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883媒介·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文化帝国主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媒介产业经济学里比较重要的概念——文化帝国主义。

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大批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政治上的独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通过各自的文化表现出来。西方国家在向全世界传播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在倾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形成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促成了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议题的形成。

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农的后殖民主义思想以及福柯的权力-话语思想等。

提出者

赫伯特•席勒(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美国媒介批评家、著名传播学者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在1969年出版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中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

代表作

《大众传播与美帝国》和《思想管理者》。

在《大众传播与美帝国》中,席勒主要论述了美国政府借助跨国公司的广告以及跨国媒介公司的文化产品,对外输出其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经济利益,也实现了文化与意识形态入侵的目标。不仅如此,当跨国公司和跨国媒介公司在海外扩张受阻时,美国政府便会利用贸易政策、政治胁迫、利益诱惑等对他国政府施加压力。席勒提醒人们注意美国出口的电影、音乐和其他媒介产品对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的潜在影响。他认为,美国的传媒公司醉

心于破坏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由于美国的传媒产品制作得是如此完美、如此吸引人,以至于其他国家的人们很难抗拒它们。结果是,西方控制的国际大众传媒就会取代民族文化,这种形势就像是抢劫,就像是早期殖民者拼命掠夺殖民地国家自然资源,以使殖民国家发财致富一样。

在《思想管理者》中,席勒主要关注了国内大公司和美国政府操控美国的媒介公司从而执行

意识形态控制功能,国内大企业通过向媒介公司投放广告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一方面,国

内大企业通过经济控制了媒介公司,另一方面,各媒介公司为了获取利益相互竞争走向垄断,

而媒介垄断则更有利于大公司对其进行控制。此外,大公司是美国政府背后的支持者,因此

美国政府在政策上对其放行,且二者根本利益一致,共同向美国国民实行意识形态控制。

理论介绍

文化帝国主义也称媒介帝国主义,是指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的过程中,在外部压力

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系统相适应的过程。它表现为跨国集中和垄断,以及由此形成的信息单向流通所导致的文化后果。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有两个主要的目标:一个是经济的,另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是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是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娱乐商品

的出口是资本积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是替代制造业出口在世界范围内获利的手段。在政

治上,文化帝国主义在于将人们从其文化之根和团结传统中离间出来,并代之以新闻媒介制

造出来的,随着一场场宣传攻势变幻的“需求”。

特点

1、以强大的经济和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扩张。

2、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也就是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全球性的

文化分配。

3、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传播实现的。

影响

1、跨国媒介公司的文化入侵导致文化多元化、丰富性的条件恶化。

2、跨国媒介公司的媒介垄断使其掌握话语权,导致信息单向流通,造成不良后果。

3、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文化输入、输出的

逆差。

评价

1、信息全球化应当使各民族多元文化共同繁荣,而不是文化入侵甚至吞并、取代。

2、殖民地时代的军事帝国主义最终未能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而信息时代的文化帝国主义

也必定在各国各民族的抵制下破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