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阅读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4cd047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b.png)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阅读“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方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以下是整理的掩耳盗铃成语故事阅读,欢迎阅读。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阅读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兴奋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兴奋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即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新编古时候,有一个人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结果被人家逮住了。
这件震惊中外的盗窃案被上报后,皇上勃然大怒,特别下诏对其凌迟处死。
但是,皇上又法外施恩,没有灭其九族,而是赐予其后代姓氏为“掩耳”,以便昭告天下,并让其后代永远记住祖先所犯的不赦之罪。
掩耳氏一脉相传,也不知过了多少代,如今还剩下四兄弟,老大掩耳智,老二掩耳勇,老三掩耳聪和老四掩耳明。
这一天,老大召集四兄弟在一起开会。
老大掩耳智说:“当年我们祖先没有偷到手的那个太上老君做的紫金铃铛,现在依然悬挂在县文物局的大门上。
我们一天不把它弄到手,就一天寝食难安。
现在,这个历史重任就落在我们兄弟四人肩上了。
”老二掩耳勇说:“从我们祖先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试图盗取这个铃铛,可是都被抓住,命丧黄泉了。
我看偷是不管用的,不如去抢,得手以后我们上景阳山落草为寇,好不快活。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https://img.taocdn.com/s3/m/3eb81c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0.png)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掩耳盗铃,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掩耳盗铃的典故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
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掩耳盗铃的故事如下:曾经有个人,傻得可爱又爱占小便宜。
只要他看上的东西,无论如何都要弄到手,哪怕是偷呢。
有一天,他的眼睛落在邻居新挂的铃铛上。
那铃铛做得分外精致,声音又脆又亮,就是远在天涯也能听见。
他心动了,边走边琢磨:我该怎么得到它呢?最后,他决定等没人的时候,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碰这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铃铛一响,就会被邻居发现,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这可怎么办呢?他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出个好办法。
他的一个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只要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铃声了吗?”他一听这个主意,觉得真是太聪明了:只要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铃声了。
于是,他自以为是地用这个方法去偷铃铛。
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
他伸手去摘铃铛,可是铃铛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无功而返。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门前。
他踩着凳子,一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铃铛。
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
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人们,邻居们纷纷披着衣服出来看看究竟。
邻居走上前,当场抓住了偷铃铛的人。
这个人看着大家奇怪地问:“我都把耳朵捂上了,你们怎么还听得见啊?”掩耳盗铃的典故释义:掩: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以为自己很聪明,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不被发现,但实际上他们的行为是愚蠢的,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事情是能够永远隐藏的。
掩耳盗铃典故_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
![掩耳盗铃典故_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6d4f33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2.png)
掩耳盗铃典故_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想知道掩耳盗铃有什么典故吗?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掩耳盗铃典故,希望大家喜欢!掩耳盗铃典故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盗铃典故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
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掩耳盗铃解析[释义]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
比喻自欺欺人。
[语出]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遽揜(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02cac3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b.png)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一、原文:出自秦吕不伟编订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二、译文: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扩展资料一、掩耳盗铃的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
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有的人对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
二、相关成语掩耳盗铃【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秦吕不伟《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释义】:百姓有到钟的,想要背着它逃跑,那钟大不能直接拿走。
想要毁了再搬走,钟是有声音的器具。
所以偷铃铛怕别人听见声音,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掩耳盗铃》成语意思
![《掩耳盗铃》成语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7ad9c7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2.png)
《掩耳盗铃》成语意思
“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意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后比喻自欺欺人。
这个成语的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范氏逃亡的时候家里有一口大钟,有人想把大钟偷走,但是钟太大了,背不动。
于是这个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锤子把钟砸碎,然后再一块一块地偷走。
可是当他用锤子砸钟的时候,钟声响起,他害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抓他,就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他以为自己听不到钟声,别人也听不到,结果最后还是被人发现了。
在日常生活中,“掩耳盗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聪明,却实际上在欺骗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它提醒人们要保持诚实和真实,不要自欺欺人,否则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掩耳盗铃”强调了诚实和真实的重要性,以及不要试图欺骗自己或他人的道理。
掩耳盗铃的意思寓言
![掩耳盗铃的意思寓言](https://img.taocdn.com/s3/m/ad137ae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3.png)
掩耳盗铃的意思寓言
《掩耳盗铃》
意思:掩耳盗铃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衍生注释:这个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试图通过欺骗自己来逃避现实或掩盖错误。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勇于面对真相,而不是像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一样愚蠢地逃避。
赏析:掩耳盗铃以简洁而生动的情节,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愚蠢行为。
它以一种夸张却又极易理解的方式,让人们在轻松一笑之余,也能反思自己是否有时也会陷入类似自欺欺人的境地。
这种通过小故事传达大道理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价值。
作者介绍: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一部杂家著作。
运用片段:
例子 1:哎呀,你看他,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还死不承认,这不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嘛!就像那偷铃的人,捂着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听不到了,真是可笑又可悲啊!你说他怎么就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呢?
例子 2:“你别再掩耳盗铃了!”我对着他大声喊道,“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你这样自欺欺人有什么用呢?”他却还在那嘴硬,非说自己
没错,真让人哭笑不得,难道他真以为能骗过所有人吗?
例子 3:她总觉得自己只要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她的秘密,这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呀!这世界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呢,她怎么就不明白呢,还在那傻乎乎地自我安慰,唉!
例子 4:你说有些人怎么就那么喜欢掩耳盗铃呢,明明工作没做好,还觉得自己挺了不起,领导一批评就不高兴,也不想想自己的问题出在哪,真是让人无语啊!
例子 5:他呀,每次遇到困难就想逃避,还总是找各种借口,这不就是在掩耳盗铃嘛!以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哼,太天真了,最后还不是得面对现实。
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a9ff35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f.png)
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阅读。
掩耳盗铃的成语故事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盗铃详细释义【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掩耳盗铃造句1、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2、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3、这种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盗铃,欺骗不了大家。
4、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己欺骗自己外,还有什么用呢?5、硬要将违法的搜括说成是合法的'借贷,岂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6、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解释词语意思
![掩耳盗铃解释词语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6ed4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b.png)
掩耳盗铃解释词语意思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夜晚偷盗了一只钟,为了不被钟声吵醒,他用手掩住了自己的耳朵。
然而,他却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钟声,结果被发现并受到惩罚。
从这个故事中,人们总结出了“掩耳盗铃”的成语,用来形容故意回避事实,掩盖真相,自欺欺人的行为。
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明知道结果不好,却仍然选择无视现实,不去面对问题的人。
这样的行为往往是出于恐惧、不愿意面对困难或者逃避责任的心态。
这种行为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明智的,因为不论我们是否选择去面对现实,事实都不会因此而改变。
掩耳盗铃只会延缓问题的解决,甚至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在个人生活中,掩耳盗铃可能表现为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忽视。
很多人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会选择忽略或者掩盖症状,不去看医生,这样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病情的恶化,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同样,在人际关系中,有些人可能选择忽视自己的问题,不愿意面对冲突或者困难,这样的行为只会导致问题的积累和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社会层面上,掩耳盗铃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政府或者企业可能选择掩盖问题,不愿意公开承认错误或者面对困难。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损害公众的利益,还会导致信任的破裂,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
在历史上,很多政府因为掩耳盗铃的行为而最终导致了崩溃和灭亡。
掩耳盗铃的行为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安慰,但长期来看,它只会加重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面对现实,虽然有时候会带来痛苦和困难,但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掩耳盗铃不仅是一种逃避,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任。
只有勇敢面对现实,承担责任,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掩耳盗铃的拼音
![掩耳盗铃的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01e7263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5.png)
掩耳盗铃的拼音
掩耳盗铃的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掩耳盗铃的意思是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比喻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
掩: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
掩耳盗铃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遽揜(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
“掩耳盗铃”的教育意义:
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就如钟的响声一样,只要人碰了它,不管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发出声音的。
现实中,也不乏有人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铃”一样。
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关于掩耳盗铃成语故事6篇
![关于掩耳盗铃成语故事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0c595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3.png)
关于掩耳盗铃成语故事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关于掩耳盗铃成语故事6篇掩耳盗铃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b53b8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5.png)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寓言故事(通用13则)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寓言故事吧,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
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掩耳盗铃寓言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1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
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是去偷。
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
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分精致,好看,声音也很响亮。
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决定,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叮零叮零"地响起来。
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现了。
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
那怎么办呢?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地采用这个方法去偷门铃。
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
他伸手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来了。
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了。
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子摘铃铛吧。
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
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铛。
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抓住了。
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响声。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2从前有个人很爱占便宜,为了得到别人的东西,还去偷。
有一天,他路过一家人门前,发现门前挂着一个漂亮的铃铛。
他很想要那个铃铛,可是,怎样才能拿到呢?直接去取吧,铃铛就会发出声响,别人就会发现了。
他想了又想,都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怎么办呢?最后,他终于想了个好办法,把耳朵塞住,不就听不到铃声了吗?他觉得自己很聪明,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掩耳盗铃的意思和道理
![掩耳盗铃的意思和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722c7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3.png)
掩耳盗铃是一个成语,比喻自欺欺人的行为,即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还想方设法地掩盖,并以为自己可以欺骗他人,最终却只是欺骗了自己。
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一个古代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去盗取铃铛,但当他碰到铃铛时,铃铛就会“叮当叮当”响,他害怕被人发现,于是他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听不到。
这个行为显然是徒劳无益的。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要正视现实,面对问题。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问题,不如承认自己的不足,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者等待时机,问题总会得到解决。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9bf9d4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5.png)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
《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
《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向我们阐述了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我们不能自欺欺人的道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掩耳盗铃》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
掩耳盗铃
先秦:吕不韦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译文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注释
(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西。
(5)锤(chuí):槌子或棒子。
(6)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7)遽(jù):立刻。
(8)悖(bèi):荒谬。
(8)恶(e):害怕。
掩耳盗铃译文及注释
![掩耳盗铃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752b4bb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b.png)
掩耳盗铃译文及注释
摘要:
一、掩耳盗铃的原文及翻译
二、掩耳盗铃的注释
三、掩耳盗铃的故事背景及寓意
四、掩耳盗铃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
正文:
【掩耳盗铃的原文及翻译】
掩耳盗铃,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原文为:“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掩耳盗铃,不知其不可为也。
”
翻译:有的人为了求得名声却得不到,有的人想要掩盖事实真相却名声昭著,这是对不义行为的惩罚。
掩耳盗铃,就是不知道这件事情是行不通的。
【掩耳盗铃的注释】
1.或:有的人。
2.求名而不得:想要得名声却得不到。
3.欲盖而名章:想要掩盖事实真相却名声昭著。
4.惩:对……的惩罚。
5.不知其不可为:不知道这件事情是行不通的。
【掩耳盗铃的故事背景及寓意】
掩耳盗铃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时期,讲述了一个国君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故意将错误归咎于他人,以图保全自己的名声。
然而,事实终究会大白于
天下,他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名声扫地的命运。
这个故事寓意着:做人应该诚实正直,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而不是去掩盖真相,否则只会自食其果。
【掩耳盗铃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
掩耳盗铃这一典故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犯了错误不要试图去掩盖,而应该勇敢承认并改正。
其次,我们应该诚实守信,不要为了个人的名誉去损害他人的利益。
最后,我们要学会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掩耳盗铃这一典故告诫我们,做人应该诚实正直,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而不是去掩盖真相。
掩耳盗铃的意思
![掩耳盗铃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104ff32a21614791711285e.png)
掩耳盗铃的意思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用法】:含贬义。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接龙】:掩耳盗铃→陵上虐下→下愚不移→移天易日→日臻完善→善气迎人→人命关天→天下为公→公平正直→直接了当→当家立事→事预则立→立身扬名→名满天下→下笔千言→言讷词直→直抒己见→见风是雨【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众所周知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
【成语典故】: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
《掩耳盗铃》的故事意思以及寓意道理
![《掩耳盗铃》的故事意思以及寓意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f2c592ec3a87c24128c412.png)
关于四字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意思以及寓意道理: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掩耳盗铃的文言文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③;以锤④毁之,钟况然⑤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⑥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7)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氏在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 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 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 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 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 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 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 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 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 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 会被人发觉。
品读句子(二)
如果我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 响声了吗?
如果我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 声了。
成语练习)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揠苗助长
1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还算( 亡羊补牢 )
2有的同学考试时总想抄别人的答案来提高分 数,这不是( 掩耳盗铃 )吗?
联系生活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自欺欺人 的现象或行为?
拓展训练
续写:这个盗铃人被发觉后会 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 合理写作,之后与大家一起分享!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 他就被人发觉了。
品读句子(一)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 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刻 会被人发觉。
巧嘴巴 会说话
①他明明知道,只要____,铃铛就会____。 ②他明明知道,只要铃铛____,主人就会 ____。 只要____,就____。
你能用“只要……就……”说一句话吗?
揠苗助长
狐假虎威
刻舟求剑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语文s版
掩耳盗铃
授课人:张喜 ——
“盗”盗
生字学习
铛( 铃铛)
零( 丁零丁)零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 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很 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 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 零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 觉。可是他想:“如果我把 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 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 朵,伸手去偷铃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