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基础知识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概要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概要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一、概论1、质量管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工长质量管理、检验员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2、质量管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边缘学科。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和深化将成为人类生产活动的永恒主题。

3、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一个包含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的全面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TQIMS),把全面质量管理推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新阶段。

4、ISO8402术语标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是基于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控制,并通过有效的质量体系或系统工程为基础来实施和体现。

质量环和系统工程可以用过程来体现,过程的不稳定性,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目标。

6、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质量环的划分应该随行业和产品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质量环如何不同,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都应包括在内并进行有效控制。

7、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员、全过程、全范围及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8、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差异:强调系统管理、强调预防为主、强调不断改进、强调满足顾客需要。

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全面质量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质量策划、质量成本、质量改进和质量文化及质量审核。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3、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三、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点1、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质量控制点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联的资源和活动。

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装置、设备,以及技术和方法等。

3、工序是制造控制的主要环节。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组织管理1.组织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组织的基本形式和类型3.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4.组织文化的建设和管理5.组织变革和创新二、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3.岗位分析和绩效评估4.培训与发展5.薪酬管理6.劳动关系管理和员工关怀三、战略管理1.战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环境分析和竞争优势3.企业愿景和使命的确定4.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5.战略实施和控制四、市场营销管理1.市场营销的概念和作用2.市场分析和市场定位3.产品策划和定价4.渠道管理和推广策略5.客户关系管理五、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资金需求和资金筹集3.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4.资本结构和融资选择5.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估六、运营管理1.运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生产计划和控制3.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4.质量管理和过程改善5.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七、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项目规划和组织3.项目的实施和控制4.项目评估和总结5.团队管理和沟通八、创新管理1.创新管理的概念和作用3.创新过程和创新团队4.创新的管理和控制5.创新的评估和推广上述是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点,每个知识点都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学习资料以及实际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思考和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以下是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的整理。

一、管理的定义和职能管理可以被定义为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为其他职能提供了方向和框架。

2、组织:设计和构建组织的结构,分配资源,协调和整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

3、领导: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促使成员积极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4、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活动和绩效,将实际结果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代表人角色要求管理者代表组织在外部活动中行使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领导者角色则是激励和指导员工;联络者角色需要管理者与组织内外的个人和团体保持联系。

2、信息角色: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监督者角色要求管理者收集和评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播者角色是将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组织成员;发言人角色则是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发布组织的信息。

3、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企业家角色需要管理者寻找和发现机会,并制定创新的方案;混乱驾驭者角色要求管理者在组织面临危机或突发事件时迅速采取行动;资源分配者角色负责合理分配组织的资源;谈判者角色则是代表组织与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谈判和协商。

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运用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和激励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思考,洞察组织全局,制定战略和决策的能力。

品管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品管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品管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资料第一部分:品管管理概述品管管理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监督和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能够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标准。

良好的品管管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部分将介绍品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1 什么是品保管理?品保管理是一种组织在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中用来维持客户满意和创造价值的方式。

品保管理通过持续改进工作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并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

1.2 品保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质量2.降低生产成本3.增加客户满意度4.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二部分:品保管理的基本原则品保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品保活动能够有效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部分将介绍品保管理的基本原则。

2.1 客户导向品保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品保活动应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客户满意度。

2.2 持续改进品保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组织应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效益。

2.3 数据驱动品保管理需要依靠数据来制定决策和改进措施,只有通过数据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品保管理的关键工具和技术品保管理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和技术来实现有效的质量管理。

本部分将介绍品保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

3.1 流程图流程图是品保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工作流程,帮助员工理解工作流程,分析问题和改进流程。

3.2 控制图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变化,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3 5W1H分析法5W1H分析法是一种问题分析方法,通过分析问题的“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如何、谁”等方面,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结语品保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赢得客户信赖。

希望通过本资料的学习,能够对品保管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到实践中去。

大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呢,就像是在一个小团队或者大组织里当“管家”。

它是为了实现各种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些手段,让人和各种资源都能好好配合起来。

比如说,咱们在学校参加个社团活动,也得有人管理呀,得计划好活动咋搞,把同学们组织起来,有个小领导带着大家,还得控制一下别出啥乱子,这就是管理在咱们身边的小例子。

二、管理的职能。

1. 计划职能。

计划就像是给咱们的行动画个地图。

你要是出门旅游,肯定得先计划一下去哪儿、咋去、住哪儿、吃啥吧。

在管理里也一样,企业要制定目标,然后考虑怎么达到这个目标,这中间包括分析现状、预测未来、制定方案啥的。

就像一个小吃店老板,得计划好每天进多少食材,根据不同季节调整菜单,这都是计划职能的体现呢。

2. 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就像是搭积木。

把人和各种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让大家都能发挥作用。

比如说,一个公司有不同的部门,销售部、财务部、研发部等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任务,就像积木的各个小模块,组合在一起就能让公司这个大积木稳稳当当的。

组织职能还包括确定组织的结构、分配工作任务、建立权力关系等等。

就好比在学生会里,得确定谁负责活动组织,谁负责宣传,这就是组织职能在咱们身边的体现啦。

3. 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呢,有点像在队伍里当“带头大哥”或者“知心姐姐”。

领导要激励员工,让大家朝着目标努力,还要给大家指明方向。

好的领导能让员工觉得跟着他干特别有劲儿。

比如一个篮球队的队长,在比赛的时候不仅要告诉队员们战术,还得鼓舞士气,让大家在球场上充满斗志。

领导还得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让团队里的人都能和谐相处。

4. 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就像是个小警察。

它要确保实际的工作情况和计划的一样。

如果有偏差,就得赶紧调整。

比如说,工厂里生产产品,质量控制部门就得检查产品是不是符合标准,如果不合格,就得找原因改进。

在学习的时候也有控制呀,咱们得看看自己有没有按照学习计划来,要是没做到,就得加把劲儿啦。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企业、组织或团队内部的决策制定、组织构建、团队协作、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各种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管理学提供了许多基础知识点,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管理挑战。

本文将对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一、管理概述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3.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二、组织行为学1. 个体行为1.1 个体的特性与行为1.2 个体动机和满足1.3 个体决策和判断2. 组织结构与设计2.1 组织的基本结构类型2.2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3 组织的权责关系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理论与风格1.1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2 领导风格的分类和影响1.3 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2. 决策理论与方法2.1 决策过程和决策环境的影响 2.2 决策方法和工具2.3 决策效果的评估和改进四、组织管理1. 组织文化与变革1.1 组织文化的形成和特点1.2 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1.3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2. 组织绩效与控制2.1 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2 绩效评估与激励2.3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五、人力资源管理1. 招聘和选择1.1 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描述 1.2 招聘渠道和方法1.3 选择与面试技巧2. 培训与发展2.1 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2.2 培训方法和评估2.3 发展和职业规划六、市场营销管理1. 市场分析与定位1.1 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1.2 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1.3 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策略2. 产品与价格管理2.1 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管理2.2 价格定价和策略2.3 产品与价格的协调管理七、战略管理1. 战略分析与规划1.1 环境分析和内外部要素评估1.2 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的制定1.3 战略规划和执行2. 战略实施与控制2.1 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2.2 绩效评估和修正2.3 战略变化和适应以上只是管理学的一部分基础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挑战。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管理基础知识是管理学的基础,涉及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管理基础知识的一些重点归纳,详细介绍:一、管理的概念和特性1.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性(1)目的性:管理活动旨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整体性:管理活动需要考虑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层次性: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层次,如战略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4)动态性:管理活动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

二、管理原则1. 系统原则管理活动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分工与协作原则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协作实现组织目标。

3. 权威与责任原则合理分配权力,明确责任,使组织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 效益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出。

5. 人的原则重视人的因素,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管理职能1. 计划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包括目标设定、战略规划、预算编制等。

2.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3. 领导指导和激励员工,处理人际关系,塑造组织文化。

4. 控制监控组织的运行,评估绩效,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四、管理方法1. 行政方法依靠权威和制度进行管理,如命令、指令、规章制度等。

2. 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如奖励、罚款、薪酬等。

3. 法律方法依法进行管理,如合同、法规、诉讼等。

4. 教育方法通过培训、教育、启发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5. 技术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

五、管理技巧1. 沟通技巧有效倾听、表达、反馈和协调,提高沟通效果。

2. 决策技巧分析问题、评估方案、制定决策,提高决策质量。

3. 时间管理技巧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学基础知识(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基础知识(Management Science)

管理学(Management Science)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学科,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管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

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

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管理学概念的发展早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泰罗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

他还深信:“同样的原则能以等量的威力适用于所有的社会行为上,在我们的家庭管理上,在我们的农场管理上,在我们的大小商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慈善机构、我们的大学和我们的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上。

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管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含义(内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2。

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

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教材认为,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

领导。

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

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

控制。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五、管理者角色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即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书上)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

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

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

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

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

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

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管理基础知识整理资料

管理基础知识整理资料

▲推断: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

(V)▲推断:管理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V)▲环境: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供应条件,同时也必需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推断: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事实上是不断在其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及经营目标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

(V)▲推断: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

(V)▲推断:不是古埃及颁布的)古巴比伦:《汉穆拉比大法典》▲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实行一种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

(推断V)▲到中世纪,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推断:V)道家:(老子)▲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推断V)▲商家的经营思想在我国管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推断V)▲欧洲宏大社会学家韦伯的管理学理论,为管理学供应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

(推断题)▲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闻名的霍桑试验开始的。

(推断V)▲推断题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推断题)▲新型的领导实力在于提高工作的满意感。

(推断题)▲推断: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体现。

(V)▲推断:决策就是从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

(V)▲推断:专家调查法是最科学的预料方法。

(X)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他们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主体。

(推断)推断: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V)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推断)推断:“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是种应当克服的决策定型效应。

(V)推断决策是安排的前提,安排是决策的逻辑持续(V)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基本途径,组织对于管理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意义(推断)推断:非正式组织也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类型。

(X)推断:任何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失误。

(V)社会生产在不断发展,但现代组织的规模和内部结构日趋简单。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版)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版)

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管理概述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的特点: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呈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及他们以各种形式委托的代理人、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者。

管理主体包括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外部环境: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②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管理内部环境:①组织性质、②人员状况。

管理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必要环节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机会、时间、信息等。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社会性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1、管理具有两重性(两个方面)①一般性和特殊性②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要求、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1 ***艺术性: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2、管理具有目标性(重要依据)管理目标是特定组织和群体成员的共同部分,不是个人的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性;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④管理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性;管理目标制定的特性:①具有先进性、现实可能性、一定的弹性。

管理的目标性使得管理具有明确的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向;具有激励被管理者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的功能;具有创造和谐管理环境的作用。

3、管理具有组织性(核心要素)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体现: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具有同一性;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行使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活动的科学。

它涉及对组织内各种资源的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协调和利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的预测和安排;组织是将计划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领导是激励和指导员工朝着组织目标努力;控制是监督和评估组织活动,确保它们符合计划和目标。

3. 管理层次:管理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

战略层关注组织的长远目标和方向;战术层关注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操作层则关注日常的运作和任务执行。

4. 管理原则:管理原则是指导管理实践的基本准则,包括系统原则、人本原则、效益原则和创新原则等。

5. 管理理论:管理理论是对管理实践的系统化总结和理论化概括。

著名的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6. 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管理活动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和国际环境;内部环境则包括组织文化、结构、资源和能力等。

7. 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是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的选择。

有效的决策需要考虑决策的目标、信息、备选方案和可能的结果。

8.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协作方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类型包括层级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和虚拟结构等。

9.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组织内员工的招聘、培训、评估、激励和保留等活动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10. 沟通与协调:沟通是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的过程。

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协调是解决组织内部和外部冲突的过程,有助于维护组织的正常运作。

6S现场管理基础知识

6S现场管理基础知识

6S现场管理基础知识6S现场管理基础知识一、6S的概念“6S”管理是指企业基础管理中的六个方面,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英文均以“S”开头,简称为6S。

二、6S具体内容(一)整理1、具体内容: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2、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3、注意点: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

4、实施要领: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将不要物品清除出工作场所;对需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及放置位置;制订废弃物处理方法;每日自我检查。

(二)整顿1、具体内容:对整理之后留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进行有效的标识。

2、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3、实施要领:前一步骤整理的工作要落实;流程布置,确定放置场所;规定放置方法、明确数量;划线定位;场所、物品标识。

(三)清扫1、具体内容: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2、目的: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3、注意点:责任化;制度化。

4、实施要领: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外);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调查污染源,予以杜绝或隔离;清扫基准,作为规范。

(四)清洁1、具体内容:维持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2、目的:“整理、整顿、清扫”一时做到并不难,但要长期维持就不容易了。

能将上述三方面的状态经常保持,也就做到了“清洁”的要求。

3、注意点:制度化、自我提示、定期检查。

4、实施要领:前面3S工作;考评方法;奖惩制度,加强执行;主管经常带头巡查,加强重视。

(五)素养1、具体内容:通过晨会等手段,提高全员文明礼貌水准。

论坛资料整理品类管理基本知识

论坛资料整理品类管理基本知识

论坛资料整理品类管理基本知识为了稳步推进“健康万家”的盈利能力,并且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打造“和谐、健康、快速、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建立“高效的消费者反馈(ECR)”,特对公司品类管理作以下初步工作。

品类管理基础知识众所周知,品类管理的八个步骤为:1、品类设定:有些专家也将其称为品类定义,需要实现的是将以前杂乱无章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归类,让它们按照消费者的分类找到自己的归属,每个产品或者服务“有家可归”。

这一类产品或者服务是相互关联或可以替代的。

2、品类角色:通常品类角色分为四种:目标品类、常规品类、季节性品类、便利性品类。

在描述时应将品类角色描述成一个期望的状态,目的是要它在品类经营中扮演这样的角色。

这些品类角色的设定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反映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3、品类评估:充分的品类评估将促使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营销活动得到全方位的改进,所有全面评估商品的采购、加工和储存成本、商品周转次数、服务水平、品种组合和营销活动,通常品类评估都按照获取信息,信息分析,总结/建议三步进行。

4、品类指标:它反映品类角色和品类评估。

检测指标是分销商和供应商共同针对某品类经营计划制定的具体目标。

5、品类策略是企业为实现品类经营角色和目标而制定的。

针对不同的品类角色和目标,就要使用不同的品类策略。

例如对目标性品类,就要使用强化集信力,提高交易量等策略,从而实现该品类的贡献水平。

6、品类技巧:它是实现品类策略而采取的行动;它涉及有品种组合,定价技巧,促销技巧,货架展示,产品供应等五个领域。

7、品类实施: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所有步骤都做好了,没有了这一步也就无法挖掘出品类管理的潜在优势,它也是让品类管理得以突破的一步。

8、品类检查:只有对品类角色和品类指标等相关的经营计划进展进行不间断衡量和检查,才可以对经营计划进行适当地调查,从而有效地实行品类管理。

“健康万家”的品类管理初步构思我们公司的品类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受人力、物力限制,不能够严格按照品类管理规范流程在公司内大规模推广,因此,我们前期主要作一些品类管理的技术在公司的应用,它们包括:商品分类、价格带分析、商品集中度分析、商品配置图、自动请货原理等。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全)一、管理■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4.管理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5.管理具有基本职能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管理工作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

3.管理具有组织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运行)领导控制■管理的类型: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划分,现代管理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管理者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础管理者。

同时整个组织还包括一层作业人员。

■按管理人员的领域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信息监视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配置者、谈判者)。

■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环境之组织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内部环境(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和各项管理手段完善与协调的程度)■外部环境:一般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特殊环境(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两种程度四种环境状况,美国的邓肯的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简单—复杂得来。

■SWOT(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二、决策■决策的本质:1.决策应有明确合理的目标;2.决策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但只能采取其中一个;3.必须知道采用每种方案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4.最后选取得方案,只能是“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而不可能是最优的。

5.决策的实质是为了谋求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而作出的努力。

■决策的特征:前瞻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科学性;风险性。

二级造价师 管理基础知识 备考资料

二级造价师 管理基础知识 备考资料

二级造价师管理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一、管理基础知识概述管理是指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组织中的人、货、财、信息等资源,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

二级造价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管理基础知识涉及领导力、组织结构、决策制定、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下面将就这些方面的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二、领导力1. 领导力的概念及重要性领导力是指一个人在组织中影响他人,并能够引导他人积极、有效工作的能力。

在二级造价师的职业中,领导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影响和引导他人,来实现组织内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2. 领导力的特征领导力的特征包括目标导向、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级造价师需要具备这些特征,才能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中取得成功。

三、组织结构1. 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结构主要包括线性结构、职能结构、矩阵结构等多种类型。

二级造价师需要了解不同的组织结构类型,从而更好地适应和理解自己所在组织的运作方式。

2. 组织结构的优缺点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均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线性结构适合小型组织,职能结构适合大型组织等。

二级造价师需要根据自身所在组织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合的组织结构。

四、决策制定1. 决策的原则决策的原则包括风险原则、效用原则、信息原则等。

在成本管理和控制中,二级造价师需要根据这些决策的原则,做出合理的决策。

2. 决策方法决策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直觉方法、规则方法等。

对于二级造价师来说,他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决策方法,以实现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五、团队建设1. 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团队建设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团队建设的方法团队建设的方法包括建立团队目标、激励团队成员、培训团队成员等。

二级造价师需要通过这些方法来建设团队,实现团队的协作和高效工作。

六、总结二级造价师管理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主要包括领导力、组织结构、决策制定、团队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

管理基础知识(全)

管理基础知识(全)

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性一、管理的概念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

到了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空前规模,社会和政治结构高度分化,在此背景下,管理活动逐步趋向于专业化、科学化,并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罗宾斯和库尔塔(1996)认为,管理是指和其他人一起并通过其他人来有效地完成工作的过程。

美国小詹姆斯•H•唐纳利认为,管理就是一个或多个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在他们看来,第一,管理的中心是协调和指导他人的活动,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他人的活动来进行的;第二,管理人员必须同时考虑两个方面:①他人的活动。

②他人。

前苏联波波夫认为,管理是一定的组织、经济、技术及工具的职能的总和,它要解决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全部任务。

徐国华等(1998)指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杨文士和张雁(1994)认为,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对管理界定的共同之处:管理具有特定的目的;管理需要对有效资源进行动员和配置;管理具有特定的职能;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等。

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社会时间活动。

管理主体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包括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及由他们以各种形式委托的代理人,也包括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者。

管理主体可以以个人形式存在,也可以以集体形式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

(V)▲判断:管理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V)▲环境: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须对组织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判断: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在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经营目标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

(V)▲判断: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

(V)▲判断:不是古埃及颁布的)古巴比伦:《汉穆拉比大法典》▲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实行一种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

(判断V)▲到中世纪,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判断:V)道家:(老子)▲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判断V)▲商家的经营思想在我国管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判断V)▲欧洲伟大社会学家韦伯的管理学理论,为管理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

(判断题)▲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始的。

(判断V)▲判断题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判断题)▲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作的满足感。

(判断题)▲判断: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体现。

(V)▲判断:决策就是从两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的过程。

(V)▲判断:专家调查法是最科学的预测方法。

(X)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他们构成了管理活动的主体。

(判断)判断: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V)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判断)判断:“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是种应当克服的决策定型效应。

(V)判断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V)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基本途径,组织对于管理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意义(判断)判断:非正式组织也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类型。

(X)判断:任何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失误。

(V)社会生产在不断发展,但现代组织的规模和内部结构日趋简单。

(X)由于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必须通过控制来及时了解情况,调整计划,修正目标。

(V)判断: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机构是控制的功能。

(X,应该是功能的基本条件)判断:一种新制度是否优越的衡量标准是企业的效益是否提高X)。

坚持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

判断:只有市场创新,才能对消费者各类需求给予更大程度的满足X)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判断);1、组织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存在和活动的。

V2、组织设计不仅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更重要的是组织规范的制度建议。

V(1)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减少内部组织成本(判断)。

(2)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判断)。

(3)组织结构的刚性将增加外部交易成本(判断)。

单项选择题2)内部环境:组织性质和人员状况等。

(单选)单选: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B)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管理技能直线型:又叫单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使用,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

(单选)提出者: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

(单选)强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单选)。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根本特点(单选)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沟通(单选)非正式沟通:如员工的生日聚会、工会组织的文娱活动、走访、传播小道消息等(单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是控制过程的第三步(单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____江泽民(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一五规划指出要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单选)。

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单选)创新是获得高效益之法(单选);按照管理对象的范围分(单选)宏观管理方法、中观管理方法和微观管理方法(多选)。

按照管理对象的性质(单选):人事管理方法、物资管理方法、资金管理方法、信息管理方法(多选)。

按照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单选):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多选)。

泰罗:将人看做“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单选)。

梅奥:认为人不是“社会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而不是纪律的强制和物质的激励(单选)。

搜寻成本:组织主体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交易信息所付出的成本(单选)。

履约成本:组织监督交易合同履行所造成的资源支出(单选)。

谈判成本:组织在契约谈判活动中所付出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大小与谈判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单选)(1)监督成本包括(单选、多选):制定有关约束规则的费用、监督交易者执行约束规则的费用、对监督对象进行惩罚的费用。

2)激励成本包括(单选、多选):测量代理人努力程度的费用、测量报酬数量的费用、使报酬与努力程度相联系的费用。

1、管理效率的(A )的多重化是指人们通过管理劳动取得的劳动成果可以分解为物质的、精神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因此管理效率的多重化要求实现具有多重性的管理目标。

A、构成因素;B、形成条件;C、社会条件D、量化程度2、管理效率的(B )的多重化是指管理效率的形成或提高除了与管理者本人的知识素质和努力程度有关外,与管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主客观环境往往为管理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A、构成因素;B、形成条件;C、社会条件D、量化程度3、管理效率的(C )的多重化是指各种实际的管理效率和效应影响日益扩大,往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情感等。

A、构成因素;B、形成条件;C、社会条件D、量化程度1993年,美国学者达文伯特和朔特提出流程再造的概念:在组织内和组织之间分析和设计工作流程(单选)。

多项选择题管理的两重性首先是指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多选)组织:计划方案需要组织落实,组织工作程序和内容是(BCD)多选A、领导B、设计组织C、人员配置D、组织变革(BCD)是管理职能的发展。

(多选)A、沟通B、协调C、决策D、创新公共产品分为有形产口:国防、公共道路、桥梁、其他公共工程设施,还包括无形产口:法律、规章制度、政策及意识形态。

(多选)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特点:(多选)1、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管理的角色可以组成三个方面(ABC)A、人际关系B、信息传递C、决策制定D、领导关系(一)按所处的管理层次分类:(ABC)(多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人员管理的应具备的技能(A管理的应具备的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管理学对组织环境的分类三种:(多选)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程序、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取向。

(多选:不包括就业程度)进入某个行业的难易程序通常受下列因素的影响:1、规模经济2、产品差别3、在位优势巴纳德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问题,为组织管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多选:共三个):A明确的目标、B协作意愿、C信息交流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A.程序化决策B非程序化决策: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序: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不确定决策按参与决策的主体不同:A个人决策B群体决策:组织的功能(多选)1、整合功能:(核心功能);2、凝聚功能;3、服务功能;4、管理功能;5、激励功能。

直线-职能参谋型:又叫直线、职能制。

特点:①专业分工;②统一领导;③高度集权。

(多选)直线型:优点:①结构比较简单;②责任与职权明确;③上层主管做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职能型优点:①专业性强;②专家管理;③分工较细。

(多选)矩阵型:优点:①灵活性适应性强;②部门协作性强。

(多选)缺点:①稳定性差;②多头指挥。

(多选)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变革最显著的特征(单选、判断)组织结构网络化:一是组织形式集团化;二是组织活动方式连锁化;三是内部组织网状化;四是信息传递网络化。

(多选)3、组织结构虚拟化4、组织结构柔性化5、组织结构多元化领导者用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多选)(1)合法原则。

(2)公正原则。

(3)民主原则。

(4)例外原则。

公共部门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多选)1、政治素质:2、业务素质:3、身体素质:4、心理素质:稳定的注意力、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力。

领导替代理论认为,领导替代物能够对人们提供领导者所产生的影响,替代物是指(AB)A、下属的基本素质;B、完备的规章制度C、下属的工作经验;D、下属的实践能力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为有效发挥个体在工和的动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ABC)A、目标设定科学;B、贯彻绩效原则;C、了解员工需要;D、注重物质激励。

沟通主要功能(多选)1、控制;2、激励;3、情绪表达;4、获取信息。

控制的基本功能:监督、纠偏、协调、激励功能(共四个功能:多选)法律制度、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人员训练和培养计划等,在管理活动中,起重要预防控制的作用(多选)。

制定控制标准的过程(多选)和方法1.确定控制对象;2、选择关键控制点3、制定控制标准从创新的规模及在系统性质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分为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多选)。

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可分为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多选)。

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分为自发创新和有组织创新(多选)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创新取得成功的机会无疑远远大于自发创新在实践中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式有三种:①兼并;②分割;③创新全新组织。

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价值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最大利润价值观;②委托管理价值观;③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多选)创新思维的特征:新颖性、灵活性、艺术性、探索性。

(多选)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预防性法律方法的运用(多选)(1)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2)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3)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法律方面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多选)(1)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2)法律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3)创造条件,促使宏观法规的顺利实施。

行政方法的作用(多选)(1)行政方法是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3)行政方法可以增强管理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4、行政方法的局限性与正确运用(多选)(1)行政方法的运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2)行政方法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3)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实施情感管理的意义(多选)1、情感方法的运用是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2、情感方法的运用是发扬中国优秀管理传统的继承;3、情感方法的运用是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总结;★情感方法的运用(单选)1、关心生活,温暖心灵;2、发端于心,热诚待人;3、互相理解,顺畅沟通;4、开诚布公,倾听意见。

在管理中运用心理方法的必要性★运用心理方法,由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的;★运用心理方法,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管理成本有四个组成部分:内部组织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管理者的机会成本、委托代理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