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速率 课件(31张)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速率 课件(31张)

起催化剂的作用,故也可以利用过氧化氢分解酶或 Fe2O3 代替,D 正确。 答案:C
2.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 (1)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溶液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 H2 需要 的________来实现。 (2)在 KMnO4 溶液与 H2C2O4 溶液的反应中,KMnO4 与 H2C2O4 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 解析:(1)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 H2 需要的时间来实现,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反应速率越快。 (2)KMnO4 与 H2C2O4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MnO- 4 +5H2C2O4+ 6H+===2Mn2++10CO2↑+8H2O,反应完全后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故可通 过观察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 答案:(1)时间 (2)2MnO- 4 +5H2C2O4+6H+===2Mn2++10CO2↑+8H2O 溶 液褪色所需时间
根据上面具体实例,总结“三段式”法的操作步骤。 提示:(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2)根据题意,依次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起始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及一段时间后的浓度(或物 质的量),未知量可以设未知数表示。(3)根据起始浓度(或物质的量)与一段时间后 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差等于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对应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列出关系式计算。 2.根据 2 中信息分析,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否数值越 大,反应速率越快? 提示:否。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一定相同,但表达的意义相同, 若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其数值相同,且化学计量数越大,数值越大。

人教版高中化学标准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标准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标准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演示、讨论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化学实验展示两种反应速率不同的示例,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讨论为什么一些化学反应会很快,而一些化学反应会很慢
二、概念讲解: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物质消失或生成的速率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快,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2.浓度:浓度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3.催化剂:催化剂能提供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四、实验演示:
进行一种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实验演示,观察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五、总结与讨论:
1.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2.讨论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调控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
练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目,并思考如何加快某种化学反应的速率
七、课堂反馈: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并解答疑惑
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中化学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教案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特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二、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法学法1.自主探究2.实验探究3.指导发现与问题解决相结合五、学生活动设计1.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2.动手实验,探究速率的影响因素。

3.完成练习,巩固知识。

六、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 试管、烧杯、碳酸钙、1mL1mol/L盐酸、1mL1mol/L醋酸、硫代硫酸钠、硫酸、MnO2双氧水FeCl3七、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回顾1】必修2:P6,钠和钾分别与氧气和水反应的现象,完成表格。

【回顾2】必修2:P15,镁与水的反应现象,完成表格。

【引言】可见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如:钠与盐酸,铁与盐酸;酸碱中和反应,古文物的腐蚀等。

【讲解】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用快慢粗略的描述反应的进行程度,但参照不同反应的快慢不一样。

比如:铁的生锈相对煤的形成快,相对氢气和氧气爆炸慢。

因此有必要引入一个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

【板书】3.1化学反应速率【自主探究】【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7、48页。

解决化学反应速率有关问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的减少量或____________ 的增加量。

高中化学上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上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上课教案人教版
课题: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活化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活化能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案、投影仪、板书、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让学生讨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二、讲授(30分钟)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活化能的关系。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

四、讨论(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反应速率。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提高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新人教版

必修2第二章第三、四节复习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2、计算公式: v =△C / t 单位: mol/(L•s )mol/(L•min)3、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练习如:2A(g)+3B (g)C(g)+4D(g)ν(A):ν(B):ν(C):ν(D)= 2:3:1:4【练习1】某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是2mol/L,经过两分钟的反应,它的浓度变成了1.6mol/L,求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练习2】在一定条件下N2 + 3H2 2NH3 的反应中,充入氮气和氢气,反应到2分钟时,测得 C(NH3 )为0.4mol/L.分别用N2 、 H2、 NH3 表示反应速率。

V(N2)= ;V(H2)=;V(NH3)=。

【练习3】某温度时,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min ,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其它因素。

(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反应速率。

注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气体的浓度”;(2)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反应速率。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反应速率;减小压强,可以化学反应速率。

(4)催化剂:选择适当的催化剂可以成千上万倍的加快反应速率。

(5)表面积:【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C.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既可以用反应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用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D.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或加热或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练习2】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在①锰、②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中,可以作催化剂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②D.②③【练习3】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大压强C.适当升高温度D.降低反应物浓度【练习4】(多项)在日常生活中,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做法是()A.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溶解B.把块状煤碾成粉状再燃烧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D.低温冷藏使食品延缓变质【练习5】节日里,小朋友们玩的荧光棒的发光原理是:化学物质相互反应过程中,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利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操作。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概念引入(5分钟)
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2.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
- 反应速率的定义: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形成的速度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来计算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化
学方程式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进行计算。

3. 影响因素(10分钟)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4. 实验操作(20分钟)
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化学反应速率,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并测量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率,从而计算反应速率。

5. 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操作进
行总结。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方向。

教学资源:
实验器材、实验物质、实验记录表、教学PPT等。

教学评估: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来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影响因素和实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

新课标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3册教材解读〖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一、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能运用规律解释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

(3)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知道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能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和选择反应条件。

(4)能用简单碰撞理论说明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体会理论模型的建构过程,强化模型认知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难点:用简单碰撞理论说明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教学建议1.在问题解决中促进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在必修阶段,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知识,在本节内容中将继续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从定量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提供的案例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怎样用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2)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时,为什么数值可以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3)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时,这些速率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4)用实验的方法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除了测量浓度变化,还可以测量哪些物理量的变化?请举例说明。

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在掌握反应速率计算方法的同时,深入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为下一步定量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打下基础。

2.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研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中设计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探究活动开放度较大,教师要进行指导,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途径设计,不要拘泥于某个反应或某种因素,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以下设计思路可供参考。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高中必修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

3. 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
1. 反应速率的定义。

2. 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计时器、反应物。

2.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介绍反应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反应速率。

2. 展示一种反应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反应的进行过程。

3. 说明如何计算反应速率,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反应速率。

5. 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反应速率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1. 复习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 拓展讨论,探讨不同反应速率对化学工业的影响。

教学方式:
1. 实验操作。

2. 小组讨论。

3. 教师讲解。

课堂作业:
1. 计算反应速率的习题。

2.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小组讨论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反应速率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和深入了解反应速率这一内容。

(完整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doc

(完整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doc

化学反应速率澜沧二中杨杭【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简单计算【教学目标】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汽车尾气排放中含有NO 合 CO,这两种气体严重污染环境。

从理论讲NO 与 CO 反应可以生成N2玉与 CO2,但是为什么气体排放的尾气中依然含有NO 和 CO?(因为该反应在没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相当慢。

)再如工业上由N 2与 H2合成 NH 3,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所以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对日常生活、工农业合材料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化学反应的条件应从连方面着手:一个是反应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一个是化学反应的程度,即化学平衡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化学平衡中的化学反应速率。

【板书】第二章: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讲述】今天要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什么?第二件事:如何表示。

第三件事:怎样用。

【板书】一、是什么二、如何表示三、怎样用【讲述】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们知道,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下面我们做个实验:【演示实验2-1】在 2 支装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 10mL 1mol/L 盐酸和 10mL 1mol/L 醋酸。

观察现象。

【讲述】我们看到,在加入盐酸的试管中,大理石与盐酸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而在加入醋酸的试管里,反应则比较缓慢,只有少量气泡产生。

我们都知道爆炸反应瞬间就能完成,而一般的塑料降解,需要几年才能完成。

你看,这些反应的快慢不同,那么为了能准确表示反应的快慢及便于科学研究,引入了化学反应速率。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29 页的内容。

找出化学反应速率是什么。

(3 分钟后)【提问】现在,我们石否解决了第一件事?【追问】请同学们告诉我“化学反应速率是什么?”【板书】是用来衡量反应快慢程度的一个量。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和试剂。

2.准备一份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报告模板。

3.准备一些相关的实验案例和反应机理的图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化学反应会快,而另一些则比较慢?二、理论讲解(30分钟)1.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产物生成的量。

2.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可以利用反应物的消失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计算反应速率。

3.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4.通过实验案例和图示,具体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5.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粒子速度和碰撞频率是如何与反应速率相关的?三、实验操作(40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的内容可以选择一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研究。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模板并进行小结。

四、归纳总结(20分钟)1.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分析实验数据。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和结论。

3.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活化能、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之间的关系。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谈论一些与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的实际应用和工业生产中的案例。

2.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化学反应速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3.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究。

六、作业布置(1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探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机理,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反思:1.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理解水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应用变量控制法,设计实验测定和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变量控制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环节
1
回顾
1.从定性角度复习化学反应的快慢
2.从定量角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8


环节
2
计算
1.根据速率公式,计算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时的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课例编号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二
学期

课题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 化学 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5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发现“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并能运用该方法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2.通过计算比较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大小。
【活动】根据“不同物质浓度浓度变化表示速率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进行换算和比较。
8


环节
3
探率。
2.设计实验测量并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
【活动】
1.寻找定量比较的方法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梳理思路,方法提升
2


环节
4
小结
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多重表达
1.定性描述
2.定量计算
3.实验测定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2.1.1 化学反应速率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达式、单位等
2.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的计量数之比
【学情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会定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方法,提高速率概念的理解能力
3. 学会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会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教学重难点]。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案21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教案21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知道化学反应是有历程的,认识基元反应活化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影响反应速率速率的因素、活化能【教学过程】[师]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化学反应会有不同的速率,这表明反应速率首先是由反应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因素决定的。

浓度、压强、温度及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很大,实验中可以通过定性观察的方法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学生活动]选择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演示。

[学生活动]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

[总结]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降低化学反应速率)[过渡]除定性观察外,也可通过实验进行定量测定。

[教师活动]实验演示:按教材中的装置安装两套装置A、B,在锥形瓶内各盛大小相同的2 g 锌粒,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和40 mL 4 mol/L的硫酸溶液。

[学生活动]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设疑]上述实验探究中,你用到了哪些科学方法?[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个,用控制变量法逐个探究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化学反应速率并不易直接观察认识,可以通过转化为测量反应中气体体积等来测定反应速率的大小。

[总结]在锌和不同浓度稀硫酸反应的实验中,比较反应速率快慢的方法有:(1)定性描述——通过实验现象来判断反应的快慢①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②观察试管中剩余锌粒的质量的多少;③用手触摸试管,感受试管外壁温度的高低。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王玉峰,江苏省淮州中学从容说课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是一个难点。

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

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

如果在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来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

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功能,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

[实验21]最好以边讲边做的形式进行,在实验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不要过分拓展教学内容,把规定的内容讲透彻,讲明白。

2.让学生调动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新知识嫁接。

3.利用好教科书,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空间,把握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要点。

4.充分利用好[实验21],让学生讨论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做好实验。

5.准备1~2个练习题,强化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的。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的关系,会进行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解析】选D。
2A(g)+3B(g) xC(g)+D(g)
初始浓度(mol·L-1)
5
3
0
0
转化浓度(mol·L-1)
2 min浓度(mol·L-1) 4 1.5 0.5x 0.5
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4∶1.5=8∶3,故A错误;C的反应速率 为 0.5x mo=l 0L.15 mol·L-1·min-1,解得x=2,故B错误;2 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
【解析】选C。由图可知,反应为3B+4C 6A+2D,故A错误;反应进行到1 s时,
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A)=3v(D),故B错误;反应进行到6 s
1 m ol 0.4 m ol
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 L=0.05 mol·L-1·s-1,故C正确;反应进
6s
行到6 s时,达到平衡,同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由化学计量数可知,各物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深度理解与计算 1.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 (1)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 能不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 须指明用哪种物质作标准。 (2)由于在反应中纯液体和固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一般不用纯液体或固 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无论选用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 值均为正值。 (4)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常用“3”方法 (1)定义式法:利用公式v= c n计算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物质
t V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

为了让学生在研究化学应进行的快慢及如何定量表述上有感性知识,教科书安排了简单易行的实验2—1.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准确表达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确定起点,确定时间单位,找出易于测量的某种量或性质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计算,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有关化学概念的计算能力2、提高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比较和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能力,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过程、实例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四、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在学生已有的物体运动速度的基础上,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却将是一个难点。

用实验2—1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得出只根据看到的气泡产生的快、慢来表示反应的速率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判断。

通过教科书图2—1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从测量H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的快慢。

这种测量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内看H2体积的多少,也可以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耗时间的多少。

如果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测量锌粒质量的变化,也都可以定量比较这个反应进行的快慢。

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发现表示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测定某些反应的速率。

在交流中得出:反应速率表示方法的共同之处,都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来表示。

显然该反应以测量H2的体积最为简便易行。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总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前后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手段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案导学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实验探究、引导归纳→学生讨论、反思总结。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准备实验用品及仪器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宏观的物体有快有慢,物体的快慢用速度来进行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有没有快慢呢?学生思考身边的实例后,思考如何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快慢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板书)。

这节课的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表示方法,难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设疑]物理课中所学的速率的共同特点。

都有一个确定的起点(速率=0);都有一个和速率大小相匹配的时间单位;都有说明体系某种变化的可计量的性质。

[引入]提出问题讨论:(1)怎样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能否判断出一个反应比另一个反应快多少吗?[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学生活动:自学《预习学案》教师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V == △C/ △t3、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s)或 mol/(L·min)或 mol/(L·h)二、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方法(1)数学表达式法:V == △C/ △t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步骤:起始浓度c(起始)变化浓度Δ c终了浓度c(终了)---- 三部曲学生计算1.在体积为2L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mol的氮气与1.6mol氢气,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4min后,测得容器内生成的氨气为0.24mol,求:①用NH3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②分别用H2 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

2.向一个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的条件下,2s末测得容器内有0.8molSO2,求2s内SO2、O2、SO3的平均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比教师设问:上述两题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不同,有何规律?学生思考、讨论、比较得出结论,教师板书:(2)对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说,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往往不同,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教师强调:在表示某反应速率时应注明是用哪种物质表示的。

学生计算: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 2NH3起始浓度(mol/L) 8 20 05min 后(mol/L ) 6浓度变化(mol/L )则 V (N2)=△C/△t= ;V (H 2)=△C/△t= ; V (NH 3)=△C/△t= 。

由以上可知∶ V (N 2): V (H 2 ): V (NH 3)= 学与问∶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数值可能 但含义 , 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对应 之比。

练习(1)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合成氨,3H 2+N 2==2NH 3,开始时测得C (H 2)=4mol/L ,C (N 2)=1mol/L ,2S 末,测得C (N 2)=0.9mol/L 。

求V (H 2)为多大?(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制氧气。

某学生测得生成氧气的平均速率为0.01mol/L ·min ,氧气的密度约为1.28g/L ,欲制取500mL (标态下)的氧气,需要时间为 ( )A 、2minB 、4minC 、6minD 、8min(3)向2L 的密闭容器(内有催化剂)充入2mol 的SO 2和1molO 2,经2S ,测得容器内有1mol 的SO 3,则该反应的速率可怎样表示?(4)在下列过程,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钢铁腐蚀B 、塑料老化C 、食物腐烂D 、工业炼钢(5)某温度时,图中曲线X ,Y ,Z 是在2L 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反应从开始计时,2分钟内Z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 _ mol/(l.min)教师板书三、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测量教师设问: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测定方法有哪些?学生看课本第20页内容,总结如下1、直接观察某些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压强);2、科学仪器测定(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和发射、导电能力等);3、溶液中,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学生从实验中找出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学生分组实验:实验2—1,注意事项:○1 锌粒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基本相同 ○2 40mL 的硫酸溶液要迅速加入 ○3 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实验用品: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气管、50 mL 注射器、铁架台、秒表、锌粒、1 mol/L的硫酸、4mol/L的硫酸实验步骤:○1取一套装置,加入40 mL 1mol/L的的硫酸,测量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

○2取另一套装置,加入40 mL 4mol/L的硫酸,测量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

学生观察现象:锌跟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收集10 mL气体。

○2所用的时间比○1所用的时间短实验结果:实验结论:4mol/L的硫酸与锌反应比1mol/L的硫酸与锌反应快。

[思考与交流]还可根据反应速率相关量的哪些变化来测定该反应速率?锌跟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 == Zn2+ + H2↑,因此我们还可利用相同质量的锌完全溶解所用时间的不同、稀硫酸浓度的变化等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快慢的表示方法及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那么化学反应的快慢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化学反应速率一、表示方法二、计算三、测量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