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合集下载

不等式概念及性质知识点详解与练习

不等式概念及性质知识点详解与练习

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知识点详解及练习一、不等式的概念及列不等式不等式⎪⎪⎩⎪⎪⎨⎧⎪⎩⎪⎨⎧→→≤≥≠→→表示出不等关系列出代数式设未知数步骤列不等式””、“”、“”、“”、““不等号概念 1、不等式的概念及其分类(1)定义:用“>”、“﹤”、“≠”、“≥”及“≤”等不等号把代数式连接起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

a-b>0a>b, a-b=0a=b, a-b<0a<b 。

?(2)分类:①矛盾不等式:不等式只是表示了某种不等关系,它表示的关系可能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成立,这样的不等式叫矛盾不等式;如2>3,x 2﹤0②绝对不等式:它表示的关系可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这样的不等式叫绝对不等式; ③条件不等式: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不等式叫条件不等式。

(3)不等号的类型:①“≠”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之间关系是不等的,但不能明确两个量谁大谁小; ②“>”读作“大于”,它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③“﹤”读作“小于”, 它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④“≥”读作“大于或等于”, 它表示左边的数不小于右边的数;⑤“≤”读作“小于或等于”, 它表示左边的数不大于右边的数;注意:要正确理解“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等数学术语的含义。

(4)常见不等式基本语言的含义:①若x >0,则x 是正数;②若x ﹤0,则x 是负数;③若x ≥0,则x 是非负数;④若x ≤0,则x 是非正数;⑤若x-y >0,则x 大于y ;⑥若x-y ﹤0,则x 小于y ;⑦若x-y ≥0,则x 不小于y ;⑧若x-y ≤0,则x 不大于y ;⑨若xy >0(或yx >0),则x ,y 同号;⑩若xy ﹤0(或yx ﹤0),则x ,y 异号; (5)等式与不等式的关系:等式与不等式都用来表示现实中的数量关系,等式表示相等关系,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但不论是等式还是不等式,都是同类量比较所得的关系,不是同类量不能比较。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引言: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对高中不等式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关的解题技巧和实例,帮助读者在学习和应用不等式时更加深入理解。

一、不等式基本概念1. 不等式符号: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 不等式的解集:解集表示不等式中使不等式成立的数值范围。

3. 解不等式的方法:加减法、乘除法、绝对值法等常用的解不等式的方法。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一元一次不等式形式、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从加减法、乘除法到绝对值法的详细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形式、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使用图像法、符号法、区间法等方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四、多项式不等式1. 多项式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多项式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多项式不等式的解法:使用图像法、符号法、区间法等方法解多项式不等式。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多项式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五、绝对值不等式1. 绝对值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介绍绝对值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解集的概念。

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使用绝对值定义、分情况讨论、不等式的性质等方法解绝对值不等式。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绝对值不等式,并求解实际问题。

结论:高中不等式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并通过解题实例加深对不等式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高三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总结六、不等式

高三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总结六、不等式

高三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总结六、不等式.doc 高三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总结 - 不等式前言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基本的数学概念,还涵盖了多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高考中,不等式问题通常以选择、填空或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因此,对不等式的全面掌握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表示不等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常见的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关系。

2. 不等式的性质可加性:如果 (a > b) 且 (c > d),那么 (a + c > b + d)。

可乘性:如果 (a > b) 且 (c > 0),那么 (ac > bc)。

传递性:如果 (a > b) 且 (b > c),那么 (a > c)。

第二部分:解题方法1. 比较法比较法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比较不同项的大小来确定不等式关系。

2. 作差法作差法是将两个表达式相减,然后判断差值的正负来确定不等式关系。

3. 配方法配方法通过将表达式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来简化不等式的求解。

4. 因式分解法利用因式分解将不等式转化为几个因式的乘积,然后根据乘积为零的条件求解。

5. 综合法综合法是将上述方法结合起来,解决较为复杂的不等式问题。

第三部分:常见题型1. 线性不等式线性不等式是最基本的不等式类型,通常涉及一次项。

2. 二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涉及二次项,需要通过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求解。

3. 绝对值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需要考虑绝对值内部表达式的正负,然后去掉绝对值求解。

4. 分式不等式分式不等式需要将分式转化为线性或二次不等式,然后求解。

5. 指数与对数不等式指数与对数不等式需要利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求解。

第四部分:易误点分析1. 忽视不等式的性质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忽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致错误的结论。

2. 绝对值的处理不当绝对值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错误的去绝对值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高中数学不等式解题方法全归纳

高中数学不等式解题方法全归纳

高中数学不等式解题方法全归纳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中数学里的不等式。

这个话题呢,看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掌握了几个方法,解起来也就像吃饭喝水那么简单了。

我们就像个探险家,一步步揭开不等式的神秘面纱吧!1. 不等式基础知识1.1 不等式的基本概念首先,不等式呢,其实就是用来比较两个数值之间大小关系的。

最常见的有“<”、“>”、“≤”、“≥”这四种符号。

比如,3 < 5,这里表示3小于5。

其实,不等式就像是一道门,我们要找出哪一方在门的左边,哪一方在右边。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要解不等式,得先了解几个基本性质。

比如说,加减乘除这几个操作在不等式中是怎么表现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加减法:如果你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结果不等式的方向不会改变。

比如,3 < 5,加2后变成了5 < 7。

乘除法:如果你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一个正数,结果不等式的方向也不会改变。

但如果你乘或除以负数,不等式的方向就会翻转。

比如,2 < 4,当你乘以1时,就变成了2 > 4。

2. 不等式的常见解法2.1 线性不等式的解法线性不等式是最简单的一类不等式。

比如,2x + 3 < 7。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来解。

步骤如下:1. 移项:把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2x < 7 3。

2. 化简:化简右边的数值。

2x < 4。

3. 除以系数:最后,除以2,得到x < 2。

这时候,不等式就解出来了。

简单吧?2.2 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不等式可能有点复杂,但不怕,我们一步步来。

假如有一个不等式x^2 4 < 0。

解这个不等式可以分为几个步骤:1. 解对应的方程:先解x^2 4 = 0。

这个方程的解是x = ±2。

2. 画图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个方程的解标在数轴上,x = 2和x = 2。

然后就可以用测试点法或者符号法来判断在哪些区间内不等式成立。

高中不等式全套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全套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全套知识点总结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1. 不等式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数量在大小上的关系,包含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四种关系。

一般用符号“>”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表示大于等于,“≤”表示小于等于。

2. 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是指满足不等式关系的所有实数集合,解集可以是一个区间、一个集合或者一个无穷集合。

3. 不等式的性质(1)两个不等式如果左右两边分别相等,那么其关系也相等;(2)两个不等式如果相互交换左右两边,那么关系会相反;(3)不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不等式关系不变;(4)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关系不变;(5)不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式关系反转。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 线性不等式线性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 ax+b>c 或者ax+b≥c,其中a≠0。

2. 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基本不等式直接解法:按照不等式的性质逐步解题;(2)图像法:将不等式转化为直线或者直线段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解题;(3)分情况讨论法:根据不等式的取值范围分情况进行讨论,再分别求解。

3. 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生活中常见的线性不等式问题,比如买苹果不超过20元;(2)工程建设中的线性不等式问题,比如某公式里的参数要求取值范围。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1. 二次不等式定义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 ax²+bx+c>0 或者ax²+bx+c≥0,其中a≠0。

2.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解法一:配方法、图像法;(2)解法二: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特点;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1)生活中常见的二次不等式问题,比如某项业务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关系;(2)工程建设中的二次不等式问题,比如求最大值、最小值。

四、多项式不等式1. 多项式不等式的定义多项式不等式是指由多项式构成的不等式,一般形式为 f(x)>0 或者f(x)≥0。

2. 多项式不等式的解法(1)概念法:直接按照多项式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进行解题;(2)函数法:将多项式在坐标系中的图像出发,进行解题。

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知识点

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任何一个适合这个不等式的未知数的值,都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

3、对于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方法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说明:①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是随着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x项的系数化为1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4、当任何数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时成立,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其解为空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下面将从基本概念、性质和解法三个方面对高中不等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之间的大小关系,用符号“<”、“>”、“≤”、“≥”表示。

不等式中的符号有以下含义: - “<”表示小于,例如a < b表示a小于b; - “>”表示大于,例如a > b表示a大于b; - “≤”表示小于等于,例如a ≤ b表示a小于等于b; - “≥”表示大于等于,例如a ≥ b表示a大于等于b。

1.2 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根据不等式的类型和题目的要求,解集可以是有限集、无限集或空集。

二、基本性质不等式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了解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等式。

2.1 不等式的传递性对于任意实数a、b、c,如果a < b且b < c,则有a < c。

这个性质称为不等式的传递性。

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我们可以简化不等式的推导过程。

2.2 不等式的加减性质对于任意实数a、b、c,如果a < b,则有a + c < b + c,a - c < b - c。

这个性质称为不等式的加减性质。

利用不等式的加减性质,我们可以对不等式进行加减运算,从而得到等价的不等式。

2.3 不等式的乘除性质对于任意实数a、b、c(c ≠ 0),如果a < b且c > 0,则有ac < bc;如果a < b且c < 0,则有ac > bc。

这个性质称为不等式的乘除性质。

利用不等式的乘除性质,我们可以对不等式进行乘除运算,从而得到等价的不等式。

2.4 不等式的倒置性质对于任意实数a、b,如果 a < b,则有-b < -a。

春季高考不等式知识点

春季高考不等式知识点

春季高考不等式知识点春天是一年中充满希望和新生的季节。

对于即将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们来说,春天不仅仅是花开满园的季节,更是他们用来刷题、备战的宝贵时间。

在准备数学科目时,不等式无疑是春季高考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通过阐述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一种比较大小关系的表达形式。

它通常由两个数之间的不等于号(如"≠"、">"、"<")连接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在不等式中,我们常会遇到变量,这使得不等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如,"x > 2"表示x大于2,其中的x可以是任意实数。

不等式中的基本符号包括大于号(">")和小于号("<"),还有大于等于号(">=")和小于等于号("<=")。

对于大于号和小于号,我们都可以使用等价的词语进行替代来进行理解。

例如,"x > 2"可以理解为"x比2大","x < 5"可以理解为"x比5小"。

对于大于等于号和小于等于号,我们可以理解为包含等于的比较关系。

二、不等式的解题方法1.图像法图像法是解不等式的直观方法之一。

通过将不等式中的不等号转化为等号,绘制出等式对应的图像,然后根据不等号的方向,确定解的区间。

例如,对于不等式"x > 2",我们可以首先绘制出等式"x = 2"对应的直线,然后根据不等号的方向,将解区间标注在直线的一侧。

2.代入法代入法是解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之一。

首先,我们将不等式中的变量替换为某个具体的数值,然后判断等式的真假,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推理。

不等式【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不等式【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不等式一.不等式的性质: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a b c d >>,则a c b d +>+(若,a b c d ><,则a c b d ->-),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0,0a b c d >>>>,则ac bd >(若0,0a b c d >><<,则a bc d>);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0a b >>,则n n a b >> 4.若0ab >,a b >,则11a b <;若0ab <,a b >,则11a b>。

如 (1)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①22,bc ac b a >>则若; ②b a bc ac >>则若,22;③22,0b ab a b a >><<则若; ④ba b a 11,0<<<则若;⑤baa b b a ><<则若,0; ⑥b a b a ><<则若,0;⑦b c b a c a b a c ->->>>则若,0; ⑧11,a b a b>>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答:②③⑥⑦⑧);(2)已知11x y -≤+≤,13x y ≤-≤,则3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37x y ≤-≤);(3)已知c b a >>,且,0=++c b a 则a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2,2⎛⎫-- ⎪⎝⎭)二.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 3.分析法; 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8.图象法。

完整版的不等式知识点和基本题型

完整版的不等式知识点和基本题型

完整版的不等式知识点和基本题型不等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关系符号,它用来描述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以下是不等式的基本知识点和常见题型:1. 不等式基本概念- 不等式是指在两个数之间用不同的关系符号来表示大小关系,比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

- 不等式的解集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实数的集合。

2. 不等式的性质- 若 a > b,则 b < a。

- 若 a > b 且 b > c,则 a > c。

- 若 a > b 且 a > 0,则 ac > bc(c > 0)。

- 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c < 0)。

- 若 a > b 且c ≠ 0,则 ac > bc。

3. 不等式的解法-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相同的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正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 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负数,不等式的方向反向。

- 若不等式两边有平方根,应考虑正负情况。

4. 不等式的常见题型4.1. 一元一次不等式- 形如 ax + b > c 或 ax + b < c 的不等式,其中 a、b、c 为常数,x 为变量。

- 解法类似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移项和化简来求解。

4.2. 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 形如 |ax + b| > c 或 |ax + b| < c 的不等式,其中 a、b、c 为常数,x 为变量。

- 需要根据绝对值的定义来分情况讨论和求解。

4.3. 二元一次不等式- 形如 ax + by > c 或 ax + by < c 的不等式,其中 a、b、c 为常数,x、y 为变量。

- 解法类似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过移项和化简来求解。

4.4. 二次不等式- 形如 ax^2 + bx + c > 0 或 ax^2 + bx + c < 0 的不等式,其中 a、b、c 为常数,x 为变量。

经典不等式例题汇总

经典不等式例题汇总

□▲○○○《不等式》考点及题型总结第一节 不等式一、知识要点:(一)不等式的定义:用符号“<”“>”“≤ ”“≥”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二)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三)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四)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二、题型分析:题型一: 不等式的概念和表达例1: x 的21与5的差不小于3,用不等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 答案:1532x -≥例2: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用天平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每个“○”、“□”、“△”这样的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A 、○□△B 、○△□C 、□○△D 、△□○ 答案:A题型二:不等式性质的考察]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分析:由a﹤b﹤0得,a、b同为负数并且︱a︱﹥︱b︱。

可取特殊值代入,如取a=-2,b=-1代入式子中。

答案:C例2:若a﹥b,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A、a+3﹥b+5,B、a-9﹥b-9,C、-10a﹥-10b,D、a2c﹥b2c分析:由于不等式的两边乘除同一个数时存在变号的问题,因此需要对a,b的符号进行分类讨论。

或者此题也可以取特殊值代入验证,通过排除法来求解。

A、C取0,-1即可排除,D将常数取0也可排除。

答案:B例3:下列结论:①若a﹤b,则a2c﹤b2c;②若a c﹥b c,则a﹥b;③若a﹥b且若c=d,则a c﹥b d;④若a2c﹤b2c,则a﹤b。

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分析:①2c=0,即可排除;②若a、b、c都为负数即可否定;③任用前两种方法都可以排除;只有④正确。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是学习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高考中,不等式占据了较多的分数比重。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进行全面的总结,内容涵盖了不等式的概念、基础知识、理论与定理、解题思路、常用不等式以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等方面。

一、不等式的概念与基础知识不等式是指含有不等关系的算式,一般表示成 a<b 或a>b,其中 a、b 可以是实数、分数或代数式等。

当 a<b 时,称 a 小于 b,也可以写成 b 大于 a;当 a>b 时,称 a 大于b,也可以写成 b 小于 a。

在不等式中,表示关系的符号“<”和“>”称为不等号。

解不等式可以用图像法、正推反证法和直接法等方法。

图像法:绘制不等式所代表的曲线或图形,在图形中表示不等关系所代表的区域,最终得出解不等式的集合。

正推反证法:通过推理判断得出不等式的解,其中正推法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和运算,而反证法则是通过推翻假设得出结论。

直接法:对不等式进行变形、化简和运算,得出解的过程。

不等式的基础知识:1. 加减法原则:若 a<b,则 a+c<b+c,a-c<b-c(c 为任意实数)。

2. 乘除法原则:若 a<b 且 c>0,则 ac<bc,a/c<b/c;若 a<b 且 c<0,则 ac>bc,a/c>b/c。

3. 平均值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正数 a 和 b,有(a+b)/2>=√ab,等号当且仅当 a=b 时取到。

二、不等式的理论与定理1. 不等式传递性:若 a<b,b<c,则 a<c。

2.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序列a1,a2,...,an 和 b1,b2,...,bn,有(a1b1+a2b2+...+anbn)^2<=((a1^2+a2^2+...+an^2)(b1^2+b2^ 2+...+bn^2)),等号当且仅当 a1/b1=a2/b2=...=an/bn 时取到。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1. 不等式的定义。

- 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例如:3x + 2>5,x - 1≤slant2x等。

2.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

- 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例如对于不等式x+1 > 0,x = 1是它的一个解,因为1 + 1>0成立。

-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不等式x - 2>0的解集是x>2,这表示所有大于2的数都是这个不等式的解。

3. 解不等式。

-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例如解不等式2x+3 < 7,通过移项可得2x<7 - 3,即2x<4,再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2,这个过程就是解不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性质1(对称性)- 如果a>b,那么b < a;如果b < a,那么a>b。

例如5>3,那么3 < 5。

2. 性质2(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例如7>5,5>3,那么7>3。

3. 性质3(加法法则)- 如果a>b,那么a + c>b + c。

例如3>1,那么3+2>1 + 2,即5>3。

- 推论:如果a>b,c>d,那么a + c>b + d。

例如4>2,3>1,那么4 + 3>2+1,即7>3。

4. 性质4(乘法法则)-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 < 0,那么ac < bc。

例如2>1,当c = 3时,2×3>1×3,即6>3;当c=-1时,2×(-1)<1×(-1),即-2 < - 1。

不等式的高一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的高一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的高一知识点总结不等式是数学中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用来表示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高一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表示的数值大小关系。

其中大于号(>)表示大于关系,小于号(<)表示小于关系,大于等于号(≥)表示大于等于关系,小于等于号(≤)表示小于等于关系。

二、解不等式的方法解不等式的方法与解方程类似,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变换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形式。

1. 加减法变换:可以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

2. 乘法变换:对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关系不变;对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时,需要反转不等关系。

3. 绝对值不等式:对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需要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

三、不等式的性质1. 传递性:若a > b,b > c,则a > c。

2. 加法性:若a > b,则a + c > b + c。

3. 乘法性:若a > b,c > 0,则ac > bc;若a > b,c < 0,则ac < bc。

四、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简单的一类不等式,其形式为ax + b > 0或ax+ b < 0(a ≠ 0)。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1. 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形式。

2. 求解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3. 根据解集对原不等式进行判断,确定最终的解集。

五、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为基础的不等式,其形式为ax^2 + bx + c > 0或ax^2 + bx + c < 0(a ≠ 0)。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 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形式。

2. 求解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3. 根据解集对原不等式进行判断,确定最终的解集。

六、不等式组不等式组是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系统,解不等式组的方法有图解法和代入法。

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总结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不等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数学表达方式,它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解决不等式问题的方法,对于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介绍解决不等式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是通过不等号进行比较的数学表达式,例如"a>b"表示a大于b。

2. 不等式的性质:(1) 传递性:如果a>b,b>c,则a>c。

(2) 对称性:如果a>b,则b<a。

(3) 加减性:在不等式两侧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4) 乘除性:若a>b且c>0,则ac>bc;若a>b且c<0,则ac<bc。

(5) 只能乘除等号:对于不等式的两侧同时乘或除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反转。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由一个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构成的不等式。

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图像法和代数法。

1. 图像法:可以利用数轴绘制不等式的解集,标记终点和取值范围。

需要注意判断开闭区间以及不等号方向。

2. 代数法:通过将不等式转化为等价的形式,进行常用运算来求解。

主要的方法有:(1) 加减法:将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

(2) 乘除法:将不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一个正数(或负数)。

(3) 移项法:通过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归整,将不等式转化为关于未知数的等价不等式。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由一个未知数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构成的不等式。

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的常用方法有图像法、代数法和求根法。

1. 图像法:可以通过绘制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2. 代数法:可以通过移项、配方法、求根等代数运算,将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为关于未知数的等价不等式,从而求得解集合。

3. 求根法: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化简为一个二次方程,并求出方程的根,再根据根的位置和符号变化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

不等式知识点总结不等式(Inequality)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两个数或两个式子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

不等式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优化问题、利润问题、经济政策问题等。

下面将对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解法以及应用进行总结。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表示的是数或式之间的大小关系,它与等式相似,但不同的是不等式的结果为真时称为“成立”,结果为假时称为“不成立”。

不等式的基本形式有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四种形式。

二、不等式的性质1.相等性质:若两个不等式中的量相等,则两个不等式具有相同的大小关系。

2.传递性质:若a>b且b>c,则a>c。

也就是说,如果a大于b,而b大于c,则a大于c。

3.加减性质:若a>b,则a+c>b+c;若a>b,则a-c>b-c。

也就是说,如果a大于b,则a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c后仍然大于(或小于)b。

4. 正数性质:若 a>b 且 c>0,则 ac>bc。

也就是说,如果 a 大于b,而 c 大于 0,则 a 乘以 c 后仍然大于 b。

三、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可以根据不等式的类型和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解法方法。

1.图解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坐标系中的图形表示,通过观察图形的位置判断不等式的解集。

例如,对于不等式x>3,我们可以在坐标系中画出一条过点(3,0)的直线,然后观察直线的右边区域即可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2.代入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根据不等式的条件逐个代入可能的解集,然后判断不等式的成立与否。

例如,对于不等式2x+1>5,我们可以依次代入x=2、x=3、x=4,然后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

3.移项法: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将不等式转化为等式,然后求解等式的根,再根据根的取值范围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不等式知识点归纳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用于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关系。

它是数学分析、代数和几何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解法以及常见类型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不等式知识。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将两个数或者表达式进行比较的一种数学符号表达方法。

通常使用不等号(<, >, ≤, ≥)表示大小关系。

其中,< 表示严格小于,> 表示严格大于,≤ 表示小于等于,≥ 表示大于等于。

例如,a < b 表示 a 小于 b,a > b 表示 a 大于 b,a ≤ b 表示 a 小于等于 b,a ≥ b 表示 a 大于等于b。

二、不等式的性质1. 传递性:如果 a < b,b < c,则可以推出 a < c;如果a > b,b > c,则可以推出 a > c。

2. 加减性:如果 a < b,则 a ± c < b ± c;如果 a > b,则 a ± c > b ± c。

其中,c 是常数。

3. 乘除性: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ac < bc;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ac > bc。

注意,当 c = 0 时,乘除性不成立。

4. 倒数性: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1/a > 1/b;如果 a < b,且 c > 0 或 c < 0,则 1/a < 1/b。

注意,当a 或b 为0时,倒数性不成立。

三、不等式的解法解一个不等式,就是找出使得不等式成立的数的范围。

常见的解不等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加减法:将不等式中的项移项,使得不等式变为一个与变量 x 有关的代数式 f(x),然后通过分析 f(x) 的符号变化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高考不等式综合知识点

高考不等式综合知识点

高考不等式综合知识点一、引言高考数学中,不等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不等式的综合知识点对于解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题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一种使用不等号(如大于号、小于号等)连接的数学关系。

不等式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变量、以及数字和变量的运算组合。

例如,8>6,表示8大于6;2x-3>5,表示2x-3大于5。

三、不等式的性质1. 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简化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 加减性:如果a>b,那么a+c>b+c,a-c>b-c。

这个性质表示,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相同的数,不等关系保持不变。

3. 乘除性:如果a>b,且c>0,那么ac>bc;如果a>b,且c<0,那么ac<bc。

这个性质表示,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正数(或除以负数),不等关系保持不变。

4. 对称性:对于任意的a和b,如果a>b,那么b<a。

这个性质表示,改变不等式两边的顺序,不等关系保持不变。

四、不等式的解题技巧1. 合并同类项:在不等式中,可以对一些具有相同变量的项进行合并,以简化不等式的形式。

2. 分析符号:在解不等式时,需要分析符号的规律。

例如,负负得正,正负得负等。

根据符号的规律,可以推导出符合条件的不等式解。

3. 假设法:在解不等式时,可以假设一个条件,然后通过推导和验证来确定解的范围。

这种方法在解绝对值不等式时尤为有效。

4. 区间法:在解求解不等式时,可以将不等式转化为区间的表示形式。

例如,对于不等式2x-3>5,可以将其转化为2x>8,再转化为x>4。

通过区间法来研究不等式的解集。

五、例题解析1. 已知不等式5x-3<2x+7,求x的取值范围。

解:首先,将不等式中的同类项合并,得到3x<10。

初中不等式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不等式知识总结归纳

初中不等式知识总结归纳不等式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指不等关系的数学表达方式。

与等式不同,不等式通过不等于号(<、>、≤、≥)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不等式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对初中不等式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不等式是数学中用不等于号表示的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不等式中,我们可以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来表示不同的关系。

例如,对于a和b两个数,我们可以有以下表示:a > b:表示a大于ba < b:表示a小于ba ≥ b:表示a大于等于ba ≤ b:表示a小于等于b二、不等式的性质在使用不等式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了解不等式的一些基本性质,以便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正确操作。

1. 加减性质:如果a > b,则对于任意正数c,有a + c > b + c;对于任意负数c,有a - c > b - c。

同理,如果a < b,则对于任意正数、负数c,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2. 乘除性质:如果a > b,并且c 是正数,则ac > bc;如果c 是负数,则ac < bc。

同理,如果a < b,则对于正数、负数c,不等式的方向不变。

3. 倒置性质:如果a > b,则-b > -a;如果a < b,则-b < -a。

4. 倍数性质:如果a > b,则ka > kb (k > 0);如果a < b,则ka < kb (k > 0)。

5. 去括号性质:如果a > b,则a + c > b + c。

三、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是数学学习中的重点,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类型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不等式求解方法。

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与一元一次方程非常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不等式一.不等式的性质: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a b c d >>,则a c b d +>+(若,a b c d ><,则a c b d ->-),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 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0,0a b c d >>>>,则ac bd >(若0,0a b c d >><<,则a bc d>);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0a b >>,则n n a b >>4.若0ab >,a b >,则11a b <;若0ab <,a b >,则11a b>。

如(1)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①22,bc ac b a >>则若; ②b a bc ac >>则若,22;③22,0b ab a b a >><<则若; ④ba b a 11,0<<<则若;⑤baa b b a ><<则若,0; ⑥b a b a ><<则若,0;⑦b c b a c a b a c ->->>>则若,0; ⑧11,a b a b>>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答:②③⑥⑦⑧);(2)已知11x y -≤+≤,13x y ≤-≤,则3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37x y ≤-≤);(3)已知c b a >>,且,0=++c b a 则a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2,2⎛⎫-- ⎪⎝⎭)二.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 3.分析法; 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 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8.图象法。

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

如(1)设0,10>≠>t a a 且,比较21log log 21+t t a a 和的大小(答:当1a >时,11log log 22a a t t +≤(1t =时取等号);当01a <<时,11log log 22a at t +≥(1t =时取等号));(2)设2a >,12p a a =+-,2422-+-=a a q ,试比较q p ,的大小(答:p q >);(3)比较1+3log x 与)10(2log 2≠>x x x 且的大小(答:当01x <<或43x >时,1+3log x >2log 2x ;当413x <<时,1+3log x <2log 2x ;当43x =时,1+3log x =2log 2x )三.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相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这17字方针。

如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1y x x =+的最小值是2B、2y =的最小值是2C 、423(0)y x x x =-->的最大值是2-D 、423(0)y x x x=-->的最小值是2-(答:C );(2)若21x y +=,则24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答:);(3)正数,x y 满足21x y +=,则yx 11+的最小值为______(答:3+);4.常用不等式有:(12211a b a b+≥≥≥+(根据目标不等式左右的运算结构选用) ;(2)a 、b 、c ∈R ,222a b c ab bc ca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3)若0,0a b m >>>,则b b ma a m+<+(糖水的浓度问题)。

如如果正数a 、b 满足3++=b a a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9,+∞)五.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和放缩法(比较法的步骤是:作差(商)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通分等手段变形判断符号或与1的大小,然后作出结论。

).常用的放缩技巧有:211111111(1)(1)1n n n n n n n n n -=<<=-++--=<<=如(1)已知c b a >>,求证:222222ca bc ab a c c b b a ++>++ ; (2) 已知R c b a ∈,,,求证:)(222222c b a abc a c c b b a ++≥++;(3)已知,,,a b x y R +∈,且11,x y a b>>,求证:x y x a y b >++; (4)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lg lg lg lg lg lg 222a b b c c aa b c +++++>++;(5)已知R c b a ∈,,,求证:2222a b b c +22()c a abc a b c +≥++;(6)若*n N ∈(1)n +<n ;(7)已知||||a b ≠,求证:||||||||||||a b a b a b a b -+≤-+;(8)求证:2221111223n++++<。

六.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标根法:其步骤是:(1)分解成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2)将每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最大根的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并注意奇穿过偶弹回;(3)根据曲线显现()f x 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如 (1)解不等式2(1)(2)0x x -+≥。

(答:{|1x x ≥或2}x =-);(2)不等式(0x -的解集是____(答:{|3x x ≥或1}x =-);(3)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都是R ,且()0f x ≥的解集为{|12}x x ≤<,()0g x ≥的解集为∅,则不等式()()0f x g x >的解集为______(答:(,1)[2,)-∞+∞);(4)要使满足关于x 的不等式0922<+-a x x (解集非空)的每一个x 的值至少满足不等式08603422<+-<+-x x x x 和中的一个,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81[7,)8)七.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分式不等式的一般解题思路是先移项使右边为0,再通分并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最后用标根法求解。

解分式不等式时,一般不能去分母,但分母恒为正或恒为负时可去分母。

如(1)解不等式25123xx x -<---(答:(1,1)(2,3)-);(2)关于x 的不等式0>-b ax 的解集为),1(+∞,则关于x 的不等式02>-+x ba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答:),2()1,(+∞--∞ ).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分段讨论法(最后结果应取各段的并集):如解不等式|21|2|432|+-≥-x x(答:x R ∈);(2)利用绝对值的定义;(3)数形结合;如解不等式|||1|3x x +->(答:(,1)(2,)-∞-+∞)(4)两边平方:如若不等式|32||2|x x a +≥+对x R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4{}3)九.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求解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增减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注意:按参数讨论,最后应按参数取值分别说明其解集;但若按未知数讨论,最后应求并集. 如(1)若2log 1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1a >或203a <<);(2)解不等式2()1ax x a R ax >∈- (答:0a =时,{|x 0}x <;0a >时,1{|x x a >或0}x <;0a <时,1{|0}x x a<<或0}x <)提醒:(1)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的解集,最后务必有集合的形式表示;(2)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往往是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或不等式有意义范围的端点值。

如关于x 的不等式0>-b ax 的解集为)1,(-∞,则不等式02>+-ba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答:(-1,2)) 十一.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a b 、同号或有0⇔||||||a b a b +=+≥||||||||a b a b -=-; a b 、异号或有0⇔||||||a b a b -=+≥||||||||a b a b -=+.如设2()13f x x x =-+,实数a 满足||1x a -<,求证:|()()|2(||1)f x f a a -<+ 十二.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等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规处理方式?(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也可抓住所给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法) 1).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in f x A >若不等式()B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ax f x B <如(1)设实数,x y 满足22(1)1x y +-=,当0x y c ++≥时,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 (2)不等式a x x >-+-34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 (答:1a <);(3)若不等式)1(122->-x m x 对满足2≤m 的所有m 都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_____(答:(712-,312+)); (4)若不等式na n n1)1(2)1(+-+<-对于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3[2,)2-);(5)若不等式22210x mx m -++>对01x ≤≤的所有实数x 都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答:12m >-)2). 能成立问题若在区间D 上存在实数x 使不等式()A x f >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ax f x A >;若在区间D 上存在实数x 使不等式()B x f <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的()min f x B <.如已知不等式a x x <-+-34在实数集R 上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答:1a >)3). 恰成立问题若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A x f >的解集为D ; 若不等式()B x f <在区间D 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B x f <的解集为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