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2阶段测试题(一)

高中化学必修2阶段测试题(一)

2013年高一化学必修2阶段性检测(一)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24 Cl :35.5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 存在,以下关于3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是4He 的同素异形体 B .是4He 的同位素 C . 比4He 少一个电子 D .比4He 少一个质子2.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

在a g 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a A N m A m -++ mol B. ()a A N A- mol C. ()a A N A m -+ mol D. ()a A N m A -+ mol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 ) A .制催化剂的材料 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 .制农药的材料 D .半导体材料5.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6.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7.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D.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8.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D.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9.下列物质中,不含共价键的是()A.NaOHB.Cl2C.HClD.NaCl10.根据表1信息和,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11.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原子序数比Y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C.X的原子半径比Y大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大12、某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4,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A.XH3B.H2XC.HXD.XH413.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D.1molX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14.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 )A.O2B.NH3C.Cl2D.HCl1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试剂的组合不合理...的是A.制Cl2:MnO2、盐酸(浓)B.制H2:硫酸(稀)、ZnC.制O2:MnO2、H2O2D.制CO2:硫酸(稀)、CaCO316.下列四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最快是A.V(H2)==0.15 mol/(L·min) B.V(N2)==0.1mol/(L·min)C.V(NH3)==0.2mol/(L·min) D.V(N2)==0.002mol/(L·s)17.氢气与氮气的反应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题B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题B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一化学2(必修)期中测试题B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可与浓硫酸反应。

可说明氯比硫非金属性强的是A.全部B.②③④C.①②④D.除①以外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地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地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3.已知下列顺序,其中错误的是A.氢化物稳定性增强:HF、H2O、NH3B.酸性减弱:HClO4、HBrO4、HIO4C.还原性增强:Al、Mg、NaD.非金属性减弱:Cl、S、P4.镭是元素周期中第七周期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2价B.氢氧化物呈两性C.硫酸盐难溶于水D.镭比钙的金属性强5.某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ⅡA族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6.下列化学键最牢固的是A.H—ClB.H—FC.H—OD.H—I7.136C—NMR(核磁共振)可以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136C表示的碳原子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质子D.质量数为13,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7个中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ⅠA 族和Ⅶ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9.两种元素可以形成AB 2型共价化合物的是A.无中子的原子与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B.核电荷数分别为12和17的元素C.ⅣA 族和ⅥA 族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最高正价都为奇数的两种元素10.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物质时,既能形成离子键,又能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A.KB.CaC.ID.Ne11.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A.1∶2∶3B.3∶2∶1C.6∶3∶1D.6∶3∶212.A. B.C.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13.用惰性电极电解某金属硫酸盐溶液时,在阴极上析出a g 金属,同时在阳极上放出0.8 g 气体,如果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A.a ·bB.a b C.ba 20 D.ab 10 14.目前人们正研究开发一种高能电池——钠硫电池,它以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 +导电的β″—Al 2O 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为:2Na +x SNa 2S x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C.D.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S2x -2e -===x S15.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质溶液的pH 下降的是 A.CuCl 2 B.AgNO 3C.BaCl 2D.H 2SO 416.充分燃烧一定量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xQ ,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 2生成正盐,需5 mol ·L-1的KOH 溶液100 mLA.16xQB.8xQC.4xQD.2xQ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盐类水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 在101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叫做碳的燃烧热D CO燃烧是吸热反应18.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H2(g)+1/2O2(g)==H2O(l);△H= - 285.8KJ/molC3H8(g)+5O2(g)==3CO2(g)+4H2O(l);△H= - 2220.0KJ/mol,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 KJ,则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A 1:3B 3:1C 1:4D 5:1319.已知Zn(s)+1/2O2(g)=ZnO(s); △H= - 350KJ/mol,则1 g Zn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A 5.4KJB 350KJC 3.5KJD 8.5KJ2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1/2O2(g)=ZnO(s); △H= - 351.1KJ/mol,Hg(l)+1/2O2(g)=HgO(s); △H= - 90.7KJ/mol,由此可知反应:Zn(s) +HgO(s)=ZnO(s) + Hg(l); △H为A - 1441.8KJB +260.4KJC +441.8KJD -260.4KJ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高中化学必修2 精品试卷: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02新考试版)测试范围:2019:第五章、第六章

高中化学必修2 精品试卷: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卷02新考试版)测试范围:2019:第五章、第六章

绝密★启用前|考试研究中心命制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2高一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六章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3分)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硫易溶于CS2,实验室常用CS2清洗沾有硫单质的试管B.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Cl、NH3、Cl2等气体D.常温下将铜片插入浓硫酸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浓硫酸可使铜钝化2.(本题3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①②③④⑤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SO2通入品红溶液中Na2S溶液滴入CuCl2溶液中H2O2滴入含有酚酞的氨水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无色蓝绿色溶液产生黑色浑浊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无色A.①②B.①③C.②⑤D.③④3.(本题3分)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对应的装置和试剂均正确的是()选项Ⅲ中收集气体Ⅰ中试剂a、b Ⅱ中试剂c Ⅳ中试剂dA SO2稀硫酸与铜片浓硫酸NaOH溶液B Cl2浓盐酸与二氧化锰饱和NaCl溶液NaOH溶液C HI 浓硫酸与KI 浓硫酸水D H2S FeS与稀盐酸浓硫酸酸性KMnO4溶液4.(本题3分)下列离子组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Fe2+、SO24-、NO3-B.NH4+、SO24-、Fe3+、SCN-C.Ba2+、CO23-、Na+、ClO-D.K+、Na+、HCO3-、OH-5.(本题3分)无色的混合气体甲。

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某几种。

将100mL气体经过如下图的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

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B.NH3、NO2、CO2C.NH3、NO、CO2D.NO、CO2、N26.(本题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A.氢氧化钠腐蚀磨口玻璃塞:SiO2+2OH-=SiO23-+H2OB.氯化铝液中滴加氨水,生成沉淀:Al3++3OH-=Al(OH)3↓C.铜溶于浓硝酸:Cu+4HNO3=Cu2++2NO3-+2H2O+2NO2↑D.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ClO-+Cl-+H+=Cl2↑+OH-7.(本题3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玻璃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B.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不与任何酸反应C.SiC俗称金刚砂,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D.NaOH溶液不能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8.(本题3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探测等。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中学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32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学问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原料来源广 ②易燃烧、热值高 ③储存便利 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2. 已知:H 2(g)+F 2(g)2HF(g)+27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汲取270kJ 热量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键能之和小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键能之和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能量3. 下列分子中全部原子均满意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H 2OB 、BF 3C 、PCl 5D 、SiCl 44. X 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 和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 元素的原子半径。

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X >Y >ZB 、Y >X >ZC 、Z >X >YD 、Z >Y >X5. 已知一个32O N 分子质量为a (kg ),一个52O N 分子的质量为)(kg b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6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2N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a b a b -+)(8B 、a b a b -+)(16C 、a b a b +-)(8D 、ab a b +-)(16 6. 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组成化合物XY 3,当X 的原子序数为m 时,Y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①4+m ②4-m ③8-m ④2+m ⑤6-m ⑥12+mA 、①②③B 、①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7. 在离子RO 3n-中,共有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A .A -x +n +48B .A -x +n +24C .A -x -n -24D .A +x -n -248.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2C (g )。

2013-2014学年度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题

2013-2014学年度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题

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三单元[有机化学]测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56分)(本题包括16道小题,1-8题每题3分,9-16题,每小题4分,共计56分) 1、将碘酒滴到一片土豆上,可观察到土豆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 )A.油脂B.淀粉C.葡萄糖D.纤维素2、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油脂 B.蔗糖 C.淀粉 D.葡萄糖3、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红磷和白磷B.121366C C 和 C.2436C C H H 和D.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在苯中加入酸性KMnO 4溶液,震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色C.在苯中加入溴水,震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 中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适量的乙醇和冰醋酸,然后加热B.试管B 中加入饱和Na 2CO 3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和乙醇C.反应结束后震荡试管B 、静置,能观察到液体分层,下层是油状液体D.用OH CH CH 1823 与COOH CH 3反应制取乙酸乙酯,O 18存在于水中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COOH CH CH 3,现有○1水,○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3乙醇,○4纯碱溶液,○5酸性KMnO 4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该有机物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A.只有○2○4○5 B.只有○2○3○5 C.只有○2○3○4○5 D.全部都有7、等物质的量的乙醇、乙烷、乙炔(C 2H 2)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6:7:5B.1:1:1C.35:30:42D.3:5:4 8、下列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 9、下列化学方程式及相应的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乙醇与氧气反应制取乙醛:322322CH CH OH O CH CHO ∆+→催氧化反应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取代反应 C.氯乙烯制取聚氯乙烯树脂:加聚反应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22222CH CH Br CH BrCH Br =+→ 加成反应10、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 2H 4气体,另一个装有C 2H 2气体和C 2H 6的混合气体,则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原子总数 C.碳原子数 D.密度 11、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A.CH 3CH 2CH 2CH 3B.CH 3CH(CH 3)2C.CH 3C(CH 3)3D.(CH 3)2CHCH 2CH 312、分子式为C 4H 10O 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A.3种B.4种C.5种D.6种13、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 )A .2:1B .3:1C .1:3D .1:114、2.22g 某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ml ,则该醇是( )A.OH CH 3B.OH CH CH 23C.OH CH CH CH 223D.OH CH CH CH CH 222315、现有乙酸和乙烯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 A.17a - B.34a C.6(1)7a - D.12(1)13a -16、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0.16molCO 2和3.6g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 2H 2)第Ⅱ卷(非选择题 44分)17、(3分)在标准状况下,32g CH 4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它的体积为____L ,它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参考原子量:C:12 H:1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1—2选项符合题意。

)1.C—NMR(核磁共振)、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关于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下列关于该元素叙述正确的是()A.是金属元素B.是ⅡA族元素C.其最高价为+2价D.不能准确判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易进行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进行4.在10L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3秒钟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12mol,用H2浓度的变化表示3秒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003mol/(L·s)B.0.045mol/(L·s)C.0.006mol/(L·s)D.0.009 XXX·s)5.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ⅣA族D.ⅤA族6.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干冰气化B.O2转变成O3C.加热NH4HCO3D.蔗糖溶于水7.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Na2O2B.NaHSO4C.HNO3D.I28.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9.下列性质中,能证明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是:A。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期中试题不但能考察学生在高一化学上半学期的学习成果,也能给接下来的学习引好路。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相信你能从中有所收获的。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及黏胶剂D.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有机材料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来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B.CaCl2C.KOHD.NH35.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的一组是( )。

A.I2、Br、Cl2、F2B.F2、Cl2、Br2、I2C.F-、Cl-、Br-、I-D.Li、Na、K、Rb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LiB.NaC.FD.Cl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9.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B.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 族D.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A.1秒B.2秒C.0.44秒D.1.33秒12.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

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和卷)

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和卷)

子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 Y>X
B .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 4YO 4
C. 3 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Z 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 >Y>X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答错 一个得 0 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Na 2CO3+HCl=NaHCO3+NaCl
B.H
2CO3=H2O+CO2↑
C. Ca(ClO) 2+ CO2+ H2O=CaC3O↓+ 2HClO D.2Na 2O2+ 2CO2= 2Na 2CO3+ O2↑
6.针对节能减排课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如下方案, 你认为不符合课题要求的是 ( )
B .热稳定性: HF、NH 3、 SiH 4 依次增强
C.水化物的酸碱性: NaOH 、 Al(OH) 3、 Mg(OH) 2 碱性减弱
D .非金属性: S、 P、Cl17.根据组成原电池的条件,试以反应: Fe+Cu2+==Fe2++Cu 设计一个原电池 供选用的电解质溶液有: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
元素
相 关信息
在常温、常压下,其单质是气体,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
A 它将成为倍受青睐的清洁燃料。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其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
B 表环境的重要屏障,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4月高一化学期中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4月高一化学期中试题

湖北省英山一中2011年4月高一化学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C:12 Fe:56 Cu:64 Na:23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4分)()1.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磷B.铁C.碳D.氧()2.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个的原子A,其阳离子A n+ 核外有X个电子,则A的质量数为A.2(x+n) B.2(x-n)+1 C.2(x +n)+1 D.n+2()3.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或离子中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的是A.HCl B.Na2S C.LiCl D.H2O()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CaCl2 B.H2O C.NH4Cl D.CH4()5.下列每组的三种物质中,两边的固体用导线连接后插入中间的液体中,其中能组成原电池装置的是A.Zn | CuCl2溶液| Cu B.Cu | 酒精| AgC.石墨| CuSO4溶液| 石墨D.Fe | H2SO4(稀) | Fe()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铁反应的有①Cl2 ②浓硫酸③FeCl3溶液④AgNO3溶液⑤FeCl2溶液A.①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7.X2-与Y+离子都与Ar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C.X和Y一定同周期D.X是第IIA族元素,Y是第VIIA族元素()8.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I->Br->Cl-B.热稳定性:HCl>H2S>PH3C.酸性强弱:H4SiO4<H2CO3<HNO3 D.碱性:NaOH>Mg(OH)2>Ca(OH)2()9.在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A.减少SO2浓度B.升高温度C.增大容器体积D.降低温度()10.将N2和H2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反应2min后,生成0.8molNH3。

高一化学2014-2015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期末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2014-2015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期末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2014-2015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期末模块综合测试题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4分)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解析目前周期表中共有7个主族,A项不正确;ⅠA族中的H 为非金属元素,B项不正确;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一、二、三周期为短周期,C项正确,D项不正确。

答案 C2.一定温度下,对反应2A(g)+B(s)2C(g)能说明其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容积中A、B、C三者共存B.单位时间内反应的A与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c(A):c(B):c(C)=2:1:2D.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解析反应为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容器中都是A、B、C三者共存;任何时刻单位时间内反应的A与生成的C物质的量之比都为1:1;2:1:2为A、B、C三者间的转化关系,平衡时三者浓度比不一定为2:1:2,再者B为固体,没有浓度变化;该反应是一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发生变化的反应,只有达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总质量才不再发生变化。

答案 D3.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解析利用太阳能可减少SO2、CO2排放,保护环境,且节约了资源,A项正确;有些食品添加剂如保鲜剂过量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但也有一些调味、调色添加剂,来自于绿色植物,对人体无害,B项不正确;废电池含有重金属,易对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如果能够进行综合利用可以节省资源,减少污染,C项正确;生活中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D项正确。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最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最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最新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最新版)知道高一化学试题有什么题目呢?大家都清楚吗?考试试卷的目的是多阅读和积累,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得学生吸收做题经验。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1.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说明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元素R正价为+7价,表明R元素属于ⅦA族元素C.若M+ 和R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MD.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2.依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酸性:H2SiO3>H2CO3B.热稳定性:H2Se>H2S>H2OC.碱性:CsOH>Ca(OH)2D.若离子半径:R2->M+,则原子序数:R >M3.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起全世界关注,中国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4月1曰发布,内地除西藏外都检测到,还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

已知铯(Cs)是钠的同族元素,据此,下列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互为同位素B. 放出射线是一个自发的化学变化过程,射线对人危害很大C. 与的中子数相同D.单质铯的金属性比单质钠弱4.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F > HCl > HBr > HIB.微粒的半径:Cl-> Na+ > Mg2+ > Al3+C.电离程度(同温度同浓度溶液中):HCl > CH3COOH > NaHCO3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 Fe(OH)3胶体> FeCl3溶液5.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注△H小于0是放热反应,△H 大于0是吸热反应)①I2(g) + H2(g) 2HI(g) △H =-9.48 kJ•mol-1②I2(s) + H2(g) 2HI(g) △H = +26.48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稳定B.I2(s) = I2(g) △H= +17.00 kJ•mol-1C.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1mol I2(g)中通入1 mol H2(g),发生反应时放热9.48 kJ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氧化钙溶于水B.铁粉溶于稀硫酸C.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D.碳酸钙分解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价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Na的原子半径比Cl的大,但Na+的半径比Cl一的小C.Li、Na、K、Rb、Cs都属于碱金属元素,它们单质的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D.Cl与I同属于ⅦA族元素,则两者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8.(2012浙江高考)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半期考试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2 O:16 S:32 Cl:35.5 C:12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8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相应空格内。

每小题3分,共54分.)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A.合金 B.半导体 C.催化剂 D.农药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3、对于和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KBr B.NaOH C.HBr D.N25、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C.O—18的原子符号:O188 D.CO2分子的结构式:O=C=O6.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X B.H2X C.XH3 D.XH47.对于反应A+3B=2C+2D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8 mol/ (L·s)B. v(B)=0.4 mol/ (L·s)C. v(C)=0.6 mol/ (L·s)D. v(D)=1.8 mol/ (L·s)8、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时间后,18O原子( )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SO3和O2中C、只存在于SO2和O2中D、只存在于SO2、SO3和O2中9.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docx

化学必修 2 期中考试试题注意:出现相同题号的普通班和实验分开做,其余共同做。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 ,1 ~ 10 小题每题 2 分 ,11 ~ 20 小题每题 3 分, 共 50 分 .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9 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 提出了原子学说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C. 发现了稀有气体D.提出了分子学说2(普)4018 Ar 、1940K 、2040Ca 三种原子 , 它们具有相同的()A .电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质量数*2 (实)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 .2040Ca和1840ArB . D 和 TC . H2O和 H2O2D . O3和 O2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4(普)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2O B. KOH C. CaCl2 D . CO2*4 (实)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 . Na2O2B. KOH C. CaCl2 D . CO25(普)电子在核外运动时,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在()A. N 层 B.M层 C.K层 D.L层*5 (实)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6(普)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蚀 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6 (实)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A. 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1203,将 Al 片改成 Al 粉B. 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2时,改用浓硫酸C.在 K2S04与 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7(普)哪一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A.第三周期B.第四周期 C .第五周期 D .第六周期*7 (实)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A. 6B. 12C. 18D.308.对于反应A2+ 3B2= 2C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B 2)=0.8 mol/ (L· s)B. v(A2)=0.4 mol/ (L·s)C. v(C)=0.6 mol/ (L· s)D. v(B2)=1.8 mol/ (L· s)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B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C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D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10(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HCl 、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B. 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C. HBrO 4酸性比 HClO4强D. Na的金属性比Al 的弱*10 (实)下列关于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A 族B.氢氧化铷是弱碱C .在钠、钾、铷 3 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11.下列各组电解材料和电解液,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 锌片,铜片,稀硫酸B.铜片,石墨,稀硫酸C. 铜片,石墨,硝酸银溶液D.锌片,铝片,稀硫酸12. 元素周期表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13. A、 B、 C 都是金属,把 A 浸入 C 的盐溶液中, A 的表面有 C 析出, A 与 B 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 B 为电池的负极。

高一化学下学期必修二期中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下学期必修二期中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阶段性检测高一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S 32 Al 27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2.在反应C(s)+CO2(g)== 2CO(g)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继续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温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铝热反应C.锌与盐酸反应D.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反应4.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质量数不同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 pC,t秒末,A减少了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为A.2:5:4 B.4:5:2 C.1:3:2 D.1:4:5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硅可以用做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D.石英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9.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ⅣA 族,称为类铅。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阶段质量检测(二) 苏教版必修2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 阶段质量检测(二) 苏教版必修2

【三维设计】高中化学阶段质量检测(二)苏教版必修2(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B.燃烧沼气不会产生大气污染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

A项,大量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环境,故不正确;B项,燃烧沼气也会产生污染,如SO2,故不正确;C项,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仍需开发新能源,故不正确;D项正确。

答案:D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B错误;很多放热反应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引发,C错误;H2燃烧时,H2发生了氧化反应,但燃烧为放热反应,D错误。

答案:A3.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C.2v(X)=v(Y) D.3v(W)=2v(X)解析: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A项v(W)=v(Z),B项3v(X)=2v(Z),C 项2v(X)=v(Y),D项2v(W)=3v(X)。

答案:C4.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钠原子与氯气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视为“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D.HCl+NaOH===NaCl+H2O为放热反应解析:因为氮分子内部存在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

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化学必修二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9道小题】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下列有关我们常用的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也是七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即有18个族C.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D.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3、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维护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指的是()A.富含叶绿素的食品B.绿色的新鲜蔬菜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4+2H2O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OH-+CaCO3↓+H2OC.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2H+Ca2++CO2↑+H2O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A.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ⅤA族B.它的最高正价为+5,负价为-3C.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一种强酸D.它的非金属性比磷弱7、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1.0mol·L-1,经过1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1,在这1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A.0.08B.0.08mol·(L·s)-1C.0.04D.0.04mol·(L·s)-1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钠、镁分别与水反应,可证明钠、镁的金属性强弱B.用氯化镁、氯化铝分别与过量浓氨水反应,可证明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用铁、石墨与硫酸铜溶液组成原电池,可证明铁、铜的金属性强弱D.把氯气通入到硫化钠的水溶液中,看到淡黄色沉淀,可证明氯气、硫的非金属性强弱13、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A.MgCl2B.Br2C.KOHD.H2S14、在海水的综合利用中,海水提溴工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种提溴的工艺是在预先浓缩并酸化的海水中,通入足量氯气,然后使生成的溴与吸收剂SO2反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溴元素的目的。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专题1至专题3第二单元。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措施是为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暖宝宝中除了主要加铁粉和水外,还额外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无机盐等B.轮船外面镶嵌锌块C.在钢制大桥的表面涂油漆D.将河流中铁制闸门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2.下列事实中,主要是吸氧腐蚀引起的是A.煤气灶炉头生锈B.装浓硝酸的铁桶内部变黑C.纯银手链长时间佩戴后变黑D.炒完菜的铸铁锅长时间用水浸泡导致生锈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 装置可以实现铁上镀银B.图b 装置可以实现粗铜的电解精炼C.图c 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往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24H SO 可以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D.图d 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质量会增大4.10kPa ,1mol 物质完全燃烧[氮元素转化为()2N g ,氢元素转化为()2H O 1,碳元素转化为()2CO g ]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一些物质的标准燃烧热(25℃下)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化学式()1ΔH /kJ mol -⋅氢气()2H g -285.8乙烯()24C H g -1411.0乙醇()25C H OH l -1366.8甲烷()4CH g -890.3A.表示乙醇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5222C H OH l 3O g 2CO g 3H O g +=+1Δ1411.0kJ mol H -=-⋅B.2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1mol ()2H O g 所放出的热量大于285.8kJC.常温常压下,()()242C H g H O l +=()32CH CH OH l 的反应热1Δ44.2kJ mol H -=-⋅D.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5.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传统调味品。

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3综合检测新解析版)

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3综合检测新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综合检测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生物陶瓷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D.二氧化硅制成的光导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光缆【答案】D【详解】A.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制造芯片,故A正确;B.氧化铝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生物陶瓷具有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可直接用于人体,故B正确;C.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高温结构材料,可用于制造陶瓷发动机的受热面,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不具有导电能,故D错误;故选D。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是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使煤燃烧产生的SO2最终生成CaSO3,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答案】C【详解】A.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故A错误;B.石灰石高温煅烧产生的氧化钙可以和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之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为稳定的硫酸钙,实现煤的脱硫,故B错误;C.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故C正确;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pH<5.6,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H2、具有还原性,故浓硫酸不能干燥SO2、H2C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D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 2时,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答案】A 【详解】A .浓硫酸和铜片发生反应:24422ΔCu+2H SO ()CuSO +SO +2H O ↑浓,反应中硫酸部分转变成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部分转变成硫酸铜表现酸性,故A 正确;B .浓硫酸和二氧化硫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的化合物,没有中间价态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浓硫酸能干燥SO 2,故B 错误;C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故C 错误;D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 2,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表现浓硫酸的酸性,故D 错误; 故选:A 。

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2综合检测新解析版)

高中化学必修2 期中综合检测卷02综合检测新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综合检测卷 0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硅的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B .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C .装碱性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D .硅酸钠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 【答案】B 【详解】A .二氧化硅对光有很好的反射作用,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A 正确;B .二氧化硅可以和氢氟酸发生反应,B 错误;C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碱性溶液会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盐,所以装碱性溶液的玻璃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C 正确;D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水玻璃是矿物胶,不燃烧,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锈钢属于化合物B .浓硫酸可以用铁罐运输,是因为铁不与浓硫酸反应C .2SO 能使氯水褪色,是因为2SO 具有漂白性D .浓硝酸用棕色瓶盛装,是因为硝酸见光易分解 【答案】D 【详解】A .化合物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不锈钢是混合物,A 错误;B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在铁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不是不反应,B 错误;C .二氧化硫使氯水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和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C 错误;D .硝酸见光易分解,保存时应该用棕色试剂瓶,D 正确; 故选D 。

3.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浓H 2SO 4具有吸水性,能够使蔗糖等有机化合物发生炭化B .浓H 2SO 4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 2时,浓H 2SO 4表现出强氧化性C.浓H2SO4和铜片加热反应时,浓硫酸既能表现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D.常温下,浓H2SO4与铁、铝不反应,所以可用铁、铝质容器盛放浓H2SO4【答案】C【详解】A.浓H2SO4具有脱水性,能够使蔗糖等有机化合物发生炭化,故A错误;B.浓H2SO4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时,在反应物中硫元素处于相邻价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它们之间是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应为复分解反应,其原理是用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强酸制弱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C.发现了稀有气体D.提出了分子学说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Ca 4020和Ar 4018 B .D 和T C .H 2O 和H 2O 2 D .O 3和O 2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 收能量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2B .KOHC .CaCl 2D .CO 25.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6.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 .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03,将Al 片改成Al 粉B .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改用浓硫酸C .在K 2S04与BaCl 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7.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 ( ) A .6 B .12 C .18 D .308.对于反应A 2+3B 2=2C 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B 2)=0.8 mol/ (L ·s)B. v(A 2)=0.4 mol/ (L ·s)C. v(C)=0.6 mol/ (L ·s)D. v(B 2)=1.8 mol/ (L ·s)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B 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C 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D 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10.阴离子-n X 含中子N 个,X 的质量数为A ,则ag X 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a N a A - molB .)(A n n A a++ molC .)(n N n a A ++ molD .)(n N A nA a+-+ mol11.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H 2+2NiO(OH) 2Ni(OH) 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A 、NiO(OH)B 、Ni(OH) 2C 、H 2D 、H 2和NiO(OH) 12.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酸性:HClO 4>HBrO 4>HIO 4 ②碱性:Ba(OH)2>Mg(OH)2>Be(OH)2③氧化性:F>C>O ④还原性:Cl<S<Si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 2S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 13.A 、B 、C 都是金属,把A 浸入C 的盐溶液中,A 的表面有C 析出,A 与B 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 为电池的负极。

A 、B 、C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B>CB .A>C>BC .B>A>CD .B>C>A14.如果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6的元素,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位于第7周期 ②非金属元素 ③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 ④没有放射性 ⑤属于氧族元素 ⑥属于锕系元素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③④⑤ 15.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C .在非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放电D .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16.在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O 2B.PCl 3l 4D.NO 2 17.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2(气)+B 2(气)2AB (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A 2,同时生成n molAB B .容器中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 .A 2、B 2、AB 的物质的量之比满足1:2:3D .单位时间里生成2n molAB 的同时生成n molB 2。

18.在反应:C+CO 2=2CO 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 ⑤降低压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9.已知反应X+Y= 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N 的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 能量D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 和N 的总能量20.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极是负极B .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 2+2H--C .电子由b 通过灯泡流向a D .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二.填空题(41分)21.(6分)卤素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填元素符号),随核电荷数递增,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单质的氧化性依次_______。

22.(4分)用电子式表示下列过程:① KCl 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H 2O 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0分)在银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为 极,电极上H H 2O 2O2 (空气)发生的是反应(“氧化”或“还原”)。

电极反应式为 ,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银为极,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是,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24. (15分)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1)~(4)小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5)~(8)小题按题目要求回答。

族I A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O周期1 A2 D E G I3 B C F H(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4)在B、C、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5)A和D组成化合物的电子式,(6)A和E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7)用电子式表示B和H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8)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5.(6分)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

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6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

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⑴S、N、Na、Mg⑵P、Sb、Sn、As⑥非金属元素三、计算题(9分)26.在体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

经2 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ol·L-1降到0.8 mol·L-1。

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ol·L-1。

则:2 min末B的浓度,C的物质的量。

2 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

1、体现现行教材的一大特点:重视化学知识与实验“相伴而生”,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

2、选择题的干扰项功能较强,使试题的甄别能力大大加强。

非选择题以填空题物质推断题、计算题为主要题型,突出其考查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等功能。

总体来说:本试卷以回归教材,重视双基为基准,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B2.B3.C4.C5.B6.A7.C8.D9.A 10.D 11.C 12.C 13.C 14.A 15.D 16.D 17.D 18.A 19.D 20.C 二填空题。

21. F Cl Br I 增大减弱22. 略23. 负氧化反应略锌片被腐蚀正还原反应略有红色物质生成24. Ne F F2 Na NaOH H2SO4 AL(OH)3 HCl Na 略 NH3 略略25. N ③; Sn ④; Fe ②。

三计算题。

26. 0.8 mol·L-11.2 mol0.1mol·L-1min-1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