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参数统计》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Statistic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48(含实验8学时)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

中文简介:非参数统计为有效地分析试验设计及其实际问题中所获得的数据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工具。

本课程从问题背景与动机、方法引进、理论基础、计算机实现、应用实例等诸多方面介绍了非参数统计方法,其内容包括:基于二项分布的检验、列联表、秩检验、Ko1mogorov-Smirnov 型统计量等。

本课程在强调实用性的同时,突出了应用方法与理论的结合。

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该课程属于选修课程,但建议每个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若干种非参数统计方法,以其作为其他重要统计方法的补充。

特别是针对名义数据分析及有序数据分析时相当有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非参数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存在的统计规律的学科,其在经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1)使学生掌握非参数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单样本,多样本的位置检验和尺度检验,以及相关检验和分布检验。

注意与参数统计的区别;(2)结合实际例子,运用非参数理论,提高学生运用该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具体与抽象、偶然与必然、特殊与一般等辨证关系,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当中穿插大量的案例,同时预留课堂讨论与练习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本课程同时设立计算机上机课程,由老师自编实验指导书详细指导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强调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o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教材:非参数统计:基于R语言案例分析,柳向东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参考资料:1)非参数统计,王星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X)5年1月(第一版)2)非参数统计方法,吴喜之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3)孙山泽.非参数统计讲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非参数统计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教学大纲

遵义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非参数统计教学大纲(试行)编印日期: 二◦一五年七月课程编号: 280020 适用专业: 学时数: 64 学分数: 执笔人: 黄建文 审核人: 系别:一数学教研室:统计学 4统计学教研室课程名称:非参数统计课程编码:学分:4总学时:64课堂教学学时:64实践学时:适用专业:统计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该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非参数统计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与参数统计相比较而存在的统计学一个年轻、活跃而前沿的分支,含有丰富的统计思想并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非参数统计方法不依赖于总体分布及其参数,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时仅需要一些非常一般性的假设,因而具有良好的稳健型,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往往比参数统计方法有效。

(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非参数统计在推断统计体系中日益重要的作用,理解非参数统计方法和参数统计方法的区别。

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重视原始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对数据处理持严肃认真态度的专业素质。

二、教学进程安排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清楚非参数统计的研究对象,了解非参数统计的历史,明白非参数统计方法和参数统计方法的区别,认识学习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必要性,了解非参数统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基本工具;通过对初等推断统计的简单回顾,要求学生提炼并把握推断统计思想的实质,为后续章节学习非参数统计的分析技巧和主要思想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和要求】主要教学内容:非参数统计研究内容;非参数统计小史;初等推断统计回顾;非参数统计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与参数统计异同的比较,介绍非参数统计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教学难点是对检验的相对效率、秩检验统计量、U统计量等非参数统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非参数统计分析》(1-8章)教案.doc

《非参数统计分析》(1-8章)教案.doc

.引言一般统计分析分为参数分析与非参数分析,参数分析是指,知道总体分布,但其中几个参数的值未知,用统计量来估计参数值,但大部分情况,总体是未知的,这时候就不能用参数分析,如果强行用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例如:分析下面的供应商的产品是否合格?合格产品的标准长度为(8.5±0.1),随即抽取n=100件零件,数据如下:表1.18.503 8.508 8.498 8.347 8.494 8.500 8.498 8.500 8.502 8.501 8.491 8.504 8.502 8.503 8.501 8.505 8.492 8.497 8.150 8.496 8.501 8.489 8.506 8.497 8.505 8.501 8.500 8.499 8.490 8.493 8.501 8.497 8.501 8.498 8.503 8.505 8.510 8.499 8.489 8.496 8.500 8.503 8.497 8.504 8.503 8.506 8.497 8.507 8.346 8.310 8.489 8.499 8.492 8.497 8.506 8.502 8.505 8.489 8.503 8.492 8.501 8.499 8.804 8.505 8.504 8.499 8.506 8.499 8.493 8.494 8.490 8.505 8.511 8.502 8.505 8.503 8.782 8.502 8.509 8.499 8.498 8.493 8.897 8.504 8.493 8.494 7.780 8.509 8.499 8.503 8.494 8.511 8.501 8.497 8.493 8.501 8.495 8.461 8.504 8.691经计算,平均长度为cm x 4958.8=,非常接近中心位置8.5cm ,样本标准差为()1047.0112=--=∑=ni in x x s cm.一般产品的质量服从正态分布,),(~2δμN X 。

B0900390非参数统计

B0900390非参数统计

《非参数统计》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启发学生,使他们学会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统计应用的广泛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学术已掌握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在理论上有更深的理解。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对非参数统计方法形成基础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区分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同时掌握非参数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统计的概念,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的比较。

本章重点、难点:非参数统计方法的概念,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的比较。

本章参考文献:1. 王星编著,非参数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吴喜之,王兆军编,非参数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陈希孺,柴根象编著,非参数统计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 孙山泽编著,非参数统计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本章思考题:1.请举例说明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之间的区别,并说明它们在什么情况下适用?第一节统计的实践第二节关于非参数统计第三节假设检验及置信区间的回顾第四节渐进相对效率第五节顺序统计量,秩以及正态记分第二章R基础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熟悉并掌握R软件的操作。

本章主要内容:R环境,向量的定义和表示,向量的基本操作,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的逻辑运算,R的图形功能。

本章重点、难点:向量的基本运算与R的图形功能。

本章参考文献:1. 王星编著,非参数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吴喜之,王兆军编,非参数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 陈希孺,柴根象编著,非参数统计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 孙山泽编著,非参数统计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本章思考题:1.在R软件中实现向量的基本运算,并对数据作图。

第一节R环境第二节向量的定义与表示第三节向量的基本操作第四节向量的基本运算第五节向量的逻辑运算第六节R的图形功能第三章单一样本的推断问题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对单一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非参数统计》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531007课程英文名称:Non-parametric Statistic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非参数统计》是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课程主要研究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统计推断和决策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非参数统计方法原理、方法,具有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2.具有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正确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处理实际数据资料的能力;3.具有运用统计软件分析问题,对计算结果给出合理解释,从而作出科学的定论的能力;4.了解非参数统计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符号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Cox-Stuart趋势检验、游程检验、Brown-Mood中位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Friedman检验、Page检验、Siegel-Tukey检验、Mood检验、Ansari-Bradley检验、Fligner-Killeen检验等非参数统计方法。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单样本模型、两样本位置模型、多样本数据模型中的位置参数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掌握检验尺度参数是否相等的各种非参数方法,掌握各种回归的方法,掌握分布检验的各种方法,要求能在真实案例中应用相应的方法。

3.基本技能:掌握非参数统计方法的计算机实现。

(三)实施说明1. 本大纲主要依据应用统计学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和特色发展规划和沈阳理工大学编写本科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非参数统计分析》教案

《非参数统计分析》教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 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 亲身体验统计方法的应用过程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 生的课堂参与度、 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作业完成情况:评 估学生对课堂内容 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鼓励学 生之间的合作与交 流,培养团队协作 能力
介绍非参数统计分析的基本 方法
介绍非参数统计分析在各个 领域的应用
介绍非参数统计分析的概念 和特点
介绍非参数统计分析的优缺 点和注意事项
导入:介绍非参数统计分 析的概念和背景
教学步骤
定义与概念:讲解非参数 统计分析和相关概念
方法与步骤:详细介绍非 参数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 骤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 来展示非参数统计分析的 应用
总结与回顾:总结本次课 程的内容,回顾非参数统 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与思考:布置相关作 业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 入思考
教学重点
重点知识点1:非参数统计的 基本概念
重点知识点2:非参数统计与 参数统计的区别
重点知识点3:非参数统计的 优缺点
重点知识点4:非参数统计的 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
难点概念:难以理解或掌 握的基本概念或原理
难点应用:将理论知识应 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计算:复杂的统计计 算和分析方法
难点理解:对统计原理和 方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通 过具体案例的分 析和讨论,帮助 学生理解和掌握 非参数统计分析 的基本概念和方
法。
互动式教学法: 采用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等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主动

非参数课程设计--非参数统计

非参数课程设计--非参数统计

《非参数统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2011年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情况;2.充分运用Excel软件和Minitab软件来解决分析2011年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情况,并对未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做出假设与估计;3.学习非参数统计的思想,掌握统计软件的用法, 加深理解课程的研究方法,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掌握用符号检验法,符号秩检验法处理数据。

二、设计名称: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三、设计要求:1.利用Minitab软件和Excel简单分析2011年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的情况;2.对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数据进行具体的相应的线性分析,建立回归模型;3.更深层方面地对相关数据进行残差,拟合值和预测分析;4.掌握用符号检验法和符号秩和检验法去检验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5.预测未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四、设计过程:1.思考课程设计的目的,上网收集来源真实的数据;2.整理数据,简单分析数据间关系变化;3.应用统计软件来处理相关数据信息,对其做出详细分析;4.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对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做出相应的总结;5.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实验报告成果。

五、设计细则:1.上网收集下载数据,该数据必须为真实数据,具有可靠性;2. 根据非参数所学知识,自己先对相关数据做出简单分析;3. 利用Minitab软件和Excel充分处理分析数据,并给出详细解释;4.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详细写明操作步骤和相关分析;5. 结合相关背景和知识对2011年9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情况提出建议与意见。

六、说明:1. 对于同一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检验,从而得出更详细的分析与解释;2. 符号检验法,符号秩检验法的相关知识点,统计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3. 对于同一个问题要从不同角度考虑,学会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4. 学会小组交流讨论,懂得与他人团结合作,加强团队交流合作精神。

教学大纲_非参数统计

教学大纲_非参数统计

《非参数统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104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适用对象:统计学(经济分析方向等)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毕业要求:1.应用专业知识,解决数据分析问题;2.可以建立统计模型,获得有效结论;3.掌握统计软件及常用数据库工具的使用;4.关注国际统计应用的新进展;5.基于数据结论,提出决策咨询建议;6.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

一、教学目标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非参数统计方法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推断方法之一,并且理解非参数统计方法和参数统计方法的区别,掌握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统计软件恰当地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掌握经典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单样本的非参数检验——χ2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符号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游程检验;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符号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Wilcoxon检验、Wald-Wolfowitz游程检验、两样本的χ2检验、两样本的K-S检验;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Cochran Q 检验和Friedman检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k个样本的χ2检验。

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Kendallτ相关分析,以及Kendall协和系数。

列联分析及对数线性模型。

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辅。

除了非参数统计理论与方法分步骤精讲之外,还要使用统计软件实现计算。

课后留的作业以“个性化”为主,学生作业在公共信箱内共享。

课程的考核方式可采用开卷形式,做不同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十道左右综合题目,其中60分的(分步骤手算)计算分析题,40分用SPSS等软件计算。

《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Z N U E L 《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学习非参数统计和了解统计前沿的基本课程。

本课程结合R 软件来讲解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非参数统计方法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推断方法之一,理解非参数统计方法与参数统计方法的区别,理解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引言(2学时)本章内容:统计的概念,非参数统计的方法,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的比较。

本章要求:了解非参数统计的历史,了解非参数统计方法与参数方法的区别,认识非参数统计方法的必要性。

第二章 R 基础(6学时)本章内容:R 环境,向量的定义和表示,向量的基本操作,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的逻辑运算,R 的图形功能。

本章要求:熟悉R 中基本数据处理,掌握在R 中进行基本运算,能编写简单的计算函数,会绘制图形.第三章 单一样本的推断问题(6学时)本章内容:单样本推断问题,中心位置推断,符号检验,游程检验,Cox-Stuart 趋势检验,分位数检验,Wilcoxon 符号秩检验,分布检验,Kolmogorov-Smirnov 检验,Liliefor 正态检验,中位数检验,定性数据检验和成对数据检验,秩和检验。

本章要求:掌握符号检验,能用符号检验解决中位数检验问题、定性数据检验问题和成对数据检验问题。

掌握Wiloxon 秩和检验法,掌握符号秩和检验,能用符号秩和检验解对称中心的检验问题和成对数据检验问题,初步理解秩的概念。

第四章 两样本位置和尺度检验(8学时)本章内容:位置检验,Mood 中位数检验法,Mann-Whiteney 检验,Mood 检验,Moses 检验。

本章要求:掌握Mood 中位数检验法,Mann-Whiteney 统计量检验法和比较两样本的尺度参数的秩检验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秩和统计量的概念。

非参数统计课程《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3.1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课程《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3.1教学大纲

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542 制定单位:统计学院制定人(执笔人):潘文荣审核人:徐海云制定(或修订)时间:2014年2月28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非参数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述、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理解非参数统计学习目的和内容。

重点难点】学习非参数统计学的应用意义,明确非参数统计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测量的层次第二节假设测验的回顾第三节非参数统计方法第二章单个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教学目的】了解符号检验、Wilcoxon 检验、正态计分检验、Cox-Start 趋势检验、游程经验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上机操作。

【重点难点】符号检验、游程检验、Wilcoxon 检验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符号检验第二节Wilcoxon 检验第三节正态计分检验第四节Cox-Start 趋势检验第五节游程经验第三章两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教学目的】了解符号检验、Wilcoxon 检验在两个相关中的检验,并进行上机操作。

【重点难点】在上一章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应用到相关处理的比较上。

【教学内容】第一节符号检验第二节Wilcoxon 符号秩检验第四章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教学目的】了解Brown-mood 中位数检验的原理及计算方法,并进行上机操作。

【重点难点】秩和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Brown-mood 中位数检验第二节秩和检验第五章多个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教学目的】了解Cochran检验、Friedman检验的原理及计算方法,并进行上机操作。

【重点难点】Fiedman 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Cochran 检验第二节Friedman 检验第六章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教学目的】了解Kruskal-Wallis 检验、正态计分检验的原理及计算方法,并进行上机操作。

【重点难点】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统计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参数统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7 年 6 月
课程名称:《非参数统计》课程编码:090531007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
课程总学时:40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8
开课单位:理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应用统计学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
2.应用统计学专业《非参数统计》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3.近年来《非参数统计》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 非参数统计是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2.本实验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先修课;
3.与《数理统计》课程相辅相成。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
1.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后学生参加统计调查实践工作的需要。

2.掌握单样本模型、两样本位置模型、多样本分类数据模型中的各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以及检验尺度参数是否相等的各种非参数方法,掌握各种回归的方法,掌握分布检验的各种方法,通过利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括SPSS、R软件)实现对样本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在真实案例中应用相应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
1.每个实验由教师指定实验内容及要求,由学生独立完成上机操作,得出正确的结果。

2.学生要书写实验报告,记录式样结果。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一位置参数的检验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
1、实验目的:掌握单样本、两样本和多样本位置参数的检验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过程。

2、实验要求:将操作过程及结果书写出来,并且将结果截图后贴在实验报告上。

3、实验内容:根据实际问题,个人设计检验总体,获取数据,进行检验。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计算机·50台·SPSS/EXCEL软件
实验二尺度参数的检验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
1、实验目的:掌握两样本和多样本尺度参数的检验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过程。

2、实验要求:把操作过程及结果书写出来,并且上交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根据实际问题,个人设计检验总体,获取数据,进行检验。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计算机·50台·SPSS/EXCEL软件
实验三相关与回归分析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
1、实验目的:掌握Spearman秩相关检验、Kendall协同检验与Theil回归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过程,并与Pearson相关系数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

2、实验要求:将各种结果相对照,最后把操作过程及结果书写出来,并且上交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根据实际问题,个人设计检验总体,获取数据,进行检验。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计算机·50台·SPSS/EXCEL软件
实验四Kolmogorov-Smirnov检验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
1、实验目的:掌握Kolmogorov-Smirnov检验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过程,并与卡方检验结果对照。

2、实验要求:将结果相对照,最后把操作过程及结果书写出来,上交实验报告。

3、实验内容:根据实际问题,个人设计检验总体,获取数据,进行检验。

4、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据实选填)计算机·50台·SPSS/EXCEL软件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
《非参数统计》,吴喜之,赵博娟,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1.按照大纲要求,根据每个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过程的考查,实验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综合给出实验成绩。

2.评分等级
评分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优:90分以上
良:80-89分
中:70-79分
及格:60-69分
不及格:59分及以下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实验纪律、预习、操作技能很好,实验报告书写工整无原则错误;
良:实验纪律、预习、操作技能较好,实验报告中原则错误不超过一个;
中:实验纪律、预习、操作技能一般,实验报告中原则错误不超过两个;
及格:实验纪律、预习、操作技能较差,实验报告中原则错误不超过三个;
不及格:实验中严重违章违纪,预习、实验技能均较差,实验报告中数据严重错误。

八、使用说明
1.本实验教学大纲一般随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2.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