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计算及介绍BR型、BRB型

合集下载

板换

板换

1. 板式换热器简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

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板式换热器是将板片以叠加的形式装在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中间,然后用夹紧螺栓夹紧而成。

1.2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a.传热系数高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b.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c.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d.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一、换热面积的计算1.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换热面积=换热量/换热系数其中,换热量为所需换热量,换热系数为换热器材料和传热介质的传热系数,需要通过实验或经验公式来确定。

2.单个换热板的换热面积的计算:单个换热板的换热面积=换热面积/换热板数量根据所需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板的数量,可以得到单个换热板的换热面积。

二、传热系数的计算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换热量与温差之比,计算传热系数是为了确定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1.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平均传热系数=1/(1/内部传热系数+Σ(厚度/导热系数)+1/外部传热系数)其中,内部传热系数和外部传热系数可以通过换热器的材料和实验数据来确定,厚度和导热系数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参数来确定。

2.内部传热系数的计算:内部传热系数=0.023*(流体的物性参数)^0.8*(流体的雷诺数)^0.8/(流体的普朗特数)^0.4内部传热系数与流体的物性参数、雷诺数和普朗特数有关,需要通过实验数据或经验公式来计算。

三、流体参数的计算流体参数主要包括流体的物性参数、雷诺数和普朗特数。

1.流体的物性参数的计算:流体的物性参数包括密度、粘度、比热容等,可以通过流体的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2.雷诺数的计算:雷诺数是流体流动的一种无量纲数,表示流体内部动力和惯性力的比值,计算公式为:雷诺数=流体的密度*流体的流速*物体的特征尺寸/流体的粘度可以通过流体的物性参数和流动条件来计算雷诺数。

3.普朗特数的计算:普朗特数是流体流动的一种无量纲数,表示动力和传热之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普朗特数=流体的动力粘度/流体的热传导系数可以通过流体的物性参数来计算普朗特数。

以上就是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换热条件来确定换热面积、传热系数和流体参数等计算参数,以确保换热器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1、目录2、选型公式3、选型实例一(水一水)4、选型实例二(汽一水)5、选型实例三(油一水)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一水)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一水)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一水)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一水)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一水)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一水)1011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 a 、 热负荷计算公式:Q=c 旭t其中:Q 然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 C )、m —介质质量流量 (Kg/h )、△ t 一介质进出口温差(C )(注:m △ 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 C b 、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 △ t m其中:A —换热面积(宿)、K 一传热系数(Kcal/ m 2. C )△ tl 对数平均温差K 值表:介质水一水蒸汽-水蒸汽--油冷水一油油一油空气一油K2500〜45001300~2000700〜900500〜700175〜35025 〜58注:K 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 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 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h - m 3/s )、As 一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一流道数 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设备^一靠“土一也一BR0.05 BR0.1 BR0.25 BR0.3 BR0.35 BR0.5 BR0.7 BR1.0 BR1.35最高使用压力Mpa 2.5 使用温度范围C -19~200装机最大换热面积5 15 30 65 80 120 220 350 500 最大流量m/h 10 25 40 120 150 250 430 650 1730 标准接口法兰DN 25 40 65 80 100 125 150 250 350 单板换热面积 0.051 0.109 0.238 0.308 0.375 0.55 0.71 1.00 1.35 平均流道截面积m 0.000494 0.000656 0.00098 0.00118 0.00119 0.001691 0.002035 0.0286 0.004 设备参考质量Kg872904858709801800280037007200型号说明:BR0.3-1.0-9-E 表示波形为人字形、单板公称换热面积 0.3m 2、设计压力1.0Mpa 、垫片材质EPDM 总换热面积为9 m 2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丁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T2 = 热侧出口温度t1 = 冷侧进口温度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一侧有相变化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物流相变热,J/kg;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板式换热器热力计算及分析

板式换热器热力计算及分析

板式换热器热力计算及分析
有实例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板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及分析,介绍了它的原理,计算
公式,并给出了实际的计算实例。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热力计算;分析
1.板式换热器的概述
2.板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
2.1热传递系数计算
热传递系数是衡量换热器热传递效率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反映换热器
热力性能,热传递系数的计算,可根据接近平衡原理,通常通过下式表示:Q=U×A×(T1-T2)
其中:
Q代表传热量;
U为热传递系数;
A代表表面积;
T1和T2分别为两端温度
2.2板式换热器热力计算
在满足换热原理的情况下
Q=U1A1L1(T1-T2)-U2A2L2(T3-T2)其中:
Q代表传热量;
U1和U2代表边界层热传递系数;
A1、A2为表面积;
L1、L2为厚度;
T1、T2、T3分别为三个温度。

3.板式换热器热力分析。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温度T1 =热侧进口温度* A3 F7 y& G7 S+ Q T2 =热侧出口温度 3 s' _% s5 s. T" DO q4 b t1 =冷侧进口温度& L8 ~: |; B: t2 M2 w$ z t2=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0 B N/ I" A+ m0 z' H9 ~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 Q/ p3 p: 14 ~0 N' I) 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Z: 19 b- h9 h" r3 P) {/ ACph,Cpc ----- 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 • K); 6 L8 t6 b3 o& m/ n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w3 v) j4 I4 R一侧有相变化 1 Y# e$ B6 c& z% C3 W- W* J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 ---- 物流相变热,J/kg;D,D1,D2 ------- 相变物流量,kg/s。

BR板式换热器

BR板式换热器

一、概述
我厂生产的 BR 型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物料流阻损失小,结构紧凑,温度控制灵敏,操作弹 性大,装拆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效节能换热设备。
我厂生产的板式换热器产品,可处理的物料非常广泛,从普通的工业用水,到高粘度的液体,从卫生要 求较高的食品液体、医药物料到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酸碱液体,从含小颗粒粉体的液态物料到含有少量纤维的 悬浮液体均可采用板式换热器处理,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杀菌消毒、热力回收等场合。如冷却 发电机组和整流器内循环水;冶金矿山等机械润滑油;液压站、稀油站的液压油;机械制造中的淬火油、电 镀溶液等;用于食品酿造行业中麦芽汁、蛋液、食用油的杀菌消毒,啤酒、葡萄酒的杀菌处理;用于轻纺工 业、造纸行业中的余热回收;收集冷凝水,集中供热;汽改水暖;锅炉除氧系统中的中间加热等,板式换热 器都是理想的换热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化纤、轻纺、造 纸、船舶和集中供热等工业部门。
670 <0.06 <0.08 24000
BR0.5B
30
1×30/1×30
42/48
502 <0.06 <0.06 18500
BR0.5A
40
1×40/1×40
55/64
670 <0.04 <0.05 24000
BR0.5A
50
1×50/1×50
70/80
837 <0.04 <0.05 30000
2.2 流程形式
四、设备操作及维修保养
热出 冷进
2 3
图 3 表示:
流程示意图
23
1.设备使用前应检查压紧螺钉是否松动,压紧尺寸 A 是否符合说明书中的规定尺寸,如不符合规定,应均匀 把紧螺栓,使其达到规定尺寸。 2.使用前应对设备进行水压试验,对冷热两侧分别试压。试验压力为操作压力的 1.25 倍,保压时间为 30 分钟, 各密封部位无泄漏方可投入使用。 3.当设备用于卫生要求较高的食品工业或医药工业时,使用前应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清除设备内的油污 和杂物。 4.当操作介质含有大量泥沙或其他杂物时,设备前应装有过滤装置。 5.冷热介质进出口接管应按设备压紧板上端标记(箭头)进行连接,否则,会影响设备操作性能。 6.设备操作时,应缓慢注入低压侧液体,然后再注入高压侧液体;停车时应缓慢切断高压侧流体,再切断低 压侧流体。 7.设备长期运行后,板片表面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水垢或沉物,这样会降低传热效率并增加流阻,因此设备应 定期打开检查,清洗污垢。清洗板片时,不得用金属刷子,以免划伤板片,降低耐腐蚀性能。 8.损坏的板片应及时进行更换,若没有备用板片,在操作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拆下两张相邻的板片(注意: 拆下的板片不应该是换向板片,而应是带四孔的板片),同时相应减少压紧尺寸 A(每拆一对板片,BR0.3 型 设备压紧尺寸减少 13mm,BR0.5 型设备压紧尺寸减少 9mm)。 9.维修时,对于已老化的密封垫片应进行更换,脱落的垫片应重新粘接,粘接时应清洗垫片槽,涂上粘接剂, 将垫片摆正粘牢。

BR型、BRB型板式换热器介绍

BR型、BRB型板式换热器介绍

名称:板式换热器类别:板式换热器型号:功能介绍:一、产品概述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供热、洗浴、空调、冶金、液压、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

板式换热器是目前各类换热器中换热效率最高的一种换热器,它占用空间小,安装拆卸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分解如图1,产品外型如图2,主要部件是由换热板片、密封胶垫、夹紧板、导杆、夹紧螺栓组成。

换热板片是由不锈钢板压制成型,它上面开有4个流道孔,中部压成人字形波纹,四周压有密封槽。

密封槽内粘有密封胶垫。

换热板片通过两导杆定位对齐,两夹紧板通过夹紧螺栓将各板片压紧,从而形成换热器内腔换热流道。

相邻换热板片的人字形波纹方向安装时相反,接触点彼此相互支撑。

人字形波纹和这些支撑点使流体介质在其内部流动时充分形成湍流,这是板式换热器具有很高换热效率的主要原因。

另外换热板片厚度较薄,导热热阻较小,板片两侧的流体介质流动分布较为均衡,也使得传热较为充分。

板式换热器根据介质的温差和流量,可以装配成单流程、双流程、三流程以及多流程的形式。

单流程是指介质在换热器内流过一个流程,双流程是指介质在换热器内折返流过两个过程,依次类推,各种流程的外形图和其流程示意图如图3。

当采用多流程时,换热器的四个接口就不能在同一侧的夹紧板上,进出口要位于前后两个夹紧板上。

一般类似于水粘度较低的介质在换热流道内的平均流速为0.4m/s较为适合,流速过大,则阻力也大;流速过小,流道内流体流动不易形成湍流,易形成死区,换热效果不好。

因此应根据介质流量的大小来选择流程数,使换热流道内的流速接近0.4m/s。

以获得最佳的换热效果。

对于类似于液压油粘度较高的介质,流速应减小,0.3m/s较为合适。

当流量较小时,可增加流程数来提高流速。

例如当所确定的换热面积在表中所对应的流量比使用的流量大一倍时,采用双流程组装形式,换热流道内的流速就可增加一倍达到合适的流速。

两个流道根据流量的不同可采用不相等的流程数。

流程数增加,阻力也会相应增加。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2、选型公式热负荷计算公式为Q=cmΔt,其中Q表示热负荷(kcal/h),c表示介质比热(Kcal/ Kg.℃),m表示介质质量流量(Kg/h),Δt表示介质进出口温差(℃)。

水的比热为1.0 ___℃。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为A=Q/K.Δt,其中A表示换热面积(m2),K表示传热系数(Kcal/ m2.℃),Δt表示对数平均温差。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为V=q/ASn(T2’T1’)/(T2-T1),其中V表示板间流速(m/s),q表示体积流量,A和___表示单通道截面积,n表示流道数。

3、选型实例一(水-水)假设需要将水从20℃加热到70℃,流量为10m3/h。

根据公式Q=cmΔt,可以计算出热负荷Q=1.0×10^3×(70-20)×10=5×10^5kcal/h。

根据公式K=175,Δt=50,可以计算出换热面积A=5×10^5/175×50=114.3m2.根据公式V=q/ASn(T2’T1’)/(T2-T1),可以计算出板间流速V=10×10^3/114.3×2×(70-20)/(70-20)=0.48m/s。

因此,可以选择BR0.5型号的板式换热器。

4、选型实例二(汽-水)假设需要将汽水混合物从100℃冷却至50℃,流量为10m3/h。

根据公式Q=cmΔt,可以计算出热负荷Q=0.5×10^3×(100-50)×10=2.5×10^5kcal/h。

根据公式K=1300,Δt=50,可以计算出换热面积A=2.5×10^5/1300×50=38.5m2.根据公式V=q/ASn(T2’T1’)/(T2-T1),可以计算出板间流速V=10×10^3/38.5×2×(100-50)/(100-50)=1.04m/s。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T2 = 热侧出口温度t1 = 冷侧进口温度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一侧有相变化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物流相变热,J/kg;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的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的计算

板式换热器例题1、换热器换热量的计算w t Gc Q 1046750)2065(4187360020000=-⨯⨯=∆= 2、外网进入热水供应用户的水流量s kg t c Q G /10)7095(418710467500=-=∆= 3、加热水的流通断面积换热器内水的流速取0.1~0.5m/s 。

加热水的平均温度为(95+70)/2=82.5℃,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970.2kg/m 3。

200206.02.9705.010m w G f r r r =⨯==ρ 4、被加热水的流通断面积换热器内水的流速取0.1~0.5m/s 。

被加热水的平均温度为(65+20)/2=42.5℃,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991.2kg/m 3。

201868.02.9913.0360020000m w G f l l l =⨯⨯==ρ 5、选型初选BR12型板式换热器,单片换热面积为0.12m 2/片,单通道流通断面积为0.72×10-3。

6、实际流速加热水流道数为281072.00206.03=⨯==-d r r f f n 被加热水流道数为261072.001868.03=⨯==-d l l f f n 取流道数为28。

加热水实际流速s m f n G w r d r r /5.02.9701072.0281030=⨯⨯⨯==-ρ 被加热水实际流速s m f n Gw l d l l /28.02.9911072.02856.53=⨯⨯⨯==-ρ 7、传热系数查图知传热系数为3600w/m 2.K 。

8、传热温差()()()()℃396595207065952070)()()()(11221122=-----=-----=∆In t t In t t t p ττττ 9、传热面积246.73936001046750m t K Q F p =⨯=∆= 10、需要的片数6212.046.7===d F F N 11、实际片数考虑一个富裕量。

板式换热器说明书

板式换热器说明书

一、 板式换热器概述1.板式换热器是由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通过板面进行间接换热和冷却的理想设备,具有换热效率商、热回收率高、热损失小、占地面积小、组合装配灵活、操作简单、安装拆洗方便、使用寿命长,投资少、使用安全等特点。

2.板式换热器应用在食品、饮料加工中:(1) 各类乳制品:鲜奶、奶粉、含乳饮料、酸奶等;(2) 植物蛋白饮料:花生奶、奶茶、豆奶、豆乳饮料等;(3) 果汁类饮料:鲜果汁、果茶等;(4) 清凉茶饮料:茶饮料、芦根饮料、果蔬饮料等;(5) 调味品:酱油、米醋、番茄汁、甜辣酱等;(6) 酿酒制品:啤酒、黄酒、米酒、葡萄酒等。

3.应用在其他工业液体处理上:制药、印染、暖通换热、化工、电站、泳浴加温、石油、冶金、生活热水、船舶、机械、造纸、纺织、地热利用、环保、制冷。

4.与其它型换热器相较:在相同的压力损失情况下,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有管式的三分之一。

热回收率可达90%以上。

二、 板式换热器结构1.板式换热器的结构部件为双支撑框架式:主要有板片、换热器橡胶、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支柱、夹紧螺杆组件、滚动部件、接管等。

三、 板式换热器的规格型号板式换热器有两种型号,BR型和BRB型,多种规格板式换热器的表示如下:代号: B R 0.12 1.0 8 N I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①代表板式换热换热器②代表板片为人字形波纹③代表为0.12型号(或视作单张板片换热面积为0.12㎡)④代表设计压力位0.1MPa⑤代表整台换热面积为8㎡⑥代表密封橡胶垫为丁晴橡胶(如E为三元乙丙橡胶)⑦代表框架外型结构为双支撑框架式(又称悬挂式)四、 板式换热器板片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在一台板式换热器里需要多少板片,取决于它的型号及平方面积。

一台板式换热器由许多板片组成,相邻板片之间的间隙形成了流体的通道;板片上密封垫的安排方式,使得两种介质分别沿着各自的流道流动,通过板片达到换热目的。

BR板式换热器

BR板式换热器

BR板式BR型板式换热器BR型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物料流阻损失小,结构紧凑,温度控制灵敏、操作弹性大,装拆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效节能换热设备。

可处理的物料非常广泛,从普通的工业用水,到高粘度的液体,从卫生要求较高的食品液体、医药物料到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酸碱液体,从含颗粒粉体的液态物料到含少量纤维的悬浮液体均可采用板式换热器处理。

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杀菌消毒、热力回收等场合。

如冷却发电机组和整流器内循环;用于冶金矿山等机械润滑油;液压站、蛋液、食用油的杀菌消毒,啤酒、葡萄酒的杀菌处理;用于轻纺工业、造纸行业中的余热回收;收集冷凝水,集中供热;汽改水暧;锅炉除氧系统中的中间换热等。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电力、医药、食品、化纤、轻纺、造纸、船舶和集中供热等工业部门。

结构原理可拆卸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板片和垫片的四个角孔形成了流体的分配管和汇集管,同时又合理地将冷热流体分开,使其分别在每块板片两侧的流道中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特点1、高效节能:其换热系数在3000~4500kcal/m2·°C·h,比管壳式换热器的热效率高3~5倍。

2、结构紧凑:板式换热器板片紧密排列,与其他换热器类型相比,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较少,面积相同换热量的板式换热器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

3、容易清洗拆装方便:板式换热器靠夹紧螺栓将夹固板板片夹紧,因此拆装方便,随时可以打开清洗,同时由于板面光洁,湍流程度高,不易结垢。

4、使用寿命长:板式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板片压制,可耐各种腐蚀介质,胶垫可随意更换,可方便在、拆装检修。

5、适应性强:板式换热器板片为独立元件,可按要求随意增减流程,形式多样;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艺的要求。

6、不串液,板式换热器密封槽设置泄液液道,各种介质不会串通,即使出现泄露,介质总是向外排出。

板式换热器使用说明书secret

板式换热器使用说明书secret

板式换热器使用说明书一、概况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

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食品、制药、船舶、纺织、造纸等行业,是加热、冷却、热回收、快速灭菌等用途的优良设备。

二、结构及外形尺寸BR型系列产品,整机装配有普通式结构(不经常拆洗工况采用)和悬挂式结构(拆洗较频繁的工况采用)两种。

普通式结构由人字形波纹板片、密封垫、压紧板、上下定位螺栓、压紧螺栓等主要零件组成。

悬挂式结构由人字形波纹板片、密封垫、固定压紧板、中间板、活动压紧板、支架、上下定位横梁、压紧螺栓等主要零件组成。

三、技术参数及规格型号表示方法1、技术参数型号项目BR0.05BR0.1BR0.2单片换热面积㎡0.050.10.22板片尺寸mm500×168660×250970×330板片厚度mm0.80.80.8角孔直径mm386075接管直径mm283846波纹形状人字形波纹波纹间距mm101212平均板间距mm 3.8 4.2 4.2可组合换热面积㎡0.5~54~1010~38最大允许使用压力Mpa0.4~2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一般要求120~160,特殊要求可达250传热系数W/㎡℃2000~60002、规格型号表示方法:表示:人字形板式换热器,单板片换热面积0.2㎡,经过第一次改型,工作压力1.6Mpa,工作温度150℃,单机公称换热面积20㎡,流程组合形式2×25 ,式中分子表示热介质,分母表示冷介质,2表示程数有2程,亦为折流次数,25表示每程有25条流道。

四、流程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由于板片波纹表面的特殊作用,使流体沿着狭窄弯曲的通道流动其速度的大小方向不断的改变,致使流体在不大的流速下(Rc=200时),激起了强烈端动,因而加快了流体边界层的破坏,强化了传热过程,有效地提高了传热能力。

BR系列板式换热器

BR系列板式换热器

BR系列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板式换热器流程组合示例1、固定压紧板2、上导杆3、支柱4、垫片5、板片6、活动压紧板7、下导杆8、夹紧螺母9、导向垫圈10、夹紧螺栓板式换热器介质流程板式换热器性能特点:传热系数高:由于板片组中流动的介质在较低雷诺数(Re)时,就能形成湍流,而且光滑的板片上不易生成污垢,因此有非常高的传热系数,在一般的水与水热交换器中,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达到5000W/m2. K 以上,比管壳式换热器要高出2-4倍。

热回收率高:由于传热系数高,传热温差可以选用得很低,因此非常适合于低位能热量的回收。

一般来说板式换热器的回收率可以高达90%左右。

灵活性大:由于板片可以组合成各种流程,因此板式换热器都能进行优化设计,并可灵活地适应热荷载的变化,只需增加或减少极片数,不须更换框架,即能适应新的变化了的工艺条件。

滞留低:由于其流道较小,滞留量很小,因此板式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温度的能力,而且大大减轻了设备的重量。

尤其在对热敏性物料的处理,板式换热器更胜一筹。

结构紧凑:板式换热器所占的空间是目前各种换热器中的一种。

在同样的换热器条件下,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只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3-1/4,而且拆卸时不需占用额外的外修空间。

可拆板式换热器交换器示意图*接口位置根据流程组合及用户要求而定,接口类型大小按常规或用户要求提供。

可拆板式换热器交换器参数表型号\项目连接径口(mm)溜道截面面积(m3)板片外形尺寸B B0 B1 H H0 H1 L0 L最大重量(kg)HA-25B 25 0.00018 300×130200 70 150 355 240 60 3.2N L0+100 55 HA-32B 32 0.00024 440×160250 85 180 520 375 105 2.7N L0+120 96 HA-40A 40 0.00042 500×175320 95 180 580 420 110 3.5N L0+120 98 HA-50HX 50 0.00445 750×246320 140 240 930 640 150 2.0N L0+500 250 HA-50HD 50 0.00666 750×246320 140 240 930 640 150 3.0N L0+500 250 HA-50B 50 0.00038 785×205280 100 200 950 675 160 3.0N L0+500 240 HA-50BM 50 0.00482 555×205290 100 200 635 450 110 3.5N L0+150 130 HA-50A 50 0.00065 660×250320 145 240 825 555 175 3.8N L0+400 240 HA-65BM 65 0.00597 742×250328 130 250 870 625 155 3.7N L0+500 250 HA-65A 65 0.00095 1000×330410 200 290 1115 867 157 4.1N L0+500 400型号\项目连接径口(mm)溜道截面面积(m3)板片外形尺寸B B0 B1 H H0 H1 L0 L最大重量(kg)HA-80CX 80 0.00108 618×331410 190 350 760 470 165 3.75N L0+500 500 HA-80CD 80 0.00108 933×331410 190 350 1080 788 171 3.75N L0+800 500 HA-80B 80 0.00073 925×274365 150 265 1115 800 195 3.8N L0+600 400 HA-80BM 80 0.001292 1210×338448 190 348 1470 1050 215 5.3N L0+600 600 HA-100HX 100 0.000925 870×366470 225 400 1069 719 185 2.55N L0+800 1500 HA-100HD 100 0.00145 870×366470 225 400 1069 719 185 3.95N L0+800 1500 HA-100B 100 0.00145 1242×486600 292 500 1487 1046 202 5.6N L0+700 1200 HA-100BM 100 0.00126 1018×390510 225 440 1265 840 205 4.6N L0+700 1200 HA-100A 100 0.001225 1215×400490 225 370 1360 1040 190 4.2N L0+700 1200 HA-100AM 100 0.0014 1000×370490 223 370 1148 846 190 4.6N L0+700 1200 HA-100M 100 0.00164 1215×400490 225 370 1360 1040 190 4.2N L0+700 1200 HA-125B 125 0.00147 1124×415520 236 420 1382 945 265 4.7N L0+900 1600 HA-125A 125 0.00164 1500×495620 290 500 1850 1295 267 4.6N L0+900 2000 HA-150HX 150 0.001 1497×497610 298 520 1815 1294 266 2.55N L0+1000 3000 HA-150HD 150 0.00175 1497×497610 298 520 1815 1294 266 3.95N L0+1000 3000 HA-150A 150 0.0017 1440×500620 284 500 1730 1228 290 4.5N L0+900 2000 HA-150B 200 0.00127 1553×587880 350 800 1980 1315 320 3.1N L0+1500 3500 HA-200AM 200 0.002378 1700×670816 376 616 2007 1413 320 4.5N L0+1000 3500 HA-200B 200 0.0023 1218×660950 365 870 1600 930 340 4.4N L0+1000 3500 HA-200BM 250 0.00216 1558×593910 340 830 1950 1350 325 4.7N L0+1500 3500 HA-250A 250 0.0028 2140×820980 498 870 2590 1820 490 4.5N L0+2000 9500 HA-250B 300 0.0031 2125×865 1225 530 1125 2950 1800 500 4.6N L0+2000 9500 HA-300AM 300 0.0035 2200×10001180 580 1040 2565 1780 450 4.5N L0+2000 9500 HA-300B 200/150 0.0031 2355×865 1225 470 1125 3125 1960 530 4.8N L0+2000 10000 HA-200A1 200/150 0.00282/0.00141 1010×600740 350 1275 1275 720/780 310/280 4.5N L0+800 2000 HA-200A2 200/150 0.00282/0.00141 1390×600740 350 1650 1650 1100/1160 310/280 4.5N L0+800 3000 HA-200A3 200/150 0.00282/0.00141 1760×600740 350 2030 2030 1475/1535 310/280 4.5N L0+800 3500三、板式换热器结构板式换热器的重要部件及其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的其它金属材料的材质一般为碳钢。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压力一般为1.0MPa。
三、板式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我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按照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代号也按其标准规定来表示。
ﻫ ﻫ ﻫ
一般类似于水粘度较低的介质在换热流道内的平均流速为0.4m/s较为适合,流速过大,则阻力也大;流速过小,流道内流体流动不易形成湍流,易形成死区,换热效果不好。因此应根据介质流量的大小来选择流程数,使换热流道内的流速接近0.4m/s。以获得最佳的换热效果。对于类似于液压油粘度较高的介质,流速应减小,0.3m/s较为合适。当流量较小时,可增加流程数来提高流速。例如当所确定的换热面积在表中所对应的流量比使用的流量大一倍时,采用双流程组装形式,换热流道内的流速就可增加一倍达到合适的流速。两个流道根据流量的不同可采用不相等的流程数。流程数增加,阻力也会相应增加。对于用蒸汽加热的换热器,蒸汽一侧一般应装成单流程的形式,以利于蒸汽的充分进入和冷凝水的顺利排出。
BRB型的特点是,采用两种不同的换热板片和胶垫(俗称A板A垫和B板B垫)。板片对角方位上是两个大流道孔,另外对角方位是两个小流道孔,同种介质在对角流道孔进出,不能在同侧流道孔进出,如图5。两种板片的波纹截面形状也不同,装配时两种板片交替叠放,装配后,由于两种板片波纹截面弧状彼此相反,对应大流道孔的板片波纹内腔形成大的流道截面;而对应小流道孔的板片波纹内腔形成小的流道截面,这就是BRB型不等流道截面的由来,两截面面积的比例大致为2:1.当两种介质的流量不同且大致为2:1且不易装配成双流程时,可选择该类型的换热器。它适用于小区集中供热,一般一次网的热水流量较小,二次网用户取暖供水的流量较大的场合。ﻫ当两种介质的流量不同且大致为2:1且不易装配成双流程时,可选择该类型的换热器。它适用于小区集中供热,一般一次网的热水流量较小,二次网用户取暖供水的流量较大的场合。ﻫ BRV型的特点是,换热板片型状中心对称,密封胶垫为两套,可使板式换热器实现单边流,也可实现对角流。

板式以及多流程的形式。单流程是指介质在换热器内流过一个流程,双流程是指介质在换热器内折返流过两个过程,依次类推,各种流程的外形图和其流程示意图如图3。当采用多流程时,换热器的四个接口就不能在同一侧的夹紧板上,进出口要位于前后两个夹紧板上。
板式换热器计算及介绍(BR型、BRB型)
———————————————————————————————— 作者:
———————————————————————————————— 日期:


板式换热器
功能介绍:
一、产品概述ﻫ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供热、洗浴、空调、冶金、液压、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ﻫ板式换热器是目前各类换热器中换热效率最高的一种换热器,它占用空间小,安装拆卸方便。ﻫ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分解如图1,产品外型如图2,主要部件是由换热板片、密封胶垫、夹紧板、导杆、夹紧螺栓组成。换热板片是由不锈钢板压制成型,它上面开有4个流道孔,中部压成人字形波纹,四周压有密封槽。密封槽内粘有密封胶垫。换热板片通过两导杆定位对齐,两夹紧板通过夹紧螺栓将各板片压紧,从而形成换热器内腔换热流道。相邻换热板片的人字形波纹方向安装时相反,接触点彼此相互支撑。人字形波纹和这些支撑点使流体介质在其内部流动时充分形成湍流,这是板式换热器具有很高换热效率的主要原因。另外换热板片厚度较薄,导热热阻较小,板片两侧的流体介质流动分布较为均衡,也使得传热较为充分。
二.板式换热器的类型ﻫ目前我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主要有(BRB型可简称为BB型)和BRV型。ﻫ BR型的特点是,换热板片和密封胶垫都是相同的,板片上四个流道孔的大小相同,同种介质在一侧的两个流道孔进出,如图4,不能形成对角流动的形式,装配时相邻换热板片调转180°,使人字型方向相反。装配后两流道的横截流通面积相同。
BR型板式换热器从小到大分为BR0.05、BR0.1、BR0.12、BR0.2、BR0.24、BR0.28、BR0.35、BR0.4、BR0.5、BR0.6、BR0.7、BR0.8、BR0.85、BR0.9、BR1.0BR1.1、BR1.6;BRB型板式换热器从小到大分为BRB0.35、BRB0.5、BRB0.65、BRB0.8、BRB0.85、BRB0.9、BRB1.0、BRB1.2。BRV型板式换热器从小到大分为BRV0.08、BRV0.13、BRV0.20、BRV0.28、BRV0.45、BRV0.60、BRV1.0、BRV1.1、BRV1.7。BR0.1是指单片换热板片的有效换热面积为0。1平方米,其它型号的意义相同。选择某种型号采用不同数量的换热板片就可组装成所需换热面积的换热器。ﻫ板式换热器在装配形式上又可分为不悬挂式(图6)和悬挂式(图7),不悬挂式换热器不带支柱,地脚板直接焊在二个夹紧板的下端,它适于重量较小的小型号的换热器,以便在拆装时能搬动。悬挂式换热器带有支柱,它拆装时可在有所原位不动,活动夹紧板和换热板片悬挂在上导杆上,可以移动,换热板片可以拆下和装上,较大型号的换热器一般采用悬挂式的,以便于拆装维修。

换热板片的材质一般为SUS304(0Cr19Ni9),特定可为SUS316L(00Cr17Ni14Mo2),SUS316L耐腐蚀性能比SUS304好.这类不锈钢材料一般不耐用含氯离子较高的介质。ﻫ密封胶垫的材质分为丁腈橡胶和乙丙橡胶两种,丁腈胶垫耐热温度的上限为110℃,耐油和水;乙丙胶垫耐热温度的上限人150℃,耐蒸汽和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