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进程

合集下载

2017糖尿病指南

2017糖尿病指南

要点提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2013年)为10.4%,各民族有较大差异•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达63%一、我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演进30多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0.67%[1]。

1994至1995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5~64岁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28%,糖耐量异常(IGT)患病率为2.12%[2]。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同时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调查,该调查利用空腹血糖>5.5 mmol/L作为筛选指标,高于此水平的人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显示在18岁以上的人群中,城市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3]。

2007至2008年,CDS组织全国14个省市开展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4]。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9.7%[5]。

2013年我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显示,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0.4%[6](表1)。

表1 我国7次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汇总二、我国糖尿病流行特点1. 以2型糖尿病为主,1型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

2013年全国调查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比9.6%)。

2. 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

3. 经济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2.0%比8.9%)。

4. 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

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5. 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

2型糖尿病基础知识

2型糖尿病基础知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2-42.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1型糖尿病
约占糖尿病总数的10%
发病年龄通常<30岁
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病情起伏大,不易控制,易发生酮症酸 中毒
相关抗体阳性率高(如GAD,ICA,IAA) 胰岛素功能差,需终身注射胰岛素
谢谢!
HbA1c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糖
红细胞
黄颖等.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126-127.
多个国内外糖尿病指南均以HbA1c为血糖控制 主要评价目标
2015 ADA-EASD 2型糖尿病高血糖尿病管理立场声明
控制目标 HbA1c≤6.5%
易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 恶性贫血等
ICA:胰岛素细胞抗体;GAD:谷氨酸脱羧酶抗体;IAA:胰岛素自身抗体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2-42.
2型糖尿病
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
多见于成年人,40岁以上发病率高 病情缓和,临床症状不明显
极少数为急性起病,需要暂时性胰岛 素治疗
2型糖尿病基础知识
Contents

1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
3
糖尿病常用血糖检测指标及意义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
2012年IDF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前十个国家
2013年IDF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前十个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巴西 俄罗斯 墨西哥 印尼 埃及 日本 巴基斯坦

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疾病常识英文名称:diabetes mellitus, DM别称:消渴症临床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乏力并发疾病:肾盂肾炎、膀胱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好发人群:肥胖者、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者就诊指南就诊科室:内分泌科治疗周期: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常用药品:磺酰脲类、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常用检查:尿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否医保:是概览定义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膜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酣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流行病学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极攀升。

1.以2型糖尿病为例,2013年全国调查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男性高于女性(11.1%比9.6%)。

2.各民族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满族15.0%、汉族14.7%、维吾尔族12.2%、壮族12.0%、回族10.6%、藏族4.3%。

3.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较高。

2013年全国调查中,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3%。

4.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

2013年按体质指数(BMI)分层显示,BMI<25 kg/m^2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 kg/m2≤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15.4%,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21.2%。

疾病分类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的病因学分型体系,将糖尿病分为以下四大类:1.1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又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无自身免疫证据)。

2.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和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糖尿病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扰乱生物钟,影响身体代谢和内分泌,进而增 加糖尿病风险。同时熬夜时往往也会摄入更多高糖、高脂 肪食物,进一步加剧风险。
04
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紊 乱机制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现象
胰岛素分泌不足
由于胰腺β细胞受损或功能障碍,导 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无法满足机体 对葡萄糖的代谢需求。
胰岛素抵抗现象
糖尿病的成因分析与 防治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糖尿病基本概念及分类 • 遗传因素在糖尿病中作用 • 生活习惯对糖尿病影响剖析 • 内分泌失调与代谢紊乱机制 • 慢性感染及免疫系统异常关联 • 预防措施及早期干预策略
01
糖尿病基本概念及分 类
糖尿病定义与诊断标准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 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 有而引起的长期高血糖状态。
遗传风险评估
通过对特定基因变异的检测,可以评估个体患糖尿病 的遗传风险。
基因检测应用
基因检测在糖尿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应 用价值。
遗传因素与其他风险因素交互作用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饮食、 运动等)在糖尿病发生中具有交 互作用。
遗传因素与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也可与生理因素(如肥 胖、高血压等)相互作用,共同 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交互作用研究意义
对遗传因素与其他风险因素的交 互作用研究,有助于制定更全面 的糖尿病防治策略。
03
生活习惯对糖尿病影 响剖析
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探讨
高糖、高脂肪饮食
01
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尤其是精制糖和饱和脂肪,会增
加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的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趋势

中国糖尿病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计糖尿病患者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5亿。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糖尿病的趋势在中国格外引人注目。

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从1994年的2000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13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三分之一。

首先,中国糖尿病患者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日益增长的富裕阶层,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与此相关的肥胖问题成为导致糖尿病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此外,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也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增加。

其次,中国的老龄化也是糖尿病患者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

然而,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因为他们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并且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相对不健康。

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统计,到2035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届时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中国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医疗保健体系的进步,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意识提高,糖尿病的病例越来越多被及时诊断和治疗。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糖尿病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这也使得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了,进一步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糖尿病的趋势可能会继续增加。

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能会继续改变。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和快速的饮食,这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其次,老龄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个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群体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将继续增加。

此外,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更多的人会选择主动进行糖尿病筛查,这也有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

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7

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7
9
个体化评估策略
2024/1/25
针对不同人群的评估策略
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人群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评 估策略。
考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评估
在评估糖尿病时,充分考虑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或并发症,以 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的纳入
将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状况以及遗传因素等纳入评估 体系,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血糖监测、合理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等自 我管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4/1/25
30
THANK YOU
2024/1/25
31
控制血糖和血压
高血糖和高血压是导致肾脏并 发症的主要因素,需要积极控
制。
2024/1/25
调整饮食
减少盐的摄入,适量摄入优质 蛋白质,以减轻肾脏负担。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某些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应避免使用或谨慎使用。
定期检查和评估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问题。
21
眼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控制血压和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 的危险因素,需要积极控制。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应戒烟限酒。
定期检查和评估
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和评 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2024/1/25
20
肾脏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建立由内分泌科、心血管科、营养科 等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为患者提供全 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4/1/25

清唐基书

清唐基书

前言生存的步伐总是沉重的......自然灾害与疾病不断阻挡着人类的前行。

历史反复诉说着过去,科学又总是不断地推翻旧的认识。

面对疾病,我们竭尽全力的发现与探索,用智慧全面突破现有的极限,破译生命的密码。

糖尿病,大自然给人类的一道难题。

其中很多谜团,仍在我们的知识之外,一直在困扰我们。

1、健康人为什么能大吃大喝,血糖却正常,他们的血糖去哪了?2、糖尿病人,忍饥挨饿吃得少,血糖却高得离谱,这血糖又是哪来的?3、血糖是生命的必须物质,没有血糖,人一天都活不了,为什么降糖药却把它像垃圾一样排掉?血糖啥时变成了坏东西?4、科学家发现了根除糖尿病的用糖疗法,这是真的吗?多年顽固的高血糖和遍布全身的并发症,能治好吗?5、喝饮料,吃甜点,糖尿病人大开水果戒,确有其事吗?糖尿病人能像健康人一样快乐生活吗?你也许习惯了没有答案的现象存在,也许习惯了过谜一样的人生。

但你永远也不会习惯糖尿病的种种痛苦,它会迫使你寻找解脱痛苦的方法,打开健康快乐之门......这本书将为你揭开谜底,见证奇迹......目录糖尿病的历史进程第一章你应该知道的“糖尿病真相”一、“谁”让你得了糖尿病——充满疑云的糖尿病二、血糖真相,葡萄糖转运体——揭开糖尿病之谜三、人体血糖的“总开关”——葡萄糖转运体(GLUT)四、用糖疗法——糖尿病治疗发展的里程碑五、像健康人一样“用糖”是糖尿病的根除之道!第二章糖尿病应该怎么治?一、高血糖的危害像洪水血糖不降怎能行!附录:揭开“糖化血红蛋白”虚假宣传背后的阴谋!二、千万不要“忘记”害人的并发症三、控制大小血管损害是治疗并发症之本四、尴尬的运动与饮食控制,坑人第三章国际又有新发现糖尿病有望被治愈权威专家断言:细胞用糖能根除糖尿病!一、科学用糖有绝招窍门就在细胞上二、“用糖疗法”血糖变能量吃啥都不怕三、“降糖”“用糖”哪个好?四项对比见分晓大事回放:67届ADA67届美国糖尿病大会热点转发第四章终结糖尿病做个健康人一、全球热议“用糖”药我国科研首破冰二、“野生小草”咋成了糖尿病人的神药?三、胰岛素是“轮椅上的健康”吗?清唐基超过了胰岛素!四、只要和血糖有关的“坏事”,清唐基都能治!五、国际巨头“盯上”清唐基,一场“用糖”革命已经爆发!第五章细胞用上糖好处说不完一、清唐基为何独揽国内五项大奖二、五年高血糖“拉清单”用上清唐基,当天就降三、有了清唐基,血糖全天都不高四、吃水果,喝甜饮,餐后血糖不升高五、用了二个月,“毒瘾”没了,胰岛素停了六、关了并发症的“总开关”,三月停药了!七、吃了10盒清唐基身体20多处有变化八、小便不粘了沫子没了,“性”趣提高了九、以前7种药,现在就一种,不用大把吃药了!十、餐后血糖,并发症的罪魁祸首十一、专家证实:是奇迹,但它很科学!糖尿病,换一种治法,能彻底康复!广告再好,不如一试!后记人类的发展历史,是生命不断与疾病抗争的历史。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一、概述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流行趋势,已对国民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逼近惊人的水平,这一数字不仅揭示了我国糖尿病问题的严重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糖尿病的流行现状不仅表现为患者数量的急剧增加,还体现在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上。

糖尿病更多地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这无疑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肾脏病变等,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糖尿病的流行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的影响等。

长期的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深入了解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糖尿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

只有我们才能有效应对糖尿病这一严峻挑战,保障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 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型糖尿病:通常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为首发症状。

实验室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血胰岛素、C肽水平降低,部分病程较长患者可出现胰岛素自身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阳性。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课件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课件
上的中老年人。
性别因素
女性在妊娠期间患糖尿病的风 险较高,男性患病率相对较低 ,但总体上男女患病率相近。
糖尿病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胰岛素分泌不足
部分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 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无 法正常代谢。
胰岛素抵抗
部分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 抵抗现象,即胰岛素作用 减弱,无法有效降低血糖。
糖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 无法正常调节血糖水平, 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糖尿病的分类与特点
1型糖尿病
多发于青少年,由于胰岛素分 泌不足导致,需要依赖胰岛素
治疗。
2型糖尿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胰岛素 抵抗或分泌不足导致,可通过 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
女性在妊娠期间特有的糖尿病 类型,多数患者产后可恢复, 但需关注远期糖尿病风险。
通过教育患者和医护人员,提高 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促
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
糖尿病管理APP
利用移动医疗技术,开发多种糖 尿病管理APP,帮助患者实现自 我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提高
管理效果。
05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糖尿病的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平衡等。
THANKS
特殊类型糖尿病
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糖尿 病,如胰腺炎、内分泌疾病等 ,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03
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知识讲座》ppt课件

《糖尿病知识讲座》ppt课件
26
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
意义
原理
可行性
4
27
意义
• 糖尿病治疗“五驾原马理车” ,要持可之行以性恒 1. 糖尿病教育是前提 2. 合理的饮食计划 3. 适当的运动 4. 药物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5. 血糖监测是理想控制的重要保证
4
28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 内容 糖尿病知识、糖尿病的危害、自我监测
4
30
具体内容
意义
1. 糖尿病的自然进程、表现、危害、如何预防并发症
2.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原理
可行性
3.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4.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5.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 技术
6.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测定结果的意义和相应干预 措施
33
搭配合理化
意义
• 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
• 蛋白质:不超过总热量的原15理%,至少1/3来可自行动性物蛋白质
成人 0.8~1.2g/kg/日 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伴消耗性疾病者 1.5~ 2g/kg/日 伴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 0.8g/kg/日 血BUN升高者 0.6g/kg/日 • 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0.6~1.0g/kg/日,饱和脂肪 、多价不饱4和脂肪与单价不饱和脂肪的比例为1:1:1 • 其他:纤维素、微量元素、食盐≤6g/日、维生素、叶酸 等
中老年4糖尿病患病率较年青人显著增高; • 饮酒过多者。
15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意义
• 代谢紊乱症候原群理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

要点二
生活方式干预
结合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全面干预,提高治 疗效果。
社区和医院合作
社区参与
发挥社区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开展 社区层面的糖尿病管理和控制工作。
VS
医院与社区联动
建立医院与社区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糖 尿病防治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05
CHAPTER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现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国糖尿病现状 • 糖尿病影响因素分析 • 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 结论和建议
01
CHAPTER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 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强化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 与管理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及 早发现并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促进跨部门合作与国际交 流
加强政府、医疗机构、社区、 企业等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 糖尿病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国 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 经验和技术,提高中国糖尿病 防治水平。
THANKS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持 续上升趋势。
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
尽管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但公众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 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给糖尿病防治工作带来挑战。
糖尿病高危人群庞大
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数量庞大,且多数人对自身是否属于高危人群缺 乏认识,这增加了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02
CHAPTER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
改善改善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使血糖逆转为正常,预防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
干预原则
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
IFG
IGT
IFG+IGT
HbA1c>6.0%
不合并
合并
表2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风险分层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
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充分认识糖尿病前期的潜在危害并掌握糖尿病前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教育提高高危个体的健康素养及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达到行为改变,提高干预效果,最终改善临床结局、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有机会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应承担起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的工作,主要机构包括基层医疗机构、体检机构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可能就诊的相关科室(如内分泌科、心内科、老年科、精神科、妇产科等)。
将糖尿病风险评估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包括内分泌科、心内科、老年科、精神科、妇产科等
由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以家庭和社区为中心开展糖尿病前期管理工作,并督导高危个体及其家属进行自我管理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
目录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 IFG、IGT 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是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高血糖状态。
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及HbA1c水平
糖尿病前期
IFG
IGT
IFG+IGT
空腹血糖(mmol/L)
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自我血糖监测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糖尿病前期的危害
糖尿病前期干预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鼓励家庭共同参与并督导实施防治计划

老年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护理研究进展一、概述老年糖尿病,特指在60岁及以上人群中发生的糖尿病,包括那些在60岁之前已确诊和在此年龄之后新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由于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更是庞大,其防治和护理任务艰巨而迫切。

老年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这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以及胰岛细胞功能逐渐减退有关。

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肥胖、缺乏运动、不合理的饮食,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是诱发老年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表现为乏力、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由于老年人感觉迟钝,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

老年患者还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心悸、出汗、手抖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

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专业的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还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进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老年糖尿病护理的研究和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老年糖尿病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护理研究和实践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年糖尿病护理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加有效、个性化的护理方法,以更好地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1. 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危害老年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流行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从流行现状来看,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ppt课件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ppt课件
要点一
定期筛查
要点二
早期干预
推广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的重要性,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 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等,以控制病情发展。
Part
06
结论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挑战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 持续上升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 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公共 卫生带来巨大挑战。
糖尿病并发症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 和经济负担。
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难度 大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预 防和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加强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开展个性化治疗和管理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 认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 的患病风险。
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
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预 防的科学。
糖尿病流行病学
研究糖尿病的分布、影响因素和预防 措施,以及糖尿病对个体和人群健康 的影响。
Part
02
糖尿病的全球流行情况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
总结词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 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详细描述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持 续上升,目前估计有4.25亿糖尿病患 者,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92亿。
环境污染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 重金属等污染物可能与糖 尿病发病风险相关。
生活方式因素
01
02
03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诺和诺德新员工培训)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诺和诺德新员工培训)
朱禧星. 现代糖尿病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192-193
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脲类的第一个品种。 半衰期较长,口服后与B细胞结合后缓慢释放 ,
持续作用时间长。 降糖效果与其他磺脲类药物相当。 从小剂量开始,每日一次,按需要缓慢调整。 有胃肠道反应。 严重低血糖发生率高。 可使体重中度增加。 对不同KATP通道相对缺乏特异性。
口服降糖药分类
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双胍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
生理状态下葡萄糖刺激 胰岛素释放的模式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
葡萄糖
G-6-P
代谢
信号 分泌颗粒
ATP K+ATP
ADP
钙内流
去极化
胰岛素分泌
钙内流
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诺和龙®)
Weyer C,et al. J Clin Invest. 1999;104(6):787-94
糖尿病治疗
• 维持生命 • 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防止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
使血糖正常 使血脂正常 控制血压 戒烟
降糖治疗的收益
Kumamoto 研究
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
❖ 视网膜病变进展的相对风险降低 67% ❖ 临床神经病变的进展降低64% ❖ 肾病进展降低 66%
分泌
双胍类
抑制肝糖 输出,减 轻外周肌 肉组织胰 岛素抵抗
药物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美脲 瑞格列奈(诺和龙) 那格列奈
二甲双胍
格华止 (缓释片)
剂量* mg/片
2.5 5 5

内科学 糖尿病

内科学 糖尿病

2015-7-6
23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年龄: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增加 职业:静坐、脑力工作者增加 种族:有显著差异 遗传:有明显关系,特别是2型DM
2015-7-6
24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Insulin Resistance /Hyper-insulinemia
其它特殊类型DM
胰岛β细胞功能的基因缺陷:染色体基因突变(MODY); 线粒体DNA3243突变等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胰岛素抵抗A型等 胰腺外分泌病 其它内分泌病 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 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型DM:抗INS抗体及抗INS受体抗体形 成 其它遗传综合征伴随DM:DOWN’S综合征等
2015-7-6 11
2型DM(T2DM)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伴随相对胰岛素不足 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40岁以上的成人为主,一半以上的患者三 多一少症状不典型,非感染、应激状态下 无酮症倾向,近年来患者明显年轻化。
2015-7-6 12

ß 细胞功能衰竭 餐后高血糖
27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
β细胞功能障碍 和/或β细胞量减少 脂毒性 胰岛素分泌减少
高血糖 胰岛素抵抗
2015-7-6 28
葡萄糖毒性和脂毒性
葡萄糖毒性:glucotoxicity
脂毒性: lipotoxicity 二者是T2DM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获得性因素, 脂毒性还可能是T2DM发病机制中的原发性因素。
7
2015-7-6 King H.Rewers M, WHO:Diabetes Care 19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摘要:人立于天地之间,需要前进的动力,而来源于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现代文明,造就了我们的辉煌,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伤害了我们,给我们埋下了定时炸弹。

起初为了活的逍遥自在,想吃说吃,想喝就喝,结果许多人患上了所谓的富贵病—糖尿病,一生也摆脱不了它的幻影;如今,人们观念发生了改变,健康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误解简介观念要是问我糖喜不喜欢?在我的意识中,糖是一个令人味而生乐的东西,正是因为它的魅力让人难以忘怀,所以,有许多的人对它爱而不舍,似乎每个人都在沉浸在糖的海洋里。

我也始终认为,糖是一个好东西,毕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因为它是我们运动的“发电机”。

但是,有的人对糖是非常陌生的,只知道生活中的糖是甜的,吃它吧,但又想:吃多了会不会发胖?吃多了是否得蛀牙?或者是不吃糖可以吗?一系列的烦恼涌上心头。

其实,这都是片面的。

这里说一下血糖,即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人们对血糖存在着许多的误解:(1)误解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就认为彻底痊愈了。

一些病情轻的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正规治疗后,血糖浓度降低至正常,就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经被治愈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2)误解患糖尿病的人是多吃糖所导致的。

现在,糖尿病的发生大多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所谓“进食糖类食物就可能引起糖尿病”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3)误解只要是血糖高就患了糖尿病。

血糖升高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例如饱食或者饮用高糖食品、活动剧烈、情绪紧张等。

因而,必须多次检查血糖浓度,需排除这些因素以及其他可能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的疾病才能确诊是否是糖尿病患者。

(一)糖尿病的简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堆积过多的疾病。

多年来,医学界一直致力于对糖尿病的研究。

这是因为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的麻烦随其而至,因为免疫功能减弱,容易感染由感冒、肺炎、肺结核所引起的各种感染疾病,而且不易治愈。

并且选择性地破坏细胞,吞噬细胞。

抗癌细胞的防御机能会大大减弱,至使癌细胞活跃、聚集。

难怪有这样的说法,一旦得了“糖尿病”,寿命减去十多年。

因此许多人对糖尿病谈之而色变,千方百计的治疗。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

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人体胰腺中的胰岛素合成细胞被破坏就会引发型糖尿病。

尽管此类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但是它可以感染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并且此类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

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多数较急骤,几天内可突然表现明显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和尿可达几升、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

年幼者常见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

发病诱因常由于感染、饮食不当容易发病。

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

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性和环境因素,并呈显著的异质性。

目前认为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利用率降低)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合并存在,其表现是不均一的,有的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

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迟钝等。

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

糖尿病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糖尿病环境因素,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

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1.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

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2.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

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

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

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糖尿病早期症状:1.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

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

2.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

3..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还有自律神经障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

诊断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

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11.1 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1.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2.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

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单位:mmol/l)(二)糖尿病治疗与预防胰岛素治疗适应症:①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

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

②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 HbA1c仍大于 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食物治疗生菜包松仁鱼米材料:生菜150g,玉米25g,松子仁10g,色拉油5g,青鱼150g,豆瓣酱5g,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1、青鱼改刀成粒状,上浆。

起油锅,煸炒松仁、玉米,加入鱼粒,翻炒,加盐和味精后起锅。

2、生菜洗净,吃时用整个生菜叶包炒熟的松仁鱼米及豆瓣酱即可。

保健功效:生菜富含维生素,松仁含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鱼米含优质蛋白。

葛根粉粥多吃山药材料:粳米100g,葛根粉30g。

做法:1、将葛根洗净后,切成片,加清水磨成浆,沉淀后取淀粉,晒干备用。

粳米淘净。

2、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煮至米半熟,加葛根粉,再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保健功效:具有解热、降血脂和降血糖的作用。

雪菜豆腐材料:豆腐100g,雪菜20g,烹调油5g,食盐、味精适量,葱、姜末少许。

做法:1、将豆腐切成2cm见方的块,用开水烫3分钟,捞出备用。

2、将雪菜切成碎丁。

3、锅放油加热,放葱、姜炝锅,放入雪菜,煸炒;再放豆腐、盐、少量清汤,旺火收汁,放味精,出锅即可。

保健功效:雪菜具有利尿止泻,祛风散血,消肿止痛的作用,豆腐能够生津润燥、清热解毒。

预防糖尿病肾病应注意尿蛋白水平。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肾病,患者的肾脏会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

研究人员证实,通过识别蛋白“信号”,可以有效地预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尿蛋白正常值对于判断肾脏损伤程度以及分析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不能盲目的悲观,同时修复肾小管功能,从根上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生活法则一、不暴饮暴食,生活规律,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快速上升,对保护胰腺功能有帮助。

二、防止感染性疾病,不要吃过量的抗生素。

有些病毒感染和过量抗生素会诱发糖尿病。

三、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

四、糖类摄入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

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慎食蜂蜜。

运动降糖1.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注重采取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

其中最简单也最适合中老年患者的运动项目就是散步。

除散步之外,还可以利用许多机会开展运动。

例如下楼时尽量步行,少乘电梯;外出时不妨提前一两站下车步行;其他较适合的温和运动还有太极拳、柔软体操、气功等。

2.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太热和太冷的天气运动,要养成每天睡前及运动后检查双脚的习惯,看看足下有无受伤、破皮或长水泡,更应避免慢跑、球类、跳跃、有氧舞蹈等高冲击力的剧烈运动,以免病情恶化。

3.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必须要有充分准备,随身携带饮料、食品,以备不时之需;运动时要注意低血糖的防范及足部的保护。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切勿单独运动,最好结伴一起运动,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等紧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