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之间的相容性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水性胶粘剂中的应用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水性胶粘剂中的应用介绍了水性胶粘剂用增稠剂的增稠机理、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简述了增稠剂在水性胶粘剂中的应用,并对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标签: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水性胶粘剂;增稠效率;影响因素随着工业的进步,胶粘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目前使用的胶粘剂大多仍为溶剂型,因溶剂型胶粘剂会挥发出苯、甲苯等有毒物质,所以将会逐渐被水性胶粘剂所取代[2~4]。
水性胶粘剂以水为溶剂,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胶粘剂[5]。
高性能水性胶粘剂的研发将会成为未来胶粘剂发展的主流。
在水性胶粘剂的生产和应用中,黏度作为其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利用水溶性增稠剂和水的配比来调节大小。
增稠剂的加入可以提高施工时的黏度,可提高初始粘力,同时改善了被粘物表面的湿润性。
传统的增稠剂如无机增稠剂和碱溶胀型增稠剂在应用中存在增稠以后对电解质比较敏感、黏度的稳定性不好等缺点[6~9],而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以其流平性好、黏度稳定性强等优点,在水性胶粘剂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的增稠机理HEUR属于非离子型增稠剂,通常用聚醚(PPG、PEG)和单异氰酸酯亲核加成制得,或者先用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和一定分子质量的聚醚反应,然后用烷醇或有机胺封端。
由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反应,用长链的烷醇封端可得式(1)分子结构产物,该产物即为HEUR分子[10],R1为疏水封端基。
HEUR结构比较特殊,其中间是由亲水基团组成,2边由疏水端基组成,疏水基团主要是由直链烷醇类或者有机胺类封端剂封端之后得到的,因此形成了“亲油-亲水-亲油” 三嵌段的分子结构。
在水性体系中,当HEUR的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疏水的端基会在水中缔合形成胶束,由于缔合的作用,HEUR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11],如图1(a)所示;而在乳胶粒体系中[如图(b)],HEUR不仅通过疏水端基的胶束作用形成缔合,还可以通过疏水端基吸附在乳胶粒的表面,使乳胶粒子和疏水端基处于解缔合和缔合的平衡状态,解缔合和缔合的时间很短(远小于1 s),正是由于解缔和缔合的瞬间平衡拉近了一些与增稠剂分子末端距离较远的粒子,使HEUR的增稠效果大大提高。
水性涂料粘度及增稠剂
水性涂料粘度及增稠剂一、涂料生产、储存和施工中的剪切作用和理想的流变特性二、各种型号粘度计表征的粘度三、增稠剂的种类非缔合型的增稠流变剂主要提供中低剪切粘度和假塑性,而通过缔合型增稠流变剂的选择可提供不同剪切条件下的粘度,尤其是高剪切粘度。
1)纤维素醚及其衍生物羟乙基纤维素(HEC)是大分子纤维素进入连续的水相中,通过分子链上羟乙基和羧基的水合作用及其分子间的缠绕,而增加体系粘度,当体系受到剪切作用,速率逐步增加时,HEC 分子可从无序按剪切力的方向作有序排列,变得易于滑动,粘度下降,当剪切作用力减弱时,又可逐渐回复到原有的结构,表现为触变性。
这种水相增稠的机理与所用乳液、颜料和其它助剂的关联度不大,因而匹配性较好,使用面较广,缺点是流平性差,滚涂易飞溅,生物稳定性较差纤维素分子主要靠在水中的溶胀来增稠,在水中溶胀主要是因为高分子主链与水形成氢键的结果,同时它的粘度与其分子量有很大的关系。
分子量越大,单位质量的增稠能力越大。
2.5%浓度纤维素溶液外观对比之下缔合式增稠剂本身溶液粘度一般很低,然而碱溶胀式产品在中和之后与之相似。
纤维素的分子量对粘度的影响当分子量较低时,较高的高剪切粘度可以实现,但是其用量也很高,所以并不经济。
当分子量较高时,因为增稠效果太好,使用量低。
高剪切粘度不能实现(太低),同时其它性能如流平行性也将随之消失。
在乳胶溶液中加入纤维素后,由于纤维素自身靠溶胀增稠,它将挤压乳胶粒子不断相互接近,当纤维素用量达到一定浓度,将引起乳液的絮凝。
同样的原理是用于乳胶漆中。
这里是两张实际的显微镜照片。
左图所示是没有纤维素的条件下,干燥的乳胶粒子均匀的分散。
这对涂料的性能影响很大。
右图所示,由于纤维素的加入,干燥以后的乳胶粒子不再均匀分散,其中没有粒子的地方是由于纤维素溶胀所至。
纤维素增稠引起的涂料辊涂时的飞溅现象,细小的粒子是涂料在粉刷过程飞溅所致。
纤维素类增稠剂的优缺点2)碱溶膨胀型增稠剂丙烯酸类增稠剂,包括聚丙烯酸盐及碱增稠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两个类型。
缔合型增稠剂作用机理
缔合型增稠剂作用机理缔合型增稠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在食品加工中被广泛应用于调味品、果酱、酱料等产品中。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食品的流变性质,增加其黏度和稠度,从而改善产品的质感和口感。
缔合型增稠剂的作用机理可以从分子水平和宏观水平来解释。
从分子水平来看,缔合型增稠剂是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
这些亲水基团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作用,使聚合物分子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胶束结构。
这种胶束结构可以增加食品中的溶质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
从宏观水平来看,缔合型增稠剂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食品的流变性质。
一种方式是通过增加食品中的固体颗粒的体积分数,从而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
这是因为缔合型增稠剂本身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其在水中形成的胶束结构可以包裹住食品中的固体颗粒,阻碍其相互间的滑动,从而增加了食品的黏度和稠度。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改变食品中的流体流动的方式和速度,从而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
缔合型增稠剂在食品中形成的胶束结构可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阻碍食品分子的运动。
这种网状结构可以减缓食品中的流体流动,使食品变得更加黏稠。
此外,缔合型增稠剂还可以通过增加食品中的内聚力和摩擦力,使食品更加黏稠。
缔合型增稠剂的作用机理不仅仅局限于改变食品的流变性质,它还可以对食品的质感和口感产生影响。
由于缔合型增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使得食品更加浓稠,口感更加饱满。
此外,缔合型增稠剂还可以增加食品的粘附性,使食品更加贴合口腔黏膜,增加口感的滑润度。
这些特性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使消费者更加喜欢。
缔合型增稠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它通过改变食品的流变性质,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从而改善产品的质感和口感。
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子水平上的胶束结构形成和宏观水平上的颗粒体积分数和流体流动方式的改变。
通过了解缔合型增稠剂的作用机理,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加工中,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质感和口感的需求。
增稠剂和分散剂的搭配技巧以及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1
亲水共聚物
TM
疏水共聚物
TM
快易 Orotan
1124 Orotan
731A
优 中 优 平光 - 半光 中 优
良 良 良 平光 - 高光 良 良
良 优 中 平光 - 高光 优 中
增稠剂和分散剂的 搭配技巧
分散剂与增稠剂的不良搭配
症状 :
絮凝、返粗,粘度不稳定(上升) 分层
流动性变差
遮盖力下降 光泽下降
与聚氨酯增稠剂的搭配
症状:
分水、絮凝、流动性变差、光泽降低
对策:
改用多元酸共聚物如OrotanTM 731A,其低酸 含量可减少不利影响。减少或排除小分子分散剂如 三聚磷酸钠或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十分有益。
分散剂与增稠剂的搭配使用
多元酸均聚物 分散剂 OROTANTM快易 多元酸共聚物 亲水型分散剂 Orotan® OROTANTM1124 1124
增稠剂的加料方式
在研磨阶段颜填料分散后加入
降低搅拌转速,在保持漩涡的情况下加入增稠剂 (对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应先加入一定量的碱) 增稠剂难于在调漆阶段添加时可采用此方式,例: 较高固含量配方 或 两种增稠剂配合使用但兼容性欠佳的配方体系
增稠剂的加料方式
调漆阶段初期加入水中
聚氨酯增稠剂应与水混合直至均匀 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应加碱中和并混合至溶解 然后在良好的搅拌条件下加入乳液及其他原料 配方中同时使用疏水碱溶性和聚氨酯增稠剂时,应 先将疏水碱溶性增稠剂加入水中并中和,然后再添 加聚氨酯增稠剂
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增稠剂用量 使用增稠效率较低的增稠剂
增稠剂与分散剂合理匹配使用
体积限制絮凝和桥式絮凝
体积限制絮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桥式絮凝
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之间的相容性
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之间的相容性林涛 , 黄新辉 ( 罗门哈斯大中华区技术中心 , 上海200000)摘要 : 通过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的匹配使用 , 可以尽量避免因其相互作用而出现涂料的稳定性问题。
疏水改性环氧乙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增稠剂与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配合使用时效果最佳 , 而疏水改性碱溶性乳液增稠剂建议与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配合使用。
关键词 : 分散剂 ; 增稠剂 ; 缔合型 ; 稳定性 ; 相容性 ; 嵌段共聚物 ; 均聚物0 前言缔合型增稠剂控制乳胶漆的流变行为的卓越能力主要来自于它们能起到类似“聚合型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一方面 , 它们能以表面活性剂相同的方式与涂料中其他组分相互作用 ; 另外 , 这些流变改性剂中的疏水基团相互缔合的方式也与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基团形成胶束的方式类似。
缔合型增稠剂与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类似的行为方式 , 而且还与相同的组分发生相互作用。
两者都是通过吸附到涂料组分的颗粒表面而起作用 , 因此某些情况下 , 缔合型增稠剂与表面活性剂会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涂料性能。
表面活性剂与缔合型增稠剂会相互影响从而引起涂料性能的变化应引起涂料生产商的重视。
例如 , 配方中表面活性剂用量过多会导致缔合型增稠剂从乳胶颗粒表面置换出来进入连续相 , 从而抑制了缔合型增稠剂产生缔合作用的能力。
发生这种现象时 , 缔合型增稠剂会类似于传统的羟乙基纤维素 (HEC) 型增稠剂导致涂料流平性、光泽以及遮盖性能的下降。
缔合型增稠剂与表面活性剂两者相互作用而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已在许多科学文献 ( 如 Peter R. Sperry et al. Ad. Org. Coating Sci. & Technol ,Series 9 ,1987) 中进行过详细的探讨。
相比之下 , 分散剂对缔合型增稠剂的性能产生类似的影响所受的关注较少。
最近的研究表明 , 导致乳胶漆不稳定的一个常见原因可能是分散剂与增稠剂间的不相容性。
增稠剂讲座
羟乙基纤维素是大分子纤维素进入连续的水相中,通过分子链上羟乙基和羧基的水合作用及其分子间的缠绕,而增加体系粘度,当体系受到剪切作用,速率逐步增加时,HEC 分子可从无序按剪切力的方向作有序排列,变得易于滑动,粘度下降,当剪切作用力减弱时,又可逐渐回复到原有的结构,表现为触变性。
这种水相增稠的机理与所用乳液、颜料和其它助剂的关联度不大,因而匹配性较好,使用面较广,缺点是流平性差,滚涂易飞溅,生物稳当性较差。
膨润土增稠流变剂在层状薄片的膨润土的边缘,由于硅氧和铝氧键的断裂,在中性的介质中,边缘表面存在正双电层。
随着pH 值变化,其电荷强度可能会出现强弱变化。
薄片状的膨润土颗粒在介质中会发生面-面、边-面和边-边三种不同方式缔合,从而形成体积庞大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无数分隔的小室,将水封闭在室内,使体系增稠。
当体系受剪切作用时,网络结构解离,粘度下降。
一旦剪切作用消失,则又恢复网络结构,粘度上升,称为触变效应。
膨润土增稠能力强,尤其在中高颜料体积浓度(PVC)乳胶漆中,比同样用量的常用碱溶胀丙烯酸类和聚氨酯类增稠剂有更高的稠度,且触变指数较大,低剪切条件下粘度高,高剪切条件下粘度低,能达到理想的罐内防沉效果和厚涂抗流挂效果。
丙烯酸类增稠剂,包括聚丙烯酸盐及碱增稠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两个类型。
这类增稠剂在水中溶解后通过羟羧基离子的同性静电斥力,分子链由螺旋状伸长为棒状,因而提高了水相的黏度。
此外,增稠剂还在乳胶粒子与颜料粒子之间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增加了触变性,它对生物霉菌的作用稳定,与色浆配合性好。
由于这类增稠剂对pH 值敏感,它只在碱性条件下起作用,并富含亲水性基团,故耐水性不理想。
缔合型丙烯酸类碱溶胀增稠流变剂,传统的碱溶胀丙烯酸增稠剂其支链都是亲水性的,缔合型丙烯酸增稠流变剂的分子支链上已经过了疏水基团的改性,这些支链可在水相中互相缔合形成微胞,更适合与整个涂料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颜填料,乳胶缔合成微胞,当漆液受到高剪切作用时,如施工时的刷涂滚涂等,这些胞与胞之间的链能提供一定的抵抗力量,因此缔合型丙烯酸增稠流变剂在高剪切力作用下仍具有稳定粘度的特性,施工中能成其理想的湿膜厚度达到很好的一次刷涂遮盖力。
DISPERBX H5028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n this technical bulletin is given in good faith and is true and accurat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 warranty or guarantee is expressed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of such data. It is the user's responsibility to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for his own use of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No warranty or freedom is given regarding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s of sinobase or third parties.Document 1056, version 02, updated 09 August 2004. SINOBASE sas, ZAC de Milieux, 42163 Andrézieux Cedex, 上海中基行化工有限公司 Tel:02167694610,
8-9 < 1000 cps
* Brookefield LVT- 30 rpm
性能特点
极佳的防水性(烘干分散剂后的分散剂固体分完 全不溶性水) 明显提高涂料耐擦洗性能。 与缔合型增稠剂具有极佳的相容性、 具备明显的的抗流挂性。提高光泽、 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 对涂料配方具有极佳的的稳定性,特别对一些如 氧化锌、活性轻钙、等活性颜料。
PRODUCT BULLETIN
上海中基行化工有限公司
增稠剂和分散剂
第一部分: 增稠剂介绍第一部分: 增稠剂介绍-增稠效果
HASE类缔合型增稠剂 类
局限性
使用时需调节pH 使用时需调节pH 耐水/ 耐水/耐碱性相对较差 与分散剂配合使用不当时可能造成颜料絮凝或光 泽下降 增稠效率受乳液、PVC、 增稠效率受乳液、PVC、体积固含量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 对表面活性剂/醇类溶剂/ 对表面活性剂/醇类溶剂/分散剂等较敏感
增稠前 增稠后
乳液增稠前后的电子显微照片
18
第一部分: 增稠剂介绍第一部分: 增稠剂介绍-增稠效果
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效果 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效果 增稠
乳胶颗粒 胶束结构
水相中结构
与乳胶颗粒作用
19
缔合型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缔合型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增稠前 增稠后
乳液增稠前后的电子显微照片
20
第一部分: 增稠剂介绍第一部分: 增稠剂介绍-增稠效果
聚氨酯
优
流平性
差
优
漆膜丰满度
低
尚好-优
优
高光泽潜力
低
尚好-优
优
配方敏感性 pH敏感性 敏感性 耐擦洗性
不敏感
中度-敏感
敏感
不敏感 很好
中度敏感
不敏感
取决于配方 不好-好
优于纤维素增稠 剂 优于纤维素增稠 剂 很好
耐碱性
抗腐蚀性
低
低 中度-敏感
电解质敏感性
不敏感
不敏感
生物稳定性
差
优
优
34
缔合型增稠剂的应用
Triton X-114 (HLB=12.4)
Triton GR-7M (Anionic)
表面活性剂用量Wt % 表面活性剂用量 31
缔合型增稠剂的结构、性能及增稠机理研究进展
缔合型增稠剂的结构、性能及增稠机理研究进展李高宁;韩洪燕;黄秀红【摘要】缔合型增稠剂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形成以分子间缔合为主的超分子结构,增大了流体力学体积,因此具有较好的增稠性,是新一代的增稠剂.本文主要介绍了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结构及溶液性质,具体讨论了影响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增稠性能的多种因素,包括聚合物的结构和组成,分子量,离子基团,温度,剪切速率,表面活性剂.%The associative thickener is a water-soluble polymer,it's with good thickening because the associative thickener forms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s based on the intermolecular association which increases the hydrody-namic volume when it 's above the 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solution properties of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water - soluble polymer,specifically discusses a variety of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hickening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ionic groups,temperature,shear rate,the surface active agent.【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2(041)004【总页数】6页(P37-42)【关键词】增稠剂;结构;性能;疏水缔合【作者】李高宁;韩洪燕;黄秀红【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在涂料中,增稠剂作为调整涂料的流变性能和保水性能的功能助剂,在涂料涂布操作和涂层性能改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缔合型增稠剂。
增稠剂和分散剂的搭配技巧以及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可能原因
增稠剂与分散剂匹配不当 增稠剂引入体系时混合不佳 涂料pH偏低
相应措施
使用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如:快易TM)与HASE类增稠 剂配合
使用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如:1124,731A) 与聚氨酯 增稠剂配合
疏水碱溶胀增稠剂可稀释并/或预中和,在研磨阶段加 入。增稠剂引入体系时保证良好的混合 加入碱使pH > 8.5
相应措施
检查pH值,确保最终体系pH在合理范围内 部分聚氨酯增稠剂在研磨阶段加入 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与疏水碱溶性增稠剂搭配 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与聚氨酯增稠剂搭配 优化分散剂用量
常见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分水 - 涂料贮存期间透明液体自发浮在表面的现象
可能原因
颜填料/乳液絮凝 相分离
相应措施
中/低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搭配使用 避免使用高分子量纤维素增稠剂 调整涂料中增稠剂/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避免相图中可 能发生桥式絮凝的区域
多元酸均聚物
OrotanTM 快易
OOO OOO CO CO CO CO CO CO
多元酸共聚物
亲水型:OrotanTM 1124 疏水型:OrotanTM 731A
O
O
O
CO R CO R CO R
高分子分散剂性能比较
类型
多元酸均聚物 亲水共聚物 疏水共聚物
产品 效率
OrotanTM 快易 OrotanTM 1124 OrotanTM 731A
分散剂
小分子
高分子
胺 磷酸盐羧酸多元酸均聚物 多
亲水共聚物 疏
小分子分散剂
胺类 磷酸盐类 羧酸类 优点 缺点
AMP (2-氨基-2-甲基-1-丙醇 ) DMAE(二甲基-1-氨基-1-乙醇) KTPP(三聚磷酸钾) SHTP(六偏磷酸钠) 柠檬酸
助剂说明书
目录Hydropalat® 34 (1)Hydropalat® 100 (6)Hydropalat® 5040 (8)Hydropalat® 5041 (10)Hydropalat® 640A (11)Dispersant 300 (13)Dispersant 900 (14)Dispersant 5010 (15)Dispersant 5050 (17)Dispersant 5240 (19)Hydropalat® 759 (21)Hydropalat® 800 (24)Hydropalat® 3204 (26)Hydropalat® 1080 (28)Hydropalat® 3275 (30)Hydropalat® 110 (32)Hydropalat® 140 (34)Hydropalat® 188-A (36)Hydropalat® 306 (37)Hydropalat® 436 (39)Hydropalat® 875 (41)Dispersant 130 (43)Dispersant 1811 (44)Dispersant 4010 (45)Dispersant PE-100 (46)DSX® 3116 (48)DSX® 3256 (51)DSX® 3290 (53)DSX® 3551 (55)Thickener 612D (56)Thickener 630M (57)Thickener 631 (60)Thickener 653 (67)Thicklevelling 630 (68)Thicklevelling 632 (70)Thicklevelling 637 (72)Thicklevelling 638 (74)Thicklevelling 639 (76)DSX® 2000 (78)DSX® 3000 (80)DSX® 3075 (82)Levelling 600 (84)Levelling 620 (86)Levelling 620M (88)Levelling 626 (93)DSX® AS 1130 (99)DSX® AS 1130H (101)Thicklevelling HAS 625 (104)Thicklleveling HAS 633 (106)Thicklevelling HAS 660 (110)Thicklevelling HAS 661 (112)Defoamer 121 (117)Defoamer 125 (121)Defoamer 155 (124)Defoamer 190 (125)Defoamer 334 (127)Dehydran® 975 (131)Dehydran® 1293 (132)Dehydran® 1620 (134)Foamaster® 111 (136)Foamaster® 223 (138)Foamaster® 267-A (140)Foamaster® 309A (141)Foamaster® 50 (143)Foamaster® 50A (145)Foamaster® 75 (147)Foamaster® 3297 (148)Foamaster® 8034 (149)Foamaster® 8034A (151)Foamaster® 8034E (152)Foamaster® DF-122NS (155)Foamaster® DF-124L (156)Foamaster® NDW (157)Foamaster® NXZ (158)Foamaster® SA-3 (160)Foamaster® VL (161)FoamStar® A10 (162)FoamStar® A12 (164)FoamStar® A32 (166)FoamStar® A34 (167)FoamStar® A36 (169)Dehygant® LFM (171)Alex F-251 (173)Alex F-252 (175)Alex N-253 (177)Alex N-254 (179)Waterpoxy® 1455 (181)Waterpoxy® 751 (182)KNP OER-90 (183)KNP OER-95 (184)Essen 201 (185)Essen 202 (186)Essen 211 (187)Essen 221 (188)Essen 222 (189)Essen 223 (190)Essen 223A (191)Essen 224 (192)Essen 224A (193)Essen 225A (194)Essen 226A (195)Dehydran® 1922 (196)Foamaster® PD-1 (198)Hydropalat® 760 (199)Lomar® D (201)Loxanol® P (202)Alcophor® 40 (203)AMP-95 (205)KNP Fibre 192/194 (209)Loxanol® 842 DP/3 (211)Loxanol® 842 DP/6 (212)ME20000R (213)Perenol® 1097A (216)Perenol® HF 200 (218)Perenol® S5 (220)Hydropalat® 34抗水型分散剂概述Hydropalat® 34是一种新的疏水型聚合物分散剂,用于内、外墙乳胶漆,具有优异抗水性、展色性。
分散增稠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分散增稠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分散增稠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助剂,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改善材料的流动性和粘度,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在诸如涂料、胶粘剂、油漆、墨水等各个领域中,分散增稠剂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其定义、分类和工业应用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分散增稠剂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相关行业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此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分散增稠剂的种类、特性、应用领域等方面,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全面的了解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介绍关于分散增稠剂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分散增稠剂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分散增稠剂的重要性,展望其发展前景,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整体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对分散增稠剂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分散增稠剂在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深入探讨其定义、分类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使用情况。
通过对分散增稠剂的综合分析,读者将能够了解该类化学品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和优势,从而更好地掌握其应用技巧和具体使用方法。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分散增稠剂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提高读者对分散增稠剂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该类化学品在工业中的更广泛应用和推广。
2.正文2.1 分散增稠剂的定义:分散增稠剂是一种在液体中分散固体颗粒并增加流变性能的化学物质。
它能够有效地将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防止颗粒聚集和沉积,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液体的粘度和稠度。
分散增稠剂通常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油漆、涂料、沥青、胶黏剂、化妆品等,以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分散增稠剂的主要功能包括:分散固体颗粒,增加流体的稠度和黏度,改善流变性能,防止颗粒沉积和析出,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分散剂和树脂不相容的表现
当分散剂和树脂不相容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1.颜料粒子在树脂中发生絮凝或聚集,导致颜色不均匀,色泽暗淡。
2.分散剂无法有效地将颜料粒子分散在树脂中,导致涂料或油墨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沉淀、分层或结块等现象。
3.涂膜表面出现瑕疵,如缩孔、鱼眼、麻点等,影响美观。
4.分散剂无法与树脂很好地相容,导致涂料的附着力下降,容易脱层或龟裂。
5.分散剂与树脂不兼容,使得分散剂失效,失去其分散性能,颜料无法被均匀分散在树脂中。
6.分散剂不能有效地降低黏度,使得涂料的流动性和流平性变差。
7.涂膜的硬度和耐久性降低,容易出现粉化和脱落的现象。
8.分散剂无法很好地与树脂结合,使得涂膜的整体性能变差。
当出现上述现象时,说明分散剂和树脂可能不相容,应更换分散剂或调整配方,以获得更好的相容性和涂膜性能。
水性分散剂与增稠剂的选择和配伍
水性分散剂与增稠剂的选择和配伍发布时间:2010-8-25 10:44:14作者:王春伟1,郑树军1,汤静芳1,冯炎龙2 (1.浙江华特集团,浙江临安311300;2.浙江临安市科达涂料研究所,临安311300)摘要:以不同类型合成分散剂和缔合增稠剂进行试验,分析其乳胶漆的贮存、施工和应用性能,为优化沙发分散剂与缔合增稠剂的选择和配伍提供依据。
关键词:乳胶漆;分散剂;缔合增稠剂;耐水性;吸水率0.引言分散剂和增稠剂是水性涂料中不可缺少的助剂。
缔合型增稠剂具有亲油亲水基团,有类似“聚合型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缔合型增稠剂与表面活性剂不仅产生类似的行为方式,而且还与相同或相似的组分发生相互作用。
目前广泛采用的聚合物涂料分散剂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界面活性剂。
分散剂和缔合增稠剂处于共同的水相介质并在颜料及乳液粒子表面有竞争吸附,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合关系[2],它们的搭配组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乳胶漆的各项性能。
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和缔合增稠剂的选择组合对乳胶漆的调色性能、黏度稳定性、涂膜光泽和吸水率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提出了水性分散剂与增稠剂选择和配伍使用的建议。
1.实验1.1原材料与仪器设备1.1.1原材料AC261纯丙乳液:进口;国产水溶性分散剂;国产耐水性分散剂:进口水溶性分散剂;进口耐水性分散剂;国产聚氨酯增稠剂;TT-935疏水改性丙烯酸增稠剂;NS801消泡剂;杀菌防霉剂;醇酯12成膜助剂;R930二氧化钛;1250目重质碳酸钙;丙二醇;AMP-95多功能分散剂;OP-10润湿剂;德固萨酞青蓝浆。
1.1.2仪器设备高速盘式分散机;实验室砂磨机;NDJ-1旋转黏度仪;斯托默黏度仪;BrooksfieldDVⅡ黏度仪;刮板细度仪;颗粒图像处理仪;精度01001g电子天平;电脑光泽仪。
1.2实验过程1.2.1分散剂滴定测试混合33.3份R930二氧化钛、33.3份1250目碳酸钙及33.3份蒸馏水,将分散剂慢慢添加到颜料与填料分散体时,分散体黏度下降,用NDJ-1旋转黏度仪3号转子测定分散体30r/min黏度。
密封胶增稠剂的相互作用
密封胶增稠剂的相互作用目前,密封胶常用的增稠剂有两种,既传统的复合增稠剂(外增稠剂)和新兴的缔合型碱溶涨增稠剂(内增稠剂),如EP-10,EP-18。
一、两种增稠剂的特点复合增稠剂是以煤油为介质反相乳液聚合的吸水高分子丙烯酸铵盐。
采用大量的NP-10乳化剂进行乳化,其增稠剂机理是强大的吸水倍率(几千至几万倍),所以用量少、经济高效。
其缺点最明显的有三个:1.吸水性如同海绵一样,使用复合增稠剂的密封胶干燥后,还具有强大的吸水性,严重影响到产品的耐水性。
2.对盐水的敏感密封胶体系中含有多种盐,这些盐使复合增稠剂的吸水性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其增稠能力,这些盐包括分散剂、乳液中的阴离子乳化剂、颜填料中的钙、镁等离子,碱溶涨增稠剂中和形成高分子的聚丙烯酸盐。
随着密封胶的发展,粉料越来越细,状态也越细腻,分散剂成为必不可少的性助剂,而分散剂是强离子的电解质,对这类增稠剂影响极大。
3.外观差。
复合增稠剂吸水进行增稠,这样的增稠机理在体系形成小的团状膏体,影响开罐效果及性能,和乳液相溶性也低,并且其胶浆外观细腻度低,固化后一体差,影响密封胶粘结力和对底材的附着力。
二、缔合碱溶涨增稠剂的优点缔合碱溶涨增稠剂(如EP-10,EP-18)的成份为碱可溶丙烯酸酯乳液树脂,缔合增稠剂增稠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溶解于水中的高分子使水份的粘稠度增加;第二方面是缔合碱溶涨增稠剂缔合乳胶粒和粉料粒子形成网状结构降低体系的流动性,使密封胶粘度增高。
缔合碱溶涨增稠剂在整个体系中起固定作用,相比无缔合能力的普通碱溶涨增稠剂高出两倍以上的增稠效率;并提供触变性,提高施工性、储存稳定性和装饰性。
缔合碱溶涨增稠剂的另一个优点是其组成成份和密封胶用丙烯酸乳液一样,相似相容性好,胶浆的外观和固化后的性能更高,并且缔合碱溶涨增稠剂(EP-10,EP-18)固含量为30%左右的丙烯酸树脂,同乳液一同成膜固化增加了配方中的树脂含量,使密封胶不但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还可以提高起抗裂、附着、粘结等能力,因此特点我们也称其为内增稠剂。
涂料分层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
涂料在生产、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分层现象是经常碰到的重要问题。
它不仅影响开罐效果,也会使得涂料的性能发生变化。
严重的硬沉淀,可导致涂料报废,无法使用。
涂料分层的不同现象1、分水:涂料经过一段时间储存,在涂料表面分离出一部分透明的浅黄色或无色透明的黏液。
2、分乳液:涂料的表层分离出一定量的液体,大多数情况分离出来的液体为乳白色。
3、沉降:成品涂料在储存过程中,涂料内部的均匀性发生改变,重质粒子和大粒径粒子在涂料中的分布不均,垂直方向上出现梯度变化。
从上表面到底部,涂料发生从稀到稠的变化,底部甚至出现硬沉淀,这种现象称之为涂料沉降。
Tips:分水分乳液的同时,通常也伴随沉降哪些原因导致上述分层现象的产生?01增稠剂的影响水合型增稠剂与缔合型增稠剂在种类与用量上匹配不当,会导致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出现不相容而排斥。
关于增稠剂的选择,一般是选择几种不同的增稠剂搭配使用,使涂料具有合适的高、中、低剪粘度,需要时再搭配防沉剂。
在储存稳定的前提下,保证有较好的施工性。
02分散剂的影响颜料是否分散好,稳定好,是否有絮凝等,会对涂料性能产生诸多影响。
例如:研磨好的色浆如果产生絮凝,颜料粒子变大,比重增加,就会很快沉降,尤其是有机颜料。
许多人可能认为防沉必须依靠防沉剂,其实这是片面的,选对了合适分散剂,防沉剂可以不加或少加。
因此,如果出现沉降现象,要考虑更换分散剂了。
可以选用高分子量多支链的分散剂吸附在颜填料粒子表面,增大其空间位阻增大排斥力,减少沉降。
如青田润湿分散剂——DH-6163,为含有多个锚固基团的高分子分散剂,对有机颜料、炭黑及无机颜料均有优异的分散效果、降粘效果以及防止絮凝返粗的能力,大大提高色浆的储存稳定性。
03防沉剂的选择很多情况下,关于分层问题,大家还是会选择在涂料中加入防沉剂,即在涂料中引入了疏松网络触变性结构,能使颜填料颗粒悬浮而不结块,防止颜料沉降。
不同种类的防沉剂该怎么选择?有机膨润土:通常不以原级粒子存在,一般是多个粒子的凝聚体,通过润湿、分散和活化过程可产生原级粒子,形成高效的触变效应。
疏水改性分散剂
疏水改性分散剂对高堆积密度粉料的分散
H-5040 (PE100/0.1%,先加) H 100 (H-5040/0.2%,先加)
0.6
Chart 20
浆料的最低粘度
立德粉:轻钙/700#:滑石粉/600#:高岭土/1250# = 20:15:10:5 (固体分:70%)
分散剂 添加量(%) 粘度@ 6 rpm (mPa·s) 粘度@ 60 rpm (mPa·s) TI H-5040 0.25 939.8 238.4 3.94 0.5 1,045 256.4 4.08 H-5040/PE100 0.2/0.1 109.0 40.1 2.72 H-5040/H 100 0.2/0.1 101 49.4 2.04
Chart 12
疏水配方的两亲平衡
疏水配方要保证两亲平衡储存,施工时应确保为水包 油,施工后, 水分蒸发,渗透, 迅速破乳, 成膜。这 时可能会形成油包水, 在外墙漆中就形成快干和涂膜早 期抗水。 这有助于涂料的雨季施工。疏水配方的PVC不 需太低, 这样可提高漆膜硬度,抗沾污性。 涂膜的透 气性降低了起泡的风险, 涂膜的整体疏水,提高了抗渗 透性。疏水涂料水含量过低也是不可取的。建议不挥发 体积份控制在40-45%之间。
项目 添加量(固体%乳液) 添加量(%乳液) 粘度(mPa·s) 6 rpm 60 rpm 触变指数(TI)
空白 0.0 0.0 5,300 970 5.46
HEC 0.2 / 14,300 2,630 5.45
ASE1130 0.5 1.78 15,000 2,540 5.9
DSX1516 0.08 0.2 14,000 4,510 3.1
2000
1000
0 0 0.1 0.2 0.3 添加量(%)分: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之间的相容性摘要 : 通过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的匹配使用 , 可以尽量避免因其相互作用而出现涂料的稳定性问题。
疏水改性环氧乙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增稠剂与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配合使用时效果最佳 , 而疏水改性碱溶性乳液增稠剂建议与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配合使用。
关键词 : 分散剂 ; 增稠剂 ; 缔合型 ; 稳定性 ; 相容性 ; 嵌段共聚物 ; 均聚物0 前言缔合型增稠剂控制乳胶漆的流变行为的卓越能力主要来自于它们能起到类似“ 聚合型表面活性剂” 的作用。
一方面 , 它们能以表面活性剂相同的方式与涂料中其他组分相互作用 ; 另外 , 这些流变改性剂中的疏水基团相互缔合的方式也与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基团形成胶束的方式类似。
缔合型增稠剂与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类似的行为方式 , 而且还与相同的组分发生相互作用。
两者都是通过吸附到涂料组分的颗粒表面而起作用 , 因此某些情况下 , 缔合型增稠剂与表面活性剂会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涂料性能。
表面活性剂与缔合型增稠剂会相互影响从而引起涂料性能的变化应引起涂料生产商的重视。
例如 , 配方中表面活性剂用量过多会导致缔合型增稠剂从乳胶颗粒表面置换出来进入连续相 , 从而抑制了缔合型增稠剂产生缔合作用的能力。
发生这种现象时 , 缔合型增稠剂会类似于传统的羟乙基纤维素 (HEC) 型增稠剂导致涂料流平性、光泽以及遮盖性能的下降。
缔合型增稠剂与表面活性剂两者相互作用而可能导致的潜在问题已在许多科学文献 ( 如Peter R. Sperry et al. Ad. Org. Coating Sci. & Technol ,Series 9 ,1987) 中进行过详细的探讨。
相比之下 , 分散剂对缔合型增稠剂的性能产生类似的影响所受的关注较少。
最近的研究表明 , 导致乳胶漆不稳定的一个常见原因可能是分散剂与增稠剂间的不相容性。
从实验结果中我们也发现 :2 种最常用的缔合型增稠剂疏水改性环氧乙烷聚氨酯嵌段共聚物(HEUR) 增稠剂与疏水改性碱溶性丙烯酸乳液 (HASE) 增稠剂能最有效地与不同类型的分散剂作用 ; HEUR 类增稠剂对应于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 ,HASE 类增稠剂则对应于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
1 分散剂与流变改性剂的相容性分散剂与流变改性剂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互影响。
实际上分散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界面活性剂 , 它们能与涂料中其他组分包括流变改性剂相互作用。
在涂料中分散剂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机理 , 它们能吸附到配方中颜填料颗粒的表面 , 通过电荷排斥、空间位阻或两者共同作用来防止颜填料颗粒聚结。
大多数涂料分散剂多为低相对分子质量 (1 000 ~ 50 000) 、含有羧酸基团的聚合物的铵或碱金属盐。
这些产品通常可分为 2 类 : 多元酸均聚物与多元酸共聚物。
多元酸均聚物的单体主要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衣康酸或马来酸。
多元酸共聚物由前者酸的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而成。
根据共聚单体种类的不同 , 多元酸共聚物则表现出不同的亲水性和疏水性。
从与流变改性剂的相容性角度来讲 ,2 类分散剂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羧酸基团含量。
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要比多元酸共聚物产品的酸含量更高 , 这对于 HASE 类增稠剂而言是一个有利因素 , 而对于 HEUR 增稠剂类产品则不利。
除了酸含量外 , 分散剂是否具有表面活性剂类似的性质也很重要。
具有表面活性类似性质的分散剂含量高时会对 HASE 类增稠剂产生负面的影响。
2 HASE 与分散剂的相互作用2. 1 酸含量的影响酸含量高的分散剂有利于与 HASE 类增稠剂配合使用。
HASE 类增稠剂结构中一方面含有疏水性单体能使其吸附到乳胶颗粒表面 , 同时像分散剂一样结构中含有羧酸基团。
因而增稠剂能以与分散剂相同的方式吸附到无机颜填料表面。
事实上 , 分散剂与缔合型增稠剂在颜料及填料颗粒的表面形成相互竞争吸附的关系。
与分散剂分子相比 ,HASE 类增稠剂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 , 它的分子链要长得多 , 分子链上能吸附多个无机颗粒 , 从而导致桥式絮凝 ( 图 1) 。
因而如果分散剂不能在吸附竞争中胜出 , 涂料的性质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图 1 桥式絮凝与多元酸共聚物相比 , 多元酸均聚物的羧酸基团含量较高 , 因而更能牢固地吸附到无机( 颜料与填料 ) 颗粒表面。
因此 , 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比较不容易被 HASE 类增稠剂取代 , 涂料也不易产生桥式絮凝。
2. 2 具有表面活性剂结构的分散剂羧酸含量相对较低并不是惟一限制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与 HASE 类增稠剂一起使用的原因。
一些分散剂产品同时具有疏水性及亲水性 , 因此会表现出许多类似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前面已经提到 , 在与 HASE 类增稠剂竞争吸附到乳胶颗粒的表面时 , 表面活性剂具有吸附竞争优势。
因而当增稠剂从乳胶颗粒表面置换出来进入涂料的水相时 , 它就只能通过纤维素增稠剂所适用的体积限制絮凝机理进行增稠。
用这种方式增稠的涂料具有剪切变稀并且易于絮凝的特点。
因此 , 它们表现出流平性、光泽度以及遮盖力相对较差。
HASE 与 HEUR 类增稠剂都易于被表面活性剂从乳胶颗粒表面置换出来 , 但 HASE 类产品的问题则更为严重 , 因为它们对乳胶颗粒表面吸附作用较弱。
分散剂如 Tamol 681 具有与表面活性剂类似的性质 , 因而使用这些分散剂时会与表面活性剂一样对涂料的流变特性产生同样的影响。
Tamol 681 与 HASE 类增稠剂配合使用的影响如图 2 所示 ( 使用 HASE 类增稠剂 Acrysol RM -5 进行增稠 , 配方除分散剂外均相同 ) 。
因为 Tamol 681 分散剂的用量相对较高 , 容易导致增稠剂的解吸。
因而含有 Tamol 681 的配方显示出纤维素增稠涂料所具有的高低剪切黏度以及低高剪切黏度特性 , 应用时会产生刷痕及涂膜丰满度欠佳问题。
相反使用 Orotan1124 分散剂的配方其黏度特性近似为牛顿流体 , 这表明该配方具有良好的拽刷性能以及流平性。
图2 分散剂对增稠剂的作用2. 3 HEUR 与分散剂相互作用与 HASE 类增稠剂配合使用时 , 高酸含量的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十分有利 , 然而与 HEUR 增稠剂配合使用时 , 建议使用酸含量较低的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
HEUR 类增稠剂其聚氧乙烯主链具有亲水性 , 正常情况下能与水形成氢键。
然而在离子浓度较大的环境下 , 水则更易与离子结合 , 因此引起主链脱水使增稠剂不能溶解。
增稠剂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 在微观尺度上发生相分离 , 产生絮凝导致流动性及光泽下降或分水。
这些现象可以通过制备 2 个基于 Rhoplex SG -10M 乳液和 HEUR 增稠剂 AcrysolRM -1020 的半光涂料配方进行说明。
配方 1 使用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 Tamol ? 1254 ; 另一配方使用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 Orotan ? 731A 。
由表 1 可以发现 , 用相容性较好增稠剂 / 分散剂(Acrysol 1020/ Orotan ? 731A ) 配合使用的配方所体现出的黏度、光泽及着色性符合典型的高质量半光涂料特点 , 而第二种配方在这些方面毫无疑问是较差的。
这就清楚地表明分散剂和增稠剂匹配不当给涂料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显然 , 任何离子含量高的原料都会导致 HEUR 类增稠剂溶解性的下降。
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由于其羧基含量高而成为这些离子的主要来源 , 但这些离子也可以来自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颜料浆、辅助分散剂 ( 如三聚磷酸钠 ) 以及纤维素增稠剂溶液浆。
这些组分含量的略微变化都会对涂料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例如 , 我们来看 2 个纯丙乳液 24PVC、 32 %VS 配方。
2 个配方都使用 HEUR 类增稠剂Acrysol ? RM -1020 和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 Orotan ? 731A , 这 2 个配方的惟一区别在于二氧化钛的形态。
配方 1 中使用二氧化钛粉料 ; 配方 2 中使用二氧化钛浆料 ( 表 2) 。
后一种情况中 , 涂料对比率与光泽明显下降 , 表明涂料受到了相分离而导致絮凝。
通常使用浆料时常造成黏度的下降 , 在这个例子中黏度没有明显变化。
对于这些问题 , 涂料生产厂商所采用一些方法加以避免。
如改用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 , 其低酸含量可防止不利影响 ; 同时减少或避免小分子分散剂如三聚磷酸钠以及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也很有益。
表 1 分散剂/ 增稠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注: ①展色性的大小表示色漆在受到剪切力前后涂料E 值的变化 ,0 表示在外力作用下涂料的颜色不变。
表 2 浆料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2. 4 配方提示理想情况下 , 涂料配方师用来避免缔合型增稠剂与分散剂不良相互作用的策略非常简单 ,将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与阴离子 HASE 类增稠剂例如 AcrysolRM -7 ,Acrysol ? DR 系列 ,Acrysol ? TT -935 以及 ? Acrysol ? TT-615 一起使用 ; 将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与非离子 HEUR 类增稠剂如 Acrysol ? RM -8W, Acrysol ? SCT -275 以及 Acrysol ? RM -2020NPR , Acrysol ? RM -5000 一起使用。
然而实际的工作并不那么简单。
任何分散剂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帮助体系稳定的分散。
因此 , 选择分散剂时 , 配方师首先关心的是被选物能否在配方的颜填料中有效地发挥分散稳定作用。
同时配方的目标光泽也是选择分散剂的一个关键因素。
典型涂料分散剂的光泽潜力差别很大 , 配方师必须选择一种适合于所制备涂料类型的分散剂。
除了与增稠剂相容性及光泽潜力以外 , 分散剂在许多其他方面性能也有所不同。
这些方面包括起泡性、耐水性、氧化锌相容性、耐腐蚀性、湿附着以及影响涂料生产厂商成本的分散效率特性。
由于所有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 , 任何生产厂商不可能仅根据与增稠剂的相容性来选择分散剂。
相反 , 配方师必须选择适合产品来平衡各方面的性能使其最大地满足自身需要。
实际应用中 , 这也可能意味着将多元酸共聚物分散剂与 HASE 类增稠剂或者将多元酸均聚物分散剂与 HEUR 类产品一起使用。
在这些情况下 , 配方师可能遇到涂料稳定性问题。
现代乳胶漆中组分的相互作用多而复杂 , 因此涂料生产厂商完全可能开发一种含有未能达到最佳相容的分散剂与增稠剂的成功的配方。
因而即使产生了稳定性问题 , 也不能将问题完全归咎于增稠 / 分散剂的相互作用 , 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因此 , 涂料生产商最好的选择可能就是按照供应商的建议来选择分散剂与增稠剂 , 并牢记它们两者之间的不相容性是导致涂料不稳定的一个可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