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AC-20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述依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沥青下面层正式开工前,我部拟定在K204+012-K204+242分离式路基左线进行沥青下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230m,设计厚度8cm,下面层上口宽为15.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6年7月21日,当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二、原材料和配合比准备工作1、沥青拌合站已经标定完毕,并通过业主公司的验收,材料堆放场地及施工便道全部采用C20砼硬化,沥青粗、细集料大棚全部搭建完毕。
2、沥青:70号A级,浙江宝盈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指标见表1)3、集料:资阳市同兴砂石有限公司,采用沱江及其河流漫滩的卵石轧制的碎石,应采用大型联合碎石机轧制。
其轧制后的碎石,石质应坚硬、清洁、不含风化、碎石形状应接近立方体。
(技术指标见表2)4、矿粉:资中县铁佛荣盛白石厂,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制成的矿粉,不用含有泥土和团粒,要求干燥、洁净。
(技术指标见表3)5、抗剥落剂:重庆武圣建材有限公司,抗剥落剂应满足:性能优良、稳定、持久、且施工易于操作。
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已完成并得到批复。
配合比结果如下:目标配合比:10-25mm:10-20mm:5-10mm:3-5mm:0-3 mm:矿粉=22%:20%:17%:11%:25%:5%,最佳油石比:4.59%。
生产配合比:热料仓配合比(%)5#仓17-26mm:4#仓11-17mm:3#仓6-11mm:2#仓3-6mm:1#仓0-3 mm:矿粉=17%:22%:23%:8%:26%:4%,油石比:4.4%。
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表1集料技术指标要求表2沥青面层矿粉质量要求表3三、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试验段的铺筑,验证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主要确定以下指标: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确定沥青下面层大面积施工时的生产配合比和油石比。
高强度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试验段施工方案归纳
高强度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试验段施工方案归纳1. 简介本文档旨在归纳高强度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试验段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准备在进行下面层(AC-20C)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施工现场,确保地面平整、清洁。
-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高强度改性沥青砼、施工工具等。
3. 施工步骤下面是高强度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试验段的施工步骤:1. 标线: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进行标线,确保施工范围明确。
2. 打草地:在施工区域内清除草地和杂物,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3. 基层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填埋坑洞、修复损坏部位等。
4. 砼配制:按照设计要求,准确配制高强度改性沥青砼,并进行搅拌均匀。
5. 砼浇筑: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将高强度改性沥青砼均匀浇筑到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区域内。
6. 表面处理:使用合适的工具对高强度改性沥青砼表面进行整平和压实。
7. 养护: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区域进行养护,确保高强度改性沥青砼能够正常固化。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高强度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意外。
- 在施工现场设立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施工区域。
5. 结论通过遵循以上施工方案,可以确保高强度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C)试验段的顺利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安全,并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
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江西省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P1合同段(K0+000-K19+000)AC-20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P1标段项目经理部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由我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金抚高速P1合同段,起讫桩号K0+720-K19+000,主线全长18.280Km,总工期20个月,设金溪枢纽互通、琅琚互通、琅琚收费站,包括路面工程、路基排水工程、安全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等。
依据设计图纸在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之上施工完毕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后施工AC-20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
我部拟定在K18+500—K19+000右幅进行下面层的试铺工作,试验路段长度为500米,下面层设计厚度6cm,主线半幅正常路段设计宽度为11.25m。
试验段计划铺筑时间:2015年1月3日。
二、编制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规范化施工标准)》4、《金抚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赣高速金抚办字〔2014〕34号)三、试验段铺筑目的1、验证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大面积施工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2、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方式、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
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沥青和集料变化与波动的调控手段等施工工艺。
4、通过试铺确定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松铺系数、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自动找平方式等施工工艺,避免或减少离析的措施。
5、通过碾压确定适应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压路机组合方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以及纵、横向施工缝的处理方式。
6、确定压实标准密度。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机械的协调方式等。
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用。
【 关键 宇l沥青混凝土; 下面层; 试验段 ; 施 工
均匀一致 , 无花 白料、无结块成 团或 严重的粗细 料分离现象 。 3 、 沥青 混合 料的运 输。 我合 同段将 调动 2 O 余台大 吨位 的 自 卸汽 车 运输 , 沥 青 混 合料 运输 前车 辆 应清扫 干净 。 从 拌 合机 向运料 车上放 料
技宋
沥 青混合M- F 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刘宽 江
白银新世纪 路业公司
7 3 0 9 0 0
沥 青混 合料 拌 合时 间应 以混 合料 拌 合均 匀、 所有 矿料 颗粒 全部 裹 【 摘 要 】 文章介 绍了 沥青混凝土下面 层 试验段的施工工艺, 通过试 热 , 覆沥 青结 合料为度 , 并 经试拌 确定 。 一般情 况下, 间歇式 拌 合机每 锅拌 0 5 0 s ( 其 中干拌 时间不得 小于5 s ) 。 拌 合的沥 青混 合料应 碾 压设备 的选择及施工缝的处理 方法, 对 沥青路 面大面积施 工具有指导作 合 时间宜 为3
在 陇南地 震灾 后重建 项 目 江 洛至武 都第二合 同段沥青 混凝 土路面 时, 应每 卸一斗 混 合料 挪动—下汽 车位 置 , 减 少离析现 象 的发生 。 运 输 . 5 b _ , 摊铺现 场应 至少有5 辆车 等候 卸料 ( 为 保证连续 摊 施 工前 , 我项 目 部 选取 2 0 0 m长 度作为 试验 路 段, 试 验段施 工依 据为 陇 时 间不 得大干0 南 地震灾 后重建项 目中心试 验室沥 青砼下面层理论 配合比, 及我合 同段 铺 ) 。 运 料车应在 1 0 3 0 m处停 位 , 不得 撞击摊 铺机 。 卸料 过程 中运 料车 工 地试验 室验证 配合 比。 为保证 下面层试验 段铺筑 质量 , 总结科 学有效 应挂 空档 , 靠摊 铺机推 动前进 , 摊铺 前检查 沥青混 合料温 度 , 中桩 的复测 , 然后 根据 中桩 坐标 推 算 出下 面 层轮 廓线 各点坐 合料冷 却。 摊铺机 要在受料 前在料斗 内涂 刷少量 防止 粘料用的柴油 。 我 其有调 节 标, 精 密测量 , 水 准测量 跟踪 作业, 要求 整个测量 过程精 益求精 符合规 合 同段 用于摊 铺沥 青混 合料 的摊 铺机具 有无 附着式 均衡 梁 , 摊铺 厚度及 自 动 找平功能 。 摊 铺过 程必须严格 控制摊 铺速 度, 并且根 据 范 要求。 2 、 施 工放 样 。 根据 路 中线推算 出下 面层轮 廓线 的各点 坐标 , 准确 L B - 3 0 0 0 型沥 青拌 合站 的生 产能力进 行详细 推算 摊铺速 度 , 不得随 意 定 出下 面层轮廓 线控制 桩 , 并 以中线控制 桩进 行校核 , 挂线 施 工, 制作 变换 速 度 。 摊 铺 过程 中螺旋 送 料 器应 不停 的转 动 , 两侧 应保持 有不 少 于送 料器高度 2 / 3 的混 合料 , 并 保证摊铺 机全宽度 断面上不发生 离析 现 与松铺厚度等厚度的枕 木进行控制摊铺 厚度。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前期准备
在进行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 - 确定施工
区域 -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 检查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情况 -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
全防护措施
第二部分:施工工艺
1. 材料准备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沥青混合料 - 底基料 - 砾石料 - 级配骨料
2.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清理施工区域 2. 铺设底基料 3. 铺设砾石料 4. 铺设
级配骨料 5. 铺设沥青混合料
3. 施工注意事项
在进行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 保持施工质量 - 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第三部分:施工质量检测
1. 施工完成后的检查
完成施工后需要对下面层试验段进行检查,确保质量达标。
### 2. 质量检测标准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质量检测标准包括: - 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 密实度是否达标- 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
第四部分:施工后维护
施工完成后需要加强维护工作,保证下面层试验段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结语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方案需要经过严密的计划和施工过程监控以确保质量。
只有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标准要求,下面层试验段的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施工单位:黑龙江省华龙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潍坊市华潍公路工程监理处二○一二年十一月十日一、编制依据1、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招标文件2、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补充设计3、双积公路路面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项目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14+000,其中利用原有韶海路3。
283km,实际施工范围长度为10。
718km.K0+000—K7+650路基宽度为26。
5m,K7+650—K14+000路基宽度为24。
5m。
工程内容为路面结构层、路面排水设施、中央分隔带、桥面铺装层等。
二、试验段的目的及试验内容(一)试验路段时间安排本次基层试验段安排在2012年11月12日。
(二)试验区段的选择试验段选择桩号为K0+500~K0+900段左幅,共400m长作为试验段,该段下面层宽度为12m,下面层设计厚度为6cm.(三)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确定并优化以下主要项目:1、验证施工的集料配合比:(1)调试配合比,验证拌和机称量的准确性;(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3)检查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油石比。
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及一次铺筑的厚度。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2)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3)拌和站的适宜性、摊铺机械的摊铺速度;(4)运输设备的组合及数量;(5)压实设备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及压实遍数;(6)密实度的检验方法,检查频率等(7)温度的控制方法及保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完成压实遍数。
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目录一、概况 (1)二、试验时间、地点 (1)三、试验目的 (1)四、沥青施工配合比 (1)五、施工前准备 (2)六、AC-25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方案 (6)七、安全生产规程 (18)附图1 试铺方案示意图附图2 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附图3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附图4 质量保证体系图附图5 安全管理网络图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概况本次试铺段为7cm厚AC-25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混合料采用厂拌法拌和,1台带有电脑自动找平装置的摊铺机全断面(半幅)进行摊铺,线路边缘放两根基准线,摊铺机两个纵坡传感器搭到钢丝线上控制作业。
二、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时间:2010年7月29日(暂定)试验地点:K73+200~K73+500右幅,长300米路段。
三、试验目的为了证实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匹配方式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组织的适应性,混合料在全面展开铺筑前,按照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铺筑该段试验路段。
试验段应确定如下内容:(1)钻芯检测厚度结合施工压实厚度与松铺厚度,确定摊铺机的松铺系数。
(2)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方式、落实技术培训、技术岗位及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
(3)通过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集料变化与波动的调控手段等确定施工工艺。
(4)通过试铺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自动找平方式等施工工艺。
(5)通过碾压确定适宜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温度和遍数等施工工艺,施工缝处理方式等。
(6)试验段结束后,及时收集数据,整理试验段总结报告,做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组成部分,并作为以后施工的指导依据。
四、AC-25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设计配合比配合比采用为:碎石(19~31.5):碎石(9.5~19):碎石(4.75~9.5):石屑(2.36~4.75):矿粉(0.075~2.36) :90#沥青(外掺)既 24%:20%:19%:8%:3%:4.1%,施工时根据碎石烘干除尘及二次筛分碎石用量换算成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
沥青混凝土(ac-25)下面层施工技术方案
沥青砼(AC-25)下面层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介绍合同段负责承建的XX高速公路XX段XX合同段沥青砼面层工程, 路线全长14.946976km, 一期所辖分别为XX段土建五标和六标, 沥青砼下面层AC-25设计厚度70mm, 总工程量为529758m2。
二、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沥青砼下面层AC-25的施工工艺(详见附图一):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清洁下层沥青混合料拌制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接缝处理交通管制、养生检查验收(一)、施工准备1.下承层准备试验段成果及总结报告批复后, 立即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 对需要进行沥青砼AC-25下面层施工的下承层沥青碎石ATB-25顶面进行全面检验和评定。
2.施工放样在下面层铺筑之前, 对下承层沥青碎石ATB-25顶面的高程、横坡、宽度、平整度等技术指标作出详细记录。
并在下承层每10m一个断面测设1组﹙每组3点, 分别距中线1.0m、7.5m、13m﹚控制点进行标记, 施工过程中, 对照所做标记点, 测量下承层高程、松铺高程、压实后高程, 并根据试验段成果总结的沥青砼AC-25下面层松铺系数进行松铺厚度铺筑控制放样。
在摊铺路面中央分隔带一侧底缘预制块位置中心处, 采用电钻机钻孔每10m(曲线段5m)插入一根φ16mm带有横杆的钢钎, 在钢钎横杆上绑扎φ2mm的钢铉线, 钢钎埋深不小于10cm;靠路基外侧路缘石的位置5cm处每10m(曲线段5m)插入一根φ16mm的带有横杆钢钎, 同样在钢钎横杆上绑扎φ2mm的钢铉线, 钢铉线高程=下面层松铺高程+悬空高度。
确保钢钎稳固不得向四周倾斜, 钢钎埋深不小于60cm;钢铉线要求无松弛, 表面光滑无结点。
3.人员安排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成果和经验, 我合同段大规模沥青砼下面层AC-25施工人员分工如下:施工总体负责人质检负责人试验检测负责人拌和站负责人前台负责人测量负责人摊铺负责人碾压负责人运输负责人4.机械设备准备在每日的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 将在试验段经过考验沥青砼混合料拌和、运输、碾压用的2台ABG423摊铺机、2台德莱派克CC-522双钢轮压路机、1台英格索兰DD-110双钢轮压路机、2台25T 胶轮压路机以及LB-3250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等机械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调试, 使其机械性能都处在良好状态。
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要点
S326泉王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S326泉王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第一合同项目经理部AC-20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S326泉王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分两段,泉头至昆仑段起点位于淄川区泉头镇S235湖南路交叉口,终点位于昆仑镇S294张博辅线交叉口,长5.36Km;岭子段起点位于岭子镇山水路口,终点位于S325胶王路交叉口,长1.101Km,翻修路段全长6.461Km。
二、试验段施工段落、计划开工时间1、位置:K2+800-K3+300右幅2、计划施工时间:2012年9月8日三、试验段目的1、确定合理的机械种类、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确定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等操作数据;确定摊铺温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等;确定松铺系数;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2、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合、摊铺、压实设备的效率、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适应性;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四、编制依据1、本合同段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
2、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的相关合同文件。
4、《路网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
5、我公司现已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6、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经验积累。
五、施工前期准备1、原材料准备工作(1)、沥青:按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该项目位于1-3区。
根据气候分区和规范及设计要求,本工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齐鲁石化公司生产的70#A级沥青。
经抽样试验各项指标符合JTGF40-2004规范的有关要求。
进场沥青每车取样检测三大指标(软化点、针入度、延度),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卸入沥青罐中。
(2)、粗集料:集料采用淄川磁村路泉石料场生产的石灰岩石子,该厂规模大,生产设备好,碎石规格齐全,石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经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文件及规范要求。
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1
国家高速公路网成渝地区环线合江(川渝界)至纳溪高速公路路面工程S2合同段AC-25C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路施工方案编制:申学安复核:何克扬审核:覃生龙批准:黄金文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泸渝高速公路路面工程S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五月目录1 试验段目的及依据 ............................................................................ - 1 -1.1试验段目的.............................................................................. - 1 -1.2编制依据.................................................................................. - 2 -2 组织机构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拟投用的设备.................................................................................... - 2 -4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 3 -4.1技术准备.................................................................................. - 3 -4.2劳动力、机械准备 .................................................................. - 4 -4.3材料准备.................................................................................. - 4 -4.4现场准备.................................................................................. - 4 -5 沥青混凝土施工................................................................................ - 5 -5.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 - 5 -5.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 5 -5.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 - 5 -5.4碾压.......................................................................................... - 6 -6 质量检测标准.................................................................................... - 9 -7 质量控制措施.................................................................................. - 10 -8 安全生产措施.................................................................................. - 12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1 试验段目的及依据1.1试验段目的本工程为泸渝高速公路路面工程S2合同段,主线起讫桩号为K36+830~K78+400,全长36.31Km,泸州南互通连接线长度为4.5K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_secret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是为全线下面层施工探索一套标准的施工方法,确定适合其施工的组织方式、验证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优化施工参数,用以指导下面层的大面积施工。
我合同段下面层施工的技术及施工准备工作已全部结束,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全部到位,我部已具备下面层洒布的施工条件,现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及和业主、监理程序要求,我部特编制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如下。
一、试验目的1、根据沥青路面的施工机械应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配备及组合方式。
2、验证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实际生产能力,验证按施工配合比确定的材料的控制精度,确定拌和温度和操作工艺。
3、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和操作工艺。
4、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5、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及压实工艺。
6、通过试验,验证和确定施工配合比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7、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长度,为制订施工进度计划提供依据。
8、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9、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二、试验地点德商高速公路某段路面工程K286+481.29~K286+700右幅 ,总长218.71m,总面积为2570㎡。
三、施工日期拟定开工日期:年10月15日拟定竣工日期:年10月15日四、施工准备1、原材料试验及结果1)目标组成配合比材料产地、配比名称沥青(油石比)2~3cm 1~2cm 0.5~1cm0.3~0.5 cm0~0.3cm矿粉理论配比 3.5 15 21 18 24 20 2 实际配比 3.5 15 21 18 24 20 2 产地日本德士嘉祥嘉祥嘉祥嘉祥嘉祥嘉祥2)沥青试验项目要求值试验结果针入度(25℃、100g、5s)(0.1㎜)60~80 61 延度(5㎝/min15℃)(㎝)>100 >150 软化点(环球法)(℃)≥46 49.5 闪点(COC) (℃) ≥260 342 含蜡量(蒸馏法)(%)≯2.2 0.6 密度(15℃)(g/cm3)实测记录 1.042 溶解度(三氯乙烯)(%)≮99.5 99.93 针入度指数实测记录-1.1薄膜烘烤箱163℃5h 质量损失 (%) ≯±0.8 +0.03 针入度比 (%) ≮61 72 延度(10℃)(㎝)≮6 93)、马歇尔试验结果最佳油石比(%) 理论密度(g/cm3)毛体积相对密度(g/cm3)空隙率(%)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稳定度(KN)流值(0.1mm)3.5 2.560 2.425 5.2 60.7 13.3 10.9 25.9 技术指标实测值实测值4~6 55~70 实测值>8.0 15~40最佳油石比OAC=3.5 %,所对应的干密度2.425g/cm3。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江西省交通厅梨温高速公路项目办招标文件;2、江西省交通设计院二阶段施工设计图;3、交通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二、试验目的:1、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2、验证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3、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时间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4、通过试铺确定:透层乳化沥青的用量、乳化沥青的配合比例及喷洒方式、温度;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宽度、摊铺速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逢方法等;5、确定压实标准密度;6、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定施工计划;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系及指挥方式。
三、试验路段的选取:本项目部拟在主线麻山立交东侧K233+500-K234+000段(右幅)按拟定的施工工艺做500米的试验路段。
四、机械设备及劳动力组合:1、机械设备:所有配套机械设备目前全部准备到位,并对各操作人员在摊铺过程中应如何正确操作设备进行了技术交底。
拟用于试验段的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词型号规格产地单位数量1 沥青砼拌和站ABH2000 镇江套 12 摊铺机ABG423 陕建台 13 装载机ZL50 晋江台 34 双光轮压路机6-8t 徐工台 15 双光轮压路机12t双振台 26 胶轮压路机16t、26t 台 26 自卸车8T 湖北辆107 洒水车4000L 长春辆 18 工具车五十铃江西辆 19 其它26 2、人员组合:拟用于试验段人员表序号职务姓名数量(人)主要职责1 项目负责人胡少根、付元丰 1 负责全面工作2施工负责人郑春刚彭青根2 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协调3 技术负责人黄子义肖斌2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4 测量张跃安等 3 负责测量放样及外形检查5 设备操作手24 负责操作机械设备,按要求操作设备6 修理人员 3 负责设备维修、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7 试验李荣广、万绍亮 5 负责试验检测,配合比的验证等8 普工15 负责摊铺过程中各种辅助工作9 其它25以上人员在开铺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规划并展示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有序、安全、高效进行。
2. 工程概述
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是为了验证新型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和可行性,包括混凝土强度、抗压性能、抗裂性能等方面。
3. 施工目标
•验证下面层试验段材料性能
•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确保施工进度和效率
4. 施工准备
4.1 人员
•工程经理
•施工队
•安全监督人员
4.2 材料及设备准备
•水泥
•砂浆
•搅拌机
•水泥搅拌车
4.3 工作区域准备
•清理施工区域
•确保施工区域平整
5. 施工流程
5.1 标线
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进行标线,确定试验段的范围和尺寸。
5.2 基础处理
将施工区域进行基础处理,确保基础平整、无杂物。
5.3 搅拌材料
将水泥、砂浆等材料按照配比比例搅拌均匀。
5.4 浇筑
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入施工区域,并用工具进行压实和整平。
5.5 养护
施工完成后,对试验段进行养护,确保材料的强度和性能得到最大发挥。
6. 安全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禁翻越围栏
•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并定期检查
7. 施工结束及验收
施工完成后,需进行验收,确保试验段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8. 结束语
本文档旨在规划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的施工方案,希望能够有效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验证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可行性。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S307线宜宾县玉龙桥至屏山县双河口段大修工程沥青下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方案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四月十四日S307线宜宾县玉龙桥至屏山县双河口段大修工程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在沥青路面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验段。
S307线宜宾县玉龙桥至屏山县双河口段大修工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设计为5cm厚AC-20沥青混凝土。
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正式开工前,先铺筑试验段,试验段长度按规范要求选定为500m。
沥青混合料采用拌和场集中拌和、半幅施工工艺,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进行。
一、试验段施工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二、试验段目的1、验证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的混和料配合比;2、确定沥青砼下面层松铺系数;3、确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标准的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拌和方法和拌和产量;(2)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的机械;(3)确定合理的碾压机械、碾压遍数及碾压工艺与组合;(4)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面的合适长度;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人员等;质量检测的内容、检测频率及检测方法。
三、试验段概况试验路段桩号为K183+350-K183+850左幅,长度500米,半幅路宽3.25米,面层结构类型AC-20沥青砼下面层,(沥青砼下面层设计厚度为5cm)。
四、试验段材料(1)沥青:采用泸州市中海油石油沥青有限公司生产的沥青。
采用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
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技术指标要求(2)集料:采用金沙江的碎石加工的集料。
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
S326泉王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S326泉王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第一合同项目经理部AC-20沥青砼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S326泉王路泉头至昆仑及岭子段路面翻修工程分两段,泉头至昆仑段起点位于淄川区泉头镇S235湖南路交叉口,终点位于昆仑镇S294张博辅线交叉口,长5.36Km;岭子段起点位于岭子镇山水路口,终点位于S325胶王路交叉口,长1.101Km,翻修路段全长6.461Km。
二、试验段施工段落、计划开工时间1、位置:K2+800-K3+300右幅2、计划施工时间:2012年9月8日三、试验段目的1、确定合理的机械种类、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确定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等操作数据;确定摊铺温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等;确定松铺系数;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2、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合、摊铺、压实设备的效率、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适应性;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四、编制依据1、本合同段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
2、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的相关合同文件。
4、《路网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
5、我公司现已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
6、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经验积累。
五、施工前期准备1、原材料准备工作(1)、沥青:按照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该项目位于1-3区。
根据气候分区和规范及设计要求,本工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齐鲁石化公司生产的70#A级沥青。
经抽样试验各项指标符合JTGF40-2004规范的有关要求。
进场沥青每车取样检测三大指标(软化点、针入度、延度),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卸入沥青罐中。
(2)、粗集料:集料采用淄川磁村路泉石料场生产的石灰岩石子,该厂规模大,生产设备好,碎石规格齐全,石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经试验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文件及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标段承建全长15.1公里。
本项目处于低山丘陵区,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沿线分布煤矿采空区,铝土矿坑、水塘、黄土陷坑、窑洞等,地基处理形式变化多样。
新建公路主线路面部分采用: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8cm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0.8cm热喷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
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二、试验段的选取根据我标段基层已施工段落验收完成情况,试验段拟决定选取右半幅,全长200m,半幅宽11.22m,下面层厚8cm 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5C)。
三、试验段施工目的根据选定的集料的配合比例,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以下主要项目:①、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②、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以及计算机打印装置的可信度。
③、通过试铺确定以下各项:a、透层沥青及封层沥青的类型、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b、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c、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d、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接缝方式等。
④、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供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⑤、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实度的对比关系。
确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
⑥、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⑦、检测试验段的渗水系数。
⑧、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四、材料及混合料要求4.1沥青混合料4.1.1沥青混凝土面层本标段行车道路面面层采用两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上面层与行车荷载直接接触,要求其不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耐疲劳能力性能,抗水剥落性能。
4.1.2沥青为提高上面层及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1-3区)及交通等使用要求,参照《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规定,选择许昌金欧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采用SBS(I-D)聚合物做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A级70号石油沥青。
4.1.3透层透层采用PC-2阳离子慢裂乳化沥青,其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不小于100,用量为0.7~1.5L/㎡。
4.1.4封层封层采用热喷改性沥青同步碎石,热喷改性沥青数量1.0L/㎡;上撒10㎜粒径碎石,碎石覆盖率不得低于60%。
4.2集料4.2.1粗集料AC-25C粗集料应采用优质石灰岩;粗集料形状应接近立方体,并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大型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并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
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4.2.2细集料细集料宜采用石灰岩生产的专用制砂机制造的机制砂,细集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4.2.3填料沥青混合料用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制而成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每50T检验一次。
具体质量要求如下表:五、AC-25C沥青砼下面层配合比1、目标配合比设计AC-25C型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试验段采用的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为:10-25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 碎石:3-5mm碎石:0-3mm机制砂:矿粉=24%:27%:18%:4%:26%:1%,最佳油石比为4.2%,最佳油石比毛体积密度为2.545,最佳沥青油石比空隙率3.9%,稳定度10.03KN。
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上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六、主要人员、施工设备、试验仪器配置6.1、施工人员配置一览表6.2、施工机械配置一览表6.3、测、试、检仪器配置一览表七、试验段施工方案7.1施工工艺流程图基层表面验收及清扫测量放样7.2基层的准备(1)、基层的宽度、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横坡等指标均已验收合格;对不良路段已处理完毕并经过第三方验收确认。
(2)、在正式施工前已对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砂浆等污染物用路面清扫车、装载机配合人工进行处理完毕,并通过验收。
(3)、基层处理完成后,在正式施工前12小时进行透层油的撒布作业,并通知第三方到现场监督验收。
(4)、正式施工前3小时进行热喷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作业。
(5)、测量组用全站仪放出路面的中桩,恢复中线,边线;并用石灰粉标出路面的施工边界,确保路面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7.3混合料的拌和(1)拌和机应具有自动打印功能,准确记录每盘矿料的重量和油石比;拌和机应配有温度检测系统和热料储存仓,以及二级除尘系统。
沥青用导热油加热,矿料在拌合前要充分烘干。
在拌合过程中严格控制矿料的级配和温度,要始终注意自动拌和设备的生产情况,确保其计量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2)拌和站二次筛分所用的振动筛设置符合所拌和的混合料规格要求,振动筛筛孔尺寸要与混合料的级配相匹配。
(3)、拌和站的称量系统已经经过计量部门的标定。
计量系统:感量不大于最大量程的5%,集料传感器的最小读数不大于1kg,沥青传感器的最小读数不大于0.5kg,应进行静态,动态的加载,卸载的全量程检测,使其标定的显示误差不超过标准量程的1%。
(4)、拌和时间定为50-60s,拌和时做好抽提和生产记录,认真检查,确保不让一盘不合格的混合料上车。
严禁使用回收粉,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无离析现象。
(5)、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具体见下表:(6)、检验油石比、集料级配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油石比分别为:4.2%、4.1%,符合要求。
(7)、每车装料后,试验人员会同拌和人员及时从表观方面观察成品料,应无花白料、离析、冒青烟、颜色暗淡或过分油亮的现象,出现问题及时分析整改。
(8)、在拌和站的成品料出口处设专人测量出场温度,并逐车记录,如有温度超标或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向拌和站汇报,采取措施。
7.4、沥青混合料运输(1)、使用车况良好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装料前逐车检查车槽,车槽应清洁干净,在车槽内侧刷一薄层隔离剂,但不得形成积液。
运输过程中用篷布覆盖,便于保温、防雨、防污染。
大面积施工时,摊铺机前必须有5辆以上的车等待卸料。
(2)、对易于离析,硬化在车厢内的混合料,以及温度低于规定温度被雨淋的混合料予以作废处理。
7.5、沥青混合料摊铺(1)、摊铺前的准备工作:a、清理下承层:摊铺前组织人员提前清理下承层,对拟施工路段清扫干净,清除各类杂物及散落材料,对局部损坏或变形处要清除干净并补洒粘层油,在摊铺时用沥青混合料填充、压实。
c、检查摊铺机各部位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所有安全防护设施配备齐全。
(2)、摊铺a、采用一台ABG8620型摊铺机进行半幅全宽摊铺,摊铺机熨平装置加宽拼接部位应连接紧固,平顺。
b、指挥自卸汽车往摊铺机料斗卸料,保证摊铺机不缺料。
c、摊铺机提前20分钟空转预热,摊铺时待螺旋输送器横向送料槽中贮备的混合料达到输送轴高度2/3时,缓慢、匀速、连续不断地进行摊铺作业。
在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摊铺速度或中途停顿,保证沥青混合料最低摊铺温度不低于150℃。
d、摊铺机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每隔5-10米测量一组数据,对摊铺厚度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摊铺机熨平板高度后再继续摊铺。
e、混合料未压实前,严禁人员踩踏,机械摊铺出的混合料,不宜人工反复修整;对局部离析,坑洼,摊铺不到位的部位,应人工找补或换填新的混合料。
7.6、沥青混合料碾压(1)、碾压机械组合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的机械组合形式,用两台振动式压路机、一台胶轮压路机及时进行压实,压实顺序是“静压(振动)—振动—轮胎—静压”。
初压:钢轮压路机前进静压,返回弱振一遍;复压:钢轮压路机弱振碾压四遍;终压:轮胎压路机静压收光二遍,直至消除轮迹。
(2)、碾压工艺要求a、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找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摊铺机摊铺后跟进压实。
b、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压路机以缓慢而均匀速度碾压,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压路机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
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能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准刹车制动。
碾压区段控制在40-50m 左右。
c、初压:初压应在混合料不产生严重推移和裂缝的前提下,初压、复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
初压应在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
初压时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从外侧向中心碾压,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往返为一遍。
d、复压: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组合碾压:用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用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以增加密水性,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
e、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消除轮迹(终压温度满足规范要求)。
整个压实过程中温度控制应符合下表要求:(3)、注意事项:a、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或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侯。
压路机启动停止应低速缓慢进行,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使时应关闭振动。
b、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较高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
c、要对初压、复压、终压段落设置明显的标志,便于压路机操作手辨认。
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压路机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设专人管理、检查,使面层做到既不漏压也不超压。
d、应向压路机轮上喷洒或涂刷含有隔离剂的水溶液,喷洒应呈雾状,数量以不粘轮为度。
7.7横缝处理①、施工过程中的横向工作缝,应采用平接缝,横缝应垂直于路面铺筑方向,宜在摊铺当天混合料冷却但尚未结硬时进行处理。
首先用3m直尺检查路面平整度,找出路面厚度发生变化的横断面位置,撒上灰线;然后凿除厚度不合格部分,彻底清除松散状部分,确保接头顺直、紧密;下一班组摊铺前,在上次接缝处末端涂刷适量薄层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以增加横向接缝处的粘结性。
另外应注意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位置。
②、在预先处理好的横缝处,要求摊铺机第一次布料时,不前行,用热料预热横向冷接缝至少10分钟;用温度较高的混合料进行摊铺;新铺路面与已铺的路面应重叠5cm;碾压前应安排人工用耙子剔除接缝位置的粗颗粒料,补充细料,并对接缝处进行必要的修饰,使接缝处线性保持美观、顺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