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视频管理平台技术

合集下载

《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全文

《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全文

《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全文(2019发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来源:中国网络视听服务协会官网发布时间:2019-01-09开展短视频服务的网络平台,应当遵守本规范。

一、总体规范1.开展短视频服务的网络平台,应当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并严格在许可证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

2.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积极引入主流新闻媒体和党政军机关团体等机构开设账户,提高正面优质短视频内容供给。

3.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建立总编辑内容管理负责制度。

4.网络短视频平台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

平台上播出的所有短视频均应经内容审核后方可播出,包括节目的标题、简介、弹幕、评论等内容。

5.网络平台开展短视频服务,应当根据其业务规模,同步建立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审核员队伍。

审核员应当经过省级以上广电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审核员数量与上传和播出的短视频条数应当相匹配。

原则上,审核员人数应当在本平台每天新增播出短视频条数的千分之一以上。

6.对不遵守本规范的,应当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上传账户管理规范1.网络短视频平台对在本平台注册账户上传节目的主体,应当实行实名认证管理制度。

对机构注册账户上传节目的,应当核实其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信息;对个人注册账户上传节目的,应当核实身份证等个人身份信息。

2.网络短视频平台对在本平台注册的机构账户和个人账户,应当与其先签署体现本《规范》要求的合作协议,方可开通上传功能。

3.对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PGC 机构,平台应当监督其上传的节目是否在许可证规定的业务范围内。

对超出许可范围上传节目的,应当停止与其合作。

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PGC机构上传的节目,只能作为短视频平台的节目素材,供平台审查通过后,在授权情况下使用。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3.系统服务层 系统服务层包括中心管理、设备管理、存储管理、图片管理、WES 、 GIS。在本层中,利用综合安防集成平台提供接口,结合本行业特点 以及事件处理与管理流程,实现深度行业化综合管理平台。

4.设备接入层 本层主要完成各个子系统的接入功能,其基础由综合业务接入抽象层 构成,完成各个接入子系统接入功能的抽象,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 数据功能结构。在这种设计下,出现新的子系统需要接入时,只需修 改系统的接入抽象层就能实现对子系统的对接工作。在保证系统稳定 性的前提下,实现接入高效率。设备接入层包括前端设备、系统服务 器、客户端、流媒体转发。
……
联动视频监控系统 电子地图显示 监控中心声音报警,Led信息屏显示 该处的视频图像大屏显示 自动抓拍、录像
4.电子地图
多层分级电子地图,满足实际 应用需要
支持视频监控、报警、门禁、
巡更、对讲等设备的显示 多层分级 图层树 任意层跳转 报警自动定位 图元自定义 缩略图显示
5.设备管理 配置、管理和维护
用户管理
掉线 有报警
域管理
设备管理
集中管理
日志管理
网络管理
6.计划管理

(1)依据系统图像的特殊性,需要把所有的前端 图像进行存储,平台应用中提供计划管理,可以 进行录像计划设定,可以根据管理人员对每个摄 像机录像时间和质量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置。
(2)为每个摄像机配置录像计划时可以设置录像 时间,用于调配效用管理时间。

(4)支持ONVIF、GB/T 28181、IMOS等标准, 能在前端接入行业内国内外主流设备。
(5)通过开放的OPC、API、SDK与各子系统进 行信息交换,支持众多主流厂商产品集成。 (6)具有集散系统特性,各子系统具有独立工作 能力。 ( 7 )基于多层架构(一般是 3 ~ 4 层),能支持 B/S和C/S运行,允许多用户操作管理

一、技术要求

一、技术要求
4、支持任意开窗、漫游,任意一路信号可在整屏的任意位置上与其他信号源拼接漫游缩放叠加显示,图层可达38层;
5、支持连续按三次电源键,可恢复默认配置;
6、支持前端人脸检测设备直连解码器,实时展示人脸检测结果,包含年龄、性别、表情、眼镜、口罩、胡子等属性信息;支持其中任意4种属性同时展示;
7、★支持MPEG4、H.264、H.265、MJPEG视频解码;
13、★需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
6

8
枪机安装支架
壁装支架
6

9
枪机电源
12V电源
6

10
二级防雷器
额定电压:220V AC;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275V AC; 动作电压:620V DC; 额定工作频率:50Hz(60Hz)标称放电电流(8/20)μs:20kA; 最大放电电流(8/20)μs:40kA; 电压保护水平(8/20)μs(10kA)Up:≤1.5kV; 响应时间:<20nS
3、支持220米红外灯补光。
4、 在实时码流上图形化显示当前设备所在位置的可视角度和距离。
5、设备泄露电流应不大于0.1mA。
6、支持三码流同时输出,第三码流最大支持1920*1080@60fps。
7、支持最低照度可达彩色0.0005x,黑白0.00011x。
8、设备应不少于2048个预置位。
9、支持水平手控速度最大为1000°/S。
10、支持智能分析行为如区域入侵、停车、越界入侵、人员聚集、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快速移动、物品移除、物品遗留、徘徊、监控区域内出现人脸、离岗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可通过客户端软件或IE浏览器给出报警提示。
11、具备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范围可达-50℃-80℃。

DS-B10视频综合平台用户手册

DS-B10视频综合平台用户手册
接口说明:
序号
1 2
接口
LOAD +/ LOAD BAT +/ BAT -
功能
-48V 直流输出,为视频综 合平台主机箱供电。 外接蓄电池接口。
说明
关于视频综合平台标配电源适配器的风扇、网口等使用方法,详请参见电源适配器产品说明。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司| 版权所有(C)
6
视频综合平台用户手册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1
视频综合平台用户手册
目录
目 录 .................................................................................................................................... 1 1 产品概述 ......................................................................................................................... 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
2
视频综合平台用户手册
网络功能
• 支持多个千兆网络接口,用于网络视频的实时预览、解码上墙及网络集中存储等; • 支持 TCP/IP 协议簇,支持 TCP、UDP、RTP、PPPoE、DHCP、DNS、DDNS、SADP 等协议; • 支持单播和组播; • 支持网络扩展信号量报警输入输出控制; • 支持远程控制模拟、数字视频的切换上墙; • 支持远程获取和配置参数,支持远程导出和导入参数; • 支持远程获取系统运行状态、系统日志; • 支持远程重启、恢复默认设置、升级等日常维护。

IVMS-8200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平台技术全参数

IVMS-8200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平台技术全参数

1 综合应用管理平台1.1 建设要求本系统应基于系统的设计基于SOA架构,通过Web Service提供基础服务,方便与第三方业务系统相互集成;系统采用J2EE技术,作为核心平台,服务器可根据需要灵活的部署在UNIX/LINUX平台或Windows平台;先进的Web应用框架设计,使得软件功能模块的部署方便、灵活;本软件采用C/S结构与B/S混合体系结构。

采用三层模型开发,底层采用以数据库为支撑的基础数据层,用来对空间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存贮、访问和管理并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中间层为业务层,实现监控与报警的管理、决策支持、信息服务;顶端为表现层,是针对不同用户的应用服务层。

该软件的必须满足城市监控与报警的统一管理和共享的需求,系统之主要功能可靠、稳定,结构完整,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数据,具备完善的系统管理、安全、数据更新与维护机制及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为各级警务部门和人员提供统一、实时、高速、便捷、直观的可视化的信息界面,使该系统在公安实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2 设计依据●软件工程相关国家标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00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公安业务数据元素管理规程》GA/T 541-2005●《公安业务数据元素编写规则》 GA/T 542-2005●《公安业务基础数据元素集》 GA/T 543-2005●《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信息代码》GA/T 550-2005●《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信息基本数据结构》 GA/T 551-2005●《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T388-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保护管理要求》 GA/T388-2002B●《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GA/T390-2002B●《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 1171-2001●《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的意见》(公安部文件)●《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公安部文件)●《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公安部文件)●其他国家或公安部相关标准和规范。

道路交通综合管控系统-平台功能

道路交通综合管控系统-平台功能

1.1平台功能1.1.1平台基础功能1・1・1.1实时视频、过车监控功能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作为视频监控综合管控平台,具备强大而便捷的视频监控及控制功能,主要能够实现视频监控前端的接入、访问,视频的实时浏览、回放以及云台控制等功能。

1,1・1,2统计功能统计功能是系统对前端所采集的往来车辆数据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并根据不同的业务单元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出具统计报表,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

目前系统能够对单路口、多路口、以及不同时段的车流量进行统计,并出具柱状、曲线或列表形式的日报、周报、月报和年报表。

1,1・1.3布控管理布控功能需要通过前端抓拍点位与平台数据库相互配合,以最短的时间查找到目标对象(车辆、人员等)。

通过上级单位提供的布控数据(通常是车牌号、车辆其他属性特征、人员身份及其他特征信息),综合管控平台能够将各前端采集点所采集的车辆、人员信息与布控数据比较,用以发现布控车辆,并通过平台客户端、所连接的外部设备发出通知、提示信息。

通过布控管理界面能够实现布控配置、红名单配置、批量布控以及撤控的操作,用户能够添加、撤销布控信息,并可选不同的布控方式。

平台高级功能中支持多种布控方式,包括单一车辆布控、单双号布控、单行线布控、限时禁行布控、反向布控、强力布控等。

1・1.1.4运维管理功能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具备运维管理功能,从平台角度而言,在实现前端点位接入并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能够实时获取设备在线状态,并当设备异常离线、网络故障时及时报警。

平台通过各类软、硬件模块支持外部报警输入接口,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断电报警接口用户能够通过运维管理功能界面,实时了解系统及其中的各设备当前的运行状况,当系统或设备运行异常时,系统能够将异常的情况反映在信息提示列表中,用户就能够根据异常设备的情况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1・1,1.5外部设备控制应用功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作为多功能应用的软件平台,执行常规的业务应用流程,将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以不同形式予以展现。

上海市消防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上海市消防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上海市消防安全综合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上海科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7.4目录1方案概述 (5)1.1建设背景 (5)1.2项目建设范围 (6)1.3项目建设内容 (6)1.3.1城市消防报警联网监管 (6)1.3.2消防用水智能监管 (6)1.3.3消防电气火灾智能化监管 (7)1.3.4消防设施可视化监管 (7)1.3.5消防控制室人员值守监管 (8)1.3.6报警运营中心的建设 (8)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8)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8)2.1.1城市消防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8)2.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0)3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11)3.1总体设计理念 (11)3.2业务逻辑设计 (11)3.3组网架构设计 (12)3.4方案集成设计 (14)3.5方案安全设计 (15)4子系统详细设计 (17)4.1视频监控报警系统联网设计 (17)4.1.1消防通道可视化联网设计 (17)4.1.2重点部位视频监控 (20)4.1.3人员值守监测报警 (21)4.2消防报警可视化联网设计 (22)4.2.1前端连接图 (22)4.2.2功能设计 (22)4.3消防用水可视化联网设计 (26)4.3.1前端部署原理 (26)4.3.2功能设计 (27)4.4消防电气火灾可视化联网设计 (30)4.4.1部署原理 (30)4.4.2功能设计 (31)4.5消防基础设施巡查可视化设计 (32)4.5.1流程设计 (33)4.5.2功能设计 (34)4.6消防视可视化综合管理设计 (37)4.6.1视频应用子系统 (37)图标 (39)4.6.2消防业务子系统 (42)4.6.3一卡通应用子系统 (45)4.6.4视频网管子系统 (47)4.6.5电子地图子系统 (50)5网络传输系统设计 (53)5.1网络质量 (53)5.2网络带宽 (53)5.2.1前端系统带宽 (53)5.2.2中心系统带宽 (53)5.2.3客户端带宽的计算 (54)6报警运营中心设计 (55)6.1高清显示系统 (55)6.1.1超高分服务器 (55)6.1.2视频综合平台 (55)6.1.3拼接大屏 (56)6.2运营中心工作机制 (57)7前端设备施工设计 (58)7.1施工设计 (58)7.1.1施工工艺流程 (58)7.1.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58)8系统优势特点 (61)8.1物联网的消防系统 (61)8.2信息化的防火监督 (61)8.3在线化的报警检测 (61)8.4智能化的运维保障 (61)8.5可视化的运营服务 (62)9关键技术 (62)9.1基于GIS与人工智能的数据支撑与分析技术 (62)9.2大数据分析技术 (64)9.3移动互联网的通讯与展现技术 (64)附注 (65)注1: 《建筑物内部空间中应用GIS辅助视频监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65)注2:“面向复杂建筑群的环境监控与应急疏散关键技术研究”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科研创新基金资助课题 (65)注3:“城市复杂时空数据集成分析与空间决策模拟”国家863课题 (65)1方案概述1.1建设背景城市消防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监管力量、灭火救援力量主要分布在城市,近年来上海市党委、政府、各有关单位逐步加大城市消防安全投入,城市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断得到改善,城市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城市的规模在持续拓展,人口密度快速膨胀,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的不断上升,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建筑消防安全问题也逐渐突出,对城市里的重点单位与企业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作状况的监测程度需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各单位实现自身的消防管理管理,还需要消防管理部门提高对整个城市的消防可视化安全管理预警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IVMS综合管理平台介绍

IVMS综合管理平台介绍

IVMS综合管理平台介绍海康威视iVMS-8700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技术白皮书目录1. 系统概述1.1.系统概述海康威视iVMS-8700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iVMS-8700 平台)是一套“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安防综合管理集成平台,包含视频、报警、门禁、访客、梯控、巡查、考勤、消费、停车场九大子系统。

在一个平台下完成多个安防子系统的统一管理与互联互动,真正做到了“一体化、智能化”的管理,提高用户的易用性和管理效率。

iVMS-8700平台,是自主研发的基于SOA系统架构的集成多系统的联网平台。

采用先进的软硬件开发技术,解决了系统集中管理、多级联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多业务融合等问题。

iVMS-8700 平台主要面向智能建筑行业,解决该行业内安防系统综合管理的迫切需求,本产品集成了视频、报警、门禁、停车场、消防联动、网管等一系列功能模块,实现安防各子系统的统一管理,提高系统管理的效率,方便系统用户的使用,明确系统权限和职责。

1.2. 系统现状分析技术趋于成熟管理平台能够解决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互动,能够实现图像、报警、门禁、电子地图、等联动;能够实现部分提示,并且自动记录事件的时问、位置、原因、图像等各类信息,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和解决提供有力的证据。

功能趋于强大安防综合管理平台不仅实现远程管理和集中控制,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如可以管理的图像和报警信息已经实现万级,存储的数据也越来越多,管理操作也趋于傻瓜化、简易化。

同时系统还能够对前端设备进行自动巡检,这一功能解决了人力巡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方便了维护和保养。

行业趋于专业化安防综合管理平台根据行业的特点以及行业使用特点进行研发,更加专业化,表明业内越来越务实、专业化,已逐步认识到综合管理软件的重要性。

1.3. 系统需求分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和优化资源,一般会将安防监控中心和消防中心、楼宇智能管理中心等放在一个中心内,并且留有相互的关联接口,逐步实现相关联系统间的统筹管理,客户会非常迫切需要一套能够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平台。

IVMS-8700综合管理平台介绍

IVMS-8700综合管理平台介绍

海康威视iVMS-8700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技术白皮书目录1. 系统概述 (5)1.1.系统概述 (5)1.2.系统现状分析 (5)1.3.系统需求分析 (6)1.4.平台集成目标 (6)2.系统总体设计 (7)2.1.设计原则 (7)2.2.设计标准 (10)2.3.系统架构 (10)2.3.1.设备接入层 (11)2.3.2.数据交互层 (11)2.3.3.基础应用层 (11)2.3.4.业务实现层 (12)2.3.5.业务表现层 (12)2.4.系统模块组成 (12)2.4.1.海康威视iVMS-8700-CMM 集中管理软件 (12)2.4.2.海康威视iVMS-8700-DB 数据库管理 (13)2.4.3.海康威视iVMS-8700-VSS 视频监控管理软件 (13)2.4.4.海康威视iVMS-8700-ACS 门禁管理软件 (13)2.4.5.海康威视iVMS-8700-RVS访客管理软件 (13)2.4.6.海康威视iVMS-8700-ECS 电梯层控管理软件 (14)2.4.7.海康威视iVMS-8700-OPS 在线巡查管理软件 (14)2.4.8.海康威视iVMS-8700-CCS 消费管理软件 (14)2.4.9.海康威视iVMS-8700-ATT 考勤管理软件 (14)2.4.10.海康威视iVMS-8700-PKM 停车场管理软件 (15)2.5.系统关键技术 (15)3.平台功能 (16)3.1.基础管理功能 (16)3.1.1.平台整体界面 (16)3.1.2.资源管理 (17)3.1.3.视频管理 (18)3.1.4.用户管理 (19)3.1.5.报警管理 (20)3.1.6.地图管理 (23)3.1.7.日志检索 (24)3.1.8.网络管理 (24)3.1.9.系统配置 (24)3.2.基础应用功能 (26)3.2.1.应用客户端整体界面 (26)3.2.2.实时图像的浏览 (26)3.2.3.录像回放与下载 (28)3.2.4.拼控上墙 (30)3.2.5.报警中心 (31)3.2.6.电子地图应用 (32)3.2.7.网络对讲 (33)3.2.8.图片浏览器 (34)3.2.9.视频浏览器 (34)3.2.10.统计查询 (34)3.2.11.系统检测 (35)3.3.一卡通应用 (35)3.3.1.人员卡片管理 (35)3.3.2.门禁管理 (36)3.3.3.梯控管理 (37)3.3.4.巡查管理 (37)3.3.5.消费管理 (38)3.3.6.考勤管理 (39)3.3.7.访客管理 (40)3.3.8.停车场管理 (40)3.4.高级业务应用 (41)3.4.1.多网域的支持 (41)3.4.2.智能分析联动 (41)3.4.3.流媒体级联功能 (41)3.4.4.手机客户端 (42)3.4.5.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43)3.4.6.门禁短信开门 (43)3.4.7.接入智盘设备 (43)3.4.8.门禁高级应用 (44)3.4.9.智能客流量 (45)3.4.10.智能人脸识别 (47)3.4.11.智能热度图 (48)3.5.行业应用 (51)3.5.1.人员管控 (51)3.5.2.工地监控 (52)3.6.对外接口模块 (53)3.6.1.BS&CS部分 (53)3.6.2.手机部分 (56)4.平台组成 (56)4.1.中心管理服务器 (56)4.1.1.中心管理服务器 (56)4.1.2.WEB应用服务器 (57)4.1.3.数据库服务器 (58)4.2.功能服务器 (58)4.2.1.流媒体服务器 (58)4.2.2.报警服务器 (58)4.2.3.网络管理服务器 (59)4.2.4.存储管理服务器 (59)4.2.5.电视墙服务器 (59)4.2.6.视频接入服务器 (60)4.2.7.通用接入服务器 (61)4.2.8.门禁接入服务器 (61)4.2.9.消费接入服务器 (61)4.2.10.图片服务器 (61)4.2.11.键盘服务器 (62)4.2.12.移动接入服务器 (62)4.3.客户端 (62)4.3.1.C/S客户端 (62)4.3.2.B/S客户端 (63)4.3.3.大屏控制客户端 (63)4.3.4.手机客户端 (63)4.3.5.iPad大屏控制客户端 (63)5.平台部署及配置使用 (64)5.1.操作系统与数据库配置 (64)5.1.1.操作系统 (64)5.1.2.数据库配置 (64)5.2.平台硬件配置 (64)5.2.1.中心管理服务器 (65)5.2.2.存储管理服务器 (65)5.2.3.网络存储服务器 (66)5.2.4.流媒体服务器 (67)5.2.5.报警服务器 (68)5.2.6.电视墙服务器 (69)5.2.7.接入服务器 (70)5.2.8.网管服务器 (71)5.2.9.图片服务器 (72)5.2.10.键盘服务器 (73)5.2.11.移动接入服务器 (74)6.设备接入 (76)7.术语和缩写 (76)8.修订记录 (77)1. 系统概述1.1.系统概述海康威视iVMS-8700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iVMS-8700平台)是一套“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安防综合管理集成平台,包含视频、报警、门禁、访客、梯控、巡查、考勤、消费、停车场九大子系统。

GAT669.7-2008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GAT669.7-2008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管理平台设计原则
【条文】 4.8 可移植性 管理平台对运行环境(硬件设备、软件操作系统等)具有一定的适 应性,不应只依赖于某一款计算机设备和固定版本的操作系统软件。
【条文解释】 管理平台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计 算机设备和操作系统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
管理平台构成——管理平台基本要求
管理平台设计原则
【条文】 4.2 扩展性 在设计管理平台方案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便于系统在规模 和功能上升级扩充。
【条文解释】 系统建成后,由于情况的变化往往需要扩大规模、增加功能,配套软 件升级等,因此联网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采用模块化设计,预留扩展空间或备用接口,为以后扩展创造条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条文解释】 上面提到的标准都是在本部分中被引用,还有许多可供参考的相关 标准在本书的附录中列出。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条文】
3.1.1 监控资源 monitoring resource 为联网系统提供监控信息(包含图像、声音、报警信号和业务数据等) 的各种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联网系统的前端设备和区域安防系统。
管理平台设计原则
【条文】 4.5 安全性 接入管理平台的设备和用户,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接入认证,以保证 接入的安全性;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真实 性。
【条文解释】 管理平台软件设计时尽量不出漏洞,以免遭到黑客攻击,对于重要 信息数据传输,必要时应使用安全措施,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保密性、 真实性以及不被篡改和窃取,更详细的措施可参阅GA/T 669.2-2008中 的描述。
【条文】 5.1管理平台基本要求 管理平台是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核心系统软件,应能对联网系 统内的视频、音频、报警等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及处理,对联网系统 的设备、用户、网络、安全、业务等进行综合管理,实现联网系统所规 定的相关功能。 管理平台应提供与“三台合一”系统、卡口系统等其他应用系统的 接口,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集成。 各种异构的监控资源可接入管理平台,向管理平台传送监控信息 (包含图像、声音、报警信号和业务数据等)。管理平台应能通过用户 终端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可访问管理平台,实现对 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处理和分析研判。

最全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最全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

最全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是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物业管理、安防监控、智能停车、环境监测等综合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平台。

通过整合各种传感器和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可提升小区的管理效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一、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目标:1.提升物业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物业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管理成本。

2.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如智能停车、公共场所安防监控、绿化环境监测等,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3.优化资源利用:通过集成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搭建物联网网关、传感器网络等基础设施,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2.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对小区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

3.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4.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技术提高安全性。

5.智能停车系统:通过车辆感应器、车牌识别设备等技术实现智能停车管理,提升停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

6.公共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公共设施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如路灯、电梯、门禁等,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7.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小区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如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提供相应的环境报告和预警。

8.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社区服务平台,提供居民便民服务,如在线报修、社区论坛、在线办公等功能。

三、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步骤:1.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小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

2.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搭建物联网网关、传感器网络等基础设施,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3.数据采集与处理: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对小区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_技术规范——V1.0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_技术规范——V1.0

综合视频监控系统_技术规范——V1.0目录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3.2 缩略语...........................................................................................4、系统结构................................................................................................4.1总体结构........................................................................................4.2 承载网络.......................................................................................4.3 用户终端.......................................................................................4.4管理终端........................................................................................5 功能要求..................................................................................................5.1总体要求........................................................................................5.2系统功能........................................................................................5.3节点功能要求★............................................................................5.4 视频汇集点★...............................................................................5.5用户终端........................................................................................5.6 管理终端....................................................................................... 6性能要求...................................................................................................6.1承载网络性能要求........................................................................6.2系统时延.......................................................................................6.3视频联动响应时间........................................................................6.4系统图像质量................................................................................6.5视频分发及转发指标....................................................................6.6视频内容分析指标........................................................................6.7检索回放响应时间........................................................................6.8视频资源目录更新响应时间★....................................................6.9视频信息流量................................................................................6.10系统可靠性★..............................................................................7 IP地址分配...........................................................................................8 资源标识..................................................................................................8.1用户和设备编码............................................................................8.2视频图像资源命名和时间显示原则★ .......................................8.3告警资源标识★............................................................................9 信息传输要求..........................................................................................9.1通信协议结构................................................................................9.2信息传输流程................................................................................9.3 接口要求.......................................................................................10 时间同步................................................................................................11 安全性要求............................................................................................11.1网络安全......................................................................................11.2恶意代码防护..............................................................................11.3备份与故障恢复..........................................................................11.4信息安全......................................................................................12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12.1模拟摄像机..................................................................................12.2 IP摄像机★.................................................................................12.3镜头★..........................................................................................12.4 云台.............................................................................................12.5 防护罩.........................................................................................12.6红外灯..........................................................................................12.7视频光端机★..............................................................................12.8音视频编码设备..........................................................................12.9音视频解码器..............................................................................12.10以太网交换机★........................................................................12.11视频存储设备............................................................................12.12服务器........................................................................................12.13显示设备....................................................................................12.14拼接控制设备............................................................................12.15用户终端....................................................................................13 运行环境要求........................................................................................13.1室外设备......................................................................................13.2室内设备......................................................................................13.3电源..............................................................................................13.4防雷接地及电磁兼容..................................................................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说明...............................前言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第三方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介绍解决方案中心课件

第三方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介绍解决方案中心课件

工业生产监控
应用于工厂、仓库等工业生产 场所,对生产线、仓储等进行 实时监控。
智能家居监控
结合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 安全监控和远程看护。
03
解决方案中心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一:智能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1. 实时监控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传输视频流,方便用户随时查看监控 画面。
2. 自动识别异常
系统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和事件,如入侵、火灾等,并 及时发出警报。
案例二:商业楼宇安全监控系统
总结词
商业楼宇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全方位的监控和预警措施,保障商业楼宇内人员和财 产的安全。
详细描述
商业楼宇安全监控系统集成视频监控、门禁控制、报警联动等功能,实现对楼宇 内部全方位的监控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异常入侵、火灾等安全隐患,及时 发出警报,有效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
了全面的学习资料。
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 的提高,第三方视频监控管理平 台将进一步向智能化、高效化、
安全化方向发展。
未来,解决方案中心将继续关注 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不断更新 和完善课件内容,以满足使用者
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
解决方案中心将积极推广第三方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应用,为提 升社会安全防范和管理效率做出
数据安全可靠。
பைடு நூலகம்
3. 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03
云平台具备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容和
缩减资源。
解决方案三:移动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1. 移动设备访问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随时访问监控画面,不受地 理位置限制。
2. 多平台支持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类型,方便用户跨平台 使用。

GAT669.7-2008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GAT669.7-2008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条文解释】 条文解释】
为联网系统提供监控信息的各种设备和系统,主要分两部分。 为联网系统提供监控信息的各种设备和系统,主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联网系统为获得信息而自身设立的前端监控报警设备, 第一部分是联网系统为获得信息而自身设立的前端监控报警设备, 例如摄像机、编解码器、存储设备等, 例如摄像机、编解码器、存储设备等,受联网系统管理平台直接控 所采集到的信息往往直接接入到联网系统监控中心。 制。所采集到的信息往往直接接入到联网系统监控中心。另一部分 是区域监控报警系统,自成体系,可独立运行,例如,银行、 是区域监控报警系统,自成体系,可独立运行,例如,银行、博物 仓库、居民小区等, 馆、仓库、居民小区等,利用其输出信号接入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 作为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资源,受联网系统控制和调用。 统,作为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资源,受联网系统控制和调用。
3.1.3卡口系统 卡口系统 利用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利用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通信等技术 对经过卡口的车辆图像和车辆信息进行连续全天候实时采集、识别、 对经过卡口的车辆图像和车辆信息进行连续全天候实时采集、识别、 记录、比对、监测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完成布/撤控 报警、查询、 撤控、 记录、比对、监测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完成布 撤控、报警、查询、 统计、分析等功能。 统计、分析等功能。
第五章 管理平台构成
5.3 管理平台逻辑结构 管理平台应具有多级多域的逻辑结构。 管理平台应具有多级多域的逻辑结构。级数的设置和每 一级所设域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置。 一级所设域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设置。管理平台可以 设置为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也可设置为市局、 设置为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也可设置为市局、分局两 派出所配备用户终端接入管理平台(分局); );还可以只 级,派出所配备用户终端接入管理平台(分局);还可以只 设置市局级管理平台, 设置市局级管理平台,派出所和分局配备用户终端接入管理 平台(市局)。 平台(市局)。

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李可佳;陈璞;杨宏图;路晓彤;焦晓辉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22()11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性能,充分发挥海量视频资源的作用,提升运营维护管理效率,促进视频共建共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重点论述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原理、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将目前分散的、自成系统的各类专用视频统一管理,有利于资源集中管理及共享;通过将接入节点集中部署在机房条件和维护条件较好的车站,有利于提升运营维护效率;采用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可提高系统容错纠错能力,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降低资源占用,有利于节约工程投资。

【总页数】7页(P135-141)
【作者】李可佳;陈璞;杨宏图;路晓彤;焦晓辉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电化电信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8;TP391
【相关文献】
1.高速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构建研究
2.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云技术关键问题探讨
3.咼速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4.铁路通信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5.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入云节点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发展与变化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发展与变化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运基通信〔2008〕630号,简称630号文),到《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V1.0)》(铁总运〔2013〕71号,简称71号文),再到Q/CR 575—2017《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简称575号文)的发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结合多年的运营维护经验,在系统功能、系统及设备性能、系统网管、系统接口、系统间(对内及对外)互联互通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及完善[1-3]。

1 系统结构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简称视频系统)在系统结构上未发生变化,仍然由视频节点(包括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Ⅰ类视频接入节点、Ⅱ类视频接入节点)、视频汇集点、视频采集点、承载网络和视频终端(包括视频管理终端、监视终端)组成。

系统逻辑结构及接口见图1。

2 系统功能2.1 视频实时监视和视频回放功能视频实时监视和视频回放功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增加全屏显示功能。

由于模拟视频CIF/4CIF/D1的图像分辨率没必要全屏显示,但未来发展趋势都是高清或超高清格式,因此575号文中增加全屏显示功能。

(2)明确图像抓拍功能。

原标准中仅规定截屏并以图片方式保存,对图片格式未做规定,但575号文规定图片要以JPEG或BMP统一格式存储,避免厂家存储《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发展与变化张景雯(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作者简介:张景雯(1981—),女,高级工程师。

摘 要:随着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的发展以及铁路各业务部门需求的发展变化,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在系统设计、产品制造、运行维护、验收测试、互联互通等多方面不断完善优化,以提高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并保障系统可开发性,为日后的视频智能化打下良好基础。

重点针对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系统接口、设备性能、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云存储;视频图像质量诊断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3X(2018)04-0086-06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18.04.086从格式不同造成不易管理的问题。

_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_试行_解析

_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_试行_解析
Ⅰ类视频接入节点通过管理终端 可对设备状态、参数和告警信息进行浏 览,可接收并存储视频区域节点下发的 本节点管理信息,当区域节点故障或区 域节点与接入节点间连接故障时,接入 节点内的基本业务可正常进行。Ⅱ类视 频接入节点不具备管理功能。
视频接入节点内的用户可对辖区 内视频信息资源进行调用和管理,可对 辖区内前端设备进行云镜控制。视频核 心节点和视频区域节点内的用户终端在 正常情况下只能调用权限内的实时监视 和存储图像;特殊情况下,经授权可对 前端摄像机进行云镜控制。 2.2 系统主要功能
视频核心节点设置在铁道部,视频区域节点设置在铁路局或高速铁路 调度所,主要实现视频的分发、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和与其他系统的互联 等功能,并可根据用户需要对重要视频图像或告警视频进行手动存储。
I类视频接入节点一般设置在大型客运站、编组站或段(所)所在地, 节点中接入的采集点数量多,接入方式可以是直接接入、通过传输网络接 入、Ⅱ类接入节点的汇聚上传接入及调用上传接入等,具备存储功能、视 频分发和转发功能、设备的状态监视功能等。
AA:认证授权单元 AGU:接入网关单元 AU:告警单元 GIS-U:GIS服务单元 MU:管理单元 SCU:信令控制单元 SU:存储单元 VCA:视频内容分析单元 VDU:视频分发单元 VTU:视频转发单元
AGU
视频核心节点
SU
MU
SCU
GIS-U
AU
AA
VDU
视频区域节点 GIS-U SU MU SCU
4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 铁运[2008]33号 关于加强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 设和运用管理的通知[S],2008
[2] 铁道部. 运基通信[2008]630号 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 术规范(试行)[S],2008

法院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平台方案

法院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平台方案

法院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 (4)1.1项目背景 (4)1.2需求分析 (5)1.3设计目标 (5)1.4设计原则 (6)1.5设计依据 (8)1.6建设内容 (8)2系统总体设计 (10)2.1设计思路 (10)2.2设备组网图 (11)2.3纵向组网 (14)2.4横向整合 (15)2.5图像资源整合接入 (16)3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平台功能介绍 (23)3.1多种屏显模式 (23)3.2定制的全省地图 (24)3.3科技法庭集中管理 (24)3.4所有在网资源统一监看 (25)3.5法院执行指挥图像管理 (26)3.6系统管理功能 (27)4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平台稳定性设计 (28)4.1操作系统设计 (28)4.2应用系统安全设计 (30)5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平台产品介绍 (33)5.1音视频管理平台 (33)5.2专用IP磁盘存储阵列 (33)5.3KCloudStor 2000云存储系统 (34)5.4 DVR接入网关 (35)5.5矩阵接入网关 (36)5.6数字系统接入网关 (36)5.7会议监控互通网关 (37)5.8单路高清解码器 (38)5.7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平台软件介绍 (38)6客户应用案例 (39)6.1 江西高法音视频综合调度管理平台 (39)6.2广西高法音视频综合调度管理平台 (40)6.3 福建高院司法集控平台 (41)6.4 安徽高院司法集控平台 (41)1 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2016- 2020)(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了以法院专网为重点构建专有云。

需要建设光传输网络,提高专网网络功能性能,支持业务灵活部署,满足各类数据和音视频应用需求;建设数据中心和标准化机房,实现集约化管理,提升IT资源利用效率;完善音视频综合管理调度基础设施,管理全国法院各种业务视频的接入和展现。

近年来,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视频云平台解决方案

视频云平台解决方案

视频云平台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背景与挑战 (4)1.2 视频云平台的重要性 (5)1.3 方案概述 (7)二、视频云平台架构 (8)2.1 总体架构 (9)2.2 核心组件 (11)2.2.1 视频采集与编码模块 (12)2.2.2 视频传输与存储模块 (13)2.2.3 视频处理与分发模块 (15)2.2.4 用户管理与接口模块 (16)三、视频云平台功能 (17)3.1 视频录制与存储 (19)3.2 视频点播与直播 (20)3.3 视频处理与优化 (21)3.4 视频安全与隐私保护 (22)3.5 视频智能分析与推荐 (23)四、视频云平台部署 (25)4.1 系统需求与配置 (26)4.2 安全性与可靠性 (29)4.3 迁移与升级策略 (30)4.4 多云与混合云方案 (31)五、视频云平台操作与维护 (33)5.1 平台管理界面介绍 (35)5.2 视频内容管理 (36)5.3 用户账户管理 (38)5.4 数据备份与恢复 (39)5.5 技术支持与服务 (41)六、案例分析 (42)6.1 国内外成功案例介绍 (43)6.2 案例详细分析 (45)6.3 成功因素与经验总结 (46)七、未来趋势与展望 (48)7.1 视频云平台技术发展趋势 (49)7.2 行业应用前景分析 (50)7.3 创新与投资机会 (52)八、结论 (54)8.1 解决方案价值总结 (55)8.2 建议与下一步行动指南 (56)一、内容描述视频云平台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种高效、可靠、可扩展的视频内容管理和分发服务。

该方案结合了云计算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视频解决方案,满足其在视频内容生产、处理、存储、分发以及数据分析等各个环节的需求。

视频内容管理:提供视频内容的上传、存储、编辑、审核等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确保视频内容的高效管理。

视频处理与编码:采用先进的视频处理技术,对上传的视频进行自动处理、转换和编码,以适应不同的播放设备和网络条件,确保视频的高质量播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视频管理平台




综合视频管理平台技术参数
一、 技术要求
1.1 系统架构
系统由中心管理平台、数字矩阵服务器、NVR 服务器、第三方系统接入服务器组成,中心管理平台承担系统整合任务,同时具备承担系统用户、设备、调度、数据、用户业务功能定制、跨子系统联动等管理职责;系统由NVR 服务器群承担视频设备接入管理、视频录像存储、流媒体转发职责;由数字矩阵服务器群承担中心电视墙的显示与切换职责;由第三方系统接入管理服务器承担未来扩展系统整合职责(如报警/消防系统、门禁系统等);
客户端
网络摄
像机报警主机网络模块门禁系统门禁控制器
数字矩阵控制键盘
综合视频管理平台架构图
1.2系统功能
1.2.1实时视频浏览
1)多画面显示:系统支持1,4,6,8,9,10,12,13,16等多种画面分割显示,支持QCIF、CIF、2CIF、4CIF、720P、1080P等多种分辨率,以适应各种应用需求,并可以实现全屏显示;对于每路视频,为用户呈现清晰、流畅的视频效果;
2)轮询播放方式:在同一个窗口,多路摄像机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循环显示,称之为轮询。

轮询方式方便用户查看更多的现场信息,每个客户端可以设置16个轮询队列,并且可以设置每个轮询队列摄像机数量及视频切换时间;系统需支持预置位轮询;
3)画面翻页功能:对于用户有权查看的监控点,通过整体翻页功能,快速查看整体情况。

如:第一页播放第1-16路视频,通过翻页按钮,播放第二页(第17-32路)视频;
4)PTZ预置位轮切功能:对于支持PTZ功能的摄像机,系统能够设置多个预置位,以轮切方式巡视多个区域现场的详细情况;
5)PTZ争控机制:系统每个用户具有权限级别属性(0-128),添加用户时默为最低0权限级别,用户控制摄像机PTZ时,需要点击’申请’按钮,向系统申请PTZ控制权N秒的时间,高权限制的用户可以抢占低权限的摄像机PTZ控制权,支持超时或人工自动释放PTZ控制权限,支持查看当前摄像机控制者的用户信息,指挥中心的用户支持经现场领导授权后填写申请临时提升为最高权限,以抢占PTZ控制权;
6)画面工具栏显示与隐藏:对于某个监控单元分格,支持显示/隐藏菜单工具栏,显示摄名称,捕图按钮、关闭按钮、打开音频时有图标提示;
7)图片抓拍功能:系统支持手动抓拍和告警联动抓拍功能,用户可以抓拍监控现场实时视频的图片和录像回放视频的图片,存储在指定的位置;图片可以打印输出,作为事件线索证据、文档素材等资料;
8)摄像机分组管理:系统能够按照监控点性质不同,为摄像机进行分组管理,实现视频监控资源的科学管理;
9)监控资源树摄像机状态:屏开监控资源树摄像机列表时,明确显示摄像机在线、离线、录像(在线)状态;
10)播放视图管理:播放视图列表保存当前监控画面的视频输出,系统能够保存多个播放视图列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关注的视频资源建立播放视图列表,快速调用相应的监控现场视频,视图列表支持按N秒时间隔轮切
视频监控界面UI
1.2.2数字矩阵控制
1) 支持中心平台客户端具有电视墙仿真虚拟电视墙布局设计,用户可以按电视墙监视器实际位置进行虚拟化图形布置
2) 支持在中心平台客户端从监控资源树拖动摄像机到电视墙虚拟布局监视器通道单元实现单个视频切换上墙;支持通过矩阵键盘输入监视器号、监视器通道号、摄像机号切换上墙;
3) 中心平台客户端可以支持远程设置某个监视器1,2,3,4,6,7,8,9,12,13,16画面分割方式;支持矩阵键盘切换某个监视器进行画面分割;
4) 中心平台客户数字矩阵模块,支持将当前电视墙及打开的视频信息保存为一个视图模板,至少支持保存1024个视图模板;中心平台客户端数字矩阵模块内支持播放某个视图,并支持选中多个视图按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多视图轮切上墙;支持键盘’组切’功能,实现切换某个视图组上墙,并且支持键盘‘开始’功能键,实现选中所有视图并启动多视图轮播组切;
5) 中心平台客户端在数字矩阵模块内,支持对所有的摄像机进行键盘号编码,编码地址至少范围支持1到9000;支持对监视器进行键盘编码,编码地址支持1到512;支持对视
图模板对行键盘编码,编码地址至少支持4096;
6) 中心平台客户端在数字矩阵模块内,支持一键循切功能,系统自动根据当前电视墙显示通道数量对摄像机进行分页轮流切换上墙,分页间隔时间可以在平台客户端上设置;支持矩阵键盘具有’循切’键钮,用户可通过按下该按钮实现自动循切功能;
7) 中心平台客户端在数字矩阵模块内,支持选中虚拟电视墙布局内的显示通道时,在本地视频显示方格中显示该电视墙上对应的摄像机实时视频;本地视频显示后,支持采用云台争控机制进行云台控制,云台控制动作至少支持上、下、左、右、焦距、变倍、光圈,设用预置位基本操作。

数字矩阵控制切换界面
1.2.3录像回放功能
1)支持从NVR服务器查询、点播录像;
2)支持播放本地录像文件;
3)支持至少并发下载16个录像文件;
4)支持多录像同时回放、回放时支持捕图操作,支持设置捕图本地保存路径、下载录
像路径操作;
录像下载\回放界面
1.2.4平面电子地图功能
1)支持创建多个平面电子地图,并支持将摄像机布置到地图上,地图背景支持
Jpg,png,gis,bmp等图片文件;
2)中心平台客户端的电子地图模块中,可以双击打开摄像机视频,支持查询选中的摄像
机的某天的录像列表,并下载录像文件,支持地图模块中在线回放录像
平面电子地图界面
1.2.5GIS综合视频调度功能
1)支持加载夭量电子地图,并且支持将摄像机布置到地图上
2)支持点选、框选、圈选摄像机操作
3)支持在电子地图上定位摄像机,查看周边信息
4)支持在电子地图上选中摄像机后浏览实时视频、查询、回放、下载录像等操作;
5)支持扩展GPS车辆定位能力
GIS指挥调度功能界面
1.2.6运维管理功能
1)支持统一时钟同步管理功能,可以设置在每周星期几或每天的某点某分时发起以中
心服务器系统为时钟源,同步系统内所有服务器、设备的时间;支持人工发起时鈡同步操作;
2)支持监视NVR服务器在线/离线状态,CPU、内存、磁盘使用率
3)支持监视所有摄像机在线/离线、录像状态
4)支持监视平台所有登录用户的在线状态、登录时间等信息
5)支持故障管理
1.2.7可扩展业务功能(定制开发能力)
1)报警/消防系统业务防区状态监视,报警事件接收
2)门禁系统开关门状态监视,开关门通行事件
3)报警/门禁事件产生后支持联动规则,触发系统设置的动作集合,动作集内空如
下:客户端弹出视频,电视墙视频切换,打开并转到某个摄像机的PTZ预置
位、开关门、断电器输出等操作
4)卡口系统接入整合管理应用
卡口系统接入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