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87例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肱骨 髁上 骨折 8 7例
刘砥 彬 付 玉
( 吉林省长 白县 医院外科 ,长 白 1 3 4 4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采用 中西 医结合 的方法治疗肱骨髁上 骨折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选取 2 0 1 0年 1 0月至 2 0 1 2年 1 1月我 院收治 的 1 7 4 治疗组显效 5 2例 ( 5 9 . 7 7 %) ,总有效率 8 9 . 6 6 %;对照组 显效 3 5例 ( 4 0 . 2 2 %) ,总有效率 7 0 . 1 1 %。治疗组 的l 临床疗 采 用 中西医结合方 法治疗肱 骨髁上骨折 临床疗效 显著 ,并
表 1 中、 西 医 治 疗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疗 效 比较 表 ( / ' / , %)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1 0年 1 0月至 2 0 1 2年 1 1 月我院收 治的 1 7 4 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 两组各 8 7 例。其 中,治疗组 ,男 5 0例 ,女 3 7例;年龄 3 5 5 岁 ,其 中 4 ~1 1 岁5 9例 ;对照组男 4 9例 ,女 3 8例 ; 年龄 5 ~5 6 岁 ,其 中 4 ~1 1 岁5 8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 别 、g O , 睛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因此具有可比性。 1 . 2 洽疗方法 1 . z 1 治疗组 治疗组在采取手术治疗后,配合中药治疗 。 1 . 2 . 1 。 1 手术 治疗 对患者麻 醉后 ,在肱骨下方 、距肘
1 资料 与 方法
和应用 S P S S 1 1 . 0软 件 完 成 数 据 的 统 计 处 理 ,得 P < 0 . 0 5 ,即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 . 1 疗效 判 定标 准[ 4 显效 :骨折 完全 愈合 , 患肢功能完全或基本 恢复 ,肘关 节屈伸 受限在 2 0 。 以内 。 有效 :骨折对 位 良好 ,骨折也基本 愈合 ,肘 关节屈 伸受 限2 0  ̄3 0 。 。无效 :骨折未愈合或 愈合 至畸形 ,肘关节屈 伸受限大于 3 0 。 ,肢体功能障碍 。 2 . 2 疗效 见表 1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肱骨髁上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采取西医的治疗方案疾病恢复时间偏长,中医在治疗骨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研究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60例肱骨髁上骨折住院患者进行分为三组,每组20例患者,分别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进行试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疾病恢复速度最快、治疗效果最佳、患者满意度最高。
标签: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对于疑难杂症和一些特征性的病症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1]。
相比较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指证明显、较易让患者接受,但也存在一些缺陷[2]。
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医学理念的优势,对疾病治疗的效果也能够显著增强[3]。
肱骨髁上骨折在骨科方面具有重要特征,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4]。
关于本病的治疗,往往采取固定闭合复位,采取石膏固定,用抗生素防治激发感染等处理方式,且在效果不佳时切开肱骨髁进行治疗,如果是切开手术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伤害较大。
一些中草药和针灸在治疗骨折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医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并开展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最佳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骨伤科60例肱骨髁上骨折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2例,年龄在15~50岁,平均年龄为34岁;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14~50岁,平均年龄为31岁。
根据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本试验中选择的病例样本均为外伤引起的肱骨髁上骨折。
1.2方法1.2.1试验样本选择与分组处理我院骨伤科60例肱骨髁上骨折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三组:I组、II组、III组,每组20例患者。
I组为西医治疗组,只采用西医处理方法;II组为中医组,只采用中医处理方法;III组为综合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处理。
中西医结合新疗法对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预后的
中西医结合新疗法对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预后的改善作用发表时间:2019-10-25T15:50:34.63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作者:李春阳[导读] 对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新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
南方航空公司航医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新疗法对肱骨踝上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8月,同时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踝上骨折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后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组为联合治疗组(n=61例)和常规治疗组(n=61例),之后比较两组患者伤病问题的改善情况。
结果:在临床疗效的比较方面,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0.33%,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72%显著更高,并且在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面也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表明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结论:对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新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肱骨踝上骨折;治疗效果肱骨踝上骨折主要是由于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一类骨折疾病,会因为疼痛问题的出现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并且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开展造成阻碍,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1-2]。
为此我院将选取的数名患者进行了如下治疗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呈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起止时间控制在2018年12月-2019年8月,将我院收治的数名接受治疗的肱骨踝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其中的122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组为联合治疗组(n=61例)和常规治疗组(n=61例)。
其中联合治疗组中男性病患和女性病患人数分别为30例和31例,患者的年龄为24-71岁,均值为(47.32±1.39)岁。
另一组常规治疗组中男女病患人数分别为32例和29例,患者的年龄为25-70岁,均值为(47.25±1.51)岁。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
1214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杨建全安阳市林州人民医院(456550)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利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结果术后无明显肘内翻,肘外翻现象;结论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目前不失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骨伤科学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损伤,治疗不当常导致严重后遗症。
自2003~2007年1月,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收到优良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30例,女28例。
年龄最小4岁,最大16岁,平均10岁。
均跌打损伤。
伸直尺偏型40例,伸直桡偏型10例,屈曲型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伤后至来诊时间最长2天,最短1小时。
2治疗方法2.1整复方法以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为例。
患者仰卧位,一助手握住患者上臂,另一助手握住患者腕部,两助手对抗持续牵引,纠正重叠移位。
患肢为右侧且远端有旋前畸形者,在牵引下先使前臂旋后,然后左手握住骨折近段,右手握住骨折远端,两手相对挤压,矫正旋转和侧方移位后,术者以两手拇指从肘后推动尺骨鹰嘴向前,同时两手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拉,并让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常可感到骨折端复位的骨擦感。
然后术者双手环抱骨折断端稳定着,嘱远端助手再次轻柔屈伸肘关节3~5次,以进一步整复前后残余移位。
注意勿将骨折近端过度推向前方,以免骨膜剥离广泛而影响骨折的稳定性,尺偏型骨折当复位后,术者一手将骨折部固定,另一手将肘关节略伸直,将前臂向桡侧伸展,使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嵌插或稍有桡偏,以预防发生肘内翻畸形。
整复屈曲型骨折,手法与上述相反,应在牵引下,将远折端向后推,并徐徐伸直肘关节。
2.2固定方法在助手维持牵引下,铺一层薄棉垫,选用适合的肱骨髁上骨折专用夹板4块,布带3条(长1条,短2条),梯形垫2个(屈曲型1个),塔形垫1个,小平垫1个(屈曲型2个),钢托1付。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春 三月 , 夜卧早起 , 广步 于庭 , 被发缓形 ,
生而勿杀 . 而勿夺 , 而勿罚。 予 常
们 力求 解 剖复 位 , 特别 是着 重解 决 其旋 转移 位 , 远端 尺 侧 移位 及 内倾 。本 组 病 例 中 只有 5例 发 生 肘 内 翻 畸 形 , 得 了 良好 的预 防效果 。 取 3 2 手 法整 复 的时 间 , . 应愈 早愈 好 。在较 严 重肿 胀 发 生之 前 , 法复 位 相 对 容 易 , 果 亦 佳 。 严 重 的肿 胀 , 手 效 则 不宜 勉强 整 复 , 可待 肿胀 消退 后 , 再行 手 法复 位 。或 即行 手 术切 开 复 位 内 固定 。肘 关 节 系 一 多关 节结 构 ,
杂 志 ,0 0 2 ( ) 1 213 2 1 ,6 2 :0 -0 .
[ ] 中华 医学 会 心 血 管 病 学 分 会 , 华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编 辑 委 员 会 . 5 中 不 稳 定性 心 绞 痛诊 断 和治 疗 建 议 [ ] 中华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00,2 J. 2 0 1
( ) 49 1 . 6 : 0 - 2 4
血 消瘀之 品配 伍 丹 参 人 心 , 达 病 所 , 除 心 脉 之 瘀 直 消 血; 配三七 、 当归活 血 而补血 , 血而不 留瘀 , 血而 不 止 活 出血 ; 同时 以血 中气 药 J 芎 益 气 活 血 , 气 行 则 血行 。 i f 使
[ ] 陈 明哲 . 脏 病 学 [ . 京 : 京 医 科 大 学 出版 社 ,0 0:0 6 6 心 M] 北 北 2 0 14 .
( 文校对 : 春渝 本 庞 收稿 日期 :0 1—0 21 2—1) 0
全方 配伍 精 当 、 药少 而 专 , 效显 著 。通过 本组 治疗 结 疗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诊疗方案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
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一诊断(中西医诊断相同)(一)诊断标准: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1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肱骨髁上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见于跌倒,肘关节在半伸位,或伸直位,手掌先触地,或者肘关节屈曲,后部着地,致伤2症状和体征: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局部压痛甚剧,肘关节功能丧失,肱骨髁上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屈曲伸位,移位明显时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正常3辅助检查:肘关节的X线正侧位片可做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中医分型〗1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
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
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
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
2屈曲型:较少见。
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
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1早期:伤后1—2周内,可以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2中期:伤后3—4周左右,此时如需要复位,应该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罗卫【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手术、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手术治疗。
结果: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78.8%、对照组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观察组(24.67±6.85)d、对照组(37.85±9.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好,愈合快。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05【总页数】1页(P467-467)【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药【作者】罗卫【作者单位】四川省隆昌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隆昌 642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肱骨髁上骨折属于小儿最常见肘部骨折的一种,约占50%以上,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为主,多见于5~10岁儿童。
我们用手术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共66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医院收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
观察组男28例,女5例;年龄4~11岁,平均(7±4)岁;病程3h~4d,平均(2±1)d;左侧损伤25例,右侧损伤8例;跌倒受伤19例,车祸受伤6例,高处坠落受伤8例。
对照组男30例,女3例;年龄5~12岁,平均(8±3)岁;病程2h~5d,平均(3±2)d;左侧损伤28例,右侧损伤5例;跌倒受伤21例,车祸受伤7例,高处坠落受伤5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
有明确外伤史,明显的肘关节功能异常,肘内侧胀痛和压痛,肘关节不能伸直,呈半屈伸畸形状态,X线显示肱骨内上髁骨折。
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两组均予手术复位联合夹板固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骨折类型等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疗 。前 2 周给予活血化瘀汤 ( 红花 1 0 g ,川芎 8 g ,桃仁
1 5 g ,生 地 黄 l O g ,当归 6 g ,赤芍 l O g )。肿 胀 严 重 、血
诊断标准 h :①有明确的肘部直接与间接外伤史 ; ②骨折局部疼痛 、肿胀 、压痛明显 ,有移位骨折可触及
提 高优 良率 。 [ 关键 词 ] 儿童 ;肱 骨髁 上骨折 ; 中西 医结合 ;对 照治 疗观 察 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在肱骨髁与肱骨干之间的相对薄 尺骨鹰嘴部和肱骨内髁部,放置一塔形垫在肱骨外髁上 弱部分 ,肱骨髁 上骨折是 1 0岁以下儿 童最常见的肘 部 方近折端外侧 ;若为伸直桡偏型骨折 ,则在肱骨内、外 骨折 ,约 占全部肘 关节损 伤的 5 0 % ~6 0 %… ,如治疗 髁处放置的压垫与伸直尺偏 型相反 ,其余相 同;若为屈 不当易引起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导致 曲型骨折 ,则分别放置一小平垫在近折端后侧 、远折端 爪形手 畸形 ,或后遗肘 内翻畸形等 。2 0 0 9 年 1 月 至 前侧 ,其余压垫放置方法 同伸直型。夹板及压垫放置在 2 0 1 2 年 1 2 月 ,我们用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 适 当位置上后 ,用 2短布将夹板 中、上段捆扎好 ,在肘 上骨 折 6 8 例效 果较 好 ,报道 如 下 。 尖 下 内、外 侧 板 用 长 布 带 作 一 倒 “ 8 ”字 形 捆 扎 ,之后 1 临床资 料 返 回 向前斜 上 方经 肘 前方 向后作 环 形 捆扎 。用绷 带 在患 1 3 6 例均为我院 2 0 0 9 年 1 月至 2 0 1 2 年 1 2 月 收 治 肢后侧用适合角度 的钢托固定 ,上达肩部下缘至腕部。 患儿 ,经 x线片确诊 。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 固定后检查桡动脉 的搏动情况。伸直型骨折患儿肘关节 6 8例和对照组 6 8 例。观察组男 4 1 例 ,女 2 7例;年 龄 用 钢托 固定 于屈 曲 9 0 。~ 1 0 。位 ,颈腕 吊带悬 吊于胸 4 ~ 1 4 岁, 平均 ( 8 . 2 ± 3 . 7 ) 岁; 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 O . 5 h , 前 4—5周。屈曲型骨折患儿肘关节用钢托固定于屈曲 最长 3 d ;闭合性骨折 5 3 例 ,开放性骨折 1 5例;伸直型 4 0 。 ~6 0 。位 2 周, 之后改为肘关节功能位固定 2~3 周。 1 8 例 ,屈曲型 3 6 例,无移位型 l 4 例。对照组男 4 0 例, ③术后处理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及时调整布带松 女2 8 例 ;年龄 4 ~ 1 5岁 ,平均 ( 7 . 9 ± 3 . 1 ) 岁 ;受伤 至就 紧。 术 后定 期进 行 X线检查 , 术 后 4~5 周 后解 除外 固定 , 诊时间最短 0 . 5 h ,最长 3 d ;闭合性骨折 5 1 例 ,开放性 并叮嘱主动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 骨折 1 7 例; 伸直型 2 0 例, 屈曲型 3 7 例, 无移位型 1 1 例。 观察组 :在与对照组治疗相 同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在骨损伤中较常见,以学龄儿童尤以5~14岁居多,其治疗方法较多,骨折愈合较快,但极易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及骨折畸形愈合[1],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2000~2006年本院收治20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病人,男133例,女70例;年龄1.5~6岁42例,7~14岁137例,15~45岁20例,45岁以上4例;左侧115例,右侧88例;玩耍时平地滑倒致伤159例,车祸伤26例,高处坠落伤16例,直接暴力致伤2例;伤后1周内来院就诊治疗164例,伤后3周内来院治疗29例,伤后3周以后来院治疗的10例;闭合性骨折166例,开放性骨折37例;无移位型36例,屈曲尺偏型骨折139例,伸直型骨折24例,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4例。
伤后合并尺神经损伤者16例,伤后合并尺神经,肱动脉损伤者3例;伤后合并同侧桡骨远端骨折19例。
12治疗方法1 2.1复位方法闭合复位伤肢功能位小夹板固定。
1 2.1.1无移位型不需复位,直接用功能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36例。
1 2.1.2移位型患者取坐位(儿童为卧位);给予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儿童以全麻居多。
常规采用方法分三步:其一,拔伸牵引,以纠正前后成角及移位;其二,推拉手法以矫正侧方移位;其三,推拉屈肘为固定作准备。
1 2.2 固定方法用小夹板外固定,夹板以我国南方生产的“竹子”为材料自制,各板宽度均为患肢周径的1/5,后侧夹板的长度在前臂达桡骨下段但不影响腕关节功能,上端达肱骨外科颈处,前侧夹板于肘窝区但不压迫肱动脉,内侧、外侧夹板以能压住内、外髁为宜,上臂以布带捆扎3道,再用绷带包扎,各骨突出处均需垫衬垫,固定4~6周。
对于粉碎性骨折,宜用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65例。
1 2.3手术治疗对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合并脱位、开放性骨折以及经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功能复位要求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行切开复位φ1.0~φ1.2的交叉克氏针作内固定,术后用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外固定4~6周拆除,拆除外固定同时拔除内固定,共治疗10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30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30名,行保守治疗。
术后随访1月-3月,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对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产生良好效果,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重要方法。
但应注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Abstract】Objective: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the 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method and effect. Methods: The extraction of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1 were treated 60 humeral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30, the lin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Control group 30, treated conservatively.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in January -3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function of the elbow was assessed using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scoring criteria and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ASAES) scoring two physicians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unction score and the UCLA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中 中 医 药
【 图分 类 号] 6 3 4 中 R 8. 1
黧 墨 u n 2 . 2:6 墨 m dg JN O ̄ , l e l O / aa e 0 o s 1u t a n1 - Mz 0 e6 r e i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肱 骨 髁上 骨 折
感, 复位 后 术 者 一 手 将 骨 折 部 固定 , 一 手 轻 轻 伸 屈 肘 关 节 , 为 , 要 遇见 肘 部 肿 胀 、 另 只 畸形 者 , 诊 者 均 应 意 识 到 首 先 排 除 接 并 有 意 识 地 向桡 侧 施 力 , 骨 折 断 端 稳 定 、 侧 嵌 插 。c 型 臂 血管 、 径损 伤 , 使 桡 神 只要 遇到 桡 动 脉搏 动减 弱 或 消 失 , 指 发 凉 、 手 显示 复 位 良好 后 , 部 消毒 , 取直 径 2 局 选 mm 克 氏针 , 肱 骨 外 发麻 、 痛 , 般 行手 法 复 位 后 动 脉 搏 动恢 复 正 常 , 则 , 不 于 剧 一 否 应 上 髁 处 呈 4。 5角进 针 , 过骨 折 端 斜 向 内上 钻 入 克 氏 针 至 内侧 骨 失 时 机 地 施 行 手 术 探 查 , 开 神 深 筋 膜 及 肌 间 隔 进 行 彻 底 减 切 皮 质 外 0 5m。 同法 于 肱 骨 内 上 髁 处 进 针 , 骨 折 端 斜 向 外 压 。神 经 损 伤 应 先 观 察 3个 月 , 果 无 恢 复 迹 象 再 行 手 术 .c 过 如 上 钻 入 克 氏针 到 外 侧 骨皮 质 外 0 5m。 C型 臂 再 次 显 示 骨 折 探 查 。 .c 端 对 位 良好 , 氏针 固定 位 置 合适 。局 部 消 毒 后 , 菌 敷料 包 克 无 本 组 病 例 患 者对 象 均 为 儿 童 , 了 使 患 儿 治 疗 无 痛 苦 , 为 术 扎 克 氏 针尾 端 , 肢 屈 曲 9 。 2 。三角 巾悬 吊 。术后 , 以 后 便 于观 察 病 情 变化 , 以 随时 采 取 措 施 解 决 出 现 的 新 情 况 , 患 0一1 0, 予 可 止 血 、 痛 、 肿 、 炎 等 对 症 支 持 治 疗 。并 指 导 患 儿 进 行 早 建 议 住 院 治 疗 , 用 合 理 的 麻 醉 方 法 , 肿 胀 消 退 , 片 复 查 止 消 抗 采 待 拍 期 腕 关 节 , 指 功能 锻 炼 , 手 四周 左 右 , 折 线 模 糊 , 部 骨 痂 形 正 常 后 可 出院 门 诊复 查 治 疗 。 骨 局 成后 , 除克氏针, 肘关节屈伸锻炼 , 序渐进 , 拔 行 循 至功 能恢 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黄佩军(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中医医院 尼勒克 835700)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现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复位外固定及手术法进行治疗,而研究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进行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经6月至1年的随访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1/25),而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00%(6/2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 并发症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6.09.294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9-0230-01 肱骨髁上骨折通常是指肱骨髁与肱骨干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若处理不当,则会引起上肢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等[1]。
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肘部疼痛、肿胀或畸形,肘关节呈半屈位,若稍用力掐捏肘关节时存在骨摩擦音[2]。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经X线进行确诊,已排除患有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无细菌性痢疾等感染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现将所有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5-18岁,平均年龄为8.5±2.9岁,致伤原因:车祸3例,跌伤18例,其他致伤4例;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4-17岁,平均年龄为8.3±3.2岁,致伤原因:车祸2例,跌伤17例,其他致伤6例。
中医手法复位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
中医手法复位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分析肱骨髁上骨折指的是肱骨骨干与肱骨髁交接的地方发生的骨折。
在此处,肱骨骨干与肱骨髁之间有30。
~5O。
的前倾角,易发生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12岁以下儿童,其导致原因复杂,多为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等。
如果治疗处理不当,极其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等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
现选取我院白2009年12月~2O11年09月的13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通过分析整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09月就诊的138例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
所有患者中,男87例,女51例,年龄小于12岁者,130例,大于12岁者,8例。
治疗前,125例为屈曲移位型骨折,13例为伸直移位型骨折。
所有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都无尺神经和肱动脉损伤。
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69)和对照组(n=69)。
其中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加中医内外理疗方法。
所有的受治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加本次试验,并签署相关文件。
1.2治疗方法1.2.1常规手法复位法所有患者采取卧位,使用常规手法复位,纠正移位。
如果局部情况允许,应立即进行复位。
局麻或臂丛阻滞麻醉后,在两名助手的协助下进行复位。
上助手握患者患侧上臂,下助手握患者患侧前臂及手腕,肘呈半屈曲位,顺势牵引。
术者先以两手相扣对挤法,先纠正侧方移位,在纠正前后移位。
屈曲型者,用拇指按压远折端向后,余指按压近折段向前,术者用力复位的同时,下助手将患肘拉直,即可复位。
而伸直型患者则由术者两拇指按压远侧段,扳提近段向后。
下助手在牵引的基础上,徐徐将肘屈曲至70。
左右即可。
随后常规夹板固定,出院后,定期随访。
1.2.2中医手法复位法中医手法复位法是指在常规手法复位的基础上加上相关的中医治疗。
常规手法复位后,采用中医推拿术,对患者肘部进行缓慢推拿,活血化瘀。
同时进行中医练功活动,固定后即开始联系手指的握拳运动和腕的屈伸,以减轻前臂及手的肿胀。
优势病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青岛城阳古镇正骨医院优势病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9)一、病名中医病名:骨折(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西医病名:肱骨髁上骨折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外伤史,多发生于儿童。
(2)肘部有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功能障碍,甚则有张力性水泡,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和类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外伤史,多发生于儿童。
(2)肘部有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功能障碍。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注意有无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血管损伤(肱动脉)。
(3)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和类型。
(4)应与肘后关节脱位和肱骨小头骨骺分离相鉴别。
(二)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内。
2.中期:伤后3周~4周。
3.后期:伤后4周以上(三)疾病分型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肱骨髁上骨折的症候分类标准。
1.伸直型骨折:患肘肿胀或靴状畸形,髁上压痛,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功能障碍,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伸直型骨折根据来自侧方的偏重伤力的不同,可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骨折。
(1)尺偏型:骨折远端除有向后上方移位外,还有向尺侧移位。
此型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
(2)桡偏型:骨折远端除有向后上方移位外,还有向桡侧移位。
2.屈曲型骨折:较少见,伤肢肿胀,髁上压痛,功能受限,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很少发生神经血管损伤。
(四)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神志清楚,痛苦面貌,面舌暗红,言语清楚,气息正常,骨折处疼痛肿胀、瘀斑,痛点固定不移、拒按,肢体活动受限,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紧(或细数)。
2、营血不和证:神志清楚,面色无华,言语清楚,气息正常,骨折处轻度肿胀疼痛、瘀斑,血肿瘀斑尚未完全消除,舌质淡紫,苔白,脉涩。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8例刘燕【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2(028)011【总页数】2页(P934-935)【作者】刘燕【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重庆,4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72008至2010年10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68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68例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2~15岁,左侧51例、右侧17例,伸直型58例、屈曲型10例,闭合性骨折62例、开放性骨折6例,伤后就诊时间1h~2d。
受伤的原因主要为爬高跌倒、追逐摔伤,其次为骑车跌倒受伤。
诊断标准:①有外伤史;②肘内侧胀痛明显,压痛明显,肘关节功能障碍,肘关节呈半屈伸畸形;③X光片示肱骨内上髁骨折;④并发尺神经损伤者见患肢小指全部和环指尺侧半、手掌尺侧感觉障碍,骨间肌肌力减退,小鱼际侧进行性肌萎缩,各手指不能内收、外展,拇食指不能对掌,手的握力减少约5%;⑤并发肘关节脱位时,肘关节肿胀明显,呈弹性固定。
手法复位治疗:在局部血肿浸润或硫喷妥钠麻醉下,患者仰卧,患肢外展,整复时两名助手分别握住患者的前臂和上臂,前臂旋后位,曲肘30~50°,行缓慢、持续牵引。
术者双手四指握持骨折近端,拇指向侧方推挤骨折远端,矫正尺偏或桡偏移位。
如果骨折远端为桡偏移位,整复时要达到解剖复位;尺偏移位复位时应维持在轻度桡偏位。
手法复位后以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伸直型骨折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110°,屈曲型骨折固定于肘关节屈曲40~60°,复位时注意纠正旋转、侧方及尺偏移位。
一般复位后石膏固定3~4周,常规进行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及伤肢理疗。
手术治疗: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在氯胺酮或臂丛麻醉下,患儿平卧,患肢呈外展位,以肘后侧入路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后,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钻入克氏针时必须紧贴骨折端的骨皮质,而后穿出对侧骨皮质0.5cm以内,并将针尾折弯。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2例
脑卒中是世 界范围内人 口死亡 的第 3位病因和成人 残 疾的首要原 因,我 国为脑卒 中高发 国家 , 目前 ,用于 治疗该病 的药物较多 ,多应用血管扩 张剂 、抗血 小板聚 集剂、脑代谢活化剂 、中医药 治疗等 。脑梗死最 常见的
病 因为动脉 粥样硬化 ,急性 期治疗 原则多为调整 血压, 防治并发症 ,防治血栓进展和减少梗塞 范围。在 临床 中
曲4  ̄6 。 0 0 ,复位时注意纠正旋转 、侧方及 尺偏移位 。一 般复位后石膏 固定 3 ~4周,常规进行功能锻炼 、药物 治 疗及伤肢理疗 。 1 . 手术治疗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后, .2 3 在氯胺酮或臂丛 麻醉下 ,患儿平卧,患肢呈外展位,以肘后侧入路暴露骨 折端 ,直视下复位后 ,用 2 枚克氏针交叉固定 ,钻入克 氏 针时 必须 紧贴骨 折端 的骨 皮质 ,而 后穿 出对侧 骨皮 质
一
肢小指全部 和环指 尺侧 半 、手 掌尺侧 感觉障碍 ,骨间肌 肌 力减退,小鱼际侧进行性肌萎缩,各手指不能 内收 、 外展 ,拇食指不能对掌 , 的握力减少约 5 ⑤并发肘 手 ‰ 关节脱位 时,肘关节肿胀 明显 ,呈弹性固定。
1 治疗方法 . 3
1 . 手法复位治疗 _1 3
◎
从上表 3种方法在第 1 个疗程及第 2个疗程 的总有 效率可分析 出,银杏达莫组 的治疗 总有效率最高 ,川芎
远O D擞 UF CC A篡 程 T I O I ' 4
第 l总3 2 1上刊 0 9第期 90 半 1期 1 1 ・月 卷月 2 年・ 第
嗪组次之 ,而丹参 组总有效率最低 。
[1周 立春 , 华. 格雷 钠联 合依 达拉 奉治疗 急性 脑梗 死 的临床 疗效 及 3 董伟 奥扎
安 全性 叨. 中国卒 中杂 志,0619: 5 20 , ) 2 . ( 6 ( 文校 对 :郑黎 本 收稿 日期 :2 1-71) 0 1 —4 0
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预后观察。
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观察组)预后加以比较,回顾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选择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47.1±5.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7.3±7.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两组均积极处理并发症,行常规基础治疗,以保证生命体征平衡,各项身体指标改善。
对照组选择病例行西医常规治疗,对患者实施骨折复位并固定。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具体如下:先西医治疗,行局部麻醉,拔伸牵引骨折处复位,后夹板联合石膏行固定操作,若复位未完全,需行手术复位并同法固定。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依据中医施治理论,加中医疗法运用,在骨折完成固定操作早期,取中药口服,组方为:红花10g,丹皮9g,厚朴10g,大黄20g,陈皮10g,芍药9g,积壳20g,当归10g,甘草5g,木通10g,桃仁9g。
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中后期恢复阶段,取桃红四物汤应用,组方为:赤芍9g,桃仁9g,甘草6g,红花6g,茯苓12g,当归12g,牛膝10g,生地黄15g,泽兰10g,续断10g,薏苡仁12g,川芎9g,黄芪15g。
以强筋健骨、通经活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加强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3 效果评定:治愈:治疗后骨折愈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骨折明显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正常工作和生活稍有影响;有效:治疗后骨折有所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治疗后骨折无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消失,生活质量无改善,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0.0% 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骨折处的愈合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临床根据位移方向和受力的不同将其分为伸直型、粉碎型和屈曲型,并以伸直型最为常见占90%以上。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5-12岁的儿童,由于此年龄区的儿童肱骨髁上的部位较为薄弱,受外界暴力,容易发生骨折。
该病治疗不当容易引发肘内翻和缺血性肌痉挛,造成后遗肘内翻或爪形手畸形。
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7.64±3.12)岁;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1.2.1手法复位:病人仰卧适当麻醉,患肢外展,两助手分别握住前臂和上臂行对抗牵引,矫正重叠移位。
术者两手四指和拇指分别握住骨折近远两段互相挤压,矫正尺偏和桡偏移位。
骨折为尺偏型移位时复位时保持轻度桡偏位;骨折为桡偏型位移复位时需达到解剖复位。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闫贵成;魏宝刚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3(015)004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收治肱骨上骨折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80例采用西医方法进行临床治疗;乙组8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临床疗效显著优越于甲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临床治疗时间及临床治疗费用显著优越于甲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肱骨上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无不良反应,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治疗时间,节约临床治疗费用,适宜广泛应用.
【总页数】2页(P225-226)
【作者】闫贵成;魏宝刚
【作者单位】628200,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中医医院;628200,四川广元市旺苍县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名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30名,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照组30名,行保守治疗。
术后随访1月-3月,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相比,实验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首选常规闭合手法复位,术后可实施早期康复常规锻炼。
实验组所有患者均行中西医结合,采取常规手法固定后, 初期均给予相应的口服中药制剂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治疗;中、后期以温经通络、强筋壮骨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汤剂加味,对少部分软组织挛缩的患者可用中药熏洗,并配合相应按摩手法辅助肘关节功能练习[3]。
解除外固定后,外敷本科自制“强筋壮骨温经散”并鼓励患者慢慢加强患肢功能练习,逐渐由被动向主动功能锻转。
术后随访1月-3月,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平均分评定[5]。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定为p≤0.05,对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
示,比较均采用x2检验。
2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平均分评分体系均增高明显( p< 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平均分评分体系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体见表 1。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指标变化
指标实验组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ucla
评分24.19±4.22 32.58±4.67*# 24.11±4.37 29.45±4.11*
asaes
评分15.89±2.98 22.29±3.59*# 15.73±2.65 18.75±3.73*
*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评分体系均增高明显( p< 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两评分体系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为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和肱骨髁上骨折的复杂性,骨折移位情况有可能不能被单方向肱骨髁上x线片准确地呈现。
故建议行多角度投照或进行全面系统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其他合并损伤和骨折移位程度。
肱骨髁上骨
折后血溢脉外,经脉受损而成离经之血,不通气血,经脉阻滞,不通则痛,留于肌肤腠理之间而肿胀。
因此,早期内服一些止痛行气、化瘀活血、消肿利水的中药是必要的。
据文献报道[4],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内服外敷可以促进局部血肿吸收,有利于骨痂生长。
方中桃红四物汤为调经要方之一,是《玉机微义》转引的《医垒元戎》中的一个方子,也称加味四物汤。
该方由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而成,功效为养血活血。
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疲劳、抗休克、调节免疫功能、降脂、补充微量元素、抗过敏等作用。
而行中药熏洗是一种古老而有效地方法,通过熏蒸热浴作用患肘以改善循环、消肿止痛、舒松关节,可有效缓解骨骼和肌肉疲劳,有效地促进药物吸收。
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并行合并肘关节修复手术,术后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本研究中,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评分体系均增高明显( p< 0.05 );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评分体系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均与文献报道相符。
总之,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也日趋成熟,具有效、简便、安全、快捷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应注意正确的肱骨髁上骨折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参考文献
[1] 蒋彩云.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02例疗效观察, 中
国现代药物应用[j] ,2008; 2(19) : 50.
[2] 李全喜; 陶文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93例, 现代中医药[j] ,2010; (1) : 22-23.
[3] 陈伟; 田健宏; 高波,等. 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正骨[j], 2007; 19(11) : 49-50.
[4] 张涛. 肱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医药论坛杂志[j], 2007; 28(12) :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