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本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本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本市各级财政部门、-1-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国家及北京市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财政部及北京市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和相关财务会计资料;(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预算部门预算申报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预算;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各类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八)其他相关材料。
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实施细则
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的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益和质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市级事业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项目支出管理工作。
第三条事前绩效评估是为了准确评估项目支出的效益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促进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避免项目执行风险和浪费。
第四条事前绩效评估应当立足于项目支出的目标和预期成果,客观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必要性,提出科学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建议。
第五条事前绩效评估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科学客观、独立自主、回避利益冲突的原则,依法开展评估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前绩效评估制度,明确评估的责任主体、程序和要求,并加强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二章评估程序第七条项目申报阶段,各部门、单位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项目是否需要进行绩效评估。
第八条绩效评估的方式包括自评和第三方评估,由申报单位负责自评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
第九条自评和第三方评估应当根据绩效目标、工作计划、投入产出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项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第十条绩效评估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评估指标,定期向公众和有关部门公布评估结果,并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十一条绩效评估结果应当及时报送项目决策者和管理者,作为项目决策的参考依据,对不符合评估要求的项目,应当及时纠正或者停止实施。
第三章评估要求第十二条事前绩效评估应当保证客观独立,评估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依法进行评估工作,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第十三条事前绩效评估应当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推动项目支出的合理规划和实施。
第十四条项目申报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包括项目的目标、预期成果、工作计划、预算等,评估人员应当按照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为了提高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水平,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果,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该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总则1.明确了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即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果,推动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2.界定了适用范围,即该办法适用于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管理。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规定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包括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公平性等。
2.明确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指标的分类和组成、指标的权重等。
3.规定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定量化方法,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选择原则和定量化指标的测算方法。
三、绩效评价的程序1.明确了绩效评价的程序和责任主体,包括绩效评价的计划、实施、结果报告和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2.要求建立绩效评价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绩效评价的应用1.规定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和方式,包括绩效评价结果在财政决策中的运用和对绩效优秀单位的奖励机制等。
2.要求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和公示制度,增加政府财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五、绩效评价的监督与评价1.明确了绩效评价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包括对绩效评价过程的监督、评价结果的评估和绩效评价机构的审查等。
2.规定了绩效评价的周期性和巡检性评估,确保绩效评价的持续性和科学性。
3.要求建立绩效评价的整改和反馈机制,对存在问题的财政支出进行整改和改进。
总的来说,该《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对于提高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水平、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规定了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程序,要求进行周期性和巡检性的评估,并建立了监督和评价机制,以确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同时,该办法也强调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公示,为政府财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供了保障。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附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部门(单位))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支出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部门(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四)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部门(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单位)预算;地方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七)部门(单位)年度决算报告;(八)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九)其他相关资料。
北京事前绩效评估办法
京财绩效〔2019〕2129号附件2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推动建立项目(政策)立项评估决策机制,强化项目库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以下简称事前评估),是指市财政局或市级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国家及北京市政策、部门和单位发展规划等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财政支出项目(政策)设立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立项评估决策机制,是指市财政局或市级预算部门和单位运用事前评估方式,对项目(政策)预算进行评估论证,按照相关审核流程批准立项、并进入项目库管理的决策程序和制度安排。
第四条事前评估的范围适用于拟由市级财政资金安排的财政支出项目(政策)。
第五条事前评估遵循的原则:(一)绩效导向。
事前评估以绩效导向和成本控制理念为出发点,以投入、产出和效果为评估重点,注重成本效益,对项目(政策)决策进行综合评估。
(二)科学规范。
事前评估应通过规范的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充分收集证据资料,保证评估结论科学可信。
(三)客观公正。
事前评估应公开、公平、公正,评估主体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进行评估,利益相关方不得影响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
(四)及时高效。
事前评估要讲求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及时完成评估工作,做到“随申报、随评估、随入库”。
(五)权责对等。
事前评估要建立责任约束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清晰界定权责边界,市财政局、市级预算部门和单位、以及其他部门对其主导开展的评估工作负有管理自主权,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第六条事前评估的主要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二)国家及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等;(三)财政部及北京市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等;(四)部门(单位)的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
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预算部门应在当年7月份和次年1月份,向财政部门报 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半年和全年完成情况,
(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应重点评价资金分配过程、投入方 式、资金到位、预算执行和结果。看资金分配过程是否科学规范,资 金投入方式是否合理,资金能否及时到位,预算执行进度是否按预期 进行,资金使用是否经济高效。
(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包括项目管 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绩效跟踪管理措施等。
第二十七条 指标权重是指具体指标所占的分值,反映具体指标在 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其中,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原则上不予 调整;三级、四级指标的权重,可根据指标内容进行分配调整。
第二十八条 评分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据计划标准、行业标 准、历史标准和其他经财政部门确定的标准相应进行制定。
(一)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 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第三十二条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组织绩效评价工作,应成立相应 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并指定专门的评价组织机构负责绩效评价工 作。根据需要,评价组织机构可委托专家、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
第三十三条 实施绩效评价所需经费,应纳入各实施主体预算。依 据《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委托社会中 介机构代理业务付费标准> 的通知》(京财预[2012]2331号),对绩 效评价所需经费进行测算和编报。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组织机构 应结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被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和资料 收集难度,合理确定委托服务费。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市级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支出责任,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09‟76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财政工作和预算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统称“绩效评价”),是市财政局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市财政局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部门(单位))是指与财政有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第四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果的评价,为政府和社会提供财政支出绩效信息,增强绩效管理理念,促进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更加科学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第五条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支出和以财政性资金为主导的支出适用于本办法。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科学制定绩效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按照规范的评价程序进行。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透明,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有关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分类管理原则。
绩效评价由市财政局统一领导,市财政局、部门(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七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国家及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财政部及市财政局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四)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绩效目标;(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部门(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单位)预算;区县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七)部门(单位)决算报表及报告;(八)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九)其他相关材料。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模板】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推动建立项目(政策)立项评估决策机制,强化项目库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以下简称事前评估),是指市财政局或市级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国家及北京市政策、部门和单位发展规划等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财政支出项目(政策)设立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立项评估决策机制,是指市财政局或市级预算部门和单位运用事前评估方式,对项目(政策)预算进行评估论证,按照相关审核流程批准立项、并进入项目库管理的决策程序和制度安排。
第四条事前评估的范围适用于拟由市级财政资金安排的财政支出项目(政策)。
第五条事前评估遵循的原则:(一)绩效导向。
事前评估以绩效导向和成本控制理念为出发点,以投入、产出和效果为评估重点,注重成本效益,对项目(政策)决策进行综合评估。
(二)科学规范。
事前评估应通过规范的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充分收集证据资料,保证评估结论科学可信。
(三)客观公正。
事前评估应公开、公平、公正,评估主体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进行评估,利益相关方不得影响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
(四)及时高效。
事前评估要讲求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及时完成评估工作,做到“随申报、随评估、随入库”。
(五)权责对等。
事前评估要建立责任约束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清晰界定权责边界,市财政局、市级预算部门和单位、以及其他部门对其主导开展的评估工作负有管理自主权,并对评估结果负责。
第六条事前评估的主要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二)国家及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等;(三)财政部及北京市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等;(四)部门(单位)的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
财预[2011]285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1年4月2日,财预〔2011〕285 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附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精编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精编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一、总则为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果和绩效管理水平,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包括市级政府、各区(县)政府、各级各类行业主管部门、直辖单位。
三、评价内容1.财政支出目标与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财政支出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任务是否按时完成,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财政支出绩效的效果与效率评价财政支出绩效对经济社会效益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是否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财政支出的公平性和廉洁性评价财政支出的规模是否合理,分配是否公平,是否存在侵占财政资金和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
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参考指标在各类财政支出中,根据不同的领域和政策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人民生活水平、环境保护等。
四、评价程序1.设立评价机构市级政府设立专门的财政绩效评价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绩效评价工作。
2.评价计划的编制政府部门和单位每年底前,根据目标任务和业务特点,制定下一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划,并报市级财政绩效评价机构审核。
3.评价方法和工具的规定市级财政绩效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并向各评价对象提供使用指南和培训。
4.数据收集和整理各评价对象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按时提供所需的评价数据和材料,市级财政绩效评价机构负责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5.评价结果的发布和应用市级财政绩效评价机构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关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向政府和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应用指导。
五、评价结果的应用1.政府决策的参考评价结果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用于改进财政支出管理和优化政策措施。
2.绩效奖惩的依据评价结果作为绩效奖惩的依据,对绩效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绩效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警示和处罚。
3.公众监督的对象评价结果成为公众监督的对象,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实施细则
京财绩效〔2014〕1933号附件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京财预[2012]2892号),细化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规范和流程,结合北京市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以下简称事前评估)是指财政部门根据部门战略规划、事业发展规划、项目申报理由等内容,通过委托第三方的方式,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预算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第三条事前评估是绩效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政府预算决策的重要改革举措,旨在预算编审环节引入社会监督,推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参与式预算”机制。
通过评估,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理财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推进“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
财政性资金是指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管理的各项预算资金和以政府信誉或财产担保的借贷资金以及属政府所有或由政府管理的其它资金。
第五条事前评估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客观公正原则。
事前评估应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财政部、北京市有关文件等为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二)科学规范原则。
事前评估工作应通过规范的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
(三)依据充分原则。
在评估过程中,应收集足够的相关文件及资料,并要通过现场调研,为评估结论提供充分的依据支持。
(四)成本效益原则。
事前评估工作的重点是评估项目立项的合理性和预算的准确性,在开展事前评估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成本、节约经费,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第六条事前评估的主要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二)国家及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等;(三)财政部及北京市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等;(四)部门(单位)的职责、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京财预[2005]975号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京财预[2005]975号)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将修订后的《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财预[2002]1831号)同时废止。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函告我局。
北京市财政局二00五年六月二十四日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完成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北京市预算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与市财政局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市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本办法所称“一级预算部门”,是指与市财政局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市直属行政事业单位;所称“项目单位”,是指“一级预算部门”所属的直接负责项目申请并组织项目实施的预算单位;所称“项目部门”,是一级预算部门和项目单位两者统称;所称“部门预算管理处”,是指市财政局内部设立的为不同行政事业单位服务,负责部门预算管理的业务处室。
第三条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第四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综合预算的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级财政部门和政府采购机构。
第三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经过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和考核,对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工作。
第四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断优化指标,提高评价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合法、公正、公开。
第二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七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确保对财政支出效益的考核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八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以下方面:(一)资金使用绩效指标,如预算执行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如经济增长额、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等方面的效益;(三)账务处理和管理绩效指标,如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审计结果等;(四)采购效益指标,如采购节约、合规性、人员素质等。
第九条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不同部门和项目的特点,确定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断改进完善。
第三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第十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定期评价机制,对各级政府部门和政府采购机构进行评价,有效监督和指导他们的工作。
第十二条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对长效项目的跟踪和评价机制,对长期项目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及时调整计划和预算,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对于财政支出绩效低下的项目和部门,财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第四章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第十四条政府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制度,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评价和考核,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和效益。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二○一一年四月二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八)其他相关资料。
《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京财绩效〔2019〕2129号附件1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建成全方位格局、全过程闭环、全范围覆盖、全成本核算、多主体联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京发【2019】12号)等有关法律、文件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以提高预算收支质量和效益为目的,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与绩效有机融合的管理活动。
预算绩效管理由绩效目标管理、事前绩效评估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反馈及应用管理共同组成。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按照预算管理的对象,对政府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全方位开展绩效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按照预算管理的流程,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环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按照预算的覆盖范围,将绩效管理覆盖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实现“四本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指以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对象,运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进行全成本核算,完善财政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中成本定额标准、财政支出标准和公共服务标准相统一。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多主体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绩效管理中推动形成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财政部门组织协调、各区各部门主责落实、人大政协全程监督、社会第三方广泛参与的多主体协同联动机制。
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可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参与和监督。
第八条凡涉及财政性预算资金收支的本市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预算绩效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京财预〔2012〕2892号附件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性、公开性和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本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级项目支出事前绩效评估(以下简称事前评估),是指财政部门根据部门战略规划、事业发展规划、项目申报理由等内容,通过委托第三方的方式,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对项目实施必要性、可行性、绩效目标设置的科学性、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预算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的项目。
第四条事前评估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客观公正原则事前评估应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财政部、北京市有关文件等为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二)科学规范原则事前评估工作应通过规范的程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
(三)依据充分原则在评估过程中,应收集足够的相关文件及资料,并要通过现场调研,为评估结论提供充分的依据支持。
(四)成本效益原则事前评估工作的重点是评估项目立项的合理性和预算的准确性,在开展事前评估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成本、节约经费,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第五条事前评估的主要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等;(二)国家及北京市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等;(三)财政部及北京市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等;(四)部门(单位)的职责、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第二章事前评估的对象和内容第六条事前评估的对象包括与市财政局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市级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等申请财政资金的项目。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二○一一年四月二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八)其他相关资料。
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适用于对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经济运行指标:指涉及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的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等。
第四条社会效益指标:指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综合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就业率、脱贫人口数量、环境污染治理等。
第五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坚持科学、公正、客观、真实、全面、准确的原则。
第六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充分考虑时间、地域、行业、规模等因素的差异性,适度量化和标准化。
第七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形成多样化的评价指标,综合考察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八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服务于财政资源配置的决策,用于改进财政支出管理,促进财政支出效益提升。
第二章组件和职责第九条北京市财政绩效评价中心是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机构。
财政绩效评价中心设绩效评价部、数据分析部、信息报告部。
第十条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指定专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政府财政厅(局)应当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对本级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
第十二条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对本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按照要求提出具体整改意见。
第十三条绩效评价部门负责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包括确定评价对象、开展绩效评价、撰写评价报告等。
第十四条数据分析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评价所需的数据,提供支撑绩效评价的数据分析支持。
第十五条信息报告部负责编制和发布绩效评价报告,向社会公布绩效评价结果,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查询服务。
第三章评价过程第十六条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当先明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指标和参照标准。
第十七条绩效评价应当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评价对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京财绩效〔2021〕1837号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的
通知
正文:
----------------------------------------------------------------------------------------------------------------------------------------------------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
《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
市级各预算部门、各区财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科学、合理的事前绩效评估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京发〔2019〕12号)精神,以及《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京财绩效〔2019〕212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我局修订了《北京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财政局
2021年9月9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北京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本市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北京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本市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本市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国家及北京市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财政部及北京市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和相关财务会计资料;(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预算部门预算申报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预算;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各类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八)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章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第七条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
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市对区县的转移支付资金。
第八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是对包括部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内的整体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
第九条绩效评价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一定金额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
第十条市对区县的转移支付支出绩效评价,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绩效评价和专项转移支付支出绩效评价。
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原则上重点对贯彻中央、市级重大政策出台的转移支付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专项转移支付支出,原则上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支出为重点进行绩效评价。
第十一条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一)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五)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对跨年度的重大(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
第三章绩效目标第十三条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第十四条绩效目标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成本目标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目标;(二)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三)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四)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五)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六)其他。
第十五条绩效目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指向明确。
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具体细化。
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
(三)合理可行。
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第四章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第十六条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
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相关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重要性原则。
应当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
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系统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能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五)经济性原则。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十七条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一)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的指标。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
(二)个性指标是针对部门或项目特点设定的,适用于不同预算部门或项目的业绩评价指标。
共性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个性指标由财政部门会同预算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
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一)计划标准。
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二)行业标准。
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三)历史标准。
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
第十九条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二)比较法。
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
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
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五)公众评判法。
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六)其他评价方法。
第二十条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应当坚持简便有效的原则。
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第五章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第二十一条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形式有:财政部门组织评价、预算部门组织评价(简称“部门自评”)。
其中,财政部门组织评价的形式包括财政部门直接组织评价(简称“财政评价”)、财政部门选取部门自评项目进行财政支出绩效再评价(简称“财政再评价”)。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门负责拟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组织、指导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对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支出绩效实施评价,针对部门自评工作和自评结果进行财政再评价;提出改进预算支出管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第二十三条预算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向财政部门报送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支出管理。
第二十四条预算部门年度绩效评价对象由预算部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并报财政部门审核确定;也可由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年度工作重点等相关原则确定。
第二十五条根据需要,绩效评价工作可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
财政部门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评价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第二十六条实施绩效评价所需经费,应纳入各实施主体预算。
第六章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第二十七条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守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第二十八条绩效评价准备阶段(一)确定评价对象。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年度工作重点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二)下达评价任务。
财政部门下达绩效评价通知书,明确评价组织实施形式,确定评价目的、内容、任务、依据、评价时间及要求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十九条绩效评价实施阶段(一)拟定评价工作方案。
根据绩效评价对象和评价通知,拟定具体评价工作方案,报委托部门进行审定。
(二)资料审核。
对被评价单位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三)撰写绩效报告。
被评价单位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撰写绩效报告。
(四)实施绩效评价。
运用相关评价方法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和绩效实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结论。
第三十条绩效评价总结阶段(一)撰写报告。
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和要求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二)提交报告。
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组织实施绩效评价的委托部门提交绩效评价报告。
第三十一条预算部门应将本部门的绩效评价结果于评价结束后一个月内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可对其评价结果实施财政再评价,财政再评价参照上述工作程序执行。
第七章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第三十二条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应当依据充分、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预算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第三十三条财政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提交绩效报告。
绩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况,包括部门(单位)职能、事业发展规划、预决算情况、项目立项依据等;(二)绩效目标及其设立依据和调整情况;(三)管理措施及组织实施情况;(四)总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五)分析说明未完成绩效目标及其原因;(六)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第三十四条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并撰写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况;(二)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情况;(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六)评价结论及建议;(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三十五条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八章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第三十六条绩效评价结果应当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
第三十七条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可予以表扬、优先支持或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