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
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
内容提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和比较的定量研究。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其绩效评价的基础和难点。本文运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制定了产业集群识别标准,探讨其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并构筑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比较、交流与学习,从而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区域及至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关键词:产业集群;识别标准;集聚度;绩效评价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在世界版图上,大量由产业集群成就的呈明显块状、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的财富创造现象,使人们就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区域发展模式达成了共识。在全球化和跨区域合作过程中,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世界各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和政策工具。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种载体的产业集群迅猛发展,然而数量激增,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全面、可行的指标体系评价和比较产业集群的发展绩效,以便找出差距与不足,加强学习与交流,促其健康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于特定区域内结网而成的学习型组织。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无形资产提高是产业集群的优势。这些优势得益于相似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彼此间的互补与共生,享益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体效应,从而提高产业及区域的竞争力。存在即意味着合理性。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把企业、政府和地方公共机构组织到一起从事有关于产业提升而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媒介物,为企业和政府合作创造了一种新机制。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加大了对其进行量化研究的难度,识别标准的制定是产业集群定量研究的基础,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对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测度。产业集群组织自身效益及其对区域生产力、收入水平、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影响的测度是本文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
然而关于产业集群的已有研究中,各地有自己的识别标准而未达成统一共识,聚集程度并没有全面体现产业集群的实质,合作程度没有很好的测度方法,创新能力的研究较多却没有体现集群的特色,因而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制约了产业集群间的比较、交流与学习。本文运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分别探讨了产业集群识别三个子标准的内涵,整合制定了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继而探讨了其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衡量方法,构筑了整套指标体系,以全面体现这种区域性产业组织形式的价值及影响。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产业集群理论,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定量研究的深入,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理论基础
产业集群是一种位于特定地理区位的中间组织,由众多企业即集群的成员本着共同的产业目标、默识的规则建立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约定的群体。集群成员间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竞争,不断创新,建立了投入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关系,产业与相关企业、支持
和服务机构之间的互补关系,从而形成产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我们认为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是产业集群识别标准、集聚度、合作程度、创新能力直至评价产业集群绩效的基础。
1、产业集群是基于分工的一种关系合约
关系合约(relational contract)由麦克尼尔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且来源于其“三分法”即古典合同法、新古典合同法和关系法的分类。麦克尼尔(MacNeil)指出,为应对压力和维持现存关系,大多数公司法和集体谈判中逐渐脱离了古典式合同法律系统和新古典式合同法律系统,在一些受限制的领域出现了许多附属内容。在完全合约具有很高的成本或完全不可能时,合同的期限和复杂性的逐步增加导致一个具有更大交易专用性和持久管理特征的调整过程,就形成了关系合约。关系合约的重点不是放在追求合约的完全性上,而是只对双方的关系给予框定,即在拥有共同预期的前提下,交易各主体不是对行为的具体细节达成协议,而是对行动的目标、广泛适用的原则、未预测事件出现时行动的适用准则、在可采取之行动范围边界及谁拥有行动权力,以及解决争议的机制等方面达成协议。产业集群作为关系合约的一种,其成员拥有相似目标市场和共赢利益的预期。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资产专用性和地理临近,各成员间通过社会资本、重复交易等形成了关系合约的集合体,并使关系合约得以履行和实施,从而促进了集群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高。
分工理论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存在的基础。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赋予了分工以相当重要的地位。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激励了知识的发展。然而,门格尔(1871)也强调了知识对于分工的重要性,即知识引导劳动分工。分工理论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成存在的本质和基石。产业集群中各行为主体业有所精,工有所长。地理上的临近及信任机制作用的发挥,使得任务的重组、关系合约的执行得以便利,加速了知识得到溢出。反过来,知识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每个成员企业的竞争地位依赖于一个、一些或所有其它群体的成员。基于分工,交易(business)是产业集群的核心(Edward Feser,2004)。依托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产业集群通过内部成员间以及成员与集群外部的交易,使产业内(间)分工细化与知识的溢出相得益彰,推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2、强调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理论反映了产业集群中的经济技术联系
投入产出理论即“投入产出分析法”或―投入产出经济学”,是美国籍名经济学家沃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W. Leontief ) 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且创立的数量分析方法,其本人亦因这一杰出贡献而荣获了197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是在重农学派魁奈著名的《经济表》基础上,接受了里昂·瓦尔拉的“全部均衡理论”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吸收了原苏联中共统计局曾编制的1923/1924年国民经济平衡表的方法,从而将现代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平衡结合起来,创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求逆分析也是列昂惕夫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上的一个创造性贡献。投入产出模型在研究产业结构、政策效应、价格模拟等方面具有其他模型无法比拟的优势,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之间产品交易的数量而编制一个棋盘式投入产出表,反映了经济系统各部分(如各部门、行业、产品)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依存关系。投入产出分析有四个基本假定:同质性假定、比例性假定、相加性(无交互作用)假定和消耗相对稳定性假定。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投入产出表中以产品或服务的消耗结构基本相同、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使用用途基本相同即纯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