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合集下载

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是课程标准统一编写的。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学不权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而且还是一种智慧。

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就是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来谈谈几点自己的见解:一、教师要认真备课,要透视教材,读懂教材。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过程中,一些教师习惯把教科书、参考书或资料抄写在教案本上,从表面上看教案写得满满的,而实际上在教学中却没太大的用处.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记的过程.一堂课,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时,很多学生会对文本中的内容提出种种的质疑或看法.当学生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望着教师时,如教师是一问三不知,那老师的形象、威信在学生的心目中会大打折扣。

如老师给了他们满意的答复,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才有劲头去发现新的问题。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非常闲熟地驾驶教材,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吃得饱,就要在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透视教材,把握好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纵向和横向知识的联系,丰富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材料。

如在学习《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本人出示了一些顺口溜,诸如“天光起来就缠足,缠得污秽满床褥”,“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另外,更为残忍的是,当时还有“不烂不小,越烂越好”的说法。

为了使肌肉糜烂,往往有人在缠脚布内故意放入碎石、瓦砾、瓷片,还有的人把虱子放在伤口处,更有甚者,还用刀把自己的皮肉划破,让其感染。

这些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缠足之苦:层层切骨,刻刻痛心.孙中山的妈妈也是缠过足的人,亲身体会过缠足的痛苦,为什么如今她又要亲手给自己可爱的女儿施加痛苦?年少的孙中山是不知道的,学生心中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教科书的宣读者转变为组织者与创造者。

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知识框架、重难点的切入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重组和扩展,也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以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1、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的必要性(1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提出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与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科书,以积极的心态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才能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终身发展。

(2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切合语文教育的独特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的特点。

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深刻发掘、体悟教科书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具体形象,有利于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避免了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式的失败教学。

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也涉及到有关人生、社会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内容纷繁,实践性强。

学生需要掌握的不是一个个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而是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准确的语感,这些都必须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中融会贯通,以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为基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收益,提高效率。

(3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符合教育对象的独特性。

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因为教育教学的对象主体不是冰冷的机械,不是一个模具下千篇一律的模型,而是一个个环境、背景、经历、性格各有差异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不同,学习能力各有所长,性格特点各不相同……针对这样的群体,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时因地制宜,事半而功倍。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本不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

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熟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尽可能地由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教材的“创造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使用的教材做出适当的裁剪、整合或补充,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加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如何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小学英语教材,并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与理解,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教材实用化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已经明显考虑到了接近学生的生活状态,但作为教师仍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因素,并善于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资源,追求英语教学的生活性,使英语教材实用化,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去。

那么,如何做到使教材实用化呢?我认为:首先应充分挖掘,补充和丰富教材自身的一些生活因素,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如:我在教学1A Mod3 Unit3 In the restaurant时,就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模拟了带学生到麦当劳用餐的情景,并设计了这样一段对话:T: Can I help you?S: May I have a hamburger, please?T: Here you are.S: How much is it?T: Six yuan..S: Here you are.T: Thank you.这样的语言材料和情景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在用中学英语和学中用英语的愉悦。

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接触与使用英语的时间与机会。

比如: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classroom English及口令,如:早晨的问好,上下课喊口令,放学道别……这些都是最好的生活用语;在教室布置上,我们可以贴上一些课文中学到过的,或是加以补充拓展的动植物图片以及相应的单词。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

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在新课程体系下,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

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适当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一、内容生活化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二、形式多样化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是:复习铺垫→讲授新知→巩固练习,课型单一,形式单调。

新教材在提供知识素材的同时,注意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类型和多样的教学形式,供教师结合实际参考选用。

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我们所用的教材也旧貌换新颜,色彩越来越漂亮,形式越来越新颖,内容越来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我还发现小学数学的新教材在功能上生了很大变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标准。

这就要求我们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

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前提是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除了遵循“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原则以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

改变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严密性、系统性,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数学知识,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学有用的数学。

新教材以其漂亮的图案、鲜艳的色彩给学生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表现形式灵活新颖都是学生所喜欢的,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用中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

2.搭建探索数学问题的平台,鼓励学生探索和交流。

教材中设计的小辣椒,小豆角,小西红柿,小白菜这四个学习伙伴也给学生们增添了学习情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情境和机会。

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提出的问题,为学生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分组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出数学知识。

3.积极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策略。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探索数学问题时,必然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在我们班经常出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学生出现不同的方法,而正是这种多角度的思考方法,使学生能及时反思,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样,随着数学问题背景的复杂化,有时按一般的思考方法会出现难以解决问题的局面,我就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因此,我常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要多角度、解决问题要多样化。

总之,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高磁场一样的吸引力,具备包含知识的魔力,才能提过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教师应如何创造性使用教

教师应如何创造性使用教

教师应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当前教育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创新。

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提倡创新教育,首先教师自身也要具有创新能力。

作为教师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

教学中,在把握教材本质的前提下,教师如何大胆开发课程资源,突破教材,超越教材,实现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学生发展的宗旨,是当前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教材观传统的“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的教育观念,使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始终遵从唯教材是用的观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制约了教师对教材的开发、利用,教学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分割,浪费了大量的课程资源,使课堂变成了教材的翻版,因此,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太多地局限于书本,思维的发展也因此遇到了障碍。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转变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能巧妙组织教材,把“活”的知识教给学生,把学生教“活”。

教材只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丰富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机整合,实现大课程观、大教材观。

我们生活中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引入课堂呢?我认为教师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学生的生活实践、智力资源,大自然的万事万物,社会生活的场景、事例,传媒的信息等等,都是我们能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

只要善于发现,留心观察,并收集整理,走进课堂,为我所用,就能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如北京市特级教师纪晓村老师,她就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她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把当代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机器人与学生最喜欢的经典人物孙悟空引入课堂,使课堂充满了机器人与孙悟空斗智的氛围、争胜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认识每个数的读法时,教师所出示的数据并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精心选择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468;新中国成立的时间:1949;我国举办奥运会的时间:2008等,教师以这些有知识性的数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死板的数字认识充满了活力,同时也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扩大了教材的内涵。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中提出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下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首先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

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增加、或替换、或重组等。

如在三年级比较分数的大小,将教材中的月饼分成1/2和1/4比较,编成了分西瓜的1/2和1/4;五年级方程的认识时,把教材中天平的三幅图——五次平衡与不平衡的变化改成“猜猜天平会出现几种情况?”;或者是改换主题图,省掉教材设计中的某个环节。

其次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教材中的知识具有多重价值。

这种多重价值表现为知识具有迁移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

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忽视了知识的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

创造性使用教材,就不仅要明确知识的迁移价值,更要看到教材背后所隐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可以说,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和创造性教学的关键,也是一般老师难于真正落实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最大阻碍。

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体系。

不能否定,现行的教材都能较好的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里发展顺序而进行编写的。

但是,还应该明确,编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规律,而且是从编者视角出发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规律。

因此,教材难于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里发展上的差异。

基于这一事实,不仅提出了教学要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要求,同时也为创造性使用教材指明了方向。

尽管教材的编者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构建教材体系,但是它无法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

况且,教材只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它的内容相对稳定,不可能及时地吸收当前的信息,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生成能力不吻合。

另外教材本身也是一个反复实验、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最新】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最新】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论文摘要:创造性使用语文新教材的具体途径有:多元的文本解读;活用教材,多样的处理形式;增加相关资料;总结提升;恰当的拓展延伸;以教材为触发点,自由组合有关课程资源等。

关键词:创造性语文教材使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

教师作为课程的主人,应该自己建构自己的课程及自己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开发语文课程内容,一堂课、一篇文章、一个教学单元,教师都应该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删、选择和重组,以便设计出切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有个性风采的语文课。

要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有哪些途径呢?一、多元的文本解读语文教材是文选性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面对的是对教材中文章的理解。

“由于阅读的需要、动机、目的不同,个体际遇、经验的差异,加之个性特征与心理状况等影响因素的存在,每一个人对语文材料都存在不一样的反应。

”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拘泥于课本的理解,不能受限于教学参考书的观点,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这样,上起课来,我们才能灵感飞扬,才能带动学生去感受、去思考。

另一方面,当学生有不同于老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观点时,我们应该宽容、接受甚至肯定。

例如,《散步》一文两次收入初中语文教材,以前的教学参考书对该文主题早有定论,所以在以前的课堂上似乎没有引起任何疑义。

但收入新教材之后,对于该文的文章主旨却产生了多元的解读。

我在教学此文时,一改过去先分析课文,然后把教参上早有的定论主旨直接告诉学生的教学模式。

而是带领学生在深入地赏析、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对本文的主旨展开讨论。

学生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有的学生认为文章主题是表现中年人的责任;有的学生认为是表现亲人间的相互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文章主题是对生命的礼赞、对生命的珍重……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阅读理解的个体差异显现出来,体现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第一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第一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第一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组织活动的主要依据。

传统的教学,我们总是习惯于根据大纲和教材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教师只有充分解读、深刻理解教科书的内涵,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学科教师把手中的教科书新建重组,使教科书更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更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案例展现情形1:《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课堂实录师:我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看完后说一说从这个动画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演示课件:在一个以地球为支点的翘翘板上,一端站着一只鹿,另一端站着一个手拿猎枪的猎手,枪声一响,鹿从地球上坠落,随后猎手也从地球坠落。

生:人和动物都生活在地球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和动物都是地球的主人。

生:人应该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人才能够生存。

师:从这个动画中,我们得到了要保护动物、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启示。

你们知道环境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这些内容和人是什么关系呢?生:环境包括空气、水、森林、土壤、矿产、河流、山川、村庄、街道、工厂等。

生:人就生活在这些环境当中,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放录像,第一段内容是:地球上优美的环境。

第二段内容是:在北京郊区某个村庄,城里堆放在村边的垃圾造成了这个村庄的水、空气、土壤等遭到严重污染。

师:看了这两段录像,你有哪些感受?你都想到了什么?生:我想,人们生活在山青水绿、空气新鲜、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该有多幸福呀。

生:如果我们生存的世界都被污染了,我们不能种庄稼、我们没有干净的水喝,那我们该到哪里去生存呢?师:同学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下面请大家看一组真实的事例。

演示课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示一组因为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渤海可能变“死海”、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马斯河谷事件。

师:除了这些事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生:还有乱砍乱伐、汽车尾气、噪音污染、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等等。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其意义在于引导教师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那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结合生物教研组老师们这两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树立起新的教材观念:传统教材观是一种将教材神圣化,强调教师对其绝对服从的教材观。

这种观点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不主张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

它限制了学校的课堂生活空间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限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教学的个性化,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找到其生命的价值和职业的乐趣。

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倡一种新的“材料式”的教材观。

即教材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尽可能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

它是教师针对不同情况,照顾不同学生的差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

以教材为平台,教师可以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

跳出了教材狭小的圈子,教学的天地将是广阔的、开放的、丰富的、多彩的,教师可以灵活自由地教,学生可以主动用心地学,教学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

二、依据课标,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虽然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编者按照各学段儿童的年龄特点精心编排的,但它有时并不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

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必须及时地调整认知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找准学习的新起点。

2、重组教学内容,让课堂更有活力在某种意义上,教材可以视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案例或范例,而教材中的案例只是诸多案例中的一部分,编写者考虑的往往使学生群体共同的发展规律,难以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一、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

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

比如在教完《草船借箭》后,我随机向学生们推荐了《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教完《蟋蟀的住宅》时向学生提供《昆虫记》这本书。

总之与课文有联系的同一内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尽量推荐给学生,层层撩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上完童话课文后我把《安徒生童话集》这本书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在规定的的时间里阅读,并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在家里练习讲述给爸爸妈妈听。

熟练后我再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比赛。

在此项活动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都纷纷作了精心的准备,最后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又比如在教完《武松打虎》一文后,我又向学生们推荐了《水浒传》一书,班上的一些男同学兴趣浓厚,还出现了好几个“水浒”迷。

这样根据课堂上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课外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二、抓住文中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自由发挥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描写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因此,我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时,抓住课文最后一句“电文下是一张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浅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学校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已经有一年多了,教材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使用教材,才能使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诸多有利因素得以开发利用呢?本文试以语文园地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实验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实质上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基本相同,但二者相比较而言,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

语文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

因此,从基础训练到语文园地,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其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观念、认识上的更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在其间得到了凸显。

那么,我们应该赋予语文园地什么新的内涵?我的理解是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有了理念上的更新,如何进一步在操作上让语文园地走出传统基础训练的模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乐园呢?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刚从幼儿园踏入小学的孩子,大多好动爱玩,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进入小学后相对正规的学习常常令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厌倦。

在低年级孩子的观察和想像中,客观世界是拟人化的世界,大至一片森林,小至一个苹果,在他们看来,都成了有情感有智慧、能说会道的精灵。

抓住了学生的这一特点来组织教学,也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

对此,创设情境的做法显得尤为适用。

如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教学中,有位教师精心创设了到大森林秋游的情境。

一上课,小朋友们便接到森林爷爷的请柬,大家唱着《一同去郊游》的歌,高高兴兴地向大森林出发了(此时,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了一组森林秋色图片)。

走着走着,小朋友遇见了一群找不到家的小鸟,热心的孩子当然得帮这个忙,于是,帮小鸟找家的活动开始了(即我会走)。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对教材的深层次解读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了解教育客体的特点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关键——教师素质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1.挖掘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使用意识。
2.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 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教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妈妈这个月给我36元钱,爸爸这个月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1)这个月节余多少元?(2)如果每个月都节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57-36=21,29-21=8。他形容说:"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给的钱和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中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下29-21=8(元)。”教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及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这一问题原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50÷8,但学生们只学习了表内除法,如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题呢?教师鼓励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于原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寻找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今天,学习了《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用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这里的善于运用就是鼓励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并遵守下面两条原则:一是“信奉而不唯是”,二是“遵循而有所立”。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策略与方法包括五个,即:深挖、改编、增补、删减与重组这五个策略。

下面,我就自己曾经上过的一堂公开课为例来展示一下。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学情本课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提高警惕,防范可能遭遇的险情和侵害;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是对学生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有较强的叛逆心,渴望自己得到肯定和尊重,同时由于心理和生理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护能力,有必要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进行自护教育,使他们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2 、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贯彻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提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3、教学目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成长中的社会环境,具有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学会用有效方法避免侵害。

(3)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知道对待不同的情景应采取不同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方法课程标准倡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并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倡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学生负担日益加重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更应该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

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性。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重视课前的备课。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

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

1、把握意图,读懂教材深人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钻研教材,才能掌握和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实现“知识、能力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才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有限的教学素材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心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科学的哲理,给教师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与余地,给教师提供了宽松、开放的研究舞台。

因此,把握编写者意图,读懂教材——品出其中的内涵,悟出其中的精髓。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2、目标合理,备课充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制约着课堂的进程与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即学生获得发展。

因此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三、为什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材料 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 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常规研读教材
四、怎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研究教材的创造空间 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研究教材的创造空间
注释少而精 活动要求用教材
基于教材:
调整——内容调整、顺序调整、形式调整 整合——学科渗透、知识整合 改变——教材呈现方式 拓展——课外实践活动
自选教材
自编教材
—生活中识字、写话 —生活中阅读 —活动中习作
四、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性:提高实效 学科性:咬文嚼字 严肃性:尊重历史 前瞻性:美丽梦想
五、创造性使用教材“演习”
分组:分工明确 抽题:钻研教材 讨论:创造性使用 汇报演练:重点处理有特色
语感培养落实
小组: 课题及册数: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重点部分教学设计:
一、新课程的教材观
什么是教材 建构新的教材观
——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 ——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材的内容、形式多样 ——“我”也可以改、编教材
二、什么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 在准确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挑选、重组、增删教学材料等, 增强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使教 材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 功能得以充分实现。
谢谢! 与您探讨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适度空间和基本原则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适度空间和基本原则

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适度空间和根本原那么能动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根本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随着课改不断深化,正确的教材观正在逐步建立。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并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用在教学理论中。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随意解构教科书的现象。

因此,如何把握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度,应该怎样科学、积极、合理地使用教科书,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效劳,为学生的学习效劳,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本文拟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适度空间按照新的课程理念,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也是教科书的建立者。

教师应该对教科书编者的课程思想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有足够的认可,假设借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名义,随意夸大教科书使用者的权利,那么会对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以为,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空间主要表达在这样几个方面:1、新的阅读观念告诉我们,对一篇文本的理解是多元和一元的统一,教科书编者对文本的解读或者编者所选择的解读,未必就是最恰当的,更不能说是唯一正确的。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教师对文本的原初理解更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因此,创造性使用教科书,首先是教师应该对文本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盲从于教科书编者的解读,更不是照搬教学参考书进展教学。

目前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绝大多数采用主题单元构造,有的是不同构造并行但以主题单元为主。

这使得教科书编者会根据单元的主题需要去解读文本、整合文本,也就有可能对文本提出新的打破常规的解读,或者强调文本与其单元主题相匹配的有关内涵,而忽略了文本的其他内涵。

教师应该审视编者对文本的解读和处理,并将自己的思想整合到教学之中。

2.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拓展新课标的教科书,普遍特点是选文的量较之以往的教科书有明显增加,应该说,这是切合语文学科强调阅读积累根本规律的。

假设合理使用,能对改变学生阅读量太少,教师解析太细、讲得太多的场面有所帮助,但客观上也必然会增加教学负担。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为什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1.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中小学体育课程和教材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和硬性规定。

各地、各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本地和本校实际的课程实施纲要与教学计划,从而给地方、学校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2.课程标准是以目标体系为主,它包括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和六个水平目标。

《标准》对教学内容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而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达成学习目标。

3.新的《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只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这就提高了我们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教学内容不只是教科书上限定的某些内容,教学内容应是灵活的、可选择的。

4.学校、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对于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应该强调是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

二、怎样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对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1.翻阅多种版本教材,积累大量素材目前我们接触较多的教材有三种版本,一种是北京市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教师指导用书》,北京出版社出版。

另一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水平一~三共三册)(以下简称新人教版)。

还有一种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也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旧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组织活动的主要依据。

传统的教学总是习惯于根据大纲和教科书来安排学习内容,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而且还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习主体的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需要、经验及差异,开发、选择或重组各方面的课程资源。

这就是新形势下我们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功。

新课改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个目标体系,要求学生在各个学习水平上完成相应的各领域目标,从而完成课程总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没有具体的设计和要求。

如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七至九年级)是一本全一册,只提供了教科书内容,没有各年级的进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地方特点,学校场地、器材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选择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并创造性地进行整合,从而完成水平目标和总目标。

案例展现情形1:《耐久跑》教学设计11.讨论耐久跑对身体的好处:经常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室腔增大,心壁增厚,心肌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和身体有氧代谢的能力。

2.讲解正确的技术动作:身体和心理都要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稍小,速度均匀,摆臂放松,呼吸轻松自然。

3.走跑交替1000米。

4.往返跑3分钟。

5.定距跑:800米跑。

6.定时跑:12分钟跑。

情形2:《耐久跑》教学设计21.不均匀节奏跑(跟音乐节奏)。

2.均匀节奏跑(跟音乐节奏)。

3.学生反馈两种节奏跑的不同感觉,由此引出耐久跑的动作要领。

4.体会动作要领练习。

5.穿花衣花裙赛跑(女生),学生分组按图纸指定路线完成比赛。

6.取物品赛跑(男生),学生分组按图纸指定路线完成比赛。

情形3:《耐久跑》教学设计3情景设计:某地发生特大洪水,你们是解放军战士,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马上出发去抗洪。

1.急赴灾区(变换路线跑)。

2.运送物资(负重跑)。

3.封堵洪水(折返跑)。

4.营救灾民(合作跑)。

5.根据学生脉率情况,确定靶心率,重新组合练习。

情形4:《耐久跑》教学设计41.学生讨论耐久跑的好处。

2.讲解正确的耐久跑方法。

3.队形变换跑:四路变二路再变一路,螺旋跑,蛇形跑。

4.测脉搏,学会根据脉搏掌握运动量。

5.队列跑:分队、裂队、并队、合队。

要求动作准确,步伐一致。

6.障碍跑。

7.补水并讲解运动中的补水方法。

8. 800米比赛。

案例评析以上四个案例的教学内容都是《耐久跑》,但教学设计却各有特点。

案例1的教学设计完全是按照教科书中的设计完成的。

走跑交替、往返跑、定时跑、定距跑都是练习提高学生耐久跑能力的好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也没有从锻炼身体中得到快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这个设计知识性不强,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可见,本案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没能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整合和创造。

案例2的教学设计把耐久跑和游戏很好地进行了整合。

在引导教学阶段,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点,而是让学生通过不同节奏跑的练习去体验稳定的步频节奏对于耐久跑的重要性。

而且,这个体验活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这是很好的对音乐和体育课堂的整合。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穿花衣赛跑、取物品赛跑等游戏,很轻松地投入到长时间的跑步中。

比赛的形式又让学生自觉地去竞争,游戏和比赛丰富了耐久跑的形式,学生自然不会感到枯燥。

案例3把耐久跑的教学内容融入到抗洪救灾的情景中,让学生去体验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懂得纪律和合作,学会坚持和承担责任。

学生在这一情景的感染下,都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练习过程中,“急赴灾区”属于变换路线跑,“运送物资”属于负重跑,“封堵洪水”属于折返跑,“营救灾民”属于合作跑。

教师把这些教科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很贴切、很巧妙地整合到了耐久跑的教学中,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的耐力素质,是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

案例4中的设计更加突出了对学生健康的关注。

利用脉搏监控运动量是教科书中第二章《积极自觉地参与身体锻炼》中的内容。

如何在运动中补水是教科书中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中的内容。

把理论课的内容整合到实践课中,使得理论知识在实践应用中更加容易理解;而实践过程中穿插理论教学,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并能用科学的方法去参与锻炼。

可见,教师必须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教科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补充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活动材料。

教师只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从以上几个教学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要使教科书富有生命力,教师必须对教科书进行合理的调整、大胆的改进,即用活教科书、活用教科书,真正实现课程的情景化、生活化、活动化和理性化,使体育课堂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学会锻炼身体,落实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

理论提升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科书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1.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现实意义(1)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科书,并且要求教师摆脱对教科书的过分依赖和崇拜,以积极的心态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学习钻研教科书内容、熟悉教科书的呈现模式、了解教科书编排的优点和缺点,获得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在分析、研究、整合和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课程知识,创生课程经验,而且还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促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开发者和评价者。

(2)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它绝不仅仅局限在对教科书的适当改变,而需要有更高、更宽的眼界来统领把握学生、教材以及其他学科内容的整体课程意识。

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才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科书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教学原则(1)要摒弃陈旧的教科书使用观。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用一模一样的教材去教育不一样的孩子,简直是童话。

”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旧的教科书使用观,要以教科书为依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科书作为传授知识、锻炼能力的依托,变完全依赖教科书为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2)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教科书这个基础。

在处理教科书时,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适当地对教科书进行取舍整合。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务必要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经教育专家编写的具有很强科学性的教学载体,不能轻易否定。

(3)要抓住学生这个主体,依托教师个体情况。

一切教学活动必须落实到学生这一主体。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而定。

不同的教师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教科书的内涵,存在差异地使用教科书。

有的教师善于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的教师擅长使用游戏形式,有的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发挥好教师的特长就能更好地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4)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境,活用课程资源。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出现的许多预想之外的问题灵活处理教科书,引导学生向教科书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要求教师必须灵活运用课程资源,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实现开放的教学模式。

3.实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基本方法(1)联系实际,有效教学。

当代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是有效教学,它指的是教学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能够在单位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着力。

(2)转变观念,开放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学习材料。

(3)根据需要,重组教科书。

尽管教科书的编者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构建教科书体系,但是它不可能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

况且,教科书只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它的内容相对稳定,不可能及时地吸收当前的信息,这造成它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不吻合。

另外,教科书本身也是反复实验、修改和不断完善的,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科书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4.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特点;(2)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4)应最大限度地避免主观行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5)必须量力而行,不可一蹴而就,急于求成。

思考与拓展【思考】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具有哪些意义?2.对照本节内容,反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还存在哪些问题。

【拓展】针对近期学校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请尝试基于教科书而又高于教科书,设计一节活动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