条件,参考影响洞体稳定诸因素综合分析,做出评价。
3.2.2 按被评价洞隙的条件,与当地相同条件的已有成功与失败工程实例进行比拟评价。
3.2.3 据已有调查实例的归纳及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岩溶洞隙稳定性评价还可作如下考虑:
1)对于非重大或安全等级属二、三类的建筑物,当属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考虑岩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 基础置于微风化硬质岩石上,延伸虽长但宽度小(如1~2m内)的竖向溶蚀裂隙和落水洞的近旁地段;
b 基底以下的土层厚度较大,如独立基础大于3倍基宽,条基大于6倍基宽且场地不具形成土洞的条件;
c 虽基底与洞体顶板间土层厚度小于②所列,但岩溶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也可不考虑:
a)洞体被密实沉积物填实,且无被水冲蚀的可能;
b)洞径或溶隙宽度较小,基础底面积大于其平面投影尺寸,并有足够支承长度;
c)微风化硬质岩石中,洞顶板厚度接近或大于洞跨。
2)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未经进一步论证分析或妥善处理,不宜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
a 岩溶水通道堵塞或涌水,有可能造成场地暂时性淹没;
b 高浓度酸性生产废水流经岩溶通道的地段;
c 凡以上定性评价或经岩土工程勘察鉴定属不稳定或处于临界状态的岩溶洞隙。
当自然或洞体条件难于直接做出评价时,其稳定性可借助半定量的一些方法进行评价。
4 施工勘察
岩溶发育地区勘察报告应提出当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时,尚应进行专门的桩基施工勘察。
施工勘察工作量应根据地基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布置。
勘探深度不应小于嵌岩桩底面以下桩径的3倍并不小于5m,当相邻桩底的基岩面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加深。
在人工挖孔桩中,采用钎探是较经济、有效的勘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