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 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 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 三世纪,是中国战 国时期秦国蜀郡太 守李冰及其子率众 修建的一座大型水 利工程,是全世界 至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以 无坝引水为特征的 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至今 仍发挥巨大效益,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翻 车 ( 人 力 )
翻 车 ( 人 力 )
翻车的模型
.
31
筒 车 ( 水 力 )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
27
龙首渠
白渠 漕渠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 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 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 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 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
1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2、表现: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石刀、石斧、
耒耜
刀耕火种
农作物
南稻北粟
石器锄耕
商、周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
生产目的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耕作方式: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2.形成的条件: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②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3.特点: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④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 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⑤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抗御 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具有脆弱性。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 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 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 代田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 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什么是“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 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致的 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
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 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练习: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
C 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A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
具是用于 ( )
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
(1)农作物结构:北粟南稻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Fra Baidu bibliotek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
11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1)农作物结构:北粟南稻 ( 2)家畜饲养业兴起:六畜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 后世所沿用.
直 辕 犁
曲 辕 犁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 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 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 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 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唐《调笑令》
清代 风力水车 风力为动力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小农经济的概念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粟、稻、黍、 稷、麦(五谷)
为主
桑、麻等
3、意义:
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原始农业出现(时间)
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 演变的?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商周: “石器锄耕”(“耜耕”)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西周: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 人们从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主要特点——精耕细作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课堂小结
刀耕火种
发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达
石器锄耕
的
铁犁牛耕
古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技术进步
代
灌溉水利提高
农 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含义
特点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 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 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 三世纪,是中国战 国时期秦国蜀郡太 守李冰及其子率众 修建的一座大型水 利工程,是全世界 至今为止,年代最 久、唯一留存、以 无坝引水为特征的 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至今 仍发挥巨大效益,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资本主义萌芽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翻 车 ( 人 力 )
翻 车 ( 人 力 )
翻车的模型
.
31
筒 车 ( 水 力 )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
27
龙首渠
白渠 漕渠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 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 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 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 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
1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2、表现: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石刀、石斧、
耒耜
刀耕火种
农作物
南稻北粟
石器锄耕
商、周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
生产目的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耕作方式: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2.形成的条件: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②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3.特点: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④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 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⑤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抗御 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具有脆弱性。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 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 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 代田法。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 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什么是“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 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致的 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
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 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练习: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
C 竹锥地成 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A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
具是用于 ( )
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
(1)农作物结构:北粟南稻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Fra Baidu bibliotek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
11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1)农作物结构:北粟南稻 ( 2)家畜饲养业兴起:六畜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 后世所沿用.
直 辕 犁
曲 辕 犁
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 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 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 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 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唐《调笑令》
清代 风力水车 风力为动力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天仙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小农经济的概念
生产单位
生产领域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 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
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 模式。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粟、稻、黍、 稷、麦(五谷)
为主
桑、麻等
3、意义:
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原始农业出现(时间)
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 演变的?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商周: “石器锄耕”(“耜耕”)
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西周: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 人们从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主要特点——精耕细作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课堂小结
刀耕火种
发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达
石器锄耕
的
铁犁牛耕
古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技术进步
代
灌溉水利提高
农 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含义
特点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