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word小报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红军长征电子小报成品简报报刊手抄报模板画报剪报板报样板电脑报纸示范样例A4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 伟大的革命英雄 主义史诗。
它向 全中国和全世界 宣告,中国共产量。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980年8月,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邓小平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 形成了一个成形的领导,以 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 定的,而且 也很不 成熟。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 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 师。
1936年10月,红 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 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 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 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 利结束。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同年年底,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一半)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约两万人,在虎豹口度过黄河之后,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打通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失败,全军仅剩四百余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带领下,到达新疆星星峡,为中国革命保住了珍贵的一 份火种。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辗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 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 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长征电子小报长征小报红色小报A4横排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长征益处第一,战略转移,跳出国民党中央军及其他派系军队的联合包围圈,成功地将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转移到了陕北延安,保住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火,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先决条件;第二,确立领导核心,长征过程中,基本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影响,从根本上确立并巩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导地位;第三,指导思想得到升华,长征使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军事上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验证,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第四,锻炼了革命队伍,长征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提供了大批优秀的指战员,为无产阶级革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长征主要领袖12月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越领导人之一;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苏淮安。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此外,还有陈云,刘少奇,刘伯承,叶剑英......。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A3长征电子小报成品_长征精神简报报刊简报_长征胜利手抄报模板长征画报剪报板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峡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
遵义会议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会议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首诗是毛泽东为长征所谱写的一首气势磅礴的赞歌,这正是长征精神的最好体现,所谓长征精神便是红军战士们在千难万险的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班级:瑞丽图文制作中心瑞丽图文制作中心瑞丽图文制作中心姓名:请在此处直接输入班级姓名请在此处直接输入班级姓名。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电子小报手抄报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
在极端危险的时刻,
挽救了党和红军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四渡赤水遵义会议过草地大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会宁,与红
一方面军会合。
10月21日,红二方面军领导在平锋镇与
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领导会面。
10月22日、23日,红二、红六军团分别在将台堡、兴隆镇同红一方面军会
师。
至此,红二、四方面军完成了长征。
193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在保安县召开“热烈庆祝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大会”
遵义会议胜利大会师。
红军长征小报手抄报

长征的由来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但对“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
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 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
早的“长征”概念。
相关文章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
要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
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他们的是恶
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
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
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
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历史事件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长征小报 学习发扬长征精神小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报 A4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
这次战役,
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
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
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
灭敌人。
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
敌人妄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
使中央红军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
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
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
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
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
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班级:
姓名: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公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离开江西瑞金进行战略大转移,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行程达两万五千里。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
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
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
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
弘扬长征精神红军电子小报成品简报报刊手抄报模板画报剪报板报样板电脑报纸示范样例A3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红军先后逃离追踪。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
1936年10月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红军通过长征绝处逢生,保住了红军的生存。
长征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80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
长征,党中央命运的转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
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是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是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是新的长征。
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 学习前进的巨大力量。
一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
行军路上,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 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 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
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谢益先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但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自己每天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寻访红军的足迹837A4红色足迹重走长征路少先队电子小报成品红领巾手抄报模板手抄报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板报

班级 姓名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在长征中,红一方面军先后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等5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
红二方面军在三大主力红军中最晚进入雪山地区,翻越的雪山却最多。
先后翻越了哈巴雪山(玉龙雪山)、大、小雪山、扎拉亚卡山、海子山、马巴亚山、恶热山、麦拉山、瓮水、邯坡等二十多座雪山。
红四方面军是最早踏入雪山地区的部队,由于曾三次跋涉雪山草地,在雪线以上区域停留时间最长。
红桥山、夹金山、梦笔山、雅克夏山、昌德山、打古山、党岭山、巴郎山、鹧鸪山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累计翻越雪山超过20次。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
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
长征小报模板

长征小报模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报长征小报A4横排电子小报手抄报word可编辑模板3 什么是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班级:姓名: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以上,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
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红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
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
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
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大渡河。
青奥会小报:我与青奥共成长电子小报模板2014 相聚在南京青奥会2010 年2 月11 日凌晨,国际奥委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第122 次全会,投票选出2014 年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城市为南京市。
南京在投票表决中以47 票战胜波兰城市波兹南(Poznan )(42 票) ,成功获得举办权。
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
国际奥委会在2007 年7 月 5 日于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 1.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
2.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弘扬长征精神红军电子小报成品简报报刊手抄报模板画报剪报板报样板电脑报纸示范样例八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
到了四斤干粮。
行军路上,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
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
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
样走了。
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
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谢益先知道,在茫茫草地
!但他还是毅然把
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自己每天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
累队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
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电子小报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 危为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 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 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 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
长征小故事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 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 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 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 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 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后来,这 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 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
长征的手抄报漂亮又简洁五张图片

长征的手抄报漂亮又简洁五张图片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就是长征的真实写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长征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长征的作文1当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能保住自己的生命而牺牲大家,另一条路是牺牲自己,而保全了大家的生命。
那些怕死的胆小鬼,一定会选择第一种,可是,狼牙山五壮士却选择了第二种,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了一个惊天地、泣鬼魂的英勇故事。
一九四一年的秋天,七连的战士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撤离。
激战中,七连的战士大部分都牺牲了,只剩下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悬崖。
五位壮士居高临下,浴血奋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英勇跳崖。
读了这篇课文,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选择生与死的两条路上,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句:"走!"从这个"走"字,我们能看出马宝玉为国捐躯、坚定不移的奉献精神。
顶峰歼敌同样让人感动: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的顶峰,他们的子弹用完了,就拿石头砸敌人,他们个个英勇无畏,仿佛这些磨盘大的石头也挡不住他们的满腔怒火。
为了不让武器落到敌人手中,他们把枪摔坏后,毅然纵身跳下身后的悬崖。
这里面包含了五位壮士的决心,也体现了他们报效祖国、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为了纪念他们,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被树成了雕像立在狼牙山,它们就和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屹立于天地之间,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我们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全都是革命先烈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爆破英雄董存瑞、奋不顾身的黄继光、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等等,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全中国的解放铺平了道路。
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对得起英雄们的付出。
我们要成为他们的接班人,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遗志,让祖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长征的作文2大家知道两万五千里长征吗?它是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0日开始由江西的瑞金出发,到1936年10月19日达到陕西吴起镇的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
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国民党称此为“流窜”。
改变政策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之后,红军像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们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
他们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边界地区,四渡赤水,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人。
随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诱出滇军来援。
这时,红军出其不意地向云
南疾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随即于5月初抢渡金沙江。
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优势敌军的追堵拦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
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
这时蒋介石又集中约40万兵力向遵义地区进逼,而这时中央红军只有3.7万人,局面十分严峻。
为摆脱敌军,红军决定迅速北渡长江,向川西或川西北挺进。
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开始北上,分三路纵队向赤水方向急进。
由于敌先我占领赤水城,我攻城未果,军委决定首先集中主力围歼尾追的川军4个团。
由于敌情变化,我未能全歼敌人。
为避免被动,军委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向古蔺南部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