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学采摘技术
茶叶的采摘茶叶的采摘技巧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茶叶的采摘|茶叶的采摘技巧茶叶质量的好坏与鲜叶采摘标准、采摘时间、采摘方法、鲜叶管理等密切相关,一般采摘标准是:以茶树冠顶叶形成小开面至中开面,或芽梢已形成驻芽时采2-4叶,以3叶为佳。
采摘方法茶叶采摘,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手工采茶和机械采茶。
⑴手工采茶这是传统的茶树采摘方法。
采茶时,要实行提手采,分朵采,切忌一把捋。
这种采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标准划一,容易掌握。
缺点是费工,成本高,难以做到及时采摘。
但目前细嫩名优茶的采摘,由于采摘标准要求高,还不能实行机械采茶,仍用手工采茶。
⑵机械采茶目前多采用双人抬往返切割式采茶机采茶。
如果操作熟练,肥水管理跟上,机械采茶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质量并无影响,而且还能减少采茶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近年来,机械采茶愈来愈受到茶农的青睐,机采茶园的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
同时还应注意:1、采摘期与时间。
茶树的萌芽生长是有季节性的,而且与品种、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及茶园管理等有一定差异,尤其是茶园的施肥修剪、技术调节措施等,是调整采摘期的关键。
优质高档生态茶叶的采摘应选择晴天,时间最好是上午9时至下午4时,俗称“午青”叶,质量最好;上午9时以前采的茶叶称“早青”,质量次之;下午4时以后采的茶叶为“晚青”,质量较差。
所以说选择晴天采的“午青”叶是制得高档生态茶的关键。
2、采摘方法。
茶叶采摘的方法有:手摘法、刀割法和机采法三种。
手摘法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古老方法,特别适合制作高档茶的采摘。
在长期实践中的“虎口对芯”采摘法,是将拇指和食指分开,从芽梢顶端中心插下,稍加扭折向上一提,将芽梢采下,其优点可避免捏在手中的芽梢受热和压伤,其次是采下的鲜叶均匀度较一致。
刀割法和机采法,刀割法常采用半月形茶刀割茶叶。
机采法是采用采茶机切割芽梢。
这两种方法采摘的鲜叶质量都明显比手工采摘差,对叶梢选采性能差,但能克服采茶用工困难和工时费用的增加,能降低生产成本。
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

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叶采摘和加工的技术要点,以帮助栽培技术撰写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茶叶栽培技术。
一、茶叶采摘技术1. 采摘时机茶叶采摘时机的选择对茶叶品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茶叶的采摘时机应该在春季嫩芽初长后的最佳时机,此时茶叶嫩芽鲜艳嫩绿,富含养分。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采摘时机,因此栽培技术撰写者需要根据具体茶叶品种和地域特点确定最佳采摘时机。
2. 采摘工具和方式茶叶的采摘过程需要用到合适的工具。
一般常用的采摘工具有手采或剪刀,根据茶叶的生长状态选择适当的采摘方式。
手采适用于嫩芽较长的茶叶,剪刀适用于嫩芽较短的茶叶。
采摘时要注意轻柔地将嫩芽剪下,避免对茶叶造成伤害。
3. 采摘标准茶叶的品质直接受采摘标准的影响。
在采摘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标准:- 采摘嫩芽:选取嫩芽的长度一般在2-3厘米左右,嫩芽才能保证茶叶的柔嫩口感和香气。
- 保持完整:采摘时要尽量保持茶叶的完整,避免破碎或受损,以保证茶叶的外观和品质。
- 采摘速度:要掌握适当的采摘速度,快而不慌,以免影响采摘质量,并尽量减少采摘间隔时间。
二、茶叶加工技术1. 水洗茶叶采摘后,应立即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水洗时,要用清水轻轻冲洗茶叶,避免过度搅拌和破坏茶叶嫩芽。
洗净的茶叶可以进一步进行后续的处理。
2. 杀青茶叶杀青是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杀青的方法有蒸青、炒青和烘青等。
蒸青适用于绿茶的加工,炒青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的加工,烘青适用于黑茶的加工。
杀青时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茶叶充分保留香气和营养成分。
3. 揉捻茶叶揉捻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对茶叶的形状和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揉捻的方法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
手工揉捻适用于高级茶叶的加工,机械揉捻适用于大规模茶叶生产。
揉捻时要均匀用力,避免茶叶受损和过度揉捻。
茶叶鲜叶合理采摘技术

目录•茶叶鲜叶采摘概述•茶叶鲜叶采摘技术•茶叶鲜叶采摘实践•茶叶鲜叶采摘的效益与影响•茶叶鲜叶采摘的未来趋势与发展•相关案例分享茶叶鲜叶采摘概述01鲜叶质量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均匀的鲜叶,避免老叶、病叶和芽苞等影响品质的叶片。
02采摘尺度根据茶叶加工和销售需求,确定采摘的尺度,如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
03采摘手法采用正确的采摘手法,如捏住芽尖,轻轻折下,避免损伤叶片。
采摘标准与要求采摘频率合理安排采摘频率,避免过度采摘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
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一般间隔3-5天采摘一次为宜。
采摘时间根据茶叶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选择适宜的采摘时间。
一般来说,早上露水未干时采摘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采摘时间与频率茶叶采摘季节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一般春季和秋季是茶叶采摘的主要季节。
但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四季均可采摘。
选择晴朗、无雨、无雾的天气进行采摘,避免在雨天或雾天采摘,以保证茶叶品质。
同时,避免在烈日下采摘,以免茶叶晒伤。
采摘季节采摘天气采摘季节与天气茶叶鲜叶采摘技术手工采摘01适用于大多数茶叶品种,包括芽、叶和嫩茎。
优点是灵活性高、适用性强,但效率相对较低。
02机械采摘使用机械手段,如振动采摘机、剪刀等,快速采摘茶叶。
优点是效率高、节省人力,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03化学采摘使用化学药剂,如乙烯利等,促进茶叶落叶,再人工捡拾。
优点是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但可能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采摘方法采摘顺序与留叶标准采摘顺序通常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采摘。
先采摘顶部芽叶,再采摘下部和内层芽叶。
留叶标准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和茶叶品质要求,确定留叶数量和叶位。
一般而言,每枝留2-3片嫩叶,以保证茶叶品质和茶树持续生长。
采摘后立即将鲜叶洗净,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叶片。
鲜叶处理将洗净的鲜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同时,要防止虫咬、变质等问题。
鲜叶保存采摘后的处理与保存茶叶鲜叶采摘实践早春名优茶是指清明节前采制的名优绿茶,此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叶色翠绿,是茶中佳品。
优质茶叶的科学采摘

按 各 地 具 体情 况 灵 活 掌 握
,
一 般 当 定 剪高 度
,
(二 ) 适 中 采
即 在新 梢长到 一 定程 度
.
达 7 0 厘米 留i { J 叶 势强 采摘
, ,
,
幅度 超 过
1
10
;
厘米时
实 行春 秋
,
叶子展开
3一咬
。
片时
采下
1
芽
2一 3
叶 或细
夏茶 留
叶
,
管理 水平 好
茶树 长
嫩 的对 夹 叶
节七近斤蔺 冬口 十
一 川
的 科 学 采 士舒
_ _ 一 _ _
一
一 … 峨 ;刁
,
_
仲
厂t
… 齐州 …
厂
执
一{ i
_
洲
、
一
、
采 摘 标准
,
摘
一般 分
“
。
不 同 的茶 类 有 不 同 的 采 摘 标 准 为以 下 三种
:
( 二 )
成 年茶 树 的 采 摘
”
。
。
成年 初 期 茶 树 要
,
采 养 并重
“
,
这 种 采 法 能 提 高 茶 叶 的产 量 和
。
叶 片较 多 的
也 可实 行 全 年均 留鱼 叶
质量 是 当 前制 作红 绿 茶 最 普 通 的 采 摘 标 准
( 三 ) 粗 老采
:
。
即在 新梢完 全成 熟
3
、
顶端
,
(三 )
老 茶树 的采 摘
,
。
其 采摘 方法 视衰 老
栽培学(茶叶采摘)

(二)鲜叶贮运与保鲜 从采收角度而言,鲜叶贮运是保证茶叶品质的最后的一关。采 下芽叶放置的工具、放时间,以及装运方法等均会影响鲜叶质 量。所以鲜叶采下后,要及时采取保鲜措施,并按不同级别、 不同类型快速运送至茶厂付制,防止鲜叶发热红变,避免产生 异味和劣变。 根据我国长期的生产经验,装盛器具以竹编网眼簍筐最为理想, 既通气、透风,又轻便,一般每篓装鲜叶25~30 kg,盛装时切 忌挤压过紧,尤其是对于雨露水叶更应严禁挤压过紧,否则散 热更加困难,鲜叶变质加快,影响茶叶品质。对于装运鲜叶的 器具,每次用完后需保持清洁,不能留有叶子,否则容易引起 细菌繁殖。
2.手采方式 采摘手法, 因手指的动作、手掌的朝向和手指对新梢着力的不同,形成
各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有折采、 捉手采,不能用些不当的采姿如持采、 扭采、机果 等进行手采,影响采摘鲜叶的质量。
。 3.工具采 1987 年浙江省农业厅茶叶科为解决茶叶采摘劳力短缺的矛盾,改变“捋 采”等现象,推广使用了4ZC]-A型采茶铗 该采茶铁属人力切割刀具,型 似篙剪,由刀剪、手柄、集叶架、挡叶板、集叶袋和垫板等六部分组成, 刀剪与手柄总长度为60 cm.主要部件刀剪,采用新型65 mm优质钢板冲压而 成,厚度为3. 3 mm.总重不超过1.5kg.采茶铗采茶,具有投资低、轻便易带、 使用灵活、工效高、采后蓬面平整等优点。除此之外采茶工具还有铁摘 子。后来多被采茶机替代。
二、手采技术
手采(包括工具采): 手工采茶能适应获取名优茶细嫩原料的要求,其采 摘效率低,但精细,对各类茶叶的采摘标准及对茶叶 的采留结合比较容易掌握,现名优茶生产还基本用人 工手采。
采摘时期 茶叶采摘季节性强.及时采收鲜叶是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不同时期采收 的鲜叶原料,相工的茶叶品质有较大的区别。适时采收应因地、因茶类 确定适合当地的开采时节。 (一)采摘季节 我国大部分产茶地区,茶叶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江北茶区(山东日照) 新梢生长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浙江杭州)新梢生长期为3月下 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云南勐海)新梢生长期为2月上旬至12月中旬;华南 茶区(海南岛)新梢生长期为1月下旬至12月下旬。一般而言,地处亚热带的 茶区,大都分春、夏、秋季采茶。但茶季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有的以 时令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敬茶:有的 以时间分: 5月底以前采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收的为夏茶,7月 面开始采收的为秋茶。地处热带的我国华南茶区,除了分春、夏、秋茶 外,还有以新梢轮外的,依次称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江北茶区, 冬季茶园搭棚,棚内温度条件改使得茶树在冬季萌芽、 采收。
茶叶科学采摘技术

5、茶树叶片分类:茶树叶片分为鳞片、鱼叶 和真叶。
鳞片是幼叶的变态,外有茸毛和腊质,起保护 幼芽的作用;一般越冬芽有3—5片,当年芽有1—3 片,鳞片呈覆瓦状排列,随着芽叶展,很快脱落。 鱼叶是发育不完全的真叶,位于新梢基部鳞片和真 叶之间,一般为一片,形似鱼状,叶色偏黄,紫阳 俗称“胎毛叶”
真叶:是指生长正常的茶树叶片。 6、茶树新梢的生育过程:芽体膨大——鳞片 展开——鱼叶展开——真叶展开(递次展1、2、3、 4、5片叶)——驻芽形成。
茶叶科学采摘技术
1
• 种茶是为了采茶。茶树的采早采 迟,采大采小,采老采嫩,采多采 少,不仅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而 且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影响茶叶 的高产稳产。科学合理的采摘是保 证鲜叶和成茶的关键,也是保护茶 树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是一项重要的茶树栽培技术和茶园 管理措施。
2
• 一 、茶叶科学采摘的目的
20
紫阳茶区,一年的采收期大致有5~6个 月.春茶两个来月时间占全年总产的40%左右。 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茶树光合作 用进行和新梢萌发生长,是夺取全年高产的 重要季节,产量可达全年的60%-70%,不可 忽视,尤其在中高山茶区,夏、秋茶往往是 构成全年茶叶产量的主体,更不能抓了春茶 而忽视了夏、秋茶。采好夏秋茶可以减少秋 季的茶园管理任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 时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加强下秋 茶采摘。
中国茶类丰富多彩,品质特征各具一格。 因此,对茶叶采摘标准的要求,差异很大, 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
11
⑴细嫩采 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 叶,主要用来制作高级名茶。如高级西湖龙 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 山云雾等,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一般是采 摘茶芽和一芽一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 梢。前人称采“麦颗”、“旗枪”、“莲心” 茶,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采摘标准,花 工夫,产量不多,季节性强,大多在春茶前 期采摘。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年中茶树可分若干次采摘,当季采茶对下季的芽叶萌发及其产量,质量有影响,而当年的采摘又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科学采茶。
一、采摘原则1、必须符合采摘标准各类茶叶品质风格不同,鲜叶的采摘标准也就存在差异,严格按各种茶类的标准采摘,才能保证加工的茶叶产量与品质。
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称为茶青,茗皇茶采摘标准一般在中、小开面之间,开采以小开面开采为宜(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第一叶伸展,面积达第二叶1/2为小开面;达2/3者为中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不宜过老或过嫩。
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
茶青过嫩:成茶易形成苦涩味;茶青过老:香气粗劣、味淡欠醇;中开面茶青:易形成花香、味爽清甘;小开面茶青:香气清锐、浓醇耐泡。
2、采茶与养树两者兼顾种茶的目的是为了多采摘芽叶,获得更高产量,而芽叶又是茶叶的营养器官。
茶叶的采摘具有双重性。
(1)茶树通过芽叶吸收二氧化碳,将从根系吸收的水分在阳光下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进而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
如果过度采摘芽叶,会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适当的采摘芽叶,又能刺激腋芽(生长在叶腋内的芽,通常每一叶腋处只生1个芽,但也有2个或几个芽同生)抽发,所以茶树有"顶芽不采,侧芽少发的"的说法。
要使采摘和养树兼顾,只有在新稍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茶叶生产要求采摘芽叶,在主要生产季节之后的适当时间采取留叶采,保持一定的叶层厚度,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
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
七 茶叶采摘技术

第七部分茶叶采摘技术茶叶采摘是联系茶树栽培与加工的纽带,它既是茶树栽培的收获过程,又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茶叶采摘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产量的高低、品质优劣,而且还关系到茶树长势、经济寿命等,所以茶树采摘要比一般大田作物的收获复杂得多。
一、茶叶的合理采摘茶叶采摘与茶树生育、产量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合理采摘就是要使树势产量和品质3方面都处于长期的优势状态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各地栽茶条件各异,茶类繁多,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采摘制度,如何才算是合理采摘,很难有共同的统一标准。
但从目前茶叶生产现状和对多数茶类而论,合理采摘应掌握下列几点原则:第一,从新梢上采下来的芽叶能适应所制茶类加工原料的要求,能适当兼顾同一茶类不同等级或不同茶类加工原料的要求。
第二,通过采摘能不断促进新梢发芽,增进树冠面新梢的密度和强度,维持茶树正常而旺盛的成长,有利于增加年采摘次数,使采摘期内能持续不断地取得高产优质的效果,并能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龄。
第三,通过采摘借以调节产量和品质的矛盾,调节当地采摘劳力的安排,提高劳动生产率。
所谓合理采摘技术归纳起来就是“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即正确掌握好采摘标准、采摘时期以及采摘方法等。
(一)采摘标准茶叶采摘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依据茶类对新梢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和产量因素决定的。
我国茶类丰富多彩,品质特征各具一格,因此,对鲜叶采摘标准的要求差异较大。
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细嫩标准、适中标准和粗老标准。
1.细嫩标准指茶芽初萌发或初展1~2嫩叶时就行采摘的标准。
例如特级要求为1芽1叶,芽比叶长,长度不超过2.5厘米;一级龙井为1芽1~2叶(初展),芽比叶长,长度不超过3厘米。
2.适中标准是目前优质红、绿最普遍的标准。
当新梢伸展到1芽3~4叶时,采下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这个标准茶叶产量比较高,品质也好,经济效益也比较高。
红绿茶的采摘标准3.成熟标准这是当前我国一些特种茶所应用的标准,如乌龙茶和黑茶等就是待新梢充分成熟,顶芽形成驻芽,采下2~3叶或3~4叶对夹或者将新梢全部进行采割,作为制茶原料,以保持传统特种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采茶的手法技巧

采茶的手法技巧采茶是一门古老的农业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采茶的手法技巧对于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采茶的手法技巧的详细介绍。
首先是采摘时间的选择。
通常来说,早晨的清晨和傍晚是采茶的最佳时间段。
这时候气温较低,茶叶的含水量相对较少,更有利于保存茶叶的口感和香味。
需要注意的是,雨后采摘的茶叶会有一些湿气,所以要确保茶叶完全晾干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其次是采茶的手法。
采茶时,一般采用剪刀或手工掐叶的方式进行。
对于一些嫩叶和搭叶,可以用剪刀进行切割,这样得到的茶叶形状整齐且保持完整。
而对于一些老叶和陈黄叶,可以用指甲或手指掐叶的方式进行采摘,这样有利于保存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在采摘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将未成熟的嫩芽和陈黄叶摘下,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除了采摘方式,采茶的手法还包括采摘的顺序和速度。
一般来说,采摘时应从上到下逐层采摘,这样可以确保茶树的营养平衡和新芽的生长。
采摘速度要适当控制,不要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采摘速度容易造成茶叶的破损和质量下降,而过慢的采摘速度则容易造成茶叶的变质和过时。
因此,在采茶时要根据自身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和调整。
在采茶的手法技巧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是采摘部位的选择。
一般来说,新鲜的嫩芽和叶子都比较丰满和茂盛,所以可以选择这些部位进行采摘。
而茶树的老梢和老叶则较为干枯和萎缩,采摘后茶叶的质量也不会很理想。
所以,在进行采摘时要仔细观察和选择适合的部位,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另外,采茶的手法技巧还包括采摘后茶叶的处理和保质。
采摘后的茶叶要及时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可以先进行筛选和清洗,去除多余的叶片和杂质。
然后可以将茶叶晾晒或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待茶叶充分干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包装。
在保质过程中,可以注意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的环境,以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综上所述,采茶的手法技巧对于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茶树的采摘与加工技术

茶树的采摘与加工技术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叶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摘和加工技术的熟练程度。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茶树的采摘与加工技术。
一、采摘技术1. 采摘时间:茶树的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这是茶树生长周期中茶叶呈现最佳品质的时期。
春茶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晨或太阳升起后2小时内,此时茶叶含水量较高,含有丰富的芳香物质。
而秋茶的采摘时间则在午后阳光照射的时候,此时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较高,茶香浓郁。
2. 采摘姿势:采摘茶叶时,采摘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
一般来说,采摘者要用右手将茶叶慢慢抓住,用力要轻,以免损伤茶叶,同时也要避免将汗水滴落到茶叶上。
3. 采摘部位:茶树的采摘部位主要是茶芽和嫩叶,即茶树的顶芽和次级芽。
这些部位的茶叶嫩绿、肥厚且含有较高的功效成分。
二、加工技术1. 杀青: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
杀青是指将新鲜的茶叶经过高温处理,使其水分蒸发,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
常用的杀青方法有高温炒制和蒸汽杀青。
此环节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2.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进入揉捻环节。
揉捻是将茶叶轻轻搓揉,使其形成不同的形状,从而增加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揉捻的主要目的是调节茶叶中的酶活性,使茶叶发酵程度均匀。
3. 发酵: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一步进行发酵。
发酵是茶叶的重要工艺环节,它能够使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产生特殊的香气和口感。
发酵时间的长短会对茶叶的口感和香气产生重要影响。
4. 烘焙:发酵后的茶叶经过烘焙处理。
烘焙是将茶叶进行适度的加热处理,以控制茶叶的水分含量,增加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烘焙时间和温度的控制是关键,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茶叶的气味和口感丧失。
总结:茶树的采摘与加工技术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采摘时要掌握合适的时间和姿势,选择茶树的适宜部位采摘。
加工时要注意杀青、揉捻、发酵和烘焙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的变化。
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茶叶,让人们享受到茶的美味和健康。
采茶的技术技巧

采茶的技术技巧采茶是制作茶叶的第一步,也是影响茶叶质量的重要环节。
采茶的技术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的香气、口感和外观。
以下是采茶的一些技术技巧:1. 选择采摘时间采茶的时间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春季的新芽是茶叶的最佳采摘时机,此时茶树含有丰富的养分,新出的嫩芽也更为鲜嫩。
因此,春季是采茶的黄金时期。
而夏、秋、冬季的茶叶,由于日晒时间长、气温高,茶树的养分消耗较大,茶叶质量明显不如春季。
因此,选择适当的采摘时间对于茶叶的品质非常重要。
2. 选用适当的采摘方法采茶一般有手摘和机械采摘两种方式。
手摘是传统的采茶方式,有利于保护茶树,避免损伤树枝和嫩芽,但也比较费时费力。
机械采摘虽然效率高,但也容易损伤茶树,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因此,在采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采摘方式,力求减少对茶树的伤害。
3. 采摘技巧在采茶时,要尽量选择嫩芽、嫩叶,尤其是芽头最为鲜嫩的一部分。
采摘时要轻柔地把茶叶摘下,避免过度损伤。
同时,要尽量避免摘下枝条上的老叶和老茎,减少对树木的伤害。
此外,要选择雨水或清晨露水干燥的时候采摘茶叶,以便保持茶叶的湿度和新鲜度。
4. 保存技巧采摘的茶叶要尽快进行处理,避免茶叶在阳光下暴晒和受潮。
通常情况下,采摘回的茶叶会先进行初步处理,如萎凋、揉捻等。
这些过程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
总之,采茶是制作优质茶叶的第一步,需要技术和经验。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采摘,讲究采摘的技巧,以及妥善保存茶叶,这些技术技巧都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术技巧,才能采摘出香气扑鼻、口感鲜爽的优质茶叶。
茶叶行业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方案

茶叶行业茶叶采摘与加工技术方案第一章茶叶采摘技术 (2)1.1 茶叶采摘标准 (2)1.2 采摘工具与方法 (2)1.2.1 采摘工具 (2)1.2.2 采摘方法 (2)1.3 采摘时间与气候条件 (3)1.3.1 采摘时间 (3)1.3.2 气候条件 (3)1.4 茶叶采摘后的处理 (3)第二章茶叶初制加工技术 (3)2.1 茶叶初制流程 (3)2.2 茶叶初制设备 (4)2.3 茶叶初制工艺参数 (4)2.4 茶叶初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第三章茶叶精制加工技术 (4)3.1 茶叶精制流程 (5)3.2 茶叶精制设备 (5)3.3 茶叶精制工艺参数 (5)3.4 茶叶精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第四章茶叶烘焙技术 (6)4.1 茶叶烘焙原理 (6)4.2 茶叶烘焙设备 (6)4.3 茶叶烘焙工艺参数 (6)4.4 茶叶烘焙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6)第五章茶叶包装技术 (7)5.1 茶叶包装材料 (7)5.2 茶叶包装方法 (7)5.3 茶叶包装设计 (7)5.4 茶叶包装质量检验 (8)第六章茶叶仓储技术 (8)6.1 茶叶仓储条件 (8)6.2 茶叶仓储设施 (8)6.3 茶叶仓储管理 (9)6.4 茶叶仓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9)第七章茶叶品质检测技术 (10)7.1 茶叶品质检测指标 (10)7.2 茶叶品质检测方法 (10)7.3 茶叶品质检测设备 (10)7.4 茶叶品质检测标准 (11)第八章茶叶加工废弃物处理技术 (11)8.1 茶叶加工废弃物分类 (11)8.2 茶叶加工废弃物处理方法 (11)8.3 茶叶加工废弃物处理设备 (11)8.4 茶叶加工废弃物处理标准 (12)第九章茶叶加工企业管理 (12)9.1 茶叶加工企业管理体制 (12)9.2 茶叶加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3)9.3 茶叶加工企业财务管理 (13)9.4 茶叶加工企业市场营销 (13)第十章茶叶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14)10.1 茶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14)10.2 茶叶加工市场需求趋势 (14)10.3 茶叶加工行业竞争格局 (14)10.4 茶叶加工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4)第一章茶叶采摘技术1.1 茶叶采摘标准茶叶采摘标准是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
茶叶的采摘技术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一般而言,幼龄茶树的采摘应掌握“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高留低,多留少采,轻采养篷”的原则,如采用“打顶采”。成年茶树应掌握“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的原则,采用留一叶或留鱼叶相结合的采摘法。具体还应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及栽培条件来决定。通常是春秋留鱼叶,夏留1片真叶或前秋留1片真叶,或全年留鱼叶,在每季末期酌情留1-2片叶的方法。老年茶树的采摘留叶必须视树势强弱及衰老程度不同而用不同的采茶方法。对于生理机理衰退、光合作用减弱、育芽力降低、芽叶瘦小、对夹叶大量出现的老年茶树,在采摘时要酌情多留叶;树势好的一般可按成年茶树的采法进行。树势较老的可采取集中留养的采法,即停采一个季节留养,让其恢复生长量后再进行采茶。衰老严重的茶树需要实施重修剪或台刈更新树冠,因为茶树重新抽发生长,开始可按幼年茶树的打顶采法;到第二、三年时少采多留,采用留3叶和留1叶相结合的采摘法;当冠高达70cm以上、篷宽100cm以上时,可用成年茶树的采摘法。
茶叶科学采摘技术ppt课件

• 种茶是为了采茶。茶树的采早采 迟,采大采小,采老采嫩,采多采 少,不仅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而 且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影响茶叶 的高产稳产。科学合理的采摘是保 证鲜叶和成茶的关键,也是保护茶 树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是一项重要的茶树栽培技术和茶园 管理措施。
• 一 、茶叶科学采摘的目的
2、新梢: 由营养芽发育而成的枝梢,在未成 熟时称为新梢;在增粗成熟后称为枝条。
3、新梢的分类:根据新梢生育程度分为:芽头、 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 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一芽五叶等。
4、正常芽叶和对夹叶:通常把茶芽发育而成的 新梢,带有明显顶芽的称为正常芽叶。如果新梢上 顶芽很小时停止发育形成驻芽后,在这种新梢上采 摘的茶叶,称为对夹叶。
5、茶树叶片分类:茶树叶片分为鳞片、鱼叶 和真叶。
鳞片是幼叶的变态,外有茸毛和腊质,起保护 幼芽的作用;一般越冬芽有3—5片,当年芽有1—3 片,鳞片呈覆瓦状排列,随着芽叶展,很快脱落。
鱼叶是发育不完全的真叶,位于新梢基部鳞片和真 叶之间,一般为一片,形似鱼状,叶色偏黄,紫阳 俗称“胎毛叶”
真叶:是指生长正常的茶树叶片。
生长的称为夏梢;第三次生长的称为秋梢。但在人
为采摘的情况下,新梢的轮次生长时间大大缩短, 轮次性明显增加,一般全年可增加3-4轮。主要原因
是经人为采摘后,打破了顶端芽叶的顶端生长优势, 促进了留下小桩基部1-3个腋芽的萌发而成为新梢,
可供采摘。因此,通过及时分批采摘就能获得较好 Nhomakorabea的产量。
匀净度:鲜叶的匀净度包括匀度与净度 两个方面:匀度是指同一批鲜叶质量的一致 性,主要包括鲜叶嫩度、柔软度和芽叶长短 的一致性、整齐性。一般以芽叶组成分析方 法确定鲜叶匀度。作为一批鲜叶主体的一芽 几叶所占比重越大,说明匀度越好。有些高 级名茶要求达到100%。净度是指鲜叶中所含 杂物的多少的程度,鲜叶采摘时因操作不当 而携带进茶果、茶花、茶梗、茶枝、老叶、 杂草叶等夹杂物,鲜叶要求不能有夹杂物, 夹杂物过多的鲜叶必须要先进行拣剔,才能 收购加工,否则对加工和成茶品质将会存在 严重影响。
茶叶采摘实施方案

茶叶采摘实施方案茶叶采摘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采摘的时间、方法和技术都直接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为了确保茶叶采摘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茶叶采摘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采摘时间茶叶的采摘时间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茶叶的采摘时间应在清晨露水消失后,太阳升起前进行。
这个时间段内,茶叶的水分含量适中,叶片柔嫩,有利于采摘。
此外,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生长环境,采摘时间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二、采摘方法茶叶采摘的方法主要包括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两种。
手工采摘是传统的采摘方式,适用于茶园地势较为陡峭或茶树生长较为密集的地方。
采摘时,工人需小心翼翼地摘取嫩芽和嫩叶,避免损伤茶树。
机械采摘则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采摘方式,适用于茶园地势平坦、茶树整齐排列的地方。
机械采摘能够提高采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但也需要注意操作技术,避免对茶树造成损害。
三、采摘技术在茶叶采摘过程中,采摘技术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
采摘时,工人应该注意使用尖锐、干净的采摘工具,避免损伤茶叶。
同时,采摘时要留意叶片的完整性,避免叶片过度损伤。
此外,还需要注意采摘的力度和速度,要轻柔地采摘嫩芽和嫩叶,保持茶叶的完整性。
四、采摘管理茶叶采摘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在采摘现场,需要配备经验丰富的采摘工人,他们应该熟悉采摘技术,能够准确地判断采摘时机和方法。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对采摘的茶叶进行分类、包装和储存,确保茶叶的品质。
此外,还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采摘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采摘工人的人身安全。
五、采摘后处理茶叶采摘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工作。
采摘的茶叶需要及时进行初步加工,包括萎凋、揉捻、烘焙等工序,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同时,采摘后的茶园也需要进行整理和清理工作,保持茶园的整洁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茶叶采摘实施方案是茶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的采摘方案能够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确保茶叶生产的顺利进行。
茶的采摘方法

茶的采摘方法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而茶叶的采摘方法对于茶叶的质量和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茶叶采摘方法。
一、手工采摘法手工采摘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茶叶采摘方法之一。
采摘者会仔细选择生长在山腰或山顶上的茶树,用手轻轻地将茶叶摘下。
在采摘的过程中,采摘者需要注意不要将茶叶损坏或变形,以保持茶叶的完整性。
手工采摘法不仅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还能保留茶叶原有的香气和滋味。
二、机械采摘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采摘法逐渐被引入到茶叶的生产中。
机械采摘法利用特制的采摘机械,可以快速地将茶叶摘下。
这种采摘方法效率高、成本低,可以大大提高茶叶的产量。
然而,由于机械采摘过程中难以保证每片茶叶的完好无损,因此机械采摘法的茶叶质量相对较差,口感也较一般。
三、蜜蜂采摘法蜜蜂采摘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茶叶采摘方法。
在蜜蜂采摘法中,养蜂人会训练蜜蜂采摘茶叶。
蜜蜂会飞到茶树上,用嘴巴轻轻地咬下茶叶,然后将茶叶带回蜂巢。
这种采摘方法能够保证茶叶的完整性和新鲜度,因此所采摘的茶叶质量较高,口感也更加鲜爽。
然而,蜜蜂采摘法受制于天气条件和蜜蜂的生长周期,因此产量较低且难以大规模应用。
四、上采法上采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茶叶采摘方法。
在上采法中,采摘者需要攀爬到茶树的树冠上,将茶叶一片一片地摘下。
这种采摘方法能够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质量,因为树冠上的茶叶受阳光照射较多,茶叶更加嫩绿。
然而,上采法需要采摘者有较强的体力和敏捷度,并且采摘效率较低。
总结起来,茶叶的采摘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手工采摘法能够保证茶叶的完整性和香气,适用于高档茶叶的生产;机械采摘法能够提高茶叶的产量,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蜜蜂采摘法能够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适用于高品质茶叶的生产;上采法能够保证茶叶的嫩绿和新鲜度,适用于特殊茶叶的生产。
无论采摘方法如何,茶农们都会尽力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茶叶享受。
茶叶合理采摘的主要技术环节

茶叶合理采摘的主要技术环节合理采摘涉及的面广,技术内容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的技术环节是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三项。
1.留叶采要多采茶,就必须在采的同时,在树冠上留有一定数量的叶子,它的重要意义,已如前所述。
它的内容包括留叶时期,留叶数量和留叶方法三个方面。
(1)留叶时期茶树那一个季节留叶为好,这是与茶树本身生育状况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
综合以往的有关试验研究表明,留叶对当季和下季产量有一定影响,对隔季产量才有促进作用。
因此,春茶留叶有利于秋季增产,秋季留叶有利于春夏茶,尤其是夏茶的增产。
这是因为留叶的当季,不仅因留叶而减少了产量,而且留下了新叶在生长成熟定型之前,它的消耗总是大于积累的,尽管叶面积增加了,而实际可用于新梢萌发的营养物质却相对减少了,因而对下季茶的产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我所在杭州地区留叶时期试验测定结果表时,在留一叶采的情况下,龙井群体种复壮茶树,夏季留叶要比春季和秋季留叶增产5%左右,但从产量的相地增长率来分析,秋季留叶似乎更为有利。
鸠坑种茶园上进行的采剪结合技术试验结果也表明,留叶时期以夏秋茶为好。
夏季或早秋留叶有利于全年增产,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茶区气温高,留叶后叶片成熟快,生理机能也最活跃,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可为翌年春茶的增产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具体在什么时候留叶为好,还应视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茶树生育状况而定。
我国大部分茶区,春季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当,并有根部贮藏物质的大量供应,新梢发得多,持嫩性强,能采较多的优质茶叶,以采为主的成龄茶树,要多采叶少留叶,一般在春茶后期,夏季或早秋留叶。
而以培养树冠为主的幼龄茶树和更新复壮茶村,则应以春季多留叶为好,因为旺盛生长的春梢,更有利于树冠的培养。
并视春季留叶状况,再在夏季适当留叶,以补春季留叶的不足。
(2)留叶数量茶树在年周期中,留叶过多过少,都是不适宜的。
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多留叶,虽可使茶树树冠长得高大广阔,但也导致了茶蓬郁闭,叶片上下重叠,特别是中下层叶子的光合强度大大削弱,分枝少,发芽稀,茶果多,因而经济产量反较低。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1、适时采摘茶树具有采收期长,年年,季季多批采摘的特点。
因此每批、每季都必须环环扣紧,适时地采下符合制茶品质特色要求的幼嫩芽叶。
若一批,一季不注意都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当年和以后的产量品质。
贵州多数茶区,一年的采收期大致有5—6个月。
西部高山茶区采茶时间一年仅为4个月左右,及时地掌握好采茶时机十分重要。
掌握好季节首先是要抓好春茶开采期,当茶树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1芽2—3叶时就应开采,此时正是加工早春优质茶的大好时机,必须严格按标准精细采。
当新梢伸长至旺盛时期(即高峰期),应及时组织好足够的劳力,把采摘面上的嫩梢尽力按标准采净。
若延迟时间则新梢老化,不仅影响当季茶叶品质,还会抑制下轮茶的萌发和生长,产量也还是上不去。
贵州省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茶树光合作用进行和新梢萌发生长,是夺取全年高产的重要季节,产量可达全年的30%—40%,仍不可忽视,尤其在高寒茶区,夏茶往往是构成全年茶叶产量的主体,更不能抓了春茶而忽视了夏茶。
秋季常受伏旱困扰,影响秋茶产量和品质,有时甚至无收,但在雨水较好的年份或有水灌溉的茶区,秋茶仍可获得优质高产,应尽力争取。
2、严格掌握好采摘标准采摘标准因制茶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同一类茶,因品质等级不同标准差别也很悬殊。
贵州省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炒青绿茶,其采摘标准多为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名优茶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各种名优茶均要求采摘1芽1叶初展的幼嫩芽叶或1芽2叶初展芽叶,因只有极幼嫩的芽叶才能加工成美观、精致、内含物丰富的特殊产品。
坚持采摘标准,还要注意不采未达到标准的小芽叶和已成熟的对夹叶。
据贵州省茹叶科学研究砾塞萍研究,茶树中小叶品种,1芽1叶嫩梢平均重量只有0.1克左右,1芽2叶为0.3克,1芽3叶则可达0.5—0.6克。
因此,制红碎茶应以1芽3叶为主体,制绿茶以1芽2叶为主体才能确保优质高产。
茶叶采摘技术大全

茶叶采摘技术大全推荐文章茶叶种植对自然环境的要求_茶叶种植技术热度:茶树种植技术_茶叶种植方法热度:炒茶的技术方法热度:茶叶种植的及冲泡方法有哪些热度:茶叶的种植管理技术有哪些热度:茶叶采摘技术是什么,据了解有人工采摘和机器采摘,他们都各有什么好处呢?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你对于茶叶的采摘了解吗?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采摘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简析机器采茶知识机器采茶园适时采摘是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春茶早期应手工采制适量名优茶鲜叶,当有70%左右的新梢达到大宗绿茶采摘标准时就机采,夏秋茶有60%新梢符合标准时机采。
中小叶种茶区一般一年采摘4~6次,大叶种茶区一年采摘6~7次。
春茶采摘周期12~24天,夏秋茶为20~30天。
一台单双采茶机可负担70亩左右茶园的采摘任务,其工效指标为1.0~1.5亩/台时(150~200公斤鲜叶),一台双人修剪机可负担80~100亩的茶园修剪任务,工效指标为1.5~2亩/台时。
坡地茶园,应选单人采茶机和修剪机,一般一台单人采茶机可负担18~20亩茶园的采摘任务,工效指标为0.4~0.5亩/小时,一台单人修剪机可负担40亩茶园的修剪任务。
双人机采跨行作业,成年茶园来回一次可完成一行茶树的采茶、修剪作业,先采剪主机手一侧的半边茶树,注意尽量减少树冠中心部重复采摘,幼年茶树一次即可完成。
机器工作时应与茶篷成一倾斜角,双人修剪机为30°,双人采茶机为15~20°。
行走时主机手后退,副机手前进,机手必须配合协调,步调一致,保持机器平稳,避免忽高忽低,忽快忽慢。
机手行走速度0.5米/秒为宜。
采茶机刀片运转速度(往复频率)为1000~1250次/分,汽油机应中速(4000~5000转/秒)运行,油门开度应掌握在0.85左右,二冲程小型汽油机使用燃料是汽油和机油的混合油,其配比20小时以内15:1(容积比),20小时以后20:1。
采茶机上下两刀片的间隙不应大于0.2~0.3毫米,间隙过大将妨碍切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