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571cd2cc7931b765ce15f4.png)
土木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亦称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认为,它包括: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底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地下水等。
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质作用按其动力能的主要来源和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 威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
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摩化硬度顺序:1º滑石2º石膏3º方解石4º萤石5º磷灰石 6º正长石7º石英8º黄玉9º刚玉10º金刚石 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根据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沉积岩的构造: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层理构造: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沉积岩分为三类:碎屑岩类黏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矿物:石榴子石红柱石蓝晶石 常见的岩石:①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②沉积岩:砂岩泥岩页岩石灰岩③变质岩:板岩片岩大理岩 岩石的工程性质主要: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 岩石的物理性质:①岩石的质量密度②岩石的相对密度③岩石的孔隙率④岩石的吸水性 岩石的水理性质:①岩石的软化性②岩石的透水性③岩石的溶解性④岩石的抗冻性 18.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强度指标岩石的变形指标 19.岩石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水和风化作用。
20.软土:一般指天然空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低、灵敏度高的一种以灰色为主的细粒土。
21.黄土的湿陷性:天然黄土受水浸湿后,在自重压力或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共同作用下产急剧而显著下沉的现象。
22.冻土:一种由固体土颗粒、冰、液态水和气体四种基本成分所组成的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多相复合体。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2012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2012](https://img.taocdn.com/s3/m/53d7dff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f.png)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2012公路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名词解析一、概论工程地质学:研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合理的利用自然地质资源,正确的改造不良地质条件和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等问题的科学。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或者说各种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总称;(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特性,水文地质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工程地质问题:具体包括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七个方面二、矿物和岩石岩层:两个平行的或近于平行的层面所限制的,有同一岩性组成的地质体称为岩层。
矿物: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具有稳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基本单元。
层理: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三、地质构造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的位置,通常用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
节理:岩石沿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的称为裂隙,裂隙也成为节理地层:褶皱: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断层:岩石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四、地貌与第四纪地形:地貌: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地貌学是专门研究地壳表面各种起伏状态的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
河流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阶地或台地。
垭口:山脊标高较低的鞍部,即相连的两山顶之间的较低的部分。
五、地下水含水层:岩土按相对的透水能力分为透水的,半透水的和不透水的三类。
透水的岩土层称透水层;不透水的岩土层称透水层;当透水层被水充满时称含水层上层滞水:在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隔水层:六、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岩体:岩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天然地质体。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资料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f3855e3195f312b3169a55f.png)
第七章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崩塌定义: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块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发生位置:山区陡峭的山坡、及高陡的路堑边坡。
种类:山崩:规模巨大的称为山崩;碎落:斜坡表面由于岩石的风化强烈,产生岩屑顺坡滚落的现象;落石:悬崖陡坡上个别较大岩块的崩落。
形成崩塌的条件1.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必要条件。
一般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度,多数55-75度之间。
2.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具有较大的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形成高峻的斜坡,在外来因素下,一旦稳定性遭到坡坏,产生崩塌现象。
软硬互层(相间)构成的陡峻斜坡。
3.构造条件:岩性不同的岩层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和产状组合而成,常为各种构造面所切割。
从而消弱岩体内部的联结。
其他自然因素: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崩塌的防治原则选线时,对于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优先采用绕避方案;当绕避有困难时,应离开崩塌一段位置,尽量减少防治工程、或采用其他方案(明洞、隧道)通过。
设计与施工中,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切大挖,维持山体平衡崩塌的防治措施:1.清除坡面危石;2.坡面加固: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灌浆、勾缝、镶嵌、锚拴;3 .危岩支顶:混凝土作支垛、护壁、支柱、支墩等;4.拦截防御:落石平台、落石网、拦石堤;5.调整水流:修筑截水沟、堵塞裂隙、排水沟渠;防护设施:明洞、棚洞、悬臂式棚洞滑坡滑坡的定义:斜坡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或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滑坡的形成条件: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
即:下滑力(力矩)大于抗滑力(力矩)。
影响滑坡的因素1.岩性滑坡主要发生在易于亲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质岩层中,当坚硬的岩石或岩体中存在有利于滑动的软弱面时,在适当的条件下也可能形成滑坡。
⏹构造埋藏于土体或岩体中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岩层、夹层、基岩顶面、古剥蚀面、不整合面层间错动、断层面、裂隙面、片理面等,一般都是抗剪强度较低的软弱面,当斜坡受力情况突然变化时,都有可能称为滑坡的滑动面。
公路工程地质试题2
![公路工程地质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6f3e4cc308a1284ac85043e8.png)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石英B. 方解石C. 黑云母D. 正长石2. 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B.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C. 矿物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D. 矿物解理完全时则断口显著3. 下列结构中,( )不是沉积岩的结构。
A. 斑状结构B. 碎屑结构C. 生物结构D. 化学结构4. 下列结构中,( )是岩浆岩的结构。
A. 全晶质结构B. 变晶结构C. 碎屑结构D. 化学结构5. 按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成因产状等将岩浆岩( )三大类。
1.酸性岩2.中性岩3.深成岩4.浅成岩5.喷出岩A.1、2、4B.2、3、4C.3、4、5D.1、3、46. 下列岩石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片麻岩 D. 砾岩7. 下列岩石中( )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后而形成的岩石。
A.玄武岩B.石灰岩C.千枚岩D.石英岩8. 两侧岩层向外相背倾斜,中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并且两边对称出现的是( )。
A.向斜B.节理C.背斜D.断层9. 节理按成因分为( ) 1.构造节理 2.原生节理 3.风化节理 4.剪节理 5.张节理A.1、4和5B.1、2和3 C .2、3和4 D.2、4和510. 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的是( )A.整合接触B.侵入接触C.假整合接触D.不整合接触11. 若地质平面图上沉积岩被岩浆岩穿插,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则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为( )。
A.沉积接触B.整合接触C.侵入接触D.不整合接触12. 河漫滩是洪水期( )A.能被淹没的浅滩B.不能被淹没的浅滩C.1/3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D.1/4的地方能被淹没的浅滩13. 在第四纪历史上发生的两大变化是( )A.人类出现、火山活动B.构造作用、冰川作用C.人类出现、冰川作用D.人类出现、构造作用14. 下面各种结构面中( )属于构造结构面A.断层面B.层理面C.片理面D.流层15. 完全张开的结构面中的常见的充填物质成份中的( )抗剪强度比较高。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e6ea7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e.png)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地壳的组成物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工程地质条件及因素: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
第1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2-1地壳的构造地壳(上Si Al,下Si Mg)、地幔(上Si O,下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地核(Fe Ni)。
2-2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盐。
2-3矿物的物理性质<一>光学性质:矿物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所反映出来的性质。
(1)颜色——矿物最直观的一种性质;(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3)光泽——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4)透明度<二>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
(1)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摩氏硬度;(2)解理——矿物在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3)断口——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的面。
2-4岩石岩石按其形成方式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一>岩浆岩1、按形成环境分:a、深成岩——结晶良好;b、浅成岩——矿物结晶颗不均,粒小;c、喷出岩(火山岩)——以非晶形式出现,玻璃质。
2、按SiO2含量(%)分:超基性岩<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3-65、酸性岩66-75、超酸性岩>75。
3、按据结晶程度分:全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全部是结晶体、半晶结构、非晶结构(玻璃质)。
4、按颗粒大小分:粗粒结构>5、中粒结构2-5、细粒结构0.2-2、微粒结构<0.2。
5、按相对大小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班状、似斑状结构。
6、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气孔与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二>沉积岩1形成的四个阶段:风化作用阶段:物理、化学、生物;搬运作用阶段:磨圆、分选;沉积作用阶段: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固结成岩阶段:压固、胶结作用、重结晶。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题(1)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5f5ca9d7ad51f01dc281f14c.png)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题1、什么是矿物,其物理性质与含义如何?什么是岩石,三大岩类的含义是什么?答: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一元素或化合物。
物理性质极包括①形状--矿物绝大多数为固态,少数液态、气态②颜色--矿物在自然光下呈现的颜色③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可见光能力的强弱④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相对硬度⑤矿物晶体在外力打击下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⑥其他特性:滑石的滑感;方解石遇冷稀盐酸起泡;磁铁矿磁性;绿泥石挠性;云母片弹性。
岩石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①岩浆岩: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
②沉积岩:由成层的松散堆积物固结而成。
③变质岩:原岩(岩浆岩或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地质时代与地层年代如何划分?(两宙,各宙分五代,各代分若干纪,一纪含三世)答:地质年代划分:宙、代、纪、世——国际通用;期、时——区域性地层年代单位:宇、界、系、统——国际通用;阶、带——区域性4、岩浆岩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主要的矿物、结构、构造类型?①形成==液态的岩浆沿着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侵入作用形成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作用形成喷出岩②组成矿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③结构类型(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及相互结合情况)==按矿物的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按晶粒大小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全部非晶质);按晶粒的相对大小分(等粒结构--粗粒中粒细粒、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④构造类型(矿物的排列和充填方式所反映出的外貌特征)==(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5、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构造特征有哪些?①形成==风化剥蚀产物(碎屑、次生矿物、溶解物质)经风、流水等外力搬运,在低洼处沉积→松散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压密、胶结、重结晶)→沉积岩②组成物质==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与生物残骸以及胶结物质③结构类型(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颗粒大小、形状和胶结特征)==a、碎屑结构--原岩的风化碎屑胶结而成b、泥质结构--由含铝硅酸盐类矿物化学风化成的粘土矿物组成,质地均一,致密而性软c、结晶结构(化学结构)--由原岩溶解物质带到湖、海沉淀的化学沉积物结晶颗粒组成d、生物结构--由生物作用或生物残骸而成的物质(贝壳、石油、泥炭)组成的岩石结构④构造特征(岩石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排列关系)==具有层理(先后沉积的物质因颗粒大小、形状、颜色或成分发生变化而显示出的成层现象)、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裂)及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标志。
道路工程地质问题知识点总结
![道路工程地质问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1b7b2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79.png)
第六节道路工程地质问题常见不良地质现象(一)崩塌崩塌:地形条件、岩性条件、构造条件是形成崩塌的3个基本条件。
地形条件:斜坡高、陡是形成崩塌的必要条件。
一般多产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的陡峻斜坡上(2019年真题)。
一般在上缓下陡的凸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上易于发生崩塌。
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能形成陡峻的斜坡,易发生崩塌。
软硬互层构成的斜坡,易发生崩塌。
老黄土强度高且具有垂直节理,能形成高陡斜坡,也可产生崩塌。
构造条件:各种构造面对坡体的切割、分离,为产生崩塌创造了条件。
(二)滑坡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①坡体要具备临空面、切割面,特别是要形成一个贯通的滑动面;②总下滑力矩大于总抗滑力矩均质无黏性土滑坡的滑动面为平面,均质黏性土滑坡的滑动面为圆弧面。
(2019年真题)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岩性、构造、水(三)泥石流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地质条件:岩性软弱,风化强烈地形条件: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大水文气象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泥石流活动的基本动力和触发条件。
人类活动:滥伐山林、矿山剥土、工程弃渣处理不当综上所述,泥石流形成有三个基本条件:①流域中有丰富的固体物质补给泥石流;②有陡峭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纵坡;③流域的中上游有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等形成充沛水源。
(2021年真题)(四)岩溶岩溶发育条件归结为:①可溶岩层的存在(发生溶蚀作用的必要条件)②可溶岩必须是透水的(使水进入岩层内部进行溶蚀)③具有侵蚀能力的水是流动的(水的流动是保持溶蚀作用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路基工程地质问题(一)软土路基沉陷软土:软土是一类土的总称,并非某一种特定的土,一般分为软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软土的工程性质:①孔隙比一般>1.0,高的可达5.8(滇池淤泥),含水量大于液限,达50%~70%,最大可达300%②软土的透水性和压缩性:透水性差,压缩性高③软土的强度:软土强度很低④软土的触变性:软土受到振动,海绵状结构破坏,土体强度降低,甚至呈现流动状态,成为触变,也称振动液化。
公路工程地质
![公路工程地质](https://img.taocdn.com/s3/m/5e31e053be23482fb4da4cf7.png)
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矿物,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答: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一)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的。
按成色原因,有自色、他色和假色之分。
(二) 光泽: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
矿物的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率的表现,按其强弱程度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
(三)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四) 解理与断口: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2、摩氏硬度等级包括哪几级?小刀、指甲、玻璃的硬度是多少?答: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指甲(2~2.5)、铁刀(3~3.5)、玻璃(5.5~6)、钢刀(6~6.5)。
3、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定义。
答: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所处的地质环境,它包括:岩石、土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自然地质现象等。
工程地质问题:指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
4、地质作用的定义及分类。
答:地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促使地壳组成物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5、野外如何鉴定三大岩类?答: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出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地壳内部原有的岩石,由于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改变原来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形成新的岩石。
可以从岩石的矿物组成、颜色、结构和构造方面进行鉴别。
岩浆岩多含浅色和深色矿物。
沉积岩由沉积物颗粒和胶结物组成。
变质岩所特有的矿物,如石墨、滑石、蛇纹石、石榴子石、绿泥石、绢云母、硅灰石、晶石、红柱石等。
6、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各用哪些指标表示?答: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三个主要方面。
公路工程地质
![公路工程地质](https://img.taocdn.com/s3/m/cc205cdc50e2524de5187e40.png)
1、地质作用:内力(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运动地震)外力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2、不同硬度的矿物组成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6°正长石 7°石英 8°黄玉 9°刚玉10°金刚石3、岩石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4、岩浆岩的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5、岩浆岩的分类:按结构构造(侵入岩喷出岩)按二氧化硅含量(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6、常见的岩浆岩:黄岗斑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闪长玢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7、沉积岩特征在地壳中城层里分布8、沉积岩的分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9、常见的沉积岩:砂岩页岩泥岩10、变质岩的矿物组成:石榴子石红柱石蓝晶石硅灰岩透辉岩透闪岩绿泥岩蛇纹石绢云母石墨滑石11、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12、变质岩的分类: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13、常见变质岩:板岩片岩大理岩石英岩角岩14、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常用指标: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相对密度孔隙率吸水性)15、岩层产状: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和产出状态(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16、褶皱:地壳中的岩层在褶皱运动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向上和向下的波状弯曲并保持其连续完整性的变形,成为褶皱构造17、基本形态:背斜向斜18、褶曲要素:核部翼部轴面轴枢纽19、褶曲的形态分类:按轴面的产状分类(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按枢纽产状分类(水平褶曲倾伏褶曲)20、断裂构造: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将产生变形并达到一定程度,使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破裂或沿破裂面发生位移而形成断裂构造。
分类(节理断层)21、断层要素:断面层断层线断盘断距22、断层的基本类型: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移动方向分(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按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的关系分为(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23、风化概念: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并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接触,为适应地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都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虽然缓慢,但是年深日久,岩石就会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活土层。
公路工程地质基本知识
![公路工程地质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1a013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e.png)
公路工程地质基本知识公路工程地质是公路工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学、工程学、水文学等多个领域。
在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资料,以确保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地质构造与地层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在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断裂、错位等现象的地质作用。
地层则是指由于地质构造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岩石层叠置在一起的地质体。
公路工程中,需要对地质构造和地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和特点,为公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公路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通过对地层进行钻探、原位测试、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获取地质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在地质勘察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地质知识和技术,如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
三、路基工程地质路基是公路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它直接承受路面传递的荷载,因此路基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路基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软土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如加强排水、加固软土等。
四、路面工程地质路面是公路工程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部分,因此路面的质量和稳定性对于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
在路面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路面质量的影响,如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岩石层等。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如加强排水、采用耐磨耐压的材料等。
五、桥梁工程地质桥梁是公路工程中跨越河流、沟谷等障碍物的部分,因此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在桥梁工程中,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对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如河床地质、水文条件、岩石层等。
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如加强防洪措施、提高结构设计等。
(精品)公路工程地质第三章
![(精品)公路工程地质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d1950ce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4.png)
层理面:差异风化—崩 塌等
节理、裂缝面:球形风 化
4.地形
地形不同影响气候及水文地质条件、光照、 温差条件,沟谷侧向入侵作用,残积物滞留 条件。
高度:越高越易风化 海拔高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 海拔低地区:化学风化速度较快
坡度:起伏大风化物易带走 陡坡地段:风化速度较大,风化壳较薄 缓坡地段:风化速度较慢,风化壳较厚
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 未变化,仅沿节理面出现次生矿物。 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 20~50cm的岩块。锤击声脆,且不易 击碎,不能用镐挖掘,岩芯钻方可钻 进
2000~4000
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 已显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 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 体被切割成2~20cm的岩块,可用手折 断。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
2.风化作用对工程的影响:
1). 风化作用在地表广泛发育,除被水、冰等其他 物质覆盖之外的整个地壳表层都有其作用,作用深 度达数十米,有的上百米,其作用产物-残积层包 围地表组成风化壳(不完全包围)-的工程地质性 质大大恶劣于风化前。在工程上是一软弱层,是一 切工程建设都十分重视的。
2). 风化作用,是其他外力地质作用的前提,它将
2.岩石风化程度的分级(对硬质岩)
岩石类别 风化程度
未风化
微风化
≦15%
中等风化 15%-30%
硬质岩石
强风化
30%-50%
全风化 50%-80%
残积土
野外特征 岩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
压缩波速度 vp(m/s) ﹥5000
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锰 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 裂隙
4000~5000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dc6e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1.png)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要点公路工程地质是公路设计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质复习则是在公路工程地质领域中必须重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着重介绍公路工程地质复习的要点,旨在帮助考生和从事公路工程地质工作的人员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 公路工程地质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2. 地质调查的步骤、方法和内容。
3. 岩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及与公路工程地质关系的介绍。
4. 地震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5. 公路工程地质在公路设计、建设和维护中的作用及意义。
二、公路工程地质中的地质灾害6. 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影响。
7. 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其预测、预防和处理方法。
8. 在设计、建设和维护公路时如何考虑地质灾害的问题。
三、公路工程地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9.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环评的基本概念。
10. 公路建设中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的问题。
11.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四、公路工程地质的综合应用12. 变形监测、稳定性分析和改善措施的介绍。
13.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4. 公路工程地质及其管理在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公路工程地质中的其他重要问题15. 岩石和土壤工程特性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16. 海岸和海域公路工程中的地质问题。
17. 公路隧道和桥梁建设中的地质问题。
总之,公路工程地质复习的要点非常繁多,但在真正的公路设计和建设中,地质问题却经常需要优先考虑。
因此,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复习,掌握公路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才能更好地为公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及思考题集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及思考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b6f8d78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5.png)
公路工程地质复习及思考题集一、简述题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3、防治岩石风化的措施有哪些?4、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风化分带。
5、河流地质作用对工程建设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治?6、试述洪积扇堆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冲积物的工程地质特征、河流阶地类型及特征。
7、渗透变形评价的内容、方法与步骤是什么?8、渗透变形破坏的形成条件有哪些?9、渗透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10、野外确定一条断层是否存在需要哪些标志?11、节理和解理有什么不同?12、简述岩层之间各种接触关系的特点?13、褶皱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褶皱的形态分类有哪些?14、断层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断裂根据力学性质的分类?15、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结构面?16、请区分岩石与岩体?17、简述哪些因素对岩体稳定性产生影响?18、简述岩体结构类型。
19、简述软弱夹层的成因及形成条件。
20、潜水和承压水有什么区别?21、简述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及各自特征。
22、简述地下水不同介质中的类型及特征。
23、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24、试简述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度关系的“V”字型法则。
25、简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从地质构造控制地质结构和地质环境两个方面总结分析)。
26、试简述岩层和地层两概念的差别?27、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及主要依据?28、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是怎样形成的?29、简述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30、地形与地貌的区别是什么?31、试说明地貌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32、地貌按成因可划分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33、按成因平原地貌可分为哪几种?它们的工程地质条件如何?34、河谷地貌有哪些要素?35、何谓河流阶地?它有哪些要素?它是如何形成的?按物质组成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36、简述地震的破坏作用。
37、简述岩溶的形成条件有哪些?38、防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哪些?39、什么叫化石化石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化石对地层的研究有何意义40、什么是角度不整合,它表明什么标志着什么41、岩体中节理的存在对工程有何影响42、请说明在平面地质图中常见的地质构造图例,如:①②③④⑤,各表示什么构造(具有什么内容)43、简述地表水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结果。
公路复习资料
![公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77846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9.png)
红色标记的重点掌握P41B411012原地基处理要求重点3、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4、5、6、p51B411013挖方路基施工一、土质路堑施工技术图1B411013(重点掌握)横向挖掘法纵向挖掘法P6二、石质路堑施工技术1、2、3、综合爆破施工技术1、2、3、4、P7常用爆破方法:(1)光面爆破;(2)预裂爆破;(3)微差爆破;(4)定向爆破;(5)洞室爆破。
2、石质路堑爆破施工技术要点p8(4)(5)(12)(15)(掌握)P9路堤填料的一般要求1、5、6、P11路堤施工技术2.土质路堤的填筑技术(必须记住)1、2、3、4、P123、土质路堤压实施工技术要点(3)4、土质路堤的施工规定(1)(3)(6)P132、填筑方法1、2、3、4、P16(四)、(五)整段话案例1B411015看一看P17路基季节性施工(三)雨期填筑路堤2.3.P18二、在反复冻融地区……………亦应按冬期施工(二)1.P19(四)(五)(六)路基加宽施工技术要点2.3.4.5.6.(查阅规范)P20路基加高施工要点1.2.4.三、地基处理(1)(2)P21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主要类别有表层处理法:1.砂垫层,2.反压护道3.土工聚合物处治P22换填法换填法一般适用于地表下0.5~3.0m之间的软土处治。
P232.抛石挤淤法3.爆破排淤法三、重压法P24四、垂直排水固结法1.(1)(2)(3)2.袋装沙井3.塑料排水板整短话P26背景1B411021问题看下P27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主要特性四、膨胀土地区路堑开挖1.2.3.4.重点掌握p28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第一段话2.整段话p29各类滑坡的共同特征1.3.P245滑坡防治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排水、力学平衡和改变滑带土三类p301.滑坡排水(1)(2)(3)(4)2.力学平衡整段话P31三、滑坡地段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5.6.10.(7)P33一、路基支档工程的类型与功能路基支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或加强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以及防护边坡在水流变化条件下免遭破坏。
公路工程地质选择题库1汇总
![公路工程地质选择题库1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869a39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0.png)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小题共40分)1、下列矿物中遇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B )oA.石英B.方解石C.黑云母D.正长石2、矿物受力后常沿着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B )。
A.断口B.节理C.层理D.解理3、某种矿物常发育成六方柱状单晶或晶族,或称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无色或乳白色,玻璃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呈油脂光泽,硬度为7。
此矿物为(D)oA.石膏B.方解石C.滑石D.石英4、摩氏硬度计是由10种矿物组成的,它们是哪10种(D )。
I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II萤石、磷灰石、长石、滑石、辉石III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橄榄石IV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A. I、nB. n、IIIC. IIR IVD. I、w5、矿物表面反光的性质称为光泽,按矿物反光程度的强弱用类比法可将矿物的光泽分为下列哪三类( C )oA.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油脂光泽B.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C.非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属光泽D.半金属光泽、珍珠光泽、玻璃光泽6、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下列哪三类(A)oA.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B.岩浆岩、变质岩、花岗岩C.沉积岩、酸性岩、粘土岩D.变质岩、碎屑岩、岩浆岩7、根据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通常把沉积岩分为哪几类(B )。
A.化学岩类、生物岩类、粘土岩类B.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岩类C.生物化学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类D.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岩类8、某岩石的颗粒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并具有泥状结构、页理构造,该岩石是( B )oA.板岩B.页岩C.泥岩D.片岩9、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中的化学和生物岩类的是(B )。
A.大理岩B.石灰岩C.花岗岩D.石英岩10、火成岩按所含矿物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哪几种结构(A )oA.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B.全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C.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D.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11、火成岩按所含矿物结晶颗粒的绝对大小可分为(B)oA.显晶质结构、粗粒结构B.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C.隐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D.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12、火成岩按所含矿物结晶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哪几种结构(B )。
公路工程地质参考资料
![公路工程地质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8e99756bd97f192279e9f3.png)
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其 能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地质作用 和外力地质作用。
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
地貌(geomorphy)、水文地质 (geohydrology)、地质作用、自然地 质现象(natural geologic hazards)和天 然建筑材料。
(1)岩石的坚硬程度:硬质岩石、 软质岩石
(2)岩石的变形:弹性模量、变 形模量和泊松比
(3)岩石的强度: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抗切强度、抗拉强度
2.6.2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 素
1.岩石的地质特征: (1)岩石的矿物成分 (2)岩石的结构 (3)岩石的构造
2.外部因素 (1)水 (2)风化程度 2.6.3 常见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
分布 出露面积
体积
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占大陆表 面积%)
与变质岩合 占25%
75
与岩浆岩合 占25%
(占地壳体 积) 65
5 30
2.3 岩浆岩
2.3.1 岩浆岩 的成因与产状 2.3.1.1 岩浆岩的 成因
岩浆岩是 由岩浆冷凝固结 而形成的岩石。
火山
火山2
岩石成因分类: 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 喷出岩
2.5.4 变质岩的构造 1.变余构造 2.变成构造 (1)板状构造 (2)千枚构造 (3)片状构造 (4)片麻状构造 (5)块状构造
2.6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2.6.1 岩石工程性质的常用指标 1.岩石的物理性质:
重度、孔隙性 2.岩石的水理性质:
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 抗冻性
3.岩石的力学性质:
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的关系: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岩石1.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2.自然界种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第一节造岩矿物1.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2.在岩石中常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是结晶体。
)3.肉眼鉴别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以下几方面:颜色(自色、他色、假色)光泽(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硬度(摩氏硬度是放映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解理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成的性质,称为解理。
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根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
断口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第二节岩浆岩1.岩浆岩是有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
(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2.根据组成岩浆岩的矿物颜色可分为:浅色矿物、深色矿物。
3.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4.按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5.按衍射种矿物的晶粒大小: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6.按岩石中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等粒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7.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排列和填充方式所放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常见的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第三节沉积岩1.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
2.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还有胶结物。
常见的包括:硅质、铁质、钙质、泥质。
3.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砾状结构、砂质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4.沉积岩的构造:成理构造(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面。
)、层面构造、化石。
5.页岩、砂岩、石灰岩占沉积岩95%。
第四节变质岩1.地壳内部原有的岩石,由于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改变原来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形成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这种岩石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2.变质岩的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
3.沉积岩的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第二章地质构造1.主要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变化,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为的运动称为地壳运动。
按运动方向(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第一节地质年代1.岩石地层单位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绝对地质年代,一种相对地质年代。
在地质工作中一般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2.沉积岩岩层的相对地质年代是按:层序、岩性、接触关系和古生物化石确定。
3.地壳上升可以形成侵蚀面,然后下降又被新的沉积物质所覆盖,这种埋藏的侵蚀面称为不整合面。
上下岩层之间具有埋藏侵蚀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
4.角度不整合:埋藏侵蚀面将年轻的、变形较轻的沉积岩同倾斜或褶皱的沉积岩分开,不整合面上、下两层之间有一角度差异。
5.平行不整合:基本上互相平行的岩层之间有起伏不平的埋藏侵蚀面。
(23,2-3)6.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穿插构造。
(24,2-4、2-5。
)7.25页2-2 地质年代表第二节地质构造1.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27,2—6)2.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3.褶皱构造的基本形态:背斜(中间岩层老两边岩层新。
)、向斜(中间岩层新两边岩层老)。
4.褶皱的形态分类:按横剖面形态分类(直立、倾斜、倒装、平卧褶皱。
)按纵剖面形态分类(水平、倾伏褶皱)。
褶皱构造的野外观察方法(穿越法、追索法)。
5.断层由:断层面和破碎带、断层线、段盘、断距几个部分组成6.断层的基本类型: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平推断层(平推断层倾角很大,断层面近于直立,断层线比较平直)。
第三节阅读地质图1.不同情况下的构造形态在地质平面图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水平构造、单斜构造、直立岩层、褶皱、断层、不整合。
2.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测微下降盘。
但是,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倾角时,出现较老一侧为下贱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
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沿岩层倾斜方向前进者为上升盘。
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背斜变宽为上升盘;向斜变窄为上升盘)38页2—24 39页2—25 ,40页地质图。
第四节活断层1.活断层或称活动断裂指现今仍在活动或者近期有过活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活动的断层。
2.活断层的特征:活断层的活动方式(蠕滑,粘滑)、活断层的规律及活动速率、活断层重复活动周期、活断层的继承性。
3.活动断层对工程的危害主要是错动变形和引起地震两方面。
第五节地震1.地下深处的岩层,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破裂、塌陷以及火山爆发等产生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表,这种现象称为地震。
2.震源与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0KM以内为浅源地震,70—300KM为中源地震,300KM以上为深源地震。
3.地震的成因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激发地震(人工地震)。
4.地震分布:世界范围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岩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5.地震波:体波、纵波、横波。
6.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决定的。
7.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基本烈度、场地烈度、设计烈度。
8.一次地震致有一个震级,同一次地震有多种烈度。
第三章风化与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一节风化作用1.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营利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致逐渐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2.风化作用的类型:物理风化(温度、冰冻风化、岩石释重、可溶盐的结晶与潮解)、化学风化(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生物风化(生物机械风化、生物化学风化)。
3.风化作用主要特征:碎屑物的成分与下覆基岩成份一致多分布在山岭上或斜坡上。
4.地表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以后,改变了矿物成份、结构和构造,形成和原来岩石性质不同的风化产物,其中除一部分易溶物质被水溶解流失外,大部分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物质称为残积物,这种风化层称为残积层。
5.岩石风化工程治理:挖出法、抹直法(覆盖)、胶结灌浆法。
第二节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1.地表流水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两类。
不论长期或暂时流水,在流动过程中都要与地表的土石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第三节河流地质作用1。
河流普遍分布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地质营力之一。
2。
河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可以认为是河水与河床动平衡发展的结果。
3。
河流的侵蚀作用:下蚀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使河床逐渐下切加深的作用)、侧蚀作用(河流以携带的泥、砂、砾石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
4。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夹带沿途冲刷侵蚀下来的物质离开原地的移动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5。
河流冲积层的形成过程具有以下特征:(1)冲积层分布在河床、冲积扇、冲积平原或三角洲中,成分非常复杂。
(2)山区河流沉积物较薄,颗粒较粗,承载力较高且易清除,地基条件较好。
(3)由于冲积平原分布广,表面坡度比较平缓,多数大、中城市都坐落在冲基层上,道路也多选择在冲积层上通过。
(4)三角洲沉积物含水量高,常呈饱和状态,承载力较低。
(5)冲积层种的砂、卵石、砾石常被用作建筑材料6。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阶地或台地。
7。
河流阶地组成物质的不同,可以把阶地分为:侵蚀阶地(基岩阶地)、基座阶地、冲积阶地。
(72页3-14)第四章地貌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第一节地貌1。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2。
地貌等级:巨型地貌、大型地貌、中型地貌、小型地貌。
☆3。
地貌的形态分类:75页表4-1 ☆4。
地貌的成因分类:内力地貌(构造、火山地貌)、外力地貌(水成、冰川、风成、岩溶、重力地貌)5。
地貌类型:山岭地貌(山顶、山坡、山脚形态要素)、山坡、平原地貌(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堆积平原)。
6。
垭口三种基本类型:构造型垭口、剥蚀型垭口、剥蚀—堆积型垭口。
(☆越岭公路路线若能选择合适的垭口,可以降低公路高程和减少展线工程量。
)第五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
地下水的富集必须具备:有较多的储水空间、有充足补给水源、良好的汇水条件。
第二节地下水的类型1。
103页表5-8 ,104页图5-1 ,105页图5-3。
2。
地下水类型:上层滞水:在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潜水:地表下面第一个连续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潜水排泄方式:水平、垂直排泄。
)承压水:充满于两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承压性事承压水重要特征之一)裂隙水、岩溶水、泉水。
3。
地下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补给、含水层之间的补给、人工补给。
第六章岩体结构和稳定性分析第一节岩体的机构特性1。
所谓岩体结构,就是指岩体种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的组成特征,它既表达岩体种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组合,又反映了结构体的大小、几何形式及排列。
(结构类型: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构)2。
存在于岩体种的各种地质界面,如岩层层面、裂隙面、断层面、不整合面等统称结构面。
(113页表6-2)3。
岩体稳定性破坏必备三个条件:切割面、滑动面、临空面。
第七章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第二节滑坡1。
斜坡大量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2。
滑坡的形态:滑坡体、滑坡面、滑动带和滑坡床、滑坡壁、滑坡周界、滑坡台阶、滑坡舌、滑坡裂隙。
3。
滑坡的发生,是斜坡岩(土)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
(139页7-4,7-5)4。
砂岩滑坡为斜直线,粘土滑坡为圆弧线。
5。
影响滑坡的因素:岩性、构造、水。
6。
滑坡分类:按滑坡体的主要物质组成分: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粘土滑坡、岩层滑坡。
141按滑坡力学性质:牵引式滑坡、推动式滑坡。
7。
滑坡的野外识别:地形地物标志、地层构造标志。
1428。
滑坡稳定程度的野外判断:地貌形态比较、地质条件对比、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9。
滑坡的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政治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