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属中国新记录种—细丛卷毛柄蘑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蘑菇属中国新记录种—细丛卷毛柄蘑菇
通过详细的形态学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鉴定了来自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份标本为Agaricus flocculosipes。

该种是蘑菇属一个具有食用价值的野生种,在我国首次发现,对该种进行详细描述,给予中文名称为细丛卷毛柄蘑菇。

蘑菇科;ITS序列;野生食用菌;中国新记录种
蘑菇属(Agaricus)是蘑菇科(Agaricaceae)的模式属,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

该属的野外鉴定特征是菌褶离生,初期白色,粉红渐变褐色或黑褐色;孢子印棕色;菌柄具有菌环。

微观特征是多具囊状的褶缘囊状体;担孢子棕色、光滑、椭圆形;菌盖表皮细胞菌丝状,平伏交织。

蘑菇属真菌属于非菌根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在田野、草原、森林地上生长,营腐生生活。

2008年,世界范围内发现的蘑菇属种类有200余种[1],其中多数种类都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

著名的商业化栽培种有:双孢蘑菇(A.bisporus)、姬松茸(A.blazei)等,据报道还有大量的可食用物种已被人工驯化,如:赭鳞蘑菇(ngei )[2]、双环林地蘑菇(A.placomyces)[3]、白杵蘑菇(A.osecanus)[4] 、圆孢蘑菇(A.gennadii)[5]、大肥蘑菇(A.bitorquis)[67]。

关于蘑菇属的基础性研究,在国外(主要是欧洲和北美地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有相关的论文或专著出版[89,20,22]。

我国前期的研究资料比较匮乏,共报道了该属物种约40种,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1113,23]。

该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最早发表于1999年[14],其后不断有新的进展[1517],其中该属的最新、更全面的系统发育研究发表于2011年[18],其研究结果揭示蘑菇属的物种远远高于已报道的200余种[1]。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临沧地区沧源和耿马两县境内,海拔480~2977 m。

其山体为横断山南端余脉、怒山山脉南延部分,与缅甸接壤,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2012年雨季(7月)笔者对该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做了系统调查,发现了一个蘑菇属的中国新纪录种Agaricus flocculosipes R.L.Zhao,Desjardin,Guinb.&.D.Hyde [19],此蘑菇最早采集于法属马约特岛和泰国北部,具有潜在栽培价值,笔者对此进行详细描述,并给予中文名称——细丛卷毛柄蘑菇。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采集
在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内走访,选择大型真菌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标本的调查采样。

每份标本在采集前拍照记录其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情况,并用锡箔纸包
裹带回室内。

1.2形态学研究
对新鲜的标本及时进行宏观形态特征(包括菌盖、菌柄、菌褶和菌环等)描述并进行测量;然后将标本放入烘干器中烘干,装入自封袋保存。

把每份标本先经无水乙醇软化后,对菌盖表皮和菌褶分别进行徒手切片,观察并记录微观形态特征(包括菌褶及菌髓结构、担孢子、担子及囊体的形态大小、菌盖表皮的解剖结构类型等)。

活菌株是在野外通过组织分离保存下来,标本和菌株保存于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真菌标本馆。

1.3分子系统学研究
利用E.Z.N.A.TM Forensic Kit,D359101试剂盒(Omega BioTek,美国)提取DNA,用引物ITS4/ITS5[24]对标本进行PCR扩增,具体的扩增反应体系和条件见参考文献[19],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送往昆明硕阳生物科技公司进行正反双向测序。

将获得的ITS序列在BioEdit软件中进行复检,经过人工校正排除程序误读。

然后和从GenBank下载的30条序列一起构成数据集,其中包括5条Agaricus flocculosipes序列(JF691547为该种的模式标本序列)及蘑菇属中现广泛承认的8个组的代表物种[22]。

数据集在BioEdit软件中通过ClustalX程序进行初步校对以及序列长度处理,利用网络数据库TCOFFEE(http:///Projects/tcoffee/)进行数据比对,再进行人工调整校对。

在系统发育分析中,采用软件MrModeltest2.2选择最佳分析模型,用MrBayes 3.0b4 软件构建贝叶斯系统发育树,并计算后验概率来检验系统树的可靠性[2526]。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学研究结果
细丛卷毛柄蘑菇 A.flocculosipes R.L.Zhao,Desjardin,Guinb.&.D.Hyde
Mycoscience,2012.53 (4):302。

菌盖表面干燥,棕色,被有细小的纤维状鳞片;菌盖直径160 mm,初期圆锥形至宽圆锥形,后渐平展,菌肉白色、肉质、厚8 mm。

菌褶离生,密,有8种不同长度的菌褶,宽8 mm,初期白色至粉红色,后变深棕色。

菌柄长140 mm,近菌盖直径15 mm,近基部直径25 mm,长圆柱形,基部明显球状膨大;中空;菌柄菌肉白色,近表层部分稍带赭色;表面干燥,白色,被有明显竖立絮状、锥状丛毛或直立的鳞片。

菌环膜质,大型,单菌环,下垂,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带有白色絮状鳞片或疣突。

气味芬芳,带有苦杏仁味。

触摸及受伤后颜色变化不明显。

5%氢氧化钠试剂反应呈黄色;Schffer 反应呈桔红色。

孢子6~8 μm × 3~6 μm,宽椭圆形,无芽孔,光滑,棕色,细胞壁加厚。

担子14~16 × 5~8 μm,无色,棒状,具4个担子小梗。

褶缘囊体13~16 μm × 6~9 μm,宽棒状,棒状单生。

菌盖表皮细胞菌丝状,匍匐交织排列,菌丝直径2~7 μm,光滑,部分细胞在分隔处轻微缢缩,含有浅棕色细胞膜色素。

生境:单生或散生于森林草地上。

标本信息:云南省临沧地区沧源县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角乡糯掌村)(zrl2012105);采集人赵瑞琳,2012年7月6日。

2.2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
数据由31条序列构成,分别代表了蘑菇属中广泛承认的8个组,26个种,长度为690 bp。

Arvenses 组在系统树中的单系发生,并具有100%的后验概率支持率。

采自南滚河的样品zrl2012105和其它5个从GenBank下载的,分别来自法属马约特岛和泰国的A.flocculosipes (包括该种的模式标本序列)聚在一起,并有100%的支持率(见图1)。

样品zrl2012105的ITS序列已提交GenBank,其序列号为KF986323。

于清华,等:蘑菇属中国新记录种—细丛卷毛柄蘑菇
3讨论
细丛卷毛柄蘑菇(A.flocculosipes)属于蘑菇属中的Arvenses组,该组包含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可食用种,如 A.arvensis,A. blazei (= A.subrufescens )[9] 等。

该种主要形态特征是它的菌柄表面有直立的絮状鳞片[19] (见图2 B),有较大的子实体(菌盖直径通常在110~180 mm之间),另外还有相对较小的担孢子[19]。

A.flocculosipes的菌盖附有橙褐色或淡褐色的颗粒状鳞片,菌盖在潮湿环境下常常具有不规则的粉红色,这一点使它容易与北部温带种类 A. arvensis 和A. augustus区分开来[19]。

笔者报道的在国内采到的标本形态特征和A. flocculosipes的原始描述一致[19],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种的褶缘囊体的形态变化比较大,在原始描述中就清楚的表明该种的褶缘囊体可以为椭圆形、棒状单生或近球形囊体短链状串生;甚至在有的标本中未能检出[19] (图2B展示了串生成短链的褶缘囊体)。

虽然存在这种形态学的变化,但分子系统学支持为同一个种[19]。

采自国内的这份标本的褶缘囊体表现为原始描述中的棒状,此外,ITS的分析也支持其为 A. flocculosipes。

从生境来看,A. flocculosipes 的原产地在泰国以及位于中非的法属马约特岛[19],这两个地方都位于热带地区,因此,A. flocculosipes被认为是一个热带起源种。

本研究的标本采自位于热带地区的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是A.flocculosipes 的一个新分布。

据笔者的前期研究,该种已初步实现人工驯化,食用口感较好。

由于该种分布广泛,为蘑菇的杂交育种提供材料。

致谢:感谢云南省森林保护重点学科、云南省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提供仪器设备。

感谢法国农科院Philippe Callac、Jacques Guinberteau博士,比利时国家植物园Olivier Raspe博士,研究生田清同学在样品的采集记录以及实验中所给予的帮助。

KIRK PM,CANNON PF,MINTER DW. Dictionary of the Fungi[M]. CABI Publishing,Wallingford,2008:1784.
[2] 宋小亚,刘德云,李阳,等. 野生赭鳞蘑菇的鉴定与栽培研究初探[J]. 丽水农业科技,2011,(4):1012.
[3] 贺新生,李纯华,唐晓惠. 双环林地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特性[J]. 食用菌学报,2001,8(3):2328.
[4] 王卓仁,马宇生,解泽民.白杵蘑菇的驯化及其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8,27(3):1821.
[5] 王俊燕.圆孢蘑菇驯化栽培试验[J]. 食用菌学报,2002,9(1):3639.
[6] 丁湖广.大肥菇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9(8):36.
[7] 高淑敏. 青藏高原柴达木野生大肥蘑菇驯化研究初报[J]. 食用菌,2010,32(3):1417.
[8] KERRIGAN RW. Studies in Agaricus IV:new species from Colorado[J]. Mycotaxon,1989,34(1):119128.
[9] KERRIGAN RW. Agaricus subrufescens,a cultivated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and its synonyms[J]. Mycologia,2005,97(1):1224.
[10] KERRIGAN RW,CALLAC P,GUINBERTEAU J,et al. Agaricus section Xanthodermatei:a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with commentary on taxa[J]. Mycologia,2006,97(6):12921315.
[11] 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134135.
[12] 张光亚. 云南食用菌[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8897.
[13] 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9207.
[14] MITCHELL A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Agaricus species based on ITS2 and 28S ribosomal DNA sequences[J]. Mycologia,1999,91(5):811819.[15] GEML J,LAURSEN GA,NUSBAUM HC,et al. Two new species of Agaricus
from the Subantarctic[J]. Mycotaxon,2007,(100):193208.
[16] CHALLEN MP,KERRIGAN RW,CALLAC P. Phylogenetic reconstruction and emendation of Agaricus section Duploannulatae[J]. Mycologia,2003,95(1):6173.
[17] KERRIGAN RW,CALLAC,P,PARRA,LA,et al. New and rare taxa in Agaricus section Bivelares (Duploannulati)[J]. Mycologia,2008,100(6):876892.
[18] ZHAO RL,KARUNARATHNA S,RASP O,et al. Major clades in tropical Agaricus[J]. Fungal Divers,2011,51(1):279296.
[19] ZHAO RL,HYDE KD,DESJARDIN DE,et al. Agaricus flocculosipes sp. nov., a new potentially cultivatable species from the palaeotropics[J]. Mycoscience,2012,53(4):300311.
[20] CAPPELLI A. Agaricus L.:Fr. (Psalliota Fr.). Libreria Editrice Biella Giovanna,Saronno,Italia,1984,1560.
[21] NAUTA MM. Agaricus L.,Allopsalliota Nanta et Bas. In:Noordeloos ME,Kyuper TW,Vellinga EC (eds)Flora Agaricina Neerlandica:Critical monographs on families of Agarics and Boleti occurring in the Netherlands[M]. V ol 5. Family Agaricaceae. Balkema:Lisse. 2001.
[22] PARRA LA. Agaricus L. Allopsalliota Nauta & Bas. Edizioni Candusso,Alassio,2008.
[23]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24] WHITE TJ,BRUNS TL,LEE S,et al.Application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fungal ribosomal RNA genes for phylogenetics. In:Innis MA,Gefand DH,Sninsky JJ,White JT (eds)PCR protocols: a guide to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0.
[25] HUELSENBECK JP,RONQUIST F,BOLLBACK JP. Bayesian inference of phylogeny and in its impact on evolutionary biology[J]. Science,2001,294(5550):23102314.
[26] RONQUIST F,HEULSENBECK JP. MrBayes 3:Bayesian phylogenetic inference under mixed models. Bioinformatics,2003,19(12):157215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