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地位和作用
两种不同的观点: 学生中心说(卢梭、杜威);



Fra Baidu bibliotek
教师中心说(赫尔巴特)。


正确的观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具有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具有必然性、辩 证性、条件性。

教师主导作用的必然性,是指教 师主导作用是教育的结构所决定的, 是存在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客观规律;

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智能结构
教师的职业道德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2)对待学生的道德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4)对待自己的道德
教师的知识结构


1)向学生传播的各门基础知识和专 业知识 2)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
教师的能力结构

1)对各种教育影响进行加工的能力 2)对教育影响进行传导的能力 3)组织管理的能力 4)自我调控的能力

特别是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多是奖惩性的,它 们虽然能够对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给予及时的 嘉奖,给较差者以警醒,但带给广大青年教师 更多的是担心和惧怕。因为青年教师阅历浅, 情绪不稳定,同事之间竞争加剧后对他们的生 存环境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他们对自我的期望 往往又较高,在较高的角色期望与“底层”的 学术、经济、社会地位之间徘徊,焦虑与困惑 接踵而来。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三阶段: 适应(见习期与入门期)、 发展 (胜任期)、 成熟(骨干期) 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心理枯竭 现象。
(1)高校青年教师适应期的心理枯竭归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简单易为的工作情境下, 较高的心理压力将产生较佳的成绩;在复杂困 难的工作情境下,较低的心理压力将产生较高 的成绩。经过近些年的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管 理体制变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可以 说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正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 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境中。“先天不足”和“后 天失调”的青年教师在“力不从心”的岗位上, 常常使他们获得一些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 历。
第5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育过程中的教师


1. 教师的概念 “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周礼》)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荀 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 愈《师说》)。

接受社会的一定委托,在学校 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的影响 为其主要职责的,即是我们所称的 教师。
1.高校青年教师心理枯竭的归因
心理枯竭(psycho-burnout),一般 指个体无法应对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 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身心耗竭状 态。


梅斯曼(Meiseman,1996)认为, 当教师表现出为与学生有关的想法所纠 缠、噩梦不断,出现不应有的专业行为偏 差、与学生发生超越正常界限的师生关 系、对学生缺乏耐心和不自信,不能有针 对性和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都是 其正在经历枯竭的征兆。
6.教师角色的变化
随着教改的深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将发 生如下变化: (1)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知识本位---- 智力本位 ---- 人本位 (2)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研究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 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学习过程:(具体)感知——(抽象) 概括——(实际)应用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7.问题研讨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枯竭的归因及其调适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无论从力 度、深度和广度上看都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 最短的时间内,以压缩的方式体验着这一急剧 变化,强烈的反差毫无疑问地带给高校教师巨 大的心理冲击与压力,心理枯竭现象也在教师 高校教师中泛起,其中青年教师更是发生心理 枯竭现象的高危群体。关心高校青年教师的心 理健康,事关高校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应当对其归因和调适对策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师主导作用的辩证性,是指在 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注重学 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构成教 师主导作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衡量 这种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

教师主导作用的条件性,是指教 师主导作用的实现要依赖于教师自身 的条件,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 具备各种客观条件。

《教师法》 《教育法》为教师社 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在现实中,因教师角色转变的艰难性和 低效性,的确使不少青年教师从初期的 理想狂热状态发展为徘徊停滞状态,再 经迷惘挫败状态进入到冷漠抑郁状态。 他们表现出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 和意义失去起码的认同,对自己的发展前 景产生疑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 新的干预因素或调适措施的介入,心理枯 竭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 变 讲授法:单向信息交流(师施、学受) 谈活法:双向信息交流(师问、学答) 讨论法:三项信息交流(师、生互问答、 学生互问答) 探究-研讨法:综合信息交流

(6)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师创造性教学
对教材的处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教材”; 教法的选择与组合; 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接受来自于知识 的、智慧的、意志力的经常性挑战,还要无条 件地扮演人生导师、智慧化身、心理支持者的 角色,为此消耗的个人资源十分严重。许多工 作是台下幕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法计量 的牺牲。教育工作的付出与回报之间不成比例 虽然是个普遍的问题,但对青年教师来说,他 们不希望“付出那样多,所得那样少”的局面 维持太久,否则“付出——回报”不对称的疲 劳和挫折状态必然产生严重的心理枯竭。
教师的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 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 自已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

3.教师作用的表现
教师对教育对象的调节、控制 和改造; 教师对教育影响的调节、控制 和改造;


4.教师劳动的特点
劳动对象的主动性; 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劳动过程的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教师的职业品质
(2)发展期的心理枯竭

青年教师进入到发展期,对教学工作已经能够 胜任,不再对工作适应性问题产生太大的压力, 但随着其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就与贡献的逐渐 增加,开始对自己切身利益关系开始注意。但 是由于学校评价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的不完善, 可能出现弗雷登伯格(Freudenber ger,1980)所说的“付出——回报”不对 称而导致的心理疲劳和挫折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