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03液压泵基本参数选取与计算(精)
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
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1)压⼒1)⼯作压⼒p——指泵实际⼯作时输出的油液压⼒。
⼯作压⼒取决于外界负载(管阻、摩擦、外负载*)。
2)额定压⼒pn——或称为公称压⼒、铭牌压⼒,指泵在正常⼯作条件下,按实验标准规定能够连续运转的最⾼压⼒。
额定压⼒受泵本⾝泄漏和结构强度限制。
p>pn→即泵过载。
3)最⾼允许压⼒p max——泵在短时间内允许超载使⽤的极限压⼒。
p max由泵的密封性能和强度决定。
p ≤ p n ≤ p max(2)排量和流量每转⼀周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
单位:mL/r。
排量的⼤⼩仅与泵的⼏何尺⼨有关。
1)排量V: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泵每转⼀周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的体积。
单位:m3/s或L/min。
2)理论流量: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3)实际流量:指泵⼯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
4)额定流量:或称为公称流量、铭牌流量,指泵在正常⼯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必须保证的输出流量。
⼀般有5)瞬时流量:泵在某⼀瞬时的⼏何流量。
(3)功率1)液压功率: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体所具有的功率,即液压功率等于压⼒和流量的乘积。
2)泵的输⼊功率:即泵轴的驱动功率。
3)泵的输出功率:若忽略能量损失,则即∵实际上有能量损失,∴PO(4)效率1)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值→容积损失→泄漏2)液压泵的机械效率:理论转矩与实际输⼊转矩之⽐值→机械损失→摩擦。
3)总效率 ——输出功率与输⼊功率之⽐值。
结论:总效率等于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之乘积。
(5)液压泵所需功率的计算公式⼀:式中各参数单位:Pi为kW,p为Pa,qV为m3/s。
公式⼆:式中各参数单位:Pi为kW,p为MPa,qV为L/min。
2.1液压泵概述2003版解析
2、液压泵的排量、流量和容积效率
(1)排量V(理论排量或几何排量): m3/r (ml/r) 排量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每转一周 理论上所排出液体体积,大小只与泵的几何参数有关。 对单柱塞泵,柱塞直径为d, 行程为s,则
V=sπd 2/4
若泵排量固定,则为定量泵;排量可变, 则为变量泵。 7
第二章 液压动力元件
Hydraulic Power Tool
学习重点:
1.常用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2.液压泵主要性能参数及相关计算; 3.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
2018年10月7日5时51分 2018年10月7日5时51分
1
1
第一节
作用:
液压泵概述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将原动机输入的 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输出,为执行元件提供压力 油。
2018年10月7日5时51分 11
4、泵的转速: (1)额定转速 n s: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 运转的最高转速。 (2)最高转速 n max:额定压力下超过额定转速允 许短时间运行的最高转速。 (3)最低转速n min:正常运转允许的泵的最低转速。 (4)转速范围:最低转速和最高转速之间的转速。 n min-n max
2018年10月7日5时51分 4
注:
1、液压泵的密封工作腔处于吸油时称为吸油腔,处 于压油时称为压油腔。 2、液压泵的吸油压力取决于吸油管路液流流速、吸 油口至油箱液面高度、吸油管压力损失; 液压泵的排油压力取决于外负载力及液流管路损 失、元件压力损失; 若排油管路直接接油箱,则泵排出压力为零,称 为泵卸载。 3、泵每转一转吸入或排出的油液体积取决于密闭容 积的变化量。
P pq 60
0.9(kw)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
马达的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容积效率比值量的比值ηv/Qη=Q=Q/Qη0vv0泵理论扭矩由压力作用于马达的实际扭矩与理论扭矩之转子产生的液压扭矩与泵轴机械效率效比值上实际输出扭矩之比η率m/pqTη=2π00mTπη=pT/2tm0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马达输出的机械功率与输入的总效率η比ηη液压功率之比η=mvηηη=mvml/rq0r/minn单-3-3ηn10/Q=qnQ=q位η10L/minQvv00换
。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液பைடு நூலகம்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液压马达单位参数名称泵液压每转一转,由其密封腔内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3/rqm排量0体积排泵单位时间内由密封腔内在单位时间内为形成指定转量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速,液压马达封闭腔容积变化所理论流量、出液体的体积需要的流量Q0流3/smn/60Q=qQn/60=q0000量马达进口处流量泵工作时出口处流量Q实际流量ηQ=qη/60n/60Q=qnv0v0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额定压力最高压力按试验标准规定允许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压Papmax力工作压力泵工作时的压力p额定转速在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n转r/min最高转速速在额定压力下,超过额定转速而允许短暂运行的最大转速最低转速同左(马达不出现爬行现象)正常运转所允许的最低转速输入功率驱动泵轴的机械功率马达入口处输出的液压功率PP=pQP=pQ/ηttt泵输出的液压功率,其值为泵马达输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输出功率实际输出的实际流量和压力的功Wη乘积=pQPP率00=pQP0Tn/30Tn/30=PππP=0t机械功率N.m压力为p时泵的输入扭矩或马达的输出扭矩,T–液体压力作用下液压马达转理论扭矩子形成的扭矩扭N.m矩T液压马达轴输出的扭矩液压泵输入扭矩T0t实际扭矩π=pqTT/2η=pqπη/2m0mt00
液压泵计算公式范文
液压泵计算公式范文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用于提供液压系统所需的压力和流量。
液压泵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流量、功率、压力和效率等参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压泵的常见计算公式。
一、流量计算公式:液压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体经由泵体流通的体积。
液压泵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A*V其中,Q表示流量,A表示泵体的有效面积,V表示单位时间内流体流动的速度。
二、功率计算公式:液压泵的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液压泵的功率计算公式如下:P=Q*p/(102*η)其中,P表示功率,Q表示流量,p表示压力,η表示液压泵的效率。
该公式是根据流量、压力和效率的关系进行推导得出。
三、压力计算公式:液压泵的压力是指液体在泵体中产生的压力。
液压泵的压力计算公式如下:p=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泵内的受力,A表示泵内受力的面积。
四、效率计算公式:液压泵的效率是指泵转动功与泵吸收的功之比。
液压泵的效率计算公式如下:η=P0/P1其中,η表示效率,P0表示泵输出的实际功率,P1表示泵输入的输入功率。
以上是液压泵常见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进行相应的参数替换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液压泵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计算公式,如柱塞泵、齿轮泵等。
对于具体的液压泵,应根据其特性来确定适用的计算公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计算公式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实际情况可能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如湿度、温度、流动阻力等。
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液压泵计算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与计算
6
例题:已知:某液压泵的输出油压p=6Mpa ,排量 V=100cm3 /r,
转速n=1450r/min ,容积效率 ηv =0.94,总效率η=0.9 求:泵的输出功率P和电动机的驱动功率Pm 解:1. 理论流量
qt= v·n=100×1450/60 ×10-6 =2.42X10-3m3/s
2. 实际流量 q= qt ·ηv =0.94x 2.42X10-3 = 2.27X10-3 m3/s
2019/11/3
2
二、排量和流量
1、排量:液压泵每转一周,其密封容积的几、
何尺寸计算所排出油液的体积。
2、流量
用V表示。
理论流量:qt= v·n 实际流量:q = v·ηv ηv ̄ 容积效率 额定流量:qn
2019/11/3
3
三.液压泵的功率
1、液压缸的输出功率P缸 P缸=F ·V= P缸 ·A ·q缸 /A= P缸 ·q缸
问:(1)此泵是否适用? (2)与此泵相配套的电动机功率为多少?
v A
F
2019/11/3
8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与计算
王金锋
02级汽修班
2003年12月10日
Hale Waihona Puke 2019/11/31
一、液压泵的压力
1、工作压力:泵正常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实际压力
2、额定压力:泵正常工作时,按标准规定,连续运转
时的最高压力。
低 压≤2.5 中 压>2.5 ~ 8 中高压8 ~16 高 压16 ~ 32 超高压>32
3.泵的输出功率 P=p ·q=6 X106 X2. 27X10-3 =1.36X104 W
4.电动机的驱动功率: Pm= p ·q / η = 1.36X104 / 0.9= 1.52X104 =15.2kw
液压泵的性能及选择
3.外啮合齿轮泵的构造
(1) 困油现象
由于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ε大于1, 就出现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的瞬间,在 两对齿轮的齿向啮合线之间形成了一 个封闭容积,一部分油液也就被困在这 一封闭容积中。在封闭容积减小时,被 困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上升,使轴 承上突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使泵剧 烈振动;当封闭容积增大时, 就会形 成局部真空,使原来溶解于油液中的空 气分离出来,形成了气泡,会引起噪 声、气蚀等一系列恶果。
2.排量和流量
排量:是泵主轴每转一周所排出液体体积的 理论值,如泵排量固定,则为定量泵;排量 可变则为变量泵。
流量:为泵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体积。
qvt = Vn
{ 流量
1)理论流量 q t = Vn 2)实际流量 q = Vn ηv
3)额定流量:额定压力、额定转速下泵输出的流量
3.泵的功率
输出功率: Po = Fυ = pAυ = pqυ
1.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过小
1.检测泵体、齿轮,重配间隙
过热 2.侧板和轴套与齿轮端面严重摩 2.修理或更换侧板和轴套
擦
谢谢大家!
2.2.3 叶片泵
叶片泵的特点与分类
{ 单作用 每转排油一次
分类 双作用 每转排油两次
优点:输出流量 均匀、脉动小、噪声低、 体积小。
缺点:自吸性能差、对油液污染敏感、结 构较复杂。
二、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压力 1)工作压力:液压泵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称为工 作压力。工作压力取决于外负载的大小和排油管路 上的压力损失,而与液压泵的流量无关。 2)额定压力: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 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为液压泵的额定压 力。 3)最高允许压力: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根据 试验准规定,允许液压泵短暂运行的最高压力值, 称为液压泵的最高允许压力,超过此压力,泵的泄 漏会迅速增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液压泵负责将液压油从储油器中吸入并提供给液压系统,液压马达通过接收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油来驱动执行机构,完成所需的工作。
以下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一、液压泵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1.流量(Q):液压泵的输出流量,通常以升/分钟或立方米/小时为单位。
计算公式为:Q=V*n其中,Q为流量,V为排量,n为转速。
2.排量(V):液压泵每转一圈提供的油液体积。
计算公式为:V=A*L其中,A为泵的活塞面积,L为活塞行程。
3.转速(n):液压泵每分钟转动的圈数。
4.输出压力(P):液压泵提供的最大工作压力。
单位通常为兆帕(MPa)。
5.效率(η):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其中,P为液压泵的工作压力,Q为液压泵的流量,P0为液压泵的输入功率。
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1.转速(n):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
2.扭矩(T):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
计算公式为:T=P*V/1000其中,T为扭矩,P为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V为液压马达的排量。
3.输出功率(P):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
计算公式为:P=T*n/1000其中,P为输出功率,T为扭矩,n为转速。
4.效率(η):液压马达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η=(P*1000)/(P0*n)其中,P为输出功率,P0为输入功率,n为转速。
以上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根据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根据液压系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以确保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液压泵的技术参数
液压泵的技术参数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1泵的排量mL/r泵每旋转一周、所能排出的液体体积..2泵的理论流量L/min在额定转数时、用计算方法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泵能排出的最大流量..3泵的额定流量L/mi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证泵长时间运转所能输出的最大流量..4泵的额定压力MP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保证泵能长时间运转的最高压力..5泵的最高压力MPa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压力运转时的最高压力.. 6泵的额定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数.. 7泵的最高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转速运转时的最高转数..8泵的容积效率%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9泵的总效率%泵输出的液压功率与输入的机械功率的比值..10泵的驱动功率kW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见表2表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液压泵功率=60压力转速排量⨯⨯第三章液压泵3.1重点、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的定义、相互间的关系、量值的计算;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曲线形状分析、曲线调整方法等内容..学习容积式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及参数计算关系;是为了在使用中能正确选用与合理匹配元件;掌握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是为了合理使用与恰当分析泵及马达的故障;也便于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本章内容的难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困油、泄漏、流量脉动、定子曲线、叶片倾角等相关问题;..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与变量特性;高压泵的结构特点..1.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流量、效率、功率、扭矩等..1泵的压力泵的压力包括额定压力、工作压力和最大压力..液压泵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标准工况下连续运转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它与泵马达的结构形式与容积效率有关;液压泵马达的工作压力p B p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从泵马达出口实际测量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负载;泵的最大压力是指泵在短时间内所允许超载运行的极限压力;它受泵本身密封性能和零件强度等因素的限制;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额定压力;额定压力小于最大压力..2泵的流量泵的流量分为排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瞬时流量..泵马达的排量V B V M 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马达的轴转过一转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泵马达的理论流量q Bt q Mt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实际流量q B q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实际输出输入的流量;额定流量q Bn q Mn是指泵马达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输出输入的流量..泵的瞬时流量q Bin是液压泵在某一瞬间的流量值;一般指泵瞬间的理论几何流量..考虑到泄漏;泵马达的实际流量小于大于或等于额定流量;泵马达的理论流量大于小于实际流量..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主要指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对于液压泵;输入的是机械功率P BI;输出的是液压P BT;两功率之比为泵的总效率ηB;泵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功率损失;包括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这些损失分别用总效率ηB、容积效率ηB v、机械效率ηB m表示..由于存在泄漏损失和摩擦损失;泵的实际流量q B小于理论流量q Bt;理论扭T Bt矩小于实际扭矩T B..与泵有关的计算公式有:对于液压马达;输入的是机械功率PMI;输出的是液压PMT;两功率之比为泵的总效率ηM;马达的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两者之间的差值为功率损失;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这些损失分别用总效率ηM、容积效率ηMv、机械效率ηMm表示..马达的实际流量q M大于理论流量q Mt;理论扭T Mt矩大于实际扭矩T M..与马达有关的计算主要公式有: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液压泵的共性工作条件是:有容积可变化的密封工作容积;有与变化相协调的配流机构;工作原理是当容积增大时吸油;当容积减小时排油..不同的液压泵;密封工作容积的构成方式不同;容积变化的过程不同;配流机构的形式不同..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密闭容积由泵体、前后盖板与齿轮组成;啮合线将齿轮分为吸油腔和排油腔两个部分;工作时;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容积减小排油;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容积增大吸油;啮合线自动形成配流过程;叶片泵是由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等组成若干个密封密闭工作容积;转子旋转时叶片紧贴在钉子内表面滑动;同时可以在转子的叶片槽内往复移动;当叶片外伸时吸油;叶片内缩时压油;由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完成配流;柱塞泵的密闭工作容积是由柱塞与缸体孔配流盘轴组成;当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柱塞向外伸出时柱塞底部容积增大吸油;柱塞向里缩回则柱塞底部容积减小排油;轴向柱塞泵由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完成配流;径向柱塞泵由配流轴完成配流..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变化方式是难点之一;需要特别注意..齿轮泵靠轮齿的啮合与脱开实现整体容积变化;叶片泵的叶片外伸依靠叶片根部的液压作用力及作用在叶片上的离心力;内缩依靠定子内表面的约束;单作用叶片泵密闭容积大小变化是因为定子相对于转子存在偏心;叶片外伸完全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内缩也靠定子内表面的约束;柱塞泵的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轴向柱塞泵由斜盘与柱塞底部的弹簧或顶部的滑履共同作用实现;径向柱塞泵则是由定子与压环共同作用来完成..3.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液压马达的共性工作原理是液压扭矩形成的过程..齿轮马达是靠进油腔的液压油;作用在每一齿轮齿侧的面积差而形成切向力差构成扭矩;叶片马达是靠进油腔每一组工作腔内;液压油作用在叶片相邻测面的液压作用力的差值形成扭矩;轴向柱塞马达是靠作用在进油侧柱塞上斜盘垂直于柱塞轴线反作用分力形成扭矩;径向柱塞马达是靠进油测偏心定子作用在柱塞上的切向反作用分力形成扭矩..液压马达按其结构类型分为齿轮马达、双作用叶片马达、轴向柱塞马达和径向柱塞马达..前三类为高速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同类液压泵大致相同;液压马达要求能够正反转;启动时能形成可靠的密封容积;为此液压马达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进、出油口大小一样、泄漏油单独外引、叶片径向放置等..为保证起动时能形成可靠的密闭容积;双作用叶片马达的叶片根部装有燕式弹簧等..径向柱塞液压马达为低速马达;具有单作用曲柄连杆与多圆心内圆弧定子曲线等特殊结构..4.变量液压泵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按照变量方式不同有手动变量泵含手动伺服变量和自动变量泵两种;自动变量泵又分恒压变量泵、恒流量变量泵、恒功率变量泵、限压式变量泵、差压式变量泵等..轴向柱塞泵通过变量机构改变斜盘倾角可以改变排量;径向柱塞泵和单作用叶片泵是通过改变定子相对转子轴线的偏心距改变排量..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原理是自动变量的变量泵工作过程的典型范例..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分析作用在定子两端的液压力与弹簧力相互作用而使定子与转子间偏心得到自动调整的过程;最后达到泵的输出流量随泵出口压力的增加而自动变小的效果..可以通过调整弹簧调整螺钉和最大偏心螺钉来调整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流量;也可以通过调整上述螺钉;分析泵的特性曲线的变化过程..5.泵的困油现象泵的困油现象是容积式液压泵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产生困油现象的条件是:在吸油与压油腔之间存在一个封闭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液压泵正常工作;泵的吸、压油腔必须可靠的隔开;而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油终了须向压油腔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当密闭工作容积既不与吸油腔通又不与压油腔相通时;就形成了封油容积;若此封油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封闭在容积内的液压油受到挤压或扩张;在封油容积内就产生局部的高压或孔穴;于是就产生了困油现象..解决困油现象的方法有:开卸荷槽、开减振槽或减振孔、控制封油区的形成等..在轴向柱塞泵中;由于配流窗口间隔角大于缸体孔分布角;柱塞底部容积在吸、压油转移过程中会产生困油现象..为减少困油现象的危害;可以通过在配流盘的配流窗上采取结构措施来消除:如在配流窗口前端开减振槽或减振孔;使柱塞底部闭死容积大小变化时与压油腔或吸油腔相通;若将配流盘顺着缸体旋转方向偏转一定角度放置;使柱塞底部密闭容积实现预压缩或预膨胀就可以减缓压力突变;对双作用叶片泵;由于定子的圆弧段为泵吸、压油腔的转移位置;设计时只要取圆弧段的圆心角大于吸、压油窗口的间隔角与叶片间的夹角;使封闭容积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困油现象就不会产生;在外啮合齿轮泵中;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要求重合度ε>1;因此会出现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情况..此时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所构成的封闭容积既不与压油腔相通;也不与吸油腔相通;并且该容积大小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因此便产生了困油现象;为消除齿轮泵困油现象;通常在泵的前、后盖板或浮动侧板、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6.液压泵的流量计算分析液压泵流量计算的目的是了解影响液压泵流量大小的结构参数;从而了解液压泵的设计思路..在设计液压泵时;要求在结构紧凑的前提下得到最大的排量..液压泵流量计算的方法是:通过泵工作时;几何参数的变化量计算泵的排量;再通过排量与转速相乘得到理论流量;然后再乘以容积效率得到泵的实际流量对于齿轮泵排量V =2πzm 2B 在节圆直径D =mz 一定时;增大m 、减小z 可增大排量;为此齿轮泵的齿数都较少..为避免加工出现根切现象;须对齿轮进行正变位修正;对于双作用叶片泵排量 θππcos )(2)(222r R bs r R B V ---=;增大R -r 可以增大排量;但受叶片强度限制;一般取R /r =1.1~1.2;对于轴向柱塞泵排量 V =πd 2Dz tan α/4在柱塞分布圆直径D 一定时;增大柱塞直径d 容易增大泵的排量;但缸体的结构强度限制zd ≤0.75πD ..7.液压泵的泄漏由于液压泵内相对运动件大部分是采取间隙密封的密封方式;液压泵工作时;压油腔的高压油必然经过此间隙流向吸油腔和其他低压处;从而形成了泄漏..这样不仅降低了泵的容积效率;使泵的流量减小;而且限制了液压泵额定压力的提高..因此;控制泄漏、减少泄漏;是保证液压泵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液压泵泄漏的条件是存在间隙和压力差;并且其泄漏量与间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一次方成正比..分析泵的泄漏是主要从密封间隙大小、间隙压差高低以及运动是否增加泄漏三个方面入手..柱塞泵的主要的泄漏间隙是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环形间隙;其次为轴向柱塞泵缸体与配流盘之间的端面间隙、滑履与斜盘之间的平面间隙..对于径向柱塞泵除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环形间隙外;还有缸体与配流轴之间的径向间隙、滑履与定子内环之间的间隙..由于柱塞与缸体孔的环形间隙加工精度易于控制;并且其他间隙容易实现补偿;因此柱塞泵的容积效率和额定压力都较高..在叶片泵中主要的泄漏间隙是转子与配流盘之间的端面间隙;其次还有叶片与转子叶片槽之间、叶片顶部与定子内环之间的间隙..中高压双作用叶片泵为减少泄漏;有的将配流盘设计为浮动式配流盘;实现端面间隙自动补偿..对外啮合齿轮泵;其主要的间隙是齿轮端面与前后泵盖或左右侧板之间的端面间隙;其次还有齿顶与泵体内圆之间的径向间隙、两啮合轮齿间的啮合间隙..中高压齿轮泵的端面间隙采用自动浮动补偿机构予以补偿..8.高压泵的特点为提高各类液压泵的额定压力;除采取措施减小泄漏、提高容积效率外;还需要在结构设计时采取措施;减少作用在某些零件上的不平衡力..如:在轴向柱塞泵中;将滑履与斜盘、缸体与配流盘之间设置静压平衡措施;在双作用叶片泵中;采用子母叶片、双叶片、柱销叶片等措施;减小吸油区叶片根部的液压作用力;以减小叶片顶部对定子吸油区段造成的磨损..对于齿轮泵除在泵的端面间隙设置自动浮动补偿机构外;还采用了开径向力平衡槽等措施;补偿作用在齿轮轴上的液压径向不平衡力..3.2典型例题解析例3-1 已知某齿轮泵的额定流量q0=100L/min;额定压力p0=25×105Pa;泵的转速n1=1450r/min;泵的机械效率ηm=0.9;由实验测得:当泵的出口压力p1=0时;其流量q1=106L/min;p2=25×105 Pa时;其流量q2=101L/min..1 求该泵的容积效率ηV;2 如泵的转速降至500r/min;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泵的流量q3为多少容积效率'为多少V3在这两种情况下;泵所需功率为多少解:1认为泵在负载为0的情况下的流量为其理论流量;所以泵的容积效率为:2泵的排量泵在转速为500r/min时的理论流量由于压力不变;可认为泄漏量不变;所以泵在转速为500r/min时的实际流量为;泵在转速为500r/min时的容积效率;3泵在转速为1450r/min时的总效率和驱动功率泵在转速为500r/min时的总效率和驱动功率例3-2 某单作用叶片泵转子外径d=80mm;定子内径D=85mm;叶片宽度B =28mm;调节变量时定子和转子之间最小调整间隙为δ=0.5mm..求:1该泵排量为V1=15mL/r时的偏心量e1;2该泵最大可能的排量V max..解:1eDB V π2=∴ m m 00.1m 1000.1102885210152366=⨯=⨯⨯⨯⨯==---ππDB V e 2 叶片泵变量时最小调整间隙为δ=0.5mm;所以定子与转子最大偏心量;e max =D -d /2-δ=85-80/2-0.5=2mm该泵最大可能的排量V max 为;例3-3 由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组成的系统;泵的最大排量V Pmax =0.115mL/r;泵直接由n p =1000r/min 的电机带动;马达的排量V M =0.148 mL/r;回路最大压力p max =83×105Pa;泵和马达的总效率均为0.84;机械效率均为0.9;在不计管阀等的压力损失时;求:1马达最大转速n Mmax 和在该转速下的功率P M ; 2在这些条件下;电动机供给的扭矩T P ; 3泵和马达的泄漏系数k P 、k M ;4整个系统功率损失的百分比..解:1当变量泵排量最大时;马达达到最大转速;即 最大转速时马达的输出功率2电机供给泵的扭矩 3泵的泄漏系数k P 马达的泄漏系数k M4因为不计管阀等的压力损失;所以系统的效率 系统损失功率的百分比%54.292954.07056.011==-=-=ηδ例3-4 有一液压泵;当负载p 1=9MPa 时;输出流量为q 1=85L/min ;而负载p 2=11MPa 时;输出流量为q 2=82L/min ..用此泵带动一排量V M =0.07L/r 的液压马达;当负载转矩T M = 110N ·m 时;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ηMm =0.9 ;转速n M = 1000r/min ;求此时液压马达的总效率..解:马达的机械效率 MM MM M M M M M M M M Mm 222V p T n V p T n q p T n πππη===则;10.97MPa Pa 1097.109.007.0110226Mm M M M =⨯=⨯⨯==πηπV T p泵在负载p 2=11MPa 的情况下工作;此时输出流量为q 2=82L/min; 马达的容积效率 马达的总效率 3.3练习题3-1 什么是容积式液压泵 它是怎样工作的 这种泵的工作压力和输出油量的大小各取决于什么3-2 标出图中齿轮泵和齿轮马达的齿轮旋转方向..图3-1 题3-2 图3-2 题3-83-3 什么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公称压力 其大小由什么来决定3-4 提高齿轮泵的工作压力;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高压齿轮泵有那些结构特点3-5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有何害处 用什么方法消除困油现象其它类型的液压泵是否有困油现象3-6 试说明齿轮泵的泄漏途经..3-7双作用叶片泵定子过渡曲线有哪几种形式哪一种曲线形式存在着刚性冲击哪一种曲线形式存在着柔性冲击哪一种曲线形式既没有刚性冲击也没有柔性冲击哪一种曲线形式是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曲线为什么3-8如图所示凸轮转子泵;其定子内曲线为完整的圆弧;壳体上有两片不旋转但可以伸缩靠弹簧压紧的叶片..转子外形与一般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相似..试说明泵的工作原理;在图上标出其进、出油口;并指出凸轮转一转泵吸压油几次..3-9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有何特点适用于什么场合用何方法来调节其流量-压力特性3-10试详细分析轴向柱塞泵引起容积效率降低的原因..3-11为什么柱塞式轴向变量泵倾斜盘倾角γ小时容积效率低试分析它的原因..3-12当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为已知时;试说明下列各工况下压力表的读数管道压力损失除c为△p外均忽略不计..图3-3 题3-123-13确定图中齿轮泵的吸、压油口..已知三个齿轮节圆直径D=49mm;齿宽b=25mm;齿数Z=14;齿轮转速n P=1450r/min;容积效率ηPV=0.9;求该泵的理论流量q Pt和实际流量q P..图3-4 题3-133-14液压泵的排量V P=25 cm3/r;转速n P=1200r/min;输出压力p P=5Mpa;容积效率ηPV =0.96;总效率ηP=0.84;求泵输出的流量和输入功率各为多大3-15某双作用叶片泵;当压力为p1=7MPa时;流量为q1=54L/min;输入功率为P in=7.6kW;负载为0时;流量为q2=60L/min;求该泵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3-16要求设计输出转矩T M=52.5N m;转速n M=30r/min的液压马达..设马达的排量V M=105cm3/r;求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各为多少马达的机械效率、容积效率均为0.93-17一泵排量为V P;泄漏量为q Pl=k l p P k l—常数;p P—工作压力..此泵也可作为液压马达使用..请问当二者的转速相同时;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相同吗为什么提示:分别列出泵和马达的容积效率表达式3-18已知轴向柱塞泵的额定压力为p P=16Mpa;额定流量q P=330L/min;设液压泵的总效率为ηP=0.9;机械效率为ηPm=0.93..求:⑴驱动泵所需的额定功率;⑵计算泵的泄漏流量..3-19 ZB75型轴向柱塞泵有七个柱塞;柱塞直径d=23mm;柱塞中心分布圆直径D=71.5mm..问当斜盘倾斜角γ=200时液压泵的排量V等于多少当转速n=1500r/min时;设已知容积效率ηv=0.93;问液压泵的流量q应等于多少3-20直轴式轴向柱塞泵斜盘倾角γ=200;柱塞直径d=22mm;柱塞分布圆直径D=68mm;柱塞数Z=7;机械效率ηm=0.90;容积效率ηv=0.97;泵转速n=1450r/min;输出压力p P=28 Mpa..试计算:⑴平均理论流量;⑵实际输出的平均流量;⑶泵的输入功率..。
液压计算(原件选择)
液压元件的选择一、液压泵的确定与所需功率的计算 1.液压泵的确定(1)确定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液压泵所需工作压力的确定,主要根据液压缸在工作循环各阶段所需最大压力p 1,再加上油泵的出油口到缸进油口处总的压力损失ΣΔp ,即p B =p 1+ΣΔp (9-15)ΣΔp 包括油液流经流量阀和其他元件的局部压力损失、管路沿程损失等,在系统管路未设计之前,可根据同类系统经验估计,一般管路简单的节流阀调速系统 ΣΔp 为(2~5)×105Pa ,用调速阀及管路复杂的系统ΣΔp 为(5~15)×105Pa ,ΣΔp 也可只考虑流经各控制阀的压力损失,而将管路系统的沿程损失忽略不计,各阀的额定压力损失可从液压元件手册或产品样本中查找,也可参照表9-4选取。
B B max 的泄漏确定。
①多液压缸同时动作时,液压泵的流量要大于同时动作的几个液压缸(或马达)所需的最大流量,并应考虑系统的泄漏和液压泵磨损后容积效率的下降,即q B ≥K(Σq)max (m 3/s) (9-16)式中:K 为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1.1~1.3,大流量取小值,小流量取大值;(Σq)max 为同时动作的液压缸(或马达)的最大总流量(m 3/s)。
②采用差动液压缸回路时,液压泵所需流量为:q B ≥K(A 1-A 2)v max (m 3/s) (9-17)式中:A 1,A 2为分别为液压缸无杆腔与有杆腔的有效面积(m 2);v max 为活塞的最大移动速度(m/s)。
③当系统使用蓄能器时,液压泵流量按系统在一个循环周期中的平均流量选取,即q B =∑=Z1i V i K/T i (9-18)式中:V i 为液压缸在工作周期中的总耗油量(m 3);T i 为机器的工作周期(s);Z 为液压缸的个数。
(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根据上面所计算的最大压力p B 和流量q B ,查液压元件产品样本,选择与P B 和q B 相当的液压泵的规格型号。
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
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液压系统是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动力传递系统,其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成。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泵是承担着输送液压油的重要设备,其储能计算公式对于液压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液压系统设计和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泵的储能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计算液压系统的储能容量,从而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的基本形式如下:E = 0.5 V p。
其中,E表示储能量,单位为焦耳(J);V表示液压油泵的排量,单位为立方米/秒(m3/s);p表示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
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首先,我们知道储能量的计算公式为E = 0.5 m 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泵的储能是由液压油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的。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泵可以看作是一个储能器,其储能量可以通过液压油的质量和速度来计算。
其次,我们知道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泵是通过输送液压油来实现动力传递的。
液压油泵的排量V表示单位时间内液压油的输送量,可以用来表示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质量。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p表示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压力,可以用来表示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速度。
综合考虑液压油泵的排量V和工作压力p,我们可以得到液压油泵的储能计算公式E = 0.5 V p。
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的应用: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计算液压系统的储能容量,从而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液压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可以通过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来确定液压系统的储能容量,从而合理地选择液压油泵的排量和工作压力,以满足系统的工作需求。
此外,液压油泵储能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液压系统的能量损失情况。
在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液压油泵的储能量会随着液压油的输送和压力变化而发生变化。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液压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装置,主要用于工程、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液压系统。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可以分为流量参数、压力参数、效率参数、振荡参数等。
1.流量参数:液压泵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体积,通常以升/分钟或升/小时为单位。
流量参数决定了液压系统的输送能力和工作效率。
液压泵的流量大小与泵的转速、排量和效率有关。
(1)转速:液压泵的转速是指泵的输入轴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通常以转/分钟为单位。
转速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液压泵的输出流量。
(2)排量: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在一定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体积。
通常以毫升/转或升/分钟为单位。
排量的大小与液压泵的泵腔容积和泵的转速有关。
2.压力参数:液压泵的压力是指泵输出的液压能的大小。
液压泵的压力参数决定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范围和工作性能。
(1)工作压力: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工作状态下能够稳定输出的最大压力值。
通常以兆帕(MPa)或巴(bar)为单位。
(2)峰值压力:液压泵的峰值压力是指液压泵在短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值。
峰值压力通常比工作压力大,用于应对瞬时的工作负荷。
3.效率参数:液压泵的效率是指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液压泵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能耗和工作稳定性。
(1)总效率:液压泵的总效率是指液压泵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总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数值越高表示能量损失越小。
(2)机械效率:液压泵的机械效率是指液压泵转动轴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机械效率受泵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因素影响。
(3)体积效率:液压泵的体积效率是指液压泵排量与理论排量之间的比值。
体积效率受到泵腔密封、泵件密封和泵内部摩擦等因素的影响。
4.振荡参数:液压泵的振荡是指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或流量的波动。
振荡参数对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和工作平稳性有重要影响。
(1)脉动压力:液压泵的脉动压力是指液压泵输出压力中的波动部分。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马达输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P0=pQη
机械功率
Pt=πTn/30
P0=πTn/30
T?–?压力为p时泵的输入扭矩或马达的输出扭矩,N.m
扭
矩
理论扭矩
N.m
液体压力作用下液压马达转子形成的扭矩
实际扭矩
液压泵输入扭矩Tt
Tt=pq0/2πηm
液压马达轴输出的扭矩T0
T0=pq0ηm/2π
效
率
容积效率ηv
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ηv=Q/Q0
马达的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比值
ηv=Q0/Q
机械效率ηm
泵理论扭矩由压力作用于转子产生的液压扭矩与泵轴上实际输出扭矩之比
ηm=pT0/2πTt
马达的实际扭矩与理论扭矩之比值
ηm=2πT0/pq0
总效率η
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η=ηvηm
马达输出的机械功率与输入的液压功率之比η=ηvηm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参数名称
单位
液压泵
液压马达
排
量
?、
流
量
排量q0
m3/r
每转一转,由其密封腔内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理论流量Q0
m3/s
泵单位时间内由密封腔内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Q0=q0n/60
在单位时间内为形成指定转速,液压马达封闭腔容积变化所需要的流量
Q0=q0n/60
实际流量Q
泵工作时出口处流量
Q=q0nηv/60
马达进口处流量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2.3 叶 片 泵
◦ 2.3.1 单作用叶片泵
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
3.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单作用叶片泵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1)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便可改变流量。偏心反 向时,吸油压油方向也相反。
(2)处在压油腔的叶片顶部受到压力油的作用,该作用 要把叶片推入转子槽内。为了使叶片顶部可靠地和定子内 表面相接触,压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通过特殊的沟槽和 压油腔相通。吸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和吸油腔相通,这 里的叶片仅靠离心力的作用顶在定子内表面上。
图2.2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 2.2.2 齿轮泵的困油问题
图2.3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 2.2.3 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
图2.4 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
◦ 2.2.4 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
◦ 2.2.5 中高压齿轮泵的特点
1.浮动轴套式 2.浮动侧板式 3.挠性侧板式
◦ 2.2.6 内啮合齿轮泵
第2章 液压泵
2.1
2.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齿轮泵
2.3
叶片泵
2.4
柱塞泵
2.5
液压泵的选用与维护
2.1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2.1.1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 2.1.2 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1.液压泵的压力(MPa) 2.液压泵的排量(mL/r) 3.液压泵流量(m3/s或L/min) 4.液压泵的功率(W)
5.功率和效率
(1)液压泵的功率损失。液压泵的功率损失有容积损失 和机械损失两部分。
① 容积损失
② 机械损失
(2)液压泵的总效率。液压泵的总效率是指液压泵的实 际输出功率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即:
液压功率计算公式
P0=pQ
马达输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P0=pQη
机械功率
Pt=πTn/30
P0=πTn/30
T–压力为p时泵的输入扭矩或马达的输出扭矩,
扭
矩
理论扭矩
液体压力作用下液压马达转子形成的扭矩
实际扭矩
液压泵输入扭矩Tt
Tt=pq0/2πηm
液压马达轴输出的扭矩T0
T0=pq0ηm/2π
效
率
容积效率ηv
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ηv=Q/Q0
马达的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比值
ηv=Q0/Q
机械效率ηm
泵理论扭矩由压力作用于转子产生的液压扭矩与泵轴上实际输出扭矩之比
ηm=pT0/2πTt
马达的实际扭矩与理论扭矩之比值
ηm=2πT0/pq0
总效率η
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工作压力p
泵工作时的压力
转
速
额定转速n
r/min
在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
最高转速
在额定压力下,超过额定转速而允许短暂运行的最大转速
最低转速
正常运转所允许的最低转速
同左(马达不出现爬行现象)
功
率
输入功率Pt
W
驱动泵轴的机械功率
Pt=pQ/η
马达入口处输出的液压功率
Pt=pQ
输出功率P0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
参数名称
单位
计算公式
符号说明
流量
L/min
V—排量(mL/r)
n—转速 (r/min)
q0—理论流量 (L/min)
q—实际流量 (L/min)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马达的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比值
ηv=Q0/Q
机械效率ηm
泵理论扭矩由压力作用于转子产生的液压扭矩与泵轴上实际输出扭矩之比
ηm=pT0/2πTt
马达的实际扭矩与理论扭矩之比值
ηm=2πT0/pq0
总效率η
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η=ηvηm
马达输出的机械功率与输入的液压功率之比η=ηvηm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参数及计算公式
参数名称
单位
液压泵
液压马达
排
量
、
流
量
排量q0
m3/r
每转一转,由其密封腔内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理论流量Q0
m3/s
泵单位时间内由密封腔内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
Q0=q0n/60
单
位
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算
式
q0
ml/r
Q=q0nηv10-3
Pt=pQ/60η
Q=q0n10-3/ηv
T0=pq0ηm/2π
n
r/min
Q
L/min
p
MPa
Pt
kW
T0
转
速
额定转速n
r/min
在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
最高转速
在额定压力下,超过额定转速而允许短暂运行的最大转速
最低转速
正常运转所允许的最低转速
同左(马达不出现爬行现象)
功
率
输入功率Pt
W
驱动泵轴的机械功率
Pt=pQ/η
液压泵基本参数选取与计算精PPT课件
第8页/共17页
3.4 计算举例
如图示的液压系统,巳知负载F=30000N,活塞有效面积 A=0.01m2,空载时的快速前进的速度为0.05 m/s,负载工作 时的前选速度为0.025 m/s,选取k压=1.5,k流=1.3 =0.75。试从下列已知泵中选择一台合适的泵,并计算其相 应的电动机功率。 YB-32型叶片泵,Q额=32L/min,p额=63kgf/cm2 YB-40型叶片泵,Q额=40 L/min,p额=63kgf/cm2 YB-50型叶片泵,Q额=50 L/min,p额=63 kgf/cm2
第7页/共17页
总效率 0.8 - 0.91 0.8 –0.91 0.7 –0.85 0.8 –0.93
0.8 –0.92
0.9
3.3 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驱动液压泵所需的电动机功率
PM
p泵 Q泵
60
(KW)
PM-电动机所需的功率,kw p泵—泵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MPa, Q泵—泵所需输出的最大流量,L/min
第15页/共17页
Take a Break
第16页/共17页
感谢您的观看。
17
第17页/共17页
第11页/共17页
3.5 液压泵的安装
液压泵在油箱式外安装
第12页/共17页
3.5 液压泵的安装
液压泵浸入油箱式安装
第13页/共17页
小结:
液压泵的参数与选用 Q泵和P泵 电机功率PM
第14页/共17页
作业
1、预习实训项目1: 自动车床-液压泵特性曲线测定 2、教材P25
2-6、2-7、2-8
第9页/共17页
3.4 计算举例
解: p F 30000 30105 Pa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2.1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1)泵的排量(mL/r)泵每旋转一周、所能排出的液体体积。
(2)泵的理论流量(L/min)在额定转数时、用计算方法得到的单位时间内泵能排出的最大流量。
(3)泵的额定流量(L/mi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保证泵长时间运转所能输出的最大流量。
(4)泵的额定压力(MPa)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保证泵能长时间运转的最高压力。
(5)泵的最高压力(MPa)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压力运转时的最高压力。
(6)泵的额定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数。
(7)泵的最高转数(r/min)在额定压力下,允许泵在短时间内超过额定转速运转时的最高转数。
(8)泵的容积效率(%)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9)泵的总效率(%)泵输出的液压功率与输入的机械功率的比值。
(10)泵的驱动功率(kW)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驱动液压泵的机械功率。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见表2)表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流量L/minq0=V·nq=V·n·η0V—排量(mL/r)n—转速(r/min)q0—理论流量(L/min)q—实际流量(L/min)输入功率kW Pi=2πTn/600Pi—输入功率(kW)T—转矩(N·m)输出功率kW P0=pq/60P0—输出功率(kW)p—输出压力(MPa)容积效率% η0= ×100η0——容积效率(%)机械效率% ηm= ×100ηm——机械效率(%)总效率% η= ×100η—总效率(%)注意:本栏目所有书籍均来至于网络,如果其中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计算(重点) 2 液压泵驱动电机参数选择(难点)
3 液压泵的参数与选用(重点)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1 液压泵的参数计算
泵的工作压力P P 泵≥k 压× P 缸 执行元件最大工作压力
P泵—液压泵所需要提供的压力,Pa, k压— 系统中压力损失系数,取1.3 — 1.5 P缸—液压缸中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Pa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5 液压泵的安装
液压泵在油箱式外安装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5 液压泵的安装
液压泵浸入油箱式安装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小结:
液压泵的参数与选用
Q泵 和P泵
电机功率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作业
1、预习实训项目1: 自动车床-液压泵特性曲线测定 2、教材P25 2-6、2-7、2-8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1 液压泵的参数计算
液压泵的输出流量 Q泵 ≥K流 ×Q缸 Q泵—液压泵所需输出的流量,m3/min。 K流—系统的泄漏系数,取1.1—1.3 Q缸一液压缸所需提供的最大流量,m3/min 系统所需最大流量及泄漏量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2 液压泵的选择
500 -3500
500 -4000 960 -3000
4 -250
4 -630 5 -160
16 -25
2.5 - 16 10 -16
0.8 –0.91
0.7 –0.85 0.8 –0.93 0.8 –0.92
轴向柱塞泵
750 -3000
100 25 -800 25 -800
5 -160
20 16 -25 16 -32
液压与气压传动
项目二 液压泵和液压缸在系统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3单元 液压泵基本参数选取与计算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上单元内容复习
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各用于何种压力?
双作用叶片泵能否做为变量泵?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3单元 液压泵基本参数选取与计算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Take a Break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4 计算举例
解:
p
缸
F 30000 30 10 A 0.01
5
Pa
p泵=k压×p缸=1.5×30×105=45×105 Pa
由于快速前进的速度大,所需流量也大,所以泵必须保证 的流量应满足快进的要求,此时流量按快进计算: Q缸=v快进A=0.05×0.01=5×10-4 m3/s Q泵=k流.Q缸=1.3×5×10-4=6.5×10-4 m3/s=39 L/min
根据液压泵的性能要求选定液压泵的型式 再根据液压泵所应保证的压力和流量来 确定它的具体规格 Q泵 和P 泵 液压泵的规格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2 液压泵的选择
几种常用液压泵的性能
泵类型 外啮合齿轮 泵 内啮合齿轮 泵 螺杆泵 叶片泵 速度(r/min) 500 - 3500 排量(cm3/r) 12 - 250 工作压力 (Mpa) 6.3 -16 总效率 0.8 - 0.91
3.4 计算举例
如图示的液压系统,巳知负载F=30000N,活塞有效面积 A=0.01m2,空载时的快速前进的速度为0.05 m/s,负载工作 时的前选速度为0.025 m/s,选取k压=1.5,k流=1.3 =0.75。试从下列已知泵中选择一台合适的泵,并计算其相 应的电动机功率。 YB-32型叶片泵,Q额=32L/min,p额=63kgf/cm2 YB-40型叶片泵,Q额=40 L/min,p额=63kgf/cm2 YB-50型叶片泵,Q额=50 L/min,p额=63 kgf/cm2
16 -32
径向柱塞泵
960 -3000
0.9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3 电动机的功率计算
驱动液压泵所需的电动机功率
PM
p泵 Q泵 60
(KW)
PM-电动机所需的功率,kw p泵—泵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MPa, Q泵—泵所需输出的最大流量,L/min —泵的总效率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3.4 计算举例
因为 p泵=45×105Pa=4.5MPa,Q泵=39 L/min
应选择YB-40型叶片泵 电动机功率为:
pQ 4.5 40 P = 4 60 60 0.75
泵 泵 M
(KW)
若YB-40型泵的转速为960转/分,则可根据计算出来的电机 功率为4KW和转速为960转/分从样本中选择合适的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