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影像解剖1

合集下载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与X线平片比较优缺点分析
辐射剂量
头颅CT的辐射剂量较X线平片高,可能增加患者的辐射风险。
价格较高
头颅CT检查价格通常高于X线平片。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无辐射
MRI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
多参数成像
MRI可提供多参数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颅内病变。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 功能成像:MRI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 情况。
颅脑损伤评估与治疗决策支持
急性颅脑损伤
CT可快速准确地显示颅骨骨折、 硬膜外/下血肿、脑挫裂伤等急 性损伤表现,为临床急救提供重
要依据。
慢性颅脑损伤
对于脑积水、脑萎缩等慢性损伤 ,CT可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为
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颅内压监测
通过CT测量脑室大小、中线结构 移位等参数,可间接评估颅内压
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颅缝
各颅骨之间的连接缝隙, 如冠状缝、矢状缝等。
颅底
颅骨底部结构复杂,包括 前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 。
颅内主要血管与神经
大脑动脉环
位于脑底,由前交通动脉 、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两侧颈内动脉末段等组 成。
主要脑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 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 球及脑干等部位的血液。
主要脑神经
密度异常
如高密度影可见于出血、钙化 等;低密度影可见于水肿、梗
死等。
形态异常
如脑回增宽、脑沟变窄等提示 脑萎缩;局部脑组织肿胀提示 脑炎或肿瘤等。
脑室系统异常
如脑室扩大提示脑积水;脑室 变小提示颅内压增高。
蛛网膜下腔异常

颅底影像解剖

颅底影像解剖

Zygomaticofacial foramen canal 颧面孔管
细节解剖 第五层
foramen ovale 卵圆孔
foramen spinosum 棘孔
hypoglossal canal 舌下神经管
inferior orbital fissure 眶下裂
Occipital bone (squamous portion) 枕骨(鳞部)
styloid process 茎突
zygomatic bone 颧骨
细节解剖 第四层
ticular tubercle (at anterior root of zygomatic arch) 关节结节(颧弓的前根
Basiocciput (posterior clivus) 枕骨基底部(后斜坡)
pterygomaxillary fissure 翼上颌裂
Sphenoid, greater wing 蝶骨大翼
Sphenoid spine 蝶骨嵴
sphenopalatine foramen 腭大孔(蝶腭孔)
Styloid process, base 茎突基底部
zygomatic arch 颧弓
Pterygomaxillary fissure 翼上颌裂
Pterygopalatine fossa 翼腭窝
Pterygoid plates 翼板
Styloid process 翼突
细节解剖 第三层:
Mastoid process 乳突
Occipital bone (condylar and basilar parts) 枕骨(髁和基底部)
hypoglossal canal 舌下神经管
pterygopalatine fossa 翼腭窝

颅底解剖与影像学对照

颅底解剖与影像学对照

冠状解剖与影象图切片这是从一名63 岁女性采集和制作的冠状位连续切片和影象图片,解剖断面几乎垂直于Frankfurt 水平面。

首张切片起自眼球晶状体与第2前磨牙的连线,共26张切片,最后一张止于枕骨大孔的后端。

自前向后的连续切片厚度均为 3 mm。

解剖切面第 1 剖层,通过晶状体和上颌窦前 1 / 3 部分第 2 剖层和第 3 剖层,上斜肌腱附着在眶下、额骨和滑车下神经,箭头所指。

第 3 剖层,通过晶状体后半部分,双侧上颌窦开口和右侧泡状鼻甲。

第 2 剖层放射照片,额窦很大,标本中不能看到前颅窝。

第 3 剖层放射照片,可以窥及前颅窝,额窦扩展到眶顶。

图标动脉 24. 面动脉 36. 眶下动脉 49. 额枕内动脉静脉 90. 眼上静脉区域 125. 前颅窝 140. 眼眶 145. 鼻腔 150. 口腔骨骼额骨 201. 颧突 202. 额嵴 204. 筛切迹 208. 额鳞 210. 额窦 215. 额窦开口筛骨 217. 鸡冠 220. 垂直板 221. 筛泡 225. 中鼻甲 227. 筛漏斗 228. 钩突 230. 筛窦气房 231. 下鼻甲泪骨 233. 泪后嵴 235. 泪囊窝上颌骨 238. 眶下管 245. 牙槽突 246. 腭突 249. 颌裂 250. 上颌窦肌肉 505. 颊肌 526.下斜肌 531.上斜肌 534. 眼轮匝肌 542. 滑车 543. 颧小肌内脏 551. 鼻中隔 552. 下鼻道 553. 中鼻道 573. 鼻泪管556. 硬颚 583. 晶状体 585. 上颌窦开口 587. 鼻腔顶部神经 920. 额神经 927. 滑车下神经 938. 眶下神经解剖切面第 4 剖层,上颌窦顶端的开口狭小,鸡冠是空的,有嗅池存在。

第 4 剖层,眶内侧壁、上斜肌和鼻睫神经;第 5 剖层,箭头指向进入鼻腔的筛前神经和筛动脉。

第 5 剖层,在嗅池内可以看到嗅球,由于邻近筛泡使上颌窦口狭小。

头部影像解剖学概述 I

头部影像解剖学概述 I

岛叶及岛环状沟
岛叶 Insula
岛环状沟
岛叶
外侧沟 岛环状沟
扣带回
楔前叶
舌回
枕颞外侧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下面
大脑内部结构
·灰质(皮质、基底核) ·白质(联络、连合及投射纤维) ·脑室
基底核
又称基底神经节(基底节),是大脑半球髓 质内一些灰质核团的总称,由壳、苍白球(合 称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组成。
顶枕沟
Lateral cerebral sulcus
外侧沟
距状沟
半球上外侧面的主要沟、回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额上沟
额下沟
外侧沟 颞上沟 颞下沟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二.脑的沟回在断面上的识别
1.中央沟:端脑上部横断面上最深的一条脑沟,依以下 五点可准确辨认。 (1)大部分(87%)中央沟为一不被中断的沟; (2)中央沟较深,均自脑断面外缘约中份处向后上方延 伸,并可有两条(中央前、后沟)沟与之伴行;
背 侧 丘 脑
间脑的分部
下丘脑
松果体-上丘脑的重 要组成部分,分泌褪黑素, 可能影响睡眠和醒觉等活 动,从而影响机体的“生 物钟”;若松果体受到破 坏,则会出现早熟和生殖 器官过度发育。
松果体是人体的第三只眼睛—生物学家早就发现,早已绝灭的古代动物头骨上有一个洞,后来 证实这正是第三只眼睛的眼框。只不过随着生物的进化,这第三只眼睛逐渐从颅骨外移到了脑内, 成了“隐秘的”第三只眼。
肿瘤和出血等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形成脑疝而危及生命。
软脑膜
硬膜下间隙:硬脑膜-蛛网膜之间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软脑膜之间
四、头部断面与影像解剖常用基线
1.横断层面常用基线
➢眦耳线/眶耳线 canthomeatal/orbitomeatal line CML/OML ➢下眶耳线/Reid基线 Reid’s base line,RBL

头部CT及MRI解剖

头部CT及MRI解剖
等密度常见于亚急性出血、脑肿瘤、脑梗死某一阶段; 低密度常见于脑肿瘤、胆脂瘤、囊肿、脑梗死、脑水肿等; 混杂密度常见于颅咽管瘤、恶性胶质瘤、畸胎瘤等颅内肿瘤。
双侧苍白球对称性钙化
右侧壳核脑出血
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 大面积脑梗死
左额叶多形性胶 质母细胞瘤
• CT平扫异常表现: 3.病灶强化程度及类型:均一强化常见于脑膜瘤、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岛盖 放射冠
脉络膜从 顶枕沟
上矢状窦 大脑镰 扣带回
透明隔 中央前沟 中央沟 尾状核体部 侧脑室体部
顶叶
枕叶
九、放射冠层面
额叶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中央后沟
放射冠 胼胝体体部
顶叶 顶枕沟
枕叶
上矢状窦 大脑镰
颞肌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侧脑室顶部
扣带回
十、半卵圆中心层面
额叶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顶叶 枕叶
上矢状窦
上矢状窦
七、基底节层面
额叶
扣带回
颞肌
尾状核头部
外囊
中央前回
豆状核
内囊膝部
丘脑
大脑内静脉 胼胝体压部
大脑大静脉
顶枕沟
视辐射
枕叶
上矢状窦
大脑镰
胼胝体膝部
侧脑室前脚
岛叶
透明隔
中央沟
中央后回
内囊前肢 内囊后肢
穹窿柱
颞叶
脉络膜从
顶叶 侧脑室三角区 直窦
八、尾状核体部层面
额叶
颞肌
胼胝体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中央后沟
大脑镰
中央前沟 中央沟
半卵圆中心
中央后沟
缘上回
十一、中央旁小叶下部层面
额叶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中央旁小叶

颅底影像详细解剖优秀课件

颅底影像详细解剖优秀课件

内耳道
中耳锤、砧骨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蝶骨体
蝶骨大翼
蝶颞(鳞)缝
颞骨岩部
眶上裂
前庭及外半规管
第十二层: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后半规管
蝶骨体
蝶骨大翼
蝶颞(鳞)缝
蝶颧缝
颞骨岩部
颞骨鳞部
骨鼓室部
鼓鳞裂
耳蜗底层
蝶骨体的颈内动脉沟
中耳
枕骨鳞部
枕骨乳突缝
眶上裂与眶下裂结合部
蝶骨体部
蝶骨大翼
蝶颞缝
蝶颧缝
颞骨鳞部
第十层:
耳蜗
左侧内耳道
中耳锤、砧骨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蝶骨体
蝶骨大翼
眶上、下裂结合部
蝶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缝
颞骨岩部
第十一层:
左侧蝶骨嵴
茎突
颧骨
第四层:
关节结节(颧弓的前根)
枕骨基底部(后斜坡)
舌下神经管
翼腭窝
翼板
翼突
枕乳突缝
枕骨(鳞部)
翼上颌裂
蝶骨大翼
蝶骨嵴
腭大孔(蝶腭孔)
茎突基底部
颧弓
颧面孔/管
第五层:
卵圆孔
棘孔
舌下神经管
眶下裂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翼腭窝
蝶骨大翼
蝶骨嵴(右侧)
斜坡
破裂孔
卵圆孔
棘孔
眶下裂
颈静脉孔变为乙状窦
舌下神经管根部)
枕骨鳞部
枕乳突缝
岩枕裂
蝶岩裂
翼腭窝
蝶骨体
蝶骨大翼
蝶鳞缝
鼓鳞裂(岩鼓裂)
颞骨岩部
颞骨鼓室部

解剖1

解剖1
顶——筛骨的筛板; 底——硬腭; 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上 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 内侧壁——即鼻中隔;
前方开口——梨状孔;
后方筛骨垂 直板
筛板
蝶窦
犁骨
骨腭
(3)鼻旁窦
名称
鼻旁窦的位置与开口
位 置 开 口
额窦
眉弓深面
中鼻道前部
前群 中鼻道
6.颅前面观
眉弓,眉间,眶,骨性鼻腔。
眉弓
眼眶和鼻前面观
眉间

骨性鼻腔
(1)眶 为四面锥体形,
泪腺窝 视神经管 眶上孔 或切迹
底朝前外,
尖向后内,
眶上裂 眶下裂
分上、下、 内侧、外侧
四壁。
眶下沟
眶下孔 泪囊窝
(2)骨性鼻腔 由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 骨性鼻中隔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
• 海绵窦 (cavernous sinuses)
位置:蝶鞍两侧 内容: (从上→下经窦外侧壁)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V1) 上颌神经(V2) 窦内有: 颈内动脉 展神经 显示海绵窦的最佳断层:冠状断层。 如出现下列CT征象应考虑为异常海绵窦: (1)大小不对称;(2)形状不对称,尤其是外侧壁; (3) 窦内局限性异常密度区。
请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颞区损伤易造成硬膜外血肿?是损伤了什么血 管? 2、试述该血管的体表投影。 3、为什么患者出现右眼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
硬脑膜形成的特殊结构—大脑镰,小脑幕
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形成 一环形孔,内有中脑通 过。 小脑幕将颅腔不完全地 分隔成上下两部。 小脑幕切迹疝 上部颅脑病变引起颅内 压增高,将海马旁回和 钩挤入到孔内,压迫大 脑脚和动眼神经。

影像本科NS正常影像解剖

影像本科NS正常影像解剖
侧位上呈带状致密影居蝶鞍前后床突之 间,使蝶鞍呈“桥形”。显影率为4%。
二、脑血管造影
动脉期:正常脑动脉走行自然,由近向 远逐渐变细,管径光滑,分布匀称,各 支位置较为恒定
正 常 脑 血 管
D
S
A 表 现
正常脑血管DSA表现
微血管期
❖ 对比剂存留在微血管内,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脑皮质的形态和脑实质的血液供 应情况
鼻窦及乳突气腔内无信号
MRI -脑血管
流速较快的血管表现为低信号 流速较慢的血管则为高信号
MRI-颅神经
高场MRI可清楚显示颅神经走行 T1WI最清楚,呈等信号
正常颅脑MR表现T1WI
正常颅脑MR表现(T2WI )
正常颅脑MR矢状面
正常颅脑MR冠状面
正常颅脑MR表现 ----水抑制序列
正常颅脑 3DTOF法MRA
正常颅脑MRA(TOF )
•蝶鞍蝶鞍Fra bibliotek•蝶鞍与垂体关系
岩骨及内耳道
后前位片从眶内观察。 正常内耳道呈管状低密度,两侧基本对
称,宽径相差一般不超过0.5mm。
颅内生理性钙斑
包括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床突间 韧带钙化和侧脑室脉络丛钙化
可根据其移位的方向判断颅内病变的大 体位置
•松果体钙斑
•脉络膜钙斑
床突间韧带骨化
静脉期
脑静脉分为浅、深静脉 它们在皮质下相互交通形成丰富的静脉网
正常脑静脉
三、CT -颅骨及空腔
颅骨为高密度 鼻窦及乳突气房内气体呈低密度
含脑脊液的间隙
包括脑室系统、脑池、脑沟、脑裂 ,内充脑脊液,呈低密度(0~20Hu )
脑实质
脑实质:呈等密度,CT图像可分辨皮质 与髓质,皮质的密度略高于髓质

【影像诊断课件】颅骨的X线解剖

【影像诊断课件】颅骨的X线解剖

颅前窝
颅骨的X线解剖
眶板
额窦
额骨嵴
蝶骨嵴
蝶平面
筛板
鸡冠
颅骨的X线解剖
颅底侧位像
• 由前至后: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颅前窝: 2颅中窝:前界为蝶骨小翼和蝶平面的后缘,后界为鞍背及
两侧颞骨岩上嵴。中央部有蝶鞍,两侧为颅中窝侧凹。
① 蝶鞍显影于侧凹影之中,显影清楚,蝶鞍上面有明显的
凹陷为垂体窝,该窝可呈圆形、椭圆形或扁圆形。垂体 窝的底为一弧形的致密线,其前端在前床突的下方有一 转折,转折处略高起,为鞍结节,在鞍结节与蝶平面之 间有一浅沟即交叉沟。垂体窝的后壁为鞍背,鞍背上端 两侧向上的突起为后床突,但常因重叠而不显影,习惯 上以鞍背的上端当着后床突应用。垂体窝的深面有低密 度的蝶窦影。
颅正位像:
颅骨的X线解剖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额窦
额窦
额窦内中隔
颅骨的X线解剖
颅底侧位像
• 颅底由前至后: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 后窝。三窝呈阶梯状,由前至后逐一降低.
1颅前窝:前界为额鳞的下端内面,
后界为蝶骨小翼和蝶平面的后缘。
在侧位上,颅前窝影由两侧的眶板和居中的 蝶平面、筛板、鸡冠影构成。其中,额骨眶 板显影致密明显现,左右眶板有时重叠,有时 显现双影。眶板因有脑回的压迹而不平坦, 在其后部尖形的向上突起为蝶骨嵴影,以此 作为眶板的后界。眶板向后延为蝶骨小翼, 其后端的突起为前床突,在前床突的下方有 一较短的致密线为蝶平面的显影,该影向前 延续为筛板,但筛板常不显影。鸡冠多不显 影,如显影则为三角形。
额中缝:2岁后开始闭合,5~6岁完全闭合。 5%永不闭合或部分闭合。
2沿着矢状逢的低密度影为上矢状窦压迹影、 在其两侧4cm范围内可见蛛网膜颗粒压 迹影。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颅盖上部:颅环从上到下渐大,分三层, 中层密度高为全层骨质,内外密度低, 是因层面内骨质薄,前半可见冠状缝影。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6页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7页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8页
颅盖下个别别层面:颅环厚薄不一,较 厚个别能区分内外板和板障。侧壁前可 见冠状缝,后部两侧可见人字缝,少数 中央见额缝,及颞鳞缝。较低层面额骨 内外板间见额窦,前壁中央有后突额嵴, 后壁中央有向前突出枕内隆凸。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14页
颅底骨CT表现:按经典结构层面来显示, 观察时仍可能有少许差异。
1 眶板和鞍背层面。约位毗耳线上2030MM,蝶平面后缘与两侧前床突之间 各显一小切迹,量视神经管后端部位。 该平面视神经管在前床突内侧,眶上裂 在外侧。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15页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16页
2 蝶鞍及岩锥上部层面(毗耳线上1020MM)。前方是筛窦,眶,,蝶窦, 中间是岩锥(分三段,内侧是骨质疏松
个别密度低,中段是内耳组成显高密度
影,外段充满气房呈低密度,其中靠近
内耳最低密度是鼓室上隐窝腔影)。颅
中窝呈三角形,前方小个别是蝶骨大翼,
后方大个别是颞骨鳞部,二者间有颞鳞 缝。
颅பைடு நூலகம்的断层影像解剖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31页
颅骨的断层影像解剖
第30页
2 硬腭与上颌窦下部层面(毗耳线-30—40MM) 前段为硬腭,中段为上颌窦,后段显示颈椎。 另外寰椎横突前方有游离小点状茎突影。
3 上颌牙槽和下颌支层面。(毗耳线-40— 50MM)前段显示牙槽弓影像。两侧显示下颌 支,后段显示寰齿关节。
4 下颌支层面。上下颌牙槽相同,后者与下颌 支相连。本层后段是第三颈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颅窝
圆孔
卵圆孔 破裂孔 棘孔 内听道
后颅窝
颈静脉孔
舌下神经孔 枕骨大孔
颅底外面观




Huijzer (1984) 按所含结构将侧颅 底分为6个亚区及颞下窝和翼腭窝。 1 鼻咽区 外侧为咽隐窝,前至翼内 板,后抵枕骨大孔前缘。 2 咽鼓管区 位于咽部外侧,前方为 翼突茎基底部的舟状窝。咽鼓管软骨 段及腭帆张肌、腭帆提肌附着于此。 3 神经血管区 居咽鼓管区后方,内 含颈内动脉管外口、颈静脉孔、茎乳 孔及舌下神经孔。穿行此区的神经血 管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面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 神经。 4 听区 即颞骨鼓部。前界为岩鼓裂 ,后界为茎突。有鼓索神经和鼓前动 脉通过。 5 关节区 以颞颌关节囊为界,囊内 为下颌关节突。 6 颞下区 在咽鼓管区和关节区之间 。前界为眶下裂,内为茎突,外至颞 下嵴。区内有卵园孔和棘孔。下方与 颞下窝和咽旁间隙毗邻。
舌下神经管
*
*
*
舌下神经管
枕骨大孔

由枕骨基底部围成,椭圆形,前后径大于左右径
延髓,迷走神经脊髓段,椎动、静脉,脊髓前、 后动脉

颅后窝━颈段椎管
枕大孔
孔洞 前颅窝 筛孔 视神经孔 眶上裂
结构 嗅神经(Ⅰ)、筛动脉 视神经(Ⅱ)、眼动脉 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外展 神经(Ⅵ),三叉神经眼支(V1),眼上、 下静脉,泪腺动脉脑膜支 三叉神经上颌支(V2)、圆孔动脉、导静 脉 三叉神经下颌支(V3)、导静脉、副脑膜 中动脉 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 脑膜中动脉 面神经(Ⅶ)、前庭蜗神经(Ⅷ)、迷路 动静脉 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副神 经(Ⅺ)、颈内静脉 舌下神经(Ⅻ)、咽升动脉脑膜支 副神经,延髓,椎动、静脉,脊髓前、后 动脉
翼腭窝

指上颌骨体后方与翼突之间 的骨性裂隙,居颞下窝内上 。Robert ( 1991) 将其列入 颞下窝。翼腭窝顶为蝶骨体 下方,前界为上颌骨,后界 为翼突及蝶骨大翼的前面, 内侧为腭骨垂直部。窝的前 后径上宽下窄,中部宽约 6 毫 米,向下渐窄并移行于颞下 窝。
翼腭窝

翼腭窝内含蝶腭神经节、上 颌神经及颌内动脉。

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
(Ⅹ)、副神经(Ⅺ)、岩下
窦、颈内静脉、咽升动脉脑膜


颅后窝━鼻咽颈动脉间隙
颈静脉孔
* * **
颈静脉内突(颞骨岩部向下发出的骨突) 神经部 舌咽神经及其分支和岩下窦 血管部 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和颈内静脉
舌下神经管

位于枕骨髁前上方,斜向前外贯穿骨质 内口位于枕骨大孔前上部,外口位于颈静脉节下方 舌下神经(Ⅻ)、舌下神经静脉丛、咽升动脉脑膜支 颅后窝━鼻咽颈动脉间隙
视神经管
* *
* *
视神经
眶上裂

位于视神经管外侧,蝶骨大翼和 小翼之间的裂隙 ,呈底向内侧 的狭长三角形,长约22mm

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 (Ⅳ),外展神经(Ⅵ),三叉 神经眼支(Ⅴ1) ,眼上、下静 脉,泪腺动脉脑膜支

眶尖部━海绵窦前部
眶上裂
* *
* *
眶上裂
眶上裂
视神经管
圆孔
颅底构成

额骨眶板、筛骨筛板、蝶骨、枕骨及左右两块颞骨岩部
颅底内面分区

前颅窝

由额骨眶板、筛骨筛板、 蝶骨小翼构成
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岩 部前面构成 由枕骨、颞骨岩部后面构成

中颅窝


后颅窝

前颅窝

额骨眶板、筛骨筛板、蝶 骨小翼构成 重要孔管:盲孔、筛孔
盲孔
位于额骨与筛骨交界区, 鸡冠前方 儿童期有导静脉通过,成 * 年后大多封闭
颅底影像解剖
影像科 周华




颅底结构解剖关系复杂,涉及面广,位置深 在,解剖变异较大,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的难 点。 X线平片上重叠结构较多,仅能利用某些特 殊体位显示部分重叠较少的结构。 高分辨率CT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均得到很大 的提高,对颅底骨性微细结构可清晰显示, 目前已成为观察颅底骨结构的首选检查方法。 MRI以其清晰的软组织分辨率、无骨性伪影、 多方位成像等特点在显示正常颅底神经、血 管等结构及其病变的诊断方面表现出了强大 的优势。


位于卵圆孔的后外侧,呈圆形,直径约3~4mm 脑膜中动脉
颅中窝━颞下窝
*
* *
*
棘孔
*
*
*
*
破裂孔

位于颈动脉沟的后端、后 床突的外侧
由颞骨岩尖内侧、蝶骨体、 枕骨斜坡外侧缘围成 内口与颈动脉管内口相通, 外口由下蝶岩韧带封闭 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
* *



破裂孔
*
*
*
翼管

位于蝶骨下方,圆孔 内侧,自前向后贯穿 翼突根部,长约 14.74±1.64mm 翼管动脉、翼管神经 破裂孔━翼腭窝

神经管、枕骨大孔
内耳道


位于颞骨岩部内的骨性管 道,由内向外接近水平走 行,正常成人长10~20mm 开口于桥小脑角池 面神经(Ⅶ)、前庭蜗神 经(Ⅷ)、迷路动静脉穿 行
内耳道
内耳道
上层:面神经和上前庭神经
下层:蜗神经和下前庭神经
颈静脉孔

位于颈动脉管后外侧,由颞骨 岩部的颈静脉切迹与枕骨的同 名切迹围成
盲孔
* *
筛孔
位于筛骨水平板上 嗅神经(Ⅰ)、筛动脉 颅前窝━上鼻腔
中颅窝

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 岩部前面构成 重要孔管:视神经管、眶上 裂、圆孔、卵圆孔、棘孔、 破裂孔、翼管、颈动脉管

视神经管


位于中颅底前端的中 线旁,双侧各一,由 蝶骨小翼的两个根与 蝶骨体的外侧缘围合 而成 视神经(Ⅱ)、眼动 脉 眼眶━颅中窝

翼管
*
*
*
颈动脉管

位于颞骨岩部内,自后外 向前内接近水平走行 外口位于颈静脉孔外口的 前方,内口连破裂孔 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 海绵窦━颈动脉间隙


颈动脉管
*
*
*
颈动脉管(入口)
*
*
*
*
颈动脉管(水平段)
*
*
*
*
颈动脉管(出口)
* *
*
*
后颅窝

由枕骨、颞骨岩部后面构成
重要孔管:内耳道、颈静脉 孔、咽鼓管、茎乳孔、舌下

翼腭窝前上经眶下裂与眶相 通,后方经园孔与颅内相通 ,内上经蝶腭孔于鼻咽相通 ,下方经翼腭管、腭大孔、 腭小孔与鼻腔相通,外侧经 翼上颌裂进入颞下窝。
谢谢!
颞 下 窝

指颅中窝与颞骨岩部平面以 下,上颌骨体与颧骨后方的 区域。其内界为翼外板,外 壁为颧弓和下颌骨升支,内 上为眶下裂。窝内含咀嚼肌 群、颌内动脉、翼静脉丛、 下颌神经等。颞下窝经翼突 上颌裂与翼腭窝相通,经眶 下裂与眶内相通,经卵圆孔 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颞下 窝为侧颅底外科的重要区域 ,是处理颈静脉孔、岩尖、 鞍旁及斜坡等部位病变的重 要进路与蝶窦外侧壁关 系密切 三叉神经上颌支(Ⅴ2)、 圆孔动脉、导静脉 翼腭窝━中颅窝
圆孔
*
*
*
*
卵圆孔

位于颅中窝底鞍旁,圆孔后外方,椭圆形,大小
约4.2mm×9.0mm

三叉神经下颌支(Ⅴ3)、导静脉、副脑膜中动脉
颅中窝━颞下窝
*
*
卵圆孔
* *
*
*
棘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