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改革——教育类

合集下载

清末的新式教育与变革

清末的新式教育与变革

清末的新式教育与变革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末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重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清末开始大力推行新式教育与变革。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末的新式教育自从洋务运动以来逐渐兴起。

洋务运动期间,一些国士学说不断兴起,主张融汇中西之道,推进教育改革。

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倡导学习西方科技和文化。

随着西方知识的引进,国家开始重视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

其中,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新式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们效仿西方的学制,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并提出“教育治国、教育创新”的观点。

这一理念得到了清廷的支持,促使新式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

清末的新式教育除了借鉴西方的教育制度和理念外,还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清末的新式教育注重一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如儒家思想、经典诵读等。

这使得新式教育不仅注重科技和实用主义,也保留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内涵,使教育更加全面和丰富。

清末新式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面对社会的压力和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新式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阻力。

尽管清末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但实际上,新式教育的普及率并不高,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接受到新式教育的培养。

这些问题表明,清末的教育变革还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改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清末的新式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基础。

清末的新式教育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培养了一批有现代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学子,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清末的新式教育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社会提供了一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队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新式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中坚力量。

总结起来,清末的新式教育与变革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依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

依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从行政到社会的全面改革清末新政是清朝末期的一次重大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改革,旨在应对国内外危机,推动国家现代化,以及加强中央集权。

本文将从行政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和社会改革五个方面,概括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改革清末新政的行政改革旨在提高政府效率,加强中央集权,以及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官制:撤并冗衙,整顿吏治,设立内阁和责任内阁,使政府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地方行政改革:实行省制,将全国划分为23个行省,设立行省总督,以便更好地管理地方事务。

法律改革:制定《大清律例》等法律规章,使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为行政改革提供法制保障。

二、经济改革清末新政的经济改革旨在振兴国家经济,推动工业化,以及加强国家财政实力。

主要内容包括:商埠开禁:开放通商口岸,吸引外资,促进国际贸易。

铁路建设:大力发展铁路事业,建设大干线,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财政金融改革:设立银行,发行纸币,加强国家财政金融实力。

振兴实业:鼓励民族工商业发展,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三、军事改革清末新政的军事改革旨在加强国防力量,提高军队战斗力,以及应对国内外安全威胁。

主要内容包括:军队建设:实行征兵制,加强常备军建设,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

军事教育:创办军事学校,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提高军队指挥水平。

武器装备更新:引进先进武器装备,更新军备,增强国防实力。

四、教育改革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旨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培养现代化人才,以及提高国民素质。

主要内容包括:学堂建设:大力发展新式学堂,推广现代教育制度,提高教育水平。

书院改制:将传统书院改造成新式学校,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

派遣留学生: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编译西学:大量翻译西方学术著作,引进西方文化和技术。

五、社会改革清末新政的社会改革旨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以及缓解社会矛盾。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济:设立慈善机构,开展救济贫困人口的工作。

清末新政和留学教育

清末新政和留学教育

清末新政和留学教育(七)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帝西逃,震惊中国朝野。

1901年,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1.“壬寅学制”和“癸卯(mao)学制”的颁布(1)“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官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①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校系统;②壬寅学制以纵向的初等、中等、高等学堂为主,形成三段七级,以横向的实业学堂、师范学堂为辅,将整个学堂教育系统地连成一体,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学制没有得到实行。

(2)癸卯(mao)学制1904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等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其基本内容如下:①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②癸卯学制包括各级各类学堂章程整个学制纵向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初等教育有:蒙养院(3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等学堂有:中学堂(5年);高等教育有:高等学堂(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

③学制横向分三个部分:在普通学堂之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独立的系统。

④清末学制的制定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结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具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主义性质。

评价:新学制的颁布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旧有的教育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他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重视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职业训练。

但新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性。

2.废科举,兴学堂(1)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①改革科举内容,废除八股取士;②逐年递减科举取士名额;③1905年停科举,1909年学部开始向全国推行。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来考察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来考察
省城 均 改设 大学 : 各府 厅直 隶 州均 设 中学 堂 , 州 县均 设小 学 堂o L4 2 r 成效也最 突
出, 当然出现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故此段成为该书重头也就理所 当 然, 舒新城编订该集的要求是“ 搜集在博, 鉴别在严” 。故该书在此后 6 o年未有能超乎其上的, 成为研究近代教育史的权威著作之一 圈 作为该书着力最大的部分, 清政府新政时教育方面改革 : 制定新学 制、 废除科举、 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都能从该辑中反映出来。


引言
为有识之士的 ' 。 - ~ 张之洲、 L; 1 刘坤一在《 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 指 出: “ 窃渭中国不贫_财丽贫于人才 , T 不弱=兵而弱于志气。人才之 『 贫, 由于见闻不广、 学业, 实; 志气之弱, 由于苟安者无覆危救 亡之远
《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为人民教育出版社 于 16 年出版 , 91 按该 书《 出版者的话 》“ ,这本书所选 的资 料, 14 从 80年鸦 片战争起, 到 11 年五四运动前后止”“ 99 ,大部分资料所反映的是当时统治阶级 的 教育意见和教育措施”“ ,教育制度 的资料选录的多。 u而 纵观 全 ”[ 书, 可知清末新政时的教育资料 占了该 书所辑资料的大部分, 这与舒 新城编辑该书的目的有关。舒新城(83 90 , 19 ~16)湖南溆浦人 , 国 我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 出版家。为了总结近代 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 训, 作为以后教育发展的借鉴 , 舒新城编辑了该书 , “ 专述近代中国人 之教育活动, 求出其因果关系以供现代及后代教育上之资鉴为中国
限 、 机关 及学生 毕 业 的 身 份授 予 等 一 系列 制 度 , 参 酌东 鹾学 主管 并
制, 将学科分为七大门类 即经学、 格致学、 兵学、 农学 、 政治学、 史学、 工学。这样 , . 4 -  ̄院改学堂的过程中, . - f 就提出了完整的学制系统 。 清政府接受建} 于 10 年 9 义, 91 月下令将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 中小学堂 : “ 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 , 著将各省所有书院, 于

第三章 清末新政

第三章 清末新政
文化普及。村村有私塾,处处有书院 塑造民族性格 培养共同的价值观 士绅阶层的塑造
社会结构的中心——士绅
科举制直接促成了两个中心的形成:其一,在流动不 滞的社会结构中的士绅阶层;其二,在社会价值体系 中的科举功名。
士、农、工、商四种社会力量围绕着两个中心建立 了社会生活的秩序。这两个中心的重合与互动,构成 了社会结构的重心,也构成了日常生活的重心。
第三章 清末新政
一、教育改革 二、政治体制变革
「夫今日之中國,本千鈞一髮之際,存亡危急之秋, 以言乎外,則機會均等之政策並起於列強,以言乎 內,則革命排滿之風潮流行於薄海,禍機已兆,後 患難言」。
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發現除了改革,已別無他路。
1901年清廷向全國人民宣佈實行「新政」。
一、教育改革
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贡士们按这次考 试的成绩重新排定名次。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试题是 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贡士们立 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 议。
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 鎏。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 钧儒等。
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 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总之,学堂本古学 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 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 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有光荣。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赞律、行 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
1901年6月,开经济特科;8月,废八股文程式,试 策论;9月,谕令各省设立学堂。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该政改以大力变法、改
革政治制度和加强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下是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变法
新政府成立后,决心推行新政,大力变法。

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
式学校”,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普及新知识。

除此之外,新政府还废除关税自由政策、实行了新的税制,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二、政治制度改革
新政府还进行了政治制度改革,废除了帝国制度,建立民国政府。


政府试图推行宪政、民主制度和法治观念,规划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框架。

实行帝国主义,承认普遍选举,清除了官员的级别差别,制定了
新的官员选任法规。

三、加强教育
新政府还进行了教育改革,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校”。

在新
政府推动下,各级政府新设了大量的现代学校,包括实业学校、铁路学校、交通学校、商业学校、农学院、师范学校等。

同时,他们还通过增加支持公费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义务教育等措施,推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

总之,清末新政改革涉及了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新政下的培育和重视教育,不仅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和素质,而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广,促进了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国家前进。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摘要: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是清政府当时迫于内外压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而在改革的深度和力度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教育近代化1.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背景2.1政治背景清末时期封建统治处于没落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再加上西方列强侵略的步步深入,迫使清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而不得不进行了新政改革。

八国联军侵华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民族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慈禧,经过八国联军之战,也是自身难保,甚至再次上演了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出逃的一幕。

慈禧为了不让大权完全落入他人之手,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及欺骗人民,慈禧在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了“罪己诏”和“改革”的谕旨。

其自身亲自举起了改革大旗。

除此之外,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力量的变化也为新政改革提供了内部助动力,主要体现在改革派地位的上升和顽固派的失势。

这一变化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帝国主义在允诺保留慈禧太后的地位的条件下胁迫清政府发生的。

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惩凶”要求,清廷处罚了一批王公大臣和官绅,顽固派此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至此,改革派在清统治集团内部取得了优势,这无疑为新政改革的进行减少了不少阻力。

而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愈加深入。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的军队虽陆续从华撤走,但沙俄的大军依然盘踞在我国的东北,妄想实现把我国东北变成“黄俄罗斯”的野心,这与日本夺取我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冲突。

此时,帝国主义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改变,帝国主义在出兵镇压义和团时,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放弃了原定的瓜分中国的政策。

同时各列强也认识到在中国实施瓜分政策可行性不强,从而改行为“以华治华”的“保全主义”政策。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第十一章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第一节建立学制1900 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次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从此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之下。

在这种形势下,清统治当局对外为了“结与国之欢心” ,对内为了缓解国人空前强烈的不满和愤怒,不得不赶忙于1901 年宣布恢复“新政”,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下诏变法,在斥责康有为等不是变法,而是乱法以后,指出“皇太后何尝不许更新,损益科条?朕何尝概行除旧,酌中以御?”要求臣下“各就现在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教育领域实际上完全恢复了三年前被扼杀的“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如科举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将各地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兴办农、工、商实业学堂等。

同时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负责设计新教育体制构建方案。

壬寅——癸卯学制出台前至少有两部前奏曲:其一,1898 年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参酌本国情况,拟出《京师大学堂章程》,该章程得到光绪皇帝的批准。

《京师大学堂章程》共8 章54 节,有总纲、学生功课、学生入学、学成出身、聘用教习、设官、经费等项。

京师大学堂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这个章程为我国近代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二,1901年9 月14 日,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书》,鼓励各地兴办学堂,“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于是,各类大中小学应运而生。

但是各学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学校性质、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堂之间的统属衔接关系均没有明确规定,这样势必需要一个学制系统给予规范。

此外,自19 世纪60 年代以来, 由中央兴办的以高等教育属性为主的一类学校如何向下延伸,由民间、地方兴办的以初、中等教育属性为主的一类学校如何向上衔接,散落各方、处于游离状态的各个教育实体如何系统化、整体化?至20世纪初,学制的建立已成大势所趋、呼之欲出。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封建性:总的指导思想、读经讲经课、入学具保、 奖励功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依 据。新式学堂不断涌现,旧式的官学和书院普遍改为 新式学堂,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对旧教书先生进行 国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的培训,使其能开设简易小 学应开设的课程。到1909年,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 5万多所,学生超过百万人;中学460所,学生4万多 人。高等学堂127所,师范学堂514所,各种实业学堂 254所。可见,学制的颁行,使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
“尚公”、 “尚实”、 “尚 武”
针对中国之弊端:“私、弱、虚” 尚公:爱国如家、视人如己 尚实:学以致用,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下 益民生、上裨国计。 尚武:养成守纪律、养威重、刚健耐苦的体格。 与《奏定学堂章程》立学宗旨一样,典型的中 体西用。
总结
20世纪的最初十年,也是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 年,是中国教育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传统教育 被近代教育所取代的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过于 姗姗来迟,而且仍然保留了封建教育的许多阵 地,但是毕竟建立起近代学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新的课程、教学和管理制度,从而在中国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不过,封建专制的清 王朝不可能使教育全面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 要到后来的民国时期才最终完成。
返回
三、改革教育行政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 教育的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 学使司,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专 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 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国子监
学部旧址
返回
四、厘订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 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 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付 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国 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 、“尊孔”、 “尚公”、 “尚实”、 “尚武”的教育宗旨。 五条之核心为“忠君” 。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来考察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来考察

实整顿外 , 著将各省所有书院, 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 ,
各 府 厅直 隶 州均 设 中学 堂 , 州县 均 设小 学 堂 , 多 各 并
育家、 出版 家 。为 了总 结近代 以来 教育 发展 的经验 教
训 ,作为 以后教 育发展 的借 鉴 ,舒 新城 编辑 了该 书 , “ 专述 近代 中 国人 之教 育活 动 ,求 出其 因果关 系 以供 现代及 后代教 育上 之资鉴 为 中国近代教 育史 ” 『 清 。2 1 ㈣ 末新政 对传统 教育 改革力 度最 大 ,成效 也最 突 出 , 当 然 出现 的 问题 也非 常 明显 , 此段 成为该 书重 头也 就 故 理所 当然 , 城编 订该 集 的要 求是 “ 舒新 搜集 在博 , 鉴别
在严 ” 。故该 书在此 后 6 0年未 有能超乎 其上 的 , ) 成 为研究 近代教育 史 的权 威著作 之一 。 为该 书着 力最 作
气。 人才 之贫 , 由于见 闻不广 、 学业 不实 ; 志气之 弱 , 由 于苟安 者无覆 危救 亡之 远谋 , 自足者无 发愤好 学 之果 力, 保邦 致治 , 非人无 由。 【7 ”* 为此 , 4 必须 将书 院改为 学 堂 ,今 日书院积 习过 深 ……必 须正其 名 日学 : 涤 [5 ZJ ( 5
中国传统教育实施的场所为各地书院、县学、 乡 学, 但这些学校都是一段制的 , 学习的 目的是为应科
举 考试 , 而全 国没有 一个 系 统 的学 制 系统 , 代 意义 近
[ 稿 时 间 ]0 0 0— 2 收 2 1 — 5 1 [ 者简 介 ] 作 刘绍 军 (9 9 ) , 南 华 容 人 , 东商 学 院 教 师 。 1 7一 男 湖 广
[ 文献 标 识 码 ] A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 当时实际的地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 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程》,开 放了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 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于是 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校不仅单独 设立,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男性只能担任外勤 工作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上,在校外选址办公,非 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视实际情况,完全科可 删课程,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
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
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
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 及理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 有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 目标的提法、课程设置(计划和部分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思考题
名词解释题 1.学部 2.教育宗旨(清末) 简答题 1.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壬寅”学制(1902)
张百熙
《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癸卯学制”的特点 “癸卯学制”的意义 “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

清末新政的主要教育措施1、编练“新军”。

2、倡导商业。

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3、教育改革。

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4、改革官制。

“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5、考订现代法律。

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

6、筹蒙改制。

“悉照内地改设行省”,以期加强边防。

扩展资料1、编练“新军”。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2、倡导商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

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3、教育改革。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4、改革官制。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设商部。

光绪三十年(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同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

中国教育史02-第一节课件: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_38

中国教育史02-第一节课件: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_38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接受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呼吁, 颁谕旨令立即停罢科举。
至此,中国历史上历时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最终宣告终结。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 “学而优则仕”教育体系的崩溃, 促使学校教育勃兴。
1905年,为保证现代学制切实执行,开始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 教育行政管理体系。
“忠君”和“尊孔”强调维护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了传统 教育的根本特征。
尚公、尚武、尚实 与德育、体育和智育相对应,强调实学和国家 本位
虽然此教育宗旨的核心是“忠君”,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的思想。
但该宗旨重视德育和体育,培养国民爱国主义,重视知识的应用, 有进步意义。
作为第一个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对以后教育目标的形成产生了 很大影响。
1903年7月,清政府令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 蓝本,重新拟定学堂章程。 新的章程包括二十个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 学制”。
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对教学宗旨、课程设置、学 校管理等作了规定。
首先,培养目标做了不同规格的要求,打破了培养官僚的单一目的。
其次,增设人文学科、外语、体操、手工、自然学科等课程, 打破儒家经典独尊地位。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称“壬寅学制”,未施 行。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的 学制系统。
壬寅学制由三段七级构成。 由下至上分为三个阶段: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横向上分为三类学校:普通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
中学、师范、高等学堂和大学堂的毕业生,授以贡生、举人 和进士的头衔。 有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也比较重视实业和师范教育,女子 教育排除在外。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9月,签订了《辛丑条 约》,矛盾激化。 为了缓和人民的不满情绪,维持封建统治,1901年1月推行 “新政”。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三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地
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 程》,开放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 比男子少1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 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 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 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仿照西方建立三级学校系统; 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与平等性;培养目 标上确立了德智体协调发展;重视实业教育与师 范教育;将分年课程规划、 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 教学组织形式;要求尊重儿童个性,禁止体罚。 封建性: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 教育;读经讲经课比重较大;入学具保;奖励功 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爆发。
二、“庚款兴学”与留美高潮
1、“庚子赔款” 2、兴起背景(维护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 “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3、 1908年美国决定从1909年起将庚款用于留美教育。
“先赔后退”
4、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严
格挑选。47,70,63) 5、清华学堂。1911年4月29日。
“壬寅”学制(1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返回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内容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内容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内容
1. 废除科举制啊!这可是个大动作,就好比一直走的老路突然给封了,逼着大家另找新途径。

以前大家都奔着科举去,现在不行啦!那那些读书人为了前途,就得去尝试新的教育方式了呀!
2. 兴办新式学堂呢!嘿,这就像给教育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呀!不再是死板的读四书五经,而是有各种新学科,天文地理、数理化啥都有,这不就更有意思了嘛!看看现在的学校,不就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嘛!
3. 鼓励出国留学呀!哎呀,这多新鲜,国内学不够,还能出去长见识!就好像小鸟出笼,能飞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学习,回来把好东西都带回来。

你想想,这得给国家培养多少人才呀!
4. 制定新的教育宗旨呢!不再是单一的要求,而是全面发展,德、智、体、美都要顾上,这不跟现在培养全面人才一个道理嘛!这就像给教育定了个明确的方向,大家都知道往哪使劲啦!
5. 建立新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呀!有了专门管的,教育才能更规范、更有条理呀!就像一个家得有家长管着一样,教育也不能没个主儿呀!
6. 改革教育内容呀!那些老一套的东西可不行啦,要加新的知识。

这就好比给饭菜换了新口味,让人更有兴趣去吃,去吸收营养!
7. 重视师范教育呵!老师培养好了,学生才能教得好呀!就像只有好的工匠,才能造出好东西一样,这道理多简单!
8. 允许女子接受教育啦!以前哪有这事儿呀,这可是大突破呀!这就像给女子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她们也能有机会变得有学问呀!
总之,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那可真是给中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对现在的教育那也是有着深远影响的呢!。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建立学制系统——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癸卯学制”;
二,废科举,兴学堂——光绪帝于1905年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而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的终结;同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1905年正式批准成立学部;1906年学部拟订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四,留学教育勃兴——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

清末教育改革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阶级局限性,打上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定的烙印。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

摘要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次改革,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

科举制始于隋代,以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整合凝聚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教育的公平,是中国传统社会垂直流动的重要渠道,在保障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有序化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过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但经过一千多年的流变,科举制反而走向了它的反面,其积弊之深,危害之大引起了社会的巨大批判,终于在清末教育改革中废除。

后来各种新式学堂得以迅猛发展,并出现了新的近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颁布于1902年,主要由官学大臣张百熙制定,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钦定学堂章程》的制定和颁布意味着中国实行近代教育制度的开始。

但此学制因自身不够完备以及满清权贵对张百熙的猜忌而未能实行。

癸卯学制是1904年1月13日张百熙荣庆张之洞在《钦定学堂章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并实施的近代学制,较“壬寅学制’等更为系统完备。

两个学制在指导思想上均强调“中体西用”,在内部体系上都是西化的产物。

伴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的确立,清政府也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教育宗旨。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学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但是清政府很多有关教育方面的措施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近代学制;启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与近代学制19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呈现出中西文化冲突、社会思潮多元等倾向,尤其是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侵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内忧外患的巨大震动,朝野上下,无不感受到这一非常之变所带来的强有力的震撼。

为应对严重的统治危机,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顺应国际潮流,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在这种“不变亦变,变亦变”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无奈地开出了“新政”这趟列车。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及启示摘要:20世纪初期,随着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大举侵略,清朝统治者深感政权统治的危机,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

其中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科举制,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颁布了新的学制,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清末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原则,并且改革滞缓,当然也没有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现代启示一、清末教育新政实施的背景1.王朝统治危机加深。

这是清王朝实行新政的根本原因。

义和团的排外行动以及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王朝深感统治危机,被迫实行新政。

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教育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对内满足国民对新式教育的需求、缓和阶级矛盾,对外希望培育新式人才以维护帝国的封建统治。

2.戊戌变法的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教育领域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科举制、设立京师大学堂、各地广开新学堂等。

戊戌变法虽然持续时间比较短,但其教育改革在社会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各种学堂的建立大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意识。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既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又为其提供了实践上的借鉴,为晚清新政的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教育改革之后,日本近代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日本建立了完善的资产阶级教育体系,日本教育近代化迅速发展,并挤入世界一流国家之列。

中国与日本同处东亚,国情相似,文化相似,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成为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范本和重要借鉴,晚清统治者便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了壬寅癸卯学制。

日本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对晚清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
内容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试图保留自己的基业,这些措施虽然是在腐朽的清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但对中国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教育改革措施,学制的颁布,科举的废除,教育体制的变更对20世纪的中国的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关键词: 新政教育改革学制
一、教育改革的背景
19世纪末,正当日本和欧洲列强为瓜分中国而矛盾重重的时候,美国抛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被大多数国家接受,为了达到加速瓜分中国,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协调,旨在最终完全瓜分中国。

于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八国联军大举进攻,天津北京相继沦陷,最终通过签订《辛丑条约》,才撤出中国。

此时各列强的势力范围已经到达了最广泛的程度,中国几乎一半的土地都沦为了列强的势力范围。

他们主要的行动在于对中国矿山,铁路的争夺,外国在华的投资也大大的发展起来。

事实上他们通过《辛丑条约》来控制中国,主宰中国。

据统计“甲午战争之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不过二三亿美元,但是在实施新政的那天达到了1.5亿美元。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控制了晚清政府。

为此,1901年1月29号,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承认了“世有万古不变之常,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并且指令“各个部门,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事实
上揭开了新政的序幕。

事实上作为清政府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的心态的变化对本次的新政的事实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历经庚子之变,慈禧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面临着威胁,同时出于对造成庚子之变的愧疚心理,希望振兴国家以及迎合列强巩固政权等方面的原因,于是决定实行新政。

慈禧心态的变化,成为清末新政启动的契机。

”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了督办政府处,作为督化“新政”的机构,命李鸿章、荣禄等6人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遥为参预。

从此逐步推出“新政”,事实上主要包括改革管制,改革兵制,改革学制,奖励工商四个大的方面,本篇只对改革学制的内容以及教育当中其他的内容进行探讨。

二、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清末学制的建立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的文件,这些文件被合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为该年使壬寅年,所以被称为“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学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的衔接关系。

学制主系分为三段7级。

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学堂4年,寻常小学堂3年。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4年。

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大学堂和大学院。

由于“壬寅学制”颁布以后,受到了众人的怀疑,所以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实施。

1903年“学堂为当今第一要务,张之洞为当今第一通晓教务
之人”奏请会同商办学务。

其实之所“壬寅学制”会流产不但是制定学制仓促的原因,更多的是当时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所以必须调和出一个让大数人比较满意的学制。

事实上可以这么说,这个学制夭折了,它没有多久就被“癸卯学制”取代了。

1904年1月,清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又称为“癸卯学制”,该学制是第一个得到实施的全国法定学制系统,最为简单和中肯的评价是“它比壬寅学制更完备,更系统”。

这两个学制虽然本身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但是它对未来的作用比实践的作用大的多,这两个学制在中国学制中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而有人认为是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是不太恰当的,因为中国古代事实上没有这样行性质的学制。

该学制已经是当前我们学制的一个雏形。

当然它也包含了一些封建性的因素。

2. 废科举、兴学堂
从维新变法中提到废科举到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联名奏请递减科举中额。

1905年8月,袁世凯再次领衔与张之洞等联名上奏,奏请立停科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到1906年科举才被真正废止。

这样,1000年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科举制,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科学从议废到实废,仅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有力的配合了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

从1906年到1909年短短的3年间,兴起了办学的高潮,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数据,以小学堂为例
学校类别学校数目学生数
初等小学堂44558117085
2
中等小学堂3487199018
高等小学堂2038111519
表1909年全国(不含京师)小学堂学校数和学生数(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史)
虽然科举制的废止并不是一件全是利的影响,厦门大学郑若玲就指出它的弊端使得教育的普及失去了一个制度上的保证,并且造成了新式贵族教育的倾向我十分同意她的观点,并且她认为总的来说它开辟了现代教育之路,这一点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3.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拟定教育宗旨
废除科举以后,为了适应教育形式新的变化,加强教育管理,清政府又制定了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

1905年12月,成立学部,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

学部内分为5司12科。

另外还要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馆。

在地方上也作出了相应的改革。

于是形成了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新的体制。

这个体制对兴办学堂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06年3月,学部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拟定了“忠君,尊孔,尚公,
尚武,尚实”五项教育宗旨,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忠君”很明显的表明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尊孔”事实上已经不是尊孔夫子,而是遵守当时的那套伦理,“尚公”就是爱国,不要再搞义和团那种事。

“尚武”就是体育教育,当时主要军国主义,“尚实”是指学科学。

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劳四育并举的教育宗旨,对日后的教育目标的模式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三.对教育改革的评价
对清末新政这场运动,尤其是教育改革运动总的来说还缺乏客观的评价。

事实上维变法不过百人,并且变法失败以后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下来。

而这次清末的新政运动历时将近10年,却被人放在一个比维新变法运动还要低的位置,我觉得是不够客观的。

本次教育改革不仅对民国学制的建立,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等起到了巨大的铺垫作用,这两个学制的颁布虽然过去100多年了,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高校,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在随后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个地方开展起来。

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建立,大批的留学生出访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虽然本次运动被看成清朝的回光返照,但它依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