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过程以及送风量计算示例

合集下载

郑州某医院百级手术部焓湿计算实例

郑州某医院百级手术部焓湿计算实例

郑州某医院百级手术部焓湿计算实例案例:百级手术室,以郑州为例,面积 45 平方,净高 3 米,医护人员 12 人。

夏季:tg=35. 6℃,ts=27.4℃。

冬季:tg=-7 ℃,φ=60%。

夏季室内设计参数:温度24℃,相对湿度50%。

冬季室内设计参数:温度24℃,相对湿度50%。

L 送 =11000m3/h , L 新 =1200 m3/h , L 回 =9800 m3/h 。

1 送风量计算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13 手术台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为 0.25—0.3m/s ,送风口面积不低于 6.24m2 ( 2.4*2.6 ),风神的层流天花尺寸为 2.5*2.7 ;考虑到风速的衰减,根据经验,出风口平面风速宜为0.45—0.5 m/s ,能够满足要求。

1.1总送风量的确定L=0.45*2.5*2.7*3600=10935m3/h ,取 11000m3/h;1.2新风量的确定新风量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条,并且选其中最大值。

1.2.1 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规定换气次数计算的新风量;L1=6 次 /h*45m2*3m=810m3/h1.2.2 补偿室内的排风并能保持室内正压值的新风量;《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每间手术室排风量不能低于 L2=200m3/h, 保持正压从缝隙渗透的风量按下式计算:L3=a .∑(q.L)式中: L3—渗透风量( m3/h );a---- 安全系数,可取 1.1—1.2 ;q---- 当洁净室为某一压差值时单位长度缝隙的渗透风量(m3/h.m); 对于压差为 9.8Pa 时,密闭门 q=6 ;L---- 缝隙长度( m )本手术室两个门:一个为 1.4m*2.1m 的电动气密闭门, L1=7m ;一个为 0.9m*2.1m 的手动平开气密闭门, L2=6m 。

L3=1.2*(q.L1+q.L2)=1.2*(6*7+6*6)=93.6m3/h;补偿室内的排风并能保持室内正压值的新风量:L2+L3=293.6m3/h1.2.3 人员呼吸所需新风量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表 4.0.1 ,每人最小新风量为 60m3/h. 人。

空气调节—计算

空气调节—计算

G G NW NC W =1、空调室内有工作人员18名(新风量为16 m3/h.人),室内体积250m3,室内有局部排风为300m3/h ,维持室内正压需要换气次数为1.2次/h ,空调冷负荷为3600W ,送风温差为8℃,求该空调房间的最小新风量。

(15分)解:人员需新风量为:18×16=288m3/h (3分)维持正压所需新风量为:1.2×250=300 m3/h (3分);加上局部排风量为:300+300=600 m3/h (3分)空调总送风量的10%为:3600÷8÷1.2÷1.01÷1000×3600×10%=122.7 m3/h (3分)取三者最大值600 m3/h 为最小新风量。

(3分)某空调房间夏季冷负荷Q=23260W ,余湿量W=5Kg/h.室内设计参数为:tN=20±0.5℃, φN=60±5%;室外 参数tN=37℃, iW=92.6kJ/kg;新风百分比为15%,送风温差为5℃,采用水冷式表面冷却器,试求夏季工况下所需冷量。

3、设新风量为60 m 3/h ,室内回风量为240 m 3/h ,试按比例绘出风机盘管集中处理新风,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处理后直接送入房间的送风方式的焓湿图, 并分别说明其作图过程和风机盘管的风量。

(10分)答: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新风与经风机盘管处理的室内回风分别送出后,在室内混合。

在i-d 图上确定室内外状态点N 、W ;过N点作ε线,与相对湿度90%线相交,得送风状态点O ;根据i n 等焓线与相对湿度90%线相交确定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L ;连接L 、O 两点并延长至M 点,使61×=×=O L G G LO OM F W (G W 为新风量,G F 为风机盘管风量),连接N 、M 点。

G F =240 m 3/h 。

1、一次回风集中式空调系统,已知室内外空气状态为N 、W ,热湿比线为ε,(1)在焓湿图上画出并说明如何确定空气处理及送风过程。

通风部分案例公式

通风部分案例公式

F
2Δ p ρ ( kg/s )
ζ
μ—窗孔的流量系数, μ= 1/ζ,一般小于 1;
ζ—局部阻力系数,Δ p=ζρ v²/2; Δ p —窗孔两侧压力差,Pa; F —窗孔的面积,m²。
2.2 窗孔余压 p162
Pax =P0x -h1
(
ρ -ρ wn
)
g=-h1
(
ρ -ρ wn
)
g
Pbx=P0x+h2
1.4 事故通风:设计原则:换气次数不小于 12 次/小时 ,当进排风口水平距离达不到 20m 时,
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 6m p159
2 、自然通风原理 p160 2.1 窗孔的通风量 p161 L=vF=μF
2Δ p ρ
= μ
G 2ρΔ p
=
ζG ( m³/s ) 2ρΔ p
G=μF
2Δ p ρ =
F a = h2
Fb
h1
P170
ρ Vt2
避风天窗压差 Δ pt=ζ
p
2
( Pa ) ζ—天窗局部阻力系数;ρ —天窗排气温度下密度; p
筒形风帽 p171 L=2827d²
A
( m³/h ) A= 0.4vw² +1.63( Δ pg +Δ pch )
1.2 + ∑ζ+ 0.02l/d
L —单个风帽排气量, m³/h;d —风帽直径,m;A —压差修正系数;vw —室外计算风速; Δ pg—热压,Pa;Δ pch—室内进风或排风形成的正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排风正,进风负,Pa;
(
Pa
)
ζ—局部阻力系数,ζ=2.34;v
—条缝口吸入速
0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3.7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在已知空调区冷(热)、湿负荷的基础上,确定消除室内余热、余湿,维持室内所要求的空气参数所需的送风状态及送风量,是选择空气处理设备的重要依据。

3.7.1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变化过程在空调设计中,经常采用空气质量平衡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进行空调系统的一些能量问题分析图3-10表示一个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示意图,房间余热量(即房间冷负荷)为Q (kW),房间余湿量(即房间湿负荷)为W (kg /s),送入mq (kg/s)的空气,吸收室内余热余湿后,其状态由O(h O ,d O )变为室内空气状态N(h N ,d N ),然后排出室外。

图3-10 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 当系统达到平衡后,总热量、湿量均达到了平衡,即总热量平衡⎪⎭⎪⎬⎫-==+O N m N m O m h h Q q h q Q h q (3-43)湿量平衡⎪⎭⎪⎬⎫-==+O N m N m O m d d W q d q W d q(3-44) 式中 m q ——送入房间的风量(kg/s );Q ——余热量(kW );W ——余湿量(kg/s );O O d h ,——送风状态空气的比焓值(kJ/ kg )和含湿量(kg/kg );N N d h ,——室内空气比焓值(kJ/ kg )和含湿量(kg/kg )。

同理,可利用空调区的显热冷负荷和送风温差来确定送风量。

)(ON p mt t C Q q -= (3-45) 式中 Q ——显热冷负荷(kW );C p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 1.01 kJ/(kg ⋅K)]。

上述公式均可用于确定消除室内负荷应送入室内的风量,即送风量的计算公式。

图3-11 为送入室内的空气(送风)吸收热、湿负荷的状态变化过程在h-d 图上的表示。

图中N 为室内状态点,O 为送风状态点。

热湿比或变化过程的角系数为s RON d d h h W Q --==)(ε (3-46) 由上可得,送风状态O 在余热Q ,余湿W 作用下,在h-d 图上沿着过室内状态点N 点且/Q W ε=的过程线变化到N 点。

洁净区域二次回风负荷计算

洁净区域二次回风负荷计算

洁净区域二次回风负荷计算一、风量计算根据系统需求计算得到系统所需总风量为17000 m3/h,新风量为4000 m3/h,总回风量为13000 m3/h。

二,夏季空气处理过程计算本系统设计采用二次回风,夏季户外新风W先与室内部分一次回风N混合至中间状态点C,而后制冷除湿至露点L,再与室内部分二次回风N混合至送风状态点O,进而送入室内。

焓湿图过程线如下图所示:二次回风系统过程线图(夏季):计算所得各状态点参数如下:洁净区域空气处理过程状态参数表状态点名称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g/kg) 焓值(kJ/kg)W 33.6 63.6 21.4 88.7N 24 60 11.4 53.2C 29.2 64.5 16.8 72.3L 16.7 90 10.9 44.5O 19.3 77.8 11.1 47.6已知系统所需总风量为17000 m3/h,新风量为4000 m3/h,总回风量为13000 m3/h。

根据W、N、C三点的焓值及新风量可以计算出系统一次回风量为:G1=4000*(88.7-72.3)/(72.3-53.2)=3434 m3/h根据总风量及一次回风量可以计算出系统二次回风量为:G2=13000-3434=9566 m3/h根据C、L两点的焓值及经过表冷盘的风量(一次回风量+新风量)可以计算空气处理机组所需冷量:Q=(3434+4000)*(72.3-44.5)*1.2/3600=69 Kw三、冬季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本系统设计采用二次回风,冬季户外新风W先与室内部分一次回风N混合至中间状态点C,而后绝热加湿至露点L,再与室内部分二次回风N混合至中间状态点M,进而送入室内。

但是本系统室内没有大的发热和发湿量生成,热湿负荷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系统经过这一系统复杂的工序后,最终的作用其实是将户外新鲜的空气处理到室内所需的工况。

因此冬季计算时仅需要计算将引入室内的新风处理到室内工况时所需要的加热量和加湿量即可。

废气处理的风量风管计算方法

废气处理的风量风管计算方法

风管:风管尺寸=风量/风速风量=房间面积*房间高*换气次数有个例子:风量 4 万,风速 9m/s,得风管尺寸 =40000/9/3600=1.23 平方 1.23=1.5*0.82所以风管尺寸为 1500*800Q:1、例子中的 3600 是既定参数吗?2、这个风管尺寸计算公式,对排烟,排风管道尺寸计算通用吗?3、求风口和排烟口尺寸计算公式 ~~ 或者求暖通根抵知识学习文档,手里的设计规*对现在的我来说太太高深,还是从根抵打起吧一小时有 3600 秒,除以 3600 是因为计算公式先后的单位要统一。

这个公式对所有风管计算都合用,但是 9m/s 这个风速值不是固定值,需要由你来设定。

排烟排风的公式都是一样的算法,这个 9m/s 的风速需要根据噪音要求调整的,楼主可参考下采暖通风设计规 *消声局部,还有矩形风管的规格最好用标准的,施工规*里的是 1600,没有 1500。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 .绘制通风或者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发展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普通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

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增加。

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摩损,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

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

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阻塞管道。

因此,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拟选定合理的流速。

根据经历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 6-2-1、表 6-2-2 及表 6-2-3 确定。

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 6-2-3 中的数值适当减小。

类别工业建筑机械通讯工业辅助及民用建筑自然通风机械通风风管材料薄钢板、混凝土砖等 6干管~ 14~120.5~1.05~8支管4 2 ~2~60.5~0.72~5室内进风口8 1 . 5 ~ 3 . 51.5~3.0室内回风2 . 5 ~2.0~3.0.表 6-2-2 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频率为 1000Hz 时室内允许声压级〔dB〕部位<40 40~60 >60新风入口 3.5~4.0 4.0~4.5 5.0~6.0 总管和总干管 6.0~8.0 6.0~8.0 7.0~12.0 无送、回风口的支管 3.0~4.0 5.0~7.0 6.0~8.0 有送、回风口的支管 2.0~3.0 3.0~5.0 3.0~6.0 表 6-2-3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m/s〕粉尘类别粉尘名称干锯末、小刨屑、纺织尘木屑、刨花枯燥粗刨花、大块干木屑垂直风管101214水平风管121416纤维粉尘矿物粉尘金属粉尘其它粉尘潮湿粗刨花、大块湿木屑棉絮麻石棉粉尘耐火材料粉尘黏土石灰石水泥湿土〔含水 2%以下〕重矿物粉尘轻矿物粉尘灰土、砂尘干细型砂金刚砂、刚玉粉钢铁粉尘钢铁屑铅尘轻质干粉尘〔木工磨床粉尘、烟草灰〕1881112141314121514121617151319208201013181716161818161418201915232510煤尘焦炭粉尘谷物粉尘1114101318123.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按式〔6-2-1〕计算各管段的断面尺寸,并计算磨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第五章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第五章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5.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本设计中,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新风接入风机盘管的出风管上,这样能减少通过风机盘管的风量,但是必须每个风机盘管出口都有新风接入才能使新风分布均匀,新风管道比较多。

5.1.1夏季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以2001房间为例,(1) 确定新风处理状态:根据室内空气h N 线、新风处理后机器露点的相对湿度和风机温升△t 即可确定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L 及其温升后的L ′点;(2) 确定总风量与风机盘管风量:过N 点作ε线与φ=90%线相交(按最大限度提高送风温差考虑),即得送风点O 。

房间送风量G=∑Q/(h N -h O ),连接L ′、O 两点并延长到M 点,使式中G W —新风量,㎏/s ;G F —风机盘管风量,㎏/s 。

故房间总送风量G=G W +G F ,而M 即风机盘管的出风状态点。

各参数详情如下:送风量m^3/h: 1137.63新风量m^3/h: 90回风量m^3/h: 1047.63新风比%: 7.91117热湿比: 11802.4-------------------------FCU 冷量kW: 3.7472FCU 显热冷量kW: 2.76275新风AHU 冷量kW: 1.02386房间冷负荷kW: 3.6897新风管温升负荷kW:0.0575008F WG G O L OM --'=注: 新风不承担室内冷负荷.4.1.2冬季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如图—2:同样以一层卧室为例。

则冬季风机盘管负荷的确定如下: 1、室内送风状态点确定过N 点作ε线,根据新风比可确定送风点O ,则新风比分别过W 、N 点作等湿线,连接两条直线上的任意两点W 1、N 1,作出点O 满足即为送风状态点O 。

WF WG n G G =+n 111=M N O N。

送风量计算公式

送风量计算公式

送风量计算公式摘要:一、引言二、送风量的定义和作用三、送风量计算公式及解析1.送风量的基本计算公式2.送风量的影响因素3.送风量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四、送风量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五、总结正文:送风量计算公式是在暖通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计算出系统中需要的风量,以确保空气流通、舒适度的需求得到满足。

送风量是指通风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送入的风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的立方米数(m/h)来表示。

送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参数,因此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合理地确定送风量是非常重要的。

送风量的计算公式为:Q = A × v其中,Q 表示送风量,A 表示送风口或进风口的面积,v 表示风速。

在实际应用中,影响送风量的因素有很多,如送风口或进风口的形状、大小、位置、风速等。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送风量,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送风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假设一个房间的长、宽、高分别为10m、8m 和3m,室内需要保持的温度为25℃,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计算出所需的送风量:1.计算房间的体积:V = 10 × 8 × 3 = 240 m2.根据室内外温差(例如5℃)和房间的表面积(S = 2 × (10 × 3 + 8 ×3)) 计算房间的热量需求:Q = U × S × ΔT = 1.2 × 240 × 5 = 1440 kcal/h3.根据房间的热量需求和通风系统的热交换效率(例如0.75)计算所需的送风量:Q" = Q / η = 1440 / 0.75 = 1920 m/h因此,这个房间至少需要1920 m/h 的送风量才能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送风量计算公式在实际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排风量计算公式范文

排风量计算公式范文

排风量计算公式范文排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气体体积。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排风量的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1.普通建筑物的排风量计算:在普通建筑物中,排风量的计算通常考虑建筑物使用面积、人口密度以及使用场所的特殊要求。

根据通风换气的要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排风量:排风量=使用面积×人口密度×换气频率其中,使用面积指的是排风系统所服务的建筑物或房间的面积,单位通常为平方米;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单位为人/平方米;换气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需要进行的换气次数,单位为次/小时。

2.工业建筑物的排风量计算:在工业建筑物中,通常需要考虑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或污染物的排放量。

根据工艺过程的要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工业建筑物的排风量:排风量=污染物产生速率×产生率×温度修正系数/污染物浓度其中,污染物产生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污染物体积或质量,单位通常为立方米/小时或千克/小时;产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需要处理的污染物产生的数量,单位通常为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温度修正系数是根据污染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排放特性进行修正;污染物浓度是指污染物在排风过程中的浓度,单位通常为毫克/立方米。

3.实验室或洁净室的排风量计算:在实验室或洁净室中,通常需要考虑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实验室或洁净室的排风量:排风量=(负压差×室内空气流速)/污染物浓度其中,负压差是指室内外之间的压力差,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室内空气流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给定截面的空气体积,通常以立方米/小时为单位;污染物浓度是指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通常为微克/立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些常用的排风量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和特殊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在设计和使用排风系统时,还需要考虑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以确保排风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与送风量的计算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与送风量的计算

3.7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在已知空调区冷(热)、湿负荷的基础上,确定消除室内余热、余湿,维持室内所要求的空气参数所需的送风状态及送风量,是选择空气处理设备的重要依据。

3.7.1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变化过程 在空调设计中,经常采用空气质量平衡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进行空调系统的一些能量问题分析 图3-10表示一个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示意图,房间余热量(即房间冷负荷)为Q (kW),房间余湿量(即房间湿负荷)为W (kg /s),送入m q (kg/s)的空气,吸收室内余热余湿后,其状态由O(h O ,d O )变为室内空气状态N(h N ,d N ),然后排出室外。

图3-10 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 当系统达到平衡后,总热量、湿量均达到了平衡,即总热量平衡 ⎪⎭⎪⎬⎫-==+O N m N m O m h h Q q h q Q h q (3-43) 湿量平衡 ⎪⎭⎪⎬⎫-==+O N m N m O m d d W q d q W d q (3-44)式中 m q ——送入房间的风量(kg/s ); Q ——余热量(kW );W ——余湿量(kg/s );O O d h ,——送风状态空气的比焓值(kJ/ kg )和含湿量(kg/kg );N N d h ,——室内空气比焓值(kJ/ kg )和含湿量(kg/kg )。

同理,可利用空调区的显热冷负荷和送风温差来确定送风量。

)(O N p m t t C Qq -= (3-45)式中 Q ——显热冷负荷(kW );C p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 1.01 kJ/ (kg ⋅K)]。

上述公式均可用于确定消除室内负荷应送入室内的风量,即送风量的计算公式。

图3-11 为送入室内的空气(送风)吸收热、湿负荷的状态变化过程在h-d 图上的表示。

图中N 为室内状态点,O 为送风状态点。

热湿比或变化过程的角系数为sR O N d d h h W Q --==)(ε (3-46) 由上可得,送风状态O 在余热Q ,余湿W 作用下,在h-d 图上沿着过室内状态点N 点且/Q W ε=的过程线变化到N 点。

空气处理过程以及送风量计算示例

空气处理过程以及送风量计算示例

空气处理过程以及送风量计算示例1 空气热湿处理一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图—1εR独立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图—22 送风量商场:送风量计算公式Ms= Qc/(h R -h S )查h—d 图 t R =27℃ d=60 % h R =61.89KJ/kg根据:ε= Qc/ Mw=208kw/0.0258=8047kJ/kg过R 点交相对湿度φ=95%于s 点。

确定hs=47.82 kJ/kg 干球温度17.4℃。

求Ms :Ms =Qc/(h R -hs )=208kw/(61.87KJ/kg -47.82 kJ/kg )=14.8kg/s=12.3 m 3/s= 44412 m 3/h注:t R =27℃ d=60 %;密度1.2Kg/ m 3估算新风量为16504 m 3/h ,新风比为0.37,0.3.7>0.3,将新风比改为0.3 新风量M X ,回风量M HM X =0.3×Ms =4.44kg/sM H = Ms -M X =10.36kg/s根据新风比求混合点C 的ic ,io=88.41,i R =61.87kJ/kg ,求得hc=80.5 kJ/kg所以混合点处理到送风状态点所需处理冷量为总冷量:Ms×(hc -hs )=14.8/kg/s×(80.5-47.82)=483.7KW 。

客房1Qc=6.02KW ,Mw=1.3 ×10-3 kg/s ε=6.02/(1.3×10-3 )=4425(kJ/kg) 取送风温差Δts=8℃, 送风温度 ts=27-8=19℃通过室内点R(27℃,60℅)作过程线ε,ts 的等温线与ε的交点为送风状态点,查焓3.0=--Ro c o i i i i湿图得hs=50.94kJ/kgMs=6.02/(61.87-50.94)=0.55 kg/s=1650 m3 /h校核:房间容积V=121m3换气次数n=Vs/V=(0.55/1.2×3600)/137=12在5~15次之间。

净洁系统空调处理方案设计及计算

净洁系统空调处理方案设计及计算

净洁系统空调处理方案设计及计算
洁净系统空气处理方案有:一次回风式系统、二次回风式系统、全新风式系统三种。

全新风系统多应用于不可利用的场所,在工程应用中采用全新风系统时,在系统中增加能量回收装置,即将室内的排风在未排出室外前,与从室外引入的新风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到节能,降低能耗。

洁净室空调系统冷(热)、湿负荷的计算与一般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计算基本相同,可参考《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的相关内容。

①一次回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系统送风量计算
送风量(Ls)=洁净室总冷负荷/1.2×送、回风焓差(iN -iO);
▲系统所需的冷量计算
所需冷量(Qx)=1.2×Ls×除湿前后焓差(ic-iL);
▲系统所需的热量计算
所需热量(Qr)=1.2×Ls×再热前后的焓差(io-iL);
▲系统送风量计算
送风量(Ls)=洁净室总冷负荷/1.2×送、回风焓差(iN -iO);
▲计算一次回风﹢回风量:
L(一次回风﹢新风)=新、回风量比×总送风量;
▲计算二次回风﹢回风量:
L(二次回风﹢新风)=总送风量-L(一次回风﹢新风);
▲系统所需的冷量计算
所需冷量(Qx)=1.2×L(一次回风﹢新风)×除湿前后焓差(ic-iL);。

风量的计算方法范文

风量的计算方法范文

风量的计算方法范文风量(Air Flow)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通过其中一区域的量,通常以体积单位(立方米/小时,立方英尺/分钟等)来表示。

在工程领域中,计算风量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着通风、空调和暖气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风量计算方法:1.速度和面积法:这是最基本的风量计算方法之一、首先需要测量风流截面的面积(A)和风速(V)。

然后,通过乘以面积和速度可以得到风量(Q):Q=A×V。

例如,如果风速为3米/秒,风流截面的面积为4平方米,则风量为12立方米/秒。

2.等速线法:这种方法用于计算复杂的风流场。

首先将风流截面划分成小方格,并测量每个方格中的风速。

将这些风速值连接起来,形成等速线。

然后,根据等速线的间距和长度计算每个方格的面积。

最后,将这些面积值相加,即可得到风量。

3.等分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分散点的风流场。

首先需要在风流截面上确定一组等距的分散点,并测量每个点处的风速。

然后,计算每个点周围的小面积,并将风速值和小面积相乘。

最后,将这些小面积乘积相加,即可得到总的风量。

4.压力差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通过通道或管道中的风量。

首先需要测量风道的两个点之间的静压差(△P)。

然后,根据通道的几何形状和气体的密度计算出通道的阻力。

最后,使用阻力和静压差的关系来计算风量。

5.风速捕捉器法: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室外环境中的风速测量。

风速捕捉器是一种装置,可以根据被风吹过的面积和时间来测量风速。

通过将测得的风速应用于截面积,即可计算出风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风量计算方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还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更复杂的方法来计算风量。

此外,风量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和空气密度等。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风量对于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风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AHU-L1-1

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AHU-L1-1

tg(℃) 新风状态点(W) -5.30 室内状态点(N) 19.00 送风状态点(O) 26.16 混风状态点(C) 15.81 加热后空气状态点(Ot) 26.16 注:房间负荷为热负荷时,室内余热一项为负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16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Pb(Pa) 376 2198 3395 1797 3395
13900
含湿量 d(g/kg) 1.38 6.78 5.62 6.07 6.07
13.1%
焓 i(kJ/kg) -1.89 36.30 40.65 31.29 41.79 湿球温度下饱和 含湿量 ds(g/kg) 1.99 9.26 10.36 8.07 10.64 含湿量 d'(g/kg) 1.38 6.78 5.62 6.07 6.07 d-d' (g/kg) 0.00 0.00 0.00 0.00 0.00
一次回风空气处理机组选择计算(冬季处理过程)
表1:已知送风量(典型过程)
空气处理机组编号 AHU-L1-1 当地大气压力 B(Pa) 101950 状态点 安装位置 一层空调机房 室内余热 Q(kW) -23.41 干球温度 服务对象 二层篮球训练馆 室内余湿 W(kg/h) 22.43 湿球温度 ts(℃) -7.01 12.98 14.67 10.93 15.08 加湿方式 等温 热湿比 ε (kJ/kg) -3757 相对湿度 φ (%) 60.00 50.00 26.89 54.84 29.02 20℃干空气密度 kg/m 1.212 送风温差 △t(℃)
3
机组加热量 Q(kW)
机组加湿量 W(kg/h)
56.6
新风量 Lx(m3/h) 2100 湿球温度下饱和水蒸 气分压力 Pbs(Pa) 325 1496 1670 1307 1715

第三章 空气处理过程分析计算

第三章  空气处理过程分析计算

第三章空气处理过程分析计算3.1 空气处理状态点的确定根据凝智楼的建筑特点,末端空气处理过程采用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的形式。

新风由新风机组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并直接送入室内,即新风与风机盘管并联送风。

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示如下图,此处忽略风机温升对空调过程的影响。

图3-1夏季工况空气处理焓湿图N—室内状态点 W—室外状态点0—送风状态点L—新风处理状态点M—风机盘管处理状态点新风机组将室外新风W处理到与室内空气等焓点L,风机盘管将回风从N点处理到M点然后与L状态的新风在室内大空间混合,达到送风状态点O,再沿热湿比线达到房间状态点N。

MN L W −−−→−−−−→−风机盘管冷却去湿新风机组冷却去湿该空调方案的设计和计算过程如下: 1) 根据室内外设计参数确定W点和N点。

2) 确定新风处理后的状态点L 室内控制状态点N 的等 焓线与φ=90%~95%的等相对湿度线的交点即为新风处理后的终状态点L 。

3)确定送风状态点O 因为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大多用于舒适性空调,一般不受送风温差的限制,可用最大送风温差送风,故已φ=90%~95%为确定O 点的条件之一。

过N 点作ε线与φ=90%~95%等相对湿度线相交,交点即为送风状态点O 。

4)计算房间总送风量 q m =Q h N −h O(kg s ⁄)式中:Q —室内总冷负荷,kW ; h N —室内空气焓值,kJ/kg ; h O —送风状态点焓值,kJ/kg 。

5)计算风机盘管处理风量q mF =(q m −q mW )(kg s ⁄) 式中: q m —房间总送风量, kg s ⁄; q mW —房间新风量,kg s ⁄。

6)确定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空气状态点M 的焓值N O −→−ε混合h M=[h o−q mWq mF (h L−h O)](kJ kg⁄)式中:h o—送风状态点焓值,kJ/kg;q mW—房间新风量,kg s⁄;q mF—风机盘管处理风量,kg s⁄;h L—新风机组处理后空气的焓值,kJ/kg。

送风量计算公式

送风量计算公式

送风量计算公式【原创实用版】目录1.送风量的定义和重要性2.送风量计算公式的概述3.送风量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解释4.送风量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5.送风量计算公式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正文一、送风量的定义和重要性送风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空调、通风系统向室内输送的新鲜空气量。

它是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度。

合适的送风量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性,有利于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二、送风量计算公式的概述送风量计算公式是根据空调、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物理定律推导得出的。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室内空气体积、空气流速、送风口面积和空气密度。

通过这些因素的计算,可以得出送风量的大小。

三、送风量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解释送风量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多个物理定律和公式。

简单来说,送风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送风量=室内空气体积/空气流速。

室内空气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室内空气体积=送风口面积×空气密度×空气流速。

空气密度是一个常数,一般取 1.29kg/m3。

空气流速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取,一般在 0.5-2m/s 之间。

四、送风量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例如,一个房间的体积是 100m3,送风口面积是 1m2,空气流速是1m/s,那么送风量就是 100m3/h。

五、送风量计算公式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送风量计算公式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没有考虑到室内空气的混合程度、空气的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送风量的大小。

净化计算例子

净化计算例子

净化计算例子电子车间十万级净化面积=500m2 吊顶高度2.5米室内要求23℃±2 50%±10RH夏季室外: DB=33.5℃,WB=27.7℃冬季室外:DB=5℃,RH=70% 新风按15%取。

计算过程:风量=500m2X2.5MX20=25000m3/h =30000KG/H 新风= 25000m3/hX0.15 =3750m3/h=4500KG/H 冷量估算250W/m2 即250X500=125KW夏季室外: DB=33.5℃,WB=27.7℃ RH=64.5% D=21.21g/kg H=88.17kj/kg冬季室外:DB=5℃,WB=2.9℃ RH=70% D=3.77g/kg H=14.5kj/kg室内工况:DB=23℃,WB=16.2℃ RH=50% D=8.75g/kg H=45.47kj/kg夏季除湿:新回风(回风按设计工况记)混合后状况点 C :DB=24.6℃,WB=18.3℃ RH=54.9% D=10.62g/kg H=51.87kj/kg夏季除湿量=30000KG/H *(10.62-8.75)/1000=56kg/h取8度温差(送回风)把C点处理到L点:D=8.75g/h RH=95% 此时L点的工况L: :DB=12.8℃,WB=12.3℃ RH=95% D=8.75g/kg H=34.96kj/kg验证冷量Q=30000KG/H*(45.47-34.96)/3600=85KW再热量=(23-8-12.8)*30000*0.24/860=18.5KW再热到O点就OK了冬季加湿:新回风(回风按设计工况记)混合后状况点C1 : DB=20.3℃,WB=14.6℃ RH=53.9% D=8g/kg H=40.83kj/kg冬季加湿量=30000KG/H *(8.75-8)/1000=22.5kg/h 取25kg/H取8度温差(送回风)把C1加热到Ll点:L1: (23+8-20.3)*30000*0.24/860 =89KW高人指点一下对吗?冬季加热量怎么能那样算呢?你的混合后C点呢?你取8度温差就是估算认为C点至O’点温差就是8度了你这个计算有问题,有必要这么复杂吗?室内负荷对电子厂房来说还是建议仔细计算,给你个简单些的计算步骤:1.空调箱选择:若负荷不大,可按照换气次数来选择,换气次数15次,风量定为15*2.5*500=18750CMH 新风取15%有些大了,就按照你取的吧,0.15*18750=2812CMH2.冰机选择:按照你的估算值250W*500+处理新风负荷=125KW+2812*1.2*0.268*(88.17-45.47)/860=169KW=53RT,可买个60RT的冰机3.加热器确定:仅考虑冬季加热量(暂排除个别夏季再热量过大工况)H (kw) = Q (m3/hr)x0.29(kcal/m3.℃)x(T1-T2)℃/860=2812*0.29*(23-5)/860=17KW 可购买20KW 加热器4.加湿器确定:仅考虑冬季新风加湿量M (kg/hr)=Q(m3/hr)×1.2(kg-dry air/m3)× (w1-w2)(kg/kg-dry air)=2812*1.2*(0.00875-0.00377)=16.8KG/Hr 可购买20KG/Hr 的加湿器以上计算完全可套用,对以无尘室的一次回风工况80%的情况都可适用,有问题给我留言好,首先谢谢你热心的回帖及耐心的解答。

空气处理

空气处理
热湿比
2、室内送风状态点 的确定
过N点作 的过程线,与 的交点为O,查得 , ,
,符合送风温差要求。
3、总送风量的确定
二、冬季空气处理过程
1、根据设计条件得冬季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确定空气焓值:
由设计的原始资料得,冬季室内设计参数为 , 所以在焓湿图上确定点N, 。
查得:热负荷
2、送风状态点O
使用夏季的送风量列式
5、总风量的确定:
6、风盘处理风量的确定:
7、确定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状态点M:
K点、O点都已确定,连接K、O两点并做其延长线到点M,并使MO/OK=新风量/风机盘管风量,即可确定M点。
求得
8、新风机组负担的冷量:
9、风机盘管负担的需冷量:
10、其空气处理过程为
B.冬季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如图———2:
1、室内状态点N和室外状态点W的确定
3、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空气状态点M的确定:
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风机盘管的加热能力和减少新风系统在风机盘管停开时的能耗(如酒店式公寓房间内无人时),并且考虑到冬季的送风温度不宜高于 ,本设计取 ℃
式中 ——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空气状态点温度;
——室内设计状态点的温度,
由此得 ℃, ,
4、新风加热后状态点 加湿后状态点E的确定:
冬季采用喷蒸汽加湿时,空气在 图上的状态变化是一等温过程,因此新风加热后的状态点的温度 应该等于状态点E的温度,由混合原理, ,等焓线 与 的延长线交与点E,可得 , ,因为 ,所以可确定点 , ,
5、确定风机盘管机组的加热量
6、确定新风机组的加热量
7、确定新风机组的加湿量
8、其空气处理过程为
一般,冬季所需冷量小于夏季所需冷量,所以设备根据夏季的制冷量来选择,用冬季供热量进行校核。

空气处理过程

空气处理过程

风机盘管的选型计算以地下一层KTV1为例来说明选型过程。

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中,让风机盘管承担室内冷负荷,新风机组只承担新风本身的负荷。

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1)夏季空气处理过程。

夏季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比焓值的焓湿图见下图4.1。

新风机组不承担室内冷负荷。

1)根据设计条件,室内参数:t N =26℃、ϕ=65%;室外参数:干球温度tg=34.2℃、湿球温度ts=27.8℃,在焓湿图上确定室内、外状态点N 、W 。

查图可得N h =61.0kj/kg 、W h =89.0kj/kg 。

2)确定机器露点L 和考虑温升后的状态点K从N 点引等焓线,与ϕ=90%的相对湿度线交于点L ,连接WL,W 到L 过程是新风在新风机组内实现的冷却减湿过程。

所以可得L h =N h =61.0kj/kg 。

3)确定室内送风状态点O 从N 点作热湿比线,热湿比: (4.1) 该线与ϕ=90%的线相交于送风状态点O ,查图可得O h =55.5kj/kg 。

O 点确定之后,即可计算出空调房间的送风量为: (4.2)4)确定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状态点M连接LO 并延长到M 点,M 点为经风机盘管处理后的空气状态,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为s kg q q q W m m F m /494.1166.066.1,,=-=-=。

其中新风量为:。

因为求出的s kg q s kg q m W m /166.01.066.1%10/08.0,=⨯=•〈= 所以s kg q W m /166.0,=由混合原理 (4.3) 可求出M h =54.9kj/kg ,做M h =54.9kj/kg 的等焓线与LO 的延长线相交得M点。

连接NM ,N 到M 过程是在风机盘管内实现的冷却减湿过程。

5)确定新风机组负担的冷量和盘管负担的冷量新风机组承担的冷量:kW h h q Q L W W m W O 65.4)0.610.89(166.0)(,,=-⨯=-= (4.4) 风机盘管承担的冷量:kW h h q Q M N F m F O 11.9)9.540.61(494.1)(,,=-⨯=-= (4.5)根据风机盘管所承担的冷量来选择所需要的风机盘管的型号,本例选用EKs kg h h Qq O N m /66.15.550.61125.9=-=-=∑kJ/kg 40505811.03600125.9=⨯==W Q εs kg q W m /08.036002.1240,=⨯=ON M O F m W m h h h h q q --=,,风机盘管,型号为EKCW1400AT ,两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处理过程以及送风量计算示例1 空气热湿处理
一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
图—1
εR
独立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图—2
2 送风量
商场:
送风量计算公式
Ms= Qc/(h R -h S )
查h—d 图 t R =27℃ d=60 % h R =61.89KJ/kg
根据:
ε= Qc/ Mw=208kw/0.0258
=8047kJ/kg
过R 点交相对湿度φ=95%于s 点。

确定hs=47.82 kJ/kg 干球温度17.4℃。

求Ms :
Ms =Qc/(h R -hs )
=208kw/(61.87KJ/kg -47.82 kJ/kg )
=14.8kg/s=12.3 m 3/s= 44412 m 3/h
注:t R =27℃ d=60 %;密度1.2Kg/ m 3
估算新风量为16504 m 3/h ,新风比为0.37,0.3.7>0.3,将新风比改为0.3 新风量M X ,回风量M H
M X =0.3×Ms =4.44kg/s
M H = Ms -M X =10.36kg/s
根据新风比求混合点C 的ic ,io=88.41,i R =61.87kJ/kg ,
求得hc=80.5 kJ/kg
所以混合点处理到送风状态点所需处理冷量为
总冷量:Ms×(hc -hs )=14.8/kg/s×(80.5-47.82)=483.7KW 。

客房1
Qc=6.02KW ,Mw=1.3 ×10-3 kg/s ε=6.02/(1.3×10-3 )=4425(kJ/kg) 取送风温差Δts=8℃, 送风温度 ts=27-8=19℃
通过室内点R(27℃,60℅)作过程线ε,ts 的等温线与ε的交点为送风状态点,查焓3.0=--R
o c o i i i i
湿图得hs=50.94kJ/kg
Ms=6.02/(61.87-50.94)=0.55 kg/s=1650 m3 /h
校核:房间容积V=121m3换气次数n=Vs/V=(0.55/1.2×3600)/137=12在5~15次之间。

℃设计合理
其余房间需冷量和送风量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