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与中储粮总公司就小麦标准修订

国家粮食局与中储粮总公司就小麦标准修订

专用小麦粉国家标准

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GB-93) 2003-11-03 14:16:04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93年3月23日发布,1993-10-01实施 [前言] 为了节省篇幅,这是10个专用面粉标准的综合,下述标准是小麦专用粉都必须达到的,所以在此一并列出。 ∴含沙量≤%0.02 ∴磁性金属≤0.003g/kg ∴气味:无异味 ∴卫生指标:符合GB2715的规定 [目录] 面包用小麦粉 饺子用小麦粉 发酵饼干用小麦粉 蛋糕用小麦粉 自发小麦粉 面条用小麦粉 馒头用小麦粉 酥性饼干小麦粉 糕点用小麦粉 小麦胚(胚片、胚粉)

[面包粉SB/T 10136—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60%≤0.75%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5.0 湿面筋≥33%≥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10≥7 降落数值250—350s [面条粉SB/T 10137—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26%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4.0≥3.0降落数值≥200s [饺子粉SB/T 10138—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8—32%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5 降落数值≥200s [馒头粉SB/T 10139—93] 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5%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全通CB36号筛 湿面筋≥25—30%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3.0 降落数值≥250s [发酵饼干粉SB/T 10140—93]项目精制级普通级 水分≤14.0% 灰份(以干基计)≤0.55%≤0.70% 粗细度CB30号筛通过率全通CB36号筛留存≤10.0% 湿面筋24—30%

(管理知识)中央储备商品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

附件: 中央储备商品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名单 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直属库 (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储备粮库 1、中央储备粮北京顺义直属库 2、中央储备粮北京密云直属库 3、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4、中央储备粮天津东丽直属库 5、中央储备粮天津蓟县直属库 6、中央储备粮天津大港直属库 7、中央储备粮天津宁河直属库 8、天津市津港粮油进出口接运公司 9、中央储备粮天津武清直属库 10、中央储备粮沧州直属库 11、中央储备粮衡水直属库 12、中央储备粮霸州直属库 13、中央储备粮唐山直属库 14、中央储备粮高碑店直属库 15、中央储备粮邯郸直属库

18、中央储备粮定州直属库 19、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 20、中央储备粮承德直属库 21、中央储备粮兴隆直属库 22、中央储备粮秦皇岛直属库 23、中央储备粮涿州直属库 24、中央储备粮保定直属库 25、中央储备粮景县直属库 26、中央储备粮辛集直属库 27、中央储备粮故城直属库 28、中央储备粮张家口直属库 29、中央储备粮泊头直属库 30、中央储备粮肃宁直属库 31、中央储备粮石家庄直属库 32、中央储备粮武邑直属库 33、中央储备粮冀州直属库 34、中央储备粮深泽直属库 35、中央储备粮高邑直属库 36、中央储备粮大名直属库 37、中央储备粮永年直属库 38、中央储备粮武安直属库

41、中央储备粮磁县直属库 42、中央储备粮馆陶直属库 43、中央储备粮曲周直属库 44、中央储备粮魏县直属库 45、中央储备粮深州直属库 46、中央储备粮饶阳直属库 47、中央储备粮故城兴粮直属库 48、中央储备粮吴桥直属库 49、中央储备粮太原直属库 50、中央储备粮大同直属库 51、中央储备粮襄垣直属库 52、中央储备粮长子直属库 53、中央储备粮忻州直属库 54、中央储备粮洪洞直属库 55、中央储备粮河津直属库 56、山西中储粮黎城直属库 57、山西中储粮文水直属库 58、山西中储粮夏县直属库 59、山西中储粮太谷直属库 60、山西中储粮寿阳直属库 61、山西中储粮介休直属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麦粉GB 1355-86 Wheat fiour 代替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小麦粉 GB 1355-86 Wheat fiour 代替 GB 1355-78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销售、调拨、贮存和出口的商品小麦粉。 1 质量标准 1.1 小麦粉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 ──┬────┬───┬────┬───┬───┬───┬───┬────┬── ││灰分,%│粗细度│面筋质│含砂量│磁性│水分│脂肪酸值│气味 等级│加工精度│(以干││%(以湿││金属物││(以湿│││物计) │% │重计) │ % │ g/kg │ % │基计) │口味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特级│准样品对││CB36号筛││││││一等│照检验粉│≤0.70│,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42号筛│ 26.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1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特级│准样品对││CB30号筛││││││二等│照检验粉│≤0.85│,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36号筛│ 25.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1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标准│准样品对││CQ20号筛││││││粉│照检验粉│≤1.10│,留存在│≥│≤│≤│13.5 │≤ 80 │正常│色麸星││CB36号筛│ 24.0 │ 0.02 │0.003 │±0.5 │││││的不超过│││││││││20.0% ││││││──┼────┼───┼────┼───┼───┼───┼───┼────┼── │按实物标││全部通过││││││ 普通│准样品对││CQ20号筛││││││

小麦粉国家标准word版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 2006年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 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 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 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

中储粮总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框架)

中储粮总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所处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趋明显,在此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个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认真地分析,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并进行有效的实施,使企业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之路。因此,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实施的有效性将越来越重要。 中储粮总公司作为承担政策性业务的中央企业,在粮食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将日益突出,研究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并从其有效实施中获得竞争优势,对其他类似的国有大型企业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从发展战略的理论入手,通过SWOT矩阵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对中储粮总公司面临的内外部发展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对中储粮总公司现行的发展战略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储粮总公司实际,提出总体发展战略。中储粮总公司服从于国家宏观调控任务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双重职能,决定了其在战略定位上,必须兼顾政策性目标和经营目标。在发展战略上,应将“实施国家大粮仓和市场大粮商协调推进战略”作为总体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阶段性目标任务和目标体系。为实现中储粮总公司的发展目标,必须有重

点、有计划、分步骤的实施,并做好保障工作。在做好政策性业务的同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发展后劲,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目标。 提纲 第1章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 1.2 本文研究主要目的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发展战略理论综述 2.1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现状 2.1.1 发展战略概念 2.1.2 发展战略特征 2.3.3 发展战略理论的演进过程 2.2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 2.2.1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2.2.2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2.2.3 企业发展战略的评价与控制

中储粮管理总公司及其直属库名单

中储粮管理总公司及其直属库名单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直属库 (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储备粮库 1、中央储备粮北京顺义直属库 2、中央储备粮北京密云直属库 3、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4、中央储备粮天津东丽直属库 5、中央储备粮天津蓟县直属库 6、中央储备粮天津大港直属库 7、中央储备粮天津宁河直属库 8、天津市津港粮油进出口接运公司 9、中央储备粮天津武清直属库 10、中央储备粮沧州直属库 11、中央储备粮衡水直属库 12、中央储备粮霸州直属库 13、中央储备粮唐山直属库 14、中央储备粮高碑店直属库 15、中央储备粮邯郸直属库 16、中央储备粮新乐直属库 17、中央储备粮邢台直属库

19、中央储备粮三河直属库 20、中央储备粮承德直属库 21、中央储备粮兴隆直属库 22、中央储备粮秦皇岛直属库 23、中央储备粮涿州直属库 24、中央储备粮保定直属库 25、中央储备粮景县直属库 26、中央储备粮辛集直属库 27、中央储备粮故城直属库 28、中央储备粮张家口直属库 29、中央储备粮泊头直属库 30、中央储备粮肃宁直属库 31、中央储备粮石家庄直属库 32、中央储备粮武邑直属库 33、中央储备粮冀州直属库1 34、中央储备粮深泽直属库 35、中央储备粮高邑直属库 36、中央储备粮大名直属库 37、中央储备粮永年直属库 38、中央储备粮武安直属库

40、中央储备粮峰峰直属库 41、中央储备粮磁县直属库 42、中央储备粮馆陶直属库 43、中央储备粮曲周直属库 44、中央储备粮魏县直属库 45、中央储备粮深州直属库 46、中央储备粮饶阳直属库 47、中央储备粮故城兴粮直属库 48、中央储备粮吴桥直属库 49、中央储备粮太原直属库 50、中央储备粮大同直属库 51、中央储备粮襄垣直属库 52、中央储备粮长子直属库 53、中央储备粮忻州直属库 54、中央储备粮洪洞直属库 55、中央储备粮河津直属库 56、山西中储粮黎城直属库 57、山西中储粮文水直属库 58、山西中储粮夏县直属库 59、山西中储粮太谷直属库

中储粮知识

钟础良:《中储粮基础知识20问答》 发布时间:2015-07-23 信息来源:钟础良字体大小:大中小 一、为什么成立中储粮? 中储粮成立的背景是2000年以前中央储备粮分级管理于各级地方企业手中,政企不分,责任不清,导致“储备粮数量不实、质量不保、调动困难、巨额亏损挂账”等问题。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政企分开,建立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新机制。自此以后,中央粮食储备管理进入崭新阶段,一系列历史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二、国家成立中储粮的初衷实现了吗? 中储粮成立15年来,实现了改革初衷。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2000年以前的不到60%,到中储粮成立后保持在95%以上。中央事权粮油财政负担从中储粮成立前的3800亿元亏损挂账,到中储粮成立后没有再产生一分钱亏损挂账。2005-2014年,中储粮累计完成最低收购价和临储粮收购近6亿吨,有效促进了粮食十一连增和农民持续增收。2014年,中央和国家多个部门联合调研指出:“中央建立中储粮垂直管理体制的决策是正确的,利用市场手段、通过企业化运作保障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的轮换机制是成功的,中储粮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中储粮承担的是什么任务? 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依法开展业务活动。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是中储粮根本任务。2005年以来,中储粮又被赋予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调控任务。 四、中储粮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中储粮承担特殊政策使命的中央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中储粮主业是完成好国家宏观调控任务,管住管好中央事权粮油,实现“两个确保”。 五、中储粮是如何运营的? 中储粮以执行国家政策性业务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基本模式。中储粮运营以“从严治企、突出主业、强化基础、转型升级”为总要求,以“两个确保”为中心,围绕轮换适度开展贸易、围绕轮换稳步开展加工,不过度追求企业利润、不过度延伸产业链,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分散经营向集团管控转变、多头发展向突出主业转变。 六、中储粮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是什么? 2015年初,中储粮总公司确立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宏观调控、严

国家标准小麦粉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小麦粉》编制说明 前言 GB 1355—1986《小麦粉》国家标准自1987年开始实施,至今已近二十年,9个专用小麦粉行业标准(LS/T 3201-1993~LS/T 3209-1993)也已实施十二年之久。这些标准构建了我国小麦粉质量标准的总体框架,为规范小麦粉质量,保证广大消费者的营养与健康,促进面粉加工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小麦粉是我国民众的最大宗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食品原料。“民以食为天”,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小麦粉、大米等“细粮”的渴求,二十年后的今天,小麦粉的消费群体大幅扩大,变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主食。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安全与营养,原标准已经不适应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经济形势、供求关系和消费需求。为了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保障小麦粉的食用安全,促进公平竞争,急需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小麦粉》进行修订。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国家标准GB1355-1986《小麦粉》的修订工作,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二○○一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二)》中的项目,项目编号为Q449-2001-001。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与北京市粮油食品检验所共同起草了本标准。 200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修订小麦粉国家标准研讨会,小麦粉加工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部分省市粮食局及粮油检验机构的代表对现行小麦粉国家标准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小麦粉》国家标准(初稿); 2003年10月召开小型座谈会讨论初稿,集中意见再次修改,形成第二稿。 2004年1月通过互联网、邮寄等形式将第二稿发送给相关人士和生产企业,广泛征求意见。2004年3月汇集各方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形成第三稿; 2004年6月在南京召开审定会后,根据各方意见,将通用小麦粉与专用小麦粉合并为一个小麦粉标准,修改形成第四稿; 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小麦粉加工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部分省市粮油检验机构的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修改形成第五稿; 2005年7月在海拉尔召开的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上对第五稿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目前的文本,即报批稿。 二、小麦粉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 按照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 三、确定小麦粉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3.1 关于小麦粉的分类 在修订小麦粉国家标准研讨会上,有的专家提出我国小麦粉标准应参考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小麦粉分类标准,上述地区的饮食习惯与我国基本相同,其小麦粉分类可供我们借鉴。 本标准按照小麦粉的筋力强度和食品加工适应性能分为三类: 强筋小麦粉——主要作为各类面包的原料和其他要求较强筋力的食品原料。 中筋小麦粉——主要用于各类馒头、面条、面饼、水饺、包子类面食品、油炸类面食品等。 弱筋小麦粉——主要作为蛋糕和饼干的原料。

(发展战略)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剧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十一五”规划期间将是我国粮食经济实现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粮食骨干企业,如何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粮食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般逻辑思路,探讨涉及中储粮总公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期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对明晰公司定位、认识公司环境、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目标有所帮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定位。通过分析公司作为企业的共性和特性等四个问题,提出公司定位;第二部分是公司战略态势分析。借助管理模型,对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公司发展战略。通过对公司当前发展阶段和基本任务的分析,提出公司在五个方面的战略举措;第四部分是公司发展目标。提出公司发展目标,并对发展思路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 2000年初,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作为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中冠以“管理”字样的公司,如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发展思路,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般逻辑思路,对中储粮总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期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客观认识公司环境,明晰公司职能定位,理清公司发展思路,确立公司发展目标。

(一)公司定位 尽管国务院有关文件已经明确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但对其定位问题仍存在一些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理清涉及公司定位的四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伴随公司成立就存在,有些问题是在公司运行过程中遇到而不能回避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明晰公司在中央储备粮管理方面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国民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回答这些问题,就为解决公司定位问题找到了依据。 第一个问题,公司因中央储备粮而产生,中央储备粮作用的发挥是否就是公司定位。自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以来,中央储备粮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历史的局限。中央储备粮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促进生产,保障消费,实现总量平衡和粮价稳定;二是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又要保护消费者的基本利益;三是应付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以及特定情况下的突发事件,保证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四是维护国内粮食市场平衡,通过储备粮食的进出口,调整国内粮食品种余缺,减轻国外粮食进口的冲击。客观地讲,中央储备粮在实现这些目标时发挥了一定作用甚至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惟一力量,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还具备其他的经济和行政手段。概括来说,建立粮食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并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江西分公司简介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江西分公司简介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由中央管理,属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江西分公司是中储粮总公司派出的区域性管理机构,根据总公司的授权委托,负责管理江西辖区47个中央储备粮直属库,以及辖区承储的中央储备粮油和其他政策性粮油。 本次拟招聘人员18名,其中:法律5名、保管8名、检验2名、文秘2名、机电及设备自动化1名。具体分单位信息如下: 中央储备粮南昌直属库 地处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拟招聘人员2名,其中:保管员1名、检验员1名。 岗位条件 一、仓储保管员(1名) 1、本科学历,应届生,粮油食品储藏类相关专业,专业基础扎实,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男性优先; 2、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做事专注,吃苦耐劳,朴实勤奋,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二、检验员(1名) 1、本科学历,粮油食品检验类相关专业,熟悉食品检验操作规程;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男性优先; 2、朴实勤奋、思维敏捷,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做事专注,视力正常,字迹工整;

3、吃苦耐劳、勤奋敬业,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薪酬福利待遇 1、每月2000元左右;提供“五险一金”;提供年终绩效奖 金; 2、免费提供住宿(集体宿舍); 3、试用期2个月;挂靠江西省劳务派遣公司。 中央储备粮萍乡直属库 地处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拟招聘人员2名,其中:保管员1名、检验员1名。 岗位条件 一、仓储保管员(1名) 1、本科学历,应届生,粮油食品储藏类相关专业,专业基础扎实,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男性优先; 2、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做事专注,吃苦耐劳,朴实勤奋,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二、检验员(1名) 1、本科学历,粮油食品检验类相关专业,熟悉食品检验操作规程;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男性优先; 2、朴实勤奋、思维敏捷,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做事专注,视力正常,字迹工整; 3、吃苦耐劳、勤奋敬业,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薪酬福利待遇 1、每月2000元左右;提供“五险一金”;提供年终绩效奖金; 2、提供免费住宿;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介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云南分公司简介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家国有中央大型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试点单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仓储和收购企业,享受国务院确定的国有大中型重点联系企业的有关政策,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中储粮总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为总公司法定代表人。中储粮总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66.8亿元。 中储粮总公司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含中央储备油,下同)的经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总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总公司主业范围是:粮油仓储、加工、贸易及物流,仓储技术研究、服务。截至2008年底,资产总额2684亿元,在岗职工1.8万人。 中储粮总公司实行两级法人、三级管理制度。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在全国设立24个分公司,人员、机构和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另有全资或控股的二级子公司4家。分公司根据总公司的授权委托,负责管理辖区内的中央储备粮和直属库。直属库是第三级管理单位,是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其领导人员、财务和国有资产由总公司统一管理。中储粮总公司除充分利用直属库存储中央储备粮外,还委托一部分地方粮库和社会仓库代储中央储备粮。 中储粮总公司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中央储备粮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储粮总公司在搞好国家粮食储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肩负重大职责。总公司工作目标是:切实落实国务院对总公司提出的“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的要求,不断巩固“两个确保”的基础;按照市场发展、企业发展规律,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调控能力、市场化运作水平、企业管理运行质量,努力实现“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云南分公司(简称中储粮云南分公司)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区域性派出机构,于2006年5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秦光荣省长出席了分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并作了重要指示。现有13个下属直属单位,其中:9个直属粮库,1个控股公司和1个收储经贸公司,分布于昆明、曲靖、大理、德宏、景洪、楚雄、丽江、文山、红河、昭通、普洱等11个州市。全省除怒江、迪庆、临沧外,其余13个州市都储存有中央政策性粮油。总资产规模26.61亿元,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自动化作业浅圆仓,有储粮技术居于全

小麦粉国家标准GB

小麦粉国家标准(2006-11-08) 2006年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1355-1986《小麦粉》、GB/T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 ?3208-1993 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1.1 —2000《标准化工作 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1.2 —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根据小 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一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Codexstan152 —1985《小麦粉》(修订版1 —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355-1978、GB1355-1986。 小麦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中储粮总公司粮食仓储监管工作指导手册

中储粮总公司粮食仓储监管工作指导手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粮食仓储监管工作,规范监管行为,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水平,确保储粮安全,根据总公司粮食仓储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所指粮食包括库存中央储备粮油和其他政策性粮油(包括国家临时储备及临时储存粮、最低收购价粮等)。仓储监管就是监督承储库按规定对粮食实施仓储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承储库不符合规定的仓储管理行为。 第三条各承储库必须落实和执行总公司、分公司仓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必须接受总公司、分公司对其仓储管理行为的监管,非直属库还要接受中心库的监管。 第四条监管工作人员要本着对中储粮事业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及时发现和纠正承储库不符合规定的仓储管理行为,确保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管理规范、储存安全。 第二章职责划分 第五条粮食仓储监管工作实行总公司统一领导下的分级负责制。 第六条总公司负责对全系统粮食仓储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仓储监管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对分公司、中心库仓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评; (三)组织对仓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四)组织对分公司、直属库仓储监管工作进行抽查,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 第七条分公司负责对辖区内所有政策性粮食承储库的粮食仓储工作进行管理监督,对中心库、直属库承担第一监管责任。具体职责如下:(一)落实总公司仓储监管工作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二)对中心库的仓储监管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评; (三)合理设臵和调整中心库,完善仓储监管网络; (四)组织对辖区内仓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五)组织对辖区承储库仓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承储库仓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中心库根据分公司委托授权,负责对指定范围内承储政策性粮食的非直属库的粮食仓储工作进行监管,承担第一监管责任。具体职责如下:(一)执行总公司、分公司仓储监管工作规章制度; (二)对指定范围内的非直属库仓储工作进行监管。派驻监管员,组织定期和随机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仓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定期向分公司上报仓储监管工作情况; (四)建立被监管库点的原始工作记录、信息资料档案,掌握其粮食储存、出入库情况,资信、法定代表人和仓储设施变动等情况。 第三章监管体系 第九条监管体系由总公司、分公司、中心库(直属库)三级仓储监管部门组成。 第十条总公司由仓储管理部门履行日常仓储监管职责。在组织对分公司、承储库仓储工作进行抽查时,从系统内抽调业务骨干,代表总公司履行职责。 第十一条分公司由仓储管理部门履行日常仓储监管职责。在组织对承储库仓储工作进行检查时,可从辖区内抽调业务骨干,代表分公司履行职责。 第十二条为确保中心库对指定范围内非直属库的仓储工作实施有效监管,分公司要合理调整中心库、承储库布局,合理划分中心库监管范围。 第十三条中心库要设立监管科室,负责对指定范围内非直属库仓储工作进行监管。根据监管业务需要,可适量外聘驻库监管员。 第四章监管内容 第十四条对承储库粮食仓储工作实施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粮食“一符三专四落实”情况; (二)国家有关部门及总公司系统仓储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执行情况,承储库仓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三)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情况,包括仓内管理、库容库貌、仓房设施、储粮药剂管理及粮情检查制度执行情况等; (四)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国家临时储存或最低收购价粮承储资格批准情

中储粮总公司度智能化示范库技术方案

中储粮总公司智能化粮库建设项目技术方案 项目名称中储粮总公司智能化示范粮库建设项目 项目组织单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项目常设机构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仓储管理部 组织实施单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各分公司 项目承担单中央储备粮智能化平台各示范库 项目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技术实施单位 项目起止年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1.2 建设内容······················ 1.3 项目目标······················ 二、项目总体技术方案··················· 2.1 设计原则······················ 2.2 总体架构······················ 三、中储粮智能化粮库管理平台简介············· 四、十三子系统简介···················· 4.1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4.2 粮情远程监管系统·················· 4.3 视频监控系统···················· 4.4 智能出入库管理系统················· 4.5 智能通风系统···················· 4.6 智能气调系统···················· 4.7 网络办公系统···················· 4.8 公用信息系统···················· 4.9 油脂库存测控远程监管系统·············· 4.10 激光测重系统···················· 4.11 智能化粮食质检系统················· 4.12 四单一证系统···················· 4.13 区域一体化协作系统················· 五、中储粮智能粮库数据中心简介··············

面粉基本知识及面粉检验

面粉基本知识及面粉检验 一、概述 二、面粉品质的评价 三、面粉检验标准、原理、注意事项 一、概述 小麦籽粒由皮层、胚乳和胚芽三大部分组成,经过加工以后,小麦的皮层成为麸皮,胚芽成为单独的产品或也成为麸皮,胚乳成为面粉。 二、面粉品质的评价 (一)、加工精度 小麦粉的加工精度以粉色麸星表示。粉色指小麦粉的色泽,麸星指混入小麦粉中的粉状麸皮。粉色高低、麸星多少反映加工精度的高低,面粉的色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外观质量指标,因为面粉色泽给人的印象是直观的、明显的。在消费心理上,总认为面粉白一点好。 正常的小麦粉不是很白,带一点浅黄色。有两个原因:1、粉中存在少量麦皮它使小麦粉呈褐色或灰褐色。混在粉中的麦皮不仅有显而易见的“微粒”还有难以分辨的细粉末,使小麦粉外观发暗。 2、自然存在于小麦胚乳中的黄色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在制粉工艺方面,加工精度高,出粉率低、粉白,生产成本高,加工精度低,出粉率高,粉不白,生产成本低。此外,小麦粉的粉色与小麦性质也有关(软质小麦粉的粉色比硬质小麦粉的粉色稍淡(白),红皮小麦粉的粉色比白皮小麦粉的粉色深)。 当然加工精度高的小麦粉,主要是由麦心制成的,面筋质量相对比较好,所以使用品质要好一点。 (二)、灰分 小麦粉经高温烧后留下的残余物称灰分。灰分指标对小麦制粉有特殊意义:麦粒的不同组成部分--麦皮、麦胚、胚乳,灰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麦皮、麦胚的灰分含量(5%~10%)比较高,胚乳的灰分含量(0.3%~0.5%)很低。通过测定小麦粉的灰分值来衡量小麦粉的加工精度,反映小麦粉中含麦皮的多少。小麦粉灰分含量高,说明粉中麸星多、加工精度低,小麦清理效果差。 三)、粗细度 粗细度指小麦粉的颗粒大小。小麦粉的粗细度对食用品质有一定影响,如:吸水率、吸水的均匀性等,小麦粉的粗细度对其色泽也有一定的影响,颗粒细的,感官上白一些。 (四)面筋质 面筋质是小麦粉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小麦粉中面筋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对小麦粉的适用性(对各种面制品的生产和品质)有重要影响。各种不同的面制品对面筋质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要求数量多,筋力强,有的要求数量少、筋力弱。 (五)、含砂量和磁性金属物 粉类中所含砂、石、土等无机杂质的量称为含砂量,小麦粉含砂量高,影响食用品质,当粉状粮食中含有细砂达到0.03—0.05%时,制成食品食之就会产生牙碜感觉,不仅降低食用品质,而且也危及人体健康。混入小麦粉中的磁性

中储粮人心得体会

中储粮人心得体会 篇一:中储粮核心理念心得体会 中储粮核心理念心得体会 ——杨超 近日在单位领导的组织号召下,开展了学习中储粮核心理念的活动,核心理念即是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要发展企业,则必须同步学习贯彻核心理念,使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一、维护国家利益 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国家粮食储备局部分职能机构和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重要任务。如今的中储粮成为我国体量最大的粮食企业集团,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粮食宏观调控的中坚力量。XX年,中储粮购销粮食达到亿吨,管理粮食占到全社会库存的70%,仓容罐容9000万吨,资产7000多亿元。在如此庞大的数字面前,我们必须做到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墨子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中储粮是为国储粮,要做到优收优存优售,在面临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时,维护国家粮食稳定。国家为此的投入是未雨绸缪,是高瞻远瞩的。近些年中储粮发现有“硕鼠”在侵害国家利益,中储粮也在不断改进机制,严格管理,建立更加严密并

且常态化的监督检查体制。以维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二、服务宏观调控 “粮安天下”这四个字告诉我们粮食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中国古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粮食贸易,提出了有效的粮食贸易理论——平准论。平准论是国家根据市场供需情况,以宏观调控为基本手段,以国营粮食商业为依托,适时吞吐,以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平抑粮价,稳定社会经济生活为主旨的粮食贸易理论。中国古时就有“谷贵伤民”、“谷贱伤农”的认识。管仲的准平论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实践中,提出国家参与粮食市场购销以调节供求, 管仲认为,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当政者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粮食,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就能有效地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统治地位,所谓“人君操谷币准衡,天下可定也”。 中储粮也担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市场稳定的使命,要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三、严守三条底线“安全、稳定、廉政”是我们的三条底线。安全是第一位,没有安全,生产和发展无从谈起。稳定,要求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突出主业,围绕轮换搞加工,围绕轮换搞经营。廉政底线不能破,要遵守企业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运转这“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中储粮新一届党组XX年底成立以来,

2020年(发展战略)中储粮总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发展战略)中储粮总X 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中储粮总XX公司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剧烈变化、严峻挑战的运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十壹五”规划期间将是我国粮食经济实现体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粮食骨干企业,如何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粮食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壹般逻辑思路,探讨涉及中储粮总XX公司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以期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对明晰XX公司定位、认识XX公司环境、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目标有所帮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壹部分是XX 公司定位。通过分析XX公司作为企业的共性和特性等四个问题,提出XX公司定位;第二部分是XX公司战略态势分析。借助管理模型,对XX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XX公司发展战略。通过对XX公司当前发展阶段和基本任务的分析,提出XX公司于五个方面的战略举措;第四部分是XX公司发展目标。提出XX 公司发展目标,且对发展思路进行四个层次的分析。 2000年初,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XX公司(简称中储粮总XX公司)。作为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中冠以“管理”字样的XX公司,如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发展思路,是有关政府部门和从事粮食储备工作的同志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遵循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壹般逻辑思路,对中储粮总XX公司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期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客观认

识XX公司环境,明晰XX公司职能定位,理清XX公司发展思路,确立XX公司发展目标。 (壹)XX公司定位 尽管国务院有关文件已经明确中储粮总XX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运营管理,但对其定位问题仍存于壹些不同认识。这里需要理清涉及XX公司定位的四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伴随XX公司成立就存于,有些问题是于XX公司运行过程中遇到而不能回避的。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很难明晰XX公司于中央储备粮管理方面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方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于国民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回答这些问题,就为解决XX公司定位问题找到了依据。 第壹个问题,XX公司因中央储备粮而产生,中央储备粮作用的发挥是否就是XX公司定位。自1990年国家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以来,中央储备粮曾于国民经济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中不乏成功的经验,但也存于历史的局限。中央储备粮作用的发挥主要体当下以下方面:壹是调节国内粮食供求关系,促进生产,保障消费,实现总量平衡和粮价稳定;二是调节各方经济利益关系,于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既要保证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又要保护消费者的基本利益;三是应付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以及特定情况下的突发事件,保证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四是维护国内粮食市场平衡,通过储备粮食的进出口,调整国内粮食品种余缺,减轻国外粮食进口的冲击。客观地讲,中央储备粮于实现这些目标时发挥了壹定作用甚至重要的作用,但它

小麦粉国家标准GB 1355之欧阳学文创作

小麦粉国家标准(1108) 欧阳学文 11月08日 《小麦粉》 (国家标准讨论稿) 前言 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对GB 1355—1986《小麦粉》、GB/T 8607—1988《高筋小麦粉》、GB/T 8608—1988《低筋小麦粉》、《专用小麦粉》LS/T3201~32081993的修订与合并。 本标准与GB 1355—1986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本标准的结构、编写规则及规范性技术要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修改; 根据小麦粉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定等。

新增内容: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表示面筋质量的指标─面筋指数; 增加了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增加了对标志、标签的要求。 本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Codexstan 152—1985《小麦粉》(修订版1—1995)和欧盟关于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添加剂限制条目,修改了小麦粉脂肪酸值指标。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3551978、GB 13551986。 小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粉的质量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

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类小麦为原料加工的小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 GB/T 5504 粮食、油料检验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法 GB/T 5505 粮食、油料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 5506 粮食、油料检验面筋测定法 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5508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含砂量测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